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第八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cee

合集下载

西方文论课件整理

西方文论课件整理

西方文论绪论一、什么是“西方”?有选择的地理概念,即欧洲、北美。

特定类型系统的文化概念,即发源于古希腊与古希伯来文明的欧洲文化。

“西方”的所指范围是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遗留物;经济与政治的强权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的体现二、何谓“西方文论”?文论,亦称文艺理论,对文学艺术现象的性质、特征、效应及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加以探讨的学问。

“西方文论”: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形态,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更深入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

三、西方文论与西方文化西方文论的开端扎根于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明”西方文化中信仰与求知的精神特质为西方文论提供思想文化氛围西方社会文化的近现代转型都推动了西方文论的相应变化西方文论可以作为透视西方文化及其形态的一个途径四、西方文论的分期古典文论:古希腊~17世纪近代文论:18世纪~19世纪后期现代文论: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当代文论(后现代文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一部分古希腊文论一、古希腊社会文化概论地域时间跨度:前3000~前30政治体制生活方式普通人智者二、柏拉图生平经历重点:苏格拉底之死作品:对话《大希庇阿斯》、《伊安》、《斐多》、《会饮》、《国家》、《法律》等对话体思想家柏拉图思想的入口:理想国柏拉图文论思想的入口:理想国里不需要文艺为何需要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求知与哲学王的统治为何理想国里不要文艺?——文艺与感性的天然关系——古希腊宗教信仰——感性对人的品质的败坏,一如文艺对国家正义的破坏柏拉图的文艺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现实世界的实质:理式世界的仿制品伪真文艺的实质:现实世界的摹仿物更伪伪用摹仿来说明文艺与世界的关系,是古希腊人思考与表述的习惯。

理式(Idea)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存在;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又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现实世界按照理式世界的样子被创造;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真善美的统一,可以创造一切,即创世主,柏拉图称为“事物原型”、“绝对真理”;凡人只有抛弃感觉、依赖理智与领悟,方能领略理式世界之一端。

西方文论的三种形态和两次转型

西方文论的三种形态和两次转型

西方文论的三种形态和两次转型梁工内容提要:西方文论发展和嬗变的历史上交织着纷繁复杂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学说,粗略划分,可分出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从古典时代到16世纪、从17世纪到19世纪,以及20世纪。

这三个阶段各有其主导性的文论形态,分别是本体论文论、认识论文论和语言学文论。

从本体论文论过渡到认识论文论,以及从认识论文论过渡到语言学文论,构成西方文论形态的两次重大转型。

关键词:西方文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转型作者简介:梁工,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圣经文学、比较文学。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多元文论与圣经批评的关系研究”(编号07 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Title:Three Patterns and Two Transforms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Abstract: There are complicated literary ideas and theories in the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history of westem literary theory. Generally speaking,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uccessively: classical times to the 16th century, the 17th t0 19th century, and the 20th century. The three stages have their dominant literary theories which are separately concemed with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linguistics. Two great transform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re the change from ontology to epistemology, and the change from episte- mology to linguistics.Key words: westem literary theory ontology epistemology linguistics transform Athor: Liang Gong is professor at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e, Henan Uni- vercity. His research area is Bibl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mail: hdlianggong@ 263. net.一、本体论文论西方文论发端于古希腊,以古希腊哲学为根基。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 质主义、反结构主义等。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 性,认为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 是相对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加塔里等。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01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论的创始人,认为语 言符号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 的,文本的意义也是多元的、不 确定的。他主张对文本进行“解 构”,即揭示文本中的矛盾和冲 突,打破原有的意义结构。
法国的布瓦洛、英国的德莱顿等。
思想
主张文学作品应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 推崇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标准。
古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学的规 范化和艺术化。
局限性
过于强调模仿和传统,束缚了文学的 创新和个性表达,忽视了文学的情感 和内在价值。
西方文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西方文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 主义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详细描述
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其发展 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主 义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代表 人物,如古典主义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 比亚、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以及现代主义的卡夫卡等。 这些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目录
• 西方文论概述 • 古典主义文论 • 浪漫主义文论 • 现实主义文论 • 现代主义文论 • 后现代主义文论
01 西方文论概述
西方文论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西方文论是关于西方文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多元性、历史 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西方文学理论(1)

西方文学理论(1)

西方文学理论导言1、西方文学理论的分期划分的标准: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

(1)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2)近代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实证主义、自然主义(3)现代文论时期: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心理分析文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存在主义、英美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4)当代文论时期(后现代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读者接受文论、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论1、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2、古希腊文论大致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2)赫拉克利特、(3)德谟克利特(“艺术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4)苏格拉底(时代的分界点。

将模仿论具体化。

“艺术需要再现肉体和精神都美的人”“艺术家不仅应该模仿对象的外形,还要模仿对象的心灵。

”)3、柏拉图代表作《伊安篇》《会饮篇》《理想国》。

4、理念与模仿(柏拉图的模仿论)(1)、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2)、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模仿论。

(3)、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为模范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5、文艺的社会作用(1)、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哲学家,柏拉图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出文学艺术必须为完善公民的品德服务,进而为建立理想国的目标服务。

(2)、鉴于模仿文艺的巨大危害,柏拉图主张建立严格的文艺审查制度。

6、诗的迷狂7、柏拉图认为,不同于画家和雕刻家,也不同于工匠型诗人,真正的诗人在神灵感发的迷狂状态中,不靠模仿的技艺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8、柏拉图是西方文论史上最早对灵感与迷狂现象做出生动描绘和系统研究的人。

9、著作《诗学》《修辞学》10、模仿论(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模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

(2)文艺模仿对象是现实人生。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一、西方文论的概念与起源1.1 西方文论概念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是指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文学的产生、形式、内容、风格、流派、主题、意义等方面。

西方文论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揭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变迁,探寻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1.2 西方文论的起源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学哲学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的文艺批评家如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等人,关于文学的审美规范、创作技巧和审美功能的思考,为西方文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文学批评活动,如维特鲁威、蓬塔诺等人提出了一些与西方文论相关的理论观点,为文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西方文论的发展与演变2.1 古典主义文论古典主义文论是指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

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在文学创作中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和传统,追求规范化、经典化和理性化,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借鉴,强调文学作品的规则性和完美性。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柯尼耶、英国的杜费等。

2.2 浪漫主义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追求文学作品的奇特、唯美和非理性特质。

浪漫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与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感受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英国的科尔里奇等。

2.3 现实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追求作品的真实、自然和精确,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现实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和客观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现。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米约、英国的伦斯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2.4 后现代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主张超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元对立,批判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和真理寻求,追求个体化、异质化和多元化,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第八讲 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

第八讲 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

基于以上说法,基本上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 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 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体(30年代中)并在二战以 后与母体撕裂,而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徘 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50年代 末至60年达前期。其声势夺人并震慑思想界是在70年代 和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大师级 之间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 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播撒”,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 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
• “后”(post)的含义具有双关性,体现了对待“现代”和 “现代性”的两种不同态度:
• 在一种意义上,“后”意味着一种“非”,即要与所有现 代性的理论、文化、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决裂,从旧的限 制和压迫中解放出来。
• 另一种意义上,“后现代”可以理解为一种“超级现代” (hyper-modern),它是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后现代 主义只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张新面孔或一种新发展。
底解构,就成了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根本旨趣。
• 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等级关系,世界是一个充满 等级的立体的金字塔形的世界。
• 本质——现象,思想——语言——文字,意义— —声音,能指——所指,哲学——其他学科
• 声音——书写,国王——臣民,理念——幻象, 主体——客体,自我——他者,西方——非西方
解构的结果
1)解构了世界的本源
2)解构了主体
3)解构了哲学、解构了欧洲中心主义
4)能指不再不断地返回所指,而是指向一连串的能 指链。文字符号不再是向着原有记忆还原,而是 向着自身,向着文字符号本身,向着代替的代替,向 着补充的补充自我生成。
5)一个取消等级的、差异的、开裂的、平面化的世 界

20世纪西方文论

20世纪西方文论

依照男权文化的定义,男性是伟岸、坚强、充满阳刚美的大丈夫,是柔弱女性的庇护神,而女性则是男性的附庸、私有物。

在几千年的男权文化延续中,这种性别角色分配将女性长期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下,并在人们心中形成集体无意识,成为行为抉择的潜意识心理基础。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阶段是对西方理论的初步介绍,中国理论家的理论作品还处在酝酿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88、198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西方经典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而以李小江为代表的中国理论工作者也开始了自己对于中国性别问题的思考;第三阶段从1990- 1995年,这个阶段翻译著作数量较少,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章、讲稿被引入,对女作家和女理论家有较大的启示作用;第四个阶段是从1995年之后,世妇会在中国的召开,世界女性主义资源大量、密集地进入中国,具体表现为译介作品的大量出现;学术界的积极应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引入以及本土学者积极的理论构建:他们重新解读女性文学作品,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联系中国本土的实际,建构妇女自己的文学史和文学经典,并试图构建真正的女性诗学。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

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女性主义却认为,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宏观理论: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

西方文论――19世纪现实主义文论PPT课件

西方文论――19世纪现实主义文论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4
巴尔扎克以“当代社会性风俗史家” 自命,1829 年, 他首次用真名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朱安党人》,此后二 十 年间创作了90 部小说,共命名为《人间喜剧》。
“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 卓
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拿破仑用剑来征服世界,我用笔来征服世界
13
《人间喜剧》 序言中的现实主义文论思想:
艺术产生的四个阶段:
首先是总的形势;总的形势产生特殊的倾向和才能;这些倾向和 才能占据了优势后造成了一个中心人物(时代典型 );最后是声音形 式色彩等,把中心人物变成形象。
17
2、艺术要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艺术要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就是指表现事物的 本质。艺术要模仿生活现实,但不是单纯的复制,而 是要模仿事物之间的关系,把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 各种关系表现出来。
19世纪现实主义文论
1
一、社会背景和艺术创作情况
1、功利务实的时代精神
资产阶级的政权确立,理想、热情、英雄主义、原则等过去引以为崇 高的东西消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充满了黑暗和丑恶,金钱成为社会 权力的第一杠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犯罪普遍。失望与冷静务实之风 汇合,转化成为对现实进行理性的剖析和严厉的批判。
14
2、艺术的使命是创造伟大的典型。
艺术要严格摹写生活,但决不是自然的照搬。典型是一类 人的代表,具有普遍的共性。
如何塑造典型?小说家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作为目标, 根据理想,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物有所抉择。文学典型经过了作 家理想和愿望的参与,比现实生活的人物更高、更理想、更丰 富,所以更具有真实集中性。
2、自然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进化论等三大成就,使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 识发生了一次飞跃。加强了哲学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倾向,使人们意识活 动的关注中心转向现在的“认识世界。

西方文论第八章

西方文论第八章

五、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之别(实 际也是浪漫主义与西方主流传统的 浪漫主义 根本差异)启蒙主义
世界观 世界无限、无止境, 世界可分析、可预 支配其间的是神秘的 测,支配因素是启 灵感 蒙理性
对人的肯 人的基本价值在于想 强调人的理性、理 定方式 象、意志、情感的深 解和利用自然规律 度、艺术的创造力和 的能力 自我表现
二、文学表现方法 • 文学题材:选择日常生活特别是田园生活 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山乡湖畔。 这是对资本主义异化文明的有力批判和对 人类自然而纯真感情的热情呼唤,寄希望 于发扬人的自然本性来医治社会创伤。 • 文学语言:人们真正使用的日常语言
三、创作主体
1 “天才”说然是“精神的容 自然是观察、认识、 的关系 器”,追求认识过程 控制的对象,追求 的暗示性 认识结果的明晰性
——柯勒律治
2 想象是浪漫主义创作的根本动力。 诗是想象的表现。 ——雪莱 3“消极能力”说(济慈) 优秀作家“能够处于含糊不定、神秘疑问之中, 而没有必要带着急躁心情,去追寻事实和道理”。
四、文学的自由主义原则 1 表现滑稽丑怪的自由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 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 黑暗相共…… 对比:古典主义强调表现优美崇高,排斥滑 稽丑怪 2 对三一律的批判
第八章 浪漫主义(18世纪末至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文学的目的:抒发情感
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以外在的证据作依 靠,而是凭借热情深入人心;这种真理就是它自身的证据,给予它所呈诉的法庭以承认和信赖,而又从这个法 庭得到承认和信赖。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序言》 (这种与思想相平衡的感情理论,揭示了诗与哲学、历史、科学在传播真理方式上的本质区别) 《抒情歌谣集·序言》标志着西方文学思潮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从摹仿说到表现说的重大历史转 折。

西方文论——精选推荐

西方文论——精选推荐

西⽅⽂论论西⽅⽂论史上不同历史时期⽂学理论的不同侧重摘要: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世界的⽂学理论即西⽅⽂论,它以西⽅哲学为基础,通过西⽅美学,与西⽅⽂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纵观西⽅⽂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致分成为“四⼤时期”,每⼀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导和侧重。

不同时期的⽂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变化,然⽽⽂学活动四要素却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主导着⽂学理论的发展推进。

关键词:西⽅⽂论四要素发展分期侧重西⽅⽂论是⼀个与东⽅⽂论相对的概论,指的是以欧洲为主体的、包括北美的⼴⼤地区的⽂学艺术理论,⼀般说来是以西⽅哲学为基础,通过西⽅美学与西⽅⽂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它是对⽂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学本⾝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进⾏思考的结晶。

美国当代⽂艺理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 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书中提出了⽂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学作为⼀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 ⾃然、⽣活) 、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对⽂学活动的分法为⼈们普遍接受。

⽽统观西⽅⽂论史,⽂学理论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侧重也是随着时代的的变化⽽变化。

⼀、⽂学活动的四要素及其关系⽂学活动是⼈的⼀种精神活动,是⼈所从事的⽂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美国当代艺术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的整体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世界是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世界是⽂学活动产⽣、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则是⽂学⽣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更是以⾃⼰最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学活动也是⼀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20世纪西方文论

20世纪西方文论

【20世紀西方文論】0 導論;當代西方文藝理論概觀一〃學習目的和要求瞭解當代西方文論的發展概況及其規律。

二〃課程內容0.1兩大主潮: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

0.2兩次轉移:從作家到作品和從作品到讀者接受。

0.3兩個轉向:“非理性轉向”和“語言論轉向”。

三〃考核知識點0.1 當代西方文論的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主潮。

0.2 當代西方文論的“非理性轉向”和“語言論轉向”。

四〃考核要求0.1識記:人本主義文論的主要理論派別和科學主義文論的主要理論派別。

0.2領會:“非理性轉向”的含義和“語言論轉向”的含義。

1 象徵主義與意象派詩論一〃學習目的和要求瞭解象徵主義和薏象派代表作家及其論著,掌握其理論的基本觀點。

二〃課程內容1.1瓦萊裏以音樂化爲核心的象徵主義詩論。

1.2葉芝的理性與感性相統一的象徵理論。

1.3龐德、休姆的意象主義詩論。

三〃考核知識點1.1 象徵主義文論的代表作家瓦萊裏、葉芝及其主要論著。

1.2 瓦萊裏的詩歌“音樂化”論。

1.3 瓦萊裏強調抽象思維在詩歌創作中的重要作用。

1.4 葉芝對隱喻與象徵的區分。

1.5 葉芝論感情的象徵和理性的象徵。

1.6 龐德的“意象”定義。

1.7 休姆論“幻想”在詩歌創作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1.1識記:瓦萊裏、葉芝及其論著。

1.2領會:瓦萊裏“音樂化”論的要點:(1)和諧的整體感覺效果;(2)詩情世界與夢幻世界的內在聯繫;(3)語言的音樂化。

1.3領會:瓦萊裏論抽象思維的重要性。

1.4識記:葉芝對隱喻與象徵的區分。

1.5領會:葉芝對象徵的要求:包含著感情象徵的理性象徵。

1.6識記:龐德的“意象”定義:“一個意象是在瞬息間呈現出的一個理性和感情的複合體。

”1.7領會;休姆論“幻想”在詩歌創作中的作用。

2 表現主義一〃學習目的和要求瞭解表現主義文論的發展概況和主要觀點。

二〃課程內容2.1克羅齊的藝術即直覺即表現論。

2.2科林伍德的表現理論。

三〃考核知識點2.1 表現主義文論的代表作家克羅齊和科林伍德及其主要論著。

西方文论课件

西方文论课件

第一章:绪论——西方文论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西方文论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文学理论的历史就是人们的文学观念的演进史。

文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即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文艺思潮的研究等。

批评和研究的展开不能离开特定的文学观。

即批评的标准。

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的文学观念,就成为文论的历史。

我们这里要研究的是西方人文学观念的演进史。

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与七个不同历史时期。

一、先看两个阶段的情况两个大的阶段即传统西方文论和现代西方文论。

这个分界线基本上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约在1890—1915年之间)。

其依据是欧美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对现代主义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界线的划分(见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

西方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相比较,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传统文论早期的摹仿说、实用说(即古典主义,如古罗马贺拉斯、十八世纪英国批评家菲利普·悉尼、理查德·赫德、塞缪尔·约翰逊等),后来的表现说(即浪漫主义)、再现说(即现实主义),无论是强调作品表现的对象,还是重视表现的主体作者,都是旨在探讨文学究竟是什么,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即本质论文学观。

而现代西方文论,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把研究的对象转向作品本身,旨在研究文学文本,强调文学研究与社会(读者感受)和作家(作者意图)没有关系,即本体论文学观(也就是客观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对于文学研究影响的结果是,批评家和理论家在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到六、七十年代随着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出现,文学研究的重心彻底由文本转向读者接受,出现了接受论文学观。

这是从问题的实质上看两阶段文论的特点。

另外,从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发展态势上看,特点也格外突出。

传统文论的兴起和发展都比较缓慢,一种文论思潮和观点一般会成为一个时期的主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现代文论的发展态势是流派多,更迭快,各流派之间是既有对立和矛盾,又有借鉴和影响,一种文论思想成为主流的时间很短,一个文论家会同时成为两个或多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会容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

西方文论(全)

西方文论(全)

第一讲 精神分析批评
一、精神分析批评(psychoanalytic criticism)是20世 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
1.代表人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 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 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 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 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 《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 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 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新华社伦敦2月14日电(记者王艳红) 书馆培育出世界第一头体细胞克隆 动物绵羊多利的苏格兰罗斯林研究 所14日晚间向记者证实,多利已经 死亡。
罗斯林研究所稍后发表的新闻 公报说,由于兽医检查发现多利患 有进行性肺病,研究人员对它实施 了“安乐死”。医学专家介绍,进 行性疾病指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状 况不断恶化的疾病。多利于1996年 7月5日出生,于1997年2月23日被 介绍给公众,它是罗斯林研究所与 英国PPL医疗公司共同培育的。罗 斯林研究所所长哈里·格里芬说, 绵羊通常能活11到12年。多利的尸 体将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苏格兰国 家博物馆。
• 世纪初的神话学研 究
• 新时期的文学批评
《在乡村与都市的对峙中构筑神 话:苏童小说米的故事析解》 《原型与变形—余华小说的苦难 变迁》
Fromm,Erich
德国精神病学家新
精神分析学家,是精
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著有
《逃避自由》、
《精神分析与宗
教》、《论健全 的社会》、《人
法兰克福学派:
类破坏性的分析》 等。
雅斯贝 马尔库塞
哈贝马斯
拉康·雅克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
柏拉图文论中另一个可注意的内容是他关于灵 感的论述。 柏拉图的灵感说其实是“迷狂”说。 所谓迷狂,即人陷入一种不清醒的、非理性的、 无意识的高度兴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出清 醒状态中无法产生的奇迹。柏拉图认为,迷狂也是 神灵感召的结果。 在《斐德诺篇》中,柏拉图讨论了四种迷狂, 其中第三种就是诗神凭附。(诗神凭附前面已提到 过)。这也就是柏拉图的灵感论。
由此可见,柏拉图也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文艺, 他只是觉得现有的作品不符合他的要求。柏拉图非 常赞赏合乎其要求的文艺作品:
‚至于另外一类文章却是可以给人教益的, 而且以给人教益为目标的,其实就是把真善 美的东西写到读者心灵里去,只有这类文章 才可以达 到 清晰 完 美 , 也 才值得写 , 值 得 读‛。(斐德诺篇)(p174)
第一讲 柏拉图的文论与美学
一、生平与著述
柏拉图(前427?——前 347)出身于雅典贵族,原 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 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 (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 “平坦、宽阔”等意思)。
有说柏拉图这个名字是来 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 口才、 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 前额。
后来柏拉图又提出美是有用,美是善,美是 起于听觉和视觉的快感,美是有益的快感等 等与希庇阿斯讨论,又都一一作了否决。最 后,柏拉图慨叹:‚美是难的 ‛。
(二)、柏拉图美论的意义
1、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美的现 象与美的本质,并把研讨的目光锁定在对美 的本质(即美本身)的探究上,这一思路影 响后世美学两千多年。
也正因为其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教育 作用,柏拉图也希望能产生一种能符合他理 想的,以善为先的诗歌。他提出了一个允许 诗人回来的条件,就是要能证明诗人:‚不 仅能引起快感,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 用‛(卷十)。‚他们的作品须对于我们有益, 须只摹仿好人的言行 ‛(卷二、三)。 他的学 生亚里士多德后来在《诗学》中对此进行了 论说。

20世纪西方文论

20世纪西方文论

绪论20世纪西方文论走向20世纪被称为“批评理论的世纪”(Age of Theory)。

批评多元化,研究系统化、专业化正是20世纪西方文论明显的特征。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

旨在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索世界的本原。

这一哲学思潮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学批评,因此涌现出了人本主义文学批评流派,如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表现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现象学、存在主义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等流派。

这些批评流派都基本上以人为本,例如象征主义诗论非常重视人的个性、个性的心灵活动和精神活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则高扬人道主义的大旗,把人的自由作为人的本质。

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则非常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文学阐释和艺术审美中的能动作用。

科学主义就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

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文论中涌现出来的批评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这些批评流派受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强调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揭示文学的“文学性”——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形式、结构、语义,注重揭示文学文本表层结构底下的深层结构或意义。

20世纪初,西方人本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莎士比亚关于“人是宇宙的精神,是万物的灵长”的人人文主义思想,并重新强调了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他们在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得到了凸现。

他们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并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中就曾提及,但真正丰富人本主义观点的是瓦莱里的象征诗论、庞德关于感情与理性的“复合“,特别是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表现主义文论,甚至是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所剖析的文学中表现的个体精神史的创作理论都是人本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因,20世纪初,科学主义文论出现较早的是俄国形式主义及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这一派文论收到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他们剔除科学方法研究文学的“内在问题“,其目标是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即使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在今天的文论中,后现代主义无疑是最常见的一个术语。

由于它包括了从麦当娜到元叙述、从后福特主义到色情小说的几乎一切事物,所以也可能被某些人认为毫无意义。

但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是今天无法回避的一个术语。

这里应该首先说明一下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和后现代性的区别。

在国内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中,有些人将这三个术语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它们表示三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简单地说,后现代是个时间概念,指后期资本主义,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跨国资本时期,亦即现代化之后的时代。

后现代性是个社会学概念,指后现代时期的社会特征,涉及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哲学含义。

后现代主义是个风格概念,指后现代时期文化艺术表现的特点,包括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各个门类。

在这三个概念中,更重要的是应当把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区分开来。

后现代性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富于更多的社会历史和哲学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比较狭隘,侧重于文化和美学特征。

就真理、理性、科学、进步和普遍解放等宏大叙事而言,由于它们被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思想的基本特征,所以后现代性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

对后现代性来说,那些期望不仅历史地受到怀疑,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危险的幻觉,因为它们使种种历史的可能性陷入了观念的束缚。

这种现代性的“专制体系”粗暴地破坏真实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情地取消差异,将所有的“他性”变成沉闷的同一性,还常常表现出一种极权政治。

它们是些“捉摸不定”的东西,通过在人们眼前晃动可能的理想,分散人们对政治变化的注意。

它们包含危险的绝对主义信念,相信变化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能够基于某种终极的、无可怀疑的单一的原则:理性或历史规律,技术或生产方式,政治乌托邦或普遍的人性。

与现代性相反,对于“反基础论”的后现代性,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由纯粹的文化成规和传统形成,没有可以认同的始源或宏伟的目标;而所谓的“理论”,大部分只是说明这些继承下来的习惯和机制的一种浮夸方式。

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三个因素是时代,因为“民族的性格和周围的环境发 生作用的时候,并不是在一块白板之上”,那块土地已 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丹纳的其他观点:
丹纳第一次把作家纳入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研究其创作 的动力学和因果关系。作家和艺术家的特色,不再仅仅 归之于神秘难以言说的天才,而属于自然和社会总体结 构之一部分。
三、 诗歌语言论
瓦雷里(1871-1945)是法国著名的 诗人和哲学家,1925年被选为法兰 西的院士。瓦雷里年轻时与马拉美 交往密切,深受前辈诗人的影响, 并成为马拉美哲学最杰出的继承人。 其代表作有诗集《海滨墓园》和五 卷《文艺杂谈》。
与马拉美一样,瓦雷里也对浪漫主义的诗歌感情论和灵 感论颇为怀疑。在诗歌形式上,他完全支持古典主义的 和谐、固定的形式、格律和各种限制。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 神,是主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 托所生之子。他代表的是优雅、 单纯和理性,是梦幻的爱,犹 如人们常常在憧憬和幻想中建 造一个完美理想的乐园。
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的 牧羊神和酒神,代表的 是酒醉、非理性、冲动 与狂欢。现代典型的酒 神精神的表现场景是足 球场和狂欢节等,狂欢 的人在巨大的悲喜的冲 击之下激动不已,融入 到群体之中。
关于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代表的是梦境。人类在梦境制造美好的幻象, 给我们带来宁静的快感,体现了个体的原则,它的表现 形式是幻想和外观,故而日神代表造型艺术。日神精神 代表的是属于个人梦幻的世界,当个体的原则突然被打 破的时候,人们就会投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在群体 的喜悦之中感受到沉醉的狂喜。
关于酒神精神: 酒神艺术的代表是音乐,因为音乐没有形象,应和的是
内心的节奏,它的表现形式是狂喜和忘我。在狂喜中, “随着激情的高涨,主观逐渐化入浑然忘我之境”。

西方文论整理篇

西方文论整理篇

西方文论选讲(古希腊至十九世纪)目录绪论西方文论的性质、形态和分期第一讲早期古希腊文论第二讲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第三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四讲罗马古典主义第五讲中世纪文论第六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论第七讲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第八讲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论第九讲德国古典美学文论(上)第十讲德国古典美学文论(下)第十一讲英国浪漫主义第十二讲法国浪漫主义第十三讲法国现实主义第十四讲俄国现实主义第十五讲英美现实主义第十六讲法国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第十七讲唯美主义第十八讲唯意志主义文论结束语西方文论的发展轨迹绪论一、课程的学科性质西方文论即“西方文艺理论”的简称。

文艺理论,主要指文学理论。

文艺理论是美学的分支,美学又称为艺术哲学。

二、西方文论的形态:三种方式两大体系西方文论呈现的方式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一些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及美学家等著作中包含着的文学理论。

第二种是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的文学见解。

第三种是19世纪以后才有的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论著。

一般来说,英语国家的文论多表现为文学批评;德语国家的文论多体现在美学或艺术哲学中。

三、西方文论的分期:四大阶段七个时期第一阶段:古代文论(从古希腊文论到新古典主义)1、古典的希腊罗马文论2、信仰的中世纪文论3、发现的文艺复兴文论4、理性的十七世纪文论第二阶段:近代文论(从启蒙主义到自然主义)5、启蒙的十八世纪文论6、思想体系的十九世纪文论第三阶段:现代文论(从象征主义到结构主义)7-1、分析的二十世纪文论(60年代以前)第四阶段:后现代文论(从解构主义到后殖民主义)7-2、分析的二十世纪文论(60年代以后)第一讲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一、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其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

从数的和谐观点出发,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了艺术和美学。

1、美是和谐统一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量比例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这一结论。

西方文论的历史发展课件

西方文论的历史发展课件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风为之一变,西方文论 开始背离传统的现实主义轨道,逐渐进入了现 实主义文论阶段。从总体上说,现代主义文论 不再特别关注现实、社会、自然、时代、历史、 道德等文学的外部问题,开始集中探讨文学内 部的形式、体系、结构等问题,这种“向内转” 的倾向可以用“形式主义”来概括。
• 现代文论以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 论为先导,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 构主义为主体。
PPT学习交流
7
西方文论的历史纵向
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开西方近代文论之先河 17-19世纪文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 主义相继成为主流
PPT学习交流
8
文艺复兴时期
• 代表人物:斯卡里杰和卡斯特尔维屈罗 • 塔索、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塞万提斯
PPT学习交流
9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
古典主义
启蒙主义文论: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的一个过渡
浪漫主义文论: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传统
现实主义文论:强调文学和生活、文学和时代、 文学和客观现实的紧密关系
PPT学习交流
10
现实主义(realism)
• 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早期一直是西方文论的 主流。
司汤达
巴尔扎克
福楼拜
• 6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开始对现代诸思潮提出 疑问。后现代主义文论以后结构主义为核心,在 一种意义上反叛现代主义注重形式、结构、体系 的传统,在另一种意义上又把这种传统推向极端。
西方文论的历史发展
PPT学习交流
1
西方文论的历史纵向
PPT学习交流
2
共时的横向看
• 同一时期或者同一流派则有在不同的国度发展不 均衡和各具特色等不同。如,17世纪的古典主义 文论以法国最突出,英、德等国次之;浪漫主义 文论则以德、法、英为中心向全欧辐射,19世纪 后期至20世纪的现代文论以欧洲为重镇, 而当代 文论则以美国为最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驱者
•美国诗人爱伦〃坡的理论和创作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在《诗歌创作原理》中倡导反自然、反说教的诗学主张,并强调形式 美、暗示性和音乐性,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理论滥觞。 •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1857)则可以看作是第一 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在《恶之花》中,波德莱尔用肉感的笔调 描写病态的性爱,歌颂‚心灵与官能的热狂‛,但也表达对光明和理想 的追求。在文学史上,《恶之花》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之间 的过渡作品,仍然袭用传统的诗歌韵律,仍然依靠修辞的作用。但这却 是第一部以城市和社会中的人性之丑恶作为审美对象的诗作,表达了现 代人在社会丑恶中焦虑、烦躁的状态。
《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巴特西老桥》
《黑色与金色下的夜曲:下坠的烟火》
奥斯卡· 王尔德 - 英国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
▼他成名靠的是奇装异服
奥斯卡· 王尔德是不是个美男子?这很难回答,说美吧,长 相只能算还行,说不美吧,可他的女粉丝众多;说男吧, 他又不是一个直男,说不男吧,他长得又很齐全。传记作 者理查德· 艾尔曼在《奥斯卡· 王尔德传》中提到他的长相: “高大,1米93,一直有发胖的趋势,走起来大摇大摆、拖 拖拉拉、懒洋洋的。他面色苍白,有月亮一样的脸庞,也 像月亮一样,有浅色的大雀斑。眼睛是瓷蓝色的,热切的 大眼睛熠熠生辉,弥补了长相上的不足。而一口龅牙是绿 而近黑的,估计是用水银治疗梅毒病所致。他说话速度很 快,嗓音很低,语调圆润柔和。”
第八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
CONTENT
01/
02/
实证主义:圣伯夫、丹纳、朗松
唯美主义:王尔德 象征主义: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
03/ 04/
直觉主义:尼采
1\ 实证主义
圣伯夫、丹纳、朗松
2\
唯美主义
王尔德
•唯美的意思是追求绝对的美,但真正意义上的唯美并不存在于这 个世界。 •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 美和艺术技巧。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 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 •它的兴起是对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通常, 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 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 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 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

“发掘恶中之美”
A.“现代诗意的最切体的诗意表述” B. 恶中美和丑中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最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范畴。
2、感应系统理论 ������
《应和》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人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
王尔德论形式就是一切
• • • • • 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 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 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 艺术与道德:艺术与道德无关 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
“生活艺术化”
• “在 1880 年代到1890 年代,唯美主义观念实际上在市民中相当普及, 一大批不知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工艺美术工作者、新闻工作者都在极 力宣扬和倡导唯美主义的生活方式。他们感兴趣的不仅是一种审美态度, 而且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实践。他们从服装、家居、娱乐、谈吐 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大规模的审美尝试,以至于在 1880 年代 的英国,唯美主义被看做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观念的更新、一种新潮 的生活方式。”
1、发掘恶中之美
• 《恶之花》(1857)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 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 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 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波德莱尔描写丑和丑恶 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 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 判罚。】
• 当艺术不再是宫廷和贵族的附庸之后,面对市场是唯一的选择。 • 德波认为,资本积累的结果就是形成形象或景观。 物品以外表征服观 众,商品的形象化正是生活艺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象征主义
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
现的一种艺术思潮。是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 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的反映。他们不敢正 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 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 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 1886年诗人莫洛阿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 提出这个名称。
征主义从法国扩及英、美、德、意、俄等 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国际性文学思潮,并 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象征主义理念 和各国的文学传统和创作风格结合,显得 复杂起来。法国仍然是象征主义的中心。 主要代表是保尔〃瓦雷里,他继承了马拉 美的纯诗传统,却在诗歌中融入了关于生 与死、变化与永恒、行动与冥思等哲学上 的思索。
忧郁是《恶之花》要表达的最强音
• 从整部诗集来看,诗人写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压抑处境。忧郁像魔 鬼一样纠缠着诗人。忧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而产生的病态情感, 也反映了小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命运不济,寻找不到出路,而陷于 悲观绝望的心境,正如诗集初版对广告的说明和评论所说的: 《恶之花》‚在于勾画现代青年的精神骚动史‛,‚表现现代青 年的激动和忧愁‛。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互应和。
• 《应和》——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概括表现,我们就会发现诗中包 含了关于艺术创作的一系列原则,涉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创 作中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处理,艺术家观察自然和表现自己主观内 心境界的态度和方法,艺术表现形式等。 • “应和”的观念是波德莱尔美学思想体系的基础,并从这个基础出 发探索一种全新的创作方法,建立一种对文学艺术本质的全新认识。
“为艺术而艺术”
• 唯美主义兴起于法国,再波及英国、美国并影响到全世界的文艺 理论思潮。作为一种思潮涉及到绘画、诗歌、小说等几乎全部艺 术领域,文学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唯美主义向英国、美国扩 展,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出现,惠斯勒与罗斯金诉讼案的胜利,是 唯美主义上升期和全盛期,而王尔德与昆斯伯里诉讼案的失败则 标志了唯美主义的衰落。
• 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 论。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诸 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 是互为应合、交流的,诗就是这种象征、应和的产物。故该诗被 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 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把文学的内容从呈现自然世界的真实转向对超验世界至美 的探寻, 便文学的再现方法为暗示象征。
夏尔〃波德莱尔
• 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 表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 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 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作品有《恶之花》、《巴 黎的忧郁》、《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 文学批评论文结集为《浪漫派的艺术》,艺术批评论文结 集为《美学珍玩》,此外,许多文艺批评观点散见于大量 的书信中。
“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
• 他认为丑中有美。与浪漫派认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优美 的观点相反,他主张‚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可厌恶 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为的,善也是人为的; 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恶存在于世界的中心一样。他认为应该 写恶,从中‚发掘恶中之美‛。 • 他指出美包含着热忱、愁思、忧郁、不幸、神秘及叛逆精神,自 觉地把发掘恶中之美当做了诗人的使命:‚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 化而为美......这是艺术奇妙的特权之一。‛
• 继波德莱尔之后,象征主义理论于19世纪70、80年在保尔〃魏尔 兰(1844-1896)、兰波、马拉美文论中臻于完善,象征主义诗 歌也在他们的创作中达到成熟。80年代,法国象征主义掀起声势 浩大的文学运动,1886年诗人莫洛阿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 正式为这个运动命名。
后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
• "世纪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孕育于18世纪末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
形象,风行于19世纪初,蔓延于20世纪世界文坛的一种文学现象。 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权 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 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 中消磨生命。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失望,在现实生活中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 神状态。
• 王尔德无疑是个性情中人。他持才傲物,即便身陷囹圄,跌入人生的最底点,还 不忘表现自己,说他自己是“时代的文化和艺术象征性关系上的人
物… …天神几乎给了我一切。给了我天才,我独特的名字、很高 的社会地位、辉煌和理性的勇敢;我使艺术成为哲学,使哲学成为 艺术;我改变了人的思想和事物的色彩;我所说所干的一切从未令 人怀疑;… …戏剧、小说、韵律诗、散文诗、精妙或奇异的对话, 笔触所及我无不用一种新的美的方式使其变美。… …我视艺术为 最高的真实,把生活只看作一种虚构的形式。我唤醒了本世纪的想 象力,便于它创造我周围的神话和传说;我把一切体系概括为一句 格言,把一切存在概括为一句警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