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必修二

合集下载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从一个集合(称为定义域)到另一个集合(称为值域)的映射,每个定义域中的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常用f(x) = y,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3.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有界性等。

- 单调性: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单调递增或递减。

- 奇偶性:函数可能是奇函数(f(-x) = -f(x))或偶函数(f(-x) = f(x))。

- 周期性:函数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对于所有x都有f(x + T) = f(x),则称函数具有周期T。

- 有界性:函数的值在某个范围内,即存在上界和下界。

二、基本初等函数1. 幂函数:形如y = x^n的函数,其中n是实数。

2. 指数函数:形如y = a^x的函数,其中a > 0且a ≠ 1。

3. 对数函数:形如y = log_a(x)的函数,其中a > 0且a ≠ 1。

4.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 正弦函数:y = sin(x)- 余弦函数:y = cos(x)- 正切函数:y = tan(x)三、函数的图像与变换1. 函数图像的绘制:通过坐标系中的点来表示函数的图像。

2. 函数的平移:包括水平平移(左加右减)和垂直平移(上加下减)。

3. 函数的伸缩:包括水平伸缩(y = af(x))和垂直伸缩(y =f(bx))。

4. 函数的对称性:函数图像关于x轴、y轴或原点的对称性。

四、函数的应用1. 实际问题的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

2. 最值问题: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函数的复合:两个或多个函数的组合,如(f ∘ g)(x) = f(g(x))。

五、极限与连续性1. 极限的概念:描述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行为。

2. 极限的性质:包括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等。

3. 连续函数:在定义域内任意一点都连续的函数。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不等式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①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②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③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④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α∩β=b2、空间中的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3、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空间角问题(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b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②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③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④求二面角的方法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3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公理2的作用: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4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4)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5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重要学科。

《必修二》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许多核心知识点和基础公式。

本文将为您详细总结《必修二》的知识点,并整理出一份公式大全,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函数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分类-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 反函数及其求法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3.三角函数- 角度制与弧度制互换- 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4.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求和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数列的极限5.平面向量- 向量的定义、表示、线性运算-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几何表示- 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关系- 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6.解析几何- 直线方程的求法(点斜式、截距式、一般式等)- 圆的方程与性质- 常见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二、高中数学必修二公式大全1.函数类- y=f(x) 的反函数:y=f^(-1)(x)- 幂函数:y=x^a(a 为常数)- 指数函数:y=a^x(a>0 且a≠1)- 对数函数:y=log_a(x)(a>0 且a≠1)2.三角函数类- 正弦函数:y=sin(x)- 余弦函数:y=cos(x)- 正切函数:y=tan(x)-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3.数列类-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n/2(a_1+a_n)-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a_1q^(n-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a_1(1-q^n)/(1-q)(q≠1)4.向量类- 向量加法:A+B=(a_x+b_x, a_y+b_y)- 向量减法:A-B=(a_x-b_x, a_y-b_y)- 向量数量积:A·B=a_xb_x+a_yb_y- 向量模长:|A|=√(a_x^2+a_y^2)5.解析几何类- 点斜式直线方程:y-y_1=k(x-x_1)- 截距式直线方程:x/a+y/b=1-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总结:本文为您详细总结了高中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并整理了一份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上)1.函数(1)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值、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反函数、复合函数等概念。

(2)初等函数,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常数函数和分段函数等。

(3)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包括图像的对称性、零点、极值、最值、渐近线等。

(4)函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复合、反函数等。

(5)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利用函数模型进行函数值的估算和函数关系的推断等。

2.三角函数(1)角的概念,弧度制和角度制的互换,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奇偶性、单调性、反函数等。

(3)三角函数图像及变换,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图像及相关变换,以及一般角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4)三角函数的运用,包括三角函数的简单计算、方程、不等式、解三角形等实际问题的应用。

3.解析几何(1)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2)向量及其运算,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3)直线的方程,包括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等,平面的方程,包括点法式、三点式等。

(4)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及其应用,包括直线的倾斜角、垂直、平行、距离、交点坐标、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平面的法向量、法线、方向余弦、距离等。

4.三视图(1)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制图方法,包括正投影、等角投影、轴侧投影等方法。

(2)实体的三视图制图,包括直线、平面图形的三视图制图等。

(3)复合实体的三视图制图,包括旋转体、平移体、梯形棱锥等复合实体的三视图制图。

5.解方程(1)一次方程、二次方程、高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分解、配方法、换元法、公式法及根的性质等。

(2)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的解法,包括绝对值的定义、性质及解法等。

(3)分式方程的解法,包括通分、去分母、整式方程化为分式方程等。

高三数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

高三数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

高三数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高三数学必修二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包含了许多基础的数学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三数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函数的方法-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性质2. 初等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伸缩变换、平移变换、反转变换对函数图象的影响3. 函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 常用初等函数的运算性质4. 导数与导函数- 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导数与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的关系- 导函数的计算- 导数的应用:切线与法线、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二、幂指对数方程与不等式1. 幂指方程- 幂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幂指方程的解法- 二次幂指方程的解法2. 对数方程-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对数方程的解法- 二次对数方程的解法3. 幂指不等式- 幂指函数的单调性与不等式- 一元幂指不等式的解法- 二元幂指不等式的解法4. 对数不等式- 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不等式- 一元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二元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三、三角恒等变换与射影几何1.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和差化积公式、倍角与半角公式- 万能公式的推导与应用2. 射影几何- 点、直线、平面、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圆锥曲线的方程及图象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 等差、等比、等差几何数列的概念与性质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 等差、等比、等差几何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 递推数列的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4.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应用五、概率统计1. 基本概念与排列组合- 事件、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 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的关系- 排列与组合的分类与应用2.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加法定理、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离散型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与性质-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的性质与应用4. 抽样与统计- 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抽样调查的方法与应用- 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通过对高三数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学的挑战,提高数学成绩,达到理想的考试目标。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最新最全)

第1章 空间几何体1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222r rl S ππ+= D Cα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为ax^2+bx+c=0,并且a≠0。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2. 三角函数常用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及其性质和图像都是必须掌握的。

3. 三角恒等式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的恒等式,例如正弦函数的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

三角恒等式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重要工具。

4.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ax^2+bx+c,其中a≠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朝上或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x=-b/2a。

必须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零点、对称轴等性质,这些性质是判断图像和求解问题的重要方法。

5.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包括向量的定义、向量之间的运算、向量的坐标表示等。

向量的运算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

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将向量投影在坐标轴上来表示的。

6. 点、直线、平面和空间几何点、直线、平面和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是必须掌握的,例如点的坐标、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平面的法向量等。

此外,必须掌握两条直线和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平分线以及中垂线等概念。

7. 三视图和轴测图三视图是立体图形的三个视图,包括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轴测图是用于三维图形表示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包括斜二测和等轴测。

8. 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四边形和圆的主要性质包括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角线定理、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圆内部和圆外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

9. 三角形和圆的性质三角形和圆的主要性质包括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圆心角和圆弧、圆的切线和切点等。

10. 函数及其应用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定义域和值域、单调性等性质必须掌握。

函数的应用包括函数的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问题。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学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空间几何1. 直线和平面的方程2.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4.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和距离5. 空间中的平行和垂直关系6. 直线与空间中的曲面的位置关系7. 空间中的投影和距离第二章解析几何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点、直线和曲线的坐标表示3. 点、直线和曲线的性质4. 直线的斜率和截距5.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6.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7.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8. 曲线的一般方程和特殊方程第三章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函数的性质和分类3.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 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5. 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点6. 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7. 三角函数及其性质8. 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9.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10. 导数的计算和应用第四章导数的应用1.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2. 函数的单调性与凹凸性3. 高阶导数与函数的泰勒展开式4. 函数的图形与导数5. 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6. 驻点和拐点的判断7. 函数的应用问题:最优化问题,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函数的估值与逼近第五章不等式与函数图像1. 代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 高次多项式不等式的解法4.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5.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6. 函数图像的性质与变化趋势7. 函数的奇偶性与对称性8. 根据函数的图像作函数不等式的解第六章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2.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 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4.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5.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6.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7. 期望值与方差的概念和计算8. 典型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9. 抽样分布与统计推断10. 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应用。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第一章函数与导数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1.1 函数的定义1.1.2 函数的性质1.1.3 函数的图像与性态1.2 基本初等函数1.2.1 幂函数1.2.2 指数函数1.2.3 对数函数1.2.4 三角函数1.2.5 反三角函数1.2.6 三角函数的诱导函数1.3 函数的运算1.3.1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运算1.3.2 复合函数1.3.3 反函数1.4 函数的图像与性态1.4.1 函数的单调性1.4.2 函数的奇偶性1.4.3 函数的周期性1.4.4 函数的对称性1.4.5 函数的图像与性态1.5 导数的概念1.5.1 导数的定义1.5.2 导数的几何意义1.5.3 导数的计算1.6 函数的导数1.6.1 函数的导数1.6.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1.6.3 函数的运算与导数的运算法则1.6.4 反函数的导数1.7 函数的单调性和曲线的凹凸性1.7.1 函数的单调性1.7.2 曲线的凹凸性1.7.3 曲线与切线1.8 函数的应用1.8.1 极值与最值1.8.2 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1.8.3 函数的图像与导数1.8.4 函数的应用实例第二章三角函数2.1 角度与三角函数2.1.1 角的概念2.1.2 弧度制2.1.3 三角函数概念及其性质2.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态2.2.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像 2.2.2 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与变换2.2.3 三角函数性质2.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3.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3.2 和差化积2.3.3 倍角公式2.3.4 万能角2.4 三角函数的应用2.4.1 角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2.4.2 应用题解析第三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3.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3.1.1 数列的定义3.1.2 数列的通项公式3.1.3 数列的图像3.2 等差数列3.2.1 等差数列的性质3.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3 等比数列3.3.1 等比数列的性质3.3.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4 递推数列3.4.1 递推数列的概念3.4.2 递推数列的性质3.4.3 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3.5 数学归纳法3.5.1 数学归纳法的概念3.5.2 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方法 3.5.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第四章平面向量4.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4.1.1 向量的定义4.1.2 向量的性质4.1.3 向量的表示4.2 向量的运算4.2.1 向量的加减法4.2.2 向量的数量积4.2.3 向量的数量积几何意义 4.2.4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4.2.5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 4.2.6 向量的线性运算4.3 平面向量的应用4.3.1 向量的基本运算4.3.2 平面向量的应用4.3.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4.3.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应用第五章解析几何5.1 平面直角坐标系5.1.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5.1.2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5.1.3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5.2 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5.2.1 参数方程的概念5.2.2 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的相互转化 5.2.3 参数方程的规律5.3 直线和圆的方程5.3.1 直线的一般方程5.3.2 直线的参数方程5.3.3 圆的一般方程5.3.4 圆的参数方程5.4 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5.4.1 椭圆的一般方程5.4.2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5.4.3 抛物线的一般方程5.5 空间直角坐标系5.5.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5.5.2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性质5.5.3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应用第六章空间解析几何初步6.1 空间直线和空间平面6.1.1 空间直线的方程6.1.2 空间平面的方程6.1.3 空间直线与空间平面的位置关系6.2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6.2.1 点、直线、平面6.2.2 圆锥曲线及其特性6.2.3 空间几何体的视图6.3 空间向量的运算6.3.1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6.3.2 空间向量的叉积6.3.3 空间向量的三线共面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7.1 空间图形的投影7.1.1 三视图与剖视图7.1.2 图形的投影7.1.3 空间图形的展开图7.2 空间图形的计算7.2.1 空间图形的体积7.2.2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7.2.3 空间图形的计算7.3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7.3.1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7.3.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7.3.3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第八章概率初步8.1 随机事件与概率8.1.1 随机事件的概念8.1.2 随机事件的性质8.1.3 概率的概念8.1.4 概率的性质8.2 条件概率8.2.1 条件概率的概念8.2.2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8.2.3 定理的概率计算8.3 事件间的关系8.3.1 独立事件8.3.2 事件间的关系8.3.3 事件运算法则8.4 随机变量8.4.1 随机变量的定义8.4.2 随机变量的分布8.4.3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8.5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应用8.5.1 样本空间8.5.2 概率模型的应用8.5.3 概率的应用实例以上是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复习整理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封面页- - 学校名称- 作者姓名- 完成日期目录- 引言- 第一章:函数基础- 第二章:三角函数- 第三章:数列- 第四章:概率与统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引言- 介绍必修二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概述第一章:函数基础1.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域与值域2.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3. 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4. 函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 复合函数- 反函数5. 函数的应用- 实际问题建模- 函数图像分析第二章: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 - 弧度制与角度制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基本恒等式-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周期性- 最值与单调性- 特殊点4. 三角变换- 乘法公式- 逆三角函数5. 解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应用题第三章:数列1. 数列的概念- 定义与表示-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定义与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3. 数列的极限- 极限的概念- 极限的性质- 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4. 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题 - 数列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 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离散型随机变量- 连续型随机变量- 概率分布与概率密度3. 统计量- 均值、中位数、众数- 方差与标准差- 相关系数4. 抽样与估计- 抽样方法- 参数估计- 置信区间5. 假设检验- 概念介绍- 单个总体的假设检验- 两个总体的假设检验结语- 总结必修二的核心知识点- 学习建议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书籍、文章等附录- 相关公式汇总- 重要概念解释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纲,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您可以将这个概要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添加详细内容和适当的格式。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元素的规则或关系。

2.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3. 导数的概念: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表示函数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

4. 导数的计算:使用导数的定义、基本求导公式、求导法则等方法进行计算。

5. 函数的图像与导数的关系:函数的图像与导数的正负、零点、极值、拐点等有密切关系。

二、极限与连续1. 极限的概念:极限是数列或函数逐渐趋近于某个确定值的过程。

2. 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性质等。

3. 极限的计算:使用极限的定义、夹逼定理、洛必达法则等方法进行计算。

4. 连续的概念: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等于该点函数值,即函数在该点连续。

5. 连续的判定:使用连续函数的性质、左右极限的性质等方法进行判定。

三、微分学应用1. 导数的物理意义: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

2. 函数的最值与最佳问题:使用导数的零点、变号法等方法求解函数的最值和最佳问题。

3. 优化问题:使用导数的最值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4. 函数的图像:根据函数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和函数值绘制函数的图像。

四、不定积分与定积分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表示函数的原函数。

2. 不定积分的计算:使用基本积分公式、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3. 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是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面积或曲线长度。

4. 定积分的计算:使用定积分的定义、基本积分公式、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5. 积分的应用:计算曲线下的面积、弧长、质量、质心等。

五、向量与平面几何1. 向量的概念: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 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数量积、向量积等运算。

3.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直线、平面、角度、距离等基本概念。

4. 平面几何的性质:垂直、平行、相交、共面、共点等性质。

5. 向量与平面的关系:向量的共线、垂直、平行、夹角等与平面的性质有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立体几何初步。

(一)空间几何体。

1. 棱柱。

-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多面体。

- 性质:侧棱都平行且相等;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 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按侧棱与底面是否垂直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

2. 棱锥。

-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多面体。

- 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截面和底面相似,并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已知棱锥的高的平方比。

- 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锥(四面体)、四棱锥等;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叫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包括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等。

3. 棱台。

-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

- 性质: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棱台的侧面积等于各个梯形面积之和。

4. 圆柱。

-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 性质:圆柱的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其长为底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的高。

5. 圆锥。

-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 性质: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6. 圆台。

-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

- 性质: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

7. 球。

-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式,及其未知量的解析解,二次
函数图像的性质,凹凸性和极值点位置,及其判定方法。

2、三角函数及其图形: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下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图像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根据图形求三角函
数值,及其应用。

3、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常用的小数转分数的方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
其规律性的分析。

4、指数及对数:指数的定义,特殊指数的运算及其规律性,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对数的定义及其特殊性质,对数函数及其图形性质,及其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变换。

5、多项式及其因子分解:多项式的基本定义,及其分母和分子的几何概念,多项式
的因子分解,及其唯一性的判断。

6、不定积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的定义及其特殊性,常用的不定积分计算方法,及
其实际应用,求积分近似值的方法,以及实际的应用案例。

7、应用题中的数字变换:应用题中常见的实数变化,及其最高次数的判定,同时变
化的最小公倍数及其关系,求解应用题中特殊方程组的方法,及其实际案例。

8、圆的参数方程及极坐标方程:圆的定义,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转换,园的性质,及其圆上点的定位方法,过定点且与圆的关系及应用。

9、高等函数及应用:高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的特点,高次函数的求解及其实际
应用,对数及指数函数的求解及应用,以及多项式、二次曲线等拟合应用。

10、三角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三角型函数的定义及其特殊性质,三角型函数的
变换及其图形改变,及其三角函数与几何图形联系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2是中学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这门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代数、几何和概率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总结。

一、代数知识点1.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比较:二次函数是一次函数的平方和常数项的和。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等来进行比较。

2. 因式分解与二次根式: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拆分成若干个乘积的形式。

对于含有二次根式的因式分解,我们需要注意判断二次根式是否可以开方,若不能开方,则需要进行有理化处理。

3. 分式方程与分式不等式:分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分式的形式,而分式不等式是指不等式中含有分式的形式。

对于分式方程和分式不等式,我们需要注意分母是否为0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简和求解。

二、几何知识点1. 三角形的相似性:当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时,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诸如边长比例、高线比例和面积比例等相关结论。

2. 圆的性质与相关定理:对于圆,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常见性质,如圆心角、弧、弦和切线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诸如切线定理、切割定理和切线长定理等相关定理。

3. 二次曲线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二次曲线包括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等类型。

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基本方程、几何性质以及与坐标轴的关系,通过这些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二次曲线的特点。

三、概率知识点1. 事件与概率:事件是指某一结果或一组结果的集合,而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概率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也需要了解事件的互斥、独立以及相等概率等相关概念。

2. 条件概率与事件独立性: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我们需要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事件之间是否独立的判断条件。

3. 排列与组合:排列是指从若干个元素中选取一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式;组合是指从若干个元素中选取一部分无序排列的方式。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导数1.1 导数的定义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记作f’(x)。

对于函数 f(x),其在 x 点的导数可以表示为:f’(x) = _{x 0}1.2 导数的计算法则(1)常数的导数为 0;(2)幂函数的导数:若幂函数为 f(x) = x^n,则其导数为f’(x) = nx^(n-1);(3)乘积函数的导数:若乘积函数为 f(x) = u(x) * v(x),则其导数为f’(x) = u’(x) * v(x) + u(x) * v’(x);(4)商函数的导数:若商函数为 f(x) = u(x) / v(x),则其导数为f’(x) = (u’(x) * v(x) - u(x) * v’(x)) / [v(x)]^2;(5)链式法则:若函数为 f(g(x)),则其导数为f’(g(x)) * g’(x)。

1.3 导数的应用(1)求函数的极值:设函数 f(x) 在某一点 x0 处导数为 0,且在 x0 左侧导数为正,在 x0 右侧导数为负,则 f(x0) 为极大值;反之,则为极小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设函数 f(x) 在某一点 x0 处导数为正,则 f(x) 在 x0 附近单调递增;反之,则为单调递减。

(3)求曲线的切线方程:设曲线在某一点 (x0, f(x0)),切线斜率为f’(x0),则切线方程为 y - f(x0) = f’(x0)(x - x0)。

2. 极限2.1 极限的定义极限是指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一点时,函数值趋近于某一确定的值。

设函数 f(x) 当 x 趋近于 a 时,其极限为 L,则表示为:_{x a} f(x) = L2.2 极限的计算法则c=c;(1)常数的极限:设常数为 c,则limx→a(2)幂函数的极限:设幂函数为 f(x) = x^n,若 n 为正整数,则limx→ax n=a n;若 n 为负整数,则limx→a x n=1a n;(3)乘积函数的极限:limx→a u(x)∗v(x)=limx→au(x)∗limx→av(x);(4)商函数的极限:limx→a u(x)v(x)=limx→au(x)limx→av(x);(5)极限的运算法则:limx→a (f(x)+g(x))=limx→af(x)+limx→ag(x),limx→a(f(x)−g(x))=limx→a f(x)−limx→ag(x),limx→a(f(x)∗g(x))=limx→af(x)∗limx→ag(x),$_{3. 函数的性质3.1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指函数在定义域内,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必修二的内容主要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一、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旋转体:一条平面曲线绕着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曲面叫作旋转面,封闭的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旋转体。

2、棱柱、棱锥、棱台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3、圆柱、圆锥、圆台、球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4、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5、直观图斜二测画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已知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 x 轴和 y 轴,两轴相交于点 O。

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 x'轴和 y'轴,两轴交于点 O',且使∠x'O'y' = 45°(或 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 x'轴或 y'轴的线段。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6、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棱台: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2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两点式:()直线两点,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4)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3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公理2的作用: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4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α∩β=b2、空间中的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3、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空间角问题(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b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求二面角的方法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5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6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一、函数基本概念
函数是一种中介关系,即一个输入和另一个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是由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组成,也可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表示。

自变量表示“输入”,因变量表示“输出”,函数则表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二、函数的基本性质
1、唯一性。

假定函数f(x)是定义在D上的连续函数,若对x∈D有f(x)=f(y)(x≠y),那么令x=y,从而可得矛盾结论,即函数的值有唯一性。

2、有界性。

函数值的范围是定义域D或定义域D的子集,取值有边界,且返回的值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3、连续性。

函数取值连续,不可突变,这是状态变化的基础。

三、函数的表达式
1、定义式。

定义式表示指定某函数时用来决定函数关系的公式。

常用的函数定义式包括一次函数式,二次函数式,指数函数式,对数函数式等。

2、函数图像。

函数图像就是将函数定义式替换成对应的点对连线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表达式与函数关系。

四、函数的分类
1、多项式函数。

多项式函数是按照指数大小进行组合,其图像是一段一段连续的连线图形。

2、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通过极坐标和直角坐标间的关系来研究函数关系的函数,其图像是一段一段的波浪曲线。

3、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是按照指数的大小组成的函数,其图像是一条以负斜率上升的连线图形。

4、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就是以底数为参数,参数为10时为常用对数,其图像是一条以正斜率上升的连线图形。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5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1一、直线与方程高考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容: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方程课标要求: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4.会用代数的方法解决直线的有关问题,包括求两直线的交点,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要点精讲:1.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α= 0°.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α= 90°.2.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 = tanα(1)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α=0°,k = tan0°=0;(2)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α= 90°,k 不存在。

高中数学必修二考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考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考点一、空间几何1.空间坐标系: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理解坐标变换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2.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熟悉空间几何图形的分类,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3.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会求解空间几何中的线面角、面面角。

4.空间角与距离计算:掌握空间向量在空间角与距离计算中的应用。

5.空间向量及其应用:熟悉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空间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理解空间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二、平面解析几何1.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掌握坐标变换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2.直线与圆的方程:熟悉直线的点斜式、一般式方程,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直线与圆的交点。

4.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运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几何问题,如最值问题、切线问题等。

5.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掌握参数方程的建立与转换,熟悉极坐标系的应用。

三、函数与导数1.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熟悉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2.导数的概念与计算:掌握导数的概念,会计算常见函数的导数。

3.导数的应用:会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求极值、最值问题等。

4.高次函数的导数与导数的应用:熟悉高次函数的导数计算方法,会解决相关应用问题。

5.微分与微分方程:了解微分的概念,会解微分方程。

四、概率与统计1.随机事件与概率: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熟悉概率的计算方法。

2.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会判断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3.离散型随机变量: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会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

4.连续型随机变量: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会计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

5.统计量及其性质:了解统计量的概念,熟悉统计量的性质与应用。

6.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会进行参数估计,掌握假设检验的方法。

通过掌握以上高中数学必修二考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空间几何的结构
1.棱柱的结构特征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2.棱锥的结构特征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二、三视图和直观图
1.三视图
三视图即物体的正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重点掌握柱、锥、台、球及其组合体的三视图.
2.直观图
用斜二侧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步骤:
(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
(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说明:多边形面积S 和其直观图面积S′有等量关系: 22S S ’.
三、表面积和体积
1.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矩形的两边长分别等于底面周长2πr 和母线l.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2πr ,半径等于母线l. (3)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扇环的两条弧长分别等于两底面周长2πr 和2πR ,宽等于母线长l .
2.面积公式
S 圆柱侧=2πr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S 圆锥侧=πr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S 圆台侧=π(r +R )l (r ,R 为两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S 球=4πR 2(R 为球的半径)
说明:○1多面体的表面积等于其各个面的面积之和;○2圆柱、圆锥和圆台的表面积为侧
面积+底面积.
第二章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位置关系
1.公理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位置关系
(1)空间两条直线
相交: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没有公共点
异面:没有公共点,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我们把a′,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就说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3)两个平面
平行:没有公共点,记作α∥β.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记作α∩β=l.
二、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
判定定理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
判定定理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三、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
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垂直.
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垂直
二面角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任取一点O,以点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的射线OA和OB,则∠AOB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0°, 180°].
1.倾斜角与斜率
(1)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
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范围:0°≤α<180°
(2)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即k=tanα.
注:当l垂直于x轴时,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
(3)斜率公式
过两点A(x1,y1),B(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为
-=
-21
21
y y k x x .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设l 1:y =k 1x +b 1, l 2:y =k 2x +b 2,则 l 1∥l 2⇔k 1=k 2,且b 1≠b 2, l 1⊥l 2⇔k 1·k 2=-1.
注: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当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另一个直线斜率为0时,l 1⊥l 2.解题时一定不要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二、直线的方程
2.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P 1(x 1,y 1),P 2(x 2,y 2)的距离为
()()
22
122121p p x x y y =
-+-
(2)点到直线的距离. P (x 0 , y 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为
002
2
Ax By C
d A B
++=
+(3)平行线的距离. Ax +By +C 1=0和Ax +By +C 2=0的距离为
122
2
-=
+C C d A B
3.直线系方程
(1)平行、垂直直线系 设直线l :Ax +By +C =0,则:
与l 平行的直线系为:Ax +By +C′=0; 与l 垂直的直线系为:Bx -Ay +C′=0. (2)过交点的直线系
已知两直线l 1:A 1x +B 1y +C 1=0和l 2:A 2x +B 2y +C 2=0,则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但不包括l 2.
注:若曲线方程可以改写成f (x , y )+λg (x , y )=0的形式,且方程组f x y g x y =⎧⎨
=⎩(,)0,
(,)0,
有实数解
x x ,
y y ,=⎧⎨
=⎩
00则该曲线必过点(x 0 , y 0).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过定点问题.
二、位置关系
1.点与圆
设点P ,圆心C ,半径r ,则 P 在圆内⇔|PC |<r ; P 在圆上⇔|PC |=r ; P 在圆外⇔|PC |>r . 2.直线与圆
设直线l 与圆心距离为d ,则 l 与圆相交⇔d <r ; l 与圆相切⇔d =r ; l 与圆相离⇔d >r .
3.圆与圆
设两圆圆心间距离为d ,半径分别为r ,R ,则 内含⇔d <r -R |; 内切⇔d =|r -R |; 相交⇔|r -R |<d <r +R ; 外切⇔d =r +R ; 外离⇔d >r +R .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 (x , y , z ),其中x 叫做点M 的横坐标,y 叫做点M 的纵坐标,z 叫做点M 的竖坐标.
2.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d x x y y z z =-+-+-222212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