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纪晓青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府职能改革的推进,我国非政府组织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在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准入门槛高、入管脫节,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度低、自身独立性差、管理机制不完善和缺乏国际视野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此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发力,创新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自治化进程、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增强国际化视野,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对策根据世界银行《非政府组织立法原则》中的定义,非政府组织是指“在特定的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性公司或其他法人,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如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的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治性、公益性等特征。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正式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政府职能转变,我国非政府组织组织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在提供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承接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合理依据;也为非政府组织突破现实困境,释放自身活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独特的历史条件影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外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找出症结,对症下药。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梳理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探究其发展现状,对深层次剖析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非政府组织大纲
一、非政府组织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极强国家——极弱社会”的社会境遇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几乎没有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法律支持,愈渐民主的政治环境鼓励了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驱动力。
非政府组织发展起来,这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恢复发展阶段(1979-1989年)。
这一阶段体现为社会团数量急剧增加。
到1989年,我国全国性社会团体的数量达到1 8 0 0个左右,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 16倍;地方团体数量达到近20万个,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33倍。
1978年,政府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国家行政权力从经济领域准见退出,为社会走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例如经济领域的行业协会,学术领域的学术团体增长很快。
2.整顿治理阶段(1989-1998年)。
1989年10 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开始对全国社团进行“复查登记”或“清理整顿”。
1 992年确认登记的全国性社团有l200个,为1989年的60%,确认登记的地方性社团18万个,为1989年的90%。
进入2O 世纪9 0年代中期以后,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机制完善,政府主动推动行业协会和其他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
截止1996年,全国性社团和地方性社团又分别增至1800个和20万个。
3.法带Ⅱ规范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10月,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发,同时发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对民办非营利的实体性机构进行非政府组织登记。
重新登记确认使得非政府组织的范围、数量在短时期内发生较大波动。
据估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暂行条例》出台前,中国的民办非企单位大约70万个,到2001年底,经条例确认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仅有8.2万个。
(出处:张江周玲《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二、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非政府组织明显显得“先天弱质,后天困难”,存在着发展环境不畅、自身困扰等问题,还不能满足社会变迁带来的对非政府组织的现实需要,处于初创阶段。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独立性过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应制定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相应对策。
标签:非政府组织;社会管理随着社会公共事务的日趋复杂化且数量的不断加大,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和市场两个部门之内。
随着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迅猛发展,非政府组织正逐渐成为与政府、市场并驾齐趋的第三个社会管理者,并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
因此,研究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便显得十分迫切。
一、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及特征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非政府组织相近的可替代的概念也很多,如“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有别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正式组织形式的组织。
非政府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部门,应具有与其相区别的特征。
按照萨拉蒙教授的观点,其认为非政府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组织性,即这些机构都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其次是私有性,即这些机构都在制度上与国家相分离;再次是非营利性,即这些机构都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第四是自治性,即这些机构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最后是自愿性,即这些机构的成员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这些机构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赠。
二、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发展现状与展望
倍 的作用 。在 N G O 体系 比较完善的国家 , N G O 往往 在危机发生后 先于政府到达受 灾 地 区, 各组织间密切合作 , 积极展开救援 ,
在救助生命和挽救财产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 其次 ,救助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一 , N G O大多依托基层社 区或特定群体组成 , 较 为熟悉所在区域内的灾 害事故现场 的情况 , 与政府仓促赶来的专业应急人员相 比, 更具 有组织上的灵活性、救援活动 的针对性 以及 救助行为的高效性。第二 , 政府在应对危机 时, 其行 动和要求是统一的 ,它的思考方式 是 全面的、确切 的、负责任 的 , 是基于灾 民 整体的 , 无法顾 及到细节实施 中的各种问题 以及不 同利益 主体 的诉求 。而 N G O 的工作 恰 恰可 以深 入到政 府政策 不能顾 及 的具体 领域, 通过对具 体问题 的解决和特定群体的
组 织的一些弊端和 问题也逐渐暴露 出来。在这种 形势下开展 对非政府组织的研 究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发展现状 ;研 究展望
一
、
非政府 组织 的涵 义及 特点
非 政 府组 织 ,英 文 全称 为 “ n o n — g o v — e mi n e n t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 缩写为 “ N G O ” , 是 现 代经济市场社会 中最活跃 、 最重要 的角 色之 在联合 国经社理事会 中,专 门设有一个 非政府组织委员会 , 负责审核批准接纳非政 府组织 , 认可它们在联合 国的咨询地位和观 察员身份 。 非政府组织在现实 当中还演绎 出 不 同称谓 ,如第三部 门、非 营利组织 、公 民 社会组织 、独立部 门、慈善部 门、志愿者部 门、免税部 门、草根组织等等 。我 国根据特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非政府组织(NGO)是指由个人或团体组成,以社会公益和公共利益为宗旨,自主组织和开展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性社会组织。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NGO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NG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NG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Open门推进组织成为中国第一家NGO。
90年代初,伴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社群团体和NGO开始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21世纪初,中国政府也开始承认NGO的合法地位和发展权利。
目前,NGO在中国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历程。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已有社会团体33.8万个,其中,约7万个为NGO。
2.影响范围NGO在中国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涉及环保、公益、文化、教育、妇女儿童权益、残疾人事务、社区建设、灾难救援等多个领域。
有些NGO的工作成果被各级政府官员公开表扬和鼓励,引起社会对NGO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3.法律地位中国对NGO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
2016年,《境内非政府组织境外活动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非政府组织在境内、境外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
二、NGO在中国的问题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虽然中国对NGO的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阻碍非政府组织合法活动的规定,导致NGO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和限制。
2.融资难度大NGO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国际捐款和社会捐赠。
受到政策和管理的限制,NGO在国内无法接受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和支持,这导致NGO在资金方面的发展困难。
3.专业人才匮乏由于NGO的办公条件和薪酬待遇不够优厚,许多领域的专业人才难以加入到这个领域。
在这样的情况下,NGO有时难以招募到足够专业的人才,从而影响了NGO在某些领域的发展。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中国非政府组织现状与发展赵文杰摘要:非政府组织,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十分准确的结论,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指那些具有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非营利性、合法性、非政党性等特征以及社会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社会组织。
它又被称作“第三部门”、“非营利部门”、“利他部门”。
在中国,广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中的事业单位、不登记和免登记的社会团体、单位内部活动组织、未获得登记或以其他形式登记的草根民间组织以及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负责登记管理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现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不断涌现,它的产生反应了二战后世界各国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有所提高,是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一种补充,也是对政府职能失灵的一种修补。
进入20世纪80年代,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很快的发展,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专业化的服务方向在全球经济、社会、环保等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场合,非政府组织已被列为与企业-市场体系和政府-国家体系并列的第三体系,即非政府组织体系。
就像美国非政府组织研究的权威学者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所说:“我们是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
”与国外许多成熟的非政府组织相比,中国非政府组织无论在数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中国非政府组织也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了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对于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缓解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非政府组织、发展、社会1,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策环境逐渐宽松,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原来的“全能国家”体制被打破,社会多元力量不断生成并开始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相应对策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9 01 期
自下而上的社会问责 ,是建构完善的权力监 督体系所不可或缺的,针对 当前社会问责所面临 的机制 缺失 及现 实 限制 ,应 当着重 注 意从 如下几 个 方 面人手 : ( 健全问责机制设置 , 一) 拓展公 民参与途径 从广义上说 ,社会 问责从属于行政 问责 , 因 此, 完善社会 问责 的法规体系和问责程序 , 实际上 是包含在行政问责体系完善之 中的。规定问责程 序 。必须用程序来保证问责制沿着法治的轨道进 行, 防止陷入人治的误 区。主要包括 : 责任的认定 程序 、 问责的启动程序 、 问责的回应程序等。规定 问责救济。明确对被问责公务员及行政行为受害 人 的救济条款。 ( ) 立和 完善 政府 应 责 的相 关机 制 和程序 二 建 随着公 民权利意识的增长 ,广泛的公 民问责 正在对治理体系形成“ 倒逼 ” 效应 , 进而要求建立 和完善政府应责的相关机制和程序。这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在政府机关建立和完善 社会问责的回应机制 ,促使政府机关及其官员必 须正面回应 民意 , 具体的做法如设立新闻发言人 和网络发言人等 ;二是需要某些权力监督部门介 入, 迫使政府“ 接招” 。 ( ) 三 完善 政务 公 开机 制 , 障公 民知 情权 保 作为一种特殊 的政治参与形式 ,公民问责只 有在一个信息公开透明的环境 中才是可能的。为 此, 首先必须继续大力传播信息公开的理念 , 培育 公众的知情权意识 , 扭转政府官员 的“ 信息保密” 思维 , 树立公开行政的现代观念。其次 , 要尽快健 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的实施细则 , 明确信息公 开的内容、 形式 、 程序和时限等 , 特别是要廓清信 息公开与不公开的界 限,使信息公开落到实处 。 最后 , 健全知情权的救济渠道 , 关键是加大对隐瞒 信息或抵制信息公开的惩戒力度 ,防止政府官员 以各种方式和方法来阻碍信息公开。 ( ) 强对社 会 问责 者 的权 利 保护 四 加 在任何社会当中,社会 问责者所面对 的都是 个组织严密的机构 、 一种 习以为常的观念 、 一套 盘根错节的体制和一个 ( 或一群 ) 掌握权力的政府 官员。如果权力监督机关懈怠失职 , 无所作为 , 公 民不得不与权力滥用作斗争 ,这对公 民本身就是 不公平的。 强化保护问责者的人身安全、 工作安全 和家庭安全 , 遏制打击报复者 的嚣张气焰 , 防止来 自当权者的再度侵害。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相当程度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从无到有,并在社会生活领域即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时间还不长,发展基础也还不牢靠,所以与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比起来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1.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立法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不断得到加强,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范体系,但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上总体来说还很不完善。
目前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主要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很少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从我国的宪法来看,对非政府组织的相关规定只是停留在概括性条文上,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作用、具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是,执法方面。
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操作性差,在实务操作中实际发挥着最重要作用的是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发布的行政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的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和其他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可见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2.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平衡。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
经济较发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反,经济较落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也较低。
3.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差,过分依赖政府,有明显的官办色彩。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的提法本身就表明他们是独立于营利组织和政府之外的,从实践意义上看,它的出现也正是要弥补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的缺陷而我国现有的非政府组织有很多是从政府行政部门转化而来的,虽然名义上与行政部门脱钩,但在体制和观念上仍延续着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势,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文章探讨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活动领域、地位和存在的问题。
认为目前非营利组织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在社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也必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取得较大的发展。
标签: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政府从市场中逐渐撤出,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空间,出现了非营利组织。
在社会组织中,非营利组织是指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
学界普遍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实体是第三部门,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
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推行以后,各种非营利组织大量涌现。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我国在体制改革中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终极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的持续转轨,非营利组织变成了备受瞩目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涉及和关注的问题很多,例如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务,社区的邻里纠纷、矛盾调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事务;还有许多大问题,各种区域合作、区域冲突、国际纷争、经济发展、技术合作等,这些公共事务的解决需要大量非营利组织的介入而不是政府或企业。
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非营利组织是非政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活动来实现组织的使命与发展。
从实践来看,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大多包括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公民参与性等。
1、非营利性这一属性使其区别于企业。
企业的本质属性是以营利为目的,使命是获取利润。
而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是非营利的,其非营利性是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均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组织自身的发展,最终结果是为了实现整个或某一社会的公共利益。
此外,允许非营利组织开展一定的经营性业务,例如允许残疾人开办工厂,虽然在这些经营性业务中工厂会产生一定的利润,但这些利润不能在工厂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只能用作工厂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工厂的持续发展。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发展状况探析
、
问题 的提 出
( 一) 国际非政 府组 织 的概念
1 9 9 5年 在北 京 召 开 的联 合 国第 四 届 世 界 妇 女 大会是 非 政 府 组 织 在 我 国发 展 的 标 志 性 事 件 。而 2 0 0 8年 国际非 政 府 组 织 在 汶 川 地震 中 发 挥 的重 要
2006年5月31日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在广西南宁分别与国际计划国际行动援助世界宣明会等国际非政府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就提高陕西省白水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及各项目乡镇村工作人员和社区协助员实施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的能力探索建立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机制进行合作
等 特点 。 目前 , 国际 非政 府 组 织 活 动集 中 于公 共健 康、 环境 保护 、 教 育援 助 等 各 方 面 , 较著 名 的有 福 特
基 金会 、 乐施 会 、 绿 色 和平组 织 、 国际红 十字会 、 国际
奥委 会 等 。 ( 二) 国际非政 府组 织进 入我 国 的背 景 与意义 自1 9 7 8年改 革开放 以来 , 越 来越 多的 国际非政
中共 青 岛 市委 党校 青 岛行 政 学院 学报
C O U R N A L O F T H E P A R T Y S C H O O L O F C P C . Q I N G D A O M U N I C I P A L C O M M I T T E E
2 0 1 3年 第 6期
N0. 6, 20 1 3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困境原因分析摘要随着社会性问题的不断增长和扩大,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回应性力量得到不断地发展,成为在社会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在“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体制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因素制约,使得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呈现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状态。
本文就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如资金、人员、独立性及政府管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非政府组织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大政府、小社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困境绪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社会性问题的范围及程度不断的扩大,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随着社会性问题的日益泛滥和扩大化,以及新的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社会治理援助的需求日益增多。
因此,社会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行为体超越自身单个的组织界限和狭隘的利益约束,通过参与、协调、合作、确立认同和共识等方式开展社会治理行动。
而作为社会治理重要主体之一的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回应迅速成长起来,构成了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创新”,在社会生态治理中的作用也越发凸显。
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起源较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慈善组织“他们通过开展救济穷人活动向穷人提供政府提供不了的公共物品”。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浪潮下,得到快速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已相对完善,在国内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同时,一些规模较大的非政府组织跨出国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其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在世界环境保护,人权保护,经济和文化发展等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数量大幅增加[见表1],涉及领域更加广泛,能力有所提高。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着独立性差、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差、监管缺位、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从转轨、脱钩和新建相结合, 政府的对其的规范化管理, 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人员培训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以形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互助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问题;对策非政府组织(NGO),是一个介于政府体系和市场之外的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又称为”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公民社会”等等,一般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等特征。
非政府组织凭借其独立、客观、公正的特性而赢得社会和公众对它的信任,承接着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公共管理职能,从而使其在推动政府改革、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一直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虽然经过多年的行政改革,当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使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1. 独立性差,官办色彩浓厚我国目前的非政府组织大体有三类,一类本身就是由政府在机构精简中分离出来的,或由政府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组建的;一类是从国有企业的某些原有行政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的;还有一类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发组建的。
在这三类非政府组织中,前两类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明显的”官民二重性”。
他们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机构、人员、设施等大都来源于政府,并且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主要领导职务是由政府部门的领导或政府机关改革分流出来的官员担任的。
这就造成了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自治程度较低。
ngo组织机构
ngo组织机构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NGO 的定义和分类
2.NGO 的作用和影响
3.NGO 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4.我国对 NGO 的态度和政策
5.NGO 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一、NGO 的定义和分类
GO,全称为非政府组织,是指在政府机构之外,由志愿人士组成,为实现特定社会、环保、文化、人道主义等目标而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领域,NGO 可以分为环保类、人权类、慈善类、教育类等众多分类。
二、NGO 的作用和影响
GO 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它们在促进社会公平、保护环境、维护人权、提高教育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NGO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不足,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三、NGO 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NGO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NGO 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金短缺、管理不善、透明度不足等。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 NGO 的监管政策也影响了其发展。
四、我国对 NGO 的态度和政策
我国对 NGO 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其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旨在规范和促进 NGO 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 NGO 的监管,保障其合法、透明、有序运行。
五、NGO 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NGO 在全球范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NGO 将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和筹款。
同时,NGO 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透明度要求。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在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体系中,代表来自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力量。
在公共管理中,非营利组织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困境,因此,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当前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我国非营利组织要走出困境,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问题;对策随着社会公共事物日益复杂和繁重,随着新的政府管理理论的浮现和新一轮的政府行政改革的进行,政府的职能定位必然发生变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管理主体体系的构成和格局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它成为公共管理中一个不可或者缺的重要角色。
非营利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因此非营利组织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有着特殊意义。
正如着名学者王绍光所言“忽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将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但是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强大政府和愈加繁荣的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仍然显得那末无力与弱小。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述(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特征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念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在我国统称为“社团”。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将社会组织归纳为第一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第二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企业)和第三部门(相对独立于第一、第二部门的社会领域,即非营利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众多观点,其入手点和侧重点各有差异,主要包括:按它的提出者列维特让等人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非公非私的、既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私营企业的第三类组织。
”⑴即用剩余法,把非营利组织看成除了政府机构和营利机构以外的一切社会组织的总和。
从经济学角度,借助“公益”和“私益”的概念来为非营利组织划定界限。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是指与政府无直接隶属关系、自愿组织并进行公益活动的社会团体和组织。
本文将探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日益增多。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已达到48.5万家,其中包括公募基金会、教育慈善组织、环保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各类类型。
这些组织在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贫困救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公益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不可能独立承担所有公益事业,这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育慈善组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资助,环保组织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社区服务组织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等。
这些非政府组织填补了政府无法覆盖的领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益选择。
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到限制。
当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和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这给一些机构带来了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也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阻碍。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公益捐赠文化尚未成熟,社会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意愿不足,导致很多非政府组织难以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
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也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
为了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专门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法。
这将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更明确的法律依据,规范其活动,同时也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加大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社会捐赠,为非政府组织提供稳定的资金。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培训,提升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改革开放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一
国扶 贫基 金会成 立 。 经历 了十年 “ 文化大 革命 ” 的浩劫 , 国社 会 中
百个 , 方性 社会 团体 六 千多 个 。其 职 能定 位 地
是“ 桥梁 、 纽带 、 助手 ” 。改革开 放后 , 非政 府组 织 出现实质性 的变化 , 在数 量 、 类 、 种 性质 上 都发 生
5月 , 庆龄基金 会成立 , 宋 这是一 个 以宋庆 龄名 字
命 名 的慈善 公益机构 ;93年 1 , 国残 疾人 18 1月 中
福利 基金会 成立 , 是针 对残 障 人士 的全 国性帮 这 扶机 构 ;9 4年 6月 , 18 黄埔军校 同学 会 成立 , 会 该
间组织 、 民 社 会 组 织 、 三 部 门 等 大 致 相 同。 公 第 在本 文中为表述 方便 , 一使 用 N O这 一 概念 。 统 G 基 于中 国 国情 , 多 数 学 者 从 推 动 和 促 进 N O 大 G
爱德基 金 会 成立 , 是 一 个 由中 国基 督 徒 发 这 发展的角度 出发 , 不主张将定义 限制得过 于严 年 ,
、
改革开放后 中国 内地 N O的发展 历程 G
改 革开 放 前 , 中国 内地 实 施计 划 经 济 、 社 政 合一 , 府组织数 量极 其有 限 、 非政 种类 非 常单 一 , 且官方色 彩 浓厚 , 度 行 政 化 , 国性 社 会 团体 高 全
第2 7卷 第 4期 20 0 9年 8月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un lo h n zo n tueo rn uia n ut n g me t o ra fZ e gh u Is tt fAeo at lId sr Ma a e n i c y
NGO行业调研报告
NGO行业调研报告注意:以下为NGO行业调研报告的内容,不包括标题部分。
一、简介NGO(非政府组织)是指由民间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目标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公共利益。
本报告旨在对NGO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以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二、NGO的背景与定义NGO起源于民间组织,其重要特征是不受政府控制,且不追求经济利益。
NGO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环保、教育、医疗、人权、社会福利等。
在全球范围内,NGO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许多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NGO行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NGO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
据统计,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NGO机构,各国家和地区国内也有大量的NGO组织。
2. 资金来源:NGO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捐赠、企业赞助、政府拨款等多种渠道。
其中,个人捐赠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3. 组织结构:NGO通常采取非营利性组织的形式,拥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其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管理团队和志愿者等。
四、NGO行业的挑战1. 资金压力:由于NGO不依赖盈利的模式,其资金来源往往不够稳定,面临着资金压力的挑战。
2. 受政治因素影响:NGO行业非常依赖于政府政策和支持,当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对其活动和发展造成限制。
3. 组织管理和监管:由于行业内存在一些不规范的NGO组织,对NGO的管理和监管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五、NGO行业的未来趋势1. 专业化发展:NGO行业将趋向于更加专业化,在特定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国际合作:NGO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形成国际合作网络。
3. 创新与技术发展:NGO将积极探索创新和科技,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六、结论NGO行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合作,NGO的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注,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组织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中国NGO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特点、动力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本文将回顾中国NGO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到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不同历史阶段NGO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NGO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角色和功能,包括其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也将关注中国NGO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社会信任度不高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将展望中国NGO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探讨其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NGO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中国NGO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NGO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步伐而逐渐展开的。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8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一阶段,一些以公益为目标的民间组织开始出现,但数量较少,影响力有限。
这些组织主要以社区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务和帮助。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9-2000年)。
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NGO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NGO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逐步放开了对NGO的限制,鼓励其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非政府组织
第四类主要指实体性公共服务机构,如各 种民办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 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 第五类NGO,可称之为“未登记或转登记团 体”,其中包括一部分没有依法登记注册 的NGO和一部分采取工商注册的NGO。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
(1)非政府性 (2)非营利性 (3)志愿性 (4)组织目标的中立性
三、非政府组织兴起的主要原因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非政府组织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兴起和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全球化是非政府组织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社会多元化是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又一原因 非政府组织的自身优势是其兴起与发展的内 在原因
全球化与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首先,国际格局的巨变及各种全球问题的凸显是 全球非政府组织兴起的根本原因 其次,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转 型和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暴露是非政府组织在各 国兴起的重要原因 复次,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浪 潮的迭起及其所推动的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 社会问题和技术可能,也为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注 入了推动力量。
第三种模式是, 第三种模式是,一些非政府组织设立了许多募捐 办公室,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 办公室,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一个非 凡的遍布世界的专业组织, 凡的遍布世界的专业组织,如国际红十字联合 其雇员和治理人员都是当地人——来分配 会——其雇员和治理人员都是当地人 其雇员和治理人员都是当地人 来分配 这些资金。 这些资金。 第四, 第四,某些非政府组织只经由当地的不属于本组 织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工作。 织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工作。没有这些当地非政府 组织的帮助,它们就不能独立地开展实际工作。 组织的帮助,它们就不能独立地开展实际工作。 如基督教儿童基金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 如基督教儿童基金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CHINA STATISTICS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民间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普通民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平台,而且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渠道。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一般概念
非政府组织,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以外的组织,但目前国际社会对此尚没有公认的定义。
按照多数学者们的观点,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国家和政府力量之外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学会等,一般限于非商业化的、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群体。
当然,不同国家对非政府组织范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法律上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范围不尽相同。
对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拉蒙教授使用综合分析方法,从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出发,给出了非政府组织的五大评定标准,即组织性、
民间性(或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他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自发的产物,而且必须以慈善募捐或会员会费为资金来源,是社会选择而非政府发动。
综合各类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非政府组织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①组织性。
有正式的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和固定的工作人员等。
②非营利性。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不得将组织资产以任何方式转为私人财产。
③非政府性。
它是独立自主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或受其支配。
④公共性。
它不谋取私利,具有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取向。
⑤志愿性。
志愿者和社会的捐赠是它们重要的资金来源,具有较强的公开性、透明度和互助性。
⑥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
它不是党派组织,不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不是宗教组织,不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非政
府组织大致可以采用两种标准划分。
一种是根据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分为官方非政府组织和民间非政府组织。
官方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一是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行使政府职能;二是其工作任务、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由政府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并接受政府财政资助。
目前近1700个全国性社会团体中,使用行政或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拨款的约有200个,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
民间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是其人员、资金等不受政府的制约,但其中部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由有关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另一种是根据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情况,分为已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和未登记的非政府组织。
已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未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农业技术经济互助性组织和在一些单位内部存在的不需要登记的组织(有专家估计全国大约有300万个这种类型的组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官方非政府组织的基层组织,如基层工会、基层妇女委员会等,更多地具有非
我国非政府组织
5
CHINA STATISTICS
官方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由于我国的民间非政府组织更符合国际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理解,其中规模较大、组织较为完善的多已在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统计资料较为齐全,这里仅就已登记的民间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非政府组织)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2004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共有28.94万个。
其中,社会团体15.3万个,其中中央级社团1673个,省级社团2056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万个,其中中央级单位24个,省级单位4868个;基金会892个,其中中央级基金会84个。
1988—2004年间,我国非政府组织数量年均增长近28%,2004年的单位数是1988年的65倍。
在各类非政府组织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增长最快,而基金会的数量则有所减少。
2004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数是1999年的近23倍,年均增速为87%,而基金按单位性质划分,2004年底我国共有行业性团体46370个,占全部社团的30.24%;专业性社团44322个,占28.9%;学术性团体共有37899个,占24.71%,三者占全国社团总数的84%。
有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64308个,占民办非企业单位的47.57%;有个体单位63653个,占47.09%,两者占全国非企业单位的95%。
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活动范围已涉及众多领域,但以教育和卫生活动为主。
2004年底,从事教育活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有6.9万个,从事卫生活动的有2.8万个,两者占全部非企业单位总数的71%;而从事其他活动的都在10%以下,其中从事社会中介服务的只有1275个,仅占0.94%,从事法律服务的只有546个,
仅占0.40%。
2004年底,在东、中、西部登记的社会团体数之比为5:3:3,民办非企业单位数之比为6:2:2,基金会数之比为11:3:4。
各类非政府组织在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
2004年底,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团体占应建立党组织社会团体的48.79%,其中中央级社团的比例为83.61%;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占应建立党组织单位的44.96%,其中中央级单位为86.36%。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参照国际经验,这时的社会发展也开始进入高风险转型期。
如何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社会互助,发展公益事业,调动社会各界参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必须深刻分析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对非政府组织的现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国民间组织登记注册的单位数
单位:个
注 :2000年以前的基金会含在社会团体内。
数据来源:《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5。
首先,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2004年底,我国每万人拥有非政府组织数2.2个,而其他国家则要比我国高出很多。
如法国已超过110个、日本近100个、美国超过50个、阿根廷超过25个、新加坡达到14.5个、巴西为13个。
这说明我国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
其次,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法律环境应进一步完善。
目前规范非政府组织活动的三大条例,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均为行政法规,还没有全国人大通过的相关法律,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法律环境需进一步完善。
第三,非政府组织的布局不合理。
分地区看,非政府组织在东部地区较为集中。
分城乡看,非政府组织主要局限在城市,广大农村和贫困落后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发展缓慢。
分行业看,民办非企业单位存在向教育和卫生行业集中的倾向,而在公益性行业如社会中介服务业、法律服务业等领域数量偏少。
第四,党对非政府组织的指导需要加强。
由于半数以上符合条件的非政府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如何在这些组织中贯彻党的方针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何加强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保证非政府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
动,充分发挥这些组织中共产党员的作用,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第五,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薄弱。
尽管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保持了较快增长,但非政府组织的注销、撤销和取缔率也很高。
这表明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还相当薄弱。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筹资能力弱、渠道少,普遍面临经费匮乏的问题;从业人员多为兼职,负责人多由离退休人员担任,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管理和
服务理念滞后,工作技巧和能力亟待提高。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社科司)
插
图/
李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