教学组织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对于教学组织形式,前苏联教学论学者对有较多的阐述。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在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演变和类型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由既定的作息制度和规章制度规定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休金娜认为:“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组织形式中体现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严密的、按时间的组织,它与教师的活动又是相互联系的。这种活动可以是全班教学、小组教学,还可以是群众性的教学。”

我国的教育学界对教学组织形式也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结构”。有学者提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织形式”。还有学者认为,“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由此可见,国内外教学理论界并未形成大家都认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我

们暂且把教学组织形式定义为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

第一,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第二,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育规模的大小。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1.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反映出教育规模狭小,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少,而且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相差悬殊,教师根据不同的水平分别教授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是教学速度慢,效率低,没有明确或固定的学习年限,学生既不分年限,也不分科进行学习。通常认为这种教学形式较适合学生人数少的教学要求。

2.班组教学。班组教学具备了班级教学的某些特征。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可能不止一名)同时教的是一组学生,班组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课程具有某些共同性,具备了集体学习的特点。但通常班组的学生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学生入学和退学较为自由,对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也没有明确的统一要求。

3.班级教学,也称班级教学制或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是在班组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各国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比个别教学和班组教学更为有效的形式。

4.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教学的改革。

各国的分组教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分组,一类是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分组。这种形式的分组在西方国家运用得很广泛。

(1)兴趣分组。也叫选修分组。这种分组也是跨班级的,甚至是跨年级的,如各种课外的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等。

(2)能力分组。按学生的能力分组也就是按学生的智力或学习成绩来分组,通常又可分为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两类。

内部分组。它是在保持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教学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学习兴趣等因素将他们编入暂时性的小组里进行学习,因此也叫班内分组。内部分组的具体做法也有两种。

(1)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依据通常是简短的诊断性测验,分组后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教学目的后再进行班级教学。

(2)对相同学习内容和相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媒介手段进行分组。

5.开放教学。也称为“开放班级”或“开放课堂”,开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放弃了班级教学的形式。在开放教学的形式下,教学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无固定的计划、形式和结构,不拘泥于形式,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进行个别辅导,而不直接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

6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一种在空间上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现场教学在师资、教学时间、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其最大的特色是在教学的空间上,即教学活动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中进行,而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中进行。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受教学观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

因素的制约。

1.根据教学任务进行选择。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首先要考虑教学任务。如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新知识,就应选择班级教学的形式,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则可考虑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如果要完成多种教学任务,可以考虑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

2.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从不同的学科来看,如语文、数学和体育、美术等,其内容的性质不同,要考虑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从同一门学科来看,不同的教学内容,如难易程度不同,或复杂程度不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3.根据教学对象进行选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必须顾及到这些差异,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在小学阶段,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水平不同,不宜一律采用45分钟一节课的组织形式。

(四)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该考虑教育的现有条件,学校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第二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人的需求大大增加,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