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可设计模拟讲演、小组辩论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对于历史背景的理解,教师可提供补充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讲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情况?”(如参加演讲比赛、班级讨论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讲演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课文背景,掌握讲演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领悟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讲演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讲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讲演中运用修辞手法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讲演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组织讲演内容和表达个人观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讲演的基本概念。讲演是一种口头表达形式,通过有序的组织和有力的论证,向听众传达观点和情感。它是沟通、表达和影响他人观点的重要手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表演艺术,能够在交流中自信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分头讨论,小组合作和展示等形式,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3.情感态度:明确以真正理解别人和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表达创新为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理解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并且掌握人际交往技能的方法。

2.难点:站在听众的角度去理解汉斯给弟弟讲话的真正目的,认识到人际交往也有“欺骗”成分。

三、教学内容1. 情境导入进入教室之后,老师分享了一个短视频,让学生观看。

视频名为《最后一次演讲》。

2. 视频解析1.学生分头观看视频,并画出视频故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主要角色。

2.梳理出视频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事件并记录下来。

3.全课学生共同讨论视频内容,并简单描述一下汉斯想要告诉弟弟的真正意图。

3. 分组合作1.学生自带思考问题并分组课堂讨论。

2.每个小组负责收集关于汉斯给他的弟弟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东西记录在白板上。

4. 清单展示1.每个小组成员自由选择他想分享的意见和建议,并准备在全班面前展示。

2.每个班级成员都需要选择至少一项意见或建议,并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它。

5. 讲演有误1.老师告诉学生,有10个意见或建议属于“正确答案”,但是另外5个都是故意插进来的“错误答案”。

2.学生将选中的意见或建议重新排列,并解释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些内容比那些错误答案更好。

3.老师在展示完成后对答案进行讲解并加强对意见和建议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法:在观看视频后讨论角色、场景和事件等各种因素,理解视频故事中的细节和高潮。

2.分组合作法:学生自由搭档思考汉斯给弟弟的意见和建议,讨论汉斯想要告诉他的真正意图。

3.清单展示法:每个班级成员分享他们所选择的意见和建议,将选中的内容重新排列为一个完整的清单。

4.讲演澄清法:学生通过选出他们认为更好的意见或建议来验证哪些答案是正确的。

五、教学评估1.合作小组展示及其批评;2.清单展示,评估学生对他们想要分享的每一个意见和建议进行的讲解;3.结束课堂,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展示出的学习激情和思考水平。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1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引言《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色彩鲜明的优秀散文,是散文中的佳品。

它通过对最后一次讲演的记叙,表达了奇伦皮特高中毕业生对世界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最后的确定性的深刻感受。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教学本篇文章以及教学中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理解散文的方法。

(2)理解散文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熟悉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4)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理解文章,认识世界上的不同文化。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2)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3)能够理解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由、寻求和平和幸福的情感。

(2)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的方法,掌握散文的特点和结构。

(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和文化信息。

(2)运用关键词回答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1)利用PPT进行教学,对散文的特点、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说。

(2)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探讨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如“自由”这个核心词汇。

2.互动式教学(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一个问题,并在班级中分享和交流。

(2)让学生读散文,并分析文章中的词汇,难点和复杂的句式。

(3)数学家板书,出示文本。

逐步指导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关闭手机、电子产品,让学生走出教室。

在走廊上粘贴一些与自由有关的海报,如“自由平等”像南非,美国各州七头蛇标志,亚利桑那州孤儿院场景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等。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演讲》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是作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向听众传达他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演讲的基本结构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演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演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让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撰写自己的演讲稿。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学生展示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和问题引导的相关材料。

2.学生准备课文阅读和相关练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哪些要素?”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课文,向学生呈现课文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例如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定一篇课文进行模拟演讲。

学生通过模拟演讲,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演讲经历,撰写一篇自己的演讲稿。

学生通过撰写演讲稿,巩固课文中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演讲经验和心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及结构。

o学习并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和斗争精神。

o体会文章中强烈爱憎情感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演讲技巧。

o小组合作,探讨演讲词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o借助影视资料,还原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情感。

o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o领会闻一多先生的演讲技巧及语言表达特点。

o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包括针对性、鲜明性、通俗性和鼓动性。

•难点:o理解演讲词中情感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o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具有感染力的演讲词。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o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视频资料。

o相关历史背景图片及文字资料。

o幻灯片演示文稿。

•预习任务:o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o查找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导入语:o播放《七子之歌》片段,引出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

o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吗?对,是闻一多先生。

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学者,还是一位勇敢的民主战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演讲——《最后一次讲演》。

2.背景介绍:o简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o介绍李公朴先生及他被暗杀的事件。

o指出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演讲的历史背景。

二、检查预习(10分钟)1.字词注音:o展示加点字的注音,让学生上黑板完成。

o卑劣(bēiliè)、诬蔑(miè)、卑鄙(bǐ)、离间(jiàn)、蛮横(mánhèng)、赋予(yǔ)。

2.词语解释:o卑劣:卑鄙恶劣。

o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o挑拨离间: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

三、整体感知(15分钟)1.朗读课文:o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演讲的激情和力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3.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深入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品味课文中独特的语言艺术,学会欣赏和创作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词汇和成语的掌握:如“殉国”、“忍辱负重”、“昂首挺胸”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在口语、书面语中的应用。
-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牺牲精神。
2.教学难点
-对讲演语气和情感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朗读和讨论,把握讲演中的情感变化,理解演讲者的激情和决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讲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讲演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1.理解课文背景,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其贡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讲演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3.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习作者使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掌握重点词汇和成语,如:“殉国”、“生提出疑问,发现他们对于讲演技巧的掌握还有待提高。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如撰写简短的讲演稿、模拟讲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合集5篇)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合集5篇)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合集5篇)【篇一】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3.体会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记住词语写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卑劣():卑鄙恶劣。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2.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3.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4.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表现如下:(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对应语句。

二、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7.文章第一段中“这成什么话?”第二段中“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篇二】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背景和作者提出的主题。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3.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分析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式。

3.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文章。

【教学难点】1.区分主题和主旨。

2.分析深度。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堂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文章主题(5分钟)1.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提问:你们觉得《最后一次讲演》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2.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并展开讨论。

二、导入与作者及背景的了解(5分钟)1.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与小说《最后一次讲演》的关系。

2.说明小说《最后一次讲演》的背景和该话剧的内容。

三、整体阅读(15分钟)1.直接播放话剧《最后一次讲演》的录音剧,学生听课本上的录音剧磨耳朵,注意大意和剧情发展。

2.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主人公的一生有何显著特点?为什么?3.进行小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文分析(10分钟)1.让学生分析《最后一次讲演》的结构和主旨。

2.指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让学生讨论其意义和功用。

3.进行互动交流。

五、阅读理解(1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你觉得主人公过了这样一生,他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2.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回答。

3.教师点评。

六、写作训练(10分钟)1.写作任务:以《最后一次讲演》为题材,写一篇短文,讲述你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感悟。

2.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准备。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根据展示情况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最后一次讲演》一、导入引出文章主题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二、导入与作者及背景的了解介绍作者鲁迅及该话剧的背景。

三、整体阅读通过录音剧磨耳朵,了解大意和剧情发展。

四、课文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并讨论重要词语和句式。

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掌握闻一多的主要事迹及其代表性作品,理解其爱国情怀。
-演讲主题:把握《最后一次讲演》的核心内容,即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结构框架: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如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3.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鼓励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文技能的掌握。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和课后反馈,评价情感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课堂开始时,播放一段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纪录片,让学生对这位著名学者、爱国诗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3.教学语言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大家可以相互提问、解答,共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语言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由闻一多先生发表的著名演讲稿《最后一次讲演》。通过观看这段纪录片,相信大家已经对闻一多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充满激情与信念的演讲,感受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详细讲解《最后一次讲演》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演讲主题及结构框架,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1.教学重点
-文章背景及主旨: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及其最后一次演讲的背景,理解其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重点讲解闻一多先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言行举止,以及其演讲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语言表达技巧: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强调这些技巧在增强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中的作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演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自己坚定信念的情况?”(如参加辩论赛、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立场等)这个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在演讲中表达自己的信念和爱国情怀的。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与表达: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并感受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是一大难点。学生需要跨越时代背景的差异,体验演讲者的情感。
-逻辑推理与论证: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章中的复杂逻辑关系和论证方法,如何从事实和道理上支撑论点。
-词汇、句子的深入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以及典型的句子结构,可能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用法。
3.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民族气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7.课堂讨论与实践:组织学生就文章内容展开讨论,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8.课后作业布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难字生词和文体常识。

2.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卑劣(liè)污蔑(miè)捶击(chuí)*(tú)蛮横(hèng)毁灭(huǐ)赋予(fù)(2)解释下面的词语。

污蔑: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

光明正大:心地光明,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挑起是非争端,破坏团结。

(3)指出下列词语的感*彩。

光明正大(褒义)偷偷摸摸(贬义)悲愤痛恨(中性)挑拨离间(贬义)制造恐怖(贬义)卑鄙无耻(贬义)2.背景链接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人民的内战。

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人民。

1946年7月11日,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这篇讲演。

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以问题链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c.从闻一多先生的讲演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闻一多先生的英勇无畏精神及其在讲演中的表达技巧。
2.强调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鼓励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闻一多先生讲演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讲演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模拟闻一多先生的讲演,体验当时紧张激烈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力和表现力。
3.通过对课文句子的分析,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4.讲解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强调其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主要批判了什么现象?
b.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表达了自己的哪些信念和追求?
3.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最后一次讲演》,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在这次讲演中传达了什么信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完整版)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完整版)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最后一次讲演昌平中学八年级孔婷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揣摩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3.注意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老师想先检查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湖北省浠水县人。

出版诗集《红烛》《死水》,毛泽东、朱德称赞他:“为民主而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

”2.字词,不要忘记学生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1.解题:大家齐读一遍题目,“最后一次演讲”,你看这个题目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2.学生交流:为何是最后一次演讲呢?这样的最后一次演讲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表的呢?3.师: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我们了解下本课写作的背景。

(生读或者回答)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国民党却阴谋发动内战。

一方面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即兴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三、听演讲感爱憎过渡:闻一多先生在最后的一次演讲中到底说了什么?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和恨。

下面,请大家听一段音频,要求:听音频,在听的过程中听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

同时,边听边思考: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交流明确: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赞颂了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们斗争到底,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辩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2.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2.掌握辩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学生自主阅读《最后一次讲演》文本,并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2.了解辩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教师讲解辩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包括论点、论据、反驳和结论等四个部分。

3.阅读文本并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并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

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阐述文章中的人物特征和风格表现。

4.模仿辩论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辩论文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要求学生掌握论点、论据、反驳和结论四个部分的写作方法。

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5.练习口头表达和演讲技巧让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要求学生按照辩论文的结构,发挥自己的主张,通过争辩比较、论证、反驳,达到辩论的目的。

教师在辩论过程中引导,指出学生在表达、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不足,并进行指导和辅导。

6.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课堂内容、自己的表现和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方案。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教师对学生小组辩论的表现进行评分;2.学生写作的作品评分;3.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4.在下一堂课的小组辩论中,根据对本堂课的反思和总结,能否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课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辩论文来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一次演讲》教案(精选五篇)

《最后一次演讲》教案(精选五篇)

《最后一次演讲》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最后一次演讲》教案最后一次演讲预习目标:1、扎实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3、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预习重点:1、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的扎实掌握2、本文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预习难点:1、结合本文理解演讲的特色2、演讲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卑劣()诬蔑()卑鄙()离间()蛮横()赋予()......2、解释下列词语:(4分)(1)卑劣:(2)毒手:(3)诬蔑:(4)蛮横:3、文学常识填空:(1分)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湖北省浠水县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3分)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略2、(1)卑鄙恶劣(2)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3)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4)(态度)粗暴而不讲理3、民主战士二、1、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3、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导学案学习目的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设想一、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课后练习,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口语的特点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优质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是作者在最后一次讲演中,向学生们传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学生们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课文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背诵课文《最后一次讲演》。

2.能够分析和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最后一次讲演》。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卡片: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们介绍课文作者和课文背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导入课文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课文文本,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并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们就课文中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们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时代背景的理解:闻一多的讲演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学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可能不够了解,需要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讲演的历史意义。
-情感体验与表达:学生对讲演中所蕴含的情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教师需设计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等,引导学生体验并表达情感。
-创作与实践: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讲演稿时可能会遇到无从下笔的难题,教师应提供指导,如选题、构思、表达等,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讲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讲演激发听众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讲演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语音、语调等表达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讲演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分析,更好地理解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然而,我也意识到在难点解析部分,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仍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分析课文结构: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把握讲演的整体框架。
-掌握词汇与短语: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口语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口语表达技巧:培养学生通过语音、语调、节奏和表情来传达情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模仿并创作出自己的讲演。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通过对比“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和“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民族,因为这是我们的自信心的源泉!”两句,让学生感受设问和强调在表达上的差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5.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学习闻一多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正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讲演词的特点与结构:通过分析《最后一次讲演》,让学生掌握讲演词的开头、主体、结尾等结构特点,以及其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逻辑性。
-词汇与语法:重点学习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和语法现象(如排比句、设问句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二)新先,我们要了解讲演词的基本概念。讲演词是一种公开场合下表达观点、情感和思想的口语文稿。它是沟通、说服和鼓动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这个案例展示了讲演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立场和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讲演词的结构和语言感染力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文章主旨与情感表达:理解闻一多在讲演中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把握其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
-口语表达与写作技巧:学会模仿闻一多的口语表达风格,掌握讲演词的写作技巧,能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讲演稿。
举例:
-讲演词结构的识别,如文章开头是如何吸引听众注意力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展开论点并举例论证的,结尾是如何总结并激发情感的。
3.语法点: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语法现象,如:排比句、设问句等。
4.文化背景:了解闻一多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5.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讲演者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培养提取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6.口语表达:学习闻一多讲演的语气、语调,模仿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平谷二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要点:
一、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二、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背景、作者及相关人物。

2、排除字词障碍,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排除字词障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背景、作者及相关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上学期学的《谈骨气》中,作者的第三个例子就是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手枪拍案而起,体现了中国人威武不能屈的骨气,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词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二、介绍相关知识:
1、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
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中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2、介绍闻一多:
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

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3、介绍李公朴:
李公朴,江苏人。

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

“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

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

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三、排除字词障碍,朗读课文。

1、字:蔑miè劣liè捶chuí赋fù诬wū
2、词: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赋予——给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理解分析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分析结构,理解作者的感情。

2、明确讲演稿的语言特点。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明确讲演稿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讲演稿一般都是事先写好稿或是拟有提纲。

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当即讲演,没有事先的准备,这种叫即兴讲演,闻一多先生的这次讲演虽然是一次即兴讲演,但是言出于心,因而顺理成章.
二、分析结构: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斥罪魁,颂英烈.
★针对会场的特殊情况,演说一开始,闻一多先生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紧接着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1、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嫁祸于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

★与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相对比的正是为了真理,为了和平而献身的李公朴先生以及昆明人民的光荣。

★正反对比更突出了敌人的凶残卑劣,与李先生及人民的光荣。

第二部分(4-5)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
★敌人为什么制造恐怖?因为他们自己恐怖,有力地揭露了敌人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

★接下来,信心百倍地宣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违抗不了的。

第三部分(6-12)前赴后继,青史永垂。

在演说的后半部分,闻一多先生满怀深情讲述李公朴烈士及“一二一”烈士牺牲的意义,赞扬云南人民光荣的斗争史,严正地警告反动派:“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你看见一个倒下去,也看见千百个继起的!”然后号召爱国青年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而斗争。

★最后,豪迈地表决心:“不怕牺牲,视死如归,随时准备以身殉志”,像李公朴那样,“前脚踏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三、语言特色:
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功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

斥责反动,不遗余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

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工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

对敌人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四、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