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宗教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一)《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一书,最近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这是邓正来先生潜心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结晶。

邓先生是著名的哈耶克政治哲学和法哲学著述的中文译者,他翻译出版了哈耶克相关领域的主要著作《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论文集》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凡两百万言,可谓工程浩大。

近年来,学术界一大令人忧喜各半的现象便是对西学的快餐式译述,可邓先生当另眼相看,他是在选择以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为自己研究对象之后,才着手进行艰苦的翻译工作的,他因此而称自己的译事为研究性翻译作业。

在翻译工作的进行中,他研读了哈耶克的绝大多数论著和一些被公认为重要的研究哈耶克思想的二手西方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八篇专门性研究的长文:“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再研究”、“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再研究”、“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过程:哈耶克法律理论研究的补论”、“‘社会正义’的拟人化谬误及其危害:哈耶克正义理论的研究”以及“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加上另外与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相关的三篇评论性文字,共计十一篇文章,构成为这部论文集的主体。

邓先生说:“这部论文集是我在近八年中做的一些作业,而我之所以把它们称作‘作业’,主要是为了表达这样两个意思:第一,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并不是我研究的目的,而毋宁是我为了对哈耶克这一脉理论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或开放出来的问题进行检讨和批判而做的前提性准备工作;或者说,我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实是为了更妥切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秩序及其制度。

第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只是西方论者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秩序理论脉络中的一个重要脉络而已,而这在根本上意味着我的作业尚未完成;因此,我还必须继续对其他阐释和认识人类社会秩序及其制度的重要理论脉络进行研究和分析。

哈耶克论自由

哈耶克论自由

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及其认识论基础均是错误的在1984年出版的《哈耶克论自由》中,格雷(Gray, 1984)对哈耶克的思想和学术观点做了较深入的理论评述,由此赢得了格雷本人在学界的学术声誉,并致使哈耶克本人在生前把格雷视作为学术知音。

在这本书中,格雷对哈耶克的赞誉之辞、之处颇多。

格雷曾把哈耶克描述为一个康德主义者,还说维特根斯坦对哈耶克的影响至深(然而,从哈耶克晚年的自叙中,可以断定,格雷显然主观臆断了哈耶克理论与康德哲学的关系。

另外,格雷对哈耶克思想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关系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对此,笔者以后拟以专文评析)。

在这部著作第一版中,格雷曾对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并非常准确地辨析出了该理论的三个基本点:“看不见得手”(的演进机制),默会和实际知识(tacit and practical knowledge),以及传统的自然演进。

从这部书第一版的整体论述中,可以看出,格雷对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基本上是肯定的。

但是,在这部书1998年第三版的“后记”中,格雷对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及其整个社会理论和哲学基础则基本上进行了全面地否定与批判。

格雷对哈耶克理论的全面挑战,首先是从哈耶克理论进路的知识论层面上着手的。

在理论层面上,格雷认为,在哈耶克晚年的著作中,其自发社会秩序理论是与一种制度演进上的达尔文主义即文化进化的信念联系在一起的。

在另一方面,它又在许多面相上来说实为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哲学一种“回光返照”。

格雷认为,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两个方面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说,格雷认为,我们并不知晓与达尔文生物进化相类似的任何文化进化机制。

从哈耶克的文化进化论来说,它之所以是错误的,首先是因为它不能界定文化进化的单元是什么。

按照新达尔文主义的生物学,进化单元并不是生物种类,甚至也不是生物个体,而是基因,或者说基因链。

那么,在社会领域中,哈耶克所说的文化进化的单元是什么?并不清楚。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哈耶克,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字,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是一位普遍认可的哲学巨人,曾为人类智慧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无可比拟,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关于哈耶克的一些思考。

哈耶克的哲学是什么?哈耶克的哲学源自他所探究的问题,以及他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

他关注的重点是问题本身,而不是解决方案,他对问题追求完美,想要解决每个问题,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认为,每一个问题都应被彻底探究才可以推出完整的结论。

哈耶克认为,哲学能够提高人类的智慧,进而促进人们的思考和创新。

他认为,通过哲学的思考,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答案,这种思考能帮助人们找到更多的方向,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哈耶克总是建议学生们多多思考,思考能帮助人们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更好地为准备未来。

另一个哈耶克认为重要的概念是“解答的对错性”,他认为,对于某些问题,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而这一答案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意味着,哈耶克强调,如果一个解答的准确性没有得到保证,那么这个解答就不可取。

这一概念可以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甚至是解决政治及其它复杂问题上,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哈耶克笔下普世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哈耶克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哲学思考和创新来学习,以及克服自身的限制,让人类可以更好地发展。

他认为,只有跳出旧的思想模式,接受新的观点,才能激发更多的思维及解决方案,让人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和社会的发展。

从上文可以看出,哈耶克的思想和哲学对于我们的当代社会非常有意义,因为他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发展方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哲学思考和解决方案,这让我们可以在既定的方向上,不断进步,也可以不断寻求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因此,哈耶克的思想和哲学理念仍然是未来的发展动力。

未来,人们仍然可以从哈耶克的思想中学习,激发新的思想,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

哈耶克_备受争议的思想家

哈耶克_备受争议的思想家

人物社会科学报/2005年/01月/20日/第006版/哈耶克:备受争议的思想家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邓正来 编者按“哈耶克的论著阐发了一个思想体系,其抱负之宏大完全可与穆勒和马克思的思想体系相媲美。

”著名哲学家约翰・格雷如是说。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地利思想家哈耶克的学术地位极高,其宏富的思想体系可谓是现代以来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为此,我们邀请邓正来先生对其学术做一述评。

当然,同任何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样,他的思想体系中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之处,敬请读者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借鉴。

学术A“哈耶克的终身问题”就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而言,其最为核心的洞见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个命题。

然而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命题都是以否定“原子论的个人主义”为前提的。

第一,所有的社会秩序不是生成的就是建构的:前者是指“自生自发的秩序”,而后者则是指“组织”这类秩序。

在这两种社会秩序中,只有自生自发秩序才是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因为这种秩序与组织完全不同,它们的出现和进化以及它们演化扩展赖以为基础的规则机制所具有的非设计性质,都必定会引发真正需要解释和理解的问题。

第二,根据上述“社会秩序分类学”,道德、宗教、法律、语言、书写、货币、市场以及社会的整个秩序,也都是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

但是,在这种社会秩序中,还存在着两种不能混淆的秩序类型:一是在遵循规则的无数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互动网络的“行动结构”,二是作为一种业已确立的规则或规范系统的秩序。

显而易见,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绝不能被化约成行为规则系统,因此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揭示那些只要得到遵循便会导向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及其赖以存续的常规性。

第三,根据上述“行动结构”与“规则系统”的两分框架,哈耶克又指出,社会行为规则系统乃是一种“文化进化”的过程。

这一深刻命题为他奠定一种新的解释路径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即这些社会行为规则不仅引导着那些以默会的方式遵循它们但对为什么遵循它们或对它们的内容并不知道的行动者如何采取行动,而且还反过来在更深的层面上设定了社会秩序的自生自发性质,亦即通过行动者对他们所遵循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文化进化”选择而达致的自生自发进程。

附:杨小凯:我所了解的哈耶克思想

附:杨小凯:我所了解的哈耶克思想

作者简介:杨小凯是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研究员、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任教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

是当代最有成就,也是最有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之一。

2004年7月因病去世。

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

我是一个有一套独特经济思想的人,对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没有崇拜感,对其中几位我还觉得他们很难说是值得获此殊荣的。

而且我是个对科学方法有嗜好的人,对那些非数学的思想从来不重视。

但我读了哈耶克的著作后(他是一个从不用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非常欣赏的感觉。

我自己也讲不清为什么会有这种从来没有的感觉,但我相信,大多数人读了他的书,对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入骨髓的变化。

让我记录下我读哈耶克著作的感想,与读者分享。

哈耶克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与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批判思路很不一样。

今天大多数对社会主义进行批评的中国人,多是从社会主义实行以后经济效率不高着眼的。

而哈耶克对社会主义批判的着眼点却是制度形成的机制。

哈耶克认为自由社会的制度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从没有人有意去设计整个社会制度。

因此,这种制度的形成是千万人互相竞争、互相作用的结果,所以这种自发形成的制度包含了所有人所知道的互不相同的信息,而竞争过程也使人无法垄断制度设计和形成机制,因而无法利用这种垄断来损人利己,所以信息的合成过程会将信息传递中的歪曲降到最小。

而社会主义制度是世上第一个由某些思想家为社会总体设计的一种制度,它不是自发地在一个竞争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它包含的信息量受某个思想家所知信息局限,不可能是亿万人交互作用、将不同的信息综合使用的。

在哈耶克看来,一个自由的社会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差别,一是在自由社会中,制度和秩序是自发形成的,不可能由少数思想家设计。

二是自由社会中的制度都是一些游戏规则,人们只对游戏规则是否公正做判断。

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却规定谁应该是胜者,什么应该是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

哈耶克的秩序观

哈耶克的秩序观

略论哈耶克的秩序观——兼析政府与市场的可能边界束顺民*内容提要: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各界的反思与检讨。

研读哈耶克的著作,理解哈耶克的知识论,把握哈耶克的秩序观,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可能的合理边界,是知识界当下的一个重要议题。

对这一议题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均衡有序发展。

关键词:哈耶克知识秩序政府市场On the Notion of Hayek’s Order Theory——Also Discussing the Possible Borderlin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Abstract: After 2008, the great financial crisis had all circles reflect and remorse. It is a very important mission for studying Hayek’s works, understanding his knowledge conception and grasping his order conception. As doing so, the possible borderlin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might be found. Such study is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Key Words: Hayek; Knowledge; order; government; Market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住房市场的资金链,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

繁荣泡沫的破灭,很快在各国引起了连锁反应,全球经济为之大伤元气。

危机爆发之后,政界、金融界、实体经济界和知识界等纷纷开展了反思与检讨。

这场危机,要求人们必须在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上有新的认识和警觉。

浅析哈耶克的法治思想

浅析哈耶克的法治思想

浅析哈耶克的法治思想况皓一代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于1960年出版了《自由宪章》一书,详尽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研究经济出身的哈耶克,通过对哲学、政治学和思想史的全面研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在他的框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法治下的自由”。

本文试分析哈耶克对于法律、自由和法治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以厘清他关于法治的一些重要思想。

(一)哲学基础要理解哈耶克的整个思想体系,就必须理解他的三块哲学基石——无知论、社会秩序论和自由的价值。

无知论哈耶克认为:承认我们每个人必然无知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基础。

这里的无知,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无知,同样(甚至更为重要地)侧重于社会科学方面。

“那种认为人已然拥有了一种构设文明的心智能力,从而应当按其设计创造文明的整个观念,基本上是一种谬误。

”因此,当形形色色的“至善论”和基于个人理性之上的“乌托邦”被试图运用到改造现存秩序的实践中来时,或用来预见人类的发展和预设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时,便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了。

这些思想直接导致了纳粹政权和计划经济的出现。

随着人类总体知识的不断增长,“公认的无知范围亦会扩大”。

这是因为:一、知识的增长往往伴随着新的知识领域的出现和知识体系向未知世界的扩张。

知识增长的速度越快、总量越大,新的无知领域也就越大。

二、随着知识总量的增长,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

相对于系统的科学知识而言,我们对于大多数带有工具性的社会符号系统——语言、货币、风俗、习惯法——则更加无知。

这些符号系统是人类经悠久岁月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产物,通过对它们的运用,我们才得以应对我们周遭的环境。

然而,“人不仅对于自己为什么要使用某种形式的工具而不是用其它种形式之工具是无知的,而且对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此一行动方式而不使用其它种行动方式亦是无知的”。

(语言代替事实)换言之,今天的人们不仅很难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拥有这样多种不同的制度、传统,而且对于这些工具影响我们思维、行动和生活的机理也是所知甚少的。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思想研究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思想研究

先要清楚哈耶克的 自发秩序思想 。要 了解哈耶克 的“ 自发秩序”
思想 , 首先要 了解哈耶克对 “ 自发秩序 ” 及相关概 念的理解 , 主要 是对 “ 秩序” “ 社会 秩序 ” 和“ 自发秩序” 的理解 。 首先是秩序。 对 于 秩序 , 哈耶克的界定是 : “ 所谓 ‘ 秩序 ’ , 我们将一 以贯之地意指这
教授 石元 康 1 9 8 6年在国际中 国哲学研讨 会上发表《 自发 的秩 序
与无为而治》 一文 , 指出 : “ 哈耶克所提出的 自发 秩序 与道 家的无 为而治 , 在结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 虽然它们的哲学基础 是完全 不同的。……根据道家的政 治哲学所建立起来 的社会 、 政治 、 道 似的地方 。换句话说 , 我想要指 出的是 , 道家的政治哲学可能可 以为 自由主义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提供一些哲学上的理据 。”
人类 的意识是 相互独立 的 , 但是我 们不得不承认 “ 道” 可以被感 知, 然 而这 种感 知与作为 客观存在 的“ 道” 之 间不完全 一致 , 存在
治社会才能够得 到真正的实现。或者说 , 哈耶克所指的 自由是一 种“ 法下 自由” , 而“ 一般且 抽象 的规 则 , 乃是 实质 意 义上 的 法
_ 丝路文化 / S I L U Wt = N HU A
老子的道法 自然与哈耶克的 自发秩序思想研究
周 敏
( 中南 大学公 共 管理学 院 湘潭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湖南长 沙
摘 要
4 1 0 0 0 0)
老子是我 国古代最伟 大的哲 学家之一 , 他的思想不仅仅影响 了中国, 更是对西方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哈 耶克就是深受其思想
持“ 自发的秩序 ” 的最重要 的三个要素 , 而 这其 中 自由又是最为 重要的一环 。在哈耶克看来 自由的力量是非常 巨大 的, 自由赋予 了社会一种进步 的能力 , 同时也赋予 了文明一种创造力 。在这种 意义上 ,可 以将 自由视为 自发 的秩序得 以存在与维持 的必要 条 件, 内部规则的存在 自由是得以存 在的必要 条件 , 自由只有在法

哈耶克与托克维尔的自由观比较

哈耶克与托克维尔的自由观比较

但 是一种义务, 对自己有好处 。 也 所以当法 国人 因对法 国大革 和主义的自由理想。 厘凰圜 命 的余悸而普遍贬抑政 治自由的时候, 托克维尔则看到, 个人
自由 正 是 通 过 政 治 自由得 以实 现 的 , 泛 而 有 效 的 政 治 自由 , 广
( 作者单位 : 南工 业大学 ) 河
性仅仅在于实施这些抽象规则, 当然这种政府行为完全 济 变量的参数众多, 从而导致了知识的分散 性、 多样性和 易变 的必要. 性, 没有一个机关 或头脑 能随时全部 掌握它们。既然不能 掌 不 同于计 划经济体制 下的政 府控制, 哈耶克将二者关系类 比
握, 当然 也是 不 能 计 划 的 。 划 经 济 的 设 计 者们 则 希望 通 过 集 为 制 定 道 路 使 用 规则 和 命令 人 民向何 处去 。 计 前者 是 一种 形 式 规 中 的 计 划 和 控 制 来 组 织 整 个社 会 资源 , 制 一个 社 会 所 要 生 则, 控 后者 是 一种 具体 指 令 。 形式 规 则 是一 种 粗 线 条 的框 架 ,“ 形
产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 数量以及这些商品和劳务在不同地区 式规则只限于确定资源得 以使用的条件 , 至于这 些资源用于 和集 团间的分配 , 以此来达到一个单一 目标。 并 哈耶克认为 ,
何 种 目 , 听 由个人决 定 ” 形 式 规 则用 一 般 性 措 词 加 以限 地 则 。
这 种 被 称 为 “ 共 利 益 ” 全 体 福 利 ”的单 一 目标 是 对 个人 自 公 、“ 定, 不考虑时间、 点和特 定的人, 地 人们并不知道它会 有助 于
” 往往就不 再理会把他们 的个人幸福与全体 繁荣联 系, 把尽政 精神 。 ④
治义务看作是一种讨厌的孽障。 是托克维尔在美国却发现了 但

哈耶克讲稿

哈耶克讲稿

哈耶克理论讲稿行政0801班谭群燕学号:U200816619引子:头衔:“一个失败的经济学家”、“极端自由主义者”、“自由至上主义者”、“保守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新右派”、“自由主义者”到“古典自由主义者”、“先知”、“伟大的思想家”,甚至“自亚当·斯密以来最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一、哈耶克生平简介哈耶克(1899-1992)Hayek,Friedrich August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人类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

二、哈耶克自由思想产生背景1、哈耶克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大师,曾在世界上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四个重要中心(即维也纳大学、伦敦大学、芝加哥大学、弗赖堡大学)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深受古典自由主义崇尚“自然”、强调“宪政”的基本观念影响。

2、时代背景:他所生活的年代中相继出现的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潮与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以及自由主义大本营——英美等国在二战后转而实施民主社会福利国家政策对哈耶克的思想形成上所产生的刺激和影响我认为,他所做的就是要重述自由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解释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最终达到如何在特定秩序下实现自由理想的问题。

三、哈耶克的主要思想:(一)自由主义思想——自由是哈耶克的始终追求的目标1、自由的含义:哈耶克从最原始的意义上来定义自由,哈耶克认为自由即“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哈耶克,2003b,P3)。

所谓强制,哈耶克这里是“意指一人的环境或情境为他人所控制,以致于为了避免所谓的更大的危害,他被迫不能按自己的一贯的计划行事,而只能服务于强制者的目的。

除了选择他人强设于他的所谓较小危害之情境以外,他既不能运用他自己的智识或知识,亦不能遵循他自己的目标及信念”(哈耶克2003b,P16-17)。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哈耶克(Hayek)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方向,也影响了西方社会、政治观念以及经济学方法研究的方向。

哈耶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思想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等方面都有影响,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坚定的政治社会主义主张,大力提倡个人自由和市场活动的自由。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讲,哈耶克的思想处处可见,他的思想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最一开始,哈耶克的著作《自由的组织》(The Road to Serfdom)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

它争论说,西方民主国家正逐步迈向专制政府,走向政治极权化。

这本书把国家和政治秩序从一种自由的观念中细分出来,形成一种“自由的组织”的理论,来反对政治专制化以及其他一些不当的社会变革。

在这本书中,哈耶克提出了自由的经济,并且倡导个人自由、市场自由和法治的建设。

哈耶克也深刻地探讨了尊重个人自由的政治秩序,以及构建自由社会的思想。

他认为,尊重个人自由是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准则,个人自由是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他要求政治制度应当完全尊重个人自由,而其他一切制度须以个人自由为基础。

他还提出了西方民主国家应实现的“分离权利”的概念,这是建立一个能够尊重个人自由的政治秩序的一个基本原则。

哈耶克的思想也在经济学方面受到重视。

他提出了“均衡经济”的概念,说明了个体经济行为会对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推导出应尊重市场的理性自由的经济原则。

与此同时,他提出了“隐含知识”的观点,阐述了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收集、组织和分配社会知识,比政府官僚主义机构更有效地处理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今天的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深入研究。

总之,哈耶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思想在政治和经济学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影响了西方政治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哈耶克的思想蕴含了充分尊重个人自由、发展市场经济、构建真正自由社会的理念,这是20世纪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西方社会变革的里程碑。

哈耶克: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

哈耶克: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

哈耶克: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Hayek,1899-1992)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耶克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1-1950)、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1962)、德国弗赖堡大学(1962-1968)等。

哈耶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法学、系统思维、思想史、认知科学领域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他坚持古典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自1944年第一版起,成为了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这本书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累计销售量超过二百万本(截止2010年),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之一,并常被当今的许多评论家所引用。

1984年,哈耶克获颁英国名誉勋位,以表彰其对经济学研究的贡献。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颁给哈耶克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以表扬他“终身的高瞻远瞩”。

他是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他是凯恩斯主义坚定的反对者,哪怕为此保守嘲笑和攻击。

但是最终,哈耶克战胜了凯恩斯,并且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9年,哈耶克90岁生日时,撒切尔夫人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很多人宽宏地评价我们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但如果没有那些价值和信念将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我们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您的著作和思考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启迪,是极为重要的。

您对我们厥功至伟!关于国家的职责方面,哈耶克认为:国家的主要角色应该是维持法治,并且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介入其他领域,尤其是干预自由市场。

在他的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他说,极权主义独裁者的崛起是由于政府对市场进行了太多干预和管制,形成制度上的缺陷,造成政治和公民自由的丧失而最终导致的。

哈耶克 论思想国有

哈耶克 论思想国有

论思想国有哈耶克著,殷海光译国家,在与其中的个人相对的关系上,以或多或少的程度,是权威之一种。

绝对的极权国家绝对地把思想国有化。

既然如此,可见思想之国有化,是思想之权威化。

思想权威化,因时代、社会、或地域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态。

在部落社会,酋长的想法是部众行动的准绳。

在东方的君权时代,常有自称或被称为“圣君”者流的念头立为天下法。

有冒犯之者,被目为“大逆不道”;士人进身之阶永被斩绝。

这,在西方,相当于宗教除革。

在西方教权盛行时期,僧侣的经典是支配思想的“大经大法”。

到现代,反民主自由的党权崛起。

这些形态固然各不相同,起因各不一样,说素各有千秋,有的表尚唯心,有的强调唯物,有的自命实现“历史使命”,又有的口称“代表人民”,但是,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思想之权威化。

思想一权威化,人间就惨祸大作,黑暗就笼罩大地!古往今来,为了所谓“信条战争”,牺牲了多少生灵!又多少睿智之士在权威思想之前遭受迫害!洛杰培根(Roger Bacon),迦利略(G Galileo),不过是其中的显例而已。

时至今日,在稍有实证态度的人看来,人类在这条旧路上走,何其残酷,何其愚昧,又何其浪费!所以,西方自宗教改革以至于知识革进,三四百年以来,无日不与权威思想抗争,以至于有了启蒙,有了科学。

有了科学,人类从此可以平视这个真实世界,不再为那些“幻觉”白白流血,冤枉送命。

这本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条大趋势。

史迹斑斑可考,明显到差不多不值一提。

然而,现在居然还有人歌颂“中古精神”,拿玄思默想所幻构出来的“道统”强人顶礼膜拜;摭拾早被若干西方学人批驳得体无完肤的历史自足主义铺陈其玄思心理之恍惚产品而不许加遣一词。

收纳信徒弟子,俨如创救。

这种狂愚的行径,令人不知何以为此。

吾人须知,将历史人格化,系一pathetic fallacy。

这一谬误,系由patheticmuddle所在。

这是原始人思想中常有的毛病,正被现代哲学解析家、及语意学家批析之不遗余力。

哈耶克思想简介

哈耶克思想简介

哈耶克思想简介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

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

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

不过,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于,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坚持和重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

英国学者伯林的划分。

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哈耶克自己也曾划分过两种类型:本专业中的万事通,和困惑型人物。

前者对自己的专业了如指掌,熟悉古往今来各种见解,大多数成功的教师、作家和演说家,都属于这类人物。

哈耶克也将这类人称为记忆型的天才。

困惑型人物则凡事都要自己问个为什么,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自己思考的过程。

他们记不住别人说了什么,他们总是把别人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

他们总是让六经注我,他们固执己见。

他们从各个方面思考,进行探讨,经常是围绕着一个主题。

哈耶克就是这类天才的典型。

第一部分、哈耶克的思想谱系哈耶克1899年5月8日于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92年3月23日去世。

他足够长寿,经历了整个20世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

亲眼看到了自己所钟爱的观念,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复兴的全过程。

看到极权主义兴起和崩溃的过程。

一、 哈耶克的生平第一阶段:维也纳时代维也纳哈耶克思想成长的时代,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

他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之后,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1921-1923)。

从思想、知识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维也纳是维也纳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非常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段岁月奥地利、主要是维也纳的气氛。

他在回忆录的第一段话就是“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千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邓正来提要:本文对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①及其遭遇的批判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哈耶克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批判阐明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观,认为Simon 和lukes 的批判,就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而言,可以说完全误置了对象;而当代“社群主义”论者对方法论个人主义所做的批判则根本无法适用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哈耶克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一种既反对“整体主义”方法论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原子论”个人主义的阐释性的非化约论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关键词: 哈耶克 方法论 个人主义作者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一、引论:问题的提出与论述步骤哈耶克于1945年出版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论文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因为根据我对哈耶克50年代以后论著的研究,我发现,哈耶克这部论著中的许多观点都构成了他此后观点的出发点,尽管他在此后的讨论中对它们做出了重大的修正。

在这些重要的观点中,一如哈耶克这部论文集的书名所示,“个人主义”可以说是其间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因为它不仅构成了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方法论论证模式,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标示出了其自由主义的基本要义。

因此,本文将对他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论者在研究哈耶克“个人主义”的时候,一般都是把它置于“方法论个人主义”①②③颇为遣憾的是,尽管我在此前的研究中已经对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社会理论和法律理论做出了详尽的研究(参见拙文:“哈耶文社会理论的研究:《自由秩序原理》代译序”、“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再研究”、“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载拙著:《邓正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9-360页;“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哈耶克论文集》编译者序”,载哈耶克著:《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选编/译,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9页;“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再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1卷第1期,第113-154页;另请参见我接受政治学教授张小劲的学术访谈:“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若干讨论”,载《法大评论》第1卷第1期,方流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1-335页),但是我却一直未能对作为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一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进行专门的讨论。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_中_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_中_

理论前沿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Ξ(中)邓正来ΞΞ(上接本刊夏季号第202页)(一)哈耶克对“伪个人主义“〔55〕的批判一如前述,“个人主义”这个术语不仅被反对它的人歪曲得面目全非了,而且还一直被人们用来描述各种对社会的不同看法,其区别的程度甚至达到了它们与传统上被视作是其对立面的观点之间的那种区别程度;〔56〕换言之,尽管方法论个人主义在总体上讲都试图根据个人行动去描述或者解释社会现象,尽管哈耶克所界分的苏格兰思想传统与欧洲大陆的笛卡尔思想传统基本上都是以“个人主义”之名而为世人所知的,〔57〕尽管哈耶克的方法论也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哈耶克那里,真个人主义与伪个人主义所依凭的原则却是根本冲突的,而这种冲突则明显表现在下述两个关键方面:首先,伪个人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于任何把个人视作出发点并且假定个人乃是经由一种形式契约的方式把自己的特定意志与其他人的意志统合在一起而形成社会的哲学家来说,信奉自生自发的社会产物的做法从逻辑上讲乃是不可能的”,〔58〕而真个人主义则是唯一一种旨在阐明自生自发社会产物之形成的现象并使之得到人们理解的理论;其次,伪个人主义必定会达致这样一种结论,即只有当社会过程受个人理性控制的时候,它们才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个人的目的,而真个人主义则与此相反,因为它坚信,如果让个人享有自由,那么他们取得的成就往往会大于个人理性所能设计或预见到的成就。

的确,哈耶克的真个人主义所意指的就是这种试图使社会现象得到人们理解并主张个人理性有限的个人主义的社会理论,而且也是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愿意捍卫的唯一的一种个人主义,而且我坚信,它也是人们能够持之一贯捍卫的唯一的一种个人主义。

”〔5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耶克强调对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或个人行动的社会性质进行阐释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为自由政治秩序提供一种基本的政治原理。

据此我们可以说,哈耶克在这个方面做出的最大贡献乃是这样一个洞见,即个人主义所提供的乃是一种社会理论,而不是一套有关孤立个人的权利主张或者任何一套有关个人性质为一理性体的假设。

哈耶克宗教思想研究

哈耶克宗教思想研究


从 封 闭 社 会 到 开 放 社 会
哈耶 克 将 人 类 社 会 分 为 封 闭 社 会 和 开 放 社 会 两 种 。哈 耶克 论 述 到 :我 们 千 万 不要 忘记 了 , 类 发展 出农 耕 、 镇 “ 人 城
并 终 于建 立 起 了 ‘ 社 会 ’ 只是 过 去 一 万 年 里 发 生 的 事 情 . 大 , 而此 前 .人 类 至 少 已 在 共 同 分 享 食 物 的 五 六 十 人 的 渔 猎 群 体 里 生 活 了 上 百 万 年 ” ~ 在 封 闭 社 会 中 ,人 的 态 度 和 情 …( 。 “
求 的 道 德 观 念 乃 是 与 那 种 要 求 人 们 服 务 于 町 见 需 求 的 道 德
义 , 文 将 就 哈 耶 克 的宗 教 思 想 开展 批 判 性 分 析 与 研 究 , 本 并 在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深 化 对 宗 教本 质与 功 能 的认 识 。

观 念 颇 为 不 同 。 对 资 金 同 报 的 预 期 所 产 生 的 间 接 指 导 作 用 ,乃 在 于 它 是 一 种 显 示 其 他 人 需 求 的 信 号 , 而 要 使 人 们 的 行 动 受 这 种 预 期 的 间 接 指 导 .就 需 要 有 相 应 的 新 的 道 德
了人 类今 天 的 富足 与 繁 荣 哈 耶 克 并 不 是 有 神 论 者 . 管他 的 宗教 思 想 存 在 着不 可知 论 和 功 能 尽 主 义之 嫌 . 是 。 却 让 我 们 不 得 不 深 刻 反 思 : 为 中华 五 千 年 文 明 守护 者 的 中 国传 统 文化 如何 但 他 作
才 能 得 到 更 好 地 继 承 与 弘 扬
[ 关键 词 ] 闭 与 开 放 社会 ; 化进 化 ; 封 文 宗教

哈耶克“干预论”思想探析

哈耶克“干预论”思想探析
2 o 1 5 年 第 3 1 期考 试 周刊
哈 耶

“ 干 预
论 " 思 想 探

文 丰
( 中 共 宜 昌市 委党 校 , 湖北 宜 : 哈 耶 克 是 二 战 后 新 自由 主 义 思 潮 的代 表 人 物 , 他在 《 通 往 奴 役 之路 》 这 部 使 他 闻名 遐 迩 的 著 作 中 , 强 烈 地 批 判 了战后 主 流 思 想 中 的反 德 倾 向 。 通 过 对 近 代 以来 德 国 思 想 渊 源 的分 析 , 指 出暗含 其 中 的历 史 因 素和 时代 特 征 。 最 后 他 在 书 中针 对 干预 论 导 致 的 种种 危 害进 行 了深 刻 分 析 和 诠 释 , 强调 了计 划 对 经 济 生 活 的 威 胁 最 终会 蔓延 到 社 会 其 他 领 域 , 成 为 干预 主 义 的 温床 。 关键词 : 哈 耶 克 反 计 划 自由 主 义 政 治哲 学 作 为二 战后 声 名 鹊 起 的新 自由 主 义 经 济 学 家 和 政 治 哲 学 家, 哈 耶 克 的 名 字 是 和 反 对 干 预 主义 联 系在 一 起 的 。 在 其 第 二 次 大 战前 与 凯 恩 斯 的论 战 中 ,哈 耶 克 充 分 体 现 了 西 方 自 由 主 义 的学 术 传 统 。 虽 然他 是奥 地 利 人 , 但 他 作 为 亲英 派不 能 不 说
国 歌里 唱 的那 样 : “ 德意志高于一切 。 ” 因此 , 干 预 主义 是 一 种
思 想 界 的关 系 。他 立 足 于 在 西 欧 有 着 悠 久 历 史 的 自由 主 义 传 统, 着 重强调 自己的反干预 论思 想 。 他 认 为 总 体 规 划 一 经 提 出便 不 能 随 意 修 改 , 一 个 能 被 任 意 改 动 的 制 度 也 就 不 是 制 度 了, 在 总 体 规 划 的实 施 阶段 , 对 细 节 本 身 的改 动 。可 能 意 味 着 原 始 目的 的 改 变 , 这 就 是 规 划 常 常 体 现 出僵 化 特 征 。 哈 耶 克 反 对 干 预 体 制 对 国 民 经 济 的严 重 束 缚 , 这 种 规 划 行 为 与 一 种 自原 始 社 会 发 展 而 来 的 伦 理 规 则 相 冲 突 。在 生 产 力 极 端 落 后 的条 件 下 , 原 始 社 会 的社 会 生 活 局 限 在 极 端 狭 小 的 地 域 和 生 产领 域 。 但 这并 不 意 味 着 原 始 人 过 着 一 种 “ 简单 ” 而 毫 无 约 束 的生 活 。除 了 大 自然 对 人 的 制 约 外 , 各 种原 始 的巫术 、 禁 忌 和 宗 教 仪 式 无 时 无 刻 不 影 响 着 每 一 个 原 始 人 的 生 活 这 其 中诸 多 教 条 慢 慢 演 变 为 社 会 伦 理 规 则 , 道 德 在 产 生 过 程 中 充 满 原 始 人 对 自然 的 敬 畏 和 生 活 的 憧 憬 。 因此 , 对 任 何 成 熟 的社 会 而 言 , 本 身 通 过 漫 长 历 史 发 展 的 伦 理 道 德 约 束 人 们 的 言行举 止 . 在 这 之 外 强 制 注入 “ 干预模式 ” 只会 与 这 种 趋 势 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耶克宗教思想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认为,与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两种社会类型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类型。

封闭社会强调休戚与共和利他主义,而开放社会则强调对一般行为规则的严格遵守。

然而,尽管新的道德观念与人类的“返祖”式的本能相矛盾,正是在宗教作用下,在漫长的文化进化过程中,各种有益的习惯、习俗与传统才得以有效的传承与发扬,才有了人类今天的富足与繁荣。

哈耶克并不是有神论者,尽管他的宗教思想存在着不可知论和功能主义之嫌,但是,他却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守护者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弘扬。

标签:封闭与开放社会;文化进化;宗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作为本世纪西方重要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其研究范围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广泛领域。

广大学者对哈耶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集权主义的批判、对自由的捍卫、对市场经济的维护。

但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至今却寥寥无几。

鉴于哈耶克宗教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就哈耶克的宗教思想开展批判性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宗教本质与功能的认识。

一、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哈耶克将人类社会分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两种。

哈耶克论述到:“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人类发展出农耕、城镇并终于建立起了‘大社会’,只是过去一万年里发生的事情,而此前,人类至少已在共同分享食物的五六十人的渔猎群体里生活了上百万年”〔1〕(P300)。

在封闭社会中,“人的态度和情感所适应的是小群体的行为,人类在这样的小群体中生活了几十万年,他们相互认识,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并追求着共同的目标。

”〔2〕(P156)在开放社会中,人类不再主要服务于熟悉的同伴或追求共同的目标,而是逐步形成了各种制度、道德体系和传统,它们所导致并维持其生存的人口,是生活在文明开始前人口数量的许多倍,这些人主要是以和平竞争的方式,在同成千上万他们素不相识的人的合作中,追求着自己所选择的成千上万个不同的目标。

哈耶克认为两类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道德。

在过去的数十万年中,人类一直处于封闭社会中,共同的目标和感受支配着其成员的活动,休戚与共和利他主义是该社会的核心道德。

并且,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这种道德已经沉淀为人类基本的生物学构造,成为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继承的本能,主导着一个群体内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必然范围狭小,仅限于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同胞之间的交往。

然而,在开放社会中,人们的努力具有满足他们并不认识的其他人的需求的功效。

因此, 这种市场秩序所预设的和所要求的道德观念乃是与那种要求人们服务于可见需求的道德观念颇为不同。

对资金回报的预期所产生的间接指导作用, 乃在于它是一种显示其他人需求的信号,而要使人们的行动受这种预期的间接指导, 就需要有相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做支撑——这些道德观念所规定的并不是特定的目的, 而毋宁是那些对所许可的行动之范围进行限定的一般性规则。

然而,哈耶克指出,人类对开放社会中与扩展秩序相适应的以遵守一般性规则为核心的新的道德观念并不适应。

这种新的道德观念与人类的“返祖”式的本能相矛盾。

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从事的大多数职业,都很难满足内心深处那种直接行善的‘利他主义’愿望。

恰恰相反,得到承认的行为方式,经常要求我们不要去做那些我们的本能促使我们做的事情。

”因此,人类并不喜欢和他们某些最强烈的本能正相抵触的扩展秩序,在内在本能和通过学习得到的规则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冲突,尽管同具体的个人可以采取的大多数直接的“利他主义”行为相比,遵守这些通过学习得到的规则的确会产生一种带来更大利益的普遍作用。

尽管与人类的本能相抵触,但是在漫长的人类演化和文化进化过程中,适用于开放社会的一般规则不但产生了,而且还逐步形成了各种制度、道德体系和传统,它们所导致并维持其生存的人口,是生活在文明开始前人口数量的许多倍。

进而,哈耶克反问到,“这样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那些人们既不喜欢也不理解的传统,对于其效用他们通常并不赞赏,甚至既看不到也不能预测,而且仍在对它激烈抨击,它怎么还是能够继续代代相传呢?……这些行为规则的产生,如果并非因为人们理解它们在创造当时还无法想像的合作的扩展秩序中起着有益的作用,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更重要的是,面对本能的强烈反对以及近代理性主义的冲击,它们又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我们来看看宗教。

” 〔2〕(P157)二、作为文化进化机制的宗教哈耶克坚决反对建构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崇拜,指出正是这种致命的自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他认为知识并不是人类理性构建的结果,而是以个体的、分散的、不完全的形式存在于各种习惯、习俗和传统之中,而宗教恰恰在习惯、习俗和传统的传承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正如前文所述,哈耶克认为人类知识存在于习惯、习俗与传统之中,它是对环境的非理性适应方式。

然而,哈耶克认为习惯与传统之所以能够有效的传承,之所以能够成为支配人们选择和行为的决定性力量,期间,宗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它们“得到图腾和禁忌、神秘主义或宗教信仰——从人类以泛灵论方式解释他们遇到的任何秩序的倾向中产生的信仰——的支持” 〔2〕(P157)。

传统习俗一开始表现为对个人行为的某种限制,然而正是宗教---关于神灵会惩罚违反者的信仰---使这些限制得以保留下来,并保证了代代相传并最终广为传播。

这种不寻常的秩序的形成,以及存在着目前这种规模和结构的人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逐渐演化出来的人类行为规则,特别是有关私有财产、诚信、契约、交换、贸易、竞争、收获和私生活的规则。

它们不是通过本能,而是经由传统、教育和模仿代代相传,其主要内容则是一些划定了个人决定之可调整范围的禁令(“不得如何”)。

人类通过发展和学会遵守一些往往禁止他按本能行事的规则(先是在狭小的部落里,然后又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从而不再依靠对事物的共同感受,由此建立了文明。

这些规则实际上构成了另一种新道德,我愿意用“道德”一词来定义它,它制止或限制了“自然道德”,即让小群体聚集在一起并保证该群体内部进行合作的本能,其代价则是阻止或堵塞了它的扩展。

其次,哈耶克认为,正是神秘主义和宗教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才使得有益的传统和习俗被保留下来。

有益传统和习俗之所以被保留下来并至少传递了足够长的时间,使遵循它们的群体的人口得以增加并有机会在自然或文化选择中扩张,其重要原因之一则在于宗教。

可能这些有益传统和习俗的益处并不为遵守习俗的人所知,这些习俗只有在得到其他一些强烈信念的支持时,才有可能被保留足够长的时间以增加它们的选择优势。

究竟是谁给了这些有益的传统与习俗以强烈的信念支持呢?答案便是宗教。

当然,这些宗教信仰,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是不真实的,即无法证实或无法检验的,并且它们肯定不是理性论证的结果,也许可以被恰当地叫做“象征性真理”。

最后,哈耶克认为“财产最初是习俗的产物” 〔2〕(P36)。

而宗教和诸如家庭和分立财产等文明价值观念之间有着无可怀疑的历史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宗教,就没有诸如家庭和分立财产文明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延续。

当然,哈耶克在此并不是意指在宗教本身和这些价值之间有任何内在关系,而是意指只有那些赞同分立财产和家庭的宗教延续了下来。

在《致命的自负》一书的最后一个补论(迷信和传统的维持)中,哈耶克援引了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的观点,哈耶克认为弗雷泽以独特的人类学视角,通过大量的经验证据——特别是在财产和家庭的早期发展方面——论证了迷信与禁忌在人类社会的维续,特别是在私有财产关系方面的建立与巩固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哈耶克援引到,“‘禁忌形式是财产最大的保护者’……‘禁忌的第一任务无疑就是为全社会建立起财产的基础”。

〔2〕(P181)三、结语行文至此,我们或许对哈耶克的宗教思想有了一个较为粗浅的认识。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的说,哈耶克的宗教思想并不完全正确,其片面性显而易见。

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自由至上经济学家的宗教视角,或许会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哈耶克是一个有神论者吗?哈耶克对宗教的弘扬是否意味着哈耶克是一个有神论者呢?哈耶克对此的回答是:“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好在此声明,我认为自己毫无资格断言或是否定上帝的存在”。

并且哈耶克明确表示:上帝——“对于这个词的拟人论、人格化的或泛灵论的解释,我一概断然予以反对” 〔2〕(P161)。

在此,我们可以明确说,尽管哈耶克没有明确表达上帝存在与否,但是对于人格化的上帝,哈耶克是坚决反对的。

其次,哈耶克宗教思想是以不可知论为基础的。

哈耶克对宗教问题的分析是以反对理性主义和探讨知识的存在形式为开端的。

哈耶克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习惯、习俗与传统之中,而有益习俗与传统的守护者恰恰是宗教,它不但使习俗和传统得以传承,更重要的是它使遵循有益习俗和传统的群体得以繁衍和扩张。

哈耶克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长久以来,我一直犹豫不决,是否要把个人的观点(关于上帝是否存在)写在这里,但我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做,因为一个坦诚的不可知论者的支持,会帮助信仰宗教的人更加毫不迟疑地探求那些我们享有共识的结论。

”再次,哈耶克是一个宗教功能主义者。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第九章开篇便引用斯密的这样一段话:在矫揉造作的理性和哲学时代出现以前很久,宗教,即使它只有最为粗陋的形式,便已经颁布了道德规则。

充分说明,哈耶克对宗教的肯定主要是针对其功能而言的,而非其他。

说这一点,不仅因为哈耶克否定人格化上帝的存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哈耶克认为宗教之所以存在不是源于其真理,而是源于其价值。

在对传教士的行为描述中,哈耶克曾经这样说“那些传教士,据说他们对自己的教诲是否正确已经有所怀疑,却依然继续传教,因为他们担心信仰的失落将导致道德的衰亡。

”当然,哈耶克并非专门的宗教研究学者,他主要是在其自由主义的框架下,在自由自发秩序的理路中,在其对两种社会的界分前提下,对宗教所“做一点非正式的说明”〔2〕(P156),其宗教思想或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如果将宗教一词替换成传统的话,其引发的思考将是极为深刻的。

我们传统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在追求真理、发展科技、大力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能否成为我们道德秩序的守护者?〔参考文献〕〔1〕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敖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