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授课)

合集下载

《燕歌行》课件(

《燕歌行》课件(

《燕歌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代诗歌《燕歌行》。

该诗歌选自教材第四章《唐诗宋词》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燕歌行》的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析以及艺术特色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歌行》的背景和作者高适的生平事迹,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

2. 通过分析《燕歌行》的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使学生掌握《燕歌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燕歌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燕歌行》诗歌内容的分析、作者高适的生平事迹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燕歌行》。

2. 背景介绍:讲解《燕歌行》的背景和作者高适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分析《燕歌行》的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艺术特色讲解:分析《燕歌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创作技巧。

5. 例题讲解:结合诗歌内容,讲解一道关于《燕歌行》的鉴赏题目,指导学生解答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关于《燕歌行》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燕歌行》2. 内容:作者:高适背景:唐代边塞诗诗歌内容:逐句解析艺术特色:韵律、对仗、意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燕歌行》的艺术特色,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2. 答案示例:(1)韵律:诗歌采用七言绝句,韵脚为“平水韵”。

(2)对仗:诗句之间运用了对仗手法,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直,长河落日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高适的诗歌作品,了解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燕歌行》高适教学课件

《燕歌行》高适教学课件

《燕歌行》高适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燕歌行》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诗歌教学,详细内容为课文第三章《壮志凌云》。

本节课主要解读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通过分析诗歌的形象、意境、韵律和思想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燕歌行》的背景、意义、文学价值。

2. 分析并欣赏高适在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燕歌行》中复杂情感的理解,以及对艺术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壮志凌云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介绍诗人高适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阅读《燕歌行》,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艺术手法。

3. 例题讲解:以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例,分析诗人的豪情壮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重点,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燕歌行》高适2. 诗人简介:高适,唐代著名诗人,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3. 诗歌韵律:七言律诗,对仗工整,韵脚协调。

4. 意境:描绘边塞壮丽景色,表现诗人豪情壮志。

5. 艺术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析《燕歌行》中表现诗人豪情壮志的诗句,并谈谈你的感悟。

(1)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感悟: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激励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燕歌行》的内容,但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仍显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优质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优质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燕歌行》,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代表作,收录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具体内容为诗的第一、第二两章,深入分析其韵律美、意境美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燕歌行》的第一、第二章,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探究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历史背景,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燕歌行》韵律、意象的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燕歌行》原文、注释、配图等。

2. 学生用书:课本、《燕歌行》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燕赵多佳人”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燕歌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出示课件,带领学生朗读《燕歌行》第一、第二章,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对仗、用典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

5. 情感体验: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验诗中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燕歌行》2.第一、第二章原文意象:燕、赵、长城、胡马等修辞手法:对仗、用典情感: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燕歌行》的内容,写一篇关于“爱国情怀”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通过对《燕歌行》的鉴赏,我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受了古诗的韵律、意象美,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燕赵多佳人”的历史故事,下节课分享,进一步了解诗歌背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的理解和鉴赏。

2. 诗人的爱国情怀及其在诗中的表达。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设计。

《燕歌行》课件(优质课)

《燕歌行》课件(优质课)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2024/7/29
车师西门伫献捷。
感谢观看
2024/7/29
2024/7/29
写作背景
此诗是有感而发。其所感之事,则 与张公有关。张公者,张守珪也,当时 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 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打败仗 却谎报军情。高适对此战败,感慨很深, 因写此篇。
2024/7/29
汉家烟尘在东北,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汉将辞家破残贼。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男儿本自重横行, 好男儿本看重驰骋沙场为国戍边; 天子非常赐颜色。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 摐金伐鼓下榆关,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羽书飞瀚海,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犹忆李将军。
2024/7至/29 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读诗歌
思考: 按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战事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结局)
2024/7/29
结构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 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 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 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 突出壮志豪情。
2024/7/29
展示讨论
1.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描写了 哪些边塞的意象?
2.本诗塑造了几种人物形象?分别 在诗歌中的哪些句子里呈现的?作 者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 物形象的?

高适《燕歌行》教学课件

高适《燕歌行》教学课件

音韵美和节奏感把握
音韵和谐
高适在《燕歌行》中注重 音韵的和谐,通过押韵、 平仄等手法,使诗歌读起 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节奏感强
诗歌的节奏感把握得十分 到位,诗句的长短、快慢、 轻重等变化有致,形成了 独特的韵律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换韵自然
诗人在换韵时自然流畅, 不露痕迹,使整首诗的音 韵效果更加完美。
05
文化内涵拓展
背叛行为的批判
诗人对那些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背叛 国家和民族的败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和批判,表明了诗人对忠诚与背叛问 题的鲜明态度。
人生哲理启示
勇敢面对困境
诗人在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的同时,也表现了将士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启示我们在人生 道路上也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人生价值追求
诗歌形式
诗篇的体裁、结构、韵律和用 典等。
鉴赏方法
如何鉴赏古典诗歌,包括意象、 意境、语言等方面。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提交
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 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态 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方 面。
学生总结自己在《燕歌行》学 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 进方案。
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报告进 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 地认识自己和提高学习效果。
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 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 刺。
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 (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 塞诗中的杰作名篇。
通过歌颂将士们的忠诚精神和英勇行为,诗人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思考,激励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更高 更远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燕歌行》,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代表作之一。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古诗文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对《燕歌行》全文的解读、赏析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燕歌行》全文,掌握其文学特点及艺术价值。

2. 通过对《燕歌行》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文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3. 了解唐代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燕歌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对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的掌握。

教学重点:《燕歌行》全文的解读、赏析以及唐代边塞诗的文学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燕歌行》原文打印稿、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边塞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边塞诗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高适及其创作《燕歌行》的背景,带领学生朗读全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美。

3. 课文解读:详细讲解《燕歌行》全文,分析诗句的意境、用词、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难点为例,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翻译、赏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人:高适2. 诗名:《燕歌行》3. 文学特点:边塞诗、豪放、激昂4. 重点词语:戍楼、烽火、胡马、阴山5. 赏析要点:意境、用词、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燕歌行》全文。

(2)翻译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简述《燕歌行》的文学特点。

2. 答案:(1)略。

(2)青海上空飘着长长的云,遮蔽了雪山;孤城遥望着玉门关。

(3)《燕歌行》是一首边塞诗,具有豪放、激昂的特点,用词雄浑,意境壮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燕歌行》,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文的美,培养了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燕歌行》优秀教案(精选3篇)

《燕歌行》优秀教案(精选3篇)

《燕歌行》优秀教案(精选3篇)《燕歌行》优秀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2、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导入:盛歌题材丰富,其中山水诗、边塞诗占的比重较大,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燕歌行》。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

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

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

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背景: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

张守珪传》)。

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燕歌行》完美课件

《燕歌行》完美课件

编号:__________ 《燕歌行》完美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燕歌行》完美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诗歌背景介绍1.2 诗歌结构分析1.3 诗歌意境解读1.4 诗歌艺术特色探讨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2 过程与方法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诗歌讲解5.3 小组讨论5.4 诗歌朗诵5.5 互动环节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7.3 作业反馈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学习反馈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诗歌推荐9.2 文学知识拓展9.3 诗歌创作指导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燕歌行》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作品,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燕歌行》,使学生了解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燕歌行》的内容,掌握其韵律和意境。

难点: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诗歌全文打印,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边塞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燕歌行》的情境。

5.2 诗歌讲解分段讲解诗歌,解释生僻词语,阐述诗人的思想感情。

5.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韵律。

5.4 诗歌朗诵学生轮流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5.5 互动环节回答学生关于诗歌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诗歌的韵律结构,诗人的情感变化等。

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让学生背诵《燕歌行》,并写一篇关于诗歌情感的分析文章。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燕歌行》,该作品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燕歌行》全文解析,重点词汇、句式解读,以及诗歌背景和作者情感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燕歌行》的字词、句式,领会其文学价值。

2. 分析《燕歌行》的背景和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燕歌行》的词汇、句式解读,作者情感分析。

难点:把握作者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燕歌行》全文、注释、图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战争图片,让学生思考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燕歌行》。

2. 课堂讲解:a. 介绍作者及诗歌背景。

b. 解读全文,分析重点词汇、句式。

c. 讲解诗歌描绘的战争场景,分析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燕歌行》的鉴赏题,指导学生答题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一道类似的鉴赏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燕歌行》所表达的家国情怀,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燕歌行》2. 作者:高适3. 重点词汇、句式4. 诗歌背景及作者情感5. 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燕歌行》中作者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2. 答案示例:在《燕歌行》中,作者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战士们的敬意,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燕歌行》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描绘战争场面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时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重点词汇、句式解读。

《燕歌行》PPT教学课件

《燕歌行》PPT教学课件

唐代边塞诗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表现家国情怀
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民生活, 表现诗人对家国的深厚感情和关
注。
弘扬民族精神
展现唐代人民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传承历史文化
作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 燕歌行》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4 艺术特色鉴赏与 比较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反思战争意义
对战争进行深入的反思, 探讨战争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读者思考和平的重要 性。
对英勇善战将士的赞美之情
刻画将士形象
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 英勇善战、威武不凡的将 士形象,展现他们的精神 风貌。
赞美将士品质
表达对将士们勇敢、忠诚 、智慧等品质的赞美,彰 显他们的崇高地位。
抒发敬仰之情
表达对将士们的敬仰和钦 佩之情,激励读者向他们 学习,为国家和民族做出 贡献。
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战争频繁。
唐代边塞诗以其豪迈、奔放、深沉、悲 壮的风格而著称,表现了诗人对边塞生
活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凉 州词》、王昌龄的《出塞》、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这些作品描 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军人的英勇善战
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高适北游幽燕时,深入了解了边塞军人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了边塞的荒 凉和战争的残酷,这些经历为他创作《燕歌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燕歌行》以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各段之间,脉理紧密。
时代背景:唐代边塞诗风貌
唐代是边塞诗的黄金时代,唐朝的疆域 辽阔,边境线漫长,与周边少数民族政

(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燕歌行》这首古诗,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四章“唐宋诗词鉴赏”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燕歌行》的全文解读、背景分析、意境描绘、艺术特色探讨以及诗词中关键字的释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燕歌行》的全文,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时代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对唐宋诗词艺术特色的认识。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对《燕歌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对诗词意境的深入体会。

教学重点在于诗词的整体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包括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国风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北国边疆生活的想象,从而自然引入《燕歌行》的学习。

展示图片(2分钟)学生分享感受(3分钟)2. 讲解课文:诗词全文诵读(5分钟)逐句解读和分析(15分钟)背景介绍(5分钟)3. 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分析“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中的意象(10分钟)随堂练习:让学生找出诗中其他意象,并体会其作用(10分钟)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艺术特色(10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10分钟)六、板书设计《燕歌行》全文生僻字词及其释义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燕歌行》的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分析。

答案要点:包括对诗词的整体理解、意境描绘、艺术特色分析和个人感悟。

2. 诗词填空: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燕歌行》的诗词填空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策略调整。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边塞诗人的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加深对边塞诗的理解和欣赏。

组织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全文的解读和分析2. 生僻字词的理解和释义3. 诗词意境的深入体会4. 课堂讨论的艺术特色分析5. 作业设计的鉴赏分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词全文的解读和分析抓住关键词:“边塞”、“将士”、“战马”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高适《燕歌行》教学课件PPT

高适《燕歌行》教学课件PPT

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 更加突出战士戍边的艰苦,烘托战争的酷烈,边疆的荒凉。以
此表现诗人对戍边战士的崇高敬意和同情。
被围
读懂诗歌 疏通句意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 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武、拓土开边。陈陶《陇西行》 五.表达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及环境的恶劣。李白《塞下曲》 六.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的同情。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常见意象
有关景物:烽火、狼烟、孤城、 黄沙、雪山、黑山、大漠 有关动物:马、雁、鹰等
有关地名:轮台、龟兹、楼兰、 安西、阴山、瀚海、凉州、边 关、玉门关等
凄凉。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体 本段描写中有什么手法,请分析?

①运用了对比,(手法)

②写出了士兵奋力迎敌,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
(画面)
③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
(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
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
平。
爱兵如子 用兵如神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借代
比喻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燕歌行》完美课件

《燕歌行》完美课件
《燕歌行》完美课件
赏析
试分析“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 赐颜色。”的深层含义。
貌似赞扬汉将出征前的威武荣耀,实则 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照”写 出“残贼”竟有如此威势。与将军的 骄傲轻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 做铺垫。 《燕歌行》完美课件
《燕歌行》完美课件
《 燕 歌
内容提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完美课件
赏析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一你句认中为景唐色军描战写败的的作原用因是有什哪么些?? 本主诗要句原写因了是力什竭么兵?稀,重围难解,孤 4用、自 的城 的 凄了“然 原落 边 凉什身环 因日 塞 。么当境,,特手恩恶但衰点法遇劣主草,?常,要连烘蕴轻敌原天托含敌人因的出了,的还景残什力凶在象兵么尽悍于,败感关是将有卒情山唐 领着 心?未军 过鲜 境解失 于明 的围利 轻” 对敌比,,只将想领邀受功朝求廷赏恩却遇不,爱肆惜无士忌兵惮的,生冒命进。 贪功,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却 未能解围。蕴含诗人愤慨之情。
《燕歌行》完美课件
练习题
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 什么手法?揭示了什么内容?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教学课件)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教学课件)

交代了战争的地点,及保家卫国的性质。 看似夸耀,实则讥讽,为下文轻敌埋下伏笔。 写出了出征的场景,表现战士一往无前的气魄。
写出了战争局势的紧迫。 夸张
轻敌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本诗既有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有对边
塞局势与用兵情状的深刻见解;既有对战士忠
勇报国精神的热情颂扬,又有对将领奢靡生活
的强烈不满;既有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
切同情,又有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
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不愧为“盛唐边塞诗
压卷之作”。
“第一大篇”
艺术手法
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句式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 4、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出兵时的金鼓震天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辛苦作战与将军 的纵情声色;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贪功懈怠;古时李将军体 恤爱护士卒与现时将军享乐腐化、不恤士卒。全诗无一个褒贬性 的字眼,却通过鲜明的多重对比,使主题更鲜明,爱憎更分明。
战士思乡,思妇怀人。
比喻、借代
描写边境动荡不安、环境恶劣,加深了战士们的思
乡之情。
渲染
边疆战士奋力拼杀、警惕紧张的战斗生活。
死斗心愿
相看白刃血纷纷, 赞美士兵们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讽刺当朝将领好大喜功、不恤士卒的行为。
至今犹忆李将军。
相关链接:
用典、对比
燕 歌 行高

导入
一朵美丽的荷花绽放在清波荡漾的九龙湖上。披着长 纱的杨贵妃从花中翩然而出...我,便出生于这大唐盛世 之间,香气弥漫的长安城南就是我的故乡。开元十年开始 我大唐就与东北的奚族、契丹战争不断,好男儿志在四方, 驰骋沙场,为国杀敌本就是大唐男儿的志向,于是我收拾 好行囊告别新婚妻子,跟随主将张守珪奔赴东北战场,战 场风起云涌我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和我一样怀抱梦想的千 千万万个士兵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带着这样的情感,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适的《燕歌行》)

(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完整版《燕歌行》课件

(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燕歌行》这首古代边塞诗。

该诗歌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词句分析、意境理解和背景介绍。

1. 章节内容: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燕歌行》。

2. 详细内容:诗句解析、诗歌意境、作者情感、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燕歌行》。

2. 掌握古代边塞诗的特点,了解诗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3. 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深层含义、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整体感知、词句分析、意境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燕歌行》。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高适及诗歌背景,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3. 诗句解析:详细讲解诗句的词义、句式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4. 意境分析:通过分析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边塞风光。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燕歌行》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边塞诗,锻炼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燕歌行》2. 内容:(1)作者:高适(2)诗句解析(3)意境分析(4)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燕歌行》的理解。

示例答案:《燕歌行》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戍卒生活的诗歌。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雄浑壮美和戍卒的艰苦生活。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深刻体会到了边塞诗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边塞将士的关爱之情。

2. 答案要点:(1)描绘边塞风光和戍卒生活(2)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3)作者情感:关爱边塞将士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燕歌行》ppt课件

《燕歌行》ppt课件
《燕 歌 行》 高适
学习目标
• 1、了解本诗的层次结构 • 2、理解本表达的多重主题 • 3、分析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 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 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 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 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 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 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 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四读诗歌,体会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士卒的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诗人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些 情感的?
整体感知,总结归纳
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 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主题仍是 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诗中描写了唐军士卒慷慨赴边、转战绝域 的情景,高度赞扬了他们为国立功、奋不顾 身的牺牲精神,表现了他们久战不归、两地 相思的苦闷,并给以深切同情;同时还揭露 了军中官兵对立、苦乐悬殊的事实,抨击了 将帅的腐败无能,谴责他们的骄傲轻敌、荒 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给兵士带来极大的 痛苦和牺牲。
哪些人? 哪些景?
卒 思妇
事:战争 人:将帅 士
(征人)
思考: 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战事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结局)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
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
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
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
突出壮志豪情。
写 了全 一诗 个以 战非 役常 的浓 全缩 过的 程笔 。墨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 有。” 表边现城出遥什远么,?难可度越。偏远边陲, 苍茫广漠,一无所有。表现了将士们 征战生活的艰苦。写出飘零孤独之苦

2024年(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优质课

2024年(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优质课

2024年(完整版《燕歌行》课件(优质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燕歌行》完整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节:《燕歌行》诗歌欣赏。

详细内容涵盖《燕歌行》全文解读,诗歌背景,生僻字词解释,诗歌意境分析,以及创作技巧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燕歌行》的全文,理解并熟记生僻字词。

2. 通过对诗歌背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意图,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把握,创作技巧的分析。

教学重点:《燕歌行》的全文解读,生僻字词的学习,诗歌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燕歌行》全文打印稿,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古风古韵,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解读《燕歌行》全文,分析生僻字词,讲解诗歌背景。

3. 例题讲解:选取诗歌中的经典句子进行分析,讲解创作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翻译《燕歌行》中的某一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意境。

六、板书设计1. 《燕歌行》全文2. 生僻字词解释3. 诗歌背景4. 创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燕歌行》全文,并分析其中一句的意境。

2.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推荐阅读《古诗十九首》等相关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把握,创作技巧的分析。

2. 例题讲解:选取诗歌中的经典句子进行分析,讲解创作技巧。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意境。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诗歌意境的把握与创作技巧的分析1. 诗歌意境的把握:《燕歌行》诗歌意境宏大,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燕歌行》高适教学课件

《燕歌行》高适教学课件

《燕歌行》高适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唐代诗歌》第二节,详细内容为高适的《燕歌行》。

此诗描绘了壮士边塞征战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悯及对将士的敬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燕歌行》的背景、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会分析古代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并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燕歌行》诗句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边塞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边塞的雄浑壮美,激发学生对边塞诗歌的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高适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燕歌行》的创作情境。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诗中的壮士,描述在边塞征战的生活场景。

5. 例题讲解:分析《燕歌行》中的重点句子,讲解答题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边塞诗歌,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燕歌行》高适2. 板书内容:背景介绍诗句解析意象:大漠、长河、落日、孤烟修辞手法:对仗、夸张、拟人情感表达:战争悲悯、将士敬意答题技巧:抓关键词、分析手法、联系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燕歌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燕歌行》的内容和情感。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边塞诗人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昌龄的《出塞》等,进一步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燕歌行》PPT教学课件

《燕歌行》PPT教学课件

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
“边塞四诗人”。
燕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曹丕 【朝代】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自主学习
1、自由诵读。 2、结合书下注释以及翻译册,疏 通文意。15分钟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哪些人? 哪些景?
事:战争 人:将帅 士卒(征人) 思妇 景:塞外秋景
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战事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15:39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飘飖〕随风飘动,形容动荡不安。 〔那可〕即“哪可”。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边庭飘飖那可度〕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 〔绝域〕极远的地方。 〔苍茫〕形容荒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三时〕早、午、晚。
〔阵云〕浓重堆积似战阵的云层。
〔寒声〕凄凉的声音。


行 高(

并 序

15:39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一字仲武, 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朝时期大臣、 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天宝八年(749年),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辅佐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把 守潼关。
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 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
13.高适的《燕歌行》中用蒙太奇镜头写出两地离情深重和久戍之苦的 句子是“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14.高适的《燕歌行》中先从少妇角度写,再从战士角度写离别之苦的 句子是“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15.高适的《燕歌行》中“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两句 写出了征夫思妇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16.高适的《燕歌行》中“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两句 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 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出师
1、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 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 的描写? (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
逶迤”来分析)
2、“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 用? 3、“榆关”“碣石”“瀚海”“狼山” 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一、出师
1、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 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 描写? (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
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旌旗遮天蔽日、大
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 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战争的失败做
铺垫。
一、出师
2、“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 作用? 写出了军情的危急 3、“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 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 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 进,气氛也从缓和渐入紧张。
为边疆战事的节节胜利欢欣鼓舞。但边防
失策,边将无能,使战祸连年不息的现实,
又使他慨叹万分。因此,他的边塞诗既有 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立功边塞 理想的追求。
《燕歌行》题解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 歌· 平调曲”,其辞多写有关边地征戍 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 为主。首创于曹丕。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 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 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 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 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 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四、礼赞士兵,提出心愿
2、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 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 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 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 (shēn)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
家。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
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高适的边塞诗
高适诗中最被人推崇的是他的边塞诗
作,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代边塞诗
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高适曾多次出塞,
既目睹了士卒们保卫国家疆土的艰辛,又
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歌颂进取苦、不满现实的情绪以及军旅 生活的种种体验;抒发征人、思 妇的离愁别绪;描绘边塞风光、 异域风情。
3.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 1.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 奇壮美,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2.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3.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 大的成就。
高适《燕歌行》

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陈子昂开始,边塞诗人逐
渐增多,到了盛唐,遂成为著名的边塞诗
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 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 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 士兵死活。
总结
㈠思想内容:本诗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 活的多个方面(沙场死战、两地相思等)。重点在 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且不 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㈡艺术特色: 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主题;
唐代边塞诗

1.边塞诗派的产生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
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
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
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 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 边塞风光。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边塞生活 的机遇和经历大大增加,由此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 繁荣。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 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
⒊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三)本诗的风格: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作品。 诗歌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将 帅的骄奢,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 《燕 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 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 古传诵。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身陷重围; 第三段八句写士卒及家人的痛苦(两地相思); 第四段四句:礼赞士兵,提出心愿。。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 的全过程。
二、身陷重围
5、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 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是唐军 失利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将领过
于轻敌,只想邀功求赏却不爱惜士兵的
生命。
三、士卒及其家人的痛苦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 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与全诗描写战争是否背离?
(1)“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 句征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 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 庭飘摇那可度?”蓟北征人,回首亦是枉然。
(2) 写士兵的苦,写两地相思实际是对 将领的谴责。
三、士卒及其家人的痛苦
2、“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 刁斗”
三时(晨午晚),白天所见“杀气作阵
云”,晚上所闻也只有“刁斗声”,可以 看出白天身陷绝境,晚上却异常孤独寂寞。
四、礼赞士兵,提出心愿
1、“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 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二、身陷重围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 稀”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 边塞秋末景色(衰败、萧瑟、凄凉) — —唐军士兵(枯竭),衬托出战事的惨 烈,唐军伤亡惨重。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用了什么手法?蕴含了什么感情? 对比,将领受朝廷恩遇,肆无忌惮, 冒进贪功—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 却未能解围(愤慨)
二、身陷重围
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写出了边地自然环境恶劣,而敌人的 进攻却如暴风骤雨般猛烈,可以看出将士 处境的险恶。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对比。战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将帅却 安居营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 斗力。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愤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