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本形态及未来框架
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
![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8b1fa6d48d7c1c708a145e5.png)
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经历了多次转变,并且在此过程中,推动了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非政府组织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填补政府职能空缺、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资源配置等目的存在,对于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我国处于重大改革的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却逐渐表现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因此,从社会管理角度出发,研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及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对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层的剖析。
并且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期望对于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建议性措施有:政府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策略;管理措施目录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 (1)一、研究背景800 (3)(一)历史背景 (3)(二)现实背景 (3)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1500 (3)(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3)(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特点 (4)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00 (5)(一)没有彻底脱离政府管理,官办色彩浓重 (5)(二)在发展中缺乏独立能力 (5)(三)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活动能力不强 (5)(四)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 (6)(五)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6)四、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000 (7)(一)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不足 (7)(二)相关的制度缺失 (8)(三)非政府组织建立体制的不完善 (8)(四)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8)(五)非政府组织建设先天不足 (9)五、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2000 (9)(一)政府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9)(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 (10)(三)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10)(四)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 (10)参考文献 (12)一、研究背景(一)历史背景自从1978年我国决定落实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并且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覆盖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在内的全部领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变革,使我国发生了重大而彻底的转变。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4b8753551810a6f52486fa.png)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3. 恢复发展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一方面,政府机构的精简与职能的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 式的逐步确立打破了由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人活动空间的格局, 重构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 和合理定位,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亟待 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与参与,而伴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来的是 新的社会中间层的形成,公民闲暇时间、自由支配时间的富足使得公民参 与和志愿者行为成为可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又成为中国实现经济体制改 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目标的助推器。 现在,我国获准登记的社团有47万个。社团的总体规模或发展程度 可以用总人口与民间组织总数之比来反映。中国大约每3200人一个社 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菲律宾是每1300人 一个社团,新加坡是每600人一个社团,美国则是每178人一个社团。
然而,社会团体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由来已久, 它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以至当代的漫长发展过程。因 此,考察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历史,是探析我国非政 府组织历史渊源的最佳途径。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一、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 中国社团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一个群体为了共同的目
•古代社 团 • 的特征
首先,具有非政府性的组织渊源。 其次,表现出公益式。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具有非政府性的组织渊源
与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相比,我国社团不是在国家与社会分权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改革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8ff937b6f121dd36a32d82e2.png)
。
00
;簟
蕊j 蛆
一
一
一
一
,
i
。 倍 据 民政 部 2 0 0 4 年 统 计 1 9 8 9 年 中 国 非 政府 组 织 只 有 4 4 4 6 个 全 国 性 社 团 已 发 展 到 1 6 0 0 个 地 方性 社 团达 到 2 0 多 万 截 止 到 2 0 0 3 年 年 底 中 国 民政 部 门 共 登 记 各类 非 政 府 组织 2 6 6 6 万 个 年均增 长 3 4 % ;其 中社会 团体 14 2 万 个 基 金 会 1 3 0 0 多 家 ; 民 办 非 企 1 2 4 万 个 年 均 增 长 2 3 % 而 根 据 民政 部 2 0 0 8 年 第 季 度 《 政 事 业 统 计 季报 》 我 国现 有 社会 团 体 2 1 万个 民 民
,
, , ,
。
,
一
,
。
NG0
名称
社 会 团体
14 2
.
基金会
13 0 0
( 二 ) 中 国 N G O 尚 处 于 发 展 阶段
认 知 程 度还 比较低
。
,
社 会 对其地 位 和 作 用 的
2003
数量
200 8
年年 底
一
万个 万
万个 万
多家
年第
季度
2 1
17 4
13 4 1 个
要 制 定有 利 于 非 政府 组 织 发展 的法 律 法 规 和 政 策 如 : 培 养 非 政 府 组 织 的 自主 性 提 高其 资 金 管 理 和 工 作 运 行 的 透 明 度
封 建 社会 的 中 国 几 乎 没 有 存 留 下 有 影 响 力 的非 政 府 组 织 鸦 片 战 争 后 追 求进 步 的 中 国 仁 人 志 士 开 始 为救 亡 图存 奔 走 呼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doc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ecbaa5482fb4daa48d4b39.png)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把非政府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其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一、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和我市非政府组织基本状况(一)非政府组织的特点、统战性。
从非政府组织会员构成上看有众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党外干部和专家学者、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有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
这样一个多种经济成份组合的本身就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点。
从阶层上看非政府组织成员中包括了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从团结联系面来看非政府组织除了搞好自身的团结统一外还要团结那些参加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来的各族各界人士联系和团结的面相当广泛。
在构建和谐社会、参与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上都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民间性。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XX年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款正式使用的。
当时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本意指不是政府的组织其实质是民间组织。
非政府组织一般都是具有合法地位、有公开的组织章程以及透明的财务管理的民间组织。
、行业性。
非政府组织一般具有行业特征服务于特定的行业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个行业的民意。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总体说还是行业性的管理有行政挂靠单位业务主管单位等。
(二)我市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状况当前形势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我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市政府正在转变职能,这时候非政府组织就可以承接一些政府下放的管理职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填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空间地带。
二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市企业正处于改制攻坚阶段将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今后要传递贯彻政府意图,企业向政府反映意见,都需要非政府组织来架起桥梁。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592860225901020207409ce9.png)
4 CHINA STATISTICS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民间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普通民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平台,而且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渠道。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一般概念非政府组织,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以外的组织,但目前国际社会对此尚没有公认的定义。
按照多数学者们的观点,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国家和政府力量之外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学会等,一般限于非商业化的、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群体。
当然,不同国家对非政府组织范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法律上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范围不尽相同。
对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拉蒙教授使用综合分析方法,从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出发,给出了非政府组织的五大评定标准,即组织性、民间性(或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他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自发的产物,而且必须以慈善募捐或会员会费为资金来源,是社会选择而非政府发动。
综合各类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非政府组织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组织性。
有正式的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和固定的工作人员等。
②非营利性。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不得将组织资产以任何方式转为私人财产。
③非政府性。
它是独立自主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或受其支配。
④公共性。
它不谋取私利,具有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取向。
⑤志愿性。
志愿者和社会的捐赠是它们重要的资金来源,具有较强的公开性、透明度和互助性。
⑥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
它不是党派组织,不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不是宗教组织,不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致可以采用两种标准划分。
一种是根据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分为官方非政府组织和民间非政府组织。
浅论我国NGO组织的发展
![浅论我国NGO组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c597bccc22bcd126ff0c67.png)
浅论我国NGO组织的发展摘要:本文首先对NGO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我国NGO 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管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主要从政府管理改革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NGO 发展政府管理改革近几年自然灾难的频繁发生,尤其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体开始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并逐渐被接受与关注。
大量的非政府组织(NGO)以其组织迅速、行动高效、关注人性的特点,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目前,我国NGO在环保、维权、扶贫、教育、助残等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数还不被社会公众所认知。
随着社会的多元性和流动性增加,许多行政机构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都显得过分刚性化,两者之间产生了大量隙缝。
NGO组织的灵活性,最有利于填补这些隙缝,将服务、救助、慈善甚至管理措施等等,送达到真正有需要的目标群体当中。
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NGO对提高社会公共治理,弥补政府失败与市场失灵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与公民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促成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成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政府的管理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会有更好的外部条件,NGO在我国会有更快的发展,会在社会体系中承担更重要的作用。
一、NGO的介绍NGO作为一个外来词汇,是英文词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缩写。
翻译成中文即“非政府组织”。
NGO在现实当中还演绎出很多不同称谓,如“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志愿者部门”、“免税部门”、“草根组织”等等。
我们国家根据习惯代称是“民间组织”。
在我国民政部设有专门的民间组织管理局对其进行管理。
关于NGO的特征,受到大多学界认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LesteroSalamon)教授提出的五特征,即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https://img.taocdn.com/s3/m/e01370611ed9ad51f01df228.png)
政治·哲学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3兰 玲,李 华,张旭东(重庆大学学生工作部,重庆 400030)摘要: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他们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面临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D69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831(2005)0320046203The Present Conditi ons and Tendency of Non2Government al Organ i zati ons i n Chi n aLAN L ing,L I Hua,Z HANG Xv2dong(S tudent A ffairs office,Chongqing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30,China)Abstract:Civilizati on in modern s ociety is the fruit of si m ultaneous devel opment of the three maj or s ocial layers of civil s ociety,free market econo my,and political de mocracy.I n China,al ong with the devel opment of free market econo my and political de mocracy,vari ous NG O s have been underg oing unp recedented devel opment.They p layed an i m portant r ole in the p r ocess of China’s hist orical transf or mati on fr o m the traditi onal s ociety t o the modern s ociety.I n a word,devel opment of China’s NG O s has been faced with unp recedented fav orable opportunity and a l ot of p r oble m s and challenges.Key words:non-g overn mental organizati on;civil s ociety;political de mocracy;market econo my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古老的中国也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dc40ca89eb172dec63b701.png)
论文摘要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治民主, 塑造民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经费缺乏, 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足;非政府组织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政府机构, 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因此,深入剖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非政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完善管理法规, 创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转变观念, 营造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和对策目录引言 (1)一、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1、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1)2、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1)二、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目标错位、政社不分 (2)2、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 (2)3、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足 (3)4、非政府组织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政府机构, 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3)5、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3)三、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3)2、完善管理法规, 创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4)3、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 (4)4、对非政府组织要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其平衡发展 (5)四、参考文献 (5)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非政府组织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与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而产生的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部门。
中国非政府组织现状及发展研究
![中国非政府组织现状及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6e221b81c758f5f71f67a9.png)
中国非政府组织现状及发展研究本文首先对非政府组织(NGO)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以便于对非政府组织(NGO)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着对中国非政府组织(NGO)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给出了中国NGO的发展建议和方向。
标签:非政府组织中国NGO 现状发展NGO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就是在市场和政府都失灵的前提下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的民间组织,这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实行自治,并通过运用一系列的非营利措施来解决社会中政府不便于直接控制的事项,依靠志愿精神去驱动整个社会的自治,以求达成社会的和谐。
它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志愿性、服务性、民主性、专业性等特点。
一、中国NGO存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领域的变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默默无闻,并不太为人关注。
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中,上百万志愿者们亲切的身影提醒人们,中国公民社会已经形成,NGO 正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在目前中国现实社会环境条件下,中国本土NGO还很不成熟,面临着种种问题,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并着力去解决。
其存在的问题有:(1)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虽然政府为了整治NGO管理混乱的局面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立了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机制。
但我们应当看到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只不过是提高了NGO准入的门槛,并没有对已经进入NGO行业的团体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这正是出现上述案例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2)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性。
目前,中国属于严格的管理模式,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机制有多完善,而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使得非政府组织成为了政府组织的附庸,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活动,处处为政府着想,而这种行为往往以损失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云南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fd070fde80d4d8d15a4fbf.png)
一
、
非政 府 组织简 介
的社 会 自组织 系 统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改 革 开 放 之 后 ,我 国非政 府 组 织 迅 速发 展 起 来 ,越 来 越 多 的
An a l y s i s o n P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Pr o b l e ms o f No n g o v e r n me n t a l Or g a n i z a t i o n s I n v o l v e d i n t he Ne w Ru r a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织发展速度较快 ,使得其成为辅助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 力量 。然而在 其运行 过程 中 ,仍 然存在 许多 问题 需进一 步探讨 。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新农村建设 ;组织活动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2 0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3 9 0 X( 2 0 1 4 )0 1— 0 0 1 1 — 0 4
Ab s t r a c t :T h e g o a l o f n e w r u r l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t o b u i l d t h e c o u n t r y s i d e i n t o a n e w s o c i a l i s t o n e wi t h e c o n o mi c p r o s p e r i t y ,p e r f e c t f a c i l i t i e s , b e a u t i f u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i v i l i z e d a n d h a r m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 .I n t h e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4cf2db52ea551811a6872d.png)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就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而言,体制转型即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向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处于关键时期。
按照亨廷顿的理论逻辑:“政治变革要求社会对国家的控制,而经济变革则要求减少国家对社会的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只有44个,60年代不到100个,地方性非政府组织大约在6000个左右。
到1989年,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剧增到1600个,地方性非政府组织达到20多万个。
到1998年,全国县级以上非政府组织达到18万多个,其中省级非政府组织21404个,全国性非政府组织1848个。
截止2002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313万个。
其中,全国性社团1712个,省级社团20069 个,地级及县以上社团5238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11万家。
到2006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已达26万个。
在活动领域方面,非政府组织遍及各行各业,行业性、专业性、联合性、学术性等门类齐全。
在作用方面,非政府组织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标签:非政府组织;国家与社会;市民社会;第三部门1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存在的必然性1.1 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的必然性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便民服务和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失学儿童的救济,开展了希望工程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扶助大学生上学的“新长城助学计划”等。
尤其是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面对空前的灾难,非政府组织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也是从那时起,很多人意识到非政府在政府管理社会中发挥的地位和重要性。
非政府组织本身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及多样性与专业性并存的特点。
而且,非政府组织是民众出于自愿组织起来致力于解决某一社会问题,因此,非政府组织又具有一定的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
这些特点,必然决定了非政府组织的优势所在:贴近群众,扶持力度大,成本低,效率高,责任感强,服务更持久,服务方式多样且易于接受。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与完善对策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与完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2629ca5fd0a79563c1e72ba.png)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与完善对策作者:张素红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05期【摘要】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它为国家的民主实践打下社会基础,而民主研究也将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观察视角,从它的成长及发展来判断一个社会的民主状况。
要探讨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将政治民主化作为研究背景,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我国非政府组织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方向。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成就现状完善对策【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等法规,对合法、有益的社会团体进行登记注册,对不法社会团体坚决取缔。
经过整顿之后,工会、妇联、农会、外交社团、宗教性团体等都在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从反右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我国的社团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消亡状态,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所有的民间社团都被迫停止了活动。
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团活动才开始复苏,而改革开放成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背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利益主体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而联合起来成立了商会或行业协会。
在市场经济之下,一批人富足起来,他们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希望自己能够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需求也成为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催化剂。
受国家政策影响,之后我国的经济团体、学术团体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等获得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数量上一直呈上升态势。
除了登记数量不断增多外,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功用也逐渐显现,它独立于其他政治或经济主体,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社会公平等价值意义,它们通过社会运动来推动政治改革,我国近年来的政府职能转变就与非政府组织功用发挥有密切关系。
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内部管理上也逐渐规范,如一些非政府组织建立了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有一套完善的选举程序;在决策机制方面,基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决策;许多非政府组织都成立有理事会,确保组织决策、项目的执行。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8b749fb19e8b8f67c1cb947.png)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提要]目前,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政府职能转变、人们利益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不够完善,其中受政府规制的影响较大。
本文着重讨论政府规制对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以及如何完善其规制,以更好地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政府规制;对策一、概述(一)非政府组织。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大量涌现,影响日益扩大,是市场和国家体制之外出现的一项重大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在保护弱势群体、促进公平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之外的非企业性社会组织,也叫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等。
非政府组织主要是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
NGO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组织形态,有其显著的特点和作用。
政府的职能转变为非政府组织留下发挥职能的空间,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和效率。
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能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推进民主现代化进程。
(二)政府规制的重要性。
良好的政府规制能够有效地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由于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复杂性、不透明性等以及政府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沟通不良,无法起到非政府组织应有的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良好的规制,以保障其健康发展,改变以前单纯的约束、监管和限制。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规制和监管的含义:监管是指对非政府组织遵守法律秩序的情况予以监督和管理;而规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
它的关键在于“不仅包括对非政府组织消极的限制和禁止,还包括积极地鼓励和促进。
”监管是比较具体的概念,而规制是要为非政府组织相关制度的运行确立一整套法律规则,它内容广泛,是抽象的,同时还包括对政府监管行为的规范。
所以,一定要通过良好的政府规制来充分利用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公民的日常生活、大的自然灾害,以及为政府出谋划策等。
最新-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 精品
![最新-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b5c2350a26925c52dc5bf14.png)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
对此,需要正确认识并引导其健康发展。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进入大发展时期(一)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及大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
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以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为特征,与政府及企业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它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人类社会与政治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所以非政府组织就应运而生,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推动公民社会发展为相对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
当今非政府组织的大发展则是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为特定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全球化阶段中,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一是各国产业结构与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变,政府改革与私有化导致非政府组织大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开始成为重要力量;三是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大量介入国际事务。
至此,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出现了欲与国家、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势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通过对35个代表型国家长期跟踪研究指出,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35国的非政府组织部门支出总和构成了全球第7大经济体,达1.3万亿美元。
而发达国家更是普遍存在庞大的非政府组织部门,其经济规模平均占各国GDP4.5%,雇佣人员占非农业人口5%、服务业人口10%、政府公共部门就业人口27%。
有学者指出,非政府组织在当代世界的蓬勃发展,其“具有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有可能同17世纪民族国家的崛起相媲美”。
研究证明,当一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到3000美元之间时,由于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开始具备,社会土壤与政策环境有利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该国非政府组织将因此出现爆炸式增长。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c8cc505f0e7cd185253625.png)
(1)非政府性。 (2)非营利性。 (3)志愿性。 (4)组织目标的中立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优势及其作用分析
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优势
非政府组织在多中心治理中扮演着愈益重要的 角色:在政治体系外部弥补政府组织治理公共事务 的不足,同时发挥自身灵活、精干、专业、高效的 优势,并重新激活公共事务领域中被政府组织所遗 漏的“治理盲区”。非政府组织在职能方面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l)非政府组织在创新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创新能 力较强。 (2)克服政府失灵,弥补“公正的遗憾”。 (3)灵活机动,便于沟通。 (4)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中具有效率优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优势及其作用分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中国非政府组织过分依赖和受制于政府 非政府组织自身定位不合理、能力不足、资金缺乏 中国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非政府组 织发展的文化积淀不足 中国非政府组织布局不合理、国际化程度不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非政府组织的综合监督评估机制的建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企业——被动参与到积极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直接目标往往首先是营 利,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各类企业 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资助, 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公益,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 企业形象,从而为企业赢得顾客,获得更大的经济 效益。但是,企业积极支持非政府组织发展需要有 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制度,是企业与非政府组织互动 的结果。
中国非政府组织活动领域分布表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f2641acaf1ffc4ffe47ace3.png)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摘要:作为市场经济与法治国家的一项重大机构创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独有优势和创新特性在社会发展中大放异彩。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规范引导和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建立健全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以及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建设和能力改造等,更好地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行政管理发展路径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概念非政府组织,英文全称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为“NGO”。
由于强调重点和角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同一国家或地区内对非政府组织有着不同的称谓,如“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组织”(Voluntary Sector)、“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非政府公共部门”(Non-Government Public Sectors,NGPS)等。
2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萨拉蒙将其归纳为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五点,本文主要根据萨拉蒙的观点,结合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将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点:2.1 非政府性。
凡是政府机构、政府附属机构或政府控制下的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都不属于非政府组织。
这里的非政府性,主要是指它不属于党和政府的组织系统,相对独立于党政权利机关,而不是指它完全与政府没有关系,非政府组织同样也可以由政府创立,受政府引导,得到政府资助1191。
2.2 非营利性。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或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都不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3cd6b054a7302768e993946.png)
特殊的社会团体。第二类是“ 草根非政府组织”指难以 , 被现行法规认可并取得法律地位 , 但在相 当程度上又具 备非政府性 、 非营利性的组织, 又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在 机关、 团体 、 企事业单位 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 在本单
1 恢复发展阶段( 9 9 1 8 年 ) . 1 7 - 9 9 。这一阶段体 现为社会团数量急剧增加。到 1 8 年, 9 9 我国全国性社
会团体的数量达到 1 0 0 个左右 , 文化大革命” 8 比“ 前增长 1倍; 6 地方性团体数量达到近 2 万个 , 文化大革命” 0 比“ 前增长3 倍。1 7 年 , 3 9 8 政府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 行政权力从经济领域准见退出, 为社会走向自我组织、 自 我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例如经济领域的行 业协会, 学术领域的学术团体增长很快。 2 整顿治理阶段 ( 9 9 1 9 年 ) 9 9 1 . 1 8 - 9 8 。1 8 年 0
关键词 : 非政府组织; 发展; 阶段; 及特点; 现敝 趋势 作者及单位 : 张江, 重庆理工大学人 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 马克 思主义 中国
化研 究; 周玲 , 庆 理 工 大 学人 文社会 科 学 学 院副教 授 , 重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企业 文 化 。 重 庆 (
位内部展开活动 的团体 , 这些团体具有一定意义的合法
史元年。非政府组织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 行政管理体 制、 服务型政府建设、 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 文化建设、 环 境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引人注 目的作用。尤其 , 科学 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