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讲义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训诂学讲义-第一章-概论

自学考试训诂学讲义-第一章-概论

• 翻译: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 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 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见古诗文网
/GuShiWen_641b7e493b.aspx)
• 5.编纂辞书,要受训诂的指导。
思考练习(自考真题)
• • • • • • • 一、单项选择 1.训诂的本义是( ) A.解释实词 B.解释虚词 C.解释词义 D.解释古语 2.训诂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异域方言词语 B.历代文献语言 C.古语中的方言词语 D.一种语言的词汇
• 训诂作为一种专门的学术,就是训释古语。我 们应该理解这其中的“古今”的内涵。 • 陈澧《东塾读书记》: •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 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 • 注意: • 1.“翻译”不是训诂工作。 • 2.训诂工作是用今语解释古语(包括解释方言 中的古语)。(解释非古语的方言不是训诂) • 《尔雅》所做的工作不全是训诂的工作
第二节
什么是训诂学
• 训诂学是研究“训诂”工作的一门学科。 •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P3: • 训诂学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 问。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资料的 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 、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 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 导训诂的实践。
• 白兆麟《简明训诂学》: • “训诂就是解释,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 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科 学中的应用科学。” • 赵振铎《训诂学史略· 前言》: • “训诂就是解释,训诂学是以训诂作为研究 对象的学科,它是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 门。”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 • 第二节 :什么是训诂学 • 第三节:训诂学的任务和功用

训诂学简明讲稿

训诂学简明讲稿

训诂学第一节训诂的定义与功用一、训诂、训诂学的定义“训诂”这个说法很早就出现了。

最初单称“诂”或“训”。

“诂”亦作“故”。

《汉志》著录齐、鲁、韩三家诗说,有《鲁故》二十五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韩故》三十六卷。

汉代以来,“训诂”合称,又作“故训”,有《毛诗故训传》,又称《毛诗诂训传》。

《说文解字》分别对“训诂”做了解释。

如“训”解释为“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字:“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玉裁注说:“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段玉裁将“训故”合释为“顺释其故言也。

”唐代孔颍达也有解释:“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可见,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训诂学就是研究词义,讲明句义以至篇章,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前人训诂体例、方法、方式、原则及其运用以及辨正音读,解释名物、典制等等。

二、训诂的任务(一)传统训诂学的任务有三项:第一是“释古今之异言。

”(晋郭璞《尔雅·释诂·注》)就是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第二,“通方俗之殊语。

”(同上)用通语释方言。

第三,“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毛诗诂训传》孔颍达疏)这三项任务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

实际上,训诂学的内容更丰富复杂得多。

(二)训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对于字词,不仅要重视它在字书、词书里的贮存状态的概括意义,而且更要重视它在语言环境中的使用状态的具体意义。

如“兵”字,《左传·成公二年》“擐(huàn穿)甲执兵”指武器,《战国策·赵策四》“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指军队,《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指战争。

2.解释文句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这些内容。

(1)分析句读:我们训释古书,应防止把没有凝聚力的成分硬加凑合,或者把原来不宜拆开的组合体硬加分割。

《训诂学讲稿》训诂的内容

《训诂学讲稿》训诂的内容
E-mail:zhouwen2237@
• 例3: • 《礼记· 曾子问》:“曾子问曰:‘下殇[1] 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途迩故也。今 墓远[2],则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 ‘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 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 于宫中?”[3]史佚曰:“吾敢乎哉?”召 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4]史 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 也。’”
例2:《诗· 小雅· 苕之华》
• 牂(zāng)羊坟首,三星在罶(liǔ)。 • (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罶,曲梁也,寡妇之笱 (gǒu)[1]也。 “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 言不可久也。 • 笺云:无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复兴,不可得也。不 可久者,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 去须臾也。 • 《楚辞· 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 古代丧葬制度“不树不封”。起坟始于孔子。“丘 也,东南西北之人也。”《说文》卷三句部:“笱 (gou3),曲竹捕鱼笱也。从竹从句,句亦声。古厚切。”
其一,单解语义的专著。
可分为四小类: 一是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小尔雅》《广雅》《读书 杂志》《经义述闻》《群经评议》《诸子评议》《经籍纂诂》; 二是只释一书语义的,如西晋陆机《毛诗草本鸟兽鱼虫疏》 《本草尔雅》(北宋佚名) 三是解释部分词语的,如《骈雅》(明代朱谋纬撰,分类联绵字 典)《叠雅》(清代史梦兰)《通雅》(方以智 特点在于探讨语 源) 《别雅》(清代吴玉搢 收录形音歧异而意义相同的词)俗语 类专著:《通俗文》(服虔)《恒言录》(钱大昕)《通俗编》 (清翟灏)虚词类专著: 《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虚字说》 《词诠》《古书虚字集释》 四是解释方言的,如《方言》;
•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 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 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 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 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 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 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 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 《史记.滑稽列传》)

训诂讲义

训诂讲义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从训诂学史上看,前人对训诂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

如果一一介绍,就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不如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筛选出一种最切要最易为人掌握的说法。

《说文》及段注的注解较为适宜。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为了让大家深入理解上面的结论,我们必须从语源学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和验证。

“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有疏通、顺从义。

《尔雅•释诂》“训,道(導)也。

” 《广雅》:“训,顺也。

”《说文》:“驯,马顺也。

从马,川声。

”三字盖的分化字。

《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

” 不流则成灾,故“ 灾” 字籀文作从一阻川,下加火。

故三字中的“川”声兼义。

《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应作“古亦声”。

(《说文》:“古,故也, 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因此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诂”是“古”字的分化字,即言之古,以别于一般的古。

段注:“故言者,十口所识(记述)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若将上面的释语贯穿起来,“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即解释疏通古代语言。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 [P6]黄侃《训诂之意义》认为“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在少数人能懂的语言” (陆宗达王宁3 页)。

从上述总结来看,训诂就是“ 用易知易懂的当代标准语,去解释古代文献语言中难知难懂的古语和方言”(陆宗达王宁宋永培17 页),或“以今释古,以雅释俗” (郭芹纳《训诂学》引言)。

(二)训诂学训诂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工作,是感性的,个别分析的,如果将这些零碎的训诂实践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就成为训诂学。

(郭芹纳引言)具体而言,“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转引自郭在贻 3 页)。

2010年训诂讲义提纲

2010年训诂讲义提纲

2010年训诂讲义提纲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1.“训”、“诂”、“训诂”之由来1)《尔雅》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一向被认为是“训诂之鼻祖”。

前三篇篇名叫《释诂》《释言》《释训》。

“训”和“诂”就是来自于这里。

⏹《释言》和《释诂》属于一类,以词释词。

⏹《释训》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

用较多的文字来解释,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它包括对词的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内容十分丰富。

⏹由《尔雅》得出:“训”和“诂”一开始都是单音词,且都是名词。

2)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毛诗故训传》是汉代毛亨为《诗经》作的注解。

30卷。

这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成果。

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解释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

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

⏹“训”“诂”二字在《尔雅》中是分开的,两字连用在一起且成为一个术语,最早见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诂训或训诂从意义上看:训是解释疏通,诂是解释古代语言,意义基本相同,都有注释、解说义。

⏹从结构看,训、诂都是是动词,是并列结构,不可误认为是动宾结构。

2、前人对“训诂”的解释⏹1)唐·孔颖达:“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于此。

”诂和训是当时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 “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如《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曰载。

”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如《方言》卷一:“嫁,逝,徂,适,往也。

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主讲人:刘汉生♦一、训诂与训诂学♦(一)训诂:训诂最初单称为“诂”,或者称为“训”。

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古训传》。

♦唐代的孔颖达给训诂下的定义为:“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词海》给“训诂”所下的定义为: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分开来说: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解释方言的叫“诂”。

♦综上所述,“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二)、训诂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通称为小学。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三)、训诂学的任务:♦1、释古今之异言♦2、通方俗之殊语♦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二、训诂的内容♦1、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2、解释文句♦3、分析篇章♦4、分析表达方式♦5、分析时空关系(分析古书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三、训诂学的范围:♦(一)传统训诂学的范围是以经书为中心。

♦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汉代崇尚经学,并把《诗》、《书》、《礼》、《易》、《春秋》定为五经,训诂由此兴起。

♦(二)传统训诂学的局限是只注重通经,而忽视了对方言俗语的研究。

♦四、训诂学的实践形式♦章炳麟认为:训诂有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

其中驸经指注疏,略例多附于注疏中;通论、序录大都可纳入通释语义一类。

♦(一)解释语义的专著♦解释语义的专著可分三类:1、总释群书语义的。

如:〈尔雅〉、〈广雅〉、〈释名〉;2、专释一书语义的。

如:〈毛诗传义类〉;3、解释部分词语的。

如:〈通俗文〉♦(二)音义兼注的专著可分两类:1、单注一书的音义;2、注释群书的音义。

如:〈经典释文〉♦(三)形音义和解的专著可分两类:一是每解一字都说形、说音、说义。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2010年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1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训诂?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

“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

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

《释训》言形貌也。

” ?“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 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

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1)语音方面的变化。

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

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

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训诂讲义提纲

训诂讲义提纲

2010年训诂讲义提纲第二章 训诂学的内容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古代文献中的所有问题。

但就其主要内容来说,仍不外乎释词和解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还对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修辞手法和行文惯例等作以说明。

概括起来,训诂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内容:一、解释字词——就是解释古书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它是训诂的中心工作。

1、作者本人在行文过程对某一词语进行解释——正文释义。

【例1】《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为孙(通序),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叫预防(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

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及时。

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超越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

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

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2、同代的学者或后代学者对别人作品的某一词语进行解释——随文释义。

【例2】《礼记·曲礼》:“长者举未釂jiao4(从酉,嚼省声。

),少者不敢饮。

”孔颖达疏:举,犹饮也。

——长辈举起酒杯没有饮完酒,年青人不敢饮。

【例3】《孟子·梁惠王》:“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赵注:“征,取也。

”——上上下下谋取私利,国家就会遭到危难。

【例4】《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笺云:潜行为泳。

———到那深水的地方,用筏用船渡过它。

到那浅水的地方,游来游去渡过它。

朱熹注:潜水曰泳,浮水曰游。

袰丞《说文》:并船也。

象两舟省,总头形。

——并行的两只船,下象两舟字省并为一个形状,上象两船头用绳子捆在一起的形状。

【例5】《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毛传》:“思,辞也。

训诂学2006讲义20061训诂学导论

训诂学2006讲义20061训诂学导论

訓詁學導論訓詁與訓詁學一、什麽是訓詁宋.王應麟《玉海》卷四十五《藝文.小學》:“文字之學有三:其一體制,謂㸃畫有衡縱曲直之殊(《說文》之類);其二訓詁,謂稱謂有古今雅俗之異(《爾雅》、《方言》之類);其三音韻,謂呼吸有清濁髙下之不同(沈約《四聲譜》及西域反切之學)。

”訓詁,是對古代文獻的注解。

郑樵《通志》卷六十三《藝文略第一》:“古人之言所以難明者,非為書之理意難明也,實為書之事物難明也;非為古人之文言難明也,實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於今者之難明也。

能明乎《爾雅》之所作,則可以知箋註之所當然;不明乎《爾雅》之所作,則不識箋注之旨歸也。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書》有兩體,有極分曉者,有極難曉者。

某恐如《盤庚》《周誥g ào 》《多方》《多士》之類,是當時召之來而靣命之,靣教告之,自是當時一類説話。

至於《旅獒áo 》《畢命》《㣲子之命》《君陳》《君牙》《冏ji ǒng命》之屬,則是當時修其詞命。

所以當時百姓都曉得者,有今時老師宿儒之所不曉;今人之所不曉者,未必不當時之人却識其詞義也。

”“《書》有易曉者,恐是當時做底文字,或是曽經修餙潤色來。

其難曉者,恐只是當時説話。

盖當時人説話自是如此。

當時人自曉得,後人乃以為難曉爾。

若使古人見今之俗語,却理㑹不得也,以其間頭緒多。

若去做文字時,説不盡,故只直記其言語而已。

”戴震《爾雅文字考序》:“士生三古後,時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視夫地之相隔千百里之遠無以異;昔之婦孺聞而輒曉者,更經學大師轉相講授,而仍留疑義,則時為之也。

”陳澧《東塾讀書記》卷十一《小学》:“蓋時有古今,猶地之有東西南北,相隔遠則言語不同矣。

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有翻譯則能使別國如鄉鄰,有訓詁則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謂通之也。

训诂之功大矣哉!”劉師培《中國文學教科書》第三十二课《周代訓詁學釋例》:“三代以前,以字音表字義,無俟訓詁。

然言語之變遷,略有數端。

有隨時代而殊者,如《爾雅》‘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1,1《爾雅注疏.釋天》:《孟子》‘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是也。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

第三章训诂的内容(郭P9)传统训诂学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古文献的所有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一释词和解句释词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

清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语言)也;所以成词者,字(词)也。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戴震集》卷九)即“凡学始乎离辞,中乎辨言,终乎闻道”。

(《戴震集》卷一一)其中“离辞”、“辨言”就指解释词义、辨析句意,正是训诂之事。

释词是第一位的,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P195)词是语言中经常处于变动状态的要素,所以古今语言的发展大多表现在词和词义的变化上。

要打通古今方域语言的隔阂,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就必须以解词为主要任务。

为其如此,才能进一步弄通句意。

(一)释词A释义第一,释词分为释实词与释虚词。

训诂当揭示词的概括义,具有客观性。

如专著训诂除“杂类”之外,所收所释的全是词。

《尔雅》以释群经中的常用词的常见义为主,《说文》以释文字的本义为主,《方言》以方言与方言、方言与其通语间的词义对译为主,《释名》以追寻事物的命名之由为主。

第二,虽然词义有概括义(贮存义),但有时在使用状态中其具体意义有所不同,当随文释义,这是词在运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灵活性和具体性。

正文体例见郭P9-10.《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传注体常常随文释义,如此可将词的临时义解释出来。

如《诗·大雅·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毛传:“如雨,言多也。

”又“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毛传:“水,喻众也。

”众多是“雨、水”的比喻义。

又如《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

(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宵(通小)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

训诂学讲稿1

训诂学讲稿1
3、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
பைடு நூலகம்
似诉乎生不得意。”有的注解说:‚声声思,一
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十三校缟《中国古代 文学作品选》上册页375)
按:是以情思释思字。未为确诂。思字古有忧、悲、哀、 愁之义,声声思即是声声悲、声声哀。 《诗经.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 卷一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云:‛思,悲 也。‛

四、 说明修辞手法
训诂学家还对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和说明。特
别是古典诗词。下面仅举数加以说明 : 比、兴、赋是《诗经》中的基本表现手法。 训诂学家对于这一现象往往加以注明。如: 《诗经· 郑风· 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 薪。”毛传:“兴也。”;《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毛传:“忧者之 兴也。”

五、 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他



“发凡起例”即通常所说的揭示一部书的体制和通例。搞清楚一部书的 体制和通例,对人们阅读全书有很重要的引导、启发作用,所以训诂学 家们非常注重这一工作。前人发凡起例,有的是结合疏注一起说明的, 有的则在序或跋中予以说明,也有的直接写明“凡例”。 例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一书,就是在注文中对许《说文解字》 一书体例做了许多说明,据吕景先先生《说文段注指例》一书所综,便 有十八条。如: 卷一:“元,始也。从一,兀声。”段玉裁注:“凡从某,某声音, 谓于六书为形声也。凡文字有义有形有声。《尔雅》以下,义书也; 《声类》以下音书也;《说文》形书也。凡篆一字,先训其义,若始也, 颠也是;次释其形,若从某,某声是;次释其音,若某声及读若某是。 和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书也。”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则 在“序言”中交代了全书的通例。

训诂讲义

训诂讲义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从训诂学史上看,前人对训诂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

如果一一介绍,就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不如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筛选出一种最切要最易为人掌握的说法。

《说文》及段注的注解较为适宜。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为了让大家深入理解上面的结论,我们必须从语源学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和验证。

“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有疏通、顺从义。

《尔雅·释诂》:“训,道(導)也。

”《广雅》:“训,顺也。

”《说文》:“驯,马顺也。

从马,川声。

”三字盖“川”的分化字。

《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

”不流则成灾,故“灾”字籀文作从一阻川,下加火。

故三字中的“川”声兼义。

《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应作“古亦声”。

(《说文》:“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因此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诂”是“古”字的分化字,即言之古,以别于一般的古。

段注:“故言者,十口所识(记述)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若将上面的释语贯穿起来,“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即解释疏通古代语言。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P6]黄侃《训诂之意义》认为“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在少数人能懂的语言”(陆宗达王宁3页)。

从上述总结来看,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当代标准语,去解释古代文献语言中难知难懂的古语和方言”(陆宗达王宁宋永培17页),或“以今释古,以雅释俗”(郭芹纳《训诂学》引言)。

(二)训诂学训诂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工作,是感性的,个别分析的,如果将这些零碎的训诂实践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就成为训诂学。

(郭芹纳引言)具体而言,“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转引自郭在贻3页)。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训诂学主讲人:刘汉生一、训诂与训诂学(一)训诂:训诂最初单称为“诂”,或者称为“训”。

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古训传》。

唐代的孔颖达给训诂下的定义为:“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词海》给“训诂”所下的定义为: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分开来说: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解释方言的叫“诂”。

综上所述,“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二)、训诂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通称为小学。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三)、训诂学的任务:1、释古今之异言2、通方俗之殊语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二、训诂的内容1、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2、解释文句3、分析篇章4、分析表达方式5、分析时空关系(分析古书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三、训诂学的范围:(一)传统训诂学的范围是以经书为中心。

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汉代崇尚经学,并把《诗》、《书》、《礼》、《易》、《春秋》定为五经,训诂由此兴起。

?(二)传统训诂学的局限是只注重通经,而忽视了对方言俗语的研究。

四、训诂学的实践形式章炳麟认为:训诂有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

其中驸经指注疏,略例多附于注疏中;通论、序录大都可纳入通释语义一类。

(一)解释语义的专著解释语义的专著可分三类:1、总释群书语义的。

如:〈尔雅〉、〈广雅〉、〈释名〉;2、专释一书语义的。

如:〈毛诗传义类〉;3、解释部分词语的。

如:〈通俗文〉(二)音义兼注的专著可分两类:1、单注一书的音义;2、注释群书的音义。

如:〈经典释文〉?(三)形音义和解的专著可分两类:一是每解一字都说形、说音、说义。

《训诂学》讲稿训诂学的内容

《训诂学》讲稿训诂学的内容

训诂学的内容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

”——郑樵《通志·艺文略》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东塾读书记》士生千载之后,求道于典章制度,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时之相去殆无异地之相远,仅仅赖夫经师故训乃通。

……经之至者,道也。

所以明其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

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

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躐等。

”——戴震《古经解钩沈》至于治古书之法,无论治经治子,要皆当以校勘、训诂之法为初步。

校勘已审,然後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後训诂可明;训诂明,然後义理可定。

”——胡适《胡适文存·论墨学》一训诂的内容•(一)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

训诂的任何一方面内容归根结底都是在解释字词。

•1、注音•对象:多音多义词。

术语:反切、直音,或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

《礼记·玉藻》:“君羔幦(蜜)虎犆。

”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

”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

”•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

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

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

从死,自杀以从死。

”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

鍼,其廉反,徐又音针。

从死,上才容反。

”•《礼记·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如字:训诂学术语。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

訓詁學目錄❝第一章訓詁和訓詁學❝第二章訓詁學的功用❝第三章訓詁的類型上·古書注解❝第四章訓詁的類型中·語文辭書❝第五章訓詁的類型下·其他訓詁專書❝第六章訓詁的條例和術語❝第七章考釋詞義的方法參考書目❝周大璞訓詁學初稿武漢大學出版社❝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出版社2002年❝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郭在貽訓詁學中華書局2005年❝馮浩菲中國訓詁學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第一章訓詁和訓詁學第一節什麼是訓詁❝訓詁學是我國傳統語言學即舊稱“小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歷代的訓詁理論和實踐為研究對象。

訓詁學知識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文獻者所必須具備的。

❝車站的站,如何解釋?❝元代时的驿站,蒙古语叫站赤(j a m u c i),“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

”汉文的“站”,藏文的j a m或v j a m均系蒙古语j a m的音译(汉文典籍中初音译为“蘸”),即汉语的“驿”之义。

故而驿传在元代汉文文献中,也称驿站,由此产生了“驿站”的称呼。

❝“訓”字的產生年代較早,先秦時代就已經多見使用。

《說文•言部》:“訓,說教也。

”《國語》:“是為明訓”,本義是勸導、教誨,引申出訓釋、解說義。

“乖觉聆训”❝“詁”有名詞、動詞二義,產生年代也不晚。

❝名詞的“詁”,《爾雅•釋詁》為較早用例。

《說文》云:“詁,故言也。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林蒸天帝皇后辟公侯,君也。

❝動詞的“詁”,《說文•言部》:“詁,訓故言也。

”❝唐·孔穎達《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疏:“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訓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都以訓釋故言(古語)釋“詁”。

❝是“詁”也可作“故”,既可指古語,名詞;也可指動詞,指解釋古語。

“故”和“詁”是古今字。

❝從漢代開始,出現了“訓詁”一詞。

揚雄《答劉歆書》云:“獨蜀人有嚴君平、臨邛林閭翁孺者,深好訓詁,猶見輶軒之使所奏言。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讲义

训诂学第四讲一、古注的类型传注体、章句体、义疏体、集解体、补注体、音义体等。

1.传注体所谓“传注体”,是一种以解释词义为主的古注类型,多用于解释古书正文。

属于传注体的注释,名称繁多,最常见的有诂、训、传、注、笺等名称。

诂、训《说文》:“训,说教也。

”说释而教之,解释客观事物,道形貌。

《说文》:“诂,训故言也。

”故言者,旧言也。

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传、笺、注《说文》:“传,遽也。

”段玉裁注:“传者,今之驿马(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意为传送、传达)。

” 《说文》:“笺,表识书也。

”注释也。

《说文》:“注,灌也。

”解释也。

2.章句体章句,意思是“离章辨句”,即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

刘师培在《国语发微》中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

”章句体兴于汉,汉儒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繁琐,故被斥为“章句小儒”。

3.义疏体义疏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其体例“引取众说,以示广闻”。

唐人“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

”因而义疏在唐代又称作“正义”,也称作“疏”。

《说文》:“疏,通也。

”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十三经注疏》《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在《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有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4.集解体集解体注释是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自己意见的—种注释。

训诂学基础训诂的内容精讲课件

训诂学基础训诂的内容精讲课件

释词:
给词释义是训诂内容的核心部分, 主要从表义词释义和表音词释义两个 方面去阐述。
(一)表义词释义:
1、释实词: 训诂专著和传注都解释词。它们所解 释的词义既有词的本义,又有词的引申义 和假借义,因为古汉语词具有多义性。
(1)释本义:
本义是能够体现造字之初意图的有 文献可证的词的本来的意义,是词最根 本的内容。如: 《左传·隐公元年》:“狄人归其元, 面如生。” 杜预注:“元,首也。”
• 2、同代的学者或后代学者对别人作品 的某一词语进行解释——随文释义。 《礼记·曲礼》:“长者举未釂jiào,少 者不敢饮。”(釂(从酉,嚼省声)jiào饮尽杯
中酒 ;长辈举起酒杯没有饮完酒,年青人不敢饮。)
孔颖达疏:举,犹饮也。 《孟子·梁惠王》:“上下交征利而国危 矣。” 赵注:“征,取也。”
(三)书写上的错讹: 王引之曰:“经典之字,往往形近 而讹,仍之则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 顺。”(《经义述闻》) 1、形近而致误: 误“捁”为“梏”,或误为“牿(gu); 误“格”为“招”;误“厎dǐ”为“底” 等。
2、古文形近而致误: “四”,古文写作“亖”,与“三” 形近而致误。 古文“其”写作“兀”,而误作 “六”,或误作“介”字。
训诂学的内容
一、解释字词
1、正文释义——作者本人在行文过程对某一词语进行解释。 《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 谓时,不凌节而施之为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 之所由兴也。(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 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 的意思。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 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 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 处 。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 兴盛的原因。)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 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训诂的内容专题知识讲座

训诂的内容专题知识讲座

• 注 唐贾公彦《仪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 若水之注物也”。意即古代经书文义难懂,好 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干疏通。“注”字又 写作“冠”。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毛 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 称为传,郑玄则谓之为注”。据此可知,训释 称注,是从东汉郑玄《周礼注》、《仪礼注》 和《礼记注》开始旳。后来,“注”也能够是 对古书训诂旳通称。如《十三经注疏》旳 “注”,就是把毛传和郑笺也涉及在内了。
第三章训诂旳内容体式 目录
• 第一节解释词义 • 一、解释词旳本义和引申义
• 二、解释古语
• 三、解释方言 • 第二节 解释文意 • 一、串讲大义 • 二、分析句读 • 三、分析语法
• 四、阐明修辞 • 五、阐明章旨 • 六、考证名物典章制度 • 第三节 注音、校勘 • 一、注音 • 二、校勘 • 第四节 训诂旳体式 • 本章思索与练习
• 六、考证名物典章制度
• 苓耳也。”
• 《左·僖五年》:“公孙兹如牟,娶焉。”杜 预注:“叔孙载伯娶于牟,卿非君命不越竟, 故奉公命聘于牟,因自为逆。”孔颖达《正 义》:“牟是附庸之国,唯桓十五年,邾人、 牟人、葛人来朝,自尔以来更不朝聘于鲁,鲁 不应使卿聘此汪国,当是叔孙聘妻已定,但卿 非君命不得越竟,故咨公请使,奉君命以聘, 因自为逆妇,故《传》称“娶焉”,明其因娶 而聘。”
•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 分。
• 内传:是在内容上与经义亲密配合旳注解 .如 《毛诗故训传》
• 外传则是在内容上不与经义比附旳注解。前者; 后者如《韩诗外传》。
• 大传之名始于汉代张生和欧阳生旳《尚书大 传》,取撰其大义之意。
• 小传和大传相对,是一种谦词,如宋刘敝有 《七经小传》。补传和补注同义,

训诂学讲义(本科课堂)

训诂学讲义(本科课堂)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文字之学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从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

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

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

绪论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说文》:“训,说教也。

”段注:“说释而教之。

”《说文》:“诂,训故言也。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

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是之谓诂。

……故,即诂也。

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二、什么是训诂学?“语义说”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解释说”张世禄《训诂学与方法学》: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

“综合说”陆宗达《训诂简论》: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第二节训诂学的作用一、有助于古书阅读例如:《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文选·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二、指导古籍整理1.训诂与校勘例如:选自《战国策》的《触龙说赵太后》,其中有“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过去很多《战国策》的传本作“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清代学者王念孙据《汉书·古今人物表》《荀子·议兵》杨注、《太平御览》等书的材料,并考察上下文义,校曰:“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

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

”(《读书杂志》)2.训诂与标点要想正确地给古书断句、标点,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古书中的词义、句义等;而欲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意义,则应当在训诂上下功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从训诂学史上看,前人对训诂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

如果一一介绍,就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不如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筛选出一种最切要最易为人掌握的说法。

《说文》及段注的注解较为适宜。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为了让大家深入理解上面的结论,我们必须从语源学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和验证。

“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有疏通、顺从义。

《尔雅·释诂》:“训,道(導)也。

”《广雅》:“训,顺也。

”《说文》:“驯,马顺也。

从马,川声。

”三字盖“川”的分化字。

《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

”不流则成灾,故“灾”字籀文作从一阻川,下加火。

故三字中的“川”声兼义。

《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应作“古亦声”。

(《说文》:“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因此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诂”是“古”字的分化字,即言之古,以别于一般的古。

段注:“故言者,十口所识(记述)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若将上面的释语贯穿起来,“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即解释疏通古代语言。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P6]黄侃《训诂之意义》认为“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在少数人能懂的语言”(陆宗达王宁3页)。

从上述总结来看,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当代标准语,去解释古代文献语言中难知难懂的古语和方言”(陆宗达王宁宋永培17页),或“以今释古,以雅释俗”(郭芹纳《训诂学》引言)。

(二)训诂学训诂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工作,是感性的,个别分析的,如果将这些零碎的训诂实践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就成为训诂学。

(郭芹纳引言)具体而言,“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转引自郭在贻3页)。

齐佩瑢也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

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

”[P11]即1.总结规律,建立体系;2.独创性,实用性。

传统训诂学主要研究汉魏以前的文献,现代训诂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唐宋元明清时的俗语词,这样,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

不过,它们都以语义为重点。

简而言之,训诂学就是以文献语言的语义为中心,阐述词义、词汇源流变化及用法的科学。

参考文献[1]郭在贻《训诂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陆宗达王宁宋永培《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年。

[4]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6]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

[7]郭芹纳《训诂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二训诂的起因一、语言的古今差异:1.在《古代汉语》课“通论”中,大家学过“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语音的异同”及古汉语语法等诸多知识,从中我们了解到语言是随着时代地域的变动而不断发展的,正如清陈澧所说:“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

训诂之功大矣哉!”(《东塾读书记》卷十一)2.除了上述几个方面造成古今语言的不同以外,假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因素。

古书多假借,分本无其字及本有其字两种,若不明于此,则以借字释本字,难免出错。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在“经文假借”一节中说:“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

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是以汉世经师作注有‘读为’之例,有‘当作’之例,皆由声同声近者以意逆之而得其本字,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也。

”如“不可救药”,一般以为是“不可救以药”的省略形式。

此语出自《诗·大雅·板》“多将熇熇(hè,炽热),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谁能止其祸?如人病甚,不可救以药。

”其实,“药”本为“疗”。

王宁在《“不可救药”解》一文中论证了这个观点。

(陆宗达王宁宋永培112-113页)附原文摘要:从搭配惯例上先质疑:此说不合先秦句法。

从语义关系上说,动词“救”可带两种意义的宾语:一种是被救助的对象,如“救民”、“救国”、“救人”等;另一种是需要免除的灾祸,如“救灾”、“救死”、“救火”等。

而“救药”中的“药”是救灾手段,不合上面两种情况,所以,孔疏“不辞”。

后证通用:证据一:王引之《经义述闻》“药石”条:“‘药’字古读若‘曜’,声与‘疗’相近。

”引《方言》卷十:“愮(yào)、疗,治也。

江湘郊会谓医治之曰愮,或曰疗。

”戴震疏证:“疗、愮,语之变转。

”注:“愮音曜,愮与药古字通。

”证据二:异文例:原出处在《韩诗外传》中“药”作“疗”。

证据三:文献用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证据四:以形索义:《说文》“药”作藥,“疗”作,都从“樂”得声,有通假条件。

可见,不明假借易使人望文生义而产生误会,训诂工作则可破假借,得确诂。

二、文物制度、礼俗变化这也是造成词义变化的因素。

如“尺”、“坐”。

又如“坟”和“墓”本非同义词,但因丧葬制度的变化,二者构成同义词。

材料:“墓”本指不封土的墓地。

《易经》:“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广雅·释丘》王念孙疏证:“盖自秦以前,皆谓葬而无坟者为墓,汉则坟墓通称。

”《方言》卷十三:“葬而不坟谓之墓。

”据现代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原始社会的母系、父系墓葬均未发现过坟堆或标志。

即使在夏、商时期的大规模墓葬中,也未见封土或标志。

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大约产生于周代。

《礼记·檀弓上》记载了春秋时“墓”已转指有封土的坟:“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

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坟”,本指高高的土堆。

《方言》卷一:“坟,地大也。

青幽之间,凡土而高大者谓之坟。

”也指堤防。

《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郑玄笺:“坟,大防也。

”《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王夫之通释:“坟,堤岸也。

”春秋时,由于统治者骄奢淫逸,渴望死后与生时一样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因此,他们不断地扩大墓穴,如《管子·侈靡》“巨瘗堷(yìyìn)所以使贫民也”尹知章注:“瘗堷谓圹中埋藏处。

”另一方面,由于宗法制强调尊卑等级秩序,所以,为了显示作为统治者的墓主在身份上有别于庶人,就开始在墓上封土,而且还进一步规范了与身份相匹配的封土高度,这就是所谓的“生前治台榭,死又修坟墓”(《墨子·七患》)。

在此例中,“坟”“墓”连言,表明“墓”的外观已演变成有封土的坟,“坟”与“墓”遂而构成了同义词,后世则几乎发展为无墓不坟,以便于子孙后代向祖先鬼魂祈祷和祭祀。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封不树……及其后则封之。

庶人之坟半仞,其高可隐。

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

”故《说文·土部》云:“坟,墓也。

”三、哲学思潮推动训诂发展。

先秦时期,儒家正名主义(《论语》“正名”)和诸子辩学(惠施、公孙龙:“白马非马”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强调名实一致。

《春秋》就是精选字词以道名分,寓褒贬,含微言大义之作;诸子辩学使名学产生,其内容是名实关系、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哲学问题,它必然关涉到语言的性质、发展、词义和声义关系等一系列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问题,其中概念的研究与训诂学关系最为直接。

综上所述,训诂学产生的原因有三:一,语文因素;二,文化礼俗变化;三,先秦哲学思潮的推动。

参考文献[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陆宗达王宁宋永培《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年。

[3]王琪《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词典·人伦》。

[4]齐佩瑢《训诂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杨端志《训诂学》(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

三训诂学的作用训诂学是适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指导语文教学,二、指导古籍整理,三、指导辞书编纂。

对于我们这些非专门研究汉语史的学生来说,学习训诂学首先有助于我们研读古书,特别是教科书中的文言文,以指导语文学习。

在我们所接触的文言文的注解中,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众说纷纭的、当注未注的情况。

如果掌握训诂学知识,将有助于正确训释词义,避免盲从,弥补缺失,从而知其所以然。

例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少益耆食,和于身。

”王力《古代汉语》注“少益”为:“少,副词,稍稍。

益,副词,更加。

”[P128]理解不合情理,不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稍稍”和“更加”怎能共同修饰“耆食”呢?其实“益”是时间副词,义同“稍”;“少”是程度副词,义为稍微,二者合为偏义复词,偏在“益”,逐渐义。

《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二例中的“益”皆有稍义。

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

稍也,渐也。

”故“少益耆食”即逐渐喜欢吃点东西。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虽然承认了“益”的这种用法,但将“少益”释为“稍微逐渐地”,[P175]不辞。

而有人忽视了“少”与“稍”的区别,虽然引用上述例证说明“益”同“稍”,但最后还是将“少益”解释为“稍稍”,变为程度副词。

(陈增杰《词语考释杂记》,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油印本,转引自郭在贻24-25页)郭锡良《古代汉语》注“和”为“安适,舒服的意思”[P175]。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注释为“使身体舒适”[P335]。

虽然可以讲通,但语义与“和于身”的语法结构不符:原属于动补结构的语句怎么会有使动义?有人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原文当作“智于身”,“和”为误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