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MHZ人员定位
基于RFID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摘要】针对目前监狱的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人员位置准确度不高,信息更新慢以及不能对越界或越狱行为作出有效的预警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系统,详细说明了监狱人员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级工作原理以及监狱人员定位系统各种功能的应用,并与zigbee、wifi技术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rfid,定位,监狱人员定位系统,zigbeeabstract: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s in management of prison staff, the personnel location information is renewed slowly and accurately which is not enough or cannot have effective early warning when the escape or other issues happen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personal orient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it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rfid technological orientation. also, introduces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rfid and different functions in the personal orientation system, and compared with the zigbee, wifi technology.keywords: zigbee, orientation, prison personal orientation system, rfid.中图分类号:p2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目前监狱人员定位管理,基本还处于人工管理阶段,以监狱狱警巡查记录加摄像机监视报警方式进行管理,对于移动中的人员,信息更新慢,准确度不高。
江苏探感:有源433MHz家校通管理RFID解决方案

江苏探感:有源433MHz家校通管理RFID解决方案方案背景学校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地方,一直以来都广受社会关注。
特别是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障学生的安全,为学生、老师、家长的日常教学活动提供便捷的服务,是家校通方案的基本要求。
江苏探感推出的有源433MHz家校通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可靠的自动识别模式,具有携带方便、识别率高、自动识别等特点,解决了其他技术方案存在的排队刷卡、卡片佩戴要求高、识别率不高等问题。
方案优势1、433MHz具有绕射性强、穿越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合于各种校园环境。
2、读卡距离远(2~7米可调),不需靠近刷卡,自动远距离识别。
3、携带方便,由于433MHz强大的绕射性能,电子标签可以放置于书包中,也可以以胸牌形式吊挂于胸前或放置于衣服口袋中等多种方式携带,各种携带方式均能有效识别,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
4、由于433MHz强大的绕射性能,解决了其他RFID技术的因为人体遮挡所引起的识别率不高问题,克服了其他RFID技术的漏报、误报现象。
5、精确控制,可靠识别,激励区边界清晰,边界误差为30cm左右,激励器与电子标签的信号激励距离为7米内,克服了其他RFID 技术受气候、电磁环境、建筑环境影响较大而造成的识别率问题。
6、电子标签平常处于待机状态,仅当进入激励区时才发射信号,具有超低功耗、无辐射伤害、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7、超低功耗,电子标签卡片使用寿命长(一般情况下,标签电池寿命超过5年)。
8、允许学生并行状态快速进出校门(最大并行量100人)。
9、可埋地安装,不影响大门美观,对超宽大门的进出管理则更具优势。
10、433MHz有源RFID技术具有穿透性强、绕射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复杂环境,接收端的激励器或阅读器只需放置在附近值班室并连接电脑即可。
方案架构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alt=江苏探感:有源433MHz 家校通管理RFID解决方案src="/FileUpLoadSavePath/2022 -01/406f18664453dde627e.jpg">方案原理系统由“监控计算机”、“RFID激励器”和“RFID电子标签(以下简称电子标签)”组成。
基于433MHzRFID的养老院、疗养院人员定位管理

基于433MHzRFID的养老院、疗养院人员定位管理方案概述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占总人口的14%左右;预计2022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国将步入老年社会。
确保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标准。
本方案以养老院、疗养院的日常管理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提高疗养人员在养老院、疗养院的生活质量。
主要解决如下问题:实时查看养老院、疗养院内所有人员在院区的位置信息;在人员遇到困难或事故需要求助时,可通过卡片上的按键及时通知到管理人员;查询人员的活动轨迹;可对外来人员在园院内的活动轨迹实时查询;各种统计报表分析和决策支持。
安福迪通过多年研究,在RFID人员在场监控和定位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方案正是基于这些技术成果的典型应用。
433MHz有源RFID技术的特点和优势1、具有绕射性强、穿越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复杂环境。
2、携带方便,电子标签可以胸牌形式吊挂于胸前,也可放置衣服口袋中,甚至可以放在钱包中,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
3、读卡距离远(1—150米可调),不需靠近刷卡,自动远距离识别。
4、超低功耗,卡片使用寿命长(1秒1次射频传输,寿命可达5年以上)。
5、无辐射伤害,使用安全可靠。
6、由于433MHzRFID强大的远距离特性, 给予手持机应用很大的便利。
对于紧急疏散演练等,只需利用手持机,即可扫描到集合地点的到位人员信息,方便紧急疏散的人员盘点。
方案原理方案硬件包括三部分:人员卡+定位中继器+读卡器。
人员卡平时处于低功耗的待定位状态,此状态标签寿命>8年。
当人员卡经过定位中继器的扫描范围,定位中继器读取卡片信息,并将定位中继器自身信息与卡片信息打包通过433MHz无线网络传输给读写器,进而确定卡片最近一次出现的地点。
人员卡上带有呼叫按键,当按下呼叫按键时,卡片将以大功率发送卡号及呼叫信息, 并通过433MHz无线网络传输给读写器。
江苏探感:有源433MHz井下人员考勤与定位管理

江苏探感:有源433MHz井下人员考勤与定位管理方案背景江苏探感推出的有源433MHz井下人员考勤与定位管理解决方案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系统利用相应的矿井人员跟踪定位设备,全天候对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自动跟踪和考勤,随时掌握每个员工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位置分布情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更上一层楼,并作为事故急救的可靠指挥依据方案优势1、433MHz有源RFID技术具有穿透性强、绕射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复杂环境。
2、鉴于433MHz的穿透性、绕射性强等特点,电子标签可以粘贴于安全帽中或以胸牌形式吊挂于胸前,也可放置衣服口袋中,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
3、433MHz有源RFID具有RSSI信号强度指示功能,可根据RSSI 信号强度判断距离的远近。
4、绕射性强,解决了其他RFID技术在批量人员之间信号易被相互阻挡问题。
5、自动远距离识别,读卡距离远(1~150米可调),不需靠近刷卡,只需按正常的路径出入即可识别,适合批量人员同时快速通过的识别(速度在200KM/H以内均可有效识别)。
6、如欲对工程车辆、设备等加以管理,只需在车辆、设备上安装电子标签即可,阅读器可同时识别。
7、超低功耗,无辐射伤害,使用安全可靠。
8、由于433MHz RFID强大的远距离特性, 给予手持机应用很大的便利。
对于紧急疏散演练等,只需利用智能手机配合便携式蓝牙阅读器,即可扫描到集合地点的到位人员信息,方便紧急疏散的人员盘点。
9、对于塌方等事故,还可利用智能手机配合便携式蓝牙阅读器检查被困的人员信息,提高事故施救效率。
方案原理系统由“应用软件服务器”、“监控计算机”、“RFID阅读器”和“RFID电子标签”等组成。
1.工作原理:为每位员工配发“RFID电子标签”,实现一人一卡。
在矿井内分段安装“RFID阅读器”,值班室配发管理电脑并安装管理软件。
公安、纪委、海关办案中心人员定位技术选型方案

公安、纪委、海关办案中心人员定位技术选型方案广州仙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远1.应用场景需求公安、纪委、海关办案中心人员定位主要实现如下场景:●人员房间级定位。
包括对干警与管控对象的定位。
●区域人数限制。
主要指对单人审讯、禁止特定人员同时出现在同一区域等情况做预警。
●人员轨迹。
特定人员轨迹回放或实时追踪。
●敏感区域告警。
特定人去到特定区域告警。
●结合心率、血压等体征测量参数对管控对象身体状况做预警。
●结合办案中心运行流程,实现全流程管控。
2.前期试点技术路线与试点结果近几年办案中心人员定位应用实施了较多的项目案例,主流技术路线为有源RFID与UWB两种,都有专业厂家力推,其它如蓝牙BLE、ZigBee之类技术也有试点,尚未见成功试点报道。
下图是典型的办案中心建筑物平面图。
本文讨论基于此建筑物模型进行。
采用有源RFID技术实现的人员定位通常思路是在房间门口部署125K低频信号发射装置,在房间部署2.4G或者433M信号接收装置,通过125K低频信号标记房间位置,通过2.4G信号或者433M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其它参量来判断房间内外以及定位,通常号称的定位精度在0.3-1m。
采用UWB人员定位技术实现人员定位通常思路是基于标准UWB定位技术模型,在房间、走道、大厅部署不同数量的UWB基站,实现一维、二维、三维精准定位。
从定位技术原理而言,UWB技术基于宽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原理上可以实现10cm的定位精度。
有源RFID技术采用的125K低频信号标定位置,但低频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限,且信号覆盖模型是球状覆盖,在房间通常是方型的情况下,很难通过125K信号去区分房间内外,而2.4G或者433M 通信技术都受多径效应的影响,不能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反应在用户体验上就是信号会漂,人员会漂出室外。
从前期各地实际项目试点情况看,UWB与有源RFID技术在建设维护成本与用户体验上各有优缺点。
UWB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不足是建设与维护成本高(要部署较多的UWB基站、光纤组网、较高的服务器处理资源需求),手环耗电大,续航时间短,UWB技术续航时间短也是其技术原理决定的,UWB信号在发射状态下,其工作电流较大。
江苏探感有源433MHz RFID隧道施工人员考勤及定位管理系统

江苏探感有源433MHz RFID隧道施工人员考勤及定位管理系统前言:江苏探感RFID隧道及城市轨道人员考勤及定位管理方案是基于有源433MHz+125KHz双频RFID技术开发,用于隧道,城市轨道人员定位管理及考勤使用,克服了单频2.4GHz或433MHz技术的定位精度低和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率较低问题。
一、方案背景隧道及城市轨道工程的人员安全管理及考勤长期以来受到有关各方的重视,由于工程环境复杂,人员众多,带来了很多管理的不便;对重要隧道路段(如人员进出洞+作业段)的人员加以精确定位(定位精度为5米),可以针对施工的危险程度确定相应的定位路段,在保证效果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方案成本;隧道施工人员的定位可以对事故施救组织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提高施救效率,减少事故损失,是灾害预防的必要措施。
此外,自动考勤功能也为员工的薪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减轻了人工考勤的压力,同时避免了人工考勤的疏忽。
二、方案特点和优势1、5米以内精确定位,经实际使用经验证明,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率达100%,克服了单频2.4GHz或433MHz技术的定位精度低和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率较低问题2、125KHz激发器的特点是精确定位控制,激发区边界清晰,边界误差在0.3米左右,激发器与电子标签的信号激发距离为1~5米以内。
因此,在隧道施工的初期(施工洞深达10米以上),系统即可安装并投入使用,具有识别准确、适应性强的特点,克服了单频RFID 需要隧道施工洞深达50米以上才能安装系统的缺点3、不需刷卡而实现摆闸自动控制:同一张人员识别卡,既可自动识别人员进出隧道的相关区域,还可以自动控制人员通行(人员靠近摆闸自动开闸),实现自动人车分流4、433MHz有源RFID技术具有穿透性强、绕射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复杂环境,尤其适合于隧道等复杂环境;电子标签可以粘贴于安全帽中,也可以以胸牌形式吊挂于胸前,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5、自动远距离识别,读卡距离远(1—5米可调),不需靠近刷卡,只需按正常的路径出入即可识别,适合批量人员同时快速通过的识别6、如欲对工程车辆、设备等加以管理,只需在车辆、设备上安装电子标签即可,读写器可同时识别7、电子标签平常处于待机状态,仅当进入激发区时才发射信号,具有超低功耗、无辐射伤害、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三、方案原理系统由“应用软件服务器”、“监控计算机”、“RFID读写器”和“433MHz+12KHz 双频RFID电子标签”(以下简称电子标签)等组成1.安装:1) 为每位员工配发电子标签,实现一人一卡,员工将电子标签粘贴于安全帽中或挂于胸前2) 为每辆车配置电子标签,实现一车一卡,电子标签粘贴于车辆前挡风玻璃上3) 在洞口两侧墙上各安装1个激发器,每个激发器在其进出方向内外两侧安装激发天线,激发天线通过电缆与激发器相连,激发器只需提供电源即可4) 在掌子面开挖台车安装1个激发器,在进出方向内外两侧中间安装激发天线,激发天线通过电缆与激发器相连,电源可从开挖台车电源处取电5) 其他重要路段参照洞口处或掌子面开挖台车处安装方式6) 在掌子面等每个重要路段的激发器附近安装读写器,同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桥与计算机相连7) 在洞口处激发器附近约2至3米处安装“RFID读写器”通过网络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安装管理系统软件四、方案示意图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alt=江苏探感RFID隧道及城市轨道人员考勤及定位管理方案src="/FileUpLoadSavePath/2022 -09/63179996f69e17acd17.jpg">1.工作原理:当带有电子标签的人员或车辆进入125KHz激发器的激发区时,电子标签被唤醒并对外发送433MHz无线射频信号,“RFID读写器”获取电子标签信号(信号数据包含电子标签ID和激发天线ID)并将信息传送给监控计算机,监控计算机根据电子标签在激发区被唤醒顺序自动判断其进出状态,并记录和显示在洞外LED显示屏上。
矿下人员定位系统_(电子科技大学)

Rev. 1.0 June. 2011 系统方案概要设计文档矿下人员定位系统——基于Zigbee的硬件系统设计拟制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拟制: 李玉柏教授审核:标准化:批准:Revision HistoryVersion Date Author Description1.0 2011-04-16 Y.B. Li Build initial documentRev. 1.0 June. 2011 系统方案概要设计文档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在产量上和规模上都在逐年扩大,然而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形势很不很乐观,重大事故屡次发生。
煤矿井下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难以及时掌握移动矿井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的问题。
由于缺乏可靠位置信息,当事故发生时,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井下人员的抢救有一定的困难。
目前,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视度已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家专门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门制定了这个方面的法规,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严格监督。
近年来,在煤矿技术开发和瓦斯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国家连续3年运用国债资金,对国有重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进行扶持,地方政府也给予了支持,同时煤矿企业积极自筹资金。
2007年至2009年,国家累计投入100亿元国债资金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改,带动企业和地方资金641亿元,基本补还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历史欠账。
据统计,煤炭行业安置不同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能够监控瓦斯压力、氧气、气温、浓度、二氧化硫等安全生产大量相关的指标,并采用指令控制井下的供电情况,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大大改善了,但煤矿悲剧还在不断发生。
在安全方面和煤炭行业管理方面,人员的管理相当关键,矿井都是连续作业,煤矿井下的员工位置信息,比较难查清。
目前我国的矿井的管理,也只能是保持传统矿灯管理方式、腰牌领取等考勤方式,利用这种方式了解井下人员的数量和考勤相关数据,却不能实时了解矿井内部的人员位置和布局的情况。
433组网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433组网协议篇一:433m与2.4g优劣比较关于433m与2.4g的对比说明杭州中芯微电子目前国内各个厂家开发的人员区域管理射频卡所使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433mhz和2.4ghz两个频点,这两个频点各有特点,在此做一个比较:1、某公司的第一代人员区域管理系统采用2.4ghz频段,而第二代产品则改用433mhz频段。
放弃2.4ghz频段的最主要原因是信号弱,传输距离短,易出现漏卡。
2、信号传输距离:下式为无线信号在空气中传输时的损耗计算公式:los=32.44+20lgd(km)+20lgf(mhz)los是传输损耗,单位为db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可见,传输损耗与频率成正比,即频率越高传输损耗越大;或者说在同样传输损耗情况下,传输距离与频率成反比,即频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
目前的2.4g设备信号传输距离短(一般10~30米,可靠通讯距离10米),传输过程衰减大,信号穿透、绕射能力弱,信号易被物体遮挡;433m信号强,传输距离长,穿透、绕射能力强,传输过程衰减较小。
3、传输速率:2.4g数据传输速率较高(250kbps),433m速率较低(100kbps)。
传输速率将直接影响阅读器的最大容量,也会带来信号冲突的问题。
2.4g在这个方面表现得比较优越。
但是,目前个厂家设计的射频卡工作过程类似一个射频卡一般1~5秒才发送一次数据,每次也只需要发送几个字节。
每次发送数据所需时间约1ms左右,其他时间射频卡均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电池消耗。
由此可见,射频卡发送数据只使用了全部带宽的几千分之一。
也就是说数据量不是很大的应用环境,433mhz和2.4ghz的传输速度都是绰绰有余。
4、一般厂家所提供的信号传输距离都是在地面空旷地带条件下的理想通讯距离,但由于有些应用环境非常复杂,再加上人员、车辆的遮挡和设备的干扰,特别是2.4g信号,其本来传输距离就短,再加上信号穿透能力差、传输衰减大,其信号在传输的实际有效距离会大大缩短,在有些情况下信号会变得很弱,甚至收不到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3MHZ室内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433MHZ定位系统基于433MHZ无线射频技术,通过多个433MHZ阅读器获得的433MHZ 标签信号RSSI值,再用信号强度测量的室内计算方法,计算出标签的相应位置,从而达到室内人员定位的目的。
二、系统结构图
系统由主机、交换机、控制器、阅读器、标签组成,标签与人员绑定,标签周期性的发送无线信息到阅读器上,阅读器将信息采集后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经初步分析处理,上报给主机,主机根据特定的算法,分析标签的各种数据,如标签的坐标、状态、等数据,从而使得系统的各种功能得到实现。
三、系统特点
1.433MHZ通信距离长,信号绕射能力强,只需几毫瓦的发射功率就可以进行100米以上的稳定通信。
每个阅读器的覆盖范围最少100米以上(可视距离),因此实现信号全覆盖的成本较低。
2. 采用TICC1100作为射频模块,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104dBm的信号,识别距离可调(0-200M)。
3. 实时定位,人员携带标签,标签全天24小时周期性(时间可调)的发送无线信号,阅读器采集到标签的无线信息后对其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并在2D/3D地图上的位置显示,实
现定位。
因其具有实时性,可随时查看人员的位置信息。
4. 可靠性高,系统采用碰撞避免策略,使得单个阅读器可同时识别200张标签,在多卡识别中可实现不漏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5. 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利用其具有RSSI值(信号强度值)的优势,即可实现区域定位,也可实现直线定位和平面定位。
6.抗干扰特性强。
四、系统功能
通过一人一卡方式,当人员进入相应位置时,阅读器接收到该人员标签的信号,通过后台系统的计算,可以有效地感知人员的具体位置信息和时间,并在相应的地图中标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