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16《范仲淹的故事》课堂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9a93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8.png)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范仲淹的故事》教案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一)课文内容:《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让同学们能理解他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品读关于范仲淹的名言名句,学习他“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说教法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
”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1)分享收集资料,走近范仲淹。
(2)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
三、说学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这堂课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谈自己的理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之前,首先全班先谈谈自己的理想,再让生猜猜范仲淹的理想,生想了解范仲淹理想而去深入学习课文,从而产生想更多地了解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经历的兴趣。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b0e3cbda38376baf1faed2.png)
16《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等5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2.介绍范仲淹(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二、自主读书(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词语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出示划粥割齑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五、布置作业1.读课文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导入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生:(1)为什么这么说?(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3)他做了什么?二、初读课文(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闭门不出4.谢绝佳肴三、深入读书(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仲淹的故事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仲淹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add38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a.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仲淹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家庭背景,了解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能够理解《岳阳楼记》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范仲淹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和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读懂《岳阳楼记》中的文章,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家庭背景,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学难点:领会《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的情感,了解范仲淹的人生信仰和历史作用。
三、教学策略教师引导+互动问答+合作探究+个性化思维导图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四大文化名楼”之一的“岳阳楼”,让学生了解该楼的历史背景、位置和文化地位,并提问“岳阳楼”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引导学生思考。
2.检查预习(5分钟)让学生通过课前阅读,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事迹,并思考为什么范仲淹会被学者誉为“千古文章之盛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合作阅读(15分钟)结合范仲淹的生平和事迹,学生阅读《岳阳楼记》,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范仲淹的文章讲述了什么?他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范仲淹会写这样一篇文章?4.个性化思维导图(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绘制范仲淹的人生历程和文章核心内容的思维导图,并辅以文字解释。
5.小组讨论(10分钟)同组学生将各自的思维导图进行汇报,进一步交流和讨论范仲淹的生平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并通过教师引导,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6.课堂展示(10分钟)学生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和理解。
其它学生可以就彼此的想法进行互动和讨论,达到知识汇聚的效果。
7.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讲解范仲淹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范仲淹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我们今天的影响。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af13b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0.png)
创情境抓言行悟形象——《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心小学朱小华教材分析:《范仲淹的故事》是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文章中两次出现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得一条主线贯穿全文;文中又重点通过刻画人物言行, 用四个小故事“只身求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苦读”来表现范仲淹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使人读后深受感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 可由于本课所描写的人物与背景距离他们生活的时代较远, 要想使学生感得真切, 悟得深刻, 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否则学生难以明白范仲淹是怎样刻苦求学的更难以理解他为什么要如此刻苦求学。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情, 我制定了以下可操作性较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所讲述的范仲淹刻苦求学的四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谈对人物的理解。
2.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总结出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人物言行, 树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文后, 能热爱敬重范仲淹, 自觉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借助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 读中理解词句, 读中感受情意, 读中酝酿表达。
从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 采用以下教学方式方法:学文前收集资料, 走近范仲淹;学文时批画句子, 走进范仲淹;学文后深情诵读, 赞扬范仲淹。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搜集范仲淹划粥割齑的视频资料2、学生自主预习课文、网上搜集范仲淹的相关资料(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分组收集, 即:生平、作品、故事、名言等方面)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走近范仲淹1.同学们,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 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还知道了文中讲了范仲淹刻苦求学的四个小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900多年前的北宋, 走进范仲淹, 研究范仲淹, 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2fcfd4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b.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范仲淹的
故事》教案2
(一)导入。
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范仲淹的闻名五言诗《江上渔者》导入,如:同学们读过古诗中闻名的《江上渔者》这首诗吗?谁能给大伙儿背诵一下。
也可由教师直截了当朗诵给同学,然后告诉大伙儿,这是宋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故事。
还可由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范仲淹的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范仲淹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明白得。
1.默读课文,想一想:范仲淹是如何样刻苦读书的?他什么缘故要如此刻苦读书?并画出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2.组织交流。
(1)范仲淹的哪些言行使自己最受感动?什么缘故?
(2)作者是如何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五)巩固练习。
1.读一读本课生字,说说自己是如何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指导书写会写字。
3.读一读“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和自己喜爱的词句。
4.听写。
(课后练习4)。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范仲淹的故事_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范仲淹的故事_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dbe71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b.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范仲淹的故事_语文S版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至3自然段。
明白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 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
专门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差不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明白“是如此”,确实是讲不出“什么缘故”。
全然缘故依旧无“米”下“锅”。
因此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专门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因此,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那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存足够的“米”。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品质,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领会作者是如何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范仲淹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范仲淹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46b0d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6.png)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篇1:《范仲淹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部份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指导法质疑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交流法、朗读感悟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范仲淹又理解了多少呢?二、学习第三部份1、学习第七自然段〔1〕指名读第7自然段。
考虑:有范仲淹实现他的抱负吗?〔2〕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再读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学习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6自然段。
〔2〕提问范仲淹还有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3〕品读、感悟:“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
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三、学习第二部份过渡:文章举了哪些事例讲范仲淹要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而刻苦学习的?只身苦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不出〔一〕品读、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只身苦学”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能感动你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名反应。
3、出示重点句(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2)范仲淹非常珍惜这珍贵的学习时机,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理解废寝忘食〕4、归纳学习方法:读、画、写、说〔二〕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1、出示自读要求〔1〕读:小组内一起朗读3、4、5自然段〔2〕画、写: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说: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73bd0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6.png)
16.范仲淹的故事【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 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品读文中具体描绘范仲淹言行的语句, 在形式多样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我们: 语文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 我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重点, 在教师的引领下, 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 感受文章的精美, 体会范仲淹的“刻苦学习、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课, 激发兴趣1、出示范仲淹画像, 引出《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生共同齐读。
2.了解范仲淹的基本信息。
3.过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 圈出课文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生字。
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中的音。
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3.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齐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你认为本文可以分几部分?5.找出并理解范仲淹志向和抱负的句子。
6、默读课文, 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个小故事?给每个故事概括一个小标题。
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课16《范仲淹的故事》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16《范仲淹的故事》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cfb2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b.png)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从范仲淹的故事中,你学到了哪பைடு நூலகம்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的看法,共同总结范仲淹的优秀品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范仲淹的品质对学生的现实意义。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1.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语和典故的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文本内容理解较深,有的则可能停留在表面。教师应关注这一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成长需求。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从范仲淹的故事中汲取正能量。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范仲淹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讨论,深化理解: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本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范仲淹的故事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其生平及时代背景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范仲淹故事教案精选
![范仲淹故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f3eca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9.png)
范仲淹故事教案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范仲淹故事教案精选范仲淹故事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9d1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8.png)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代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范仲淹的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和的人格魅力;(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范仲淹的故事》课文2. 教学重点:(1)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范仲淹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引发学生对范仲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学习心得;(2)分享各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和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阅读理解测试: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范仲淹的故事》;2. 相关资料: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古代文化知识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范仲淹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品质和精神。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3. 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 范仲淹的故事 教案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范仲淹的故事 教案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c7176b227916888486d794.png)
16范仲(zhònɡ)淹的故事1.学会“粥、磋、凌”等7个会认字,“淹、岳、寝”等10个会写字,理解“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至3自然段。
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品质,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4.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佩和赞扬之情,培养刻苦读书的品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学生:收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
教师:小黑板。
3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1)同学们读过这首诗吗?,自己读一读,谁能看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关心、同情劳动人民)(2)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板书:范仲淹)2课前,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仲淹?(引导学生从范仲淹的生平、作品、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了解范仲淹的故事。
(把课题补充完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自读课文1~2遍,画出生字、新词,自主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范仲淹的几个故事,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3)画出概述范仲淹志向和抱负的语句,想想这几句话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胸怀?2(1)听写。
家境贫寒废寝忘食毫不介意和衣而眠美味佳肴粗茶淡饭闭门不出千载难逢兴国利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组内互相批改订正,快速记住它们。
(3)试着用以上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说说课文讲了范仲淹的几个故事,交流每个故事的小标题。
(只身苦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不出)(5)指名朗读概述范仲淹志向和抱负的语句,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初步感受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6《范仲淹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u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6《范仲淹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u](https://img.taocdn.com/s3/m/e4404a18bd64783e08122b16.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6 范仲淹的故事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本课的教学,力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资料的搜集、阅读反馈、交流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范仲淹的整体认知。
2.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领会人物的特点及其精神品质。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而深入感悟范仲淹的发愤苦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粥、磋、肴、岂、泱”5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凌、寝、佳、肴、岂、咽、廷、泱”11 个生字,积累“废寝忘食、千载难逢”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前准备:1.查阅一些有关范仲淹的资料,了解范仲淹的一些故事。
2.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回答:课文讲了范仲淹的什么故事?2. 教师:全文共 7 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呢?(指名反馈,教师引导)四、直奔主旨,切入要点(一)抓文章主旨。
1.作为政治家,范仲淹一生为官清廉;作为文学 家,他的诗、词、文都很出色,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手,文中有一个千古名句被后人广为传诵,它是——(展示课件第三屏)2.全班齐读。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e7424fc77da26924c5b015.png)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s版第16课(第二课时)陆川县珊罗镇长纳小学吴国坤**:138********【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4)训练学生能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能形式多样地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教材分析】《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着名句。
第二部分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只身求学、划粥割齑、拒绝佳餚、闭门不出。
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讚颂。
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物件分析】本班学生在阅读中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概括较好,这在速读和默读训练中能体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影响到他们对记人记事的文章中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也使他们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缺乏信心。
于是,缺少对课文深入学习的热情,每节课不能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地学习。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本人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甚基础上,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力图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还遵循小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创设情境法:利用谈话引起学生对故事人物学习的兴趣;利用ppt课件分步展示重要问题和语句,吸引学生专力于对课文故事和人物品质的学习。
16课《范仲淹地故事》教学设计课题
![16课《范仲淹地故事》教学设计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4440a0700abb68a982fba6.png)
16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2.介绍范仲淹(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二、自主读书(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及生字学习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读后交流。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闭门不出4.谢绝佳肴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词语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出示划粥割齑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1.读课文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过程:
口号:展示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师:你们一个个激情饱满的状态,也感染着老师,我相信,同学们会全力以赴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范仲淹是伟大的政治家,他有一句被后人传颂的最有名的诗句,展示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谁知道那句诗?
课件出示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指名读)谁能说说从这句话的意思?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
(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展示荣耀,交流自豪。
掌声有请出我们今天的展示小组【展示小组成员介绍】大家好,很高兴这节课由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冬不拉》这篇文章的前置性学习效果,我是发言人---------.2.我是---------3.4.5.6
师:展示小组已经闪亮登场,相信同学们都对他们充满了期待。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文字自有真情在,用心品味得智慧。
”
展示组的同学下面进入第四关:
【得知得智,品读文本】
抽人读展示问题。
展示问题:
1、文中讲述了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几个故事?用小标题概述。
哪些句子使你感动?
2、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学习?纵览全文,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
师:好,课堂有你我他的加入,会更加精彩,我们拭目以待。
时间交给展示小组:
展示组1号:我来展示第一个问题,全文写了范仲淹的四个故事。
分别是:第二自然段(只身苦读)第3自然段(划粥割齑)第4自然段(谢绝佳肴)第5自然段(闭门不出)
2号:使我感动的句子有:大家请看课文第2段,我从“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十分也点明了范仲淹读书刻苦。
文中“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
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
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行为描写。
从他的行为中我感受到了范仲淹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
谁还有补充?
师:那我想问,这宝贵的学习机会指的的是什么呢?
我来补充:我从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废寝忘食”的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废寝忘食地苦读,一个“苦”字更让我感受到范仲淹刻苦读书,非常努力。
他的精神令人感动。
我来补充:这宝贵的学习机会指的是:大家请看文中第二段,用箭头圈划。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可以免费就学。
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
”
2号:我想请每组3号和6号小组齐读这段,并你能将这种感动读出来。
谁来评价?
3号:那时,范仲淹的求学之路是如此刻苦,他的读书生活更是极其艰苦,时间交给展示组。
我从“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体会到了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清贫,但是他还是刻苦学习,发愤读书。
师:生活是如此的艰苦,但范仲淹毫不介意,他是怎样读书的?
4号:“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菜和衣而眠。
”从凌晨起床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这些说明了范仲淹每天读书的时间非常长,再次体现了他刻苦读书的精神。
凌晨鸡鸣即起,还可以用一个成语代替——闻鸡起舞。
其他同学谁还能说出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吗?
补充:
阅读组:我还从第3段“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
五年说明持续的时间长,再次从“睡”的方面体现了范仲淹读书刻苦。
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但他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
他的好友想帮助他,先是送银子后是送佳肴,可是范仲淹却委婉谢绝了。
我从“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这句话中,我的理解是体会到了范仲淹的话也是合情合理,诚恳感人,不仅说明了他拒绝美食的原因。
并且充分反映了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品质。
朗读时,语气要真诚,态度要诚恳。
请女生再次朗读。
谁还有要补充的?
我来补充:
我从文中第5段中,“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
书院的师生也都仿写书本,跑去观看。
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
”这两句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形成鲜明对比,
描写皇帝来应天府时人们而书院的师生不同表现,人们是
“争先恐后”,而范仲淹是“闭门不出”“埋头苦读”,我体会到范仲淹学习的专心和用心。
4号:你的理解能力真出色,范仲淹随口说“将来再见也不晚”又是何意?请6号接着回答。
6号组:将来再见也不晚的意思是范仲淹觉得学有所成时自然会见到皇上,那时与皇上见面也不晚。
师:嗯!是啊!范仲淹的坚持、刻苦值得我们学习,可为什么要刻苦学习呢?
5号: 我来回答第二问题,我们组认为,范仲淹之所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的远大志向。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
”请用笔将“好大夫”“好宰相”“治病”“治国”这些词语画出来,体现他志向的美好,体会他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和抱负。
请在这句话旁批注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
我想请全班齐读,共同感受范仲淹远大志向。
师小结:范仲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钦佩,所以后人就用他为前贤提写的一句话,来赞颂他的这种精神。
全班齐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4号:这句话的意思是:青山挺拔,江水浩荡,范仲淹先生的精神品质,像山一样高大挺拔,像水一样源源流长,
流芳百世。
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师:在阅读写人的文章时,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的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样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就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志向高远、学习刻苦的。
如:课文第4和6自然段中范仲淹说的话分别体现范仲淹生活简朴和志向高远的特点,第2、3自然段中范仲淹的冷水洗脸、稀粥充饥、划粥割齑、和衣而眠等行为都体现了范仲淹读书刻苦的特点。
那么,孩子们,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变现人物的特点呢?
1、要选用经典事例。
2、人物的言行要有明显个性。
(本文就是通过对比手法)
3、要写出人物说话、做事时的神态。
展示组1号:所以说范仲淹是个爱国爱民的人。
谁还有补充?
补充组:范仲淹是个肯吃苦、又不清高的人。
范仲淹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板书(爱国爱民)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从范仲淹刻苦读书的言行感
受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品质,而且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
第五关超越自我百流归宗
1、攻防打擂
阅读组向展示组提问
好友给范仲淹送来了银子,范仲淹会怎么想呢?
你还能说出些关于刻苦学习的典型事例吗?
展示组提问阅读组
范仲淹的哪些言行使你受到感动?
后人如何赞颂范仲淹的?
2、谈收获
师:下面请同学们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师总结:大家今天的收获真不少,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展示化文
第六关学以致用化人化文
颁奖词
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