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特色教案
[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二、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课堂目标达成(1)基础目标1、熟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线索(时空与事件)。
2、掌握战时共产主义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2)能力目标从历史事件的原因、内容、结果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3)情感目标认识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难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评价“斯大林模式”五、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史料阅读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导学案导学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形象图片、导学案六、教学过程【先学环节】1、熟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线索2、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新经济政策1921-1928农业工业流通分配3、斯大林模式(1928-1991)的主要表现:设计意图:先学环节主要是为学生预习准备。
一是利用时间轴使学生构建本课时空观。
二立足考纲和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熟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后教环节】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材料一: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二: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总结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场改革的背景、内容、实质、影响。
2.过程与方法(1)感受视频导播《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之开场、“斯大林模式”等有关图片、神入历史。
(2)通过阅读“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有关的背景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论赛,提高学生查阅选取有效资料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苏俄出台不同政策发展经济,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观看问题。
(4)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影响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用“论从史出”的观点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斯大林模式”一目的探讨学习,教育学生以史为鉴,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联系中国的经济建设,为当地建设提出可行性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和经验教训。
2.难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史料阅读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形象图片、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打开“优酷”网,播放视频《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的开场,让学生神入历史。
2.播放幻灯片,展示苏俄历史上风云政治家图片,引出话题:你知道苏俄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哪些辉煌与奇迹?这与图片上的人物主持开展的哪些事情有关?最后点明本课将学习与苏俄经济建设有关的前三个政策。
(1)彼得一世农奴改革让俄国成为军事强国(2)叶卡捷林娜二世“开明专制”,造就大批知识分子,让俄国现代化(3)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伯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普京执政,让苏俄拥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国、人类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不同于西方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唯一与美国抗衡的一极等殊荣,不过也带来了苏联最终的解体。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联系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高比较历史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2.从现代化进程看,苏联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其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第20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标解读】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
(2)工业:实行__________,将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1)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
关键点拨复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时,可以将其与苏俄国内战争结合起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挥作用主要是在战争时期,战争结束后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________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1)农业方面:以__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________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贸易方面: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交换。
(4)分配方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扮演苏联领导人和普通民众,模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原因、内容及影响,重点分析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2.介绍斯大林在苏联领导地位的确立、工业化进程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苏联在革命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原因、内容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理解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1.通过展示苏联革命后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苏联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引发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兴趣。
2.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扮演苏联领导人和普通民众,模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设计情景剧,让学生编排苏联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场景,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用:本节课教师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反思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师的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7: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通过相对简短的两课,概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主要线索,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伟人的三项政策。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
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合作探究—-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3分钟):影像设疑播放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片段(十月革命后列宁对群众的一段演说),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困难,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能否经受严峻考验,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创设情景、感受历史:老农尼卡诺夫大叔的生活写照(1918-1937)<一>应急之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情境一:那年(1918年)他47岁,常年种地干农活,身子骨还算硬朗。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人教版
c.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其异同。
d.结合现实,评价这些政策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研究,选取以下课题之一进行深入探讨: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联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局限。
8.课后作业,拓展提升: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9.教学评价,关注成长: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0.反思教学,不断改进: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2.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客观态度,学会尊重历史、珍视现实,对未来充满信心。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4.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分析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需包括以下内容:
a.概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概念、背景、主要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问题驱动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是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学案doc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难点:评价“斯大林模式”【知识梳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目的:(3)主要内容:农业:工业:贸易:分配:(4)评价:2.新经济政策:(1)背景:(2)制定:(3)内容:①农业:②工业:③贸易:④分配:(4)作用:3.“斯大林模式”:(1)背景:(2)形成过程:(3)特点:(4)含义:(5)评价:①功绩:②弊端:【小组合作与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
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儿的兴趣。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儿的兴趣呢?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老农:正是这样。
材料三:如图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给列宁的启发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老农所说的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的?(3)材料三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的?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自主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发展过程。
4.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5.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预习课程内容,自主探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b.列宁和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四)课堂练习(500字)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和态度。
4.教学拓展:
(1)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北师大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求——«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形式〞»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情势。
2、看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罗列〝斯大林形式〞的主要表现,看法其在实际中的阅历经验。
【教材剖析】本课是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的阅历与经验»中的第1课,它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树立的第一课,本课的内容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位置。
教材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树立路途所停止的艰辛探求,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形式的构成,不只使重生的苏维埃政权失掉了稳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弱小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形式在实际进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开展。
【学情剖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文科生,一般先生对历史见地独到,但大局部先生阅读积聚完善,知识面较窄,对历史学习还停留在兴味层面,缺乏理性思索,虽然先生在初中学习过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但是毕竟触及苏俄历史且革新措施较难掌握,较难惹起先生的共鸣并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
因此,本课的进程设计需求突出协作探求学习的作用,而协作探求学习的基础是对史料停止剖析。
所以本课的史料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并导入视频资料以调动激起先生的历史学习兴味。
【设计思绪】本课的教学立意是实际指点下的实际。
将马克思实际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想象作为切入点,以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国际环境下指导人〔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了解不同,进而提出的不同的实际〔观念〕、指点出不同的实际〔政策〕为主线。
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经过三个协作探求题展现,先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了解史料,解读效果,进而将重难点打破,做到以先生为主导。
本课重点培育先生的素养为史料实证和从历史的变迁中吸取阅历经验。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1
4.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敬畏之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俄国十月革命、苏联成立等基本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等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逻辑方面尚需提高。
a)说明该人物在苏联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阐述该人物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或斯大林模式的关联;
c)分析该人物的历史评价及其影响。
3.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何在国内战争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b)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1.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
2.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斯大林模式转变的原因。
3.举例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它有哪些优势?
3.斯大林模式为何能够取代新经济政策?它对苏联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林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了结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目的(2)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利弊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前后朗读材料及情景剧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价值。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教学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容量大,教学过程中内容多有取舍,为方便学生更易理解,主要以两条线贯穿,以情景剧的角色扮演对话,让学生明白国家政策对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反之也能影响到国家政策,同时配合材料解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辨析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导入设计:前苏联有部对中国人影响很深的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段非常著名的人生自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师生齐读)。
为了这壮丽的事业,俄国人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在20世纪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发展的新道路。
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第20课的学习来了解一下。
推进新课100年前,苏俄第一个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虽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但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却明白,他们从哪知道的呢?自主学习:《共产党宣言》过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设想的社会主义要具备三项基本特征:一个是公有制,第二个叫计划经济,第三个是按劳分配。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特色教案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特色教案】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三年国内战争期间,迫于形势需要,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争结束后,根据形势发生的变化,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增强了苏联国力,但也带来了很多弊端。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对苏联的建设模式进行改革。
但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1991年的苏联解体,也表明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失败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停止。
学习建议●列举不同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特色教案】 《列宁在1918》是一部著名的苏联电影,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
电影中的这一幕场景,真实再现了1918年开始的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严重缺粮的情况。
那时,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
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政治军事上:国内:(1)反革命势力猖獗,企图恢复失去的政权。
国际: (2)帝国主义集团军事进攻和扶持反革命力量。
教学设计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习任务】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明确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识记“一五计划”、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评价;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2)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1)实行;(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3)取消;(4)实行普遍。
4.特点:兼有“”和“”两种特色。
5.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财力、物力,支援红军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消极: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利益,国内战争后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1)直接原因:“”政策在战后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符合国情。
2.内容(1)农业方面:以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2)工业方面:①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
②对一些国家暂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的方式让经营。
(3)流通领域:改变由国家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
(4)分配制度:废除。
3.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有利于稳定;(2)到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2)1924年初列宁逝世以后,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被逐渐取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北师大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及“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2.过程与方法:(1)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影响;(2)运用史料分析法探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经济的腾飞。
【教学重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概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客观评价其利弊;【教学难点】探讨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从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苏联(俄)人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在没有任何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新道路。
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轴,了解本单元历史发展线索。
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一课时列宁时代的探索。
【课前综述】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9-北师大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史料,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并从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中认识改革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3.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用谈话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4. 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难,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必须要符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坚定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以史为鉴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本节课的地位来讲,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专题主要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上承必修一的《俄国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下启苏联的改革,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又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比较贴近,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
特别是在考试中易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我国的改革开放等内容放在一起来考查,不容忽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作用;列举“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学难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三、教学对象分析:①高一学生由于在初中不重视历史课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要根据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②学生已学习过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类比分析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前后知识的关联。
教学设计12: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重、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影片《列宁在1918》经典片段,并提问: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这段影片反映了苏联当时面临什么情况?讲授新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1)政治与军事上:A.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B.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合作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一些规定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其中,对农民利益损害最大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余粮收集制。
因为经历了几年的战争,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农民手中粮食十分有限,所以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余粮,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民的口粮。
4.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1)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2)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教学设计10: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教学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利弊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从而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情境导入播放一部反映十月革命后初期俄国历史的电视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
合作探究: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1)摆地摊应在人多的地方,不应在偏僻角落。
(2)商品应醒目地摆放,不应放在袋子里。
(3)凭劳动赚钱天经地义,为什么要有所顾虑呢?合作探究:我与大家有同感,这是为什么呢?自主学习:不知道。
过渡:《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一课将告诉我们答案。
教学过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苏维埃政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苏联在20世纪初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好奇心。
2.新课内容:讲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概念、主要内容,分析各自的特点及对苏联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4.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及其影响。
难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优缺点,评价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客观的历史见解。
6.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பைடு நூலகம்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等历史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充满好奇,渴望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然而,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时,容易受到片面史观的影响,难以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2.教学策略:
(1)针对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难点内容,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拓展思维,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见解。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不同难度的史料阅读和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特色教案】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三年国内战争期间,迫于形势需要,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争结束后,根据形势发生的变化,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增强了苏联国力,但也带来了很多弊端。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对苏联的建设模式进行改革。
但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1991年的苏联解体,也表明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失败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停止。
学习建议●列举不同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特色教案】 《列宁在1918》是一部著名的苏联电影,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
电影中的这一幕场景,真实再现了1918年开始的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严重缺粮的情况。
那时,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
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政治军事上:国内:(1)反革命势力猖獗,企图恢复失去的政权。
国际: (2)帝国主义集团军事进攻和扶持反革命力量。
使国内战争更加尖锐化和复杂化。
经济上:(3)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 临着断粮的危险。
阅读教材,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2、阅读下列教材,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纵横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
政府还派遣征粮队携带武器下乡征粮,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
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19~1920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个情景,描述了红军战士保尔于国内战争期间在铁路工地与以前的恋人冬妮娅偶遇。
当时.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
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起初,冬妮娅的丈夫不同意参加铲雪。
后来,保尔和冬妮娅说服了他.他们一起参加了劳动。
(1)直接目的: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根本目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所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评价(结合材料) 材料一:“当时所处的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 材料三: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国家征购价6 卢布 国家零售价 30 卢布材料四:“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 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 起来反对苏维埃。
”材料五:“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积极作用:在特殊历史时期,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取得了1919~1920年国内战争的胜利。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局限性: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忽视商品、市场的作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余粮收集制);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学思之窗后来,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思考◎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阅读教材,回答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原因:(1)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苏维埃俄国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不是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的经济政策)(2)直接原因: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2.标志: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此后,政府还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斯大林模式”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农业政策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工业政策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政策 国家垄断贸易,取消自 由贸易。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
4.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5.影响(结合材料) 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也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6.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
1.定义: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2.背景 (1)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还极其落后。
苏联面临迅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阅读下面教材,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得到什么认识?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3.表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目的: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3)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是一种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基础。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