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与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胆囊炎影像诊断

胆囊炎影像诊断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22 页
三 急性胆囊炎
三 急性胆囊炎
基本知识
胆囊急性感染,以50~69年龄段居多。 临床:
高热、畏寒、腹痛、肌卫、Murphy征阳性。 发病机理:
结石性胆囊炎(90%):与胆囊管结石嵌顿有关。 非结石性胆囊炎(10%):严重创伤或长期禁食,胆囊扩张导致胆 囊壁缺血。 易患因素: 胆石症,油腻食物,营养过度。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15 页
一 检查方法
MRI
胆囊壁: 菲薄呈细线状。
胆汁: T1WI:胆汁多呈低信号,郁积的胆汁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T2WI:多为极高信号,少数为略高信号。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16 页
一 检查方法
直接多轴面成像
MRI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17 页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43 页
四 慢性胆囊炎
影像检查
CT/MRI 1、胆囊体积可显著萎缩或呈“葫芦状”。 2、胆囊壁光滑或增厚(充盈良好时≥3mm) ,呈软组织密度,可有钙 化,重度T2WI上,胆囊壁信号比邻近脂肪信号低。 3、胆囊周围无明显水肿/积液。 4、动态增强,黏膜和肌层早期强化,黏膜下层(纤维化)延迟强化。 5、应用促胰素后收缩能力减低。 6、胆囊浓缩功能差 鉴别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 弥漫性腺肌瘤病( Diffuse Adenomyomatosis) 局灶性腺肌瘤病( Focal Adenomyomatosis) 瓷胆囊(Porcelain Gallbladder) Mirizzi 综合征 胆囊憩室炎 胆固醇沉着症/胆固醇息肉 胆囊壁反应性增厚Reactive Thickening of the Gallbladder Wall 胆囊壁静脉曲张Varices in the Gallbladder Wall

炎症性胆囊改变与慢性肝病胆囊改变的CT鉴别诊断

炎症性胆囊改变与慢性肝病胆囊改变的CT鉴别诊断

炎症性胆囊改变与慢性肝病胆囊改变的CT鉴别诊断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25例胆囊炎与40例慢性肝病的CT 表现特点,以探讨两种病变胆囊异常改变的CT鉴别诊断。

方法:上述所有病例均行CT 增强检查,经临床明确诊断后,分成炎症组和慢性肝病组,对两组各种异常CT 征象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者在胆囊壁厚度、胆囊轮廓清晰度和与周围结构有无粘连、囊壁强化程度、胆囊周围积液形态及流动性、邻近肝组织动脉期一过性强化、胆汁密度增高等方面的出现率存在差别。

结论:胆囊改变与炎症性胆囊改变的影像学有相似之处,但由于致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不一样,也有各自的特点,CT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关键词肝;胆囊;慢性肝病;炎症慢性肝炎、肝硬变等慢性肝病常常会导致胆囊的一些继发性改变,这些改变与急、慢性胆囊炎症所造成的改变较易混淆,造成影像学诊断上的困难。

为此,本研究对25例胆囊炎患者和40 例肝病患者的腹部CT 双期扫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探讨上述两种情况下胆囊异常改变的CT 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08 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因“慢性肝病”和怀疑“胆囊炎症”在我科作CT 增强检查、并发现胆囊有异常改变的65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

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肝穿等辅助检查证实慢性肝炎28例、肝硬变12例,上述40例患者即构成本研究的慢性肝病组;慢性胆囊炎1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9例、及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该25例患者即为胆囊炎症组。

患者年龄12~85岁,平均48.5岁,男37 例,女28 例。

1.2仪器与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2层多排螺旋CT。

受检者要求禁食6~8 h 以上,上腹部扫描范围自膈顶到肾脏下缘。

扫描准直5 mm,图像重建层厚5 mm。

先行平扫,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内注射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优维显80~100 ml,注射速率为2~3 ml/s,行标准化上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检查。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

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对所选患者行以 C T 检查和 M R I 检查,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在胰腺肿大改
变诊断上,两种检查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在假包膜、胆管狭窄、主胰管狭窄等胰腺管道系统征象上,M R I
纳入标准: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疽性 胆囊炎;治疗依从性较高;小学文化水平以上。
排除标准:无法配合医生检查;意识不清或存在精神 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老年痴呆。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统一通过 C T 进行螺旋扫描,管电压和管电 流分别控制为 120kV、262mA,扫描层厚设定为 0.625mm, 螺距设定为 0.984 重建层厚设定为 5m m。增强扫描高压 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剂量 80m l,流率 3m l / s,生理 盐水 30m l,注药 30s 以后动脉扫描,60s 以后进行门脉 扫描。
Hale Waihona Puke 中鉴别出来,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即胆囊壁或胆囊腔内积气指标。
【关键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气;CT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8-0064-02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胆囊炎疾 病,也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1],若是及时发现 同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加以治疗,其治愈率相对较高。 但是若是临床中没有能够及时发现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无 法进行早期诊治,那么患者可能会遭到较严重的不良影响, 病死率也相对较高 [2]。想要及时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进行 诊断鉴别,就需要切实可靠的手段。C T 是一种具有高速 度和高分辨率的诊断手段,能够进行三维建模和平扫,分 辨较细微的组织结构,对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有着重要 的作用 [3]。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 疽性胆囊炎患者的 C T 影响特征,探讨进行急性坏疽性胆 囊炎的诊断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表现探讨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表现探讨

151作者简介:胡宇恒(1995.02-),男,本科,放射技师,研究方向为放射科相关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 影像表现探讨胡宇恒.赵文超.童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14)【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 影像表现。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所接收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50例)、观察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0例)。

观察两组的CT诊断结果以及影像表现。

结果:CT检查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检出率为96.67%,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6.00%、93.75%、93.10%、94.12%;观察组的胆囊壁不连续强化或不强化、胆囊壁或腔内积气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胆囊壁厚度、胆囊最大横径等其他CT 影像特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CT 检查根据特征性的CT 影像表现能够有效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CT;影像【中图分类号】R657.4+1.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0-0151-04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比较多发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以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黄疸、消化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1]。

根据炎症程度可划分单纯性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其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若是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容易并发胆囊穿孔,导致病死率增高[2-3]。

基于此,早期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及时诊治十分重要。

临床通过实验室检查虽然能够检查出炎性反应,但是不能对胆囊炎症病变具体情况进行了解。

超声检查的急性胆囊炎诊断准确率虽然较高,但是并不能准确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常见胆囊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常见胆囊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常见胆囊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1、急性单纯性
胆囊增大(≥5cm),胆囊壁厚、水肿。

2、急性化脓性
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床积液、积脓,肝脓肿。

3、急性坏疽性
胆囊缺血、坏疽、穿孔,胆系内/胆系旁积气(气肿性胆囊炎),胆囊内积血(出血性胆囊炎)。

4.慢性胆囊炎
体积可显著萎缩或呈“葫芦状”;胆囊壁光滑或增厚,可有钙化;胆
囊周围无明显水肿/积液。

5.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壁明显增厚,通常弥漫性。

胆囊壁不均匀强化。

6.胆囊腺肌症
胆囊壁增厚+假憩室形成(胆囊壁平滑肌增生相关的罗-阿氏窦)
7.瓷胆囊
胆囊壁连续性、断续性壳样钙化。

除钙化外,还见于纤维化、胆囊壁内积气。

8.Mirizzi 综合征Ⅰ型
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导致的胆总管外侧局限性贝壳样狭窄。

9.Mirizzi 综合征Ⅱ型
胆囊管-CHD连接处,尤其胆囊管内显示结石,没有胆总管侧方光滑压迹。

10.气肿性胆囊炎
胆囊壁内、胆囊腔内积气
11.钙胆汁
胆汁密度弥漫性增高
12.胆囊憩室周围炎
积液、水肿、胆囊壁增厚等急性感染表现,可见到1~多个憩室。

13.胆固醇息肉。

胆囊炎ct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胆囊炎ct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胆囊炎ct诊断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正确且及时地诊断胆囊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关于胆囊炎CT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然后,在第二部分将介绍有关胆囊炎的定义和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其概述、发生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等。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CT检查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包括CT检查原理简介、CT影像特点与胆囊炎相关性解释以及不同类型胆囊炎的判别和分级方法介绍等内容。

紧接着,在第四部分将具体解释和说明国际通用的胆囊炎CT诊断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的解释和应用场景说明,同时还将探讨该标准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向。

最后,在第五部分将给出对胆囊炎CT诊断标准的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胆囊炎诊断技术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提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胆囊炎CT诊断标准的概念、应用以及相关解释说明。

通过深入探讨CT检查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明确其临床意义。

同时,通过解读国际通用的胆囊炎CT诊断标准,使读者对该标准有更清晰和全面地理解。

最后,通过对现有标准的评价与讨论,提出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胆囊炎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为医学界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内容,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建议。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在本部分中,我们强调了胆囊炎作为一种常见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到CT技术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

还明确了本文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并提出了本文旨在解析胆囊炎CT诊断标准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目的。

2. 胆囊炎的定义和背景知识2.1 胆囊炎的概述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胆囊炎影像诊断标准

胆囊炎影像诊断标准

胆囊炎影像诊断标准:
胆囊炎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超声、CT和X线检查。

1.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主要查看胆囊的大小是否正常,胆囊壁是否增厚以及有
无结石等。

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水肿,胆囊内可能有结石。

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胆囊排空障碍或胆囊内结石。

2.CT检查显示胆囊显著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炎性组织包块阴影及胆囊积液。

对于急性胆囊炎,CT表现为增大、横径>4.5cm;胆囊壁>3mm,表现为增厚、边缘处模糊,周边表现为水肿、环状;局部脂肪间隙消除,表现局部低密度区;患者可能并发胆囊结石。

对于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囊壁钙化、增厚,同时,出现胆囊缩小,已经常常伴有胆囊结石。

3.X线检查中,胆囊区腹部平片可有胆囊增大阴影。

胆道炎症性疾病影像表现

胆道炎症性疾病影像表现

胆道炎症性疾病影像表现1 急性胆囊炎总述:急性胆囊炎多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及细菌感染而致。

病理分为: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粘膜炎症,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波及胆囊壁全层,胆囊壁水肿,增厚,浆膜面纤维素渗出,胆囊内充满脓液。

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壁缺血、坏死及出血,胆囊内充满脓液,并可穿孔。

此外,产气荚膜杆菌和魏氏杆菌混合感染的急性胆囊炎,胆囊内及其周围可见气体产生,称为气肿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右上腹痛,向右肩胛区放射,多伴有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轻度黄疸。

既往常有胆绞痛发作史。

CT表现:急性胆囊炎有以下CT表现:①胆囊肿大。

此为最常见的征象。

②胆囊壁弥漫性肥厚:此为胆囊炎的重要依据。

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长。

③胆囊周围可见一圈低密度环,此因胆囊周围组织水肿所致。

④出血、坏死性胆囊炎时,胆囊内胆汁CT值升高。

⑤胆囊内、胆囊周围脓疡形成时,可见气体征象。

⑥有时可见胆囊窝积液征象。

⑦气肿性胆囊炎;于胆囊壁内有气泡或线状气体,另外于胆囊腔、胆道内及胆囊周围也可有气泡征急性胆囊炎应主要依靠B超诊断,简便且准确性高。

只有当B超诊断有困难或对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需了解炎症波及程度时,以及对气肿性胆囊炎的诊断等CT检查才有很大价值。

2 慢性胆囊炎总述:慢性胆囊炎为常见的胆囊疾病,可因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法特壶腹(Vater Ampulla)的炎症、肥厚等引起胆汁淤滞以及代谢异常等所致。

病理表现为胆囊粘膜萎缩、破坏;胆囊壁纤维化增厚,并可钙化;胆囊浓缩及收缩功能受损;胆囊可萎缩变小,也可因积水增大。

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痛及反复发作性急性胆囊炎,其他有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饱胀等一般性症状。

CT表现:CT主要表现为:①胆囊壁增厚:为慢性胆囊炎的主要表现之一,一般为比较规则性壁增厚。

注意判断是否壁增厚时,需考虑到与胆囊壁厚度与胆囊的充盈扩张程度有密切关系。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效果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效果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效果发布时间:2021-07-16T04:28:27.23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作者:孙友[导读] 结论 CT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优势显著,影像学特征表现明显,具备优势,要重视。

黑龙江省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索CT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以及影像特征。

方法 5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所选患者均手术病理证实,应用CT诊断,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CT检出5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检出率为94.44%,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且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较高。

结论 CT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优势显著,影像学特征表现明显,具备优势,要重视。

关键词:CT;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影像特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Methods 54 patients with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0.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and were diagnosed by CT.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51 cases of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were detected by CT,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94.44%.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pathology (P > 0.05),and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high.Conclusion CT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and the imaging features are obvious,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CT;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imaging features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属于严重的疾病类型,导致该疾病出现的原因为急性单纯化脓炎症胆囊炎进展导致,该疾病的疾病非常危急,而且发病较快,需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1】。

急性胆嚢炎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

急性胆嚢炎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

急性胆嚢炎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
急性胆嚢炎 1 【临床线索】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梗阻与感染,90%以上的梗阻由胆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经内
科治疗后炎症可消退,也可反复发作,形成慢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疼痛为主,早期为持续性胀痛,稍后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炎症波及浆膜层及壁腹膜时,还可有腹膜炎表现,如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放射到右肩部,伴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发热,畏寒,莫菲征阳性,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1 【检查方法】
平扫。

3 【CT征象】
①胆囊扩大,其横径可达5cm以上,常见但不具有特异性。

②胆囊壁增厚,是胆囊炎的重要依据,通常表现为弥漫性、向心性增厚,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偶可呈结节状增厚,难与胆囊癌鉴别。

③胆囊周围低密度水肿带;胆囊内结石,积气,出血,穿孔及合并肝内脓肿等。

④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有时出现胆囊穿孔,可见到胆囊周围积气。

4 【报告范例】
报告书写:平扫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各叶比例正常,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密度影。

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壁水肿增厚,胆囊窝渗出,脂肪密度增高。

增强后胆囊壁分层强化,黏膜下层水肿不强化。

胰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脾不大,密度均匀。

肠道管壁未见异常增厚,管腔无狭窄及扩张。

肠系膜密度均匀,双肾及肾上腺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尚可,壁不厚。

腹膜后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图1)。

(A)平扫
(B)增强扫描
图1急性胆囊炎
5 【报告技巧与提示】
CT对于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周围渗出与积液、胆囊穿孔或合并肝脓肿有较高价值,一般平扫即可明确诊断。

胆囊炎与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ppt课件

胆囊炎与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ppt课件

2020/11/13
10
胆囊炎与坏疽性胆囊炎的 CT诊断和鉴别诊断
2020/11/13
1
坏疽性胆囊炎VS单纯胆囊炎
• 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是炎症的非特异性征象,坏疽性胆囊炎胆 横经和囊壁厚度常比单纯性胆囊炎大。
• 胆囊动脉狭窄及闭塞是坏疽性胆囊炎特异性征象,囊壁缺血,导 致其 CT 强化程度较单纯性胆囊炎轻。
2020/11/13
2020/11/13
9
总结:
• 胆囊显著增大、胆囊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 线样低强化合并胆囊周围脓肿及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的影像 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 佐证。
• 当胆囊炎患者出现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内膜漂浮,胆囊腔 或囊壁积气,囊壁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等征象时,要考虑坏疽性 胆囊炎的可能。
2020/11/13
5
图 3 男性,45 岁,上腹部疼痛。CT 强化示胆囊增大,胆囊底部囊壁不完整线
性强化,内膜漂浮于胆囊内(箭头所示)。胆囊下方可见液体密度影,病例 结果为坏疽性胆囊炎
2020/11/13
6
图 4 男,65 岁,单纯性胆囊炎。a)横轴面CT增强示胆囊轻度增大(箭),壁略增厚,完整线 形中度强化;b)斜矢状面CT 增强重组示胆囊动脉无狭窄及闭塞(箭)。 图5 女,57 岁,坏 疽性胆囊炎。a)横轴面CT 增强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增厚,底部缺失,胆囊壁呈不完 整线形强化;b)CT增强斜冠状面重组示胆囊动脉外侧支多节段狭窄及闭塞(箭)。 图6 男, 62 岁,坏疽性胆囊炎。a)横轴面CT 增强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增厚,残缺不全;b) CT增强斜矢状面重组示胆囊底壁完全消失(箭),仅见胆囊轮廓,胆囊壁强化极差,胆囊周围 广泛性脓肿形成,内膜漂移.以胆囊最大横径 ≥ 4.4 cm、胆囊壁厚 ≥ 0.32 cm、胆囊动脉单支或多 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较高。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

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影像特征发布时间:2021-09-03T10:50:16.28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作者:侯艳艳[导读] 目的针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侯艳艳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北安 164000【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 年10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8例;根据其最终诊断结果将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患者4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4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

结果实验组中胆囊最大横径、胆囊壁厚度均相比常规组较大,且胆汁 CT 值较低,P<0.05;两组患者最终的胆囊腔内积气发生率相比,实验组(18.18%)>常规组(4.55%),P<0.05。

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在临床CT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征,且胆囊腔内积气的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CT影像特征;总结分析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features of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20, 88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final diagnosis results, 44 patients with acute non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were selected as the routine group, and 44 patients with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maximum transverse diameter and thickness of gallbladder wall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T value of bile was lower,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gallbladder cav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8.18%)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4.55%), P < 0.05. Conclusion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characteristics in clinical CT diagnosis, and the incidence of gas accumulation in gallbladder cavity is high. [Key words] acute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CT image features; Summary and analysis 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1];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则属于急性胆囊炎疾病中的一种,其具有病情进展迅速,较为危重等特点,如果不给予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3]。

胆道常见疾病的CT诊断

胆道常见疾病的CT诊断

胆道常见疾病的CT诊断胆道常见疾病的CT诊断胆石症01胆囊结石(1)可多发、单发。

(2)形状可呈圆形、多边形、环形或泥沙样。

(3)可为高密摩、等密度及低密度结石。

(4)结石位置可随体位变化而发生改变。

(5)钙胆汁表现为胆囊内呈均匀密度增高。

胆囊内单发高密度结石胆囊内多发含气低密度结石02胆管结石(1)可多发、单发。

(2)胆管内圆形或环形高密度影。

(3)结石可呈靶征、新月征。

(4)结石梗阻以上的胆管扩张,扩张胆总管下端慢慢变细。

(5)同时可伴有肝内胆管及胆囊内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下端结石急性胆囊炎1CT平扫(1)胆囊增大,横径大于5 cm。

(2)胆囊壁增厚,厚度超过3 mm,是胆囊炎最常见的征象。

(3)当炎症向胆囊周围蔓延时,可见胆囊壁外缘模糊不清,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

(4)合并胆囊穿孔时,则胆囊壁有局限性不规则缺损,于胆囊窝部位周围积液或形成有液平面的脓肿。

(5)如胆囊内有气液平面,表示胆囊炎为化脓性或坏疽性。

2 增强扫描炎症的胆囊壁明显增强,甚至达到肝内血管增强的程度。

急性胆囊炎胆囊癌1.胆囊癌CT表现可分为三型①厚壁浸润型:胆囊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性增厚,厚度多>5mm,胆囊可增大,囊腔变小;强化扫描增厚的壁明显强化,密度高于肝脏。

②肿块型:85%的胆囊癌就诊时已直接侵入肝脏,在胆囊区可见境界模糊的软组织肿块,密度近似或略高于肝实质;增强后,肿块密度一般比肝实质略低。

胆囊的正常形态消失或部分可见。

③腔内型:胆囊腔内单发或多发肿块由囊壁突入腔内,肿块的基底部胆囊壁增厚,增强后肿块有强化。

2.约半数病例发现有结石,或侵犯胆总管合并梗阻性黄疸及胆道扩张。

3.晚期胆囊癌可侵犯肝脏、十二指肠、胃窦部及胰头。

增强早期可见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并有多发乳头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肿块持续强化,晚期边界更加清晰,注意下腔静脉前淋巴结转移胆道梗阻CT根据胆道扩张诊断梗阻性黄疸。

肝外胆管管径大于10mm时确定为扩张。

“急性胆囊炎”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多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细菌感染、胰液反流等原因所致。

病理类型包括: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波及胆囊壁全层,胆囊壁水肿、增厚,浆膜面纤维素渗出,胆囊内充满脓液。

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壁缺血、坏死及出血,黏膜片状脱落,形成溃疡甚至穿孔。

④气肿性胆囊炎:产气荚膜杆菌和魏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胆囊壁内及其周围可见积气。

临床表现:为急性右上腹痛,向右肩胛区放射,多伴有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轻度黄疸。

气肿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仅为1%,表现为突然起病但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CT表现:①胆囊肿大:胆囊横径大于3.5cm,此为最常见的征象。

②胆囊腔内结石。

③胆囊壁弥漫性增厚:此为胆囊炎的重要依据,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明显强化且分层(图1),内层强化为黏膜;黏膜下水肿强化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外层强化的为基层。

④胆囊窝周围肝组织充血:表现为动脉期一过性强化(图2)。

⑤胆囊周围的脂肪组织内渗出(图2)。

⑥特殊表现:坏疽性胆囊炎时胆囊腔内可由于出血、坏死而致胆汁CT值升高;若胆囊穿孔,则胆囊壁中断,胆囊周围积液、积脓或局部包裹性胆汁瘤,邻近腹膜、网膜、系膜增厚粘连;气肿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内可见泡状或线状气体,胆囊腔内、胆道内及胆囊周围也可见积气;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引起炎症和胆管梗阻扩张。

对照影像学:急性胆囊炎主要依靠B超诊断,简便且准确性高。

CT检查用于下列情况:①B超诊断有困难;②了解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的炎症波及程度;③气肿性胆囊炎的诊断。

图1急性胆囊炎abca.增强CT扫描动脉期,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并分层(箭号),内层强化的为黏膜,黏膜下水肿呈低密度,外层强化的为肌层;b.增强CT扫描静脉期,增厚的胆囊壁分层不清楚(箭号);c.为图b 的下方层面,可见胆囊内多发小结石(箭号)图2急性胆囊炎abca.增强CT扫描动脉期,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胆囊窝周围肝实质强化(箭号);b.增强CT扫描静脉期,动脉期(图a)异常强化的肝实质呈现等密度,提示充血;c.为图a的下方层面,可见胆囊壁分层(箭号),胆囊周围脂肪组织渗出(箭头)。

精品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诊断

精品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诊断

精品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诊断一、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超声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检查。

90%~95%的急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引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超声探及结石结合胆囊触痛(超声Murphy征阳性)或胆囊壁增厚>3mm时,诊断急性胆囊炎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和95%。

超声既未探及结石又无超声Murphy征阳性时,急性胆囊炎的阴性预测值为95%。

超声可以确诊8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

结石可嵌塞于胆囊颈,因此该区域需要仔细探查。

其他超声征象包括胆囊扩张(直径>5cm)、胆囊窝积液、胆囊壁分层,偶尔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可以见到胆囊壁充血。

胆囊内等回声病变可见于胆泥或脓液(胆囊积脓)。

当肝功能试验提示胆管梗阻时,需仔细评估CBD,警惕胆总管结石。

CT对于急性胆囊炎诊断虽然没有超声准确,但已广泛应用于急腹症患者评估。

急性胆囊炎CT征象包括胆囊壁增厚、浆膜下水肿、胆囊扩张、胆汁密度增高、胆囊窝积液及胆囊周围脂肪炎性渗出。

只在少数患者中可见胆囊结石。

胆囊壁增强变异较大,并非胆囊炎诊断的可靠征象,因为正常胆囊壁也可强化。

有时可见胆囊周围肝实质的一过性强化。

病例来源: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t Vincent’s University Hospital Elm Park肝胆核素显像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正确性较高,阳性结果是胆囊管梗阻造成的胆囊不显影。

尽管肝胆核素显像诊断正确性与超声相似,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检查耗时,并且无法评估相关器官。

但是,当超声不能确诊时,核素显像可以辅助诊断。

胆囊壁增厚还可由除胆囊炎外的许多其他因素造成,包括非禁食状态、弥漫性水肿、肝炎、胰腺炎、胆囊壁静脉曲张、胆囊腺肌症和肿瘤,后两者常表现为局灶性胆囊壁增厚而非弥漫性增厚。

2.坏疽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超声表现为显著不规则或不对称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膜回声产生于脱落的胆囊黏膜和胆囊周围积液;随着坏疽病程加重,临床症状反而减轻。

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疗和鉴别诊疗课件

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疗和鉴别诊疗课件

总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胆囊显著增大、胆囊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 线样低强化合并胆囊周围脓肿及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的影像 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 佐证。
• 当胆囊炎患者出现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内膜漂浮,胆囊腔 或囊壁积气,囊壁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等征象时,要考虑坏疽性 胆囊炎的可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及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的常见并发症。 胆囊腔或囊壁积气、囊壁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认为是坏疽性胆囊炎 特有征象。
• 图 7 男性 58 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胆囊腔内积气(箭头所示)
பைடு நூலகம்
图 8 女性,84 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CT 示胆囊壁强化不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整(黑色箭头所示),邻近脓肿形成(a),白色箭头所指为胆囊 周围炎症表现
图 4 男,65 岁,单纯性胆囊炎。a)横轴面CT增强示胆囊轻度增大(箭),壁略增厚,完整线 形中度强化;b)斜矢状面CT 增强重组示胆囊动脉无狭窄及闭塞(箭)。 图5 女,57 岁,坏 疽性胆囊炎。a)横轴面CT 增强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增厚,底部缺失,胆囊壁呈不完 整线形强化;b)CT增强斜冠状面重组示胆囊动脉外侧支多节段狭窄及闭塞(箭)。 图6 男, 62 岁,坏疽性胆囊炎。a)横轴面CT 增强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增厚,残缺不全;b) CT增强斜矢状面重组示胆囊底壁完全消失(箭),仅见胆囊轮廓,胆囊壁强化极差,胆囊周围 广泛性脓肿形成,内膜漂移.以胆囊最大横径 ≥ 4.4 cm、胆囊壁厚 ≥ 0.32 cm、胆囊动脉单支或多 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炎与坏疽性胆囊炎的 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坏疽性胆囊炎VS单纯胆囊炎
• 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是炎症的非特异性征象,坏疽性胆囊炎胆 横经和囊壁厚度常比单纯性胆囊炎大。 • 胆囊动脉狭窄及闭塞是坏疽性胆囊炎特异性征象,囊壁缺血,导 致其 CT 强化程度较单纯性胆囊炎轻。
图 1 男,45 岁,单纯性胆囊炎。a)CT 平扫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弥漫性水肿,轻度增 厚;b)增强后胆囊壁强化值约 36.75 HU(箭)。 图2 男,51 岁,坏疽性胆囊炎。a)CT 平扫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广泛水肿,局部胆囊 壁模糊,坏死形成脓肿;b)增强后胆囊壁坏死区强化值约 1.29 HU(箭)
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及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的常见并发症。 胆囊腔或囊壁积气、囊壁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认为是坏疽性胆囊炎 特有征象。
• 图 7 男性 58 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胆囊腔内积气(箭头所示)
图 8 女性,84 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CT 示胆囊壁强化不完 整(黑色箭头所示),邻近脓肿形成(a),白色箭头所指为胆囊 周围炎症表现
总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胆囊显著增大、胆囊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 线样低强化合并胆囊周围脓肿及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的影像 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 佐证。 • 当胆囊炎患者出现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内膜漂浮,胆囊腔 或囊壁积气,囊壁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等征象时,要考虑坏疽性 胆囊炎的可能。
图 3 男性,45 岁,上腹部疼痛。CT 强化示胆囊增大,胆囊底部囊壁不完整线 性强化,内膜漂浮于胆囊内(箭头所示)。胆囊下方可见液体密度影,病例 结果为坏疽性胆囊炎
图 4 男,65 岁,单纯性胆囊炎。a)横轴面CT增强示胆囊轻度增大(箭),壁略增厚,完整线 形中度强化;b)斜矢状面CT 增强重组示胆囊动脉无狭窄及闭塞(箭)。 图5 女,57 岁,坏 疽性胆囊炎。a)横轴面CT 增强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增厚,底部缺失,胆囊壁呈不完 整线形强化;b)CT增强斜冠状面重组示胆囊动脉外侧支多节段狭窄及闭塞(箭)。 图6 男, 62 岁,坏疽性胆囊炎。a)横轴面CT 增强示胆囊中度增大(箭),壁增厚,残缺不全;b) CT增强斜矢状面重组示胆囊底壁完全消失(箭),仅见胆囊轮廓,胆囊壁强化极差,胆囊周围 广泛性脓肿形成,内膜漂移.以胆囊最大横径 ≥ 4.4 cm、胆囊壁厚 ≥ 0.32 cm、胆囊动脉单支或多 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