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适应证-(华南一区李映丹)

合集下载

广东icd10认证培训第16章

广东icd10认证培训第16章

五、P35—P39特发于围生期的感染:
• 包 括:子宫内或分娩期间受到的感染 • 不包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B20-B24) 无症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Z2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实验室证(R75) 先天性: ·淋球菌感染(A54.-) ·梅毒 (A50.-) ·肺炎 (P23.-) 出生后获得的传染病(A00-B99,J09-J11) 肠道传染病(A00-A09) 母体传染病作为胎儿或新生儿死亡或疾病的原因(P00.2) 新生儿破伤风(A33)
• 注:
①本章属强烈优先分类章,即使在以后发 病或死亡也应尽可能编码于第十六章。 ②这里的“以后”并没有时间的限定,所以 本章编码适用于新生儿,也适用于成人。
(例如: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新生儿情况(卷三P789)
一 、P00-P04胎儿和新生儿受母体因 素及妊娠产程和分娩并发症的影响:
概念: 新生儿肺气漏—由多种病因所致,肺泡内气 体外漏至体内被称为新生儿肺气漏。漏出的气体 可积存在肺间质(间质性肺气肿)、胸膜腔(气 胸)、纵隔(纵隔气肿)、心包(心包积气)或 扩展至腹腔(气腹)。 分类轴心:气漏产生的部位,也就是气体聚积的 部位。包括:肺间质(.0)、胸膜腔(.1)、 纵隔(.2)、心包腔(.3)等。
•编码说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 ICD-10(1版)中无法查到编码,由于 它的病因是新生儿窒息,所以按新生儿 窒息分类P21.0(严重的出生窒息)。 ICD-10(2版)对此有明确的分类,编 码于P91.6(新生儿的其他大脑障碍)。
练习题 :
1. 2. 3. 4. 5. 6. 7. 8.
第十六章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P00-P96)

最新ICD治疗适应证

最新ICD治疗适应证

对危险度下降 56 相对危险度下降 3%, .%, 1 从中获益。
⑦ u d 综合征有独特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 Bga ra 恶性室
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颤) 和碎死是首要表现, 病死率很高。
18 9 年指南未将其列人, 9 近年来对其认识逐渐加深, 尤其是 Bga u d r a 综合征与碎死之间的强烈联系已被确认, 常规的抗
建议
⑤新指南的I 类适应证中增加一条, 即无器质性心脏病 的自 发性持续性室速用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患者, 也是置人 ID的指征。 C ⑥原指南无 I I A类, 新指南将心肌梗死后一个月和冠脉
血运重建术后 3 个月 L E -3%的患者列人此项 , V F 0 这是经 过随机试验的研究结果 , 证明此类患者接受 ID治疗后其绝 C
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防止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2 指南 20 ” 0
将B g a d m 列人I 类适应证中。 u d yr r a Sn oe I B 这是根据几组报 告的研究结果, 证明该类患者置人 ID是有效的, C 可以预防
碎死。
⑧根据临床经验和专家门的一致意见, 认为有严重器质 性心脏病和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 其晕厥很可能是心律失常 所致, D置人可获得好处。 I C ⑨推测心脏骤停是由于室颤所致, 但由于身体的其他原
从 18 年第一代 ID用于临床的2 多年来, D治疗 90 C 0 I C 的 适应证也在不断改变, 其依据是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比研 究及众多的回顾性分析 。 最新 的ID治疗适应证是 C A CA A A P C/ H / SE专家组制定的, N 发表于 20 年 1 月的 02 0 美国 循环杂志。从这一新制定的适应证中可以看出, D的 I C 治疗已从去的“ 最后治疗选择” 发展为今 日的“ 首选治 疗”从二级预防上升为一级预防。 , 现将20 年ID治疗适应证摘录如下, 02 C 并说明其变化, 供临床应用中参考。适应证指南制定的依据级别分为A B ,, C 三级。 A级: 资料来源于多个前瞻性随机的临床试验, 包 含了 大量临床病例。B级: 资料来源于数 目有限的临床试 验, 包含的病例数相对较少, 或来源于设计合理的非随机试 验资料分析或是观察性注册资料。C级: 以专家们的一致意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全文)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全文)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全文)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IED)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起搏器等。

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 。

随着器械植入适应证的拓展和植入量的增加,植入术后的管理问题日趋复杂和重要,但国内普遍存在重植入、轻随访的现象,植入器械术后随访问题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

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组织专家组,结合国内的临床应用经验,回顾相关文献, , ,并参考有关国际学会对CIED植入后随访和监测的指南,编写了此专家共识。

其目的是指导国内开展的CIED术后随访工作,促进CIED治疗在中国的规范发展。

一、常用术语1.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CIED包括心脏起搏器、ICD、CRT起搏器、植入型心电记录仪及植入型心血管监测器。

, 由于植入型心电记录仪国内应用较少,而植入型心血管监测器尚未在国内用于临床,因此本专家共识不涉及此两方面内容。

2. 器械询问应用遥测技术读取CIED可程控参数及存储于CIED内存中的数据。

可通过CIED程控仪或专用计算机直接读出和存储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服务器遥测读出和存储这些信息,并在网络上查看。

3. 器械程控指通过无创方法改变CIED上的可程控参数,使医师及随访人员能够合理进行CIED设置,以评估和优化CIED系统性能和寿命,以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

4. 远程监测CIED具有的一种特殊功能,通过电话技术发送CIED相关数据至专门服务器。

远程监测终端(家庭监测仪/通讯器)可为一固定装置,通过患者家中的专用传输设备和模拟电话线与因特网连接进行传输;也可以是移动/便携式的设备,通过蜂窝技术无线连接至公共移动网络,最终传输加密数据至专门服务器, 。

疾病诊断ICD-10大全

疾病诊断ICD-10大全

ICD-10A01.001 伤寒A03.901 细菌性痢疾A03.903 慢性细菌性痢疾A03.905 中毒性痢疾A04.901 肠道感染A15.001 肺结核,显微镜检证实A16.202 肺结核A16.208 浸润型肺结核A16.209 空洞型肺结核A16.502 结核性脓胸A16.504 结核性胸膜炎A16.505 结核性胸腔积液A19.002 粟粒性肺结核A38 01 猩红热A41.901 败血症A41.902 脓毒血症A53.901 梅毒A54.901 淋病A63.001 尖锐湿疣A83.001 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A86 01 病毒性脑膜脑炎A86 02 病毒性脑炎B00.202 疱疹性咽峡炎B00.203 疱疹性咽炎B00.903 疱疹B01.901 水痘B02.901 带状疱疹B05.901 麻疹B07 02 病毒性疣B08.201 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B08.401 手足口病B15.901 甲型肝炎B15.902 传染性肝炎B15.903 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B15.907 甲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B16.901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B16.905 乙型病毒性肝炎B16.906 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B17.101 丙型病毒性肝炎B17.201 戊型病毒性肝炎B17.203 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B17.815 混合型病毒性肝炎B18.00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18.101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B18.102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肝炎B19.001 病毒性肝炎伴肝昏迷B19.902 病毒性肝炎B24 01 艾滋病B26.901 流行性腮腺炎B37.001 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B49 06 霉菌感染B65.903 血吸虫性肝病B77.801 胆道蛔虫病B90.002 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B90.901 陈旧性肺结核B94.101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C00.901 唇恶性肿瘤C02.901 舌恶性肿瘤C07 01 腮腺恶性肿瘤C11.901 鼻咽恶性肿瘤C14.003 咽恶性肿瘤C14.004 咽后壁恶性肿瘤C15.301 食管上段恶性肿瘤C15.901 食管恶性肿瘤C16.001 贲门恶性肿瘤C16.902 胃恶性肿瘤C17.901 小肠恶性肿瘤C18.001 回盲部恶性肿瘤C18.101 阑尾恶性肿瘤C18.201 升结肠恶性肿瘤C18.401 横结肠恶性肿瘤C18.601 降结肠恶性肿瘤C18.701 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20 01 直肠恶性肿瘤C22.101 胆管癌C22.901 肝恶性肿瘤C23 01 胆囊恶性肿瘤C24.004 胆总管恶性肿瘤C24.101 法特氏壶腹恶性肿瘤C24.102 胰腺壶腹部腺癌C25.901 胰腺恶性肿瘤C26.101 脾恶性肿瘤C34.901 肺恶性肿瘤C34.908 肺癌伴转移C38.402 胸膜恶性肿瘤C41.201 脊柱恶性肿瘤C41.901 骨恶性肿瘤C43.901 黑色素瘤C45.001 胸膜间皮瘤C50.902 乳腺恶性肿瘤C53.902 子宫颈恶性肿瘤C55 01 子宫恶性肿瘤C56 02 卵巢恶性肿瘤C56 03 卵巢交界恶性浆液性囊腺瘤C57.102 阔韧带恶性肿瘤C58.001 绒毛膜癌27.432 唇肿瘤切除术25.11 舌肿瘤切除术26.298 腮腺肿瘤切除术(恶)42.324 食管肿瘤切除术(恶)43.994 贲门Ca根治术(Ca切除,食管胃下吻合)43.995 贲门Ca姑息切除43.993 胃癌根治术43.5 胃大部分切除伴食管-胃吻合术(胃倒切)43.6 (旷置术)胃大部分切除伴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一)43.71 胃大部分切除伴胃空腔吻合术(毕二)45.331 小肠肿瘤切除术(恶性)45.413 结肠肿瘤切除术(恶性)45.411 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恶性)48.353 指直肠肿瘤切除术(恶性)(根治术)48.5 迈尔斯式术Miles(腹,会阴直肠联合切除)48.6 狄克生氏手术50.22 肝部分切除术50.292 肝肿瘤切除术(恶性)51.223 胆囊癌根治术51.697 胆管肿瘤切除术(恶性)52.22 胰腺肿瘤切除术(恶性)52.6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1.5 脾切除术32.292 肺肿瘤切除术(恶性)根治术32.4 肺叶切除术32.5 肺切除术(单侧全肺)34.59 胸膜病损切除术(恶性)34.591 胸膜恶性肿瘤切除术85.43 乳腺改良根治术,单侧67.390 宫颈癌根治术68.41 子宫扩大性切除术68.62 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广泛性)68.63 子宫改良根治性切除术68.7 子宫阴式根治性切除术C60.001 包皮恶性肿瘤C60.901 阴茎恶性肿瘤C61 01 前列腺恶性肿瘤C62.101 睾丸恶性肿瘤C64 01 肾恶性肿瘤C64 02 肾母细胞癌C64 03 肾细胞癌C65 01 肾盂恶性肿瘤C66 01 输尿管恶性肿瘤C67.901 膀胱恶性肿瘤C69.201 视网膜恶性肿瘤C71.003 胶质恶性细胞瘤C71.903 脑恶性肿瘤C73 02 甲状腺恶性肿瘤C76.304 盆腔恶性肿瘤C77.002 颈部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C77.203 腹腔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C77.204 肝门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C77.301 腋窝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C77.901 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C78.001 肺继发恶性肿瘤C78.101 纵隔继发恶性肿瘤C78.201 胸膜继发恶性肿瘤C78.502 结肠继发恶性肿瘤C78.603 腹膜后腔继发恶性肿瘤C78.810 肝内胆管继发恶性肿瘤C78.604 腹膜继发恶性肿瘤C78.701 肝继发恶性肿瘤C78.807 胃继发恶性肿瘤C78.809 胰腺继发恶性肿瘤C79.001 肾继发恶性肿瘤C79.201 腹壁继发性恶性肿瘤C79.302 脑继发恶性肿瘤C79.501 骨继发恶性肿瘤C79.508 椎体继发恶性肿瘤C79.603 肾上腺继发恶性肿瘤C79.802 腹腔继发恶性肿瘤C79.825 咽继发恶性肿瘤(喉继发恶性肿瘤)C79.832 鼻继发恶性肿瘤64.04 包皮恶性肿瘤切除64.2 阴茎病损切除术64.3 阴茎全部切除术64.31 阴茎部分切除60.5 前列腺根治切除术62.412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双侧55.393 肾肿瘤切除术(恶性)55.511 肾切除术55.512 肾输尿管切除术57.6 膀胱部分切除术57.79 膀胱全部切除术57.871 乙状结肠代膀胱57.872 回肠代膀胱术57.873 直肠代膀胱术01.592 脑肿瘤切除术(恶性)06.315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恶性)06.4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双侧)06.41 单侧甲状腺全切54.993 盆腔肿瘤切除术(恶性)C79.833 阴茎继发恶性肿瘤C79.834 结缔组织继发恶性肿瘤C79.835 脾窝继发恶性肿瘤C80 01 多系统继发恶性肿瘤C81.901 霍奇金病C83.303 弥漫性大细胞型恶性淋巴瘤C85.010 淋巴肉瘤C85.906 恶性淋巴瘤C85.907 非霍奇金淋巴瘤C90.001 多发性骨髓瘤C91.00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92.003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92.10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92.401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C95.905 红血病D00.101 食管原位癌D06.901 子宫颈原位癌D10.001 唇良性肿瘤D11.001 腮腺良性肿瘤D11.901 涎腺良性肿瘤D12.602 回盲部良性肿瘤D12.901 肛门良性肿瘤D13.101 贲门良性肿瘤D14.003 鼻腔良性肿瘤D14.301 肺良性肿瘤D15.103 心房粘液瘤D16.203 胫骨良性肿瘤D16.307 趾骨良性肿瘤D16.902 软骨瘤D17.002 头、面、颈部脂肪瘤D17.003 口腔粘膜下脂肪瘤D17.101 躯干脂肪瘤D17.102 乳房脂肪瘤D17.201 肢体脂肪瘤D17.301 大阴唇脂肪瘤(外阴)D17.709 肾上腺脂肪瘤(肾)D18.016 肝血管瘤D18.048 肢体血管瘤(手)42.321 食管病损切除术42.41 食管部分切除术67.2 子宫颈楔形切除术(锥形)27.431 唇血管瘤切除术27.432 唇肿瘤切除术27.433 唇病损切除术26.293 腮腺肿瘤切除术(良)26.295 腮腺病损切除术26.291 涎腺病损切除术45.626 回盲部切除49.35 肛门良性肿瘤切除32.294 肺病损切除术32.3 肺叶部分切除术32.4 肺叶切除术77.603 骨肿瘤切除术(良性)86.361 皮下肿瘤切除术(良性、脂肪瘤)07.212 肾上腺病损切除术86.38 皮肤及皮下血管瘤切除术86.33 皮肤病损切除术D18.116 腮腺腺淋巴瘤D21.104 掌结缔组织良性肿瘤D22.901 毛痣(任何部位)D22.902 皮内痣(任何部位)D23.306 面部皮肤良性肿瘤D23.401 耳后皮肤良性肿瘤D23.402 颈部皮肤良性肿瘤D23.403 颈部皮肤良性肿瘤D23.403 头皮良性肿瘤D23.501 背部皮肤良性肿瘤D23.506 胸壁良性肿瘤D24 02 乳房良性肿瘤D24 03 副乳良性肿瘤D24 04 乳腺纤维腺瘤D25.001 子宫粘膜下肌瘤D25.201 子宫桨膜下肌瘤D25.901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D25.902 子宫平滑肌瘤D27 01 卵巢良性肿瘤D27 03 卵巢畸胎瘤D27 04 卵巢甲状腺肿D27 09 浆液性囊腺瘤D30.101 肾盂良性肿瘤D31.001 结膜良性肿瘤D31.603 眼眶良性肿瘤D32.902 脑膜瘤D34 06 甲状腺腺瘤D35.002 肾上腺皮质腺瘤D35.003 嗜铬细胞瘤D36.107 神经鞘瘤D36.108 神经纤维瘤D36.716 臀良性肿瘤D37.102 胃交界恶性肿瘤D37.202 小肠交界恶性肿瘤D37.301 阑尾交界恶性肿瘤D38.104 肺动态未知肿瘤D38.201 胸膜动态未定肿瘤D44.102 肾上腺肿瘤(动态未定)D46.90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47.101 骨髓纤维化86.33 皮肤病损切除术85.20 乳房病损破坏术(切除术)Mammotone85.211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良性肿瘤)85.212 乳腺病损切除术68.292 子宫肌瘤切除术68.293 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65.299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65.22 卵巢楔形切除术65.292 卵巢肿瘤切除术(良性)65.293 卵巢部分切除术65.294 卵巢病损切除术65.296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65.297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65.3 卵巢切除术,单侧55.391 肾病损切除术55.40 肾部分切除术(肾上腺)01.512 脑脑膜瘤切除术06.2 甲状腺叶切除单侧06.311 甲状腺病损切除术06.312 甲状腺结节切除术06.313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43.89 胃部分切除术45.623 小肠部分切除术45.624 回肠部分切除术45.621 空肠部分切除术47.01 阑尾切除术D47.301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D48.113 眼眶软组织恶性肿瘤D50.902 缺铁性贫血D51.001 恶性贫血D55.00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贫血D58.901 溶血性贫血D59.903 溶血性黄疸D61.901 骨髓抑制D61.905 再生障碍性贫血D64.802 增生性贫血D64.902 继发性贫血D64.903 贫血D64.904 肾性贫血D65 0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69.005+N08.20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D69.40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70 02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D73.101 脾功能亢进D73.502 脾包膜下出血D73.505 自发性脾破裂D75.201 血小板增多D75.805 化疗后骨髓抑制D76.201 噬红细胞综合征(与感染有关的)E03.901 甲状腺功能减退E03.902 粘液性水肿E04.801 青春期甲状腺肿E04.902 结节性甲状腺肿E05.501 甲状腺危象E05.906 格雷夫病E05.901 甲状腺功能亢进E06.302 乔本氏病E07.804 甲状腺肿物E10.001 I型糖尿病伴低血糖性昏迷E10.901 I型糖尿病E11.901 II型糖尿病E13.902 继发性糖尿病E14.001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E14.002 糖尿病性昏迷E14.003 胰岛素昏迷E14.101 糖尿病性酸中毒E14.102 糖尿病性酮症E14.103 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E14.203+N08.303*糖尿病性肾病E14.301 糖尿病并眼部病变E14.303+H28.001*糖尿病性白内障E14.304+H36.00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E14.405+G59.00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E14.408+G59.004*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E14.502+I79.201*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E14.503+I79.202*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E14.606 糖尿病性足病E14.901 糖尿病E15 01 低血糖性昏迷E16.201 低血糖症E27.404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E27.806 肾上腺肿块E27.807 肾上腺肿物E28.201 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E41 01 消瘦E46 03 营养不良E50.901 维生素A缺乏E55.901 维生素D缺乏E77.801 低蛋白血症E78.001 高胆固醇血症E78.501 高脂血症E87.101 低纳血症E87.201 代谢性酸中毒E87.206 酸中毒E87.602 低钾血症E87.802 电解质紊乱F03 04 老年性痴呆F03 07 早老性痴呆F07.101 脑炎后综合征F07.204 脑外伤后综合征F07.205 脑震荡后综合征F10.002 酒精中毒F20.901 精神分裂症F32.902 抑郁症F41.001 惊恐障碍F45.309 肠易激惹综合症F50.501 神经性呕吐G09 02 脑炎后遗症G23.801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G37.201 脑桥髓鞘溶解症G40.501 继发性癫痫G40.901 癫痫G43.901 偏头痛G44.101 神经性头痛G45.00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901 短暂性脑缺血G47.30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G51.002 面神经麻痹G51.803 Ramsay-Hunt综合征G56.205 肘管综合征G62.905 周围神经炎G72.304 周期性麻痹G82.205 截瘫G93.101 缺氧性脑病(肺性脑病)G93.102 脑缺氧症(缺血缺氧性脑病)G93.409 Wernicke脑病(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G93.505 脑疝G93.806 颅内积气G96.004 脑脊液漏H02.003 眼睑内翻H02.101 睑外翻H11.001 翼状胬肉H11.201 睑球粘连H15.806 巩膜不典型增生H16.101 电光性眼炎H25.901 老年性白内障H26.101 创伤性白内障H26.201 并发性白内障H26.901 白内障13.71超声乳化术13.70人工晶体植入术H27.001 手术后无晶体H31.101 脉络膜萎缩H33.202 视网膜脱离H35.901 创伤性视网膜病变H40.101 开角型青光眼H43.101 玻璃体出血H43.301 玻璃体混浊H47.202 视神经萎缩H50.102 共同性外斜视H59.803 手术后眼球结膜滤过泡渗漏H60.402 外耳道胆脂瘤H65.901 分泌性中耳炎H66.30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H66.902 急性中耳炎H81.001 梅尼埃病(内淋巴【迷路】积水)H81.904 眩晕综合征H90.501 感觉神经性耳聋H91.201 突发性耳聋I05.00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I05.101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05.20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I05.202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I06.001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I06.101 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I06.201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I09.901 风湿性心脏病I10 01 恶性高血压I10 02 高血压I10 03 高血压II10 04 高血压III10 05 高血压IIII10 06 高血压危象I10 11 原发性高血压I11.901 高血压性心脏病I12.903 高血压性肾病I20.001 不稳定性心绞痛I20.003 冠状动脉综合征I20.902 心绞痛I21.002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304 急性心肌梗死I25.101 冠心病88.571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I25.10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210 陈旧性心肌梗死I27.001 肺动脉高压I27.901 肺源性心脏病I31.905 心包积液I31.906 心包填塞(心脏压塞)I31.907 心包炎I33.013 细菌性心内膜炎I35.10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I40.001 病毒性心肌炎I42.002 扩张性心肌病I42.202 肥厚性心肌病I44.302 房室传导阻滞I47.106 房性心动过速I47.108 室上性心动过速I47.1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47.204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48 03 心房扑动I48 04 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I49.101 房性期外收缩(房性早搏)I49.302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I49.50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49.904 心律失常I50.902 心功能不全I50.904 急性心力衰竭I50.907 心功能II级I50.908 心功能III级I50.911 心力衰竭I50.903 循环衰竭I51.403 心肌炎I51.503 心肌损害I60.901 蛛网膜下腔出血I61.301 脑干出血I61.005 基底节出血I61.902 脑出血I62.002 慢性硬膜下血肿I63.801 脑干梗死I63.902 脑梗死I63.903 腔隙性脑梗死I65.201 颈动脉动脉硬化I67.20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I67.802 脑动脉供血不足I67.804 脑血管供血不足I69.301 脑梗死后遗症I71.003 主动脉夹层形成I77.003 后天性动静脉瘘I77.203 动脉破裂I82.810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I83.001 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I83.901 大隐静脉曲张I84.102 混合痔49.43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49.44 内痔悬吊术49.45 痔结扎术49.46 痔切除术49.47 PPH术痔上直肠粘连环状切除术49.95肛门(手术后)出血控制I84.202 内痔I84.501 外痔I85.00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I85.901 食管静脉曲张I86.101 精索静脉曲张63.1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I86.401 胃底静脉曲张I88.001 肠系膜淋巴结炎I97.901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I97.9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J02.904 急性咽炎J02.905 溃疡性咽炎J02.909 咽炎J03.902 扁桃体炎28.22 扁桃腺切除术28.3 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J03.903 急性扁桃体炎J03.904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J04.004 急性喉炎J04.101 急性气管炎J04.104 喘息性气管炎J06.903 上呼吸道感染J15.702 支原体性肺炎J18.001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18.004 哮喘性支气管肺炎J18.006 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18.007 婴儿支气管肺炎J18.008 支气管肺炎J18.101 大叶性肺炎J18.805 阻塞性肺炎J18.901 肺炎J18.903 婴儿肺炎J20.904 急性支气管炎J21.901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J31.004 慢性鼻炎J33.001 鼻息肉J33.802 鼻甲息肉J34.201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弯曲)21.871 鼻矫正术(鼻中隔矫正术)21.872 鼻成形术21.315 鼻内窥内镜手术(Fess)J34.301 鼻甲肥大J35.001 慢性扁桃体炎J35.201 腺样体肥大28.6 腺样体切除术JJ38.102 声带息肉30.093声带息肉切除术,经喉镜J38.202 声带结节30.094声带息肉切除术(小结)(血管瘤)J38.601 喉梗阻J40 03 支气管炎J42 02 慢性支气管炎J43.903 肺气肿J43.905 阻塞性肺气肿J43.906 肺大泡32.21 肺大泡结扎术(切除术)34.094胸腔镜手术(VATS)J44.002 哮喘性肺炎J44.10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J45.901 哮喘J45.903 支气管哮喘J47 01 支气管扩张J47 02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J47 03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J69.001 吸入性肺炎J70.001 放射性肺炎J80 0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81 02 急性肺水肿J81 03 肺水肿J84.803 肺弥漫性病变J86.007 胸壁窦道J86.903 脓胸J93.101 自发性气胸J93.901 气胸J94.201 血气胸J94.202 血胸J94.808 胸腔积液J96.901 呼吸衰竭J98.101 肺不张J98.402 肺部感染J98.409 肺炎性假瘤J98.412 肺肿物J98.806 肺部真菌感染J98.805 胸部疝K01.001 埋伏牙K02.401 牙折断K03.801 牙本质过敏K05.105 龈炎K06.804 牙龈瘤K09.202 上颌骨囊肿76.23 颌骨囊肿切除术K11.205 急性腮腺炎K11.604 舌下腺囊肿26.292舌下腺囊肿切除术K11.901 颌下肿物K12.106 口炎K13.002 唇部肿物K22.104 食管溃疡K22.105 食管糜烂K22.206 食管狭窄K22.601 贲门撕裂症(伴出血)K25.401 胃溃疡伴出血K25.501 胃溃疡伴穿孔K25.903 胃溃疡K25.905 幽门管溃疡K25.906 应激性胃溃疡K26.1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K26.402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K26.50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穿孔K27.902 复合性溃疡K27.903 胃十二指肠溃疡K27.905 应激性溃疡K29.101 急性胃炎K29.302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K29.303 慢性浅表性胃炎K29.401 慢性萎缩性胃炎K29.502 慢性胃炎K29.701 反流性胃炎K29.703 胃炎K29.801 十二指肠球炎K31.601 十二指肠瘘K31.701 胃息肉K31.813 胃痉挛K31.821 胃下垂K31.823 胃粘膜病变K31.826 胃潴留K31.827 急性胃粘膜损伤K31.903 胃十二指肠球部出血(十二指肠)K35.002 急性阑尾炎伴穿孔K35.003 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K35.10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K35.105 阑尾脓肿K35.901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K35.902 急性阑尾炎47.01 阑尾切除术47.02 阑尾切除伴引流术K36 02 慢性阑尾炎K37 04 急性肠脂垂炎K38.802 阑尾囊肿K40.201 腹股沟斜疝(双侧)53.003腹股沟疝修补术,单侧53.18 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单侧K40.301 绞窄性腹股沟疝(单侧)K40.303 嵌顿性腹股沟疝(单侧)K40.903 腹股沟斜疝(单侧)K40.904 腹股沟直疝(单侧)K41.901 股疝K42.902 脐疝K43.902 腹壁疝(切口疝)K44.901 膈疝K44.902 食管裂孔疝K51.201 溃疡性直肠炎K51.901 溃疡性肠炎K51.902 溃疡性结肠炎K52.101 中毒性腹泻K52.201 过敏性肠炎K52.202 过敏性腹泻K52.203 过敏性结肠炎K52.901 肠炎K52.904 腹泻(腹泻病)K52.908 急性胃肠炎K52.911 慢性肠炎K52.912 慢性腹泻K52.913 慢性结肠炎K52.921 婴儿肠炎K52.922 婴儿腹泻K52.923 幼儿腹泻(夏季腹泻)K55.002 肠坏死K56.501 肠梗阻伴粘连K56.503 粘连性肠梗阻54.52 肠粘连松解术K56.701 不完全性肠梗阻K56.702 肠梗阻K57.002 小肠憩室伴穿孔K57.105 小肠憩室ICD-10K57.301 结肠憩室K60.201 肛裂49.32 肛门裂切除术K60.301 肛瘘49.12 肛瘘切除术49.13 肛瘘切开引流术49.73 肛瘘挂线结扎术K61.002 肛周脓肿49.01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K62.101 直肠息肉K62.806 肛乳头肥大49.33 肛乳头切除术K62.814 直肠吻合口瘢痕K63.101 肠穿孔46.792肠穿孔修补术K63.203 肠瘘K63.205 腹壁瘘管K63.211 手术后肠腹壁瘘K63.213 腹壁窦道(手术后)K63.301 结肠溃疡K63.501 结肠息肉K65.003 腹腔脓肿K65.004 膈下脓肿K65.006 急性腹膜炎K65.008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K65.804 胆汁性腹膜炎K65.808 局限性腹膜炎K65.903 腹腔感染K66.002 肠粘连K66.102 腹腔积血K66.806 网膜血管破裂K66.807 大网膜扭转(坏死)K70.101 酒精性肝炎K70.301 酒精性肝硬化K71.601 药物性肝炎K71.901 药物性肝损害K72.001 急性肝功能衰竭K72.002 急性肝衰竭K72.003 急性肝炎(非病毒性)K72.004 急性黄疸型肝炎K72.005 急性黄色肝萎缩K72.901 肝功能衰竭K72.903 肝昏迷(肝性脑病)K73.001 慢性迁延性肝炎K73.201 慢性活动性肝炎K73.901 慢性肝炎K74.602 肝硬化K74.606 门脉性肝硬化K74.607 血吸虫性肝硬化K74.608+I98.201*肝硬变伴食管静脉曲张K74.609+I98.202*肝硬变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K75.001 肝脓肿K75.101 门静脉炎K75.102 门静脉海绵样病变K76.001 脂肪肝K76.602 门脉高压K76.701 肝肾功能衰竭K76.702 肝肾综合征K76.801 肝癌破裂出血K76.811 肝囊肿K76.816 肝增生性结节K76.902 肝损害K76.903 肝占位性病变K76.904 肝肿物K76.905 慢性肝损害K80.002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伴急性胆囊炎)51.043 胆囊功能性切除51.221 胆囊切除术54.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25 外科腹腔镜手术K80.101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K80.102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K80.203 胆囊结石K80.301 总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51.1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51.101ERCP+胆道取石术51.41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1.511胆总管探查术51.512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51.513胆总管切开引流术K80.404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囊炎K80.405 肝胆管结石伴(慢性)胆囊炎K80.408 总胆管结石伴慢性胆囊炎K80.501 胆道术后残留结石K80.505 胆总管残余结石K80.506 胆总管结石K80.508 肝胆管结石K81.004 急性胆囊炎K81.005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K81.006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K81.007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K81.101 慢性胆囊炎K81.801 胆囊周炎K81.901 胆囊炎K82.002 梗阻性黄疸(胆囊)K82.101 胆囊积液K82.201 胆囊穿孔K82.805 胆囊肌腺症K82.807 胆囊萎缩K82.808 胆囊息肉K82.902 胆囊占位性病变K83.002 胆道感染K83.003 胆管炎K83.005 胆总管炎K83.008 梗阻性胆管炎K83.009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K83.010 化脓性胆管炎K83.011 急性胆管炎K83.012 急性梗阻性胆管炎K83.013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K83.014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K83.015 慢性胆管炎K83.104 胆汁郁积症K83.105 胆总管梗阻K83.107 胆总管狭窄K83.803 胆管出血K83.806 胆总管扩张K83.807 肝胆管扩张K85 01 胆源性胰腺炎K85 02 化脓性胰腺炎K85 03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K85 04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K85 0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K85 06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K85 07 急性胰腺炎K85 08 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K85 11 胰腺炎K86.102 慢性胰腺炎K86.201 胰腺囊肿K86.301 胰腺假囊肿K86.806 胰管扩张K86.809 胰结石K86.811 胰腺钙化K86.901 胰腺肿物K86.902 胰占位性病变K91.001 胃肠手术后呕吐K91.103 倾倒综合征(胃切除术后综合征)K91.201 短肠综合征(肠切除后综合征)K91.202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K91.301 手术后肠梗阻K91.501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K91.802 残胃炎K91.803 肠吻合口狭窄K91.809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K91.810 手术后肠粘连K91.815 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K91.819 胃肠吻合口狭窄K91.822 消化道吻合口炎K91.823 手术后腹腔感染K92.001 呕血K92.101 黑粪(柏油样粪)K92.201 便血K92.202 残胃出血K92.203 肠出血K92.204 上消化道出血K92.205 胃肠道出血K92.206 胃出血K92.207 下消化道出血K92.208 消化道出血K92.901 胃肠功能紊乱L01.001 脓疱病L02.002 面部疖肿L02.201 背部脓肿L02.202 腹壁脓肿L02.203 腹股沟脓肿L02.208 腹股沟囊肿L02.302 臀脓肿L02.303 臀部囊肿L02.414 膝部囊肿L02.902 多发性脓肿L02.904 脓肿L03.901 蜂窝织炎L04.001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L04.901 化脓性淋巴结炎L08.802 腹壁感染性窦道L08.803 皮肤感染性窦道L08.805 皮肤坏死L08.901 头面颈部皮肤感染L08.903 颈部软组织感染L08.904 臀皮肤感染L08.905 躯干皮肤感染L08.906 手皮肤感染L08.907 皮肤感染L08.908 腹壁软组织感染L08.909 会阴部软组织感染L08.910 会阴炎性包块L08.911 上肢感染L08.912 手感染L08.913 脐部感染、脐炎(非新生儿)L08.914 手指感染L08.915 下肢皮肤感染L08.916 下肢软组织感染L08.917 肢体皮肤感染L08.918 足皮肤感染L08.919 足软组织感染L08.920 软组织感染L08.921 其他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感染L08.925 胸壁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感染L20.805 新生儿皮肤湿疹L20.806 婴儿湿疹L22 02 尿布疹(臀部红斑)L23.901 过敏性皮炎L24.901 刺激性皮炎L25.101 药物接触性皮炎L25.901 接触性皮炎L26 01 剥脱性皮炎L27.003 药物性皮炎(药物疹)L28.002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癣)L28.003 神经性皮炎L28.201 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苔癣)(婴儿苔癣)L30.901 皮炎L30.902 湿疹L40.901 银屑病(牛皮癣)L50.901 荨麻疹L72.001 表皮样囊肿L72.101 皮脂囊肿(粉瘤)L75.001 臭汗症(腋臭)L89 01 褥疮L89.201 III期褥疮L90.501 瘢痕挛缩L90.502 瘢痕L90.503 手术后瘢痕L90.504 肌腱粘连(损伤后)L90.505 术后并指(皮肤粘连)L91.001 瘢痕疙瘩L93.001 红斑狼疮L97 01 下肢溃疡L97 02 足溃疡L98.805 皮肤创面L98.901 皮肤肿物L98.902 皮肤鳞状上皮增生M00.991 感染性关节炎M00.992 化脓性关节炎M06.991 类风湿性关节炎M08.201 幼年型全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应性亚败血症)M08.291 斯蒂尔病M10.091 痛风石M10.092 痛风性关节炎M10.391 痛风性肾病M10.392 痛风性肾结石M10.991 痛风M13.892 反应性关节炎M13.991 关节炎M16.951 髋骨关节病M17.961 膝骨关节病M19.191 创伤性关节病M19.801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M19.991 骨关节病M20.002 后天性指畸形M23.231 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M23.261 陈旧性膝外侧半月板损伤M23.291 陈旧性半月板损伤M23.491 膝关节游离体M24.591 关节挛缩M24.691 关节强硬M24.891 关节粘连M25.091 关节积血M25.491 关节积液M25.691 关节僵硬M25.991 关节病M30.001 结节性多动脉炎(全动脉炎)(坏死性血管炎)M30.301 川崎病(急性发热性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31.10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M32.105+N08.501*狼疮性肾炎M32.901 系统性红斑狼疮M33.101 皮肌炎M33.201 多肌炎M34.902 硬皮病M35.001 干燥综合征(斯耶格伦氏综合征)M35.201 贝赫切特综合征(眼、口、生殖器综合征)M35.801 白塞氏病M35.901 结缔组织病M40.291 后天性脊柱后凸M40.301 直背综合征M40.591 脊柱前凸M41.991 脊柱后侧凸M41.992 脊柱侧凸(弯)M43.191 后天性脊椎滑脱M43.991 后天性脊柱变形M45.991 强直性脊柱炎M46.181 骶髂关节炎M46.891 肥大性脊柱炎M47.221+G55.201*脊髓型颈椎病M47.801 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关节炎)M47.822 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骨关节炎)M47.992 脊柱骨关节病M48.021 颈椎管狭窄M48.061 腰椎管狭窄M48.091 椎管狭窄M50.201 颈椎间盘脱出M51.201 胸椎间盘脱出M51.202 腰椎间盘脱出M54.381 坐骨神经痛M54.561 腰肌劳损M60.091 感染性肌炎M60.191 间质性肌炎M62.491 肌挛缩M62.891 肌疝M65.892 粘连性肌腱炎M65.951 髋滑膜炎M65.991 滑膜炎M65.992 腱鞘炎M71.261 腘窝囊肿M79.292 神经炎M84.091 骨折畸形愈合M84.191 骨折不愈合M84.491 病理性骨折M85.601 坐骨结节囊肿M89.893 骨肉芽肿M95.402 胸壁后天性变形N00.901 急性肾小球肾炎N00.902 急性肾炎N02.801 IgA肾病N03.901 慢性肾小球肾炎N03.903 慢性肾炎N03.904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N03.905 慢性肾脏病(CKD)N03.906 慢性肾脏病(1期)N03.907 慢性肾脏病(2期)N03.908 慢性肾脏病(3期)N03.909 慢性肾脏病(4期)N03.910 慢性肾脏病(5期)N04.903 肾病综合征N05.902 肾炎(肾小球肾炎)N10 01 急性肾盂肾炎N11.901 慢性肾盂肾炎N13.201 肾结石伴肾盂积水N13.202 输尿管结石伴肾盂积水N13.301 肾盂积水N13.503 输尿管狭窄N13.801 梗阻性肾病N17.901 急性肾功能衰竭N17.903 急性肾功能不全N18.901 慢性尿毒症N18.902 慢性肾功能衰竭N18.903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N18.905 慢性肾功能不全N19 01 尿毒症N19 02 肾功能不全N19 03 肾功能衰竭N20.002 肾结石55.511肾切除术55.512肾输尿管切除术N20.101 输尿管结石98.51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N21.001 膀胱结石57.191 膀胱切开取石术N23 01 肾绞痛N28.101 肾囊肿(后天性)55.394肾囊肿切开引流术(去顶减压)N28.812 输尿管囊肿56.40 输尿管切除术56.411输尿管囊肿切除术56.412输尿管部分切除术N30.901 膀胱炎N35.001 创伤性尿道狭窄N39.001 泌尿道感染N40 01 前列腺增生57.595电气化镜手术60.2 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N41.901 前列腺炎N42.001 前列腺结石N43.301 鞘膜积液(血)61.48 鞘膜开窗鞘状突高位结扎术61.49 鞘膜翻转修补术N44 01 睾丸扭转62.3睾丸或和(附睾)切除术,单侧N45.901 附睾炎N47 01 包茎N47 04 包皮嵌顿64.0 包皮环切术64.01 包皮松解术64.03 包皮成形术N49.103 精索炎N50.803 精索囊肿63.31 精索囊肿切除术N50.811 阴囊积液N60.201 乳房纤维囊性乳腺病N60.301 乳房纤维硬化症N60.401 乳腺导管扩张N61 01 急性乳腺炎N62 03 乳腺增生N62 04 男性乳房发育N64.901 乳房肿物85.212 乳腺病损切除术N64.902 副乳N70.102 慢性输卵管炎N70.103 输卵管积水N71.903 子宫内膜炎N73.001 女性急性盆腔炎N73.101 慢性盆腔炎N73.603 女性盆腔粘连54.50 子宫粘连松解术54.51 盆腔粘连分离术N73.901 盆腔炎,女性N75.001 前庭大腺囊肿N75.101 前庭大腺脓肿71.22 巴氏腺(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71.23 前庭大腺囊肿切除术71.24 巴氏腺(前庭大腺)切除术N76.001 阴道炎N76.004 阴道炎性肿块N80.003 子宫腺肌瘤N80.004 子宫肌腺病68.32 子宫次全切除术68.43子宫全部切除术(筋膜)N80.101 卵巢巧克力囊肿65.290卵巢囊肿剥出术65.291卵巢囊肿切除术N80.10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N80.601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N80.901 子宫内膜异位N80.902 子宫内膜瘤(子宫腺肌瘤)N81.101 阴道前壁脱垂(膀胱膨出)N81.201 子宫阴道不完全脱垂N81.301 子宫阴道完全脱垂N81.401 子宫阴道脱垂N81.601 阴道后壁脱垂(直肠膨出)N81.802 阴道前后壁脱垂N83.101 卵巢黄体囊肿65.298卵巢黄体剥出术N83.102 卵巢黄体破裂N83.202 卵巢单纯性囊肿N83.203 卵巢囊肿N83.502 输卵管扭转66.4 输卵管切除术,单侧66.51 输卵管切除术,双侧N83.803 输卵管囊肿。

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数据对接接口标准发布日期:2019年9月10日本文档使用对象: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使用用户目录一、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1)1、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 (1)2、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3)RC001生存情况代码表 (3)RC002性别代码表 (3)RC003医保类型代码表 (3)RC004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下)代码表 (3)RC005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上)代码表 (4)RC006家庭平均年总收入(人民币)代码表 (4)RC007发病年龄单位代码表 (4)RC008本次就诊为代码表 (4)RC009是否首次诊断代码表 (5)RC010诊断类型代码表 (5)RC011诊断方法代码表 (5)RC012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代码表 (5)RC013非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 (5)RC014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 (6)RC015有无家族史代码表 (6)RC016家庭患病成员是患者的代码表 (6)RC017发病至确诊前总医疗费用代码表 (6)RC018确诊后总医疗费用代码表 (6)RC019发病以来每年额外增加的间接费用(康复、交通、住宿等)代码表 (7)二、数据对接接口校验规则 (8)1、基本要求 (8)2、接口标准要求 (8)附件一、相关字段要求 (10)1、参与完整度计算 (10)附件二、ICD 编码对应原则 (12)附件三、罕见病疾病编码 (13)一、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1、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2、数据元值域代码表RC001生存情况代码表RC002性别代码表RC003医保类型代码表RC004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下)代码表RC005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上)代码表RC006家庭平均年总收入(人民币)代码表RC007发病年龄单位代码表RC008本次就诊为代码表RC009是否首次诊断代码表RC010诊断类型代码表RC011诊断方法代码表RC012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代码表RC013非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RC014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RC015有无家族史代码表RC016家庭患病成员是患者的代码表RC017发病至确诊前总医疗费用代码表RC018确诊后总医疗费用代码表RC019发病以来每年额外增加的间接费用(康复、交通、住宿等)代码表二、数据对接接口校验规则数据采集项校验规则适用于“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以下简称“接口标准”)内容。

超说明书2019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超说明书2019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①1g ②200mg
①1g ②200mg
73 吉西他滨 74 吉西他滨 75 吉西他滨
注射液 粉针 粉针
①1g ②200mg
①1g ②200mg
1g
EGFR突变者一线 抗非小细胞肺癌
非霍奇金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 瘤
肉瘤
子宫颈癌 晚期卵巢癌,联 合卡铂,治疗在 以铂类药物为基 础的治疗后至少 6个月复发的患 不能手术切除或 伴有转移的进展 期胆管癌
心力衰竭(NYHA
II级至iv级,射
血分数40%或以
下)
1、中低危急性
髓性白血病的诱
导化疗
2
、难治性/复发
性急性髓性白血
与碳酸锂或丙戊
酸钠合并使用,
双相障碍维持期
治疗辅助用药
88 喹硫平 89 喹硫平 90 喹硫平
片剂 片剂 缓释片
①25mg ②100mg ③200mg ④300mg
①25mg ②100mg ③200mg ④300mg
64 环孢素
胶囊
25mg
重度溃疡性结肠 炎
65 环磷酰胺 66 环磷酰胺
粉针
200mg
粉针
200mg
系统性红斑狼疮 韦格纳肉芽肿
67 吉非替尼
片剂
0.25g
68 吉西他滨 69 吉西他滨
粉针 粉针
70 吉西他滨 71 吉西他滨
粉针 粉针
72 吉西他滨
粉针
①1g ②200mg
①1g ②200mg
①1g ②200mg
38 丁苯酞
胶囊
100mg
非痴呆型血管性 认知障碍
39 度洛西汀 40 度洛西汀 41 多柔比星 42 多柔比星 43 多西他赛

广东icd10认证培训第17-18章

广东icd10认证培训第17-18章

码。
五.编码原则
只有当病因不明确时,本章的编码才能作 为主要编码。
五.编码原则
2.实验室异常所见: 由于新的设备仪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诊断及治疗中,致使不少医师常选择实验 室异常所见作为临床诊断。
五.编码原则
实际上,还是应当做出临床诊断,只有当 确实不能做出临床诊断或者需要强调实验 室异常所见时,这种非临床诊断才能替代 或作为补充诊断。例
七.可做为主要编码的情况
1.当研究了全部资料后仍找不到能说明诊 断的原因时。如尿潴留R33 2.由于起初的症状和体征很短暂而不能确 定病因时。如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 3.诊断做出之前病人已转院、出院或死亡
时。如急腹症R10.0
七.可做为主要编码的情况
4.当晚期效应的一些临床表现作为入院治 疗的理由时。如失语,脑损伤一年以后 R47.0 5.R 99 其他原因不明确和未特指原因的
6.可做为主要编码的情况
7.编码练习
二.编码范围(R00-R99)
本章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或其他诊 察操作的异常结果以及不明确的情况,对 于这些内容均没有记录可分类于他处的诊 断。 包括下列各节:
二.编码范围(R00-R99)
R00-R09 累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R10-R19 累及消化系统和腹部的症状和体征; R20-R23 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症状和体征; R25-R29 累及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和体
征;
二.编码范围(R00-R99)
R30-R39 累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R40-R46 累及认知、感觉、情绪状态和行 为的症状和体征; R47-R49 累及言语和语音的症状和体征;
二.编码范围(R00-R99)
R50-R69 一般症状和体征; R70-R79 血液检查的异常所见,无诊断者; R80-R82 尿检查的异常所见,无诊断者;

icd临床试验及适应证.

icd临床试验及适应证.

CIDS
Canadian Implantable Defibrillater Study
加拿大ICD研究
Medtronic EDU GC, Confidential
CIDS背景
• 1990-1998年 • 评价有过骤停,不能耐受或经电生理检查确认与持
续性室速相关的晕厥患者 • 比较ICD与胺碘酮治疗效果
Bayés de Luna A. Am Heart J. 1989;117:151-159.
Medtronic EDU GC, Confidential
室性心动过速(VT)
定义:起源于心室的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分类:持续性室速
非持续性室速 短阵室速 单形室速
多形室速
短阵反复性室速
室速持续时间>30秒 频率>100次/分,3个心动至30秒自行终止 室速持续3-5个心动 频率>100次/分, 节律规则, QRS波的 形态保持不变
心脏性猝死!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现代SCD的定义
(1) 临床上有心脏骤停的证据 (2) 从突发症状到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之内
或 (3) 不明原因的死亡,之前24小时内病人情况良好
注意: SCD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SCA (Sudden Cardiac Arrest) 两者的定义有所不同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WB Saunders. 1997: 742-779. 3 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4 Vreede-Swagemakers J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 1500-1505.

2022年版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的轻症患儿。

一、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轻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 编码:BEZ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感染性腹泻ICD-10编码:A09.004;轮状病毒性肠炎ICD-10编码:A08.000;过敏性腹泻ICD-10编码:K52.201;饮食性腹泻ICD-10编码:K52.204;慢性腹泻ICD-10编码:K52.9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九版(王天有、申坤玲、申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泄泻诊疗方案》小儿泄泻病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泄泻证湿热泄泻证伤食泄泻证脾虚泄泻证寒湿泄泻证脾肾阳虚泻(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泄泻诊疗方案”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九版(王天有、申坤玲、申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西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病(TCD编码:BEZ120))和小儿腹泻(感染性腹泻ICD-10编码:A09.004;轮状病毒性肠炎ICD-10编码:A08.000;过敏性腹泻ICD-10编码:K52.201;饮食性腹泻ICD-10编码:K52.204;慢性腹泻ICD-10编码:K52.908)。

2.有小儿中医特色疗法适应症,无其他禁忌症。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儿及家长同意并配合治疗。

ICD常用编码表

ICD常用编码表

目录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二、肿瘤----------------------------------------------------------------------------------- 5(一)原发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 5(二)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 11(三)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恶性肿瘤---------------------------------------------------- 12(四)独立的多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 13(五)良性肿瘤---------------------------------------------------------------------------------- 13(六)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 14三、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 15四、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17五、精神和行为障碍-------------------------------------------------------------------- 20六、神经系统疾病----------------------------------------------------------------------- 22七、眼和附器疾病----------------------------------------------------------------------- 25八、耳和乳突疾病----------------------------------------------------------------------- 25九、循环系统疾病----------------------------------------------------------------------- 26十、呼吸系统疾病----------------------------------------------------------------------- 32 十一、消化系统疾病----------------------------------------------------------------------- 35 十二、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39 十三、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40 十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2 十五、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 43 十六、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44 十七、先天性畸形、变型和染色体异常----------------------------------------------- 45 十八、症状、体征和临床实验室异常所见-------------------------------------------- 47 十九、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49二十、疾病和损伤的外因-----------------------------------------------------------------52 (一)意外事故------------------------------------------------------------------------------ 521、运输事故---------------------------------------------------------------------------------- 522、跌倒---------------------------------------------------------------------------------------- 673、暴露于无生命机械性力量下---------------------------------------------------------- 674、暴露于有生命机械性力量下---------------------------------------------------------- 685、意外淹溺和沉没------------------------------------------------------------------------- 696、其他对呼吸的意外威胁---------------------------------------------------------------- 697、暴露于电流、辐射和极度环境气温及气压下------------------------------------- 698、暴露于烟、火和火焰下---------------------------------------------------------------- 709、接触热和烫的物质---------------------------------------------------------------------- 7010、接触有毒的动物和植物---------------------------------------------------------- 7011、暴露于自然力量下---------------------------------------------------------------- 7112、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或暴露于该物质下------------------------------------- 7113、操劳过度、旅行和贫困---------------------------------------------------------- 7214、意外暴露于其他和未特指的因素下------------------------------------------- 72 (二)故意自害----------------------------------------------------------------------------- 73 (三)加害----------------------------------------------------------------------------------- 74 (四)意图不确定事件-------------------------------------------------------------------- 76 (五)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 77 (六)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78ICD-10编码疾病名称A00-B99 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1.0 伤寒A01.4 未特指副伤寒A02.0 沙门氏菌病A02.1 沙门氏菌败血症A02.9 未特指沙门氏菌感染A03.9 未特指细菌性痢疾A04.9 细菌性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结肠炎A05.9 未特指细菌性食物中毒A06.0 急性阿米巴病或肠道阿米巴病未特指A08.4 病毒性肠道感染未特指A09 传染性腹泻未特指A15.0 肺结核病,显微镜下痰监测证实,伴有或不伴有痰培养A15.1 肺结核病,仅经痰培养证实A15.2 肺结核病,经组织学证实A15.3 肺结核病,经未特指的方法证实A15.4 胸腔内淋巴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5.5 喉、气管和支气管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5.6 结核性胸膜炎,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5.7 原发性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5.8 其他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5.9 未特指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6.2 肺结核病,未提及细菌或组织学的证实(肺结核)A16.5 结核性胸膜炎,未提及细菌或组织学的证实A16.7 原发性肺结核;肺原发性结核性综合征A16.9 结核病A17.0 G01* 结核性脊膜炎;结核性脑脊膜炎;结核性脑膜炎A17.1 G07* 脑膜结核瘤A17.8 其他神经系统的结核病;G05.0* 结核性脑膜脑炎A17.9 神经系统结核病未特指A18.0 M--.-* 骨和关节的结核病A18.1 N--.-* 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核病A18.2 结核性周围淋巴结病A18.3 K--.-* 肠、腹膜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病A18.4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结核病A18.8 其他特指器官的结核A19.9 粟粒性结核病未特指A30.9 麻风未特指A33 新生儿破伤风A34 产科破伤风A35 破伤风未特指A36.9 白喉未特指A37.9 百日咳未特指A38 猩红热A39.0 流行性脑膜炎;G01*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A39.9 脑膜炎球菌感染未特指A41.2 葡萄球菌菌血病;葡萄球菌性败血症A41.9 败血症未特指;脓毒血症A46 丹毒A49.9 细菌性感染(菌血症)未特指A50.9 先天性梅毒未特指A52.0 心血管梅毒A52.9 晚期梅毒未特指A53.9 梅毒未特指A82.9 狂犬病未特指A83.0 日本脑炎A83.9 蚊媒介的病毒性脑炎未特指A86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炎、脑膜脑炎)未特指A87.0 肠病毒性脑膜炎(柯萨奇病毒脑膜炎)A87.9 病毒性脑膜炎未特指A98.5 流行性出血热B02.9 带状疱疹未特指B05.0 麻疹并发脑炎B05.2 麻疹并发肺炎B05.8 麻疹,伴有其他并发症B15.0 急性甲型肝炎,伴有肝昏迷B15.9 急性甲型肝炎未特指B16.2 乙型病毒性肝炎伴肝昏迷B16.9 急性乙型肝炎未特指B17.1 急性、亚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伴黄疸型、无黄疸型、重型B17.2 急性戊型肝炎;戊型肝炎B17.8 其他特指的急性病毒性肝炎B18.1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B18.2 慢性活动性丙肝B18.9 慢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B19.9 病毒性肝炎未特指B24 艾滋病未特指(AIDS)B33.2 病毒性心炎B34.9 病毒性感染(病毒血症)未特指B46.0 毛霉性肺炎B49 真菌性脑膜炎B53.8 疟疾未特指(经寄生虫学证实的)B65.2 血吸虫病(亚洲血吸虫病)B65.9 血吸虫病未特指;K77.0* 血吸虫性肝炎;各种慢性血吸虫病B69.0 G94.8* 脑囊虫病B90.0 陈旧性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B90.0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晚期效应B90.8 特指部位的陈旧性结核;其他器官结核病的后遗症B90.9 结核病后遗症未特指B91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B92 麻风后遗症B94.1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B94.8 其他特指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后遗症(血吸虫病后遗症、血吸虫性肝硬变)C00-D48 二、肿瘤C00-C75 (一)原发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C00.0 上唇恶性肿瘤C00.9 唇恶性肿瘤未特指C01 舌根恶性肿瘤C02.9 舌恶性肿瘤未特指C03.0 上牙龈恶性肿瘤C03.9 牙龈恶性肿瘤未特指C04.9 口底恶性肿瘤未特指C05.9 腭恶性肿瘤未特指C06.0 颊粘膜恶性肿瘤;颊部鳞状细胞癌C06.2 磨牙后区恶性肿瘤C06.9 口腔恶性肿瘤未特指C07 腮腺恶性肿瘤C08.0 颌下腺恶性肿瘤C08.1 舌下腺恶性肿瘤C08.8 舌下腺及颌下腺恶性肿瘤C09.9 扁桃体恶性肿瘤未特指C10.9 口咽恶性肿瘤未特指C11.2 鼻咽侧壁恶性肿瘤C11.9 鼻咽恶性肿瘤未特指C13.9 下咽恶性肿瘤未特指C14.0 咽恶性肿瘤未特指C14.8 唇、口腔和咽交搭跨越的损害C15.0 食管颈部恶性肿瘤C15.1 食管胸部恶性肿瘤C15.2 食管腹部恶性肿瘤C15.3 食管上三分之一恶性肿瘤C15.4 食管中三分之一恶性肿瘤C15.5 食管下三分之一恶性肿瘤C15.8 食管交搭跨越的损害C15.9 食管恶性肿瘤未特指C16.0 胃贲门恶性肿瘤C16.2 胃体恶性肿瘤C16.3 幽门窦(胃窦) 恶性肿瘤C16.4 幽门恶性肿瘤C16.5 胃小弯恶性肿瘤未特指C16.6 胃大弯恶性肿瘤未特指C16.8 胃交搭跨越的损害C16.9 胃恶性肿瘤未特指C17.0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C17.1 空肠恶性肿瘤C17.2 回肠恶性肿瘤C17.8 小肠交搭跨越的损害C17.9 小肠恶性肿瘤未特指;肠平滑肌肉瘤C18.0 盲肠恶性肿瘤C18.1 阑尾恶性肿瘤C18.2 升结肠恶性肿瘤C18.3 结肠肝曲恶性肿瘤C18.4 横结肠恶性肿瘤C18.5 脾曲恶性肿瘤C18.6 降结肠恶性肿瘤C18.7 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18.8 结肠交搭跨越的损害C18.9 结肠(大肠)恶性肿瘤未特指C19 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恶性肿瘤C20 直肠恶性肿瘤C21.0 肛门恶性肿瘤未特指C21.1 肛管恶性肿瘤C21.8 肛门直肠恶性肿瘤C22.0 肝细胞癌恶性肿瘤C22.1 肝内胆管癌C22.2 肝母细胞癌C22.3 肝血管肉瘤C22.7 其他特指的肝癌C22.9 肝恶性肿瘤未特指C24.0 肝外胆管(胆管或胆道未特指)C24.1 法特氏壶腹恶性肿瘤C24.9 胆道恶性肿瘤未特指C25.0 胰头恶性肿瘤C25.1 胰体恶性肿瘤C25.2 胰尾恶性肿瘤C25.9 胰腺癌未特指C26.0 肠道恶性肿瘤未特指C26.8 消化系统交搭跨越部位恶性肿瘤C26.9 胃肠道、消化管或道未特指C30.0 鼻腔;感觉神经母细胞瘤;感觉神经上皮瘤;嗅觉神经母细胞瘤C30.1 中耳恶性肿瘤;乳突恶性肿瘤;咽鼓管恶性肿瘤;中耳道鳞状细胞癌C31.0 上颌窦恶性肿瘤C31.8 副鼻窦交搭跨越的损害C31.9 副鼻窦恶性肿瘤未特指C32.0 声门恶性肿瘤(声带)C32.1 会厌恶性肿瘤C32.9 喉恶性肿瘤未特指C33 气管恶性肿瘤C34.0 主支气管恶性肿瘤、(肺)门C34.1 上叶,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C34.2 中叶,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C34.3 下叶,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C34.8 支气管和肺交搭跨越的损害C34.9 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未特指C37 胸腺恶性肿瘤C38.0 心包、心房、心脏恶性肿瘤C38.3 纵隔恶性肿瘤未特指C38.4 胸膜恶性肿瘤C39.0 上呼吸道恶性肿瘤未特指C39.8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交搭跨越损害C39.9 呼吸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未特指C40.0 上肢长骨和肩胛骨恶性肿瘤C40.2 下肢,长骨恶性肿瘤C40.3 下肢,短骨恶性肿瘤、股骨纤维肉瘤C40.9 四肢的骨和关节软骨未特指C41.0 颅和面骨恶性肿瘤C41.2 脊柱恶性肿瘤;颈椎癌C41.3 肋骨、锁骨、胸骨恶性肿瘤C41.4 盆骨、骶骨和尾骨恶性肿瘤C41.8 骨和关节软骨交搭跨越部位的恶性肿瘤C41.9 骨和关节软骨未特指C43.3 鼻黑色素瘤;面部皮肤黑色素瘤C43.7 下肢黑色素瘤C43.9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未特指C44.0 唇的皮肤恶性肿瘤C44.3 面部其他和未特指部位的皮肤癌C44.4 头皮和颈部皮肤恶性肿瘤C44.5 背皮肤、腹壁、躯干皮肤、臀部皮肤恶性肿瘤;背部纤维肉瘤;腹壁鳞状细胞癌C44.7 下肢皮肤,包括髋恶性肿瘤C44.9 皮肤恶性肿瘤,未特指C45.0 胸膜间皮瘤C45.1 腹膜间皮瘤C45.9 间皮瘤未特指C46.9 卡波西肉瘤C47.2 下肢周围神经,包括髋恶性肿瘤C47.9 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未特指C48.0 腹膜后恶性肿瘤C48.1 腹膜特指部位恶性肿瘤C48.2 腹膜恶性肿瘤未特指C49.0 头、面和颈部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的恶性肿瘤C49.1 上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前臂纤维瘤;拇指恶性透明细胞肌上皮瘤C49.2 下肢结缔组织和软组织、包括髋恶性肿瘤C49.3 横隔、肩胛区结缔组织、胸、腋下结缔组织恶性肿瘤;臂、肩纤维肉瘤C49.4 腹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C49.5 骨盆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C49.6 躯干结缔组织恶性肿瘤C49.9 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未特指C50.0 乳头、乳头乳晕恶性肿瘤C50.9 乳房恶性肿瘤未特指;乳腺癌C51.9 外阴恶性肿瘤,未特指(外阴癌、外阴乳头状癌、外阴平滑肌肉瘤)C52 阴道恶性肿瘤C53.0 宫颈内膜癌C53.9 宫颈恶性肿瘤未特指C54.0 子宫峡癌C54.1 子宫内膜癌C54.9 子宫体恶性肿瘤未特指C55 子宫恶性肿瘤未特指C56 卵巢恶性肿瘤C57.0 输卵管恶性肿瘤C57.4 子宫附件恶性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癌C58 胎盘恶性肿瘤(绒毛膜)(绒癌)C60.9 阴茎恶性肿瘤未特指C61 前列腺恶性肿瘤C62.9 睾丸恶性肿瘤未特指C63.2 阴囊、阴囊汗腺恶性肿瘤C64 肾恶性肿瘤C65 肾盂恶性肿瘤C66 输尿管恶性肿瘤C67.6 输尿管口恶性肿瘤C67.7 脐尿管恶性肿瘤C67.9 膀胱恶性肿瘤未特指C68.0 尿道恶性肿瘤C68.9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未特指C69.2 视网膜母细胞瘤C69.9 眼恶性肿瘤未特指C70.0 脑膜恶性肿瘤C70.1 脊(髓)膜恶性肿瘤C71.0 大脑星形细胞瘤;颅内胶质细胞瘤(胼胝体恶性肿瘤)、脑胶质细胞瘤C71.2 颞叶恶性肿瘤;颞部鳞状细胞癌;颞叶胶质瘤C71.3 顶叶恶性肿瘤C71.5 脑室恶性肿瘤C71.6 小脑恶性肿瘤;小脑髓母细胞瘤;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C71.7 脑干恶性肿瘤C71.9 脑恶性肿瘤未特指C72.0 脊髓恶性肿瘤(脊髓圆锥恶性肿瘤)C72.3 视神经恶性肿瘤C72.5 其他和未特指的颅神经恶性肿瘤C72.9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未特指C73 甲状腺恶性肿瘤未特指C74.9 肾上腺恶性肿瘤未特指C75.0 甲状旁腺恶性肿瘤C75.1 垂体恶性肿瘤C75.2 颅咽管癌C75.8 累及多个腺体,未特指恶性肿瘤C76-C80 (二)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C76.0 鼻恶性肿瘤未特指C76.1 胸恶性肿瘤C76.2 腹腔肿瘤;腹腔转移性腺癌;髂窝恶性肿瘤C76.3 骨盆恶性肿瘤C76.5 下肢、小腿恶性肿瘤;大腿血管肉瘤;大腿软骨肉瘤;大腿纤维肉瘤C77.0 头、面和颈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C77.9 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未特指C78.0 肺继发性恶性肿瘤C78.1 纵隔继发性恶性肿瘤C78.2 胸膜继发性恶性肿瘤C78.3 其他呼吸系统的继发性肿瘤;气管、支气管继发恶性肿瘤C78.6 腹膜后和腹膜继发性恶性肿瘤C78.7 肝继发性恶性肿瘤C78.8 消化道继发性恶性肿瘤未特指C79.0 肾和肾盂继发性恶性肿瘤C79.2 皮肤继发性恶性肿瘤C79.3 脑继发性恶性肿瘤C79.5 骨继发性恶性肿瘤C79.6 卵巢继发性恶性肿瘤C79.8 恶性肿瘤广泛、全身转移C80 继发性恶性肿瘤未特指C81-C96 (三)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C81.0 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氏病C81.9 霍奇金【何杰金】病未特指C85.0 淋巴肉瘤C85.7 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C85.9 非霍奇金(何杰金)淋巴瘤、恶性淋巴瘤C88.0 巨球蛋白血症C90.0 多发性骨髓瘤C90.1 浆细胞性白血病C90.2 浆细胞瘤未特指C91.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91.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91.9 淋巴样白血病未特指C92.0 急性髓样白血病(粒细胞)C92.1 慢性髓样白血病(粒细胞)C92.5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92.7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嗜酸、嗜碱细胞性白血病C92.9 髓样白血病(粒细胞)未特指C93.0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93.1 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93.9 单核细胞白血病未特指C94.0 急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白血病C94.1 慢性红细胞增多症C94.2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C94.4 急性骨髓增生综合征C94.5 急性骨髓纤维变性C95.0 急性白血病未特指C95.1 慢性白血病未特指C95.7 未特指细胞类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C95.9 白血病未特指C96.1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C97 (四)独立、多个部位的恶性肿瘤D10-D36 (五)良性肿瘤D10.6 鼻咽良性肿瘤;鼻腔浆细胞瘤D12.6 结肠良性肿瘤;结肠纤维瘤D13.1 贲门、胃良性肿瘤;幽门、贲门腺瘤D14.1 喉良性肿瘤D14.3 肺、主支气管、主支气管旁良性肿瘤D15.2 后纵隔、前纵隔、纵隔良性肿瘤,纵隔淋巴管瘤,纵隔神经结细胞瘤D16.9 骨良性肿瘤;骨纤维瘤D17.7 腹膜后、喉、梨状窝、颅骨、神经系统、肾上腺、硬膜内、硬膜外脂肪瘤D17.9 多发性脂肪瘤D18.0 血管瘤未特指D18.1 淋巴管瘤D19.9 间皮瘤未特指D20.1 腹膜良性肿瘤D21.0 头、面和颈部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的良性肿瘤D21.2 下肢结缔组织和软组织、包括髋的良性肿瘤D25.9 子宫平滑肌瘤D26.9 子宫良性肿瘤D27 卵巢畸胎瘤D32.0 脑室脑膜良性肿瘤D33.0 颅窝良性肿瘤;脑室良性肿瘤D32.9 脑膜瘤未特指D33.2 脑良性肿瘤未特指D34 甲状腺良性肿瘤D35.2 垂体良性肿瘤D36.0 淋巴结良性肿瘤D36.1 臂丛神经、脊神经、颈部神经良性肿瘤;下肢、坐骨、髓外硬膜下神经纤维瘤D36.9 良性肿瘤未特指D37-D48 (六)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9 消化器官动态未定未特指D38.6 呼吸器官动态未定未特指D39.2 侵袭性、恶性葡萄胎;破坏性绒毛膜腺瘤D41.0 肾动态未定D41.9 泌尿器官动态未定未特指D42.0 脑膜动态未定D42.9 脑脊膜动态未定未特指D43.2 脑动态未定未特指D44.9 内分泌腺动态未定未特指D46.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未特指D47.1 骨髓纤维化D47.9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未特指D48.9 肿瘤未特指D50-D89 三、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0 慢性失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D0.8 低色素性小细胞贫血D50.9 缺铁性贫血未特指D51.0 恶性贫血D53.0 蛋白质缺乏性贫血D53.9 营养性贫血未特指D58.9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未特指D59.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vans综合征)D59.4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溶血性贫血D59.9 后天性溶血性贫血未特指D61.9 再生障碍性贫血未特指D62 出血性贫血D64.3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D64.9 贫血未特指D6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66 血友病未特指D68.9 凝血缺陷未特指D69.3 埃文斯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69.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69.6 血小板减少未特指D70 粒细胞缺乏D72.8 淋巴细胞增多、减少症(浆细胞、单核、粒细胞增多症)D72.9 白细胞疾患未特指D73.1 脾机能亢进D73.9 脾疾病未特指D75.1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D75.8 骨髓硬化、骨髓外造血灶组织、药物性骨髓抑制D75.9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未特指D76.1 嗜红细胞淋巴细胞与组织细胞增多症D76.3 组织细胞增多症(网状组织细胞瘤)D84.9 免疫缺陷未特指D86.0 肺结节病D86.9 结节病未特指E00-E90 四、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9 呆小病(克汀病)E03.1 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不全E03.9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未特指E04.0 单纯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E04.2 甲状腺囊肿未特指E05.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毒症)未特指E06.9 甲状腺炎未特指E07.9 甲状腺疾患未特指第四位亚目(适用E10-E14).0 -伴昏迷.1 -伴酮症酸中毒.2 -伴肾的并发症.3 -伴眼的并发症.4 -伴神经的并发症.5 -伴周围循环并发症.6 -伴其他特指的并发症.7 -伴多个并发症.8 -伴未特指的并发症.9 -不伴有并发症E10 糖尿病I型(胰岛素依赖型)E11 糖尿病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E14 糖尿病未特指E15 低血糖性昏迷未特指E16.2 低血糖未特指E20.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E20.8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E20.9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E21.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未特指E21.5 甲状旁腺疾患未特指E22.9 垂体机能亢进未特指E23.0 席汉氏病、西蒙氏病(垂体功能减退症)E23.2 尿崩症E23.7 垂体疾患未特指E24.2 类库欣综合征E24.3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24.9 库欣【柯兴】综合征未特指E25.0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E27.9 肾上腺疾患未特指E34.9 内分泌疾患未特指E40 恶性营养不良病E41 营养性消瘦E43 营养性水肿E46 营养不良未特指E54 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E56.1 维生素K缺乏E63.9 营养缺乏,未特指E64.3 佝偻病晚期效应E64.8 其他营养缺乏后遗症E66.9 肥胖未特指E71.3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E77.8 低蛋白血症E78.5 高脂血症未特指E79.9 嘌呤和嘧啶代谢紊乱,未特指E83.0 铜代谢紊乱(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病)、门克病)E83.1 血色病E84.9 囊性纤维病未特指E85.9 淀粉样变性未特指E86 血容量缺失E87.0 高渗透性和高钠血症E87.2 代谢性酸中毒E87.4 酸碱平衡紊乱E87.5 高钾血症E87.6 低钾血症E87.8 电解质失衡未特指E88.0 未特指,血浆蛋白代谢紊乱E88.9 代谢紊乱未特指F00-F99 五、精神和行为障碍F01.1 脑梗死性痴呆F01.9 血管性痴呆未特指F03 老年性(老年前期)痴呆和精神病未特指F05 急性或亚急性脑综合征、精神错乱状态;谵妄F06.9 器质性脑综合征、精神障碍未特指F09 器质性和症状性精神病未特指F10.0 醉酒;酒精引起的急性中毒(喝酒过量)F10.2 酒瘾综合征F10.5 酒精性精神病;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F11.0 由于使用类鸦片药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急性中毒)F11.2 使用类鸦片药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慢性中毒,吸毒)F12.0 由于使用大麻类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急性中毒)F12.2 由于使用大麻类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慢性中毒)F13.2 由于使用镇静剂或催眠剂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慢性中毒)F14.2 由于使用可卡因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慢性中毒)F19.2 药物瘾F19.5 多种药物、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药物性精神病F20.6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9 精神分裂症未特指F22.9 持久的妄想性障碍,未特指F25.9 情感性分裂症F29 精神病未特指F30.9 躁狂症未特指F32.9 抑郁性障碍未特指F39 情感性精神病未特指F43.9 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F48.0 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F48.9 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未特指F50.0 神经性厌食F50.8 食欲减退F53.9 产褥期精神病未特指F73.9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低于20)F79.9 智力缺陷、低下未特指G00-G99 六、神经系统疾病G00.9 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G03.9 脑膜炎未特指G04.9 脑炎、脊髓炎和脑脊髓炎(神经根脊髓炎)未特指G06.0 脑脓肿G09 脑炎后遗症G11.3 小脑共济失调G12.2 运动神经元病G12.9 脊髓性肌肉萎缩未特指G20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G25.5 舞蹈病未特指G25.9 基底节病变;神经结(基底、脑)综合征G30.9 阿耳茨海默病未特指(早老性痴呆)G31.0 局限性脑萎缩(脑叶萎缩)G31.1 老年性脑变性G31.2 酒精中毒性脑病、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G31.9 脑萎缩、大脑变性G36.0 视神经脊髓炎G40.3 全身性特发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G40.6 癫痫大发作G40.8 其他癫痫病G40.9 癫痫未特指;由癫痫所致的意外事故(V01-X59编码到G40-G41)G41.0 癫痫,大发作状态G41.9 癫痫状态,未特指G43.9 偏头痛未特指G45.9 短暂性大脑缺血未特指G47.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G50.0 三叉神经痛G52.7 多发性颅神经疾患G54.5 神经痛性肌萎缩G54.9 神经根和神经丛疾患,未特指G57.0 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损害G58.9 单神经炎;神经功能障碍;神经麻痹G61.0 吉兰-巴雷【格林-巴利】综合征G62.9 多发性神经炎G70.0 重症肌无力G70.2 先天性和发育性肌无力G70.9 肌神经疾患未特指G71.0 肌营养不良G72.8 肌麻痹;血管性肌病G73.3 分类于他处的其他疾病引起的肌无力综合征G80.4 共济失调性大脑性麻痹【瘫痪】G80.9 (婴儿)大脑性麻痹【瘫痪】未特指G81.9 偏瘫未特指G82.2 截瘫未特指G83.8 完全性瘫痪G83.9 麻痹【瘫痪】综合征未特指G91.1 梗阻性脑积水G91.9 脑积水未特指G92 中毒性脑病G93.1 缺氧性脑损害(肺性脑病)G93.2 颅内高压G93.4 脑病未特指G93.5 脑疝G93.6 脑水肿G93.9 脑疾患未特指G95.0 脊髓空洞症G95.2 脊髓受压未特指G95.9 脊髓病未特指G96.9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未特指G98 神经系统疾患未特指H00-H59 七、眼和附器疾病H25.9 白内障,≥65岁(不作根本死因)H26.9 白内障,〈 65岁未特指H40.9 青光眼未特指H54.0 失明H60-H95 八、耳和乳突疾病H66.9 中耳炎未特指H91.9 聋(听觉丧失)未特指I00-I99 九、循环系统疾病I00 风湿热(关节炎),未提及心脏受累I01.0 急性风湿性心包炎I01.1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I01.2 急性风湿性心肌炎I01.9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未特指I02.9 风湿性舞蹈病未特指I05.0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I05.1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05.2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I05.9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未特指I06.0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I06.1 风湿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I06.2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伴闭锁不全I06.9 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未特指I07.1 三尖瓣闭锁不全I07.9 风湿性三尖瓣疾病未特指I08.0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疾患I08.1 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疾患I08.9 多个心瓣膜疾病未特指I09.0 风湿性心肌炎I09.1 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炎I09.2 慢性风湿性心包炎I09.9 风湿性心脏病未特指I10 高血压(特发性)(原发性)I11.0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I11.9 高血压性心脏病,不伴有心力衰竭未特指I12.0 高血压性肾脏病,伴有肾衰竭I12.9 高血压性肾脏病,不伴有肾衰竭未特指I13.0 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心力衰竭I13.1 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同时伴有心力衰竭和肾衰竭I13.2 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肾衰竭I13.9 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未特指I15.0 肾血管高血压I15.9 继发性高血压I20.0 梗塞前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I20.1 心绞痛,伴有确证的痉挛I20.8 其他类型的心绞痛I20.9 心绞痛未特指I21.0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I21.1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I21.2 其他部位的急性透壁心肌梗死、侧壁I21.3 未特指部位急性透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I21.4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9 急性心肌梗死未特指I22.0 前壁随后性心肌梗死I22.1 下壁随后性心肌梗死I22.9 随后性(复发性)心肌梗死,〈4周未特指I24.1 梗塞后综合征I24.8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I24.9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未特指I25.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2 陈旧性心肌梗死I25.3 心脏动脉瘤I25.4 冠状动脉动脉瘤I25.5 缺血性心脏病I25.8 随后性(复发性)心肌梗死,≥4周未特指I25.9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未特指I26.0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I26.9 肺栓塞未特指I27.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I27.1 脊柱后侧凸性心脏病I27.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I28.8 肺动脉扩张;肺动脉狭窄I30.9 急性心包炎未特指I31.1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I31.3 心包积液I31.9 心包炎(心包堵塞、纵隔心包炎)I33.0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33.9 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未特指I34.1 非风湿性二尖瓣脱垂I34.8 其他非风湿性二尖瓣疾患I34.9 非风湿性二尖瓣疾患,未特指I35.1 心内膜炎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I35.2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伴闭锁不全I35.9 主动脉瓣其他疾患,未特指I38 心内膜炎(慢性)未特指I40.0 病毒性心肌炎I40.8 其他急性心肌炎I40.9 急性心肌炎未特指I42.0 扩张性心肌病I42.1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I42.2 其他肥大性心肌病I42.6 酒精性心肌病I42.8 其他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I42.9 心肌病未特指I44.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I44.3 其他和未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I45.9 心脏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未特指I46.1 心脏性猝死I46.9 呼吸心跳骤停(心脏骤停)I47.1 室上性心动过速I47.2 室性、右心室室性、阵发性室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47.9 阵发性心动过速I48 房颤I49.0 室颤I49.3 频发性室性期外收缩;室性过早搏动;室性自搏;阵发性室性期外收缩I49.4 期外收缩、偶发房室性期外收缩、频发性期外收缩I49.5 病态窦性综合征(心搏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I49.8 心律紊乱I49.9 心律失常未特指。

ICD一级预防适应症的再思考-中国心衰中心

ICD一级预防适应症的再思考-中国心衰中心
Buxton AE. N Engl J Med. 1999;341:1882-90.
Total Mortality
中国心衰中心网

MUSTT结论
CAD、无症状的NSVT、 EF < 40%、且EP可诱发VT 的患者,ICD 治疗可明显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或心脏 骤停及总死亡率

MADIT入选标准

以往发生过有Q波的心肌梗死


非持续性室速发作史(3-30次,>120BPM)
EF ≤ 35% EP可诱发且药物治疗无效的VT(静注普鲁卡因酰胺) 心功能I – III级(NYHA) 年龄25 – 80岁 最后一次心梗≥3周 近三月内无CABG和PTCA的适应证 中国心衰中心网

SCD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
二级预防:治已病
• AVID • CASH • CIDS
1、VT/VF事件及SCD幸存者为植入ICD入选标准 2、多中心,随机,前瞻性的临床试验 3、ICD优于其他药物治疗
中国心衰中心网

SCD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
Moss AJ. N Engl J Med. 1996;335:1933-1940.

MADIT结果
1.0 0.8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0.6
P=0.009
0.4 0.2 0.0 0 1 2 Year 3 4 5
中国心衰中心网


SCD的特点
突发性:从发现到死亡在一小时之内 隐蔽性:发现之前的24小时是没有预兆的 紧迫性:一旦发生,有效营救时间短暂,导 致了近99%的患者失去了救治的机会而死亡。


ICD是目前防治SCD最有效的手段

ICD-1妊娠分娩

ICD-1妊娠分娩
ICD-10对企图流产失败的并发症作了详细的分 类,使其更贴近临床资料分析的需要。
4.流产后的并发症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即时并发症和过时并发症。 ●即时并发症:是指患者在同一次住院医疗期间内产生的并
发症。 编码:O00-O02中情况的并发症,用O08作为附加编码来说 明。
O03-O06情况中的并发症,则用其共用亚目编码; O07有其自身的亚目表示并发症。
不包括:O32-O34中所列的任何一种情况如果同时
伴有梗阻性分娩,则不能分类于其中,而应分类O64-
O66于中,即按梗阻性分娩处理编码。
O32-O34的不包括说明其是造成梗阻性分娩的起 因
3、O42胎膜早破
• 亚目水平对胎膜早破与产程开始的时间间隔和 产程延时的原因进行区分,应阅读病历后准确编 码。
根据人工流产的不同目的详细分类为
医疗性流产
宗教性流产
编码于 O05
自已不要的流产 编码于 O05
其它特指原因的流产 编码于 O05
未特指原因的人工流产 编码于 O06
第十五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000-099)
其中O06的编码在医院中应不被使用,否则说明医
●过时并发症:是指病人经医疗出院后又产生的并发症,并
因此再住院治疗。 用O08作为主要编码来说明
第十五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000-099)
008 流产、异位妊娠和葡萄胎妊娠后的并发症编 码的使用
编码O08强调“… … 后”的情况,说明了本类目 所指的原疾病不是本次住院治疗的目的,不能作为 主要编码,只有在治疗过时并发症为住院目的时, O80才可以作为主要编码。
第十五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000-099)
例:过时并发症
张某,女,26岁,输卵管妊娠经治疗出院后,发生延 迟性的过度出血,再住院治疗。

CIED感染电极拔除适应证(起搏器培训班)

CIED感染电极拔除适应证(起搏器培训班)

患者评估与选择标准
全身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等,确保患者能够耐
受手术。
局部状况评估
评估电极部位皮肤状况、有无感染 迹象、电极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等 。
患者意愿
充分告知患者手术风险、预期效果 及可能并发症,尊重患者意愿。
术前准备事项
完善术前检查
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
切口设计
切口应便于显露电极及感染组织,同 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根据 手术入路和电极位置,设计合适的切 口,如横切口、纵切口或斜切口。
电极拔除操作技巧展示
分离粘连组织
在电极周围仔细分离粘连组织,避免 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
处理残留导线
若电极拔出后残留导线,应妥善处理 ,如剪断、结扎或用电刀烧灼,以防 导线残留引起感染或并发症。
新技术、新方法不断 涌现
未来将有更多新技术、新方法涌 现,为CIED感染电极拔除提供更 加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跨学科合作将成为趋 势
未来跨学科合作将成为趋势,心 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影像科 等多个学科将共同参与到CIED感 染电极拔除的治疗过程中,为患 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THANKS.
规范电极拔除操作
电极拔除是解决CIED感染的有效手段,但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通 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电极拔除技术和操作流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本培训适用于所有从事心脏起搏 与电生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包括 心血管内科医生、心脏外科医生 、电生理技师等。
培训对象
具备基本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知识 的医务人员,以及对CIED感染防 治感兴趣的医学工作者。

ICD-11中文版特点及医疗机构应对措施

ICD-11中文版特点及医疗机构应对措施

ICD-11中文版特点及医疗机构应对措施王春容; 曾宇平【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学杂志》》【年(卷),期】2019(040)010【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ICD-11中文版; 疾病编码; 应对措施【作者】王春容; 曾宇平【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61 引言2018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以下简称ICD-11中文版),要求积极推进ICD-11中文版全面使用。

2019年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要求2019年8月底前各地组织三级公立医院完成电子病历的编码和术语转换工作,全面启用全国统一的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医学名词术语。

ICD-11 中文版采用新的内容模式,建立新的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分类架构,标志着人类对疾病和功能状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1]。

为顺利推进ICD-11中文版的使用,本文分析ICD-11中文版的主要特点及与ICD-10的差异,探讨针对现有的编码变化,医疗机构尤其是病案编码工作人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 ICD-11中文版修订情况自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启动修订ICD-11,历经11年时间,于2018年6月18日WHO发布ICD-11作为健康与医疗服务信息最新国际标准[2]。

ICD-11中文版历经初稿、初审、审定3个阶段,初稿由WHO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完成,初审阶段由北京协和医院24名临床学科的资深教授、科主任组成的临床专家组进行初审,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28家三甲医院、126名临床专家组成专家组审定。

科学的流程设定确保ICD-11中文国际标准能够体现我国医学科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D适应症案例
病史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40岁 • 因“反复厥伴抽搐、呕吐3小时”入院 • 病史: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发生晕厥,数十秒后渐渐恢复意识,
晕厥时伴抽搐,肢体麻木,呕吐等不适;患者父母健在,否认高 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否认肿瘤家族史。
2
患者心电图
3
患者发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电图
4
患者病情分析和ICD植入推荐
7
ICD植入术后影像:
8
手术后程控
9
ICD程控参数设置
10
ICD程控参数设置
11
12
• 患者确诊为Brugden综合证,有VT/VF发作,符合ICD植入I类指征, 考虑植入ICD
• 因患者年轻56岁,无起搏指征,经济状况一般,考虑植入单腔 ICD,考虑到未来可能需要更换和电极的使用时间较长问题,未来 如果电极出问题需更换时便于拔除电极,考虑植入单线圈6935除 颤电极。
• ICD方面考虑使用美敦力最新款Evera单腔ICD.
5
ICD植入与治疗情况
• 2015年3月19日上午,为患者行单腔ICD植入手术, • 由于目前多数情况下无一定需要诱发除颤的要求,循证医学表明
DFT测试与患者预后无必然联系,故本次手术无行DFT测试。 • 手术顺利,患者成功植入Evera 单腔ICD。
6
适应症分析
• 符合ICD的哪类适应症?为什么? • 属于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