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b133cd10661ed9ac51f39e.png)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第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成都)3月,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大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轰动一时。
与“阿尔法狗”直接相关的技术是()A. 生物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信息技术D. 航天技术【答案】C【解析】【分析】“阿尔法狗”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旗下的公司开发,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是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A. 坐火车旅行B. 开汽车上班C. 用电灯照明D. 在太空授课【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太空授课”判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注意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毒,请问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A. 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程序B. 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C. 由操作者传递给计算机的病毒D. 由计算机本身产生的破坏程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点评】掌握计算机病毒。
4.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际运用的数字是电子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它诞生于()A. 1935年B. 1945年C. 1955年D. 1965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5年。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134fd7e5700abb68a982fb62.png)
3.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这证明了:( C ) A、科技只能推动军事装备的进步 B、科技革命改变不了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技革命只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为后来欧洲 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D ) A.造纸术 B.)(13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 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 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 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 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 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蒸汽时代。影响: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科技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科技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 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思维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们出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 联系。 另一方面带来战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高科技犯罪问题以及 一些社会问题等等。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 我们要兴利除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量 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 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 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 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 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总之,我国应 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
真题演练
1. (2015·荆门)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 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 C 正确的一组是( ) 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2.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起共同之处是:( D ) A、首先从英国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考历史笔记(中考必备)
![中考历史笔记(中考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ed251e047cd184254b353539.png)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和整体世界(一)一、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3步)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15---16世纪②、工业革命后------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地球变“小”了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地球村”形成 20世纪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或动力:科技革命的推动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地球村”形成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二、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世界一体化 P581、经济上,19世纪末,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2、交通上,铁轨与港口城市普遍出现;3、人口上,洲际移民大规模流动,欧洲移民半数来到美国;4、文化上,工业文明的科技、思想与生活方式全球传播;5、体育上,奥运会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三、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影响:P60工业文明的传播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侵略步伐,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头号殖民帝国:英国殖民地是本土面积100倍2、对亚非拉:传播工业文明的同时,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更加落后。
如英属印度 p61(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P181、时间:15---16世纪2、在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葡萄牙和西班牙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萌芽4、探险家: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②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5、新航路的开辟意义:P21A 、正面影响:①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③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成新的民族产生,如美利坚民族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⑤促进物种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文明的来临提供广阔的市场B、负面影响: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导致亚非拉长期落后。
2019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三次科技革命
![2019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9b74c34ff00bed5b9f31d9f.png)
2019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课本九上)
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社会关系: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分化。
③国际格局: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
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第二次科技革命(课本九上)
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社会关系: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③国际格局:东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但差别进一步拉大。
后起的
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
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三次科技革命(课本九下)
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国际格局: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
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
握科技本领,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
(5)交通工具: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轮船或汽船);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飞机)。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https://img.taocdn.com/s3/m/d2fa3775453610661fd9f431.png)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9d4c4b69dc5022abea0067.png)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一、选择题1.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二、非选择题1.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10_大国崛起试题_含答案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10_大国崛起试题_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ebb5555270722192ef76b.png)
历史专题十大国崛起一、19世纪-20世纪初,英国领先于世界,号称“日不落”。
1、①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③对外侵略,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为其聚敛大量财富。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被美、德所超越。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
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4、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5、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6、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二、法国1、17——18世纪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2、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封建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1919年巴黎和会上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削弱老对手德国。
5、二战前后同样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
6、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致力于发展经济。
欧洲走向联合,1967年加入欧共体。
促进经济发展。
“冷战”期间加入北约组织。
三、德国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经济状况:德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外交: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人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
2、一战前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
1914年挑起一战,对协约国宣战,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
3、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4、1919年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法西斯势力抬头。
6、1933年希特勒任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7、制造国会纵火案、屠杀犹太人、干涉西班牙内战8、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9、二战期间:①1939年9月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中考历史复习:第七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35张PPT)
![中考历史复习:第七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fc9070eefdc8d377ee321a.png)
(5)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 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战略,鼓励创新, 保护知识产权。
二、(2017·江苏)与世界历史上前几次全球化相比, 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 的新型全球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 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 (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l9世纪中后期美国 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 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英国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大量的市场,为 打开中国大门,186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 战争;对西方技术的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 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 条约有关?
由商品输入转变为资本输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 进步”指什么? “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 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4)根据材料四,概括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 中经历哪些变化?
变化:从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
三、(2018·湖北)(改编)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在《双城记》里有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 坏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 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 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 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966b7fa8956bec0975e3a8.png)
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历史、道德与法治综合,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卷Ⅰ(选择题)本卷共11题,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口口口口》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府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
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
“口口口口”应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博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材料评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
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
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A.武昌起义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D.北洋军阀混战4.如图的特派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A.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成立大会B.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5.对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エ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6.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考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
![中考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ccd85fb04a1b0717fd5dd22.png)
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一)专题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的分布: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88-91页;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24-127页;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105页(二)知识网络(三)专题链接:—、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业革命)1、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政治前提);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经济原因)。
2工业革命的实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好几个国家同时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特点:1、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五、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考点二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近代科技(世界史)全国通用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考点二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近代科技(世界史)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46232b227916888486d7d7.png)
考点二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近代科技一、三次工业(科技)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平静但威力很大的变革) 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进行的同时,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在经济领域的革命——工业革命,这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大变革。
(性质)时间和地点: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期结束。
从英国开始,后波及到欧美诸国。
(即当时世界科技中心在英国)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开拓了广阔空间;②、活跃的国内外商业贸易,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③、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④、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村社会变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
工业革命的过程:①、第一阶段——机器的发明: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英国的棉纺织业领域。
工业革命 是从珍妮机的发明开始的。
(珍妮机是工业革命中最早发明的机器。
)②、工业革命的发展——工厂的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起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大工厂制度。
阿克莱特最早成功的开办了机器纺纱厂,走上成功之路,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
③、工业革命的深入——动力革命: 蒸汽机出现前的主要动力是水力。
蒸汽机的发明:1782年,瓦特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一次飞跃。
发明意义:为大机器生产解决了最关键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械广泛应用到各部门中,为工业革命注入强大活力,将人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
④、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煤炭等新能源和钢铁的大规模使用: 1784年,英国工程师科尔发明“搅炼和碾压法”。
这一技术 发明把英国的钢铁生产推倒世界前列。
⑤、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深入——交通运输业的改进:19世纪,交通运输业取得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A 、水路——运河的开凿和汽船的出现;B 、陆路——蒸汽机车的诞生和铁路的兴建。
2019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古代史部分(九上10—23课)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汇编
![2019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古代史部分(九上10—23课)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04bd3fd6edb6f1afe001f6d.png)
2021-2021 年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古代史局部〔九上 10— 23 课〕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汇编 1、“人〞的发现 —— 文艺中兴〔产生巨人的时代〕 ........ .. .........①流行 :14— 16 世纪,意大利 ...........②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③ 经济根源〔根根源因〕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 ;社会根源 :财富阶级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
财富阶级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兴古希腊、 罗马文化可是表面方式 〕 ④ 实质: ..............⑤ 代表但 丁 意大利?神 曲?“前驱〞. ............达芬奇意大利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 艺术大师〞 ...... ....................莎士比亚英 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 雷“文学巨匠〞............. ...... .特?........⑥ 意义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思想基础....2、“世界“的发现 —— 新航路开辟 15 世纪 ......... .. ....① 经济根源〔根根源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睁开;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主观条件:王室支持、航海家拼搏精神客观条件:造船技术、地理知识〔“地圆学说〞〕、航海技术〔罗盘针〕的进步② 目的〔出发点或动机〕 —— 梦想到东 方发达.... ... ③ 路线 〔应结合 九上 P62 地图〕航海家 时间 方向 航 线〔意 义〕迪亚士 1487 —1488 向东 发现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达伽马1497 —1498 向东 沿迪亚士航线,进入印度, 最早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哥伦布 1492— 1504 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1519 —1522 向西 全世界航行....④ 影响积极——对欧洲:A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B 开始几百年殖民扩大,带回巨额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睁开 。
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966b7fa8956bec0975e3a8.png)
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历史、道德与法治综合,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卷Ⅰ(选择题)本卷共11题,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口口口口》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府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
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
“口口口口”应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博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材料评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
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
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A.武昌起义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D.北洋军阀混战4.如图的特派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A.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成立大会B.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5.对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エ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6.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练习(含解析)
![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a6b4e0b9f3f90f76c61bde.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30.(·厦门)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A.蒸汽时代的到来B.电气时代的到来C.网络技术的发展D.报刊事业的发展【答案】C20.(·泉州)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
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是( )A.电力工程师B.汽车司机C.软件工程师D.飞机驾驶员【答案】C(·佛山)15.“自动控制技术是在无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采取对控制信息进行测控、变换、传递和计算,用以达到对被控对象实现自动化的功能技术,企业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材料表明自动化技术( )A.是造成工人失业的根本因素B.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源于现代计算机技术D.是现代生物工程的重大突破【答案】C25.(·广东)“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
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
“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答案】B7、(·安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原子能B.电子计算机C.航天技术D.遗传工程【答案】B23、(·铜仁)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我市玉屏东于年6月开通,该列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请问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下列哪次科技革命成果(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以上都不是【答案】C17、(·襄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 蒸汽机技术的成熟B. 内燃机的广泛使用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答案】C48.(·娄底)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答案】B40.(·怀化)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已经揭开从那时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7ed1c89b89680202d82513.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20世纪________年代。
标志: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子计算机:____________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的社会。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其中,________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知识点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特点: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____________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____________,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________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________。
02 基础过关知识点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生物工程 B.航天技术C.原子能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2.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
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A.航天技术的进步B.生物技术的突破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发展3.2015年10月17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这一领域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密切相关()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四次工业革命4.某班准备开展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C.电气时代的来临D.梦想成真的信息时代5.克隆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它主要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A.电子计算机领域B.原子能领域C.生物工程领域D.空间技术领域6.某校举办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图片展,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其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知识点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7.下表为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成果投入市场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科技革命(一)专题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的分布: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88-91页;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24-127页;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105页(三)专题链接:—、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业革命)1、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政治前提);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经济原因)。
2工业革命的实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好几个国家同时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特点:1、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五、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为此我国大力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行“863计划”发展我国科技。
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六、中国错过科技革命的原因第一次:中国处在封建时代。
第二次:中国处在封建时代。
第三次:当时中国正处在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左”的错误泛滥,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整个世界环境处于冷战中,中国相对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七、学习启示: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就要: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快科教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培养创新人才,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⑷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真题回放:“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全国人民普天同庆。
为此,泰安市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科技成果回顾展活动。
请你也参与进来,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任务。
(2008年泰安市中考)A.耐用碳丝灯泡B.蒸汽机 c 电脑⑴上述科技成果属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是 B ,这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时代;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A ,这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时代;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C ,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时代。
⑵这三次科技革命所起的共同的积极作用是什么?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和影响,为基础识记和能力提升。
重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现和归纳概括能力。
(五)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人们将改良的蒸汽机视为工业革命的“灵魂”,其主要依据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C.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D.为工业部门的机器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2、小明要收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影响的材料,内容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游④网上炒股。
正确的应该是(08年深圳市中考)()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1820年7月18日,美国商人乔治.麦卡尔前往英国洽谈一笔业务,下列行为他能够做到的事()A.出发前他给客户发了一份电报B.他预定了去英国的船票C.因时间关系,他后来改乘飞机D.他给客户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4.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表现为()A.人们普遍使用电话B.人们坐火车外出旅游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5.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厂”,这证明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C.科技的进步使劳动者得到解放D.机器生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6.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启迪。
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科学、文明和人性”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D.“环境、资源与人口”7.(08 江苏常州)下表中与图片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选项是()蒸汽轮船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凡尔赛和约》文本“洋快餐”在中国A 交通工具电器文件食品B 机器新能源新的国际秩序商品流动C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凡尔赛体系经济全球化D 开辟新航路现代科学之父两极格局经济侵略8.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紧密相关( )A B CD9.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风云卫星拍摄到的震区图片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主要得益于我国()A、克隆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B、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D、原子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0.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这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
”推动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世界大战的结束B、第二次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的发展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11.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的重大成就是()A.遗传工程 B.电子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电视机12.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13.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同时包含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A.原子能B.计算机C.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14.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
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延长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是()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生物工程出现重大突破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6.A B CD E F G (1)按要求填写序号:属于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成就的有;这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成就的有;在这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展了哪些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成就的有;这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是如何把握这次机遇的?(2)为B提供动力的是机为E提供动力的是机 F的发明者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是 D的出现促使网络的出现,是人类进入社会,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3)有人说:“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谈谈你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4)从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得到的相同认识用一句话概为17.为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某班准备举行一次小型的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展示。
是该班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1)请你按照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对以上成就进行区分(写出序号即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德国历来是一个重视科技的国家。
请找出以上属于德国人的一项发明创造。
(3)展示中还需要介绍三次科技革命中重要的发明家或科学家,你可以选择哪些人物,试举两例。
(4)如果要介绍当今中国高新技术成就,你会展示哪一计划的成就?(5)从展示的科技成就中任选一例,谈谈它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6)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使各国经济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参考答案:1.D2.C3.B4.B5.A6.C7.D8.C9.C 10.B 11.B 12.B 13.D 14.A 15.D16.(1)E;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B、F;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或辛亥革命、或新文化运动)。
C、D、G;863计划(或改革开放,或科教兴国等)。
(2)内燃机;蒸汽机;爱迪生;信息化、核心(3)正面影响: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学习交往、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并将人类的步伐带到了宇宙空间。
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困扰人类的问题。
看法: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坚持科教兴国。
但同时也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用科技造福人类。
(言之有理即可)(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
(言之有理即可)17.1)第一次:②⑤第二次:①④⑦第三次:③⑥(2)④(3)瓦特、史蒂芬孙、爱迪生、莱特兄弟等(4)八六三计划(5)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飞机的发明,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 (6)关系: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或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