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一说教材《二十年后回故乡》是一篇想象作文,是本组“月是故乡明”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
通过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四说设计思路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得到。
所以,教学这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
本设计着重从此入手,运用多媒体、各种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后面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充满激情的投入到写作中去。
五说教学过程(一)音画欣赏,感受“变化”1.电脑播放两组画面。
一组是二十年前宜昌的风貌,一组是现在的宜昌新貌。
在播放第二组画面的时候配上一段非常优美的音乐。
学生认真观赏,感受变化。
2.指名说说现在的宜昌和二十年前的宜昌相比有什么变化。
(相信学生会从吃的,穿的,用的以及环境,科技等方面来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表述的同时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在黑板上板书出这几个方面。
(衣,食,住,行,环境,科技)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跨越时空的两组画面的观察比较,增加对“变化”的感性认识,播放二组画面时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画氛围中感受宜昌新貌的美丽,激发学生喜爱家乡的情感,老师的板书为学生后面的想象提示了明确的方向。
(二)创设情境,想象“变化”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他们的想象空间一时不能完全打开,于是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帮助学生如何展开想象。
《二十年后回故乡》优质课教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次作是想象作文,是本组思乡主题的延续。
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美好感情。
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他们的想象有可能稚嫩、情感就显得肤浅。
唯有用情感去点燃作的兴趣,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
作要求: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研究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指导学生修改作,并把修改后的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
2.引导学生把从本组课文的研究中掌握的表达对人、事、景、物感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师:“本日老师给人人带来了一些20多年前的老照片,请观赏。
2.欣赏完这些照片后你有何感受?3是呀!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你有没有想过再过20年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好,本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一次二十年后回故乡(板书)二、创设情境,构想自我1.20年后是哪一年?你多大了?那么设想一下20年后你身在何方?做着什么工作?有了哪些变化呢?2.老师创设20年后相聚的情境师:2036年的春天,鲜花遍野,我们又相聚在了金乡,XXX同学,是你吗?老师真的认不出来了?生:是呀!老师,我今年都31岁了,您还好吗?……3.同位模拟表演20年后来相聚(想想相聚时会说些什么?神情怎样?有没有动作?……)4.选出一组表演5.师结三.阅读要求,预言未来1.这次作我们除了设想20年后的相聚,还可以写什么呢?请人人阅读作请求,看看这次作需要我们注意什么?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设想?2.生默读要求后回答第一个问题(想象要合理),下列两个片段,哪个可取?3.本次作我们可以写什么?(1)家乡巨变(2)见面的情景(板书)。
《二十年后回故乡》习作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习作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专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2、二十年后无论是个人,还是家乡都会有很大变化,如何表达自身的变化、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愿是否实现,让学生抒发现在对家乡的美好心愿,具体描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巨大变迁。
作前准备:学生在习作前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全面的准备工作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本保障。
老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及早地让学生加以准备:素材准备:1、采访家长,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以及和现在情况的对比,并作记录。
2、学习“习作要求”。
3、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情感准备:1、教学本组每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对于祖国、家乡的美好情感。
2、收集有关“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方法准备:1、在具体学习每篇课文时,教师就应随时总结提炼,并在此处引导学生回顾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
2、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设计理念:1、教师需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想象家乡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稚嫩,情感可能就显得肤浅,这就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或请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来完成这一体验;再比如,教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的人事的变化。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李坚(四川省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四川·南充637600)摘要语文阅读能力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或其他书面符号中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文章语言符号,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在小学阶段也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是默读课文,能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有创意地阅读,从而达到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深入体验,拓展思维空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教学目标:(1)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自由飞向20年后的时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说与写:有顺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浓浓思乡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回顾说话训练,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我们举行了“思念家乡”的主题班会。
你们准备充分,踊跃参加,表演精彩。
演唱的歌曲有《故乡的云》、《真的想回家》、《月之故乡》等等,深情的演绎把我们带回了久别的故乡;诗词朗诵有《思念故乡》、《悠悠不尽思乡情》、《回乡偶书》等,饱含着对故乡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回乡偶书》你们都能朗诵吗?学生齐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啊,时光荏苒,几十年后,再回故乡,故乡的人、事、景、物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我们本单元的作文就是:《二十年后回故乡》。
2自读题目,明确要求同学们,我们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有些什么写作要求呢?学生读《写作要求》,说一说:(1)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
(3)习作条理要清晰,语言要准确、生动。
3回顾课文,领悟方法(1)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如一杯好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越香,越品越浓烈。
我们再来品味一下第二单元的课文,课文选编了哪些内容?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和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呢?(2)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二十年后回故乡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二十年后回故乡五年级上作文教案――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指引,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二.二0年后会有很大的变化。
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他们的变化,家乡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愿望是否实现。
让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祝愿,描述“20年后”家乡的变化。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具体描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关于故乡的诗句:每个人都逐渐觉得自己的地方声音不同,但他们讨厌老山一样的莺叫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年轻人离家,老年人回来,当地口音没有改变,鬓角也磨坏了。
”家乡对流浪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天,让我们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十年后,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一切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家乡会发生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再见面会发生什么?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写一篇题为“20年后回到家乡”,拓展想象力,完成一篇作文。
你可以关注一个方面,比如变化,房屋和道路的变化,以及家乡伙伴的变化;例如,专注于场景描述,你可以写出久别重逢后与好友团聚的场景;你可以写你回家的旅程;你也可以想象家乡的风景。
大胆地,不管形式如何。
二、写作指导高谈阔论说家乡1.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素材。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20年后家乡变化现状交通:交通方式:悬浮火车街:宽阔平坦周围环境:房屋:只见道路两旁的平矮底楼如雨后春笋般的变成了高楼大厦,高大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形状各异,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小巧精致,有的五彩缤纷,有的古朴典雅河流:邕江变的清澈见底了,不再那么浑浊,水里鱼儿在快乐地嬉戏。
作文训练课《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课《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3、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积淀思乡情感1、生诵读思乡怀乡的片段。
2、有人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有人说,乡愁是春蚕,啃着绿绿的桑叶,吐着不尽的细丝,结着层层的厚茧……是啊,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领悟表达方法1、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我们再来品味一下,第二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2、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
3、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思乡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表达的,不能空泛地抒情。
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叙述事情就要抓住事件中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描写具体。
学以致用,我们在习作时也要尝试着运用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明确要求,指导学生选材1、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客居他乡或是漂泊海外,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默读本次习作要求。
3、师生共审题意。
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想象呢?可以写家乡发生的变化,可以写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同学见面的情景,还可以写其他你想写的内容。
(四)确定选材,指导学生习作1、引导学生独立想象写什么内容,从几方面来写,表达怎样的情感,题目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互相纠正补充。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全班交流。
(五)展开想象,学生动笔试写1、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富有天马行空般想象力的人有两个,那就是爱因斯坦和“我”。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教案标题: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目标:1. 通过回忆过去并展望未来,让学生了解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2. 培养学生对故乡情感的认同和珍惜之情。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描述过去和未来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 组织思路,写一篇有条理、连贯的文章。
3. 表达个人对故乡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照片或图片,展示故乡的变化。
2. 准备一些有关故乡变化和个人成长的问题,用于师生讨论。
3. 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小组讨论的指引材料。
教学展开:引入(15分钟):1. 呈现故乡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
2. 师生讨论过去和现在的故乡有哪些变化,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发展等。
3. 提出“二十年后回故乡”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的期望与担忧。
讲解语言点(20分钟):1. 教师呈现描述过去和未来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如过去时和将来时的用法。
2. 指导学生如何描述过去和未来的故乡变化和个人成长经历。
3. 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关于故乡的美好记忆、发展趋势等。
小组讨论(25分钟):1. 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小组讨论的指引材料,包括讨论问题和讨论时间。
3.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回忆和期望,并讨论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写作实践(20分钟):1. 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论整理成一篇短文。
2. 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
3. 学生开始撰写他们的文章,并相互交流修改。
展示与总结(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朗读给全班或全校听,分享彼此的见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乡之行的收获,并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和思考。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故乡的关注和珍惜之情。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更多学生对故乡的期望与担忧,并整理成报告或展板。
2. 学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作一个二十年后的故乡模型或图片,展示他们对未来故乡的想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确定最感兴趣的题材,针对二十年后的人、或事、或景、或物的巨大变化,展开合理而大胆的想象。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确定的题材,思考写作的顺序,进行谋篇布局,设计开头与结尾。
3.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等表达方法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4.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指导集体修改、互相修改、自己修改作文。
教学重难点: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等表达方法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与父母交流家乡的变化。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周杰伦歌曲《稻香》“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不要哭让萤火虫带著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家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意味着最初的美好。
师:试想一下,如果二十年后,我们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就要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作文。
指名读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创设情景,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故乡的变化。
你留心过故乡吗?闭上眼回想一下,在你脑海里的故乡有哪些变化?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小结学生在发现故乡变化交流时的关键词(故乡的山水、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商场、故乡的人......)2.激发想象,想象二十年后的故乡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或者想象你希望二十年后的故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注意想象要合理,不能不着边际地空想与幻想。
生交流二十年后故乡人、事、景、物的变化。
3.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顺序和方法1、读写结合,回顾本单元中运用的表达方法。
《泊船瓜洲》和《桂花雨》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出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秋思》描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采用了借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习作要求】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
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习作能力整合培养的策略研究策略之一:你我都是为了交际。
口语交际的内容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有对象,二是有目的,是一种需要,不是为了说而说,无的放矢。
同样,习作有表达的对象,有表达的目的、意义,所谓“情动而辞发”,不是为写而写,是“有为”而作,也是为了交际。
说和写都是为了交际。
交际植根于现实之中,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交际的外延就有多大,从而使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会说、会写,爱说、爱写,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胆地走进课堂,自信地走向生活。
如我设计的话题作文《我们的新操场会是什么样》一课,便是如此源自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口语与书面交际。
山南小学刚搬进新校址时,学校东南角的空地引起我的注意。
这块空地肯定是做操场用,那新操场会是什么样呢?学生刚从旧校搬到新校,对新校充满好奇心,加上旧校不曾有塑胶操场,把这样的话题拿到课堂上来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引发孩子们浓浓的学习语言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口语交际、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往往难的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年级的孩子作文刚刚起步,千千万万别让他们有一丝丝话难说、作文难写的念头或情绪。
瞧,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这便是口语交际与作文,如此而已。
在口语交际与习作过渡之间,我笑容满面地冲孩子们说:“请你们将刚才想的、说的写下来,谁写的新操场美丽,校长就会按谁的设计建造我们的新操场!”孩子们一听,发出一阵惊呼,随即兴致勃勃地动笔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新操场。
一篇篇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的习作,从他们的笔下喷涌而出。
由此可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交际的实际需要,是进行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的策略之一。
策略之二:你我都应淡化要求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平时许多学生很会与人交往,一到口语交际课,他们面对一个个具体的要求,却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人教版五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范文
五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同学们,提到故乡,同学可能还没有过深的体会。
不过当你们二十年后也许为了自己的理想奔向不同的地方的时候,你就会对故乡有一种思念之情。
或许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这就是我们第二单元要求我们完成的一篇想象作文。
说到想象,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想象。
但我说的可不是胡思乱想。
那好,这次让我们比一比谁的想象力丰富。
还是老习惯,让我们先审清本次习作的要求吧。
要求:1.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
3. 文章条理要清晰,语言要准确、生动。
审清习作要求,让我们动手写吧。
第一:围绕中心,展开想象。
通过我们读习作要求,这篇习作对故乡的爱是主旋律,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成二十年后归来的游子,尽情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倾吐与亲人故友见面时的融融亲情、友情。
注意:这篇习作在表达对家乡爱的同时一定要体现出“故乡的变化”,通过变化来表达出你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亲朋好友的爱。
第二:列出提纲,注意写作顺序。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作者将对故乡的爱的感情,或寄托在娓娓的叙事之中,或寄托于景色的描写之中,并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自然地表达出来。
我们在叙述时也可以将这些好的方法借鉴过来。
不过在写作时,虽是想象作文,但也不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乱写。
一定注意写作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妨在纸上列个提纲,甚至画一个未来故乡的草图,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第三:内容要具体生动,表达真挚。
本片习作你可以用自己归乡后的行踪为线索,写出故乡行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叙述时,一定注意叙述重点,详略得当。
什么是重点?就是最能体现故乡的变化、表达出你对故乡的爱这样的事情,你要不惜笔墨多多描写。
在描写时,你可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案及优秀作文.docx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案及优秀作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2、二十年后都有大变化,如何表达自身的变化、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愿是否实现,让学生抒发现在对家乡的心愿,具体描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
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入,激趣1 .“少小离家老大回,音无改毛衰。
”家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来写二十年后的故。
二十年后,我和周的一切会怎么,家会生化?我又是什么子?如果我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的情景呢?2.提出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的化,建构文源(-) 高家1.例一方面指学生想象,比如重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化,可以写家伙伴的化;比如重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重逢的面;可以写回家的程;可以家的某景⋯2.提示思路,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家二十年后的化街道一一商一一广一一公园一一河流一一家及家人二十年后与人聚的面家的化一一奶奶外貌、言行的化一一爸爸外貌、言行的化一一家的化、离情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面我回到家一一与同学、聚会地点一一与同学、老面、交流一一主活一一依依惜3小交流在小中述家的状,家的建与展,如:家的建筑、家的店、家的景区、家的道路、家的特、家的小学、家的小吃⋯⋯点关:建筑、店、道路、景区、特、小学、小吃t)空大人提示 20 年以后的年、就、家庭情况1、一大以后自己的模自我介“20年后的我”或接述“20年后的你”,比一比想象力2、一已久的家重返家的体印象:化今非昔比集体描述家的化,笔写各种各的化。
注重于学法的指,介化。
⑴以全概貌:按行程序逐一介各种各事物的化,可以画笔画,出故各点的化,重点突出“ 物街”的与繁荣一一小吃店、咖啡、茶、城、超市、汽生活、照相、理店、健身俱部⋯⋯⑵以点面:重点取你最熟悉的一个地方,表新村的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第
九册)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
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无、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