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征论文

合集下载

离异家庭论文

离异家庭论文

离异家庭子女人格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盐城市第二小学黄剑锋离异家庭是一种残破家庭,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影响,其智力、情绪、人格等各个方面都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他们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从家庭的不幸中走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变化与特征1.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感。

离异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那种完整的温馨亲情,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他们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父母离婚前的反目,已经破坏了和谐的家庭气氛,而婚姻解体,则更使家庭分崩离析,这样,孩子必将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必将失去已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而产生被遗弃感和恐惧感。

他们更怕被唯一的亲人遗弃。

而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被遗弃感势必会严重影响他们对待父亲和母亲的态度和感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怨恨感。

2.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父母情感破裂开始,直至离婚的整个过程,既是对孩子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

有的孩子因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成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极端冷漠、缺乏信任感的人;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而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还有的则可能由于父母常迁怒于孩子,经常无故殴打孩子,使孩子经常在恐惧中度日而变得神经质,有的孩子由于对家庭、父母感到失望而逐渐产生厌恶、敌视以致形成双重人格3.缺乏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与社会和周围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作者:————————————————————————————————日期: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教师教育论文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文/刘洋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心理问题分析1.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产生的体验叫自卑感。

自卑感就是一个人总感到某些方面不如人,或者甚至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人。

它是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一种的情绪体验。

如有的同学畏缩胆怯、有的学生孤独寡言等。

2.孤僻性格。

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

3.敌视他人。

表现为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往往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

4.粗暴行为。

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

5.偏激想法。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6.封闭自我。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人。

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从而不轻易相信人,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

二、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对策1.教育者注重心理上的关照,与孩子沟通心灵。

教师在接到班级时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所教学生中离异家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在家访中要引导家长主动配合,把单亲学生的心理特征报告给教师,以减轻教师工作的难度。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推荐5篇)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推荐5篇)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推荐5篇)第一篇: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一、单亲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家庭里,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

一个美满健康的家庭,容易造就幸福欢乐的人生。

但事不由人,生活中往往出现一些因夫妻关系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又称为缺损家庭,原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单亲家庭的情况复杂,主要是由于夫妻离异或天灾人祸而造成的。

无论怎样,它们的出现,必将使家庭教育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使这类家庭学生心灵受损,影响学习。

而且相当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障碍或不良行为。

二单亲家庭对儿童的人格造成哪些消极影响.智力发展迟缓。

智力是一种偏于认知方面的能力系统,它的基本成分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部分。

离异家庭的各种环境都制约着儿童智力的发展。

智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朱智贤和林崇德教授指导下,由程跃博士于1989年9月至1999年4月智力表型表达等级及其条件的研究,该项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儿童,学习成绩从总体上显著的差于完整家庭儿童。

2.情绪情感障碍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那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情感。

反之,妨碍和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东西就会引起否定的消极的情绪、情感。

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情感剥夺,都会造成情绪情感创伤。

这种创伤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抑郁、暴躁、孤独、易怒、发呆、焦虑、冷漠、过分胆小等情绪障碍.有调查表明,离婚头6个月,子女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相当高。

除了父母离异或其他家庭灾难给孩子精神上留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之外,造成单亲子女不良情绪情绪的因素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1)父母不良情绪无论什么原因形成的单亲家庭,孩子的监护方总难以避免异常情绪的产生。

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

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

第七届全国论文评奖论文题目: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单位: 天津市静海县杨成庄乡董庄窠小学**: ***2014年5月13 日第七届全国论文评奖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天津市静海县杨成庄乡董庄窠小学马雪驰内容摘要:离异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父母离异给子女都或多或少带来一定的伤害。

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后会产生许多的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

要如何针对离异家庭的心理问题,进行切实可行的教育,从而将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也是摆在父母、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开放,人们的平等自由的意识逐渐增强,再加上有的夫妻结婚的不慎重,造成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升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容易给孩子造成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性格孤僻,交往能力差,精神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适应能力低等问题。

单亲家庭问题较多,不仅仅给家庭造成了不幸,对社会也造成了问题。

所以对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研究对我们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障离异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一、相关概念1、单亲家庭在《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单亲家庭被解释为: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由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双方离异而成。

2、离异单亲家庭原来的核心家庭,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形成的只有母亲或只有父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称为离异单亲家庭。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离异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将从双亲的生活空间,被迫转入单亲生活空间。

二、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健康心理学将心理异常和心理不健康按程度分为三种:1、心理问题指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尚未泛化的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心理紊乱。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离异家庭的子女常常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感、自卑感、恐惧感、抑郁等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社交以及家
庭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 孤独感:离异家庭子女可能感到与其他家庭不同,甚至被孤立。

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对策:父母应该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情感需求,多陪伴孩子,
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自己的安慰与照顾。

同时也可以组织孩子和
同龄人一起玩耍,帮助他们融入社交圈子。

2. 自卑感:由于离异带来的不稳定家庭环境,孩子可能会感到
自卑或者缺乏安全感。

对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

同时,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关心的行动,如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
意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

3. 恐惧感:离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生活质量受到威胁,不安全
或者不稳定。

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度担心未来。

对策:父母应该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环境。

他们应该告诉孩子,即使家庭形态发生改变,他们依然是被爱的。

4. 抑郁:离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情感上的压力,孩子们可能会
失去对生命的信心。

对策:父母应该积极探讨孩子心理问题,并支持他们积极面对问题。

同时,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参加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向专业的医学人员求助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总之,离异家庭需要更多且更深入的关注。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帮助他们克服行为和心理问题。

以下面内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为标题,写一篇论文,要求有具体事例,原创高,不要写摘要,

以下面内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为标题,写一篇论文,要求有具体事例,原创高,不要写摘要,

以下面内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为标题,写一篇论文,要求有具体事例,原创高,不要写摘要,不要写,字数3000 字。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家庭关系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中的子女而言,由于双亲的离异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篇论文将探讨离异家庭子女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保健方法。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1.情感问题由于离异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争吵,离异家庭子女经常受到负面情感的影响,如无助感、内疚感、恐惧感、憎恨感等负面情感,这些情感会对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孤独症等问题。

2.心理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也是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有很多种,如焦虑、痛苦、恐惧、沮丧、愤怒等。

由于离异会打破孩子的心理安全感,造成恐慌和惊恐;由于孩子没有办法掌控情绪,无法处理个人情感和家庭的责任感,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3.行为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问题也较为普遍,如缺乏自信心、沉迷网络游戏、早恋、逃学、消极退缩等。

尤其是由于离异家庭中常常缺少父母的关注和指导,孩子们更容易走偏门,在不正当的途径中寻求到心理的满足,这对身心健康都是不好的。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保健方法1.提供心理支持离异家庭子女面临着极大的情感压力,需要得到家人、朋友、教师等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尤其需要得到被离异家庭影响的咨询和指导。

比如:让别人(如父母或其他关系人或者心理医生)给孩子讲述明确的呆在他们生命里的原因。

2.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问题是导致离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化大都市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过度渲染金钱物质,导致了不少家庭因为经济问题走向破裂。

因此需要及时地采用新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塑造更加自信、健康的行为习惯,保护孩子的精神健康。

比如:多陪伴孩子或通过礼物或者旅游等方式逐步建立孩子心中的安全感。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离异是社会现象,在农村地区同样普遍存在。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广泛关注。

离异对农村孩子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心理行为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析。

一、焦虑情绪较重由于家庭环境剧变,离异家庭子女容易感到不安全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经常出现情感上的困扰和烦恼。

他们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离异子女的焦虑情绪普遍高于非离异子女,特别是在家庭分裂后6个月到1年之间。

焦虑情绪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睡眠问题,儿童多梦、易醒等。

二、自我价值感低下离异家庭的子女通常比稳定完整家庭的子女更易于失去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与稳定家庭相比,他们缺少家庭情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发展自我形象不确定,因此自我价值感低下。

许多离异家庭子女感到自己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漫无目的地度过人生。

三、沟通障碍在农村家庭,家长通常致力于农业生产,花费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有限。

离异家庭中,子女更容易出现沟通障碍。

即使父母有时间与子女交流,由于心理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障碍也可能更大。

四、学业成绩下降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差,与非离异子女相比,学习和生活技能的发展受到了抑制。

家庭对学习的注意力和支持也会受到分裂。

由于父母分房,分别向不同的城市工作,离异所造成的适应困难也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课程和交际技能。

五、缺乏情感支持从大多数研究可以看出,在离异家庭中,子女往往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替代性关系并不能完全弥补离异家庭子女的亲情需求。

他们更容易感到内心的空虚,缺乏归属感。

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父母支持的离异家庭子女容易在社交生活中表现出难以融入群体的特征。

总之,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家庭关系,提高父母参与度、重视心理咨询和治疗、扩大儿童社交网络、加工有益的学习体验等。

只有将这些措施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帮助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度过艰难的成长历程。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离异家庭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亲离异而面临着诸多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关心这一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一、社会适应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社会适应问题。

父母离异意味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子女需要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在农村地区,由于亲戚邻里之间的熟悉程度较高,离异家庭子女可能会面临着亲朋关系的变化,可能会受到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

这样的环境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影响较大,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自卑和不安全,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自闭、逃避等行为问题。

二、家庭关系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由于父母亲离异,子女往往会陷入父母间的矛盾之中,他们可能被父母之间的纷争和争斗所影响,感到疲惫和无助。

在家庭内部,离异家庭子女可能会面临父母的疏远、忽视,甚至面临父母再婚后对自己的忽视和排挤。

这些问题会导致离异家庭子女在家庭中感到无法融入,缺乏安全感,长期下去可能导致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甚至对家庭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三、学业和职业发展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学业和职业发展问题。

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和家庭环境的不稳定,离异家庭子女可能面临着学业上的困难,他们可能缺乏家庭的支持和鼓励,缺乏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甚至可能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而被迫辍学。

在职业发展方面,离异家庭子女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而缺乏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四、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他们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常常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

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是复杂的,包括情感、行为和社交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离异对孩子的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异常常导致孩子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增加。

他们可能会感到受到背叛和抛弃,对父母的信任受到伤害。

他们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和焦虑的情绪。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离异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例如挑衅、反抗和依赖。

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对离异的不满和困惑。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父母应该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且对不当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父母也需要鼓励和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感到被肯定和鼓励。

离异还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离异的孩子常常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疏远和被排斥。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感到尴尬或不自信。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并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

学校和教师也需要给予离异家庭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 孩 子 最 能 接 受 的 方 式 , 静 、 诚 、 心 地 向 他 们 平 真 耐
解 释 自 己离 异 的 原 因 , 得 他 们 的 理 解 , 教 会 孩 子 应 付 求 并
各 种 有 关 的 询 问 , 护 好 孩 子 的 自尊 心 。 孩 子 解 释 父 母 保 向


受“ 异 ” 击 的儿 童容 易 出现 的 心理 问题 离 冲
不 良性 格 和 行 为 方 式 的 形 成 。 以 , 母 在 面 对 家 庭 破 裂 所 父
根 据 马 斯 洛 “ 理 需 要 一 安 全 需 要 ~ 爱 和 归 属 的 需 生 要 一 尊 重 的 需 要 一 自我 实 现 的 需 要 ” 要 层 次 理 论 . 全 需 安 感 、 和 归 属 感 、 重 是 人 类 最 主 要 的 几 种 心 理 需 要 。 当 爱 尊 家庭 结 构 破裂 时 , 童 的这 些 需要 大 多 无 法 得 到满 足 , 儿 这 往 往会 导致 他 们 出现 这样 或 那 样 的心 理 问题 。
( ) 未来 过度 焦虑 . 乏安 全 感 。 一 对 缺
这 一事 实 时 . 能 只顾 虑 自己 的感 受 . 要 更 加关 注孩 子 不 而 的 状 态 。 因 为 自身 的 一 言 一 行 会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影 响 孩 子
今后 的心 理发 展 。 ( ) 确看 待 离异 , 助孩 子 建 立 正确 的观 念 。 一 正 帮
国 内 外 相 关 专 家 研 究 表 明 : 离 异 家 庭 儿 童 与 和 睦 家 庭 的
儿 童 相 比 , 异 常 行 为 和 情 绪 上 的 差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_。 在 3 _ 家庭 结构 的破 裂不 利 于儿 童 身心 的健康 发 展 。 而 , 然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城乡经济文化差距的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城市生活,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也随之来到城市生活。

然而,这些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将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安全感。

由于他们的父母已经离异,他们可能会感到他们的家庭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缺失的感觉。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知所措,还可能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次,这些孩子可能会面临敏感性和情感不稳定的问题。

因为离异经历通常会带来一些负面情绪,例如失望、沮丧、愤怒等等,这些情绪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和情感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对身边的人异常敏感,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和敌意。

接下来,这些孩子可能会有学业退步的情况。

离异的家庭通常会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

他们可能会错过学校时刻表规律,也可能会因为情感问题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和班级的支持、鼓励和关注就显得特别重要。

另外,离异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性,这些孩子可能缺乏规律的生活习惯。

他们可能难以保持一定的生活习惯,例如按时吃饭、作息规律等等。

这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支持,以及提供相应的心理和行为治疗服务,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自信心。

同时,这些孩子也需要学会化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状态论文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状态论文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状态论文摘要:社会的积极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有些社会上的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就极易发展成心理障碍。

所以全社会应该倡导正确的对离婚的认识和舆论引导,摈弃对离婚现象以及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歧视认识。

一、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感情破裂,家庭人际关系失控,父母无休止的吵闹造成孩子心理的创伤,无形之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的小学生甚至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粗鲁。

在和同学相处时动辄就是粗言鄙语,甚至打架斗殴,易产生冲动行为;2、性格内向。

对任何人都是怀着敌对的心理,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是面对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也是冷漠待之。

3、性格怪癖。

自卑感强,形成孤僻的个性,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唯恐被他人轻视和排斥。

4、性格怯懦。

做事被动,缺乏自信心。

5、注意力不集中。

好多学生父母离异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6、情感抑郁。

容易产生产生强烈的被抛弃感,我教过的一个孩子仅仅6岁就知道了怎么讨好新妈妈以及跟新妈妈一起来的姐姐,唯恐被抛弃,让人看了无比心酸。

7、嫉妒心理尤为突出。

二、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离婚这一事件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儿童本身,但是通过各种随之而来的感受、认知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般来说,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家庭因素首先,父母离婚,正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关心的时期,而父母往往困扰于自己的感情巨变而无法集中精力照顾子女,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从而造成儿童的心理问题;其次,多数情况下,离婚给家庭结构带来的破坏会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比如有些父母会对自己未能给子女一个完整的家而愧疚,会溺爱孩子,从而使孩子的性格更加偏激,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的离异家庭家长反应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后遗症。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农村离异家庭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通常会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的困扰和挑战。

对于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我们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一、心理问题1.1 孤独感在农村离异家庭中,子女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失落。

由于父母的关系破裂,家庭中只剩下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问题,从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导致孤独感更加强烈。

1.2 缺乏安全感离异家庭孩子通常会缺乏安全感,他们不能稳固的依赖父母,且在亲情上会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下,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

1.3 自卑感由于父母的分离,孩子在家庭中往往会成为受害者,常常会感到自卑和无助,缺乏对自身的认知和自信。

长此以往,便会在孩子的心理和个性中留下不可逆转的影响。

1.4 情绪问题农村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例如焦虑、抑郁、暴躁等。

在家庭的矛盾和冲突中成长,孩子们难以得到正确的情感引导和心理调解,因此情绪问题经常会显现出来。

二、行为问题2.1 行为叛逆在农村离异家庭中,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约束和教育,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行为叛逆。

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规则常常表现出抗拒和挑战,成为学校和社区管理的难题。

2.2 自闭离异家庭的子女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常常会产生自闭的情绪问题。

他们不愿与他人交流,而是选择独自一人度过大部分的时间,缺乏社交和沟通的能力。

2.3 学业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学习成绩下降、不思进取、缺乏学习动力等。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学业问题的出现。

2.4 社交问题在农村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子女,由于缺乏家庭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常常会在社交方面出现问题。

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实证统计分析论文

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实证统计分析论文

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实证统计分析论文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实证统计分析论文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也不断变化,离婚人数越来越多,相应的,离异家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多数调查研究认为,父母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家庭破裂对儿童性格的负面影响很大。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着各个层面的内容。

所谓离异家庭儿童的不良性格,并不是根据其自身性格特点而言,而是相对于正常家庭儿童性格特点而言的。

单亲家庭儿童不良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离异家庭儿童由于家庭破损造成其心灵的创伤,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常常显得心灰意冷。

他们对人和事物缺乏热情,无动于衷,有时甚至还会对人怀有敌对情绪。

这样他们就不容易被别人所理解和接纳,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自卑是离异家庭儿童最主要的性格特征。

自卑儿童早期表现为:常年情绪低落;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贬低或嫉妒他人;自暴自弃;回避竞争竞赛;语言表达能力差;对挫折和疾病难以承受等特征。

据统计,父母离异的儿童占29.63%,怯懦性格源于恐惧感,而在孩子小的时候引起恐惧感多源于成人,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

孤僻是离异家庭儿童表现最明显的性格特征。

离异家庭儿童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主要表现为沉默孤独,少与人交流,往往无友或少友,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心中充满了孤寂愁苦、凄凉和被遗弃的感觉,越发与外界疏远,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担心、忧郁等感觉所组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如紧张、不安、非常敏感、伤心压抑、不快乐等。

离异家庭儿童由于父母闹离婚时对孩子的疏忽和父母一方的去世,会使儿童在其发展中因爱和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缺乏安全感,因而,离异家庭儿童或多或少都存在焦虑情绪。

(一)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其不良性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家庭是个人生活的重要环境,对儿童早期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农村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离异家庭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分析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心理问题分析1. 自卑感在农村地区,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无能和失落。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如其他完整家庭,从而导致心理上的自卑感。

2. 孤独感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由于父母的离异,他们可能缺乏被照顾和关爱的机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

3. 情感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有情感问题,他们可能对家庭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疑惑和困惑。

他们可能会感到被抛弃、被忽视和无人关心。

4. 自我调节能力差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往往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和照料,因此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较差。

他们可能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5. 行为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攻击性、自闭、逆反等问题。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而产生行为问题。

二、解决方案探讨1.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父母是子女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

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来说,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尤为重要。

父母应该尽量多花时间和子女相处,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2. 社会支持除了父母的支持外,社会上的支持也对离异家庭的子女至关重要。

学校、社区、亲戚朋友等社会资源可以给予离异家庭的子女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缓解心理压力。

3.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子女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自卑感、孤独感、情感问题等心理问题。

4.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来减轻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和解、沟通、尊重等方式来改善家庭关系,为子女提供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摘要:近年来,由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这一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不稳定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增加,家庭破裂呈不断上升趋势。

离异家庭指的是父亲或母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它是由核心家庭因夫妻离异而形的. 而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后出现的与完整家庭子女不同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扩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这给许多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使他们许多人形成了心理缺陷。

因此,本文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一般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科原理,对父母离异后子女的教育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一、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影响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这里我们谈论的主要是消极方面的影响。

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也会导致问题行为增多。

(一)认知发展缓慢离异家庭子女在认知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首先表现在智力发展上。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落后状况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能显示出来。

其次表现在学习成绩上。

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显著地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差异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都十分显著。

离异家庭子女之所以在认知发展上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既同他们不良的学习行为分不开,也与他们学习中不正确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但父母离异是造成他们认知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二)情绪情感消极离异家庭子女消极的情绪情感表现在各个维度上。

在情绪体验的性质方面是否定的;在情绪所起的作用方面是消极的;在情绪的紧张度方面是紧张的;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是强烈的。

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地表现为抑郁、暴躁、孤独、易怒、发呆、焦虑、冷漠、过分胆小等。

离异家庭论文

离异家庭论文

离异重组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分析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随之变化,导致一些家庭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离婚重组家庭在不断增多,重组家庭孩子的数量骤然上升,这种重组家庭面临许多挑战,建立良好的继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孩子处在已离异的双亲之间倍受折磨。

对于离婚重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特别关注的问题,,重组家庭也日益增多。

离异男女因渴望感受家庭温暖而携手同行,却又因孩子纷争矛盾又分道扬镳。

事实证明,孩子们融洽相处是重组家庭和睦“基石”。

对于离异重组家庭的孩子,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策略,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对离婚重组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分析通过对离婚重组家庭孩子的行为进行调查,我认为这类孩子的心理状况大致分为五种类型:散漫型:这类孩子无组织纪律观念,自控能力差,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

多疑型:这类孩子多疑,对任何事物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不听管教,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

忧郁型:这类孩子自卑心理重,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性格忧郁,学习效果不佳。

霸道型:这类孩子由于祖辈过分溺爱,从小娇生惯养,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他人,法纪观念淡薄。

二、离异重组家庭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1、抚平伤疤。

父母离异是主动的,孩子接受这个现实是被动的,所以孩子受到的伤害也更重。

他们往往出于自我保护会暂时谁也不相信。

所以家庭重组前,最好让孩子主动参与这个新的组合,慢慢让他习惯和认可。

2、防范于未然。

双方都有孩子时在结婚前要考虑到重组后孩子的教育和相处问题,特别是重组家庭孩子不可能忘掉亲父/母,会很自然地拿亲父/母的长处来比继父/母的短处;3、爱。

重组夫妻应该把爱传递到孩子身上。

不能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私有产物去“亲疏”,抚养孩子到成人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4、重组家庭教育孩子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就像朋友一样。

【教学论文】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

【教学论文】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离异家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

离异家庭是指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以及父母离异后再婚重新组成的家庭。

生活在这类家庭的小学生的处境与完整幸福家庭小学生有很大差异。

为了缓解和消除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干预是必需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离异家庭小学生的义务和责任。

一、离异家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心理问题。

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与父母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1]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要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

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中出现问题。

Lamb的研究表明,在离异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

英国心理学家J.Guidubaldi等进行一项全国性追踪研究,认为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学业、社会性及身心健康均有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尤其对男孩的影响较大。

王永丽、俞国良的《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从适应性方面比较了离异子女与正常家庭子女,结果是,离异家庭子女明显弱于正常家庭子女。

郑名、李炙檬的《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离异家庭儿童行为检出率高于完整家庭。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有不良表现的比率远远高出正常家庭,其中有37%的儿童学习不良,20%的孩子不守纪律,9%的孩子曾经离家出走。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离异家庭子女与非离异家庭子女的对比研究也发现,[2]离异家庭子女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学习成绩差,与同伴关系差,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比率高,心理障碍和问题的检出率高。

[2]二、离异家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心理健康水平极其显著地低于正常群体的小学生结合前人研究及本人访谈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其一,“部分家庭环境剥夺”是造成离异家庭子女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征的研究
摘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的百年大计。

本文主要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和心理保健的措施两个方面,来谈家庭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父母,学校和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字: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征心理保健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婚姻家庭观念也在改变,社会上离婚率也随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离婚率的上升,带来了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社会问题。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有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中,有相当比例的犯罪青少年是来自离异家庭。

家庭离异,不仅给离异夫妻双方带来痛苦,同时,还给他们的子女也带来更大的痛苦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可能持续他们的一生。

在现代社会,离异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离异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行为上的变异和教育的问题,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心理上的健康发展,需要父母、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关注。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
1、他们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必将作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
难度的增大。

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多起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的事例。

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人等,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

2、他们容易缺失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

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如易怒;与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等。

正因为如此,原是优等生的学生相当比例由于家庭的父母的离异,使他们在生活态度和学习状态上,出现明显的下滑,甚至结识不良的社会分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他们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个性塑造上,父母亲是子女的首任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子女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子女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

有的离异父母各自抱着补偿子女或者视子女是今后生活的包袱等心理来处理与子女的关系,致使子女在性格形成中,出现多种性格缺陷。

4、他们的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
恢复。

我所接触到的高中阶段学生中,不少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们读小学阶段就离异的,但当我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

这现象表明:父母离异的阴影,至今还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为他们永久的一块不愿揭开的伤疤。

综上所述,家庭离异,对这些家庭的子女来说,不啻一场大的精神灾难。

作为这些家庭的父母、学校和社会,都有义务将家庭离异给孩子造成的精神损失降低到最小,以利于这些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毕竟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这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二、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保健措施
首先,离异家庭的父母亲应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流露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

夫妻离异,对离异双方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会带来双方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

而子女,特别是年幼的子女,因其有很强的模仿性,加上在压抑的家庭中生活,会很快受父母的影响,导致其在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变化。

因此,无论子女和离异后的哪一方生活,不要在子女面前说或者做一些过激的事情,以免伤及子女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使他们更压抑,更消沉。

离异家庭的父母亲应该做到的,是如何让子女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父母的行为,并接纳这个现实,从而使他们尽快的走出家庭离异的阴影。

其次,学校里教师应在获知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的特殊情况后,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鼓励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将这些
离异家庭子女的注意力调整到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使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家庭中缺失的关爱,在集体中得到补偿,让他们学会用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喜悦来冲淡家庭离异的阴翳,走出心理阴影。

增进他们与人的交往,克服他们的自卑、自抑等不良性格特征,发展健康的个性。

学校教师还教育其他的学生不能歧视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尽量减少其他学生在离异家庭子女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以免使离异家庭子女触景生情,引起他们的伤感。

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一些恰当的机会,对这些离异家庭子女进行挫折适应能力的教育,鼓励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在逆境中成才,鼓励这些子女学会正确认识和接纳父母亲的行为,能够客观的理解父母,改变这些子女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观念,适时调整自我的心态,帮助他们自觉的走出心理的阴影。

最后,社会上也要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抵制不良的婚姻家庭观念,以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全社会的家庭道德水平,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帮助和关爱离异家庭子女,是我们的责任。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尽力改变离异家庭子女的不良认知观念,帮助他们抵制不良社会分子的引诱,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好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