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与BARRETT食管和食管早期腺癌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关键词】食管癌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高发的肿瘤,本文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全球定义及其发病机制。 barrett食管一直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这里介绍了几种内镜诊断方法和镜下分型,是研究诊断和治疗 barrett食管的最新方法。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切实可行的方法,文中介绍了3种微创治疗技术。最后,对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早期腺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文中提出了两种比较活跃的基因,提示了三者的联系。

【关键词】食管癌

1 有关gerd的全球定义及其发病机制

1.1 gerd的全球定义 gerd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gerd的特征性症状是烧心和反流,最常见的食管损伤是反流性食管炎[1]。

新的定义强调:从病人的角度描述症状的负性影响,承认症状如何影响病人的差异性,当反流症状达到引起病人不适的程度时才能定义为gerd,否则,烧心症状本身不构成一种疾病。在临床上,确定症状是否对病人有影响应是以病人为中心的,而不由频率和时间的任意值来决定。在人群研究中,一周发作2次或以上的轻度症状,或者一周发作1次以上的中重度症状常被病人认为引起不适。

无症状病人仍可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因此也满足gerd 的诊断标准。无症状者可依据证实有胃内容物反流的检查来诊断(ph检测、电阻抗) 、或者反流的损伤效应(内镜、组织学、电镜)进行诊断。

1.2 发病机制及损伤因素 gerd的发病机制是防御机制削弱及食管清除酸能力下降,主要变化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驰(lesp)过度等。主要损伤因素为过多的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胆汁和消化酶也可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

在nerd(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方面,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充分重视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间隙扩大(dis)的研究,抑酸可以使dis恢复,认为它可以作为胃食管反流病非常重要的指征,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望在将来成为反流病诊疗中重要的临床指标。但近期有文献提出在应激等其他情况下也存在dis的现象,有关dis在gerd中的作用今后仍将继续深入研究。

2 barrett食管诊断的新进展

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be本身通常不引起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gerd的症状,如烧心、反流、胸骨后痛和吞咽困难等,但有约25%的患者无gred的症状[2]。

2.1 内镜表现明确区分鳞、柱状上皮交界(scj)和食管胃连接处(egj)对识别be十分重要。(1)scj内镜标志:为食管鳞、柱状上皮交界处构成的齿状z线。(2)egj内镜标志:为管状食管与囊状胃的交界处,其内镜下定位的标志为最小充气状态下胃黏膜皱襞的近侧缘和(或)食管下端纵行栅栏样血管末檐。(3)be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egj的近端出现橘红色

柱状上皮,即scj与egj分离。be的长度测量应从egj开始向上至scj。内镜下美兰染色有助于对灶状肠化生的定位,并能指导活检。

2.2 病理学诊断(1)活检取材:推荐使用四象限活检法,即常规从egj开始向上以2cm的间隔分别在4个象限取活检,对疑有be癌变者应向上每隔1cm在4个象限取活检,对有溃疡、糜烂、斑块、小结节、狭窄和其他腔内异常者,均取活检行病理学检查。(2)组织学分为贲门腺,胃底腺和特殊肠化生3型。

2.3 be分型(1)按化生的柱状上皮长度分类:长段be(lbbe)指化生的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3cm;短段be(ssbe)指化生的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调,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3cm。(2)按内镜下形态分类:可分为全周型(锯齿状)、舌型和岛状型。(3)按布拉格cm分法进行记录:c代表全周型化生黏膜的长度,m代表化生黏膜的最大长度。如c3-m5表示食管圆周段柱状上皮为3cm,非圆周段或舌状延伸段或结合部上方5cm;c0-m3表示无全周段化生,舌状伸展为egj上方3cm。

2.4 be诊断记录内容包括:(1)形态学分类(全周型、舌型和岛状),(2)长度,(3)组织学类型,(4)异型增生及程度,(5)合并症(糜烂、溃疡、狭窄、出血)。

2.5 监测与随访鉴于be有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因此,应对be患者定期随访,目的是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癌变。

世界各国对于be的诊断存在两大主流意见,即以食管远端黏膜被柱状上皮所取代为诊断标准或柱状上皮必须存在肠上皮化生为标准。由于我国关于be的研究不够深入,建议采用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较为稳妥。但鉴于肠上皮化生在be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与食管腺癌的重要关系,因此在诊断时必须注明be的组织学分型。

3 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内镜医学及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的早期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如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emr)、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