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鉴赏-----吴宓先生其人16页

合集下载

从《吴密先生》的翻译看文体学翻译研究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

从《吴密先生》的翻译看文体学翻译研究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

从《吴密先生》的翻译看文体学翻译研究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作者:李宁斓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5期【摘要】文体翻译一直以来都是译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Mr. 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一文的翻译为例,来探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文体翻译问题,并主要针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文体翻译归化异化还曾记得在《吴密先生》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Their faces are so or dinary:no mannerisms,no ‘anything’,just plain Jack,Tom and Harry.” 这句话在文本当中作者原意应当是想要描述样貌平庸的普通男子,以此来与之后描写吴密先生的“非凡”相貌做一个对比,从而突出吴密先生的与众不同。

而Jack,Tom和Harry是英语国家中较为平凡,也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名字。

虽然这一点对于我们学习英语多年的人来说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但倘若对文章的受众,即中文阅读群体来说,他们未必能够知道这一点。

因此,如果此处将其直译为杰克、汤姆和哈利的话就失去了作者原本的意味,而将其翻译为张三、李四和王五既可以保留原汁原味,又可以让中文受众理解。

事实上,这里的翻译处理中正是体现了归化、异化的翻译方法。

有译者认为,在《吴密先生》这篇文章中或许是要将Jack,Tom和Harry直接翻译为“杰克,汤姆和哈利”为好,因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就提倡保留翻译的洋腔洋调。

这一说法并非是没有依据的,经查证,《吴密先生——一位学者及儒雅之士》是由曾担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的温源宁先生于1934年发表在《中国评论周报》的一篇文章(Mr. 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

而就在同时期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就提出了要欧化、不要归化的主张。

即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三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三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三个译本的对比赏析自从清末的知识分子吴宓先生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

吴宓先生是一位学者,他的著作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多学科的研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宓学说”。

此外,他还以自己独到的观点对中国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发表了许多精辟而有用的评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的三个译本,看看他在这方面的成就。

第一个译本是“吴宓先生其人学者和博雅之士”,翻译者是著名学者费孝通。

他的译本着重于吴宓先生作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所取得的丰硕成就,认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和挖掘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故而选择《学者和博雅之士》作为译本题目。

费孝通针对吴宓先生的著作和思想,深入剖析了他是如何将学术贡献结合实践,在时代异军突起的情况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个译本是《吴宓先生一位实干家》,翻译者是著名历史学家钱钟书。

钱钟书在翻译中,把吴宓先生作为一位实干家进行描述。

他强调吴宓先生不仅学术成就卓著,而且行动果断,他出身贫民,但从不放弃,用智慧、勤奋和努力推动中国的文化进步,为中国的文化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一个译本是《吴宓先生一位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者是著名哲学家马英俊。

他的译本着重于吴宓先生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活动,认为吴宓先生深刻把握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将学术贡献融入到实际应用活动中,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以上三个译本可以看出,吴宓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博雅之士,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他的学术成就让他受到全球赞誉,而他的实践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和博雅之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变革的历史进程。

勾勒吴宓学术人生的轨迹--《吴宓著译系年目录辑要》评介

勾勒吴宓学术人生的轨迹--《吴宓著译系年目录辑要》评介

勾勒吴宓学术人生的轨迹--《吴宓著译系年目录辑要》评介李虎
【期刊名称】《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7)002
【摘要】<吴宓著译系年目录辑要>一书是一部资料性很强的工具书.其将吴宓的著译目录逐年逐月进行排列,给研究吴宓的人按图索骥、查阅相关资料以极大方便.其以史实为笔,以时间为序,粗线条地勾勒出吴宓学术人生的轨迹,向读者再现了吴宓的主要学术活动和学术成就.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李虎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历史系,陕西,咸阳,7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吴宓著(译)作年表 [J],
2.吴宓的著译与翻译观 [J], 李月
3.吴宓先生《文学与人生》中的《红楼梦》-兼论吴宓与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问题[J], 韩云波
4.吴宓的著译与翻译观 [J], 李月
5.关于学术研究具体性的随想──从《吴宓自编年谱》、《吴宓日记》说起 [J], 杨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宓的著译与翻译观

吴宓的著译与翻译观

的。除精通英文之外,吴宓还 懂法、意、德、俄、拉丁、希腊等 多种语言。并对这些语言文学
李译 月观
档 案
溯 源
一人。1930 年,吴宓赴欧洲先后游历了英、 前,不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知其不可而为之, 全部贯通,烂熟于心,吴宓是
法、意、瑞、德等许多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访问了诗人雪莱、 其学术精神十分难能可贵。
我国翻译界公认的理论先驱,也是卓有成就
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来又双目失明。因生活不能自理,1977 年由胞 学史的对 照 的 学
一、吴宓的学术成就
妹吴须曼接回泾阳居住。于 1978 年 1 月 17 日 识。吴宓在其弟子中素有文学
吴宓的学术成就与他的成长及求学经 去世,终年 84 岁。1979 年 8 月获平反昭雪[1]77。 百科全书、活字典的称呼,由
兼系主任,讲授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 然留在国内,并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事业就 曲〉通论》、《孔子老子学说对于德国青年之影
西比较文学等课,同时兼任《武汉日报·文学 要植根于祖国大地。1956 年,吴宓将自己珍 响》、《论循规蹈矩之益与纵性任情之害》、《薛
藏多年的 1000 多册稀有的西文图书,包括许 尔曼评传》等译著,反响热烈。1928 年后,吴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 副刊》主编。1949 年,吴宓赴重庆任重庆北碚 认为,是吴宓最先
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 相辉学院外语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 强调了文 学 的 延
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 勉仁学院文学教授,后又兼任重庆大学外文 续,倡导欲包括我
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西洋文学史、欧 吴宓心中,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诗作 终完成,但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自

黄世坦译文《吴宓先生其人 -- 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鉴赏

黄世坦译文《吴宓先生其人 -- 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鉴赏

六、添加形容词或副词,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1)All this set on a neck too long by half. 译文:所有这一切都安放在一个加倍地过长的脖颈上。 评析:例(1)中,增译了副词“加倍地”,更显示出脖子比一般人的长, 将这脖颈长一特点鲜明突出。
8
例如:(2)Punctual as his lectures. 译文:他像钟表一样守时,像奴隶船上的一名划船苦工那样辛苦地备课。 评析:译文中增译了形容词“奴隶船上的”以及副词“辛苦地”。使译文更加 通顺。不会生硬拗口。
英译汉中的增词技巧 ——黄世坦
译文《吴宓先生其人 -- 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 鉴赏
前言
◆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法结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出现词的添加现象。翻译时常常有必 要在译文的词量上作适当的增加,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 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 增词是由于意义、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需要,也是翻译 中必不可少的技巧。 ◆ 黄世坦在翻译<Mr.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时, 多处使用该方法,以达到译文准确,清晰,且符合原文意 思。
例如:(2)Their faces are so ordinary:no mannerisms,no "anything",just plain Jack,Tom and Harry. 译文:他们的面孔太一般化了:没有丝毫个性,简直“一无所有”,仅 仅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张三,李四或王五而已。 评析:例(1)中,“独一”与“无二”意同,但为了符合汉语习惯, 增译了“无二”。同样的例(2)中,增译了“丝毫”“常常”。
二、增译量词,使译文增加修辞效果

中国近现代翻译与“世界文学”观念的构建——以吴宓的外国文学翻

中国近现代翻译与“世界文学”观念的构建——以吴宓的外国文学翻

2019年9月第34卷第5期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ep.2019Vol.34No.5[吴宓研究]中国近现代翻译与“世界文学”观念的构建——以吴宓的外国文学翻译及外语教学为例姜筠(北京大学英语系,北京100871)摘要:晚清驻外官员及翻译家陈季同1898年首次提出“世界文学”的主张,此后,这一观念经由诸多知识分子的翻译活动及相关讨论得到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以民国时期重要的学者及翻译家吴宓为例探讨近代翻译与“世界文学”观念的构建之间的关系,考察吴宓的世界文学观形成的社会与教育背景,以及他如何在此基础上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及外语教学活动,从而肯定吴宓对我国世界文学观构建及传播的贡献。

关键词:世界文学;吴宓;外国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914(2019)05-0076-08 Early-Modern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Concept of"World Literature"-------A study of Wu Mi's translation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JIANG Yun(English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recent studies,the concept of u World Literature v,in Chinese early-modern history,was initially proposed in1898by Chen Jitong(1852-1905),a diplomat and translator in late Qing.Afterwards,it was further developed and gradually became mature through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s by many intellectuals.The paper takes Wu Mi(1894-1978),an important scholar and translator in Republican Era,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modern transl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u W orld Literature”.It begins with an observation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Wu Mi's education background on which his concept of world literature was built,and then investi­gates his translations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tur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understanding of world literature.Based on that,the paper intends to evaluate Wu Mi's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and circulation of“World Literature n outlook in China.Key words:world literature;Wu Mi;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自1827年德国文学家歌德在与青年学子艾克曼谈话时提岀“世界文学”这一新的观念起,中西学界即对此有诸多讨论,却始终未能对其给予明确的定义。

吴宓的翻译思想与德国翻译家的影响

吴宓的翻译思想与德国翻译家的影响

吴宓的翻译思想与德国翻译家的影响作者:姜筠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20年第01期内容摘要:晚近学术界较为关注吴宓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其中包括西方翻译思想对吴宓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本文拟探讨吴宓对歌德的翻译思想及威廉·施莱格尔的翻译实践的接受。

根据歌德的翻译思想,以及吴宓对施莱格尔翻译工作的评价,就可译与不可译、翻译的价值、翻译的方法、及诗歌翻译这四个问题,讨论德国翻译家的影响与吴宓的翻译思想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思想;吴宓;歌德、威廉·施莱格尔;影响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06010226)。

作者简介:姜筠,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

Title:Wu Mi’s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German TranslatorsAbstract: Recent res earche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Wu Mi’s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on the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Wu Mi’s reception of Goethe’s transl ation thoughts and Wilhelm Schlegel’s translations. On the basis of Goethe’s translation thoughts,and Wu Mi’s evaluation of Schlegel’s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discuss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 influence of German translators and Wu Mi’s translation thoughts by the following four issues:(un)translatability,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of poetry.Key words: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Wu Mi; Goethe; Wilhelm Schlegel; study of influenceAuthor: Jiang Yun, Ph.D. candidate from English Department, School of Foreigh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 focuses on translation studies. E-mail: jiangyun1104@國内外学术界晚近较为关注20世纪上叶吴宓对当代及历史上西方翻译思想的关注、介绍与传布,以及后者对其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的深刻影响,其中包括德国翻译思想的影响。

我所知道的吴宓教授

我所知道的吴宓教授

我所知道的吴宓教授
刘绪贻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1936—1940年我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曾选读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他的及门弟子。

1947~1949年我在武汉大学教书期间。

吴宓教授是我的同事和邻居。

我们虽无私交,但他的传奇经历不断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增加我对他的了解。

【总页数】13页(P128-140)
【作者】刘绪贻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9
【相关文献】
1.我们所知道的董钻老师——记作物栽培学家董钻教授 [J], 王晓光;那桂秋;王琳;孙占祥;董加耕;宋书宏;苏黎;崔良基
2.大家:韩德培——我所知道的韩德培教授 [J], 罗楚湘
3.图书情报事业执着的追求者——我所知道的陈界教授 [J], 谢群宗
4.我所知道的于安澜教授二三事 [J], 张如法
5.我所知道的于安澜教授二三事 [J], 张如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读者反应论比较赏析《吴宓先生》三译本

从读者反应论比较赏析《吴宓先生》三译本

从读者反应论比较赏析《吴宓先生》三译本刘可景(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界影响颇深,他所提出的读者反应论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小轰动。

《吴宓先生》是温源宁先生的英文名作,语言幽默、调侃意味十足。

笔者选取江枫,黄世坦和林语堂三位大师的译文,从读者反应论(Reader’s Response Theory)角度赏析《吴宓先生》三译本外貌描写部分的翻译,提出译者翻译时必须心中有读者,同时注意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与风格,力求使译文读者能与原文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感受,体会到原文的神韵。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译本;对比赏析;外貌描写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7)04-0125-02在国际交流中,翻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架起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界影响颇深,他所提出的读者反应论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小轰动。

根据奈达的观点,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和言语接受者,要评价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比较,看两者反应是否基本一致[1]。

因此奈达关注的主要是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同时强调原文信息及风格的准确传达。

本文首先对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进行综述,然后结合《吴宓先生》一文中的外貌描写部分进行译本分析,尝试说明读者反应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1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奈达在翻译理论方面建树颇丰,尤其是他的“读者反应论”意义尤为特殊,其一经提出,即在翻译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

读者反应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译者首先必须是读者。

作为读者的译者无论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还是对源文本的阐释都同其他读者并无二致。

第二,译文是译者通过对字、词、句等有意识的选择、运用,使原文本显现的必然性产物[2]。

但是译者与读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永远处于动态的循环之中,因此其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也必然是动态变化的。

黄世坦译文《吴宓先生其人 -- 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鉴赏

黄世坦译文《吴宓先生其人 -- 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鉴赏
译文:讲部背下来。
6
例如:(2)And eyes which stare at one like glowing coals.
译文:一双眼睛好似烧亮的炭火,灼灼逼人。
评析:例(1)中,增译了“讲课时”,给整句话提供了一个背景,不会让 读者觉得这个句子很突兀。例(2)中则增译了“灼灼逼人”,用来解释前 面的比喻句的意义。
例如:(2)Their faces are so ordinary:no mannerisms,no "anything",just plain Jack,Tom and Harry. 译文:他们的面孔太一般化了:没有丝毫个性,简直“一无所有”,仅 仅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张三,李四或王五而已。 评析:例(1)中,“独一”与“无二”意同,但为了符合汉语习惯, 增译了“无二”。同样的例(2)中,增译了“丝毫”“常常”。
七,增补原文中省略的词
省略句是英语的一大特点。汉译时往往要按照句法上的需要补译英文中省略 的各种成分,才能使译文句子意思完整,表达通顺。
例如:(1)Grave,taking life at its own face value and a little too seriously.
译文:吴先生举止庄重,他对待生活认得很真,简直有点过分认真。 评析:增译“吴先生”,符合汉语句法习惯,否则会让人觉得缺少主语。
例如:(2)A great admirer of Goethe,he is as far from attaining the state of"ohne Hast,ohne Rast" 译文:虽然他对歌德极为景仰,却从未达到歌德的“不慌不辍”。 评析:此句中,译者根据原文的前后关系,增译了“虽然”“却”。使得 上下文连贯,让读者明确了整句的逻辑关系。

吴宓

吴宓

个人生活
爱情悲剧
《吴宓日记续编》 吴宓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大师印象,但他的婚恋却如同一枚坚涩的青果,令后 人不敢恭维。
有人说,他是一个地道的“好色之徒”,话虽偏激,却折射出了他在婚恋上不安分的一面。为此,陈寅恪看 得颇为透彻,说他本性浪漫,不过为旧礼教道德所“拘系”,感情不得舒发,积久而濒于破裂,因此“犹壶水受 热而沸腾,揭盖以出汽,比之任壶炸裂,殊为胜过”。
1921年~1949年先后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国学研究院主任、外文系教授; 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相辉学院、勉仁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其间曾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 北平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大学、重庆大学教授。
1940年代,曾在昆明、贵阳、遵义、成都、武昌、汉口作《红楼梦》演讲。
人物生平
吴宓(11张)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8月20日生,陕西泾阳人。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堂侄,本名吴玉衡, 乳名秃子。“玉衡”取自《书经》“陈璇玑之玉衡”之义,是北斗七星之一。1901年,祖母决定为孙子改名,以 破除不祥,增强体质。于是,请玉衡的姑丈,诗人陈伯澜另取新名。这是吴家的大事,好酒好肉使主客如在节日 之中,醉眼蒙眬的姑丈在一张破纸片上写出“陀曼”二字,吴玉衡也就变成了吴陀曼。吴宓之名是吴宓在1910年 报考清华学校时自己所取。当时他随手拿出石印本《康熙字典》,在某册某页,闭目确指,得一“宓”字,意为 安 静 。 吴 宓 的 字 “ 雨 僧 ” 多 认 为 出 自 南 宋 词 人 蒋 捷 的 词 《 虞 美 人 ·听 雨 》 : “ 而 今 听 雨 僧 庐 下 , 鬓 已 星 物轶事
过目不忘
吴宓的字 吴宓幼时,读书刻苦,每餐必由家人送至书房。一晚,家人送饼一只,油泼辣椒一碟,吴宓读书 入神,误用饼子蘸墨大啖,连曰:“香,香,香。”

以身载道,以文安时——论吴宓评注《亭林诗集》

以身载道,以文安时——论吴宓评注《亭林诗集》

第39卷㊀第4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9㊀No.4 2020年7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l.2020文章编号:1006-2920(2020)04-0102-05doi:10.13892/41-1093/i.2020.04.019以身载道,以文安时论吴宓评注‘亭林诗集“许琳婧㊀㊀摘要:顾炎武(1613~1682)㊁吴宓(1894~1978)皆一代学术大家,虽身处异时,生活经历及文化际遇却有诸多相似之处㊂宓注顾诗,较之文艺品评,实由自身境遇生发出精神需求而欲于评注之间求解于先生㊂结合顾炎武其人其事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可察,评读‘亭林诗集“这一实践在吴宓的人生中发挥着指引人生方向与深化文化思考的关键作用㊂此于后学㊁于现实亦有指导意义㊂关键词:亭林先生;吴宓评注;精神力量;启示意义㊀㊀作者简介:许琳婧,伦敦大学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㊂㊀㊀一㊁吴宓评读顾诗背景顾亭林,本名绛,字忠清,南都陷落㊁故朝覆亡之际,因追慕宋末抗元名士王炎午之节义,更名炎武;又推崇先人顾野王,自号亭林,世人敬称亭林先生㊂他身经朝代更迭,亲临国难,明亡之初多次参加抗清斗争;后致力于学术,重博学与实证,一开学风,二立治学之法,三拓学术门类[1]69,对有清一代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以梁任公誉之为 清学开山之祖 [1]55㊂吴宓,字雨僧,中国比较文学之父[2],现代学者㊁诗人㊂吴宓身历晚清㊁民国,世易时危而文化困局尤甚㊂据‘空轩诗话“‘吴宓日记“‘吴宓日记续编“等文献所载,宓一生曾三次集中览读顾诗,且皆与其所经历生活文化之大变故时期相应㊂由此推之,吴宓评读亭林先生诗作确有其个人的内在寻求㊂宓读顾诗集中于1934~1938年及1956~1958年两个时期,以三大事件为节点可见其不同阶段研读顾诗态度之转变㊁精神需求之不同与思想认知之深化㊂黄晦闻的引导乃宓读顾诗的起点,并直接决定了吴宓评注‘亭林诗集“这一具体实践㊂民国二十三年(1934),黄晦闻时于北大讲授诗歌,感于时事, 乃于甲戌秋起改讲顾亭林诗,并依例作笺注 ㊂宓即购诗集二册,次年一月初又借得黄师讲义,始研读㊂然未逾月,黄晦闻病逝于京,其笺注顾诗工作亦未能完成㊂黄晦闻生前曾以己著‘诗旨纂辞“赠宓,并题言: 欲续成全编,恐年力不继矣㊂后有续予此编者予所至望也㊂ [3]21其情遗于未完之顾诗笺注,大抵相类㊂后宓评注‘亭林诗集“,并录师注,究其本初之意,盖起于此:承先师有待于后之托,续遗作以怀之㊂是时,宓读顾诗追随黄师之意彰,虽亦感于诗旨然未深涉己怀㊂此即第一阶段㊂民国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事变爆发㊂时宓任教清华,炮火之声在耳,国难之感日深㊂宓注顾诗即在本年㊂结合其日记所录,自七月十六日至七月二十六日,每日记事中均有 读‘顾亭林诗集“ 一则㊂[4]171-178时局陡变,宓于此时择顾诗作评注,一则践黄师遗志,二来实出于己心㊂宓于顾诗之中主动寻求感发力量之意,由此始切㊂此即第二阶段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传统文化日渐式微㊂宓向以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身心皆为现实所苦㊂是时顾诗评注已告一段落[5],然于1956~1958年间,吴宓第三次集中览读顾诗㊂观‘日记续编“㊀第4期许琳婧:以身载道,以文安时 论吴宓评注‘亭林诗集“103所录,此境下宓读顾诗用情寄意甚深,评读亭林先生其人其诗,充满个人独立之色彩与人生反思㊂此即第三阶段㊂三个阶段前后承继,实为吴宓解读顾诗层层深入渐于其中求得一己之道的过程㊂综而览之,可于其中体味顾诗之于吴宓的精神引领意义及思想启示价值㊂二、顾诗于吴宓之精神抚慰与救赎(一)家国罹难,士人当自强宓注顾诗起于对士人自振之精神力量的寻求㊂宓生于清末,时局混乱,封建统治腐败不堪㊂青年吴宓对清廷统治素有不满,认为 吾国诸事败坏 [4]25;及至革命军涌动㊁清廷覆亡,宓之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无所谓甚至欢迎,所思虑者不过 使余能于此危境中安稳渡过,则能广增闻见,多添知识,事后谈之亦津津有味,且多能掇拾轶闻琐事,为他日著书之资料 [4]164-165㊂吴宓真正感到家国沦丧之危机,自中日成对抗之势始,于1935年黄晦闻病逝及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达到顶点㊂由是观之,宓视家国之危,非一方土地上政权之转换,而为异族之进犯㊁主权之沦丧,类传统儒家思想所道 夷夏之防 ㊂宓于日记中道:学诗 必先学其人格㊁学其志向 [4]384㊂时势日紧,此时宓再读顾诗并加以评注,着意之处盖以诗观人,学习亭林先生身赴国难㊁意笃志坚之人格气节㊂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五月,福王于南京即位,南明王朝始立㊂亭林先生是年本已承诏拟赴任南京,不想弘光政权一年而覆,遂投身抗清斗争,辗转多地,联络各方势力,为光复旧朝而努力㊂明永历十五年(1661),南明亦亡㊂虽心系旧朝,然深感王朝更迭之势不可逆,亭林先生时年四十有九,秉母遗志,不仕二朝,退而治学以尽余生, 某自五十以后,笃志经史 (‘与人书二十五“)[6]149㊂关于理念,亭林先生诗学,一曰 诗言志㊂ 此诗之本也 ;二曰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㊂[7]460-461至于创作,明末清初,他感国祚之不宁,作诗纪事则涉国难家愁㊁抗清兵事㊁现实民生,论人兼及祖辈先人㊁高节处士㊁叛节贰臣;后抗清斗争失败退而避仕,同题诗作仍未有停㊂诗之于亭林先生,乃时移世易大环境下选择的表达方式,一为抒发己见,二为申明志向㊂同乡顾咸正顾推官乃亭林先生尤为推重的处士之一,‘亭林诗集“中涉推官之作共四篇,写作时间前后相隔三十余年㊂‘赠顾推官咸正“‘推官二子被难二首“及‘哭顾推官“皆作于永历元年(1647),顾咸正及其二子被执遇难时;‘华下有怀顾推官“则作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距先生辞世不过两载㊂四篇诗作内容前后相承,‘赠顾推官咸正“主要记述咸正出仕至隐归之经过,时祸尤未发,先生视时局仍较为乐观,末句作 会须洗中原,指顾安黔黎 [8]79慷慨之语㊂二㊁三两篇作于祸起之后,咸正二子先遭难,后及推官㊂先生营救未得,作诗两篇以记之,深表悲痛,愧恨殊甚㊂‘华下有怀顾推官“一篇,作诗之时先生已需 策杖 [8]1000行游㊂岁月渐侵,然先生心中仍感怀于旧日盟誓,豪言曰 为我呼蓐收,虎爪持霜金㊂起我九原豪,狝彼田中禽 [8]1000㊂此时,咸正已死节数载,先生作诗多次提及咸正,足见其感佩之深,亦可察者,实为先生情志之坚,不因势因时堕己平生之志㊂再观黄晦闻㊁吴宓于家国陷于祸难之际评读顾诗之举,可感其真意㊂黄晦闻因察时局始讲读顾诗,有诫云 今外祸日亟,覆亡恐将不免,吾国士子之自待自策,当如亭林 [3]21㊂笺注之时,黄注尤重考证顾诗写作时间及写作缘由,多有就作品对先生作诗之时思想㊁意志与平生节义点评之语㊂如永历元年(1647)亭林先生所作‘塞下曲二首“,黄按: 此诗作于顺治四年丁亥㊂亡国之人,长望恢复,而至于绝望,故 长作江南梦里人 云云,悲痛极矣! [9]17同期之作‘哭顾推官“‘精卫“诗后黄晦闻皆有类似评注㊂借此感之,黄注顾诗,倾注一己之心绪颇多而时有感喟之言㊂此于诗评本身虽有过当之嫌,然恰表明黄晦闻于时笺注顾诗之出发点:激励士子学人,通过研读顾诗,以先生风骨学养为范,于时势之下明104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行身立世之法,临国难而坚强自守,守道情不移㊂两载之后,卢沟桥事变促使吴宓始作顾诗评注㊂吴宓评注本兼收黄注,一为尊师,二为表于师之观点认同之意㊂重事典,议论作品常与亭林先生思想㊁实践相联系,尤好以时事入诗评,此为黄注特点,亦是吴宓评注本核心特色㊂宓注顾诗,以文学品鉴视角为辅,以作品精神价值㊁现实意义探索为主,较之其师黄晦闻,其旨一也㊂家国罹难,亭林先生尽己之能为匡扶旧朝做出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后事败退居一隅,仍语 神理傥不睽,久要终此心 [8]1000,以治学一途存益于后世㊂国祚不昌,士子不可 无知无动 [4]403,而应自振自强,尽己所能,有为于时㊂(二)文化沦丧,救文以报国复明与治学乃亭林先生一生思想行迹所涉两大主题㊂言及治学,宓与亭林先生可谓异代同道人 探求文化救亡之路径,此即吴宓研读评注顾诗之另一出发点㊂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知识分子多走上片面否定传统文化之途㊂宓虽为留美预备生,然于中国古典文化甚是推崇,认为 用新眼光㊁新理想咀嚼 ‘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亦 可成千百言,且皆系对于今时对症下药 ㊂[4]384其后游学,吴宓于这一观点愈加坚定㊂出国前,吴宓于日记中记下诸位先生之提示, 当于将来中国文化负莫大之责任 [4]265,游学 亦当专取其(西方文明)长而适于中国者 以自制本国之新文明 [4]310㊂留学哈佛期间,师从白璧德,吴宓受到新人文主义影响,且白师深望宓等中国学子致力于中国国学研究,使之保存并得以发扬㊂游学期间,吴宓亲身接触西方社会,认识到 在国中之少年,未知外国实况,误以西洋为天堂仙境 而西国社会之堕落,人心之浮动,实远甚于中国 [4]151㊂回国之后,吴宓创办‘学衡“,力促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之创办等,皆为其坚守中国传统文化㊁国学经典而随之进行的文化实践㊂宓于时之国民道德亦十分关注,且甚为之忧心㊂如1911年宓知帝京附近多有盗贼,评之云 中国社会诚非好现象也 [4]120㊂1912年又记上海居民区失火事,宓于日记中叹世风沦丧所苦者,无辜群众而已,感慨道: 风俗改良,则国民始可自进于道德,而共和前途之希望实在于是矣㊂ [4]214宓与亭林先生理念颇为相通㊂ 自炎武之先人,皆通经学古 ,嗣祖顾绍芾言: 凡今人之学,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古人也 ,求真知 惟读书而已 ㊂[6]79家学影响深刻,又值明末清初清谈之风大行,士大夫皆言明心见性,传统经学少人问津,亭林先生遂力倡为学当 好古敏求 ,探流溯源;且当用之于时,体察现实,拒 空虚之学 ㊂至于时俗,先生素重风俗教化,以为保国之本㊂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㊁辞受㊁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㊂ [6]92身立于世,当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㊂[6]93亭林先生诗学思想㊁创作风格即其理念之具现㊂顾诗有两大特点:一好驱遣经史,尤喜先秦之书㊁宋前之事;二长于叙事,铺陈尤多㊂关于用典,以‘赠顾推官咸正“为例, 君持苏生节 出自‘汉书㊃苏武传“, 一炬看燃脐 出自‘后汉书㊃董卓传“, 岂知杲卿血 二句出自‘唐书“, 便蹴刘司空 出自‘晋书㊃祖逖传“, 高景既分符,汾阴亦执珪 出自‘汉书“周苛㊁周昌兄弟事等㊂又如,‘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中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 [8]56之语,出自‘礼记㊃曾子问“;‘将远行作“中 收身蓬艾中 [8]161出自‘庄子“㊂顾诗用典特求之于先秦事,不取宋后事,合其治经史之学亦尚传统经典之旨,盖其着意溯源流㊁求正统之故㊂铺陈易观,先生作诗关注社会民生,纪实记事㊁品评人物,皆有详叙;且事件㊁人物多切时可考,能与史互证㊂清康熙十年(1671),先生作‘夏日二首“,叙田家荒祸连年,官家不体恤民情,反加重赋税,逼民反为盗之事㊂组诗其一直陈灾祸其状: 尘霾蔽昏旦 黍苗不作歌 ;并指出官场之黑暗: 贝玉方盈朝 硕鼠徒兴叹 ㊂其二言及民间人事,百姓 末俗无恒心 不为农事, 出门持尺刀 为盗作乱㊂[8]778-781组诗叙述由天灾论及人祸,详析民起为盗的客观因由与所涉时弊,亭林先生对现实问题之深切关怀及其对社会矛盾认知之深刻,于此可见一斑㊂亭林先生有言: 凡文之不关于六㊀第4期许琳婧:以身载道,以文安时 论吴宓评注‘亭林诗集“105经之指㊁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㊂ [6]139叙事铺陈,先生目的即在逐层揭露社会民生相关现实问题,以鉴后世㊂如此可见宓与亭林先生理念的一致性:所谓文化救亡,一则致力于学术延续文脉;二则面向现实改善时俗㊂故视宓为先生之异世同道者,可矣㊂然就前文所言,宓之文化思想与实践皆成形于其初次集中览读顾诗之前㊂观念既立㊁实践已成,宓注顾诗于启发宓之文化思考一旨似失去了意义,实则不然㊂吴宓自觉树立之信念理想并不坚定,时有摇摆㊂吴宓日记中,1919年9月8日一则,宓言及 当于学问道德以外,另求谋生之地 [4]67;1927年6月10日,录及与好友陈寅恪讨论事,陈言个体处世之法有二,一则 为理想而奋斗,而不自以为苦 ,二则 抛弃所有理想事业,自寻快乐 ㊂宓之态度则为: 不肯为二,则只有勉强为一㊂ [4]352自1928年,宓婚姻破裂,与毛彦文之爱情亦不顺畅,日记所言多为情感事㊂反复之间,宓陷于情感问题郁郁不能自拔,遑论思考救文保国等大课题㊂以是若道家国事变将吴宓从个人世界中激发唤醒,评注顾诗即对其精神世界之重新整合,使宓坚定信念,重返振兴国学以期文化救亡之道路㊂且宓评注之间常以英文或西学入注,如‘李克用墓“注三: cf Dryden s(诗)Alexsndr s Feast [9]136;‘书女娲庙“注一:言此一篇 具史诗(Epic)之体制与精神是矣 [9]132;另‘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宓将中国传统易学 以一象而该万事 与 柏拉图以下Ideas(one)与Facts(many) [9]169并置进行了比较㊂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先驱,宓于发扬国学价值之基础上,常有会通中西的学术尝试㊂由此看来,评注顾诗不仅于理念层面使宓之思想认知得先生之引领,进而坚定㊁深化;其本身亦直接成为宓践行其文化思考的一部分㊂‘日知录“中 亡国 与 亡天下 之辨[7]298甚明㊂故先生虽致力复国,然并不以此局限视野,而是将目光投注于文脉之延续, 立言以垂于后 [6]140㊂宓友人汤用彤亦曾论:为士之大者,当 肆力学问 , 用我国五千年之精神文明 使 中国之精神㊁之灵魂永久长存宇宙 [4]331;宓于日记中后再提及,附言 知忧患之必不能逃,则当奋力学道 [4]41㊂(三)深陷困局,惟心恒守道宓注顾诗,悟士人振奋之道,明文化救亡之志㊂然于1956~1958年吴宓第三次集中研读顾诗期间,此二者有所转化,内化为宓之个体感发力量与自救精神之源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局势渐安,吴宓却陷入个人危机 身心皆困于此起彼伏之文化运动夹缝中㊂于时顾诗又一次出现在日记所载览读书目之中,宓每读之,往往深感于内, 流泪甚多 [9]7-8㊂吴宓其人,道德观念强,性情尤率直,颇有文人气节, 此身物化,亦不肯随波逐流也 [4]327㊂王静安先生投湖后,宓感言: 他年不能够实行所志 为中国文化道德礼教之敌所逼迫,义无苟全者,则必当效王先生之行事,从容就死㊂ [4]346面对文字改革,宓不作退让,声明: 人民政府㊁共产党之政策及设施,宓无不热心拥护,独于文字改革及通行简字,未能赞同㊂ [10]321除了反对文字改革,宓于经典之贬损破坏亦抵制非常㊂宓于坚守文化根本之义矢志不移,然为避其他更多无端之构陷㊁批判,宓亦有妥协之处:及时认错,写思想改造长文,参加各种学习,少授课㊁少作诗,亦不甚读书,以求自我保全㊂这一时期从吴宓书信中可见一惶惑不安㊁身心单薄的知识分子,于时代洪流中作崇敬之语㊁行自认曲节之事,疲惫而痛苦㊂是时重览亭林诗作,实为假以求得心灵之寄托与救赎㊂寄托者,以亭林先生为己精神上之同道者㊂先生诗作多表达其坚定不移的文化㊁民族气节;宓偶有背节之举,非及根本,其心其行仍是坚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守护者㊂然既不可自作,吴宓便读亭林诗,以之慰己心㊁抒己怀㊂救赎者,背节之言行实苦己心矣㊂昔者黄晦闻师,今者陈寅恪友,皆能固守己道,于己则偶为应制之作,以人格自比梅村㊂览读顾诗,宓之所期实明己心未变㊁己志未移,故仍可稍作自我宽恕㊂106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这一时期,盖因己身直陷困厄之境,只能承受忍耐而无可退避,宓注顾诗之旨聚焦于个体情感与人生㊂以宓之率真性情㊁道德气节,痛心于内而无以抒怀,再读顾诗,视先生为知音㊁救赎者㊂三㊁宓读顾诗之价值拓延宓注顾诗不过数言,较之一般诗评本尤简㊂然其研读评注之本心深切时事㊁感发于内,所求得者于后学于现实皆有一定指导意义㊂国难当头,社会风俗流弊,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时代变迁与文化抉择,宓注顾诗实基于完成自我重新价值定位的现实需求㊂顾诗之于吴宓,实为宓与先生 思想沟通 之桥梁㊂宓读顾诗,亦是读人㊂先生以立身行事之道感于后世,引导士人察及文脉之本,观照社会现实,明立世济世之法㊂先生于宓为人生向导,于动荡时局中为宓指明个体自强自振之途,定其心志救文保国之途可行;既而宓为现实所苦,先生于宓亦是救赎,使其于挫折之境中坚守信念,得自我宽宥,不废己心㊂吾辈学子行身治学于和平年代,察宓之体悟,亦可从中获得重要启示㊂首先,学者当重己身人格道德之培养,行身示范,若得以影响感发他人,则其中绵延之精神力量不朽矣㊂梁任公言亭林先生 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1]59, 他的感化力所以能历久常新者,不徒在其学术之渊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 [1]69㊂学著诗文皆有凝聚作者思想人格于其文字表达㊂宓以文人自许,更推崇 圣贤㊁道德家㊁实行救世者 [4]321,对先生人格之崇敬,使其所得感发力量弥坚㊂其次,学者治学研究,当对社会现实有所体察观照,或于政治㊁经济㊁科技领域各精其术,或于文学㊁文化领域寻长远进步之方向,使之能够立德于世㊁立界于实,引领社会发展㊂再次,学者当明文脉延续之意义,无论何时何境,不废学术㊂隐逸之士自古不乏,最早如‘论语㊃微子“所载: 不辱其志,不辱其身,伯夷㊁叔齐与! [11]293孔子周游列国后退而著述,学问传之于后㊂先生所为类此,避仕而不脱世,继承先学,精研世理物况,体察民生,著述以待后学;朱次琦㊁简朝亮㊁黄节㊁吴宓一道亦为典例,四人前后师承(宓虽未至于黄师课堂,但其思想深受黄师影响),皆著述讲学,桃李广布,于中国传统文脉之保留传承有杰出贡献㊂中国传统文化㊁国学经典实中国文化发展㊁社会风尚引领的力量之源,不应随意弃置断废㊂重本源之探求㊁力量之发掘,重文脉之保护与存续,是以可得无尽之创新㊁进步力量矣㊂参考文献:[1]㊀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㊀赵连元.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J].学习与探索,1993(3):111-115.[3]㊀张寅彭.空轩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㊀吴宓.吴宓日记[M].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1998.[5]㊀张世民.论吴宓和顾炎武:关于吴宓‘亭林诗集“批注本[J].咸阳师专学报,1995(1):26-30.[6]㊀顾炎武.顾炎武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7]㊀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㊀王冀民.顾亭林诗笺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9]㊀吴宓.吴宓评注顾亭林诗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㊀吴学昭.吴宓书信集[M].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2011.[11]㊀朱振家.论语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责任编辑㊀范富安)。

吴宓的翻译思想与德国翻译家的影响

吴宓的翻译思想与德国翻译家的影响

吴宓的翻译思想与德国翻译家的影响吴宓(1893-1985),字仲特,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他曾在法国留学,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后又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吴宓擅长英、法、德三国语言,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现代翻译界的先驱者,他的翻译思想深受德国翻译家的影响,为中国翻译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吴宓的翻译思想吴宓的翻译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母语的追求、对目标语的迁就以及对原文的忠实。

吴宓十分重视对母语的追求。

他认为,翻译要想得到成功,首先要在母语方面下苦功。

只有在源语言与目标语言能完全掌握下,翻译才能得心应手。

吴宓强调对目标语的迁就。

他认为,翻译应当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迁就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语感,使译文既忠实于原著,又能得到接受。

吴宓主张对原文的忠实。

他认为,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语言风格,不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尽可能地还原原著的风采。

这些翻译观念,受到了德国翻译家的深刻影响。

二、德国翻译家的影响吴宓在德国留学期间,受到了德国翻译家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弗里德里希·席勒等人对他的影响尤为显著。

尼采的翻译思想对吴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采强调翻译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诠释原文,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

吴宓在翻译工作中也主张将原著的文化内涵完整地呈现出来,而不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转换。

他在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时,注重对原作的文化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呈现,这正是受到尼采翻译思想的影响所致。

席勒的翻译理念也对吴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席勒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译者应当在迁就目标语的前提下,注入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使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吴宓在翻译工作中也注重迁就目标语的语感和文化习惯,同时又在译文中加入了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和感悟,使译文更加生动和有力。

这种创造性的翻译理念正是受到席勒的影响所致。

“Mr.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en”文学鉴赏

“Mr.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en”文学鉴赏

一.题目的翻译 小结:题目是一篇文章最重要并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
有时只有几个字,但却不失其提携全文之用,认识到题目与内容 的密切关系对于译者来说十分重要。所以需要作者只有在把握了 全篇文章的内容之后,再用心斟酌决定题目的翻译, 这样才能把原 文的题目准确精辟的翻译成中文。对于现代散文翻译来说,还要 尽可能的保留原题目的美学价值及相应的意境。
二 词句的翻译
1. his friends are just as proud to find in him one of nature's great gentlemen. 黄译:他的好友们也莫不以结实他这样一位人世间的博雅之 士为荣。 林译:而他的好友也视他为一位天真淳朴的人物。 比较:从翻译的准确性来说,黄译文更加精确。“proud to find”译为了“以...为荣”,“find in him”译为“结识他” 甚为准确。又译Gentleman为”博雅之士“,暗含了吴宓一生 的教育理想,可谓深得吴宓其人其心。而林的译法没有把原 作对应的句式译出来,把nature's great gentlemen译成天真纯 朴之人,意义与原文稍有出入。 技巧:翻译时尽量与原作句式保持一致,要做到准 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关于文学翻译
• 所谓文学翻译,即将用一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翻译 为另一种语言的文字,如本篇译者将英语版的现代散文译成中 文版现代散文。 • 虽为翻译,但文学作品翻译时还要求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 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 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也就是说,翻译文学作 品,既要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也要再现原作的艺术意境。 •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把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概括为一个 “化”字,即“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 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 的风味”。

吴宓: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

吴宓: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
国古 书全 体校 印一 过 ,并 取外 国 佳 书尽 数 翻译 ,期成 学 术文 章 之大 观 ,而 于 国家精 神 之前 途 ,亦 不无 小补 ;而尤 要 之事则 社 友 均 当实行 完全 之 道德 ,期为 世之 修学 者 、营 业 者 树 一模 范 ,使 知躬 行道 德未 尽 无 用 ,且 终 致最 后之 成 功 ,或者 道 可光 明 、俗 可变 易 ,则 区区百 年之 志也 。”
清末 民初 ,报刊在中国作 为新 生事 物 ,正 在 兴起 和发 展 之 中 。这 自然为吴 宓 “期期 于道 义文章 ”,以 逞其 “区区百年之 志”,提供 了展示 其 才能 的平 台 。在清 华 读 书 时 ,他 就有志 于 “杂志与化学 二种”。在他 看来 ,“化 学 工业 ” 是 门 “实 学 ”, 可 以 发 展 中 国 的 科 学 ,以 富 国强 民。他 之所 以没有 选择 ,是 因为 自
108
0 人物述林
复学 ,在 圣 约翰 大学 不 过 2个 月 的 他 又复 人清华 ,直 至 1916年夏 ,于 清华 学校高等科毕业 。
他 年 少 时就 喜舞 文 弄 墨 ,10岁 那 年 就练 笔 写小 说 ,清 华 复试那 年 就开 始记 日记 ,直 至终 身几 乎从 未 辍 笔 。入 清华 后 ,他 利 用暑 假 ,将 自己的诗稿 编成 《雨僧诗稿 》。他还 与 同学 汤用 彤合 著 章 回体 小说 《崆 峒片羽 录》。他们 只写成前 三 回 ,有 3万 字 左 右 ,后 又散 佚 。他 还 与 同 学施济合作用 英文写成 《天坛》,并 作 为美 籍 教 师 所 授 “欧 洲 古 代 史 ” 的课 程成 绩 。在 清华 读 书 时 ,发表 过纪实小说 《二城新事 》、剧本 《沧 桑艳传奇》 和若 干诗 文。

《吴宓先生》三译本比较分析

《吴宓先生》三译本比较分析

整体的把握与细节的合理处理——《吴宓先生》三译本比较分析摘要:《吴宓先生》是温源宁先生的名作,一篇生动而形象地描写吴宓先生的杰出散文。

本文选取了林语堂、江枫和黄世坦三位翻译家的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上分析三译本的差别。

关键词:译本;对比;分析; 整体把握;细节处理Abstract: Mr. Wu Mi - 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 is a masterpiece of Mr. Wen Yuanning, an essay which describes Mr. Wu Mi vividly. This articleselects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ree famous translators—Lin Yutang, Jiang Feng and Huang Shitan to contrast and analyze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grasp of whole and the processing of details among these three versions. Key Words: translated version; contrast;analyze; the grasp of whole; the processing of details1引言《吴宓先生》是《不够知己》中的一篇人物小传。

《吴宓先生》该文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吴宓先生一生的贡献,中肯地评价了他的功过,外貌与性格的描写尤其生动传神、刻画逼真,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杰出散文。

2《吴宓先生》三译本比较分析2.1 译本作者比较林语堂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

Imperfect Underst anding一书问世不久,林语堂曾经译过其中的几篇。

《吴宓先生》便是其中的一篇。

第十四讲 吴宓

第十四讲 吴宓
第十四讲
吴宓
吴宓
吴宓(1894—1978),原名玉衡,小名陀曼,字雨 僧,亦作雨生,1910年报考清华时改名吴宓。陕 西省泾阳县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著名 文学评论家、教育家、诗人。 吴宓幼年从家学。1906年随家迁居三原县。冬, 考入三原县宏道高等学堂预科(中学部),学习 国文、英文及数理化各科。同学中有张奚若。 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全国考生中复试第二 名)。1914年担任《清华周刊》编辑。
1917年8月赴美国留学,在弗吉尼亚州立 大学学习文学。 1918年9月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 从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领袖白璧 德教授,研习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哲学。 与陈寅恪、汤用彤被称为“哈佛三杰”。 1920年6月毕业,获文学士学位。9月升入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1921年6月毕业,获 文学硕士学位。随即回国。
1928-1934年,兼任天津《大公报》“文 学副刊”主编。 1929年9月与陈心一离婚。 1938年任教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后任清 华文科研究所外国文学部主任。 1942年,被教育部聘为英国文学“部聘教 授”。当年的“哈佛三杰”同时列名。 1946年任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并兼武昌华中大学国文系教授。
1925年初吴宓回到清华,负责筹建清华国学研究 院,并任研究院主任。研究院“以研究高深学术, 造就专门人才”为宗旨。该院“略仿旧日书院及 英国大学制度:研究之法,注重个人自修,教授 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 期使学员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 1926年3月,专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28年 改为外文系)教授。并代理系主任职。开设西洋 文学史、中西诗之比较、文学与人生等课程。
1921年回国后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 大学前身)西洋文学系教授,开设英国文学 史、英诗选读等课。在南京任教期间,与 刘伯明、梅光迪等筹办《学衡》杂志, 1922年元旦《学衡》创办,吴宓任总编辑。 反对白话文运动,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形 成对峙之势。 1924年赴沈阳,任东北大学英语系教授。

吴宓先生講外國文學

吴宓先生講外國文學

吴宓先生講外國文學
謝桃坊
【期刊名称】《蜀学》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吴宓先生是學貫中西的著名學者,學識極爲淵博精深。

1933年他爲《吴宓詩集》作的自序裹,談到平生著述計劃説:''''我今生衹作三部書:(1)詩集。

(2)長篇章回體小説《新舊因緣》或改名。

(3)《人生要義》或名《道德哲學》,係由直接感覺體驗綜合而成之人生哲學。

取東西古今聖賢之言,觸發闡釋其確義,而以日常實際公私事物爲之例證。

''''自《吴宓詩集》於1935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後,世事蹉跎,以致後兩種著述計劃未能實現。

我們縱觀其一生的學術成就,應是在
【总页数】4页(P192-195)
【作者】謝桃坊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四川省文史研究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試論敦煌“唱導文學”與“俗講文學”之名義 [J], 鄭阿財;
2.為我國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撐和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就反外國制裁法答記者問 [J],
3.論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學中超越現代認知機制的“鄉土中國”講述 [J], 徐志偉
4.全面深入實施香港國安法推進‘--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上的講話 [J], 夏寶龍
5.為完成國家建設計劃,必須做好勞動保護工作——在第一次全國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J], 毛齊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语堂译文:
脑袋形似一颗炸弹,而一样的有爆发性,面 是瘦黄,胡须儿有随时蔓延全局之势,但是 每晨刮的整整齐齐,面容险峻,颧骨高起, 两颊瘦削,一对眼睛亮晶晶的像两粒炙光的 煤炭——这些都装在一个太长的脖子上及一 副像枝铜棍那样结实的身材上。
种人面貌太平凡” 中“这种人”做到了句子间 的连贯。比之“他们的面孔”,译为“面貌如 何”更好,但此译文省略了原文后半句,语义 虽全,效果欠佳。
原文4:
But Mr. Wu's face is worth a fortune: it is peculiar to the point of caricature.
黄世坦译文:
有些人,即使被介绍过一百次后,到第一 百零一次见面时,还需要再经人介绍才能 认识。
赏析:“be introduced”被动句译成“经人介
绍”;此句与前一句有一种反衬的关系,一 般翻译时会加连词,但考虑到散文的特点 “形散神聚”,不加连词更佳。
原文3:
Their faces are so ordinary: no mannerisms, no "anything", just plain Jack, Tom and Harry.
黄世坦译文:
他的脑袋形似一枚炸弹,且使人觉着行将爆 发一般。瘦削的面庞,有些苍白、憔悴;胡 须时有进出毛孔欲蔓延全脸之势,但每天清 晨总是被规规矩矩地刺得干干净净。粗犷的 面部,颧骨高耸,两须深陷,一双眼睛好似 烧亮的炭火,灼灼逼人。——所有这一切又 都安放在一个加倍地过长的脖颈上。他的身 躯干瘦,像根钢条那样健壮,坚硬得难以伸 缩。
文学翻译鉴赏
------<吴宓先生其人>
墨鱼制作
内容简介:
《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 士》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吴宓一生的贡献, 中肯地评价了他的功过,外貌与性格的描写 尤其生动传神、刻画逼真,是一篇描写人物 的杰出散文。
原文1:
Mr. Wu Mi is 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
林语堂译文:
世上只有一个吴雨生,叫你一见不能忘。
赏析:“Mr. Wu Miபைடு நூலகம்译成“吴雨生”而非
“吴宓先生”易使读者迷惑,最好加注“吴宓, 字雨生”;“like nothing”译成“只有一个” 没有“独一无二”来的文气。
原文2:
There are some people one has to be introduced to a hundred times, and on the hundredth and one time one has to be introduced again.
林语堂译文:
但是雨生的脸倒是一种天生禀赋,恢奇的 像一副讽刺画。
赏析:“天生禀赋”是褒义词,而“讽刺画”
偏向于贬义,这使语义上有点矛盾,结合全 文看,作者对吴宓先生是敬重的,故不应有 贬低之意。
原文5:
A head shaped like a bomb, and just as suggestively explosive, gaunt, wan in colour, with hair threatening to break out all over the face, but always kept well within bounds by a clean shave every morning, rugged, with very prominent cheek-bones and sunken cheeks, and eyes which stare at one like glowing coals all this set on a neck too long by half; and a thin body, as strong and as little elastic as a rod of steel!(P47)
黄世坦译文:
当今世上吴宓先生可谓独一无二:他让你见 过一面,就永难忘记。
赏析:“like nothing”什么都不像,译成“独
一无二”;“on earth”译成“世上”符合汉语 用词;“当今”以此体现出了时态,与“is” 相符。本句翻译时注意了语序的调整及主语的 补充。
原文1:
Mr. Wu Mi is 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
原文3:
Their faces are so ordinary: no mannerisms, no "anything", just plain Jack, Tom and Harry.
林语堂译文:
这种人面貌太平凡,没有怪样没有个性,就 是平平无奇一个面庞。
赏析:“Their faces are so ordinary”译成“这
黄世坦译文:
他们的面孔太一般化了:没有丝毫个性,简 直“一无所有”,仅仅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张 三、李四或王五而已。
赏析:“no ‘anything’”追求四字格,译成
“一无所有”有些牵强,若译为“毫无特点” 较好,但“简直”一词添加的十分符合语境。 “Jack, Tom and Harry.”运用归化。
黄世坦译文:
而吴先生的面孔可谓得天独厚:奇绝得犹 如一幅漫画。
赏析:此句中“face”译成“面孔”,感觉
没有“相貌”来的好。但“得天独厚”用的 十分绝妙。
原文4:
But Mr. Wu's face is worth a fortune: it is peculiar to the point of caricature.
赏析:
1. 用“枚”而非“个”,注意了英汉差异: 汉语特有的量词。
2. 将长句拆分成了短句,并调整了语序, 层次分明。
3. “stare at one”本意是“凝视”此处译 成“灼灼逼人”,结合上下文及标题中 的“Gentleman”,这个词不适合用于吴 宓先生身上。
4. “elastic”指有弹力,那么“little elastic” 就是坚硬,不必译成“坚硬得难以伸缩” 且坚硬和伸缩没有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