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西江苗寨吊脚楼形态与结构研究

合集下载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初探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初探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初探苗族吊脚楼所指的是干栏式建筑,但又与一般的干栏式建筑不同,干栏式建筑应该是全部悬空的,但是吊脚楼却是一半悬空,一半落地,属于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从立项、选址、建设到使用运营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有诸多的绿色建筑元素。

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的调查、研究、探索,提出黔东南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绿色建筑的措施与建议,以期为黔东南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标签: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1 概述1.1 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

这里所说的“绿色”指的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

绿色建筑的“绿色”与“建筑”指的是一个人居住空间、自然环境与节能环保的较为完美组合,并不是指单一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现在社会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都屡屡开始出现反城市化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不断的向往绿色食品,绿色产品,以及与绿色建筑;建筑是容纳人们心灵的栖息空间,以舒适,美观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今当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时,居住于健康的環境也是人们首要选择。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它以独特的因地制宜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古建筑中特有的绿色建筑,为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与结合现代建筑,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的绿色原理为其寻找更好的发展。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之吊脚楼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之吊脚楼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之吊脚楼.吊脚楼是苗寨特有的住宅建筑,我当知青时曾经参加过当地苗族老乡的吊脚楼修建,在起房、架梁和上瓦等环节,成了寨子里大家欢聚的场合和时刻,事毕要聚在一起吃油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邀请参与者吃一顿饭。

在起房和架梁时,会有寨子的一位老者吟唱架梁的祝辞,大家还会一起唱立房歌,这些都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

苗族木匠师傅在建造吊脚楼是所呈现的工艺水平和精湛技艺令人佩服不已,一座吊脚楼的框架全系榫卯衔接。

一栋房子需要的柱子、屋梁、穿枋等等有上千个榫眼,木匠从来不用图纸,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各种成竹在胸的方案,运用娴熟的技巧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让一栋栋3层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形成了苗家特有的建筑。

苗家人在迁徙到一个认为适于安家的地方后,为了留下平地作耕种用田,一般选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建造住居,在传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

这种木质的吊脚楼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结构。

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

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在西江千户苗寨,我也特别注意了这里的吊脚楼的结构和形状,两相对比我发现与几十年前的还是有了较大的区别。

可能也是由于经济发达和时代进步的原因,西江苗寨的一些吊脚楼与几十年前那些质朴的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有的甚至没有吊脚了。

吊脚楼不全是站在山坡上,沿着寨子主干道的平地上也建了不少吊脚楼,特别是楼更大了,由原来的四榀三间改为了五榀四间结构。

当然,各层的用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是考虑到卫生的原因,一层基本上改变了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的做法。

在这里,一千多户苗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

外人来到西江,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

西江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的物质影响因素分析

西江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的物质影响因素分析
三、 建造场地 西江苗族先 民选 择了西江这块土地定居 , 并且一直居住至今 , 是 有一定的原 因的。其 中最主要 的就是西江地势地貌符合苗族的风水 理念。首先, 苗民们居住 的西江东北山坡 , 坡度不高 , 从两侧下山, 一


自然 环 境
西江苗族所在地为一处断层谷地 , 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 称 , 相对 高度达数百米 。西南侧 山高坡陡 ; 东北侧坡度稍缓 , 干户吊脚楼则主 要建于 此侧 ;东 南侧是贯穿苗族的 白水河长期侧 向侵蚀塑 造成 的一 边直接通向小盆地 , 便于耕作 ; 另一边紧靠 白水河 . 可以方便人 畜用 个山间盆地 , 盆地面积不大 , 苗寨 居民世代在这里进行耕 作 , 自给 自 水的获取 。 其次 , 村寨集中于东北坡 , 山下平地被充分利用于农田; 并 足。 苗民 以大米为主主食 , 同时还有土豆 、 糯米等副食 , 因此需要足够 且 , 西江苗族 的集 中度极高 。 几乎没有离开东北坡单独建屋居住 的苗 的水 田进行耕作 , 才能满足全寨 居民的饮食需求 。但是 , 西江地势崎 民, 这种群居村寨格局可以有效抵抗一些 自然灾害 , 于宗教聚居 也便 岖, 谷地起伏较大 , 适宜作为农 田的沿河 平地面 积较小 , 苗民们只能 和群体活动 , 牢固血缘和族群关系。 再次 , 从苗寨全局来看 , 村寨背靠 将住宅修建在靠近白水河的山坡 上 ,并且顺着地势 的起伏呈现不 同 山, 象征敦厚实在 ; 被河水环 绕 , 象征人丁兴旺 ; 山种树保寨增加 山 后 的建筑变化。 西江苗民充分发挥了干栏 式建筑 的特点 , 巧妙运用吊脚 脉灵气 ; 河水下游修建风雨桥象征水龙被截住 , 以聚财源 。 作者简介 : 邝翼 星(9 6 )男 , 州大学 20 级人文学院美学 18一 , 贵 09 楼 的建 造 优 势 。 二、 建造材料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影视美学。

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调查报告

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调查报告

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调查报告苗寨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

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

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而得名。

每排柱一般为“六柱三瓜”或“五柱四瓜”。

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呈悬在半空状,“吊脚楼”因此而得名。

有的在三开间正房旁边再搭一个或两个偏厦。

屋脊以歇山顶为主,也有悬山顶的。

屋顶盖小青瓦。

屋脊飞檐放置数只用泥土烧制的鸽子或其他飞禽。

除个别外,每户吊脚楼都是三层建装模式。

第一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

个别四代同堂或大家庭,采取防潮措施后也有安床住人的。

第二层为全家人活动的中心。

一般有3至5个正房开间和偏厦间,正中必有一大通间的堂屋,两侧正房都用木板隔装成若干小房间,作为家人的卧房及客房,有一间作火塘兼餐室,偏厦间作厨房。

堂屋装修上的最大特色:一是装有大门的,必为两扇,上方两头装有一对造型别致形似水牛角的木锤,俗称“打门锤”;二是在堂屋出口处,留出约四五平方米空间,并在堂屋间边装上整间长度(4米左右)的坐凳,它角宽约0.4米,厚3厘米的长枋安装;坐凳上方安装高度在2尺左右,由27-35条三指宽形如弯月的小方条靠背栏杆。

以2-3寸间隙排列上下凿孔对接固定,上方榫插在直径20厘米左右的棱角横柱上,下方榫插于坐凳外边沿上。

苗语称为“阶息”,建筑学称为“美人靠”。

这是苗族民居的一种标志。

平时,家人可在劳作之余或餐后背靠栏杆坐在长登上小憩,有居高临下之感。

每当夏秋清风明月之夜可凭着栏杆观星赏月。

客人到来,也常被安排坐此休歇,观赏村寨风光。

若用地允许,户主常在“美人靠”前空地上栽种常绿果木或竹林,迎风送来阵阵清香。

堂屋又是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晏款待。

自家也在这里举办喜事,聚众欢庆。

欢乐动听的酒歌、飞歌和嘎百福声都从这里飘扬四方。

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

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艳阳天晒些谷物或蔬菜,夜间可纳凉休息,赏星观月。

吊脚楼民居的解读——以黔东南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吊脚楼民居的解读——以黔东南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立 ,前 吊后坐 ,形成半 干栏式 的 吊脚 民
2 1.1住宅科技 0 11/
5 3
p o l e p e i r v el i g r q i me t, c l g c l n i n n a r t ci n h sb — mp o e t i n e u r h v e n s e o o ia v r me t l o e to a e e o p
发源于 苗岭主 峰原始林 区的 白水河 将西
江苗寨 一分为 二 ,依 山而建 的独 具特色
~ —
居衍 生而来 的 吊脚楼 依 山就 势 ,在 苛刻
的 自然条件 限制下拔 地而起 ,吊脚楼 与 山 地 自然 环 境 相 互 穿 插 融合 , 半 吊半
杨 丽 ,博 士 、博 士后 ,上 海理 工 大学 环境 与 建 筑 学院 副教授 ,硕 士 生 导师
Sou h a t t e s ih u Pr v n e a n e a pe Gu z o o ic s a x m l
■ 杨 丽 Y n a gL
【 摘 要 】随 着城镇 化 的发展 ,农村 地 区也 得到 了快速 的发 展 ,人们 对居 住 的要 求提 高,生态环保成为建筑设计新的主题 。文章介 绍了贵 州黔 东南苗族侗族
do n a om o i g. w ndpr tn
【 e wod K y rs】 Xiag10 一o sh l Mio ia esse ddb i ig eoo ia j n 0 0h u eod a l g ,up n e ul n ,c l cl i Vl d g
fl o s 0kh u e
保护与利用 一
吊脚楼民居的解读
以黔东南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 为例

典型木式结构之西江千户苗寨

典型木式结构之西江千户苗寨
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 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 雷公山麓
风雨桥(wind-rain bridge)
侗族独有的桥。由桥、塔、亭组成,全用 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 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 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 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 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 风雨桥。
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
1.平地吊脚楼
2.斜坡吊脚楼
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 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 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 看到苗寨呈现那牛头的形状。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 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 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 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 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 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反映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 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 的教育意义。

吊脚楼的分析

吊脚楼的分析

吊脚楼结构形成与气候关系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最重要的是生态表现贵州多陡坡、峭壁、悬崖、坡地,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作品。

贵州吊脚楼建筑平面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型错落多变,建筑对内对外较为开敞,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避免了地面潮气侵入室内。

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

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

黔东南吊脚楼民族建筑现状调研及思考

黔东南吊脚楼民族建筑现状调研及思考

黔东南吊脚楼民族建筑现状调研及思考【摘要】通过在黔东南各县对木吊脚楼建筑现状近三年来的调研,归纳总结了苗、侗、土家族古建筑村寨吊脚楼民族建筑的基本特色,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建筑学、结构、建材、环保、施工等多学科角度,为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和科学地传承吊脚楼这一民族建筑文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吊脚楼,木古建筑,砼代木仿真建筑木结构民居吊脚楼广泛分布于黔东南、渝东、湘西、桂西、鄂西南等侗、苗、土家族聚居区,其独具的丰富民族建筑学内蕴长期以来得到时国内外多学者广泛关注[1] [2] [3] [4],2002年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10个圣地中,亚洲有两个:一个是西藏,另一个就是贵州的黔东南。

出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防火减灾、村级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原因,通过在黔东南大量山寨历时三年的实地调研,对这类建筑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促进建筑科学在这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从建筑、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多学科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1.1 优越的布局。

村寨布局充分利用了黔东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

同一村落山地相对高程250~600米,因地层断裂裂隙密集发育,为流水侵蚀切割提供了良好通道,沟谷发育较多,常有沼泽水塘分布。

在历史进程中,为了防御敌人和节约耕地,常选择在地形波浪状起伏的山间为村镇基址,山坡坡度一般25°~35°大部分建筑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形成错落有秩的总体竖向效果,与周边环境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协共容的生态景致。

其布局形式从现今建筑生态学方面已得到时当今从众多学者的肯定[5] [6] [7],图1为一典型村寨总平面。

民居建筑一般傍半山临水而建,大多建筑座北朝南,选择季风流的山垭地块,周围林木葱郁,自然通风采光条件优良,图2为某村寨局部效果。

1.2 舒适宜人的地理环境。

黔东南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支流(巴拉河与南哨河)的分水岭。

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

黔东南西江苗寨吊脚楼形态与结构研究

黔东南西江苗寨吊脚楼形态与结构研究

黔东南西江苗寨吊脚楼形态与结构研究作者:施鹤芳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2期早上抵达贵阳后,便乘坐大巴前往雷山县的西江苗寨。

外面稀稀拉拉的雨一直下着,大巴沿着曲曲折折的公路环绕大山,河水相伴,路窄又滑,时不时体验下坐过山车的刺激与胆颤。

大巴一会儿爬上山头,眼前豁然开朗;一会儿又驶进山谷,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这是此次贵州考察写生的第一站,黔东南苗族侗族白治州。

这里独特的建筑宝藏对人艺术美学研究者有着强大的吸引。

地处苗岭山脉雷公山区的西江苗寨,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状态的深山里,但却是苗族聚集最为集中的地方。

大概有八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这里——西江千户苗寨。

质朴宁谧拖着皮箱,沿着雨水冲过的石路。

雨依然下着,一群像是刚放学的孩子嘻嘻闹闹,一切是那样的祥和释然。

四面的山将苗寨围合成起来,揽入其中。

山高谷深,有千余户苗族人家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两座山包上,依山就势,贴壁凌空,鳞次栉比,层层相叠,从山顶一直延续到山脚下山顶,黑色的瓦顶是那么的抢眼。

山坡有苗族人耕种的层层梯田,青翠碧绿,极富生气。

完美展现山、房、田等村落要素,构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特殊的村落网络结构。

山,是苗寨建村立寨的基址,取薪造田的依托。

黔东南西江苗寨大多位于山麓和山顶等距的山腰上,一般依西江苗寨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最彰显的村落景观之一。

古村落村头寨尾,古树林立。

房,是西江苗寨的主体内容。

黔东南苗族村落的房,多为木质结构,分平房和吊脚楼两大类。

平房和吊脚楼均为枋连排柱,人字架结构,一般为四排三间或六排五间正房,中间为大堂屋。

田,是西江苗寨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古村落建村立寨的根本。

黔东南苗族村落的田主要分布于寨前山麓坝子和左右两侧。

坝子田依势舒展,平整开阔。

舞动的吊脚楼布满了两座山头的、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可谓魅力之源。

它的持久魅力,是在于那些永恒的内蕴。

五百多年前苗族的先祖迁徙而来时,西江的山头是一片原始林海,白水河沿岸是瘴疠弥漫的沼泽地。

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发展与演变——以西江干户苗寨为例

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发展与演变——以西江干户苗寨为例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f O r m r e f l ec t s t h e l o c al c u s t o ms a n d ae s t h e t i c t as t e s W i t h t he de v el op me n t o f c i t y an d e c o n o my , s t i l t e d bu i l di n gs h a v e s o me ch an g e s i n
端立木柱, 结构简单 ( 图1 — 1 ) 。
( 2 ) 双 吊式
Hale Waihona Puke Ke ywor ds: Mi a o v i l l a g e i n Gu i z h o u S t i l t e d b u i l d i n g s T r a di t i o n a l d we l l i n gs Ar c h i t e c t u r a I f e a t u r e
件决定了吊脚楼是 适于早期人们居住 的建筑 类型 , 这 是吊脚楼 建筑形成 的自然性因素 ; 其次, 随着经济水平、 生活生产方 式、 加工技 艺的提高, 干栏 式建筑在 营造结构 、 建筑用材 、 功 能划分上 发生了转 变, 这是 吊脚楼
建筑发展的社 会性因素。此外, 民族 文化 、 风俗习惯在 吊脚楼 建筑发展的
过程 中留下了深刻的E P i B, 这是 吊脚楼建 筑发展的民族性 因素。 西南地区
“ 巢居 ”向吊脚 楼建筑 的过渡 , 反映出区域社会文 明的发展 , 也体 现了人
们对居住空间 的要求已进入了功能 划分的阶段。 2 西南地 区传统吊脚楼建筑的基本类 型
( 1 ) 单吊式

探究吊脚楼民族建筑现状

探究吊脚楼民族建筑现状

探究吊脚楼民族建筑现状吊脚楼木建筑(图1)是黔东南、湘西、渝东、鄂西北及桂西的土家、苗、侗、壮族聚居区一种具有民族人文特色及民族建筑内蕴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建筑依山傍水而建,建筑群与自然完美协调,优雅的建筑氛围及舒适居住环境引起国内外广泛注目。

采用以砼代木结构形式,既能继承、保护中华民建筑倩苑中这一奇葩,也是促进地域民生工程的科学进步的需要。

吊脚楼典型屋架结构形式(图2)有从横向悬挑吊脚部分的、也有从山墙悬挑吊脚部分的,从实际结构抽象的模型如图3。

对于吊脚楼的研究,一般均策重于建筑学方面[1][2][3][4]。

出于传承民族建筑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防火减灾目的,采用仿木混凝土代换木结构体系,成为西南民族聚居地区农房建设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1.1 吊脚楼群的防火减灾现状:较典型的原木结构建筑如图4。

因建筑环境的限制,消防设施缺乏,火患一但发生,瞬间即蔓蔓延成灾,建筑群落毁于一旦。

据统计[5],1991年至2006年间,贵州省黔东南州共发生农村火灾1459起,烧死261人,直接经济损失9484.87万元,其中重大火灾114起,特大火灾69起。

黔东南每年发生火灾357起,烧死53人,直接经济损失千万元,相当于每年烧毁1-2个贫困县的财政收入。

仅2007_2008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黔东南全州共发生农村火灾39起,烧死5人,直接经济损失247.21万元。

2007年11月2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磻溪乡团结村发生村寨火灾,导致69栋民房被烧毁,82户327人受灾。

12月1日,黎平700多年的堂安侗寨发生火灾,21栋48间房屋被烧毁。

2007年11月9日,台江县南宫乡拥党村发生一起寨火,大火烧毁村民居住的木质房屋100多栋,导致近90户村民受灾,图5为受灾后现场。

2001.1.21湖南永顺发生吊脚楼群火灾,烧毁民房13间,经济损失22.4万元;2001.8.10,湖南怀化的一场吊脚楼群大火,烧毁民居建筑31座,至使7死1伤。

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发展与演变

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发展与演变

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发展与演变作者:尚澎沈飞宇孙友富来源:《设计》2015年第08期摘要:贵州苗寨吊脚楼以其独特的建造与文化特征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其建筑形态充分反映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审美情趣、民族特色。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商业开发,苗寨建筑在外观、功能性等方面发生了潜移默化地变化。

本文针对西江干户苗寨实地调查,从建筑特性的角度,围绕其内部构造、空间样式、艺术特性等方面,系统分析贵州苗寨建筑的发展概况、功能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贵州苗寨吊脚楼传统民居建筑特性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19-03中国传统民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但当今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传统民居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部分传统民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面临被拆毁的危险;另一方面,属文物保护的民居,部分被改建甚至直接被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成为无意义的展示道具。

当今“建筑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现代建筑应与传统建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议题。

贵州苗寨吊脚楼作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承载着苗族同胞长期社会生产中积累的民族风俗、人文内涵和审美情趣,其注重和谐共融的建筑内涵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研究贵州苗寨吊脚楼建筑的发展进程、建造特色,对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积极的实践及参考价值。

一西南地区传统吊脚楼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 西南地区传统吊脚楼建筑的形成西南地区吊脚楼建筑由“巢居”形式衍变而来,用竹、木搭建,建筑下部呈镂空形态,被称为“半干栏式”木结构建筑,该建筑类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

吊脚楼建筑的形成受到了地域环境、自然资源、生产方式、文化民俗等多因素影响。

首先,西南地区高温多雨、山地众多,地貌条件决定了吊脚楼是适于早期人们居住的建筑类型,这是吊脚楼建筑形成的自然性因素;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生活生产方式、加工技艺的提高,干栏式建筑在营造结构、建筑用材、功能划分上发生了转变,这是吊脚楼建筑发展的社会性因素。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形态研究 ——以雷山、台江、剑河村寨为例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形态研究               ——以雷山、台江、剑河村寨为例

密级公开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黔东南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以雷山、台江、剑河村寨为例姓名:刘一平(学号:2010031164)指导教师姓名:陈如霞职称:副教授单位:历史与社会文化系专业名称:地理科学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月日学位授予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2013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引言 (1)1.黔东南的基本概况 (2)2.黔东南苗族吊脚楼民居的建筑形态 (2)2.1自然生态环境征 (2)2.1.1地形条件 (3)2.1.2气候条件 (3)2.1.3水文地质条件 (4)2.1.4苗族吊脚楼的选址布局 (4)2.1.5传统历史与社会因素响 (4)2.1.6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址 (5)2.1.7因地制宜的选址原则 (6)3.黔东南吊脚楼的空间形态特征 (6)3.1空间形态 (6)3.1.1材料的选择 (7)3.1.2依山傍水节约耕地 (8)3.1.3传统结构的营造过程 (9)3.1.4吊脚楼的建筑结构方式 (12)3.1.5特色的建房民风习俗 (14)4.小结 (15)参考文献 (15)黔东南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以雷山、台江、剑河村寨为例刘一平(学号201003116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贵州都匀 558000)摘要:黔东南少数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之间在服装、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其中少数民族建筑是目前较为关注的焦点。

吊脚楼是当地独特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风格别致、布局合理、工艺精湛、时代气氛和文化气息独特,体现出浓郁的特殊民居形式,是苗族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黔东南苗族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研究

黔东南苗族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研究

黔东南苗族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研究西江另称千户苗寨,因为到目前为止,西江已有1285户人家,接近6000余人生活在这里,皆为苗族。

西江千户苗寨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苗寨中上千户的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吊脚楼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材料十分常见但是内部构造和功能分区却十分讲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在种植绿化方面,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标签:吊脚楼;材料;干阑式建筑一、建筑空间布局苗寨在空间组织上没有人为的过多干预,基本的布局根据地形特点来因地制宜,不会强行改变自然环境。

西江苗寨民居由山脚延伸至山脊顺势而上,舒缓平展,建筑高度较低,应和山体形态的原生态,最大限度的保持山体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达到建筑与自然走势的有机融合,苗族人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是人为的去破坏改造,与自然有机融合这一观点和赖特的流水别墅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筑群体轮廓的走势充分体现了与自然山体坡度形态是一致性。

在高处观看整个苗寨感觉整个空间布局上虽然紧密紧凑,但是又很有条理的依据地势分布,没有杂乱的感觉,在雨后雨雾缭绕时整个苗寨别有一番滋味,夜间的苗寨整体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二、当地建筑特色苗族建筑主要是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的,吊脚楼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

其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故称之为“吊脚楼”。

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

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如上图所示,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

苗族建筑文化 苗族特有的“吊脚楼”有啥特点

苗族建筑文化 苗族特有的“吊脚楼”有啥特点

苗族建筑文化苗族特有的“吊脚楼”有啥特点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

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

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

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

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

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

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

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

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

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

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zhì)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肇(zhào)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zhǔ)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

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

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

苗族吊脚楼建筑研究

苗族吊脚楼建筑研究

苗族吊脚楼建筑研究作者:罗云昊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苗族吊脚楼也被大家称作为空中楼房,主要常见于贵州东南地区苗族人居住的区域。

苗族吊脚楼被称为中华上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对其建筑与文化进行探索与了解,希望能将吊脚楼这种传统的建筑工艺传承下来以及运用在其他有需要的地区。

关键词:吊脚楼;建筑活化石;建筑特色;传承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6-0170-01一、苗族吊脚楼简介吊脚楼是苗族的传统建筑,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

吊脚楼的后半部分建在斜度比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使用木柱子作为支撑形成吊脚柱,所以被称作为吊脚楼。

二、贵州苗族吊脚楼文化的形成因素1.地形因素。

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处于云贵高原和湖南地山丘陵过度的梯形斜坡带,地形变化较为复杂。

贵州在地质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是主要的蚀源区,也是世界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区之一。

黔东南地区除了北部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之外,其余的多为轻变质板岩、石英砂岩、变质砂岩和页岩等。

2.气候因素。

黔东南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贵州省高温的地区,据统计,州境年平均的降雨量在1000到1600毫米之间,70%集中在春夏两个季节,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到84%,所以有“天无三日晴”的称法。

三、吊脚楼建筑的特点1.构造特点。

苗族的吊脚楼一般都是建造在斜坡上,分成两层或者三层,最上面一层很矮,只用来存放粮食不住人,楼下用来堆放杂物或者饲养牲口。

在斜坡上建造吊脚楼,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平台,土台下面用长木柱作为支撑,按照土台的高度取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

2.文化特点。

吊脚楼具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即空间宇宙观念。

在苗族吊脚楼正梁中央的普遍存在的一种象征符号就可以见得。

符号呈圆形,分内外两层,外围一圈为朱红或墨汁描绘,中心则用红色,如一“卵”形,整个符号形状十分古拙。

这种符号便是宇宙起源的象征符号,它包含着土家人对天地开劈、人类发祥的故远追忆。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物理性能分析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物理性能分析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物理性能分析摘要: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具备采光良好,低能耗等优势,但也存在着隔声效果较差等缺陷。

本文以黔东南某户典型吊脚楼为例,借助Ecotect软件分析其各项物理性能,并做出初步评估,以便于更好的了解这一传统民居,发扬其优点,改造缺点,让这一民族建筑的瑰宝得以更好的保留下来。

关键词:吊脚楼Ecotect 物理性能黔东南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主要生活着苗、侗、上家.瑶等南方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贵州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木结构吊脚楼源于干阑式建筑。

苗族先民南迁后,为了适应南方的地理坏境和气候条件,在贵州髙原山髙坡陡的环境中,照搬底层全架空的干阑房,势必要占谷地良HL为了解决将民居建在山坡上这一矛盾,釆取在斜坡上开挖部分土石方,垫平房屋后部地基,然后用穿斗式木构架在前部作吊层,形成了半楼半地的"吊脚楼化这种建筑形式是苗族自然经济和生活习惯与地形条件相结合极富特色的产物,是在山区复杂的特左环境下对全干栏的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由于这种形制在结构.通风、采光、占地等诸多方而,都优于其他建筑,因此得以长期沿袭,历经千年不衰。

本文通过软件模拟〃吊脚楼〃物理环境,得岀了一些相关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吊脚楼"这一黔东南民居建筑的瑰宝。

1.黔东南吊脚楼建筑形态与特征1.1黔东南吊脚楼的基本建筑形态黔东南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次第升高,别具特色,被誉为山区建筑的一枝奇葩。

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下层为饲养家畜的圈舍,中层为人居住,上层为客房及堆放杂物之用。

吊脚楼的结构形式大多是“整柱建竖〃穿斗式构造,即使是二层以上前部和左右出挑的木楼,也以穿、斗通桁支撑挑梁。

屋顶为悬山顶,木结构的房屋多为五柱八瓜,也有的是五柱四瓜, 五柱六瓜式等。

由于黔东南地处林区,木材、树皮成为得天独厚的建筑材料,屋而材料多为杉树皮与小青瓦,木构外表不施油漆,而显示材料的质感。

吊脚楼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

吊脚楼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

吊脚楼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吊脚楼的特点吊脚楼作为中国木构传统建筑的延续,充分利用了木和土的结合,彰显了一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梁思成先生认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一词作为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与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采用的主要材料。

”大多数苗族先人由于各种原因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迁徙至黔东南,将江南干栏式建筑技术带至新居住地,并根据新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不断改进而建造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吊脚楼。

由于地势的因素,苗族吊脚楼常建在斜坡上,房子前部以木柱支撑,后面直接立于地基,房底架空,常用来堆放农具或饲养牲口,二楼人居,三楼较矮,一般用于存放粮食。

无论从吊脚楼的选址、材料的运用还是功能的设计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遵循了大自然的规律,生动的体现了天人合一。

二、吊脚楼的艺术价值(一)静态美吊脚楼依山水而建,以带状或片状群居分布,有的也独自屹立山腰。

从横向上看,它们似等高线一般分台而筑,虽不够整齐划一,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给人以层层相叠的感觉。

它们不拘一格,和村寨山上的树木混为一体,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表达了人们顺应自然向往自由的愿望,放眼望去,整个村寨就像一幅高低起伏、般的画卷。

走近一幢吊脚楼,抬头便可感受到它的俊秀、挺拔和修长。

远处观望而产生的那种高耸山腰,风雨飘摇的感觉荡然无存,吊脚楼粗壮的立柱直接插入地面,台基扎实,房梁厚重,以至于不得不让人相信它已经完好地与山坡镶嵌在一起。

从建筑艺术角度来看,吊脚楼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

仔细看,可以发现窗户上的雕花或者是多样的几何图形,或是神灵活现的动植物,抑或是的文字等,雕工非常精细,整个可谓是艺术佳品。

而映入眼帘的由小木块平行排列而成的“美人靠”又给吊脚楼增色不少。

远看如画、近看所呈现的精雕细琢的画栋和厚重感赋予了吊脚楼以一种静谧之美。

浅析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浅析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浅析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建筑特色【摘要】千百年来睿智的苗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和气候,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创造了依山而建、结构精美、造型奇特、风情古朴的干栏式吊脚楼。

这既是苗族悠久历史和独特工艺的历史见证,也是苗族重要的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载体。

本文从苗寨吊脚楼的形成、营造技术、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贵州苗寨吊脚楼;形成原因;营造技术;艺术特色the Elementary Analysis of Miao’s Vernacular Pillar-Supported Dwelling in GuizhouLi Si-yang Gao Ming【Abstract】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wise Miao ancestors have created vernacular Pillar-Supported Dwelling,combined with moutains terrain,which are beautifully shaped with exquisite structure and national custom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e.Not only is Pillar-Supported Dwelling the historical witness of Miao’s long history and unique craftwork,it’s also an important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carrier of the Miao nationality.The article is cored on Miao’s vernacular Pillar-Supported Dwelling from its forming reason,building technology,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on on.【Keywords】Miao’s Vernacular Pillar-Supported Dwelling in Guizhou;Forming reason;Building technology;Artistic characteristics【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240-031.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形成原因贵州省素有“地无三尺平”之称,处在层峦叠嶂的高山地带,地势不平且沟壑纵横,苗民们便因地制宜,“多选择山面向阳之处而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东南西江苗寨吊脚楼形态与结构研究早上抵达贵阳后,便乘坐大巴前往雷山县的西江苗寨。

外面稀稀拉拉的雨一直下着,大巴沿着曲曲折折的公路环绕大山,河水相伴,路窄又滑,时不时体验下坐过山车的刺激与胆颤。

大巴一会儿爬上山头,眼前豁然开朗;一会儿又驶进山谷,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这是此次贵州考察写生的第一站,黔东南苗族侗族白治州。

这里独特的建筑宝藏对人艺术美学研究者有着强大的吸引。

地处苗岭山脉雷公山区的西江苗寨,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状态的深山里,但却是苗族聚集最为集中的地方。

大概有八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这里——西江千户苗寨。

质朴宁谧
拖着皮箱,沿着雨水冲过的石路。

雨依然下着,一群像是刚放学的孩子嘻嘻闹闹,一切是那样的祥和释然。

四面的山将苗寨围合成起来,揽入其中。

山高谷深,有千余户苗族人家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两座山包上,依山就势,贴壁凌空,鳞次栉比,层层相叠,从山顶一直延续到山脚下山顶,黑色的瓦顶是那么的抢眼。

山坡有苗族人耕种的层层梯田,青翠碧绿,极富生气。

完美展现
山、房、田等村落要素,构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特殊的村落网络结构。

山,是苗寨建村立寨的基址,取薪造田的依托。

黔东南西江苗
寨大多位于山麓和山顶等距的山腰上,一般依西江苗寨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最彰显的村落景观之一。

古村落村头寨尾,古树林立。

房,是西江苗寨的主体内容。

黔东南苗族村落的房,多为木质结构,分平房和吊脚楼两大类。

平房和吊脚楼均为枋连排柱,人字架结构,一般为四排三间或六排五间正房,中间为大堂屋。

田,是西江苗寨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古村落建村立寨的根本。

黔东南苗族村落的田主要分布于寨前山麓坝子和左右两侧。

坝子田依势舒展,平整开阔。

舞动的吊脚楼
布满了两座山头的、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可谓魅力之源。

它的持久魅力,是在于那些永恒的内蕴。

五百多年前苗族的先祖迁徙而来时,西江的山头是一片原始林海,白水河沿岸是瘴疠弥漫的沼泽地。

人们只有择高处建房而居。

陡峭的山头没法辟出蜗居之地,于是“半边楼”应运而生——木房一部分落在坡崖或垒石上,一部分凌空而架,这就是吊脚楼。

吊脚楼顺应山势,不需要改变山形,却又虚实相间,实处依傍大山,虚处空灵通透。

这正是苗族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让人不得不赞叹苗族先民的智慧和审美。

面对生存的艰辛和建造居所的重重困难,人类总是能够找到应对的方法。

在我们拥有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的今天,这些方法还是闪耀着一种来自于人类本能的、与天地相融合的智慧光芒。

贵州苗族民居的重要建筑形式,属南方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木结构房,这是南方各地为了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而创造
的一种底层悬空式的建筑样式。

千百年来,这里的苗族同胞为了生存的需要,成功地把南方干栏式建筑与当地地理环境结合,创造了具有苗族特色的吊脚楼单体建筑和其他附属建筑。

西江苗寨民居属半吊脚楼,底层前部悬空,利用4-5 根木柱支撑。

底层后部与山坡相接,或用石头垒基平接地面,形成台基,上面立柱建楼。

人们聚族而居,寨子依山傍水,寨前有河,寨后有山,吊脚楼参差错落,贴壁凌空,远远望去,十分壮观。

主体吊脚楼与梯田河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苗家建筑群落,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群山溪水之间,与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吊脚楼共分四层,地面是台基吊台,其下由石台基和支撑木柱构成。

底楼是牲畜农具屋,一般由较差的木板和杉树皮做墙板。

二楼是苗家生活的起居室,由杉木板分隔,集中了堂屋、卧室、火堂、客房、厨房、茅厕等,整个楼层房间以中间堂屋对称排列,三间五间不等。

内由一通道连贯;厨房和茅厕设在左右两边,或是搭建一两处“偏厦”。

堂屋是吊脚楼的中心地带,较为宽大,有休闲、待客、娱乐、用餐、交通枢纽等多种功能。

三楼是吊脚楼的顶层,较二楼低矮,由一室内楼梯进入,此处是苗家人用来堆放各种粮食和杂物的地方。

吊脚楼的房盖近似于汉族建筑的二面坡房盖或翘角的歇山顶,由青瓦或杉树皮覆盖。

整个建筑是典型的穿斗式木结构,椽子用少许铁钉外,其他部位都用远铆榫构筑而成。

我们在西江千户寨新建的吊脚楼看到,苗家房屋修建,首先要搭好梁架,房屋一般为“五柱三间”接柱式吊脚楼,房屋开间为3至4 米、纵深尺度4 至5 米、高约7 至9 米的框架式木结构铆榫
而成。

半边吊脚楼墨法准确,结构合理,装饰精巧,按层分区,占地少,利用率高。

吊脚楼室内较有特点是“美人靠”、“走廊”、“门厅”、“大门”等处。

“美人靠”苗语称“斗安息”,意为供人歇息的凳子和靠背,置于吊脚楼正面二楼堂屋外。

“美人靠”外凸的空间造型,使吊脚楼显得格外优雅多姿,远远望去,古朴典雅,为建筑增色不少。

走廊是苗家人进入吊脚楼的通道,包括内廊和外廊两部分。

内廊设在吊脚楼外,与美人靠连接,成为起居较为方便生活区域;外廊较有特色,一般由扶手和木质地板组成,上建柴棚。

在“凹”字型的吊脚楼房屋结构中,大门较宽大,有门槛和阶梯,两边带窗。

在物资文明和蒲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无论从美学观点和实用角度看,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众所周知,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的技能。

苗族先民也毫不例外地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明创造,并从而培养了独特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的表现技能。

就“吊脚楼”的建筑而言,它是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艺术技能相结合的结品。

建筑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项重大的创举。

有它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

而就建筑本身,历来是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的复合体。

一般说来,远古的建筑,不过基于实用而营造,以作遮风魁雨、防寒御兽之居所。

然而人们通过劳作,固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并以此观照而感到偷悦。

苗族的建筑师们,为了表达人类奇妙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在建筑的造型方面,把审美意识
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沟与情调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视点的选择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直至在无数的视点中,选择出最动人的角度苗族人所渲染的风神形貌上,更多了一层深意,凡到过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中外游客、专家、学者,雄伟壮观的苗家“吊脚楼”而赞叹不已。

它概括地反映了苗族人民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社会的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的形式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