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护士的幸福指数参考

合集下载

怎样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怎样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怎样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护士是白衣天使,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关爱患者,时刻为患者着想,因为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护理患者时要主动、耐心、细致,并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负面情绪的流露。

因此作为临床一线的护士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和职业源性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

护士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关爱护士的心理健康工作中来。

护士的心理表现常为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等,与护患关系、家庭关系、工作本身等有直接关系。

护患关系因素:临床护士面对的是身心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这些患者会将他们对医生,或者疼痛,经济方面的不满意转化发泄到护士身上。

而护士作为助人的职业群体,是不允许对患者有丝毫不满意情绪的外在表现。

长期的压力情绪化的影响自己,如果不能将这些负面情绪消化掉,很容易导致身心耗竭综合征。

家庭关系因素:工作家庭促进和工作家庭冲突是工作家庭界面中两个很重要的方面,前者关注的是工作家庭界面中积极的一面,后者关注的是工作家庭界面中消极的一面。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家务劳动依然主要由女性承担。

护士工作忙碌,势必减少在家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家务,能否得到家人和亲友的理解和支持,意味着护士本人负面情绪是否可以得到释放。

如果得不到支持,有可能相应工作中出现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社会适应力下降等,这直接导致护理质量下降,甚至差错事故的发生。

同事关系因素:同事支持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水平,特别是去人格化维度,对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改变工作态度,促进人际交流,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等都有积极作用。

护士长的支持对护士的心理支持尤为重要。

护士长主动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能缩短与护士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互相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士之间相互支持能帮助护士平息情绪,减少冲突。

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感

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感


4、体验对比教育选取收人与护士相当,但
工作环境氛围却有差距的工种,组织实践, 体验生活,进行感受对比,提升幸福感。如 组织到基层医院扶贫,或风雨天组织参加当 一回交通警察进行实地感受。使之感受到与 身边那些无论严寒酷暑,风雨交加坚持在岗 的交警同志相比,至少有风刮不着,雨淋不 着的幸福感。
• 通过恰当的讲授、阅片、参观、榜样、体验法进行对比 干预教育,
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
王欣平
• 工作幸福感:是工作情景中的主观幸 福感,用于衡量员工对工作积极情感 和认知评价。 • 人们通过评判自我在组织中的价值、 职业成长、人际关系、生活完善等方 面,而产生“实现程度或满足度”并 伴随积极或消极情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护士总体幸福感与职称、年龄差异
• 分析结果显示,职称高、年龄在35岁以上的护理人员总 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可能因为:中、高级职称的护理人 员年龄基本已在35岁以上,这个年龄段正是被社会期望、 稳定性最高被赋予独立、坚强及具有竞争力的形象,这 一群体更多的是通过努力和克服各种困难,得到了家人 及社会的认可。工作较为稳定,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 要作用,有些还是科室管理者,也有很多人担任比较重 要的行政职务。
• 四、对工作整体满意度,护士由于工作的特 殊性,在工作期间常常需要抑制个人情感, 而且受到委屈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 五、护士社会认可度、经济收人、 • 劳动强度相对于医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护士 接触病人时间更长,工作环境更加局限,职业情 绪相对更低,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生活不 开心、不快乐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护理重要性 认识不足、对护士价值的偏见,导致护理人员社 会心理支持不足;加上护理工作机械、繁琐、时 限性强、加班几率大,而收入却远不及其他行业 工作人员所得,直接导致护士幸福感下降

t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管理对策

t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管理对策
福利待遇
包括加班补贴、夜班津贴、社会保险 等,但实际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现状
职业晋升
护理人员的职业晋升机会相对较少,晋升周期较长,晋升难 度较大。
培训机会
虽然有一定的培训机会,但数量和质量均有限,不能满足护 理人员的需求。
03
影响t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幸福 感的因素
工作压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结论
职业幸福感与护理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t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提高护理人员的 职业幸福感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不同年龄、工龄和职称的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存在…
研究发现,年轻的、工龄短的、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他们 面临的职业压力、工作任务和职业发展瓶颈有关。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
工作压力来源
包括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工作负 荷重、护患关系紧张、应对各种 检查和考核等。
工作压力影响
长期工作压力可能导致护理人员 身心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甚至可能影响护理人员的职业 选择和离职率。
护理人员薪酬待遇现状
薪酬水平
相对于其他医疗岗位,护理人员的薪 酬水平普遍偏低,且付出与收入不成 正比。
提高薪酬待遇的措施
公平薪酬
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 经验和岗位责任,给予合理的薪 酬待遇,体现公平和激励原则。
福利待遇
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 、住房补贴、带薪休假等,提高护 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薪酬增长机制
建立薪酬增长机制,根据护理人员 的工作表现和科室效益,合理调整 薪酬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
01
02
03
晋升机会有限

护理部主任亲身经历:怎么样让护士更有幸福感?

护理部主任亲身经历:怎么样让护士更有幸福感?

护理部主任亲身经历:怎么样让护士更有幸福感?2023年,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在这个时代里,护理部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负着照顾病人、保障医疗质量的重任。

而作为护理部主任,我深深地意识到,护士的幸福感对于医院的运行和医疗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各种尝试,以提高护士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以下几点可以使护士更加幸福:一、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护士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于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我们需要着重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我们为护士配备了最新的医疗设备和工具,并且不断更新和完善设备,以确保护士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此外,在工作环境方面,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确保护士们的工作场所舒适明亮、整洁有序。

二、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了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鼓励护士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我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课程,帮助护士们学习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其次,我们注重培养护士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鼓励护士之间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合作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在培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方面下了功夫。

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我们为护士们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们通过晋升、奖励和嘉奖等方式来鼓励和激励护士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色。

此外,我们还不断完善我们的薪酬体系。

我们通过调整薪资,提高奖金和津贴等方式,使护士们在经济方面也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

四、增强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我们鼓励护士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此外,我们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护士保持平衡和放松的服务,包括健身房、游泳池、按摩服务等等。

提升护士的幸福感

提升护士的幸福感
做有福天使 提升临床护士的幸福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幸福课程
❖ 幸福感是什么 ❖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幸福感的提升宝典
幸福启程——幸福感是什么?
❖主观幸福感:指人们根据自身的评价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性评价 , 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护士的幸福感:是指护理工作情境中的主观幸福感,用于衡量员工对 工作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
❖ 已婚的护理人员总体幸福感高于未婚和离异者,可能是因为婚姻是承担一个家庭责任
的开始,它能使人不断成长。
幸福感相关因素——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 个体内外情绪进行伪装与管理, 以符合组织的表达规则,使组织达到营利目的。 是情绪商品化的结果,个体为了 完成工作、获得薪资进行情绪管理,努力维持 脸上的笑容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具有交换价值 。
幸福感相关因素——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身拥有技能完成工作的自信程度。个人自身行 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尚不充足,为人处事不够成熟,遇到挫折承受较 弱,面对各种考试压力等等,影响到幸福感。 ❖ 3 5~3 9岁者总体幸福感最高 这个年龄段护理人员的护龄大多在1 5年以上,可能
与其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受重视、处事机警、独立性强、较自信、家庭及社会支持 大、多数人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干作用有关。
幸福感相关因素——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个体与社会各方面, 包括亲属、 朋友、 同事等社会人, 以及家庭 和社团组织等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社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护患关系…… ❖家人支持对护士幸福感有较大的预测作用,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信任、理解 和尊重。(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
幸福启程
天使们的幸福清单,请签收:

应用恰当期望值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实践与体会

应用恰当期望值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实践与体会

应用恰当期望值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实践与体会闫筱珊,张瑞玲关键词:恰当期望值;护士;主观幸福感中图分类号:R 197.323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7.04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7065002 1964年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㊃弗鲁姆(V i c t o rH.V r o o m )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期望理论(e x p e c t a n -c y t h e o r y ),又称 效价手段期望理论 ㊂他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1]㊂所以,期望就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产生于需要,是对需要实现的期待㊂期望是有方向和目标的,目标价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强弱㊂愿望实现,意即达到了期望值[2]㊂帮助护士建立期望值,都是有利于病人㊁社会㊁医院的期望,而相对于护理人员却是有一定压力的,这就需要医院管理者一方面做好更多的鼓励㊁鞭策和支持工作,另一方面还应高度关注他们自身的㊁人性的期望并帮助他们实现生活㊁工作㊁学习等方面的期望,这样才有可能使所有的期望显得合理,变为现实㊂1 影响期望值的因素1.1 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㊂具体表现为苦乐观㊁荣辱观㊁生死观以及如何对待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问题㊂它因人们的社会实践㊁生活境遇㊁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而不同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正确的道路,帮助树立正确的㊁切合实际的理想与期望,解决人生征途中所遇到的问题,实现有价值㊁有意义的人生㊂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做出错误的期望决定,最终远离目标,远离幸福㊂如持有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人,个体内部情感和真实性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个体高度地看重自我的私有成分和内部成分,个体的满意度是以情绪体验为基础的,因而其期望值比较偏激,不容易实现;而持有集体主义人生观者,个体的思想和情感参照了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自我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期望值比较客观㊁接近生活,理想容易变为现实㊂1.2 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表现,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㊂性格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㊁婚姻家庭㊁人际交往㊁职业升迁㊁事业发展等,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和前途命运㊂性格乐观㊁坦荡㊁自信的人,人际交往广泛,婚姻家庭处理得当,能辩证地认识事物本质,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制定比较合理的期望值㊂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坦然积极地面对,努力去实现,取得成功;不良性格的人因交往㊁认识缺陷,常对目标实现缺乏充分估计,容易造成期望偏离目标,期望实现走尽弯路,受尽挫折,造成幸福感缺失,或造成悲剧性的结局,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㊂1.3 文化因素 ‘现代汉语词典“上讲,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㊂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㊁自然科学和技术㊁语言和文字等㊂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讲,有支配和改变人命运和幸福的巨大力量,起着先导㊁感召㊁辐射㊁催化作用㊂文化潜移默化地从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中,从实践活动㊁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中影响着人对幸福的认识,深远而持久地影响人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从而影响期望值㊂优秀的文化常参透着科学㊁技术㊁传统精髓,引导人树立正确的㊁理性的期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之不断向着幸福的目标发展前进,离幸福越来越近;落后㊁腐朽的文化常带有迷信㊁愚昧㊁颓废㊁庸俗色彩㊁违背科学规律,有碍于树立正确㊁合理的期望值,因而会导致人远离幸福㊂1.4 经济状况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㊂经济基础决定人的上层建筑,意即决定着人们的思想㊁意识㊁道德㊁哲学㊁文化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㊂期望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意识同样受经济基础的影响㊂经济丰厚的人一般都是高收入㊁高权利㊁高职位㊁高技术㊁高创造者,有较高的自尊心㊁自信心,其期望值水准比一般人要相对高一层次,目标比较远大,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㊁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实现难度大,幸福感不易满足;经济收入较低的人多为工薪阶层或劳动人民,其对幸福的渴求水准相对较低,期望值比较接近现实,容易达到实际目标㊂但也不排除,当经济严重挫折㊁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时,人会丧失信心和斗志,期望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有幸福感了㊂1.5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婚姻家庭关系㊁职业㊁工作㊁身份㊁地位等,是影响幸福期望值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㊂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人们对幸福的期盼,而劣性的社会关系则会降低对幸福的期望㊂1.5.1 职业㊁工作㊁学习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不同性质㊁不同内容㊁不同形式㊁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㊂人都想有一个好的职业,选择了职业,也就有了追求幸福的基石,同时也限定了幸福合理期望值的范围㊂具体地讲,如选择了护士,其期望值的合理范围一定是与护士的职业范围紧密相连的内容,职称晋升㊁职务㊁入编等,绝不可能是与之风马牛不相接的内容,如护士期盼成为护士长或成为企业老板㊂另外,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对于青年人,工作学习的负荷量和从工作学习中获得的满意情绪,都与幸福期望值呈现出正相关;中年人在工作学习上的负荷量与幸福期望值呈负相关关系;对于临近退休年龄或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工作和学习不再对幸福期望值产生重要影响㊂1.5.2 婚姻家庭关系 家庭的稳定㊁成员间的相互关怀㊁有无家庭矛盾是影响幸福期望值的预期因素㊂一个人如能体会到家庭结构松散㊁父母关系欠佳和严重的家庭矛盾,那么他们多会产生不幸福感觉,对幸福期望渺茫,从而失去信心与斗志㊂1.6 阅历 阅历的深浅㊁丰富,会影响到期望值的可行性㊂阅㊃056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14V o l .12N o .7历丰富的人,能对自己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对自己的需求了如指掌,对期望值估计准确而又现实㊂2恰当期望值对幸福感的作用弗鲁姆认为,期望的东西不等于现实,期望与现实之间一般有3种可能性,即期望小于现实㊁期望大于现实㊁期望等于现实㊂这3种情况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同的㊂2.1期望小于现实期望小于现实,即实际结果大于期望值㊂当期望小于现实时,在正强化(如奖励㊁提职㊁提薪㊁分房子等)情况下,需求得到满足,期望实现,人们自然会感到高兴,产生幸福感,当实际结果明显高于期望时,幸福感会异常明显㊂举例来说,假如你期望消耗预定数额的钱买到一间120m2的房子,意想不到的是,在同一地点花了同样多的钱,实际买到了一间150 m2的房子,此时的你会激动万分㊁喜出望外,幸福感充溢全身㊂这种情况下不仅是有了幸福感,而且还得到放大,同时还能增强人的信心,继续努力,激发更多㊁更高的幸福感㊂而在负强化(即行为伴随着不良结果的去除,如惩罚㊁灾害㊁祸患等)的情况下,实际结果比期望值大,即期望值小于现实,此时就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幸福感消失,甚至失望㊁痛苦㊂2.2期望大于现实即实际结果小于期望值㊂一般地说,在正强化的情况下,实际结果小于期望值,意味着设想未能实现,或付出多而回报少,需求没有得到全部满足,此时,人便会产生消极情绪,感叹付出过程的辛酸,产生不幸福感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不幸福感也越强烈;如果在负强化的情况下,期望值大于现实,则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因为这时人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和准备,而结果却比预想的好得多,自然感到惊喜,感觉满意,幸福的感觉就比较高㊂2.3期望等于现实即人们的期望变为现实,所谓期望的结果,是人们预料之中的事㊂实际得到的与预料的相吻合,需求得到满足,计划实现,一般不会有失落感,相对比较幸福㊂但这种幸福感相对比较平淡,仅仅是一种心安㊁满足感,它只能维持在期望值的水平上,不利于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升幸福感㊂恰当的期望会唤起人们的希望,促使人不懈地努力,实现比期盼本身更高的目的,激发幸福感㊁收获幸福㊁提升幸福感;不合理的期望,会使人远离目标,达不到幸福的彼岸,甚至会诱导人错误地付出艰辛,最终不但没有幸福感,反而增加痛苦与不幸;没有期望,就不会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也就不会收获幸福和体验争取幸福过程的那种幸福㊂3建立合理期望值,提升护士幸福感护士是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他的职责是救死扶伤,用知识㊁技术保护人们的健康㊂帮助㊁引导护士建立合适的期望值对于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㊁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㊂3.1确立实现职业价值的期望护士的职业幸福感大多来自于其为病人㊁社会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及其护理是否受到病人及社会的尊重㊁认可及认可程度㊂对一名护士来说,要使病人满意,就意味着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必须更加细致入微㊁全面到位㊁精益求精㊂只有让病人安全了,护患关系和谐了,病人也就满意了,护士自然就快乐了㊂3.2确立按时晋升高一级技术职务的期望值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㊁水平㊁能力㊁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是护士职业生涯中的大事㊂所以确立按时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期望,具有督促护士学习进取㊁激发实践干劲㊁参与教学㊁科研的作用,并可使护士感受攀登的快乐㊂每晋升一次高一级技术职务对护士来讲就能增加一次成就感㊁荣誉感㊁自信感,拥有相应的技术资格,负有相应的岗位责任,就会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有利于确保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㊂确立按时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并能如愿以偿,可使护士从中享受奋斗的过程和结果㊂3.3建立再学习㊁再提高的期望学习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由于护理服务性质特殊,医学科学迅猛发展,护理人员有终身学习的任务,建立学习期望可使护士的学习变为自身的需要,促进她们参加临床教学和护理科研,撰写护理论文,创造成就感,增强幸福感;可激发她们参加学历提高学习,树立专家㊁学者的形象,提高学科形象,提高护理专业自豪感㊂所以建立学习㊁提高的期望,有利于护士自觉地学习,有利于护士获得成就感㊂3.4建立有宽松㊁和谐㊁健康㊁团结的工作氛围的期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护士充分发挥其积极性㊁主动性㊁创造性㊂反之,就会出现 不图有功,但图无故 甚至消极怠工的局面,就会使患者康复的许多可能落空㊂有人可能会说,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那是科室㊁甚至是医院的事,营造本身与护士无关㊂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付出诚信,收获的是诚信的世界 人人从自己做起,从脚下起步,对内相互理解㊁包容㊁配合,对外理解为先,信任为本,体谅为责,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氛围的同时享受这种氛围㊁利用这种氛围㊂3.5新分配护士的合理期望值建立首先,应该有适应环境㊁融入大家庭㊁被接纳的期望㊂其次,能独立完成常见病㊁多发病的护理工作,期望尽快胜任本职工作㊂新分配参加工作的护士身体健康㊁精力充沛㊁思想单纯㊁锐气十足㊂他们虽然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独立技术操作能力差,需尽快进行强化训练㊂所以,新分配护士建立能尽快胜任本职工作的期望,有利于他们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护理技能提高上来㊂第三,应该建立向老同志学习㊁请教的期望,这样有利于激发老同志传㊁帮㊁带的兴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和师承氛围,更好㊁更快地发展科室业务㊂4小结恰当的期望能给人提供焦点与能量,让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中㊂因此可见,期望值定额太高会使人失去完成的信心,他就不努力去做,会错过可以享受幸福的机会;太低,唾手可得,也不会努力去做㊂因为期望几率太高或太容易的工作会影响人的成就感,失去目标的内在价值,所以制订期望值要适度㊂帮助护士建立恰当的期望值,消除不幸福根源,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意义深远㊂通过评估㊁分析㊁判断,了解医务人员期望值内容,找出拟定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提出期望值的正确性㊁合理性㊁实现的可能性,取舍决定,然后建立理性期望值,提升护士的职业幸福感㊂参考文献:[1]苗元江,漆隽玮,黄海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6):683385.[2]杨松涛,高霞.概率期望值法在评价医疗方案经济性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6(1):2.作者简介闫筱珊㊁张瑞玲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925)(本文编辑王钊林)㊃156㊃全科护理2014年3月第12卷第7期(总第316期)。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医务人员是社会中一群十分重要的人群。

在他们长期以来为我们健康与幸福的奉献中,他们曾经付出过许多心血与汗水,为病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而不懈努力。

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医务人员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工作内容也不断增多。

这些问题给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与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切实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改善医院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工作负荷重的情况下,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改善医护人员的情绪和情感。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环境:1.设立员工休息区在医院中设置休息区,为医护人员提供活动场所和休息场所。

同时这样的室内环境可以降低从事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缓解他们的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

2.改善工作条件在医院中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例如优质的通讯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等等。

这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3.制定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制定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以便可以更好地预防医疗行业的职业病和安全问题。

二、改善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改善薪酬待遇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过低的薪酬会导致医护人员缺乏动力,不愿意为职业发展努力奋斗。

同时,适当的薪酬也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他们提供工作动力和挑战。

为了改善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定适当的工资水平政府和医院管理机构应该根据地区和医院规模的不同,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

同时,对学历、职称和工龄等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在健康卫生行业中进行长期的专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

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量化技术等方法,以说明医务人员的职业成就和贡献,从而改善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也是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提升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幸福感的探讨

提升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幸福感的探讨

经济管理提升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幸福感的探讨林建平福州市第六医院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医院护士的职业处境,在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幸福感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提升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护士职业满意;影响因素;措施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81-02一、当前我国护士的职业处境(一)工作压力大[1]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服务要求逐渐增加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再加上公立医院护士工作所具备的强度高、风险大、责任重、休息时间少、人际交往匮乏等主要特点,导致当前公立医院护士处在职业压力大,工作状态焦虑忙碌。

(二)社会地位低缺乏尊重与信任,面临社会质疑较多;职业技术认可不高,待遇较低;面对医患纠纷,难以面对公平处理结果的职业处境。

(三)健康状况不佳据中国医师协会的研究结果表明,有93.74%的医院护理人员身体状况为亚健康,比普通人进入亚健康状态提前5年。

(四)离职率高护士缺编大,招聘难,离职率逐年上升,导致护士队伍不稳定,大大降低了护士的职业幸福感。

二、护士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本次研究共调查了福州市市属10家医院的300名护士,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8份,无效问卷2份,无效原因为空白问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家医院的护士的职业幸福感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来说,临床舒适工作满意度极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

超过70%的被调查护士认为对目前职业感到不满意。

三、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原因(一)医院管理理念[2]当前,很多医院在管理上过分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在护士的无私奉献上强调过多,为了服务大局牺牲了过多的个人利益,再加上医院没有过多的激励手段,考核机制相对僵化,管理方式相对呆板,减少了护士的积极性。

(二)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

外环境指当前医患矛盾频发,专业医闹介入,医疗事故纠纷持续升级、失控现象增多,医疗秩序破坏严重,加大护士人身安全风险,职业幸福感严重不足。

谈如何提高实习护士在实习期的幸福感

谈如何提高实习护士在实习期的幸福感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上接第160页)查看《学习情况登记表》、与学员交流等方式对导师及任课教员的授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课程结束后学员对导师及任课教员的授课质量进行测评。

3结束语目前,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还是一个尝试和探索,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导师制小班教学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调动了教员的积极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创新的氛围,拓展了提高学员职业能力的途径。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切实措施,及时予以解决,并不断加强实践,使导师制小班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1]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2]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3]方赛迎.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J].教学研究,2006(5).[4]李涵,包立辉.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5]巩象忠,姜政国.高职导师制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10(33).[6]李小明,崔雅茹,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措施及质量保证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0(5).[责任编辑:汤静]随着医改的推进,国家对医学者的学历、实习、规范化培训等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厉。

基层医务工作者目前的生存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提高福利待遇的问题噬待解决。

近日,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对全国696所三级医院护士流失率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三级医院,平均的护士流失率是5.8%,而最高的能达到12%。

护士流失率高,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根据我们进行的走访调查和无结构式访谈,护士的流失和护士在实习阶段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带教老师给予实习护士的相关指导非常的重要。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的行动研究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的行动研究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的行动研究作者:汤菊萍顾利慧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5年第32期[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行动研究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的效果。

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2名研究者与26名实践者组建行动小组,遵循提出问题、计划、行动和评价4个阶段展开研究。

行动小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结合实践者反思和座谈会讨论确定问题,制定行动策略,并组织实施。

结果经过2年的实施,护理工作环境改善,护士工作幸福感由(3.21±0.82)分上升到(6.22±0.51)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护理工作环境;护士;工作幸福感;行动研究[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2-0153-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 by using action research,enhance the effect of nurse work happiness. Methods Used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an action group with 2 researchers and 26 practitioners was set up to carry out a four-stage research, including questioning, planning,action and evaluation. The action group members collected inform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practitioner reflections and discussion forums were combined to identify problems, develop action strategies and organize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Two years after implementation,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he nurse work happiness by(3.21±0.82)% to (6.22±0.51)%, Compared with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Key words]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 Nurse; Work happiness; Action research工作幸福感是指工作情境中的主观幸福感,用于衡量员工对工作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1,2]。

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

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

⑤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 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⑨ 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⑩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 • 护士职业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要健康向上的心 态和充沛的精力。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目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或 精神健康问题非常突出。 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 碍,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工作效率低。 美日学者调查,慢性疲劳综合症在护士中的发病率 为1088/10万。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5%--3 8%,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0%--25%。
如何提升职业幸福感
• 第三阶段成熟、发展阶段着重解决全面发展的问题。
① 充满自信,低调做人,多办实事少说话,以身作则,学会包容理 解,遇事沉着冷静,有科学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间题的能力。
② 使自己成为专业领域内公认的业务熟练、作风严谨、技术扎实过 硬、为人诚信可靠的人,能够独立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学 会利用医院资源,如多学科、多专家的会诊讨论,虚心听取、请 教他人意见,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凸显专业优势,带领学科 发展。
④ 引导他们关注科室发展、医院发展和医疗服务形势。
如何提升职业幸福感
• 第二阶段利用2年一3年时间,着重开始树立自己脱颖而 出。
① 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除在本职岗位上坚持认真刻苦 学习提高外,选中项目,争取外出进修学习,使自己的业务专长 凸显出来。 ②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 演讲、知识竞赛,撰写一些反映身边人、身边事的小文章向院刊 或媒体投稿,全面提高自己、树立自己。 ③ 学会关心人,和同志们处好关系,关心科室的事,关注科室管理, 敢说真话,对于违反医院规章、科室规定以及损坏科室集体形象 和利益的人和事敢于站出来予以制止和反击。对于病人故意寻衅 滋事,即便与自己无关,也应参与应对,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 总体认可度。 ④ 注重科研、教学水平,一方面促进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另一方 面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做好充分准备。

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分析

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分析

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分析探讨影响临床护士的幸福指数主要因素、具体措施及途径。

方法: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入手,分析了影响护士工作幸福感指数的主要因素。

结果:影响幸福指数主要是工作压力、合理薪酬及患者理解因素。

结论:提高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的措施是减负释压,舒缓心理压力:优薪晋职,畅通发展渠道;尊重理解,提升工作士气;修身养性,增强抗压能力。

标签:护士;效用;欲望;工作幸福指数2010年1月,国家卫生部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加强临床护理,转变护理模式,改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痛苦,促进人民健康。

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一挑战,要求护理工作者每天要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把更多的关爱给予最需要关爱的患者,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的心理满足以助其疾病的康复。

而作为一个高压力、高风险的群体,护士自身的主观幸福感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护士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也是直接决定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一、幸福分析幸福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它既是对现有条件和所处状态的客观反映,又是对生活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幸福是满足度与欲望之比,即幸福指数=效用/欲望。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的大小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得之愿的统一。

幸福指数小于1,意味着幸福度较低;幸福指数等于或大于1,则意味着幸福度较高。

由此可见,影响幸福度的基础要素一个是效用,一个是欲望,由此决定了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幸福感因人而异。

因此,为简化起见,在此假设每个人的欲望不变,则幸福度就取决于每个人对效用的判断。

同樣道理,在假定欲望为定值状态下,临床护士的工作幸福感主要取决于工作效用的大小。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认可度、患者理解度、职业稳定度、工作压力度、薪酬合理度、自我发展度六个方面。

如何利用护理记录提升护理工作的职业幸福感

如何利用护理记录提升护理工作的职业幸福感

如何利用护理记录提升护理工作的职业幸福感护理工作是一份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护士们在为患者提供关怀和照顾的过程中,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而护理记录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更是提升护理工作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的详细记载。

它不仅为医疗团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然而,很多护士可能没有意识到,精心完成护理记录还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首先,准确、详尽的护理记录能够增强护士的专业自信心。

当护士认真观察患者的症状,准确记录下每一个数据和变化,并基于这些观察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这种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肯定会让护士更加坚信自己的价值,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例如,一位护士通过仔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了病情的恶化趋势,并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急救措施,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事后回顾这份记录,护士会为自己的敏锐观察和果断处理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会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自身专业的自信。

其次,良好的护理记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记录过程中,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关注,也能让护士更加深入地理解患者的处境和心理状态。

当患者看到护士认真地记录他们的病情和需求,并根据记录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时,他们会对护士产生信任和感激之情。

这种信任和感激会进一步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让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比如,一位老年患者因为护士详细记录了他的饮食偏好和睡眠情况,并据此调整了护理方案,让他在住院期间感到非常舒适和安心。

出院时,患者对护士的细心照顾赞不绝口,这种认可让护士感到无比欣慰。

再者,规范、完整的护理记录能够减少护理纠纷,为护士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基于提升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指数的人本管理

基于提升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指数的人本管理

基于提升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指数的人本管理【摘要】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要生力军,并在医院所有员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当前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提升妇幼保健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加强对妇幼保健医务人员的人本管理,调动广大妇幼保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和创造性,稳定妇幼保健医务人员队伍,是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生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推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妇幼保健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指数;人本管理;供给侧幸福指数,作为公民对其生活主观意义及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是当前全面研究公民对社会满意度的综合性指标。

据有关研究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整体幸福指数较低,而影响因素主要有薪酬低、休息时间少、个人健康因素、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大、负荷过重、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等都是影响医务人员幸福指数的重要原因。

1提升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指数的人本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1.1内涵提升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指数的人本管理是全面增强医院发展动力而提出的一种基础性管理思想,是以美国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的“幸福指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把医务人员作为医院最重要的资源,以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医务人员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地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妇幼保健医务人员能够在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中获得幸福感,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医院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1.2主要做法1.2.1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医院医院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医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全面加强和谐医院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医务人员幸福感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构建和谐医院,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学习型的团队。

如何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

如何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

如何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作者:廖佳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护士的工作幸福感直接影响工作质量,针对多数临床护士幸福指数不高的现状,笔者从明确护理性质,找准价值定位,保护合法权益,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几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护士;幸福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92-01近年来,护士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原因有二,其一,医疗保障体制的日渐完善,使得护士不仅能够享有物质上的基本保障,精神上的需求也开始受到重视。

其二,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医疗事业发展的要求,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幸福指数下降已经成为了明显的问题。

对于护士应如何在社会的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加幸福指数,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探讨。

1 正确认识护理工作性质护士常常被比喻成白衣天使,但是护理工作跟其他职业一样,是平凡而普通的。

马翠云将护理的定义概括为:护理人员对处在依赖状态的人的照料【1】。

近年来,卫生部提出的开展优质护理中也是以夯实基础护理为根本。

可见,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康复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充分的创造有利条件,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身心的舒适,使患者能够从心理、生理上认识、适应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简言之,当代的护理工作就是技术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护士不但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应该从感性的层面服务于对待每一位患者。

这是时代赋予护理职业的历史要求,作为一名护士,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时代内涵,特别是在校学生,如果书本化地将护理工作定义为救死扶伤,过分神话会导致与临床基础的护理服务脱离,那么一旦参加工作,面对大量繁琐的基础护理,护士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这是导致护士幸福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正确的认识当代护理工作的性质,让护士真正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是保证护士幸福指数的基础。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在医疗体系中,护理人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为患者提供悉心的照料和关怀。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常常让护理人员感到身心疲惫,工作幸福感降低。

那么,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幸福感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合理的工作安排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幸福感的基础。

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强度较大,常常需要连续工作多个小时,甚至在夜间也不能休息。

这不仅对护理人员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也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疲劳和压力。

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比如,可以采用弹性排班制度,让护理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工作时间,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同时,要确保每个班次的护理人员数量充足,避免出现因人员不足而导致的工作过度劳累的情况。

其次,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幸福感至关重要。

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能够让护理人员心情愉悦,工作效率更高。

医院应该加强对工作环境的改善,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为护理人员配备先进的护理工具和设备,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保持病房的清洁和通风,为患者和护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工作环境。

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再者,给予护理人员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也是提高其工作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重复性的劳动,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职业。

医院应该为护理人员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者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外部的学术交流活动。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晋升渠道,让护理人员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合理的薪酬待遇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护理人员的工作辛苦而又责任重大,他们应该得到与其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护士辛苦而且“心苦”。每天面对疾病甚至死亡的紧张忙碌,面 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繁杂事务,心理压力很大而且直 接影响健康。有数据表明,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的护士们 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行业内有专家发出关注护士心理的呼吁并 推出相应举措,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而社会各界尤其是医院管 理者、护士的亲属和病人们,是不是也应该从某个角度给予护士 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慰藉呢?这个角度就是:护士们毕生把关爱 给予了最需要关爱的患者,我们理应给她们多一份关爱。
5
• 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缺编问题,病人 有增无减,护士人数未变,再加上护士群体以 女性居多,存在孕期、产期、哺乳假等空档, 这就使护士工作负荷过量,需要他们付出更多 的劳力和精力,压力也随之而来。
• “三班制”扰乱护士的生物钟,造成心力、体 力透支。少量患者对护士缺乏理解和尊重;动 辄就投诉,使护士压力增大。
如何提升护士的幸福指数
消化内科:王丽莎
1
• 浙江省宁波市文卫工会近日 • 浙江省肿瘤医院护士长徐君
对该市市属医院1771名护士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对全院护
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护
士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全面调
理工作使自己感动“沮丧”
查,数据显示83℅的护士感
者达72.3℅;感到自己从事
到工作压力大,87.6℅的护
6
你是否有这种体会:
• “每次给病人上完吊针或是配完药后,我 总会不放心,又重新检查一下。我怀疑 自己都出现某种精神症状了。” 如今很 多护士都有同样的症状——因为她们太 怕出错了!
7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进行 的一次长沙市护士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护 士总体生活质量分只有50.8分(满分为75 分),急诊科护士最低(仅42.9分);在所有 人群中,护士的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此外, 工作量大、工作应激度高使得护士们长期身处 超负荷状态中,绝大多数人都感觉身心劳累。
3
护士的幸福指数迫切需要 提高
4
1护士缘何压力大
• 护理模式的改变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护士从单纯的专业人员转变成为服务型专业人 员,压力自然增大,每天面对的是人的生命, 所以护士更紧张,工作更繁重,不仅付出脑力、 体力,更要付出宽容和爱心。
• 护士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的多重角色, 还要做一个好护士,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原因, 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也直接 导致他们的幸福感觉偏低。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轮班制已成为影响护士 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轮班护士比白班护士患病 率高2%,此外,18.6%的轮班护士认为与家庭成员沟通较差, 12.8%的轮班护士认为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对婚姻、性生活的 满意率均低于50%。
10
护士期待“心灵驿站”
• 李凌江认为,除了提倡和鼓励护士要热爱本职、 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外,也要注意到如何提高 护士自身的生活质量,使她们能以更好的心身 状态和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来投入工作。有专家 建议,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管理者应考虑对护士 实行人性化管理和关爱,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 系统,并设立专门的减压机构,同时,采取有• 任何人都应该向护士道一声辛苦。因为你我或你我的亲友,肯定 都曾接受过护理服务。
• 人们总是习惯说医生治病,其实治病的不仅仅是医生,现代医学 有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三分治病七分调理。”患过大病的人 都知道,护士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有时所起的作用确实比几 片维生素重要得多。护士总是“一路小跑着”工作,医生或者病 人有需要,护士都要随呼随到。医院是个集中社会病患的地方, 医生、病人有多少要求,护士就有多少奔走,生命和健康有多少 无奈,护士就有多少辛劳!
• 护士人力配置不足,不但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而 且成为影响患者安全的隐患。
9
轮班护士幸福指数低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李凌江教授告诉记 者,工作应激度高是影响护士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以急诊科 护士为例,她们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大多为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 加上服务对象不固定,使得她们长时间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 调查表明,尽管急诊室的护士比较年轻,但健康情况却是最差的, 因病缺勤率也较高。
8
临床护士严重不足
•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截至2004年底,我省医疗机构在岗护 士总数为60094&人,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27%,床位数与护士 数之比为1∶0.42,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的29%。
• 然而,如果不包括门诊和医技、化验等科室的护士,再加上加床 等原因,各大医院都难以达到有关部门提出的床位数与护士数 1∶0.4的要求,更不用说近年来卫生部提出的1∶0.6的新标准。 越是大医院,病床使用率越高,护士配备不足几乎成了大医院的 通病。前日,记者在省第二人民医院采访时就发现,该院精神科 二病室收治了68名患者,但白天当班护士仅有6人。
护理工作后“心力交瘁”的
士表示工作疲惫不堪,79℅
占68℅;每天下班后自感
的护士觉得时间不够用,身
“筋疲力尽”者达32℅,同
为白衣天使,幸福指数却偏
时90℅的被调查护士反映压
低。
力较大,其中感到重度和极
重压力的护士达35℅,护士
已成为工作倦怠的易感人群。
2
• 护士职业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双高职业,护 士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护士的心理 健康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单位的足够重 视。护士存在压力,工作容易倦怠,幸福指数 偏低,会直接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满意度 降低,也使护患关系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正 视它,想办法解决它,提高护士的幸福指数。
12
2如何解决护士的工作压力, 提高护士的幸福指数
• 2.1管理者应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 • 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缺编、工作负荷
过量的情况,管理者应劲量采取科学化、人性 化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一味强调效益。护理部 应尽可能在医疗和护理之间做好协调和沟通工 作,做到职权分明;同时多体谅护士,多以鼓 励的方式代替工作,因为上级的理解能够显著 减缓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