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一、现状
近年来,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养成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各地纷纷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探索和实践,不过从家长和社会
的反馈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重文轻习”的传统教育习俗没有得
到彻底的改变,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养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前面提到,很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专家学者的号召展开了养成教育
的探索和实践,这和过去相比是有进步的,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养成
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也在一定水准上推动了养成教育观点的普及。
不过为什么在学生身上的表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举一个简单
的例子,某校长要求全校班主任在学期初就告知各自班级的学生,周
一统一着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没有做到的学生将在校园广播上点名
批评。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这样的规定不可能坚持到学期结束,而离
开了批评的提醒方式,不穿校服的学生越来越多,着校服参加庄严的
升旗仪式的习惯也不可能成为全体学生的稳定表现。类似的现象不胜
枚举,究其原因就是作为养成教育的组织者,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
自身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习惯训练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到了学
生那里自然不会重视。
2、学生的接受水平有限
进入初中阶段,尤其是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但多数时候仅仅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自我评价方面普遍偏高,
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和水平。初中生在发现和探索自我、思维的独立
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增强了,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容易毫无根据地争论,钻牛角尖,看问题
鼓励偏激,好走极端;在对立环境作用下,极易出现缺乏自制的行为;对积极的意志品质与消极的意志品质的界限理解模糊。他们的情绪情
感易冲动不冷静,不善于自制和自控,遇到批评易急躁。
二、对策分析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养成教育的效果。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对养
成教育有力的呢?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师生
关系最能让学生接受,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保证。中国教育有句古训: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从心里上抗拒和老师接触,那么任何教育
目标都难以真正实现。教师对待初中学生要尽可能的耐心、细致,为
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提问的氛围,减轻学生的恐惧感和距离感。
2、适量逐步增加抽象思维训练
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体现在自我意识是从抽象思维层面上的(自我的)
理想社会和(非我的)现实社会不分,逐渐走向能够区分,即第四次
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这个时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实行抽
象思维的训练,能协助学生转变学习观点,克服被动学习的心态,进
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具体实施中,教学刚开始的内容能够相对
安排少一点,教师讲得慢一些,多重复几次,放慢语速,增加一些生
动直观的教学案例等。
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但仅指优良的硬件环境和强大的师资队伍,更重
要的是,形成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
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点、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最终会成为全体
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自发的,
也不能靠命令来落实,必须在全体教育者的参与引导下,在与学生的
互动中形成。当学生们自觉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培养起共同的学习
观点、生活观点,这样的校园就是好的教育环境了。
4、家校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活动最频繁的两个场所,也是对学生习惯养成影响
最大的因素。初中生因为自身的局限,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家长的
言行态度对学生的转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学生的所有问题交
给学校去解决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必定导致养成教育的失败。作为教
育的主导者,学校应该主动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比如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各类讲座,节日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的养成教育
理念,统一教育目标,教师还能够通过定期的家访、随时的电话与家
长实行即时的沟通。家长也要增强责任感,平时和校方保持联系,获
取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交往范围,遇事主动向校方反馈、交流。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教育的效果
脱离社会现实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家校要学会利用并创造条件
协助学生从社会上吸取有益的养分,丰富的体验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情
感体验,记忆保持长久,加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活动的形式要避
免简单重复,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邀请驻地的部队组织
军训,参加社区卫生大清扫,慰问空巢老人等等。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