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免疫学复习---杨万根老师
食品免疫学
整理ppt
6
• 不同的食物其营养素成分不同,食物的千 差万别要求人们要做到营养全面,膳食平 衡。
• 营养是指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代 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 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营养素是食 物中的有效成分。
• 营养素对免疫学是一个年轻而又活跃的 研究领域。
整理ppt
7
一.维生素和免疫
整理ppt
12
其影响免疫功能的机制有:
• 1. 降低前列腺素PGE2的形成。前列腺素 PGE2是T细胞的抑制剂,抑制T细胞介导的 免疫功能,VE的添加使PGE2的分泌减少。
• 2. 抑制自由基的形成。自由基(radical groups)是由正常细胞和不同的应急物产生 的,对免疫细胞膜造成过氧化损伤,而VE 能减少自由基的形成,维持免疫细胞结构 的完整性,从而使外因引起的机体免疫功 能的下降得以恢复。
免疫力降低属于中医的虚症:气虚、血虚、
阳虚、阴虚。多用食物进行调理。
整理ppt
4Hale Waihona Puke • 研究人员逐渐发现,化学药物的使用只会 刺激免疫系统中的某种成分,但无法代替 免疫系统的功能,并且会对人体产生有害 的副作用。扰乱免疫系统的平衡。人体的 免疫功能正常的发挥才具有不可思议的力 量。西医认为适当的营养能使免疫系统全 面有效地运作,有助于人体更好地防御疾 病,克服环境污染及毒素的侵袭。营养和 免疫系统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成就 了营养免疫学创立的理论基础。
整理ppt
13
• ㈢维生素D • 维生素D是固醇类衍生物,通过促进Ca的
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
• 最近研究表明,VD对细胞免疫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
整理ppt
14
《免疫学》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A卷
安徽农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免疫学》试卷(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2小时 适用专业: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抗原表位:抗原表位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抗原通过抗原表位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表位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 2、M 细胞:细胞(Membranous / microfold cell)扁平细胞,是黏膜免疫系统中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散布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能将抗原由肠腔转运到上皮下的淋巴组织,从而诱导免疫黏膜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 3、体液免疫 :所谓体液免疫(humoral inmunity ),即以B cells 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 细胞。
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免疫 4、McAb:单克隆抗体(McAb ):由一个B 细胞克隆产生的,只能识别某一个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装订5、BCR 1、B 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B 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膜表面免疫球蛋白(IgM,IgD ),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构成。
BCR 是存在于B 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它不是由抗原刺激产生的而是在B 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在B 细胞膜上的结构。
2、Beijing City Railway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免疫应答主要过程包括 、 和 三个阶段。
2、半抗原具有 原性,而无 原性。
3、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主要有 、 、和 ,主要表达MHCII 类分子,递呈 源性抗原。
4、标记抗体技术有 、 、 等。
食品免疫复习资料
1.免疫的概念:古典免疫的概念:动物(或人)机体对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和对同种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的防御能力。
简言之,凡是对传染病的不感染状态便叫做免疫(Immune)现代免疫的概念:动物(或人)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性免疫的基本特性:1、识别自身和非自身(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2、特异性(Specificity)3、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免疫的基本功能:功能生理病理免疫防御抗感染亢进:变态反应低下或缺陷:机会感染免疫稳定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控制癌变细胞发生肿瘤3.免疫学在食品中的应用1.免疫系统(1)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及组成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着主导作用。
包括胸腺,骨髓,腔上囊(法氏囊)。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器官。
包括L结,脾脏,扁桃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2)切除免疫器官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幼年时期:成年时期:(3)免疫活性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胸腺、骨髓、法氏囊(腔上囊)(4)完成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器官?初始T、B淋巴细胞(未接触抗原,骨髓和胸腺) ——>血液循环经毛细血管——>外周淋巴组织——> 淋巴管——>血液。
(5)体内产生抗体最多的器官?脾富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因此是全身最大的抗体产生器官。
2.免疫细胞(1)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来源分布?(2)T/B细胞的表面标志?T细胞的表面标志1)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 )TCR-CD3复合物--- 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产生应答的基础。
TCR只能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如巨嗜细胞)上的与MHC分子结合的抗原片断或抗原决定簇, 不识别和结合单独存在的抗原片段或决定簇。
食品免疫学—第一章 绪论
免疫分支学科
免疫生理学、免疫药理学、免疫病理 学、免疫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生物 学技术、分子免疫学、行为免疫学、环境 免疫学、预防免疫学、食品免疫学等
第一章 绪 论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四、免疫学发展简史 五、免疫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Basic Concept of Immunity
10
免疫学 (Immunology)是研究机体 (植物和动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并在免疫应答时所发生的过程、效应机 制和生物学功能,及其诊断、治疗和预 防的一门科学。
食品免疫学是指利用免疫学的基本原 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食品中天然存 在或人工加入的有益成分,增强机体免疫 力,防止或检测食品中的有害成分,保护 机体不发生感染、中毒和过敏反应的一门 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
时相
固有免疫
固有性(先天性) 无需抗原激发
针对范围广泛, 无抗原特异性.
早期,快速 数分钟—4天
适应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需抗原激发
针对某种异物, 有抗原特异性.
缓慢 4—5天后
识别受体 免疫记忆 组成来自模式识别受体 无屏障结构,补体, 炎症因子,固有免疫细胞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有 T细胞 B细胞
23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份保持免 疫耐受; 异常: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等。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 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丧失:机体突变细胞失控,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 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
陈艳萍,贺菊萍,刘意,等.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7):202−211.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00189CHEN Yanping, HE Juping, LIU Yi, et al. 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 and Its Anticoagulant Activity in Vitro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7):202−2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00189· 工艺技术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陈艳萍1,贺菊萍2,刘 意3,杨万根1,3,*(1.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张家界 427000;2.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018;3.吉首大学食药两用资源研究与高值化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吉首 416000)摘 要: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凝血活性。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多糖得率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 试验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 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了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 )等抗凝血指标。
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调查反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调查反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作者:杨万根黄群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3期摘要为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在学习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过程中的兴趣和困难所在,对9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对与生活相关的免疫学知识更感兴趣,在繁杂的免疫学知识面前感到困惑,但同时又有学好该课程的动机。
调查结果为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免疫学课程调查建议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1 课程调查食品免疫学基础课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免疫学发展的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掌握免疫系统构成的基本概念、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应答过程,尤其是与食品紧密相关的免疫反应,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事件中与免疫学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食品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近几年,吉首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免疫系统的构成、抗原、抗体、补体系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免疫应答、消化道黏膜免疫、食源性感染免疫及免疫预防、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食品营养与免疫等知识内容为重点开展了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哪些知识最感兴趣?他们认为哪些知识点最重要?哪些知识点最难理解?哪些知识对其一生都有帮助?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96名同学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的兴趣和困难所在。
这些发现有助于教师在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和采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
2 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中有大量关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过程既复杂又艰苦。
如何使学生从艰苦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是此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①苏联教育家€%洹·赞科夫认为,“情绪具有形成动机的力量”,“劳动、学习的过程及其成果所带来的迷恋和喜悦会给人增添新的力量,赋予活动以高涨的精力”。
《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2247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课程英文名称Food Immunology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先修课程微生物学A、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学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食品免疫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在农学、生命科学、动物学、化学等多门交叉学科之间起重要的枢纽作用。
食品免疫学内容涉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食品免疫学的生物学基础、食品的营养和免疫功能、食源性疾病和变态反应、免疫学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等。
食品免疫学旨在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免疫学观点,使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对食品免疫学内容的学习,为学习食品安全控制、食品检测、食品毒理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等多门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入相关的行业或继续深造做很好的铺垫。
2. 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和掌握免疫应答的规律。
3. 能够初步运用免疫学知识解释某些与食品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4.掌握食品安全性免疫学检测技术原理与方法,结合实验课的学习,初步掌握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1 1 0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第2章3 3 0细胞因子第3章抗原 2 2 0第4章抗体 2 2 0第5章补体系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 2 0第6章免疫应答 4 4 0第7章消化道黏膜免疫 2 2 0第8章食源性感染免疫及免疫预防 3 3 0第9章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 2 2 0第10章食品营养与免疫 3 3 0第11章抗原抗体反应与非标记免疫分析 3 3 0第12章免疫标记技术及分析应用 3 3 0第13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2 2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免疫学、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2. 学会免疫的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3.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4. 掌握免疫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应用。
食品免疫学复习大纲
食品免疫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 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是指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
(2)免疫稳定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各种生物学效应经常清除体内出现的损伤或自然衰老的细胞,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清除复制错误或突变细胞。
2. 机体针对非己的抗原性物质发生应答反应的能力是后天形成的,当机体与外来抗原接触之后才能获得,这一特性也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
3.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1)特异性(2)适应性(3)识别“自己”与“非己”的特性(4)记忆性(5)自身调节特性4. 抗原(Ag):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5. 抗体(Ab):B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Ig),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1.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以及其他弥散的淋巴组织等。
2. 中枢免疫器官在人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胸腺和骨髓,在鸟类还包括囊上腔或称法氏囊。
3. 淋巴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与淋巴组织之间反复的、周期进行的循环,是淋巴细胞为了捕捉抗原和发挥有效保护作用所进行的巡游活动。
4. T淋巴细胞或称T细胞,是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的简称。
5.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由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主要负责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功能。
6.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称为抗原递呈细胞(APC)。
7. 嗜碱细胞的功能:(1)阻止穿过上皮组织屏障的病原体的感染(第一道防线)(2)对lgE抗体结合的抗原迅速发生应答引起急性变态反应、炎症反应(3)抗寄生虫感染。
8. 细胞因子是一些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单核因子以及其他细胞分泌的因子等。
食品微生物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1)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柯赫。
(2)细菌分类鉴定的主要文献是《伯杰氏手册》。
(3)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列文虎克,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 , 而法国学者巴斯德和德国学者柯赫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4)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 _真菌界__原核生物界、_原生生物_ 界、__植物界和 _动物__ 界。
二。
菌株:又称品系,是指由一个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隆或无性繁殖系中的一个微生物或微生物群体。
种:是微生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一大群表形特征高度相似的、亲缘关系极其接近的,和同属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大群菌株的总称.双名法:一个物种的学名是由前面一个属名(generic name)和后面一个种名(specific epithet)两部分组成三.1。
微生物的特点有哪些?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盛,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3. 食品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特性,食品中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食品和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以(农副产品)基质为栖息地,快速生长繁殖的同时,又改变栖息地(农副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食品原料、食品生产过程、产品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微生物介导的不安全因素及控制。
5。
柯赫法则病原微生物来自于患病机体,从患者身上必须能分离到并且可以纯培养;人工接种这种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到正常机体能引起相同的疾病.原核微生物一. 填空题:(1)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二分裂。
(2)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它是一种丝状原核的微生物。
(3)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细胞膜 .(4)自养细菌中固定 CO2 的场所是:羧酶体,蓝细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类囊体,而异形胞是蓝细菌进行固氮的场所。
(5)脂多糖 (LPS)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壁层的主要成分, 它由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 _,类脂 A 三部分构成。
食品免疫学第一章 绪论
免疫分支学科
免疫生理学、免疫药理学、免疫病理 学、免疫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生物 学技术、分子免疫学、行为免疫学、环境 免疫学、预防免疫学、食品免疫学等
第一章 绪 论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四、免疫学发展简史 五、免疫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Basic Concept of Immunity
时相
固有免疫
固有性(先天性) 无需抗原激发
针对范围广泛, 无抗原特异性. 早期,快速 数分钟—4天
适应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需抗原激发
针对某种异物, 有抗原特异性.
缓慢 4—5天后
识别受体 免疫记忆 组成
模式识别受体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无
屏障结构,补体, 炎症因子,固有免疫细胞
有
T细胞 B细胞
23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表1-1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
年代
1901 1905
学者姓名
Emil von Behring Robert Koch
国家
德国 德国
1908
1913 1919 1930 1951 1957 1960 1972 1977 1980 1984
1987 1991 1996
Elie Metchnikoff Paul Ehrlich
但保健食品的免疫调节机理少有突破性进展, 因此在研究和发展保健食品时对功能因子增强免 疫机理的研究是提升保健食品的有效手段,与保 健食品产业化密不可分。
2. 免疫学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
食品安全涉及到人类的切身利益。而免疫学 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在食品安全上主要应 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诊断,预防和 治疗。
食品免疫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食品免疫学分析技术1.免疫学检测的三大优点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灵敏,重复性好2.快速检测技术的要求:1、实验准备简化;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或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3、简单、快速和准确的分析方法。
—现场快速检验—实验室快速检验3.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对食品安全的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当前急需的食源性危害快速检测、监测、控制及评价技术。
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快速检测方法农药残留物和化肥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4. 什么是食品免疫学?食品免疫学同属免疫学范畴主要研究内容:1. 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应答(食品过敏原)2. 食品营养与免疫(食源保健品)3. 免疫检测(营养要素、代谢产物、污染物)(食品免疫学分析技术)5.抗体免疫学检测在食品中的应用1、抗体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菌种,原料生产)2、抗体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菌种,原料生产)3、抗体在食品储藏中的应用(微生物,食品安全)4、抗体在肉品卫生中的应用(微生物,食品安全)5、抗体检测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食品安全)6、抗体检测食品中的其他成分(辨伪、活性成分,保健食品)6.食品安全抗体免疫学检测主要技术ELISA胶体金试纸条放射免疫、荧光免疫方法蛋白芯片液相芯片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第二章免疫系统的细胞与组织器官1.免疫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中辨别自我和危险信号,引发免疫应答、执行免疫应答和最终维持自身稳定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系统。
2.免疫组织和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初级免疫器官)❖骨髓: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胸腺:诱导胸腺细胞分化成熟;诱导胸腺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法氏囊:鸟类所特有的初级淋巴器官,又称腔上囊, 位于鸟类泄殖腔的上方,是泄殖腔上皮淋巴器官。
它主要是由初级滤泡组成,干细胞来源于胚内间质,由少数干细胞发育为淋巴细胞。
✓外周淋巴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淋巴结: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HEV);过滤作用(吞噬细胞、Ab杀伤病菌、清除异物)❖脾脏: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T:40% B:60%;免疫应答的场所(血源性抗原);滤过作用;贮存红细胞❖皮肤淋巴组织、粘膜淋巴样组织:3.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意义:(1)增加了淋巴细胞与抗原、侵入物接触的机会,试被活化的淋巴细胞变为效应细胞参与免疫应答(2)能使T 、B细胞和记忆细胞很快地分布到全身的组织器官4.免疫系统的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多为淋巴细胞,包括T、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食品免疫学作业辅导
• 三、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 1. 内源性抗原 :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 成的抗原 。(如:病毒蛋白、肿瘤抗原) • 2. 外源性抗原:非抗原提呈细胞自身所产 生的抗原。 (如:细菌、移植的细胞)
四、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分 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 2.根据抗原性质分 完全抗原、半抗原 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分 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
食品免疫学:是免疫学的应用学科,主要研 究与食品有关的免疫学知识、理论与技术。
基础免疫学 食品免疫学内容 营养与健康 疾病与保健 免疫学检测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区别
天然免疫
特异性 无
获得性免疫
有
免疫来源
遗传性
生来就有
有 作用不会增强 不大 广
出生后形成
无 作用增强 大 专一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 人与人之间差异 作用范围
3.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 人IgG的Fc段与SPA结合 阻断IgG对吞噬细胞 的调理作用。在体外已用于 IgG的纯化及临床检测。
• 三、选择性传递 人 IgG 穿过胎盘; IgA 经粘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 及呼吸道。
• 清除抗原的方式: 抗体可变区结合抗原后,通过调动吞噬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排除抗原,或通过激活补体溶解靶细 胞细胞。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
异已性:Ag所属物种与宿主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越强 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2)分子量大小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4U以上。 (3)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必须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基团(要含有大量的芳香 族氨基酸)。 (4)物理状态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 抗原。 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类 型的物质。
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调查反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调查反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杨万根;黄群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3(000)033
【摘要】为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在学习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过程中的兴趣和困难所在,对9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对与生活相关的免疫学知识更感兴趣,在繁杂的免疫学知识面前感到困惑,但同时又有学好该课程的动机.调查结果为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总页数】2页(P189-190)
【作者】杨万根;黄群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基层土地变更调查反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J], 贾丽娟;陈桂斌;周密;宋小川
2.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讲义和教学方法探析 [J], 王子荣;陈铮;刘雅娜;
3.食品免疫学基础课程讲义和教学方法探析 [J], 王子荣;陈铮;刘雅娜
4.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实施PBL教学法的调查与思考 [J], 张
柯媛
5.我市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我市食品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J], 张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免疫学复习题word资料7页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与B细胞和T抗原受体结合,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及大多数蛋白质。
半抗原:指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如:小分子化学物质(二硝基苯)、某些药物,又称不完全抗原。
抗原表位: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量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单价抗原:只有一个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单价抗原多价抗原: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保护性抗原:是炭疽毒素的运输结构。
细菌分泌的这种抗原呈单链结构,这种蛋白识别细胞表面并粘合在上面。
人类细胞表面的蛋白酶断裂为小片段作用于这些毒素。
它结合其他六个蛋白的复合物形成一个七面的环状结构,这个圆环牢牢地粘合在细胞表面并将这个环状物伸入细胞膜,形成一个孔,毒素的其他两部分粘合在环上被带进细胞。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
TD抗原:是指在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TI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
佐剂:是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亦可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指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补体:血清中存在的不耐热的成分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成为补体。
补体系统: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三种抗菌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三种抗菌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杨万根;马美湖;张凤凯【期刊名称】《肉类工业》【年(卷),期】2002(000)008【摘要】溶菌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作为一种抗菌剂使用在食品中.Nisin抑制乳酸链球菌和其它革兰氏阳性微生物极其有效,对梭菌的效果也非常明显.EDTA 则是一种常见的被加到食物、日用产品中的隔离剂和抗氧化剂,已经证明EDTA是安全的食物添加剂,毒性很小或无毒性,一般的使用浓度是100~300ppm.溶菌酶,Nisin,EDTA在几种肉制品中的抗菌效果实验证明:溶菌酶能有效在禽肉上降低山夫顿堡沙门氏菌的细菌数,仅是EDTA还无法清除测试生物,但是它与溶菌酶结合使用时,形成的组合物能降低测试生物到探测不到的水平;溶菌酶,Nisin和EDTA在火腿和腊肠上的综合处理,证明了它们对控制菌丛的形成和控制有关腌制肉制品安全和腐败的相关选择性生物的生长有用;在火腿和汉堡包上溶菌酶结合其它抗菌剂可以产生比只用溶菌酶更有效的防腐体系和使用更低的浓度.【总页数】8页(P20-27)【作者】杨万根;马美湖;张凤凯【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湖南省进出口集团公司,长沙,4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相关文献】1.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三)发色剂及发色助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J], 郭玉华;李钰金2.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四)着色剂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J], 朱晓杰;赵元晖3.抗菌剂抗菌剂在化学纤维中的应用前景看好 [J], 江镇海4.腊肠等三种中国肉制品纳入国际肉制品标准 [J],5.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六) 品质改良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J], 贺庆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能。
2.抗体:B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
3.现代免疫学时期中免疫的概念: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了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的存在,确认了淋巴细胞系是重要的免疫细胞,阐明了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及其生物学功能。
4.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与淋巴组织之间反复的、周期进行的循环,是淋巴细胞为了捕捉抗原和发挥有效保护作用所进行的巡游活动。
5.抗原的免疫原性:指一种物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
6.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特异反应性的物质。
7.半抗原:能与相应特异性抗体起反应,但本身不诱发抗体的形成的物质。
8.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能被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的某特定化学结构。
9.交叉反应:两种来源不同的抗原,由于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或相似抗原决定簇,由此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两种抗原结合发生反应。
10.免疫佐剂:能够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增加抗原刺激作用,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是参与免疫反应的免疫活性细胞增多,促进T 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细胞免疫和抗体的产生。
11.免疫性球蛋白Ig:将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2.决定簇互补区:Ig分子的3个超变区共同组成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紧密互补。
13.多克隆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时,对B细胞进行选择,由于他们接触多种抗原的可能性,以及某一抗原可能存在多抗原决定簇,会分化成熟大量不同的B细胞克隆,这些B细胞还可能发生高频突变。
因此,会分泌多种抗体与血液中,所以通过抗原免疫动物产生的血清中的抗体是不均一的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4.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细胞与瘤细胞杂交获得杂交瘤细胞增殖所产生的,只结合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均一抗体。
15.补体:存在于正常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的具有酶活力的蛋白质。
16.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共同途径):是补体活化的后期阶段,是补体活化前期3条途径所共有的活化顺序。
17.MHC: 凡能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反应者。
18.主动免疫:指机体收到抗原刺激后所获得的免疫性,当机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便会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19.被动免疫:指特异性抗体进入机体后产生的免疫性。
20.免疫记忆:是指T细胞、B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能够保存抗原信息,当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又能迅速的作出免疫应答反应。
21.抗原递呈:APC对抗原进行摄取、加工和处理,将其转变为抗原肽,再与自身的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表面,供T细胞的TRC识别的过程。
22.MHCII类分子途径:是APC对外源性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的抗原肽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被递呈到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23.MHCI类分子途径:是APC对内源性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的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结合后被递呈到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24.细胞毒性作用(ADCC):凡具有IgG Fc受体的吞噬细胞或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均能参与这种作用。
25.黏膜免疫系统(MIS):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了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防线,也是体内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26.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27.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对食物中的抗原(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重要的蛋白质营养素)产生的超敏反应。
28.感染: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或内源性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侵入宿主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或导致体内生态环境失调等引起机体病理过程。
29.活疫苗:使用人工定向诱导的方法或直接从自然界筛选出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
30.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后制成的用于预防某些会传染的生物制剂。
1.免疫的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2.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适应性、识别自己与非己的特性、记忆性和自身调节特性。
3.免疫系统的组成:由免疫器官(中枢、外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单核-吞噬、粒细胞)和免疫分子(抗体、补体和各种细胞因子组成)。
4.食源性疾病与食品免疫学:除营养素外,与食品免疫学关系密切的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食物过敏和食源性感染。
5.免疫分子类型包括:抗体、补体和各种细胞因子。
6.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腔上囊。
7.胸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细胞以及产生胸腺激素。
8.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和皮肤免疫系统。
9.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有①过滤和清除异物,②产生免疫应答。
10.淋巴细胞的分类: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B细胞(负责介导的体液免疫功能)和自然杀伤细胞。
11.根据诱导产生免疫应答是否需T细胞辅助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IgG为主,有免疫记忆)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体液免疫,只有IgM,无免疫记忆)12.根据重链不同,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IgM(机体受抗原刺激后血清最早出现的抗体)、IgG(唯一能主动穿过胎盘的)、IgA、IgD、IgE(血清中含量最低)。
13.抗体的特异性表现在它的可变区。
14.补体系统的激活调节途径包括经典途径、替换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15.补体激活是一个高度有效的激链反应。
16.补体系统激活的调节主要是:自身衰变的调节和调节因子的调节。
17.免疫应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又可分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18.免疫应答可分为: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免疫细胞活化、增值和分化;免疫应答的效应三个阶段。
19.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的场所;外周淋巴组织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等)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地方。
20.淋巴结、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是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21.免疫应答包括紧密相关的三个阶段:抗原识别和递呈阶段;活化、增值和分化阶段以及效应阶段。
22.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细胞有哪些?23.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是IgM,能够增强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另一种是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特异性抗体是IgG,可抑制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
24.免疫应答初期,产生的IgM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免疫应答具有促进作用;当IgG产生时,标志着体液免疫应答达到了高峰,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抑制免疫应答,因此,抗体类型的转换也能间接地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
25.黏膜免疫系统的构成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的淋巴组织。
根据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分布特点,可将其分为:具有一定结构的黏膜淋巴滤泡;弥散的黏膜淋巴组织。
26.SIgA的分子结构中有J链和分泌片,分泌片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
SIgA广泛分布于乳汁、唾液及消化道黏膜、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分泌液中。
27.消化道黏膜中的免疫组织包括免疫诱导部和免疫效应部。
其中免疫效应部主要为消化道黏膜固有层。
28.IgE是参与过敏反应的抗体。
IgM是是感染早期最先产生的抗体。
机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IgM,IgA,IgG29.免疫增强食品有植物及其提取物;动物、动物器脏及其提取物;菌藻及其提取物。
30.在各种维生素与免疫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比较明确。
31.食源性感染疾病由传染性病原引起,可分为感染性和毒素性食物中毒。
32.以感染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由外界致病菌侵入而致病,内源性感染是由体内寄生的正常微生物群引起的。
33.屏障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
34.病原性微生物的致病性是由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途径、机体免疫力、环境因素五种机制导致的。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当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侵入体内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迅速起到防御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应答是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后发挥效应的,在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以及防止再次感染中起主导作用,两者是机体对外来抗原进行抵御、清除的重要机制,尽管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的场所、时间方式和作用等有所不同,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2.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1)免疫介导、抗肿瘤和抗感染作用;(2)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刺激骨髓造血功能;(4)在炎症、感染和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5)在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3.影响抗原物质的理化性质?异物性、分子大小、化学结构与组成、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和抗原的完整性。
4.在人工免疫中佐剂的作用机制:①可改变抗原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抗原缓慢释放;②被佐剂吸附的抗原易被巨噬细胞吞噬,促进对抗原的处理;③佐剂能刺激淋巴细胞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增强细胞的通透性,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④能增加抗原的表面积,改变抗原的活性基团结构,从而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⑤能改变抗体类型,使产生IgM转变为IgG。
5.抗体与免疫球蛋白Ig的区别?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所有的抗体都是Ig,而并非所有的Ig都有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地非共价结合,也可与Fc受体、补体分子、蛋白A、蛋白G以及某些信号转导分子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入侵体内的抗原及中和它们释放的毒素,或清除某些自身衰老的细胞或产物。
)6.IgG的功能与特点?IgG是唯一能主动穿透胎盘的Ig,对防止新生儿感染具有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IgM的功能与特点?IgM是机体受Ag刺激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早期抗感染和血液中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IgE的功能与特点?IgE主要由呼吸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的的浆细胞产生,IgE是介导食物过敏的主要抗体,引起I型超敏反应。
7.抗体的生物学功能?激活补体、与细胞Fc受体结合、穿过胎盘和黏膜、结合细菌蛋白。
8.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过程和特征?过程:(1)动物免疫与B细胞分离,(2)选取适用的肿瘤细胞及饲养细胞,(3)细胞融合与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4)筛选及细胞克隆化,(5)单克隆抗体的扩大生产,主要有腹水准备,大瓶培养,中空纤维反应器。
特征:质地均一,特异性强,专一性及可重复性高,效价高等。
9.补体系统的激活调节途径?包括经典途径、替换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核酸、酸性黏多糖、肝素和鱼精蛋白;纤维蛋白溶解酶及组织蛋白酶;逆转录病毒、菌原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