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研究》课论文
电影演员创造角色的心理过程探讨——以周迅的电影表演为例
2表演心理研究的美学意义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社会行为方式,都可以说是人的 心理和生理的共同创造,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首先是生理机能伴随着 心理机能的发展,创造了行动、表情和语言,才有了古优、参军戏、滑稽பைடு நூலகம்、说 唱艺术以及歌舞表演,从而产生了戏曲、话剧、电视剧、电影等多种表演艺术形 式。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索人的心理本质 以实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健康发展,促进人在社会实践各种活动中效率的提高。 心理学的研究有它自身的奥秘和复杂性,而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的创作塑造活生 生的、有血有肉,富有鲜明性格、独特灵魂、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也有其 自身的奥妙与复杂性。两个同样充满奥妙而又复杂的体系结合之后,就出现了一 个富有创造性的跨学科论文研究题目。
要了解一个人,须听其言,观其行。俗日:文如其人。因此查其“文”是第一位 的。如同打捞沉船,必深潜海底,使其浮出水面才可能进行局部拆卸,从而知晓 船舶沉没的真正缘由。研究周迅塑造银幕形象之所以成功,必须查找出她具有代 表性的部分作品或几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进行解剖式的分析。从她的电影作 品角色塑造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中,提炼出她能如此成功的内在因素。 绝不能离开电影作品及创作实践,空谈所谓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经验。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这位年轻的“大满贯”女演员是属于典型的“非学院派”出身的成就卓著者。陈凯 歌赞美她“是一个良好的心灵沟通者”。这句带有概括性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研究周迅成才之路的切入点。陈凯歌导演所言“良好的心灵沟通者”,如果从心理学 的视角去理解他的评语:“良好的心灵沟通”,可能是指:周迅具有较强的“感知选 择性”,灵敏的“感知理解性”,快速形成的“感知整一性”和稳定的“感知恒常性”。 倘若用表演理论的专业用语来诠释,大概是指“演员对剧本的理解能力”,“演员对 导演意图的领悟能力”,“演员与演员之间相互交流与适应的能力”,“演员深刻感受 规定情境及对角色情感体验的能力”和“在无数个镜头碎片里进行有逻辑顺序地贯 串行动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对镜头运动的适应能力”。再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 理论进一步阐释上述能力的核心,就是极大的可塑性和高度性格化的能力——即 演员有机天性下的内部深刻体验与外部完美体现的创造能力。
电影理论研究论文
电影理论研究论文在二战时期,美国的电影市场出现了很多经典影片。
其中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约翰休斯顿等导演知道的电影最为出色。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电视、小说等艺术作品里,二战都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虽时隔了这么久得岁月,我们依旧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带给我们的苦楚和创伤。
二战是战争片里被描述次数最多的战争事件,那些关于暴力的宣泄和血腥的泼洒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人性的探讨,使得二战片具有无穷的魅力。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希特勒的名单》在我看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
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是历史事件。
由于影片描述的是真人真事,导演故意采用了黑白片和纪实手法拍摄。
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气氛,但是看起来却丝毫不会觉得沉闷。
《辛德勒的名单》虽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仍是彩色大制作的规模,全片有126个角色,动用3万名临时演员演出。
在波兰除有30个外景场地,还搭制了140个布景配合。
前幕后动用了百余名犹太人参加工作,让他们重温一次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
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全片最后用彩色片拍摄真实生活中被救的犹太人子女在辛特勒墓前聚首,场面感人至深。
影片的摄影指导扎努西·卡曼斯基掌握了黑白摄影的画面质感,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
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
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
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黑不黑?
复试分数线解析
纪录片导演创作(全、非全) 分数线 校线 院线 全日制线 政治 36 36 36 外语 36 36 36 36 专业一 54 54 54 54 专业二 54 85 85 85 80 总分 335 335 335 335 260
非全日制线 36 少干计划 -
导师介绍
章明 章明,男,汉族,籍贯重庆。电影导演、编剧。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于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现为北 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讲授《导演创作》、《导演研究》、《导演艺术》、《大师研究》、《电影剧作》、《影 片分析》、《视听语言》、《导演基础》、《导表实践》等课程。 曾在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在“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出版著作《找到一种电影方法》。 多年来,章明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其导演编剧的作品获得多项国际金奖。被认为是中青年导演中 有个人独创风格的电影作者。1997年入选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暨林肯艺术中心“世界22名新 导演新电影”,1999年《亚洲周刊》“21世纪社会文化先锋”人物。2013年青年电影手册中 国“年度导演”。 曾担任若干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评委。亦担任韩国 釜山国际电影节、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韩国首尔韩亚电影节、日本冲绳亚 洲短片电影节、台湾“螺丝起子”短片电影节等影展评委。
导师介绍
黄盈 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理论与实践方向,文学硕士 2005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开设课程:《表演》 研究成果:硕士论文《对间离效果的再认识》 《关于幕表制集体即兴创作》《新剧本》2006年第5期 《枣树》(编剧)《新剧本》2006年第5期
导师介绍
导演大师研究课主旨
导演大师研究课主旨篇一:导演大师研究课的主旨是研究电影导演的职业生涯和创作方法,了解他们如何创造出具有深刻意义和影响的电影作品。
课程内容涵盖导演的历史、创作理念、电影技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同时还会探讨导演如何在电影制作中与其他演员、制片人、摄影师和编剧等人员合作。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导演大师的作品,包括经典的电影导演如莎士比亚、狄更斯、戈达尔和皮克斯等,以及近年来备受好评的导演如昆汀、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马修·麦康纳等。
学生将欣赏到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电影风格,并学习到如何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电影中。
除了观看电影和讨论电影之外,这门课程还将涉及到许多与电影制作相关的实践项目,例如电影剪辑、音效设计、剧本创作和拍摄技巧等。
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电影制作的细节,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导演大师研究课,学生将能够学习到电影导演的创作方法和职业生涯,了解他们的电影作品及其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作思维,为未来的电影制作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导演大师研究课的主旨旨在探索电影导演的创意和技巧,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表现情感和主题。
课程内容涵盖了导演的历史、电影制作的基本步骤、电影语言和叙事技巧、镜头语言和音效设计等方面,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研究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导演的创作过程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电影制作技能。
通过学习电影导演的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艺术和意义,以及它们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作用。
除了深入了解电影导演的创作过程和思维方式,研究课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究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论文写作等方式来探讨电影的创作、制作、传播和文化影响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研究课还为学生提供了与电影导演和电影行业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了解最新的电影制作技术和行业趋势。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剧本创作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考研真题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剧本创作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考研真题
基本信息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北京电影学院要求,对报考北京电影 学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北京电影学院培训 以来,始终对北京电影学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五。 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北电更近一步。
导师介绍
张民 教学与教学管理 主讲课程:《影视剧策划案例研究》、《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电影剧本策划与写作》、 《类型电影研究》、《纪录片理论与制作》、《短片创作》、《剧本精读》、《影片分析》等。 授课对象: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 文学系2000级编导专升本班主任、2003级编导专升本主任教员、2007级电影剧作本科主任教 员兼班主任;2009年以来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科研、著述、创作 (一)主编教材: 《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第二主编,2002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为银幕的人间观察: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点集》,第二主编,教材, 2006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发表文章: 《电影《镜子》的时间结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牺牲>:塔尔柯夫斯基的救世理念》,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文学系剧作专业本科一年级专业课教学法浅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这本身就是电影---小川绅介、侯孝贤、冯艳和我们》,《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12月4日
电影大师分析
《大师》海报基本信息中文名:大师外文名:The Master出品时间:2012年出品公司:Ghoulardi Film Company等制片地区:美国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编剧: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类型:剧情,传记主演:杰昆·菲尼克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艾米·亚当斯,大卫·沃肖夫斯基上映时间:2012年9月14日对白语言:英语剧情简介《大师》讲述了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兰卡斯特,组织了一个自称“因”(Cause)的宗教性质小团体,退役海军弗莱迪盲打误撞的成为其一员。
嗜酒的弗莱迪成为兰卡斯特研究的对象,二人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这段关系将和“因”一起,接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影片开场,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海军弗莱迪在海边砍椰子、用各种化学液体酿酒、和裸女沙雕做爱,极尽癫狂之能事。
当看到他在闯祸后狂奔的时候,大概所有的人都在想,这个家伙可真是块待“治愈”的好料啊,而也许这也是“大师”兰卡斯特所想的。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兰卡斯特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论:人类的灵魂不灭,它从肉身换到下一个肉身,但是始终保有记忆,只有唤醒这种记忆,才能改变当下灵魂的缺陷,回归到绝对完美的状态。
兰卡斯特对弗莱迪采用的也正是这样的疗法,唤醒弗莱迪不愿回想的过去,强迫其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接受自己。
同时兰卡斯特还相信人类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某种完美状态。
不过冲动易怒的弗莱迪成为兰卡斯特的难题,前者似乎代表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不断的寻找着刺激,而作为超我的兰卡斯特也束手无策,有时甚至会和弗莱迪一样变得歇斯底里。
当治疗过程也许渐渐有些眉目的时候,弗莱迪却跑了。
失去了研究对象的兰卡斯特,也不得不展开新的研究,并移师英国。
在影片结尾,弗莱迪开心的躺在了裸女沙雕的旁边,呼应了影片的开头的画面。
《2024年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范文
《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篇一一、引言宫崎骏,作为当代动画电影界的大师,他的作品深深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观众。
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他的动画电影被誉为不仅仅是儿童的童话,也是成人反思的素材。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特色、主题及其影响。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特色1. 独特的画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画风著称。
他的画面色彩鲜艳,细节丰富,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了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
这种独特的画风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辨识度。
2. 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往往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情节设置复杂且引人入胜。
他常常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异世界或者奇幻的世界中,使观众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同时,他的故事情节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主题和思考,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得到思考和启示。
3. 角色的深度塑造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具有深度。
他善于通过角色的性格、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情。
同时,他的角色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某种价值观或者主题。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主题1. 自然与环保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常常以自然与环保为主题。
他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破坏带来的后果,呼吁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这种主题在当今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人性的探索与反思除了自然与环保,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还常常探索人性的各个层面。
他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以及人的成长和变化,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反思人性。
这种主题的探讨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启示。
四、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影响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业界的认可。
他的作品不仅为动画电影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动画电影创作者。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艺术鉴赏论文
班级:88888P 学号:08 姓名:***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艺术鉴赏我记得刚刚开始看《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时我当时想的就是:不就是一个在海上或海边弹琴的钢琴是吧,可是这部电影却是以主人公1900的好友马克斯·托尼的回忆开始慢慢发展的。
在电影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银幕上,1900扯下刚刚录制好的唱片,对老板说:“我和我的音乐不容分隔”,然后扬长而去。
这一刻,我也对自己说:你应该写点什么——为1900,和他的音乐。
如果说电影是白色幕布上演绎的一场梦,那么意大利导演吉赛佩?托纳托雷无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一流的造梦大师,以他的“回家三部曲”为例:1989年的《天堂电影院》是一个关于“电影”的梦,2000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一个关于“美丽”的梦,而1998年的《海上钢琴师》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梦。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可谓人生是一场悲剧啊。
1900年,一艘从欧洲开往美国的豪华巨轮“维多利亚号”结束了航程。
黑人火炉工丹尼本想在舞厅的垃圾中寻得一点值钱的东西,没想到却在钢琴上找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
没有只言片语的说明,没有姓名,没有出生日期……善良的丹尼和工友们收留了婴儿,并且给他取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1900。
这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名字,只是来自于那个年份的记号而已。
从此,1900就在“维多利亚号”巨大的、炽热的、永远摇摆的火炉舱里一点一点成长起来。
托纳托雷喜欢孩子的戏,这从《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就可以看出:前者中儿童时期的多多精灵古怪、惹人喜爱,后者更是全部以儿童伦那托的视角呈现成人世界的艰难时世、冷暖人生。
但是在《海上钢琴师》里,他没有过多地渲染小1900的可爱和他成长的艰辛,只用了寥寥几个镜头交代父子间的深情,然后就以丹尼的死于非命中止了童年时代的描述。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海上钢琴师》中,“成长主题”并非主要内容,1900的音乐传奇才是表现的重点,所以,托纳托雷要把大部分的叙述空间留给1900的音乐。
侯孝贤电影研究述评
侯孝贤电影研究述评董娇娇摘要:侯孝贤从事电影创作至今将近四十年,导演长故事片17部,短片3部,纪录片1部。
国内外对其电影技法和美学研究不断,但对其研究的综述文章却比较罕见。
本文从1984《风柜来的人》起,对侯孝贤电影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希望能给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
关键词:侯孝贤;研究综述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的标杆,也是一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
对他电影的关注与研究始于1984年《风柜来的人》,三十年来未曾断绝。
这部作品使他“从当时占据台湾电影主流的武侠功夫片、琼瑶爱情片和军教宣传片中脱颖而出,与杨德昌、万仁、曾壮祥、柯一正、陈坤厚等人并驾齐驱,成为台湾新电影中流砥柱式的人物。
”①1984年对侯孝贤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的《风柜来的人》受邀参加了第四届夏威夷影展、第二十八届伦敦影展和法国第六届南特三大洲影展,他完全异质的作品在欧洲的影展上大受欢迎,引起了法国媒体,尤其是法国著名电影评论杂志《电影手册》②的高度关注。
时任《电影手册》采访记者的法国著名导演、影评人奥利维·阿萨亚斯③(Oliver Assayas)在《电影手册》的“聚焦台湾”专栏撰写了《我们的记者在中华民国》一文,系统地呈现了当时台湾电影这一“在世界之外的产业”的生产状况和发展态势,并对侯孝贤进行了单独介绍,这也是侯孝贤在法国电影评论界首次正式亮相。
在此之后,他与法国媒体、影评人交集不断,而当年的记者阿萨亚斯不仅很快自己也拍起了电影,而且于1997年,已经导演过五部影片的他来到台湾,侯孝贤的故乡拍摄了90分钟的纪录片《侯孝贤画像》,向这位他心目中的世界级电影艺术家致敬。
这部纪录片后来成为欧洲人认识和理解侯孝贤的最为原始而又关键的影像资料。
无独有偶,在亚洲,也有一位当时的电视记者,日后的电影大师拍摄了侯孝贤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这就是在台湾高雄出生长大的是枝裕和,并且在时间上比阿萨亚斯还早四年。
而在中国大陆,被侯孝贤称为“半个老乡”的山西导演贾樟柯,发长文《侯导,孝贤》回忆了侯孝贤导演在自己的电影成长之路上的影响。
希区柯克电影艺术研究
希区柯克电影艺术研究希区柯克电影艺术研究引言: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他以他独特的电影手法和对悬疑、恐怖题材的深入探索而享誉全球。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希区柯克创造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对当代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一、希区柯克的电影手法1. 普通观众的视角希区柯克擅长通过电影镜头将观众直接置于主角的视角之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参与故事中的情节。
他经常使用主观镜头以及透视镜头等特殊效果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例如,在电影《窗帘》中,他运用主观镜头来展示主角惊恐的视角,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和恐惧。
2. 悬疑的张力希区柯克擅长通过刻意的镜头运用和剪辑手法来营造悬疑的张力。
他运用特写镜头、交叉剪辑和缓慢运动等手法,将紧张的情节展现给观众,让他们投入到电影中去。
例如,在电影《后窗》中,他利用特写镜头和交叉剪辑将主角对邻居的怀疑逐渐升温,增加了电影的悬疑性。
3. 黑色幽默的运用希区柯克善于将黑色幽默融入到影片中,为紧张的情节增添一丝轻松和诙谐。
他通过对对话、情节和角色的处理,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
例如,在电影《鸟》中,他巧妙地运用鸟类形象与人类冲突,既营造了悬疑氛围,又增添了一丝幽默。
二、希区柯克成功的原因1. 精心构建的故事和情节希区柯克擅长将复杂的情节和角色关系巧妙地串联起来,营造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他常常运用反转、伏笔和意想不到的结局等手法来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他深入人性的探索,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悬疑的张力,也深刻揭示人类内心的复杂性。
2. 对电影语言的创新运用希区柯克在电影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例如对主观镜头的运用、对音乐和声音效果的精心操控等。
他善于利用各种手法来传达情感和信息,使得观众与电影紧密连接。
他的电影语言创新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成为后来电影制作的重要参考。
3. 对观众心理的深入洞察希区柯克对观众的心理反应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知道如何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课程及任课教师简介
数字创新创业 1
50
16.0
1.0
郭蔓蔓
动画与数字艺 术学院
99E0038
创业之财务
1
60
32.0
2.0
赵桂英
经济与管理学 院
99E0040
文化产业投融 1 资
80
16.0
1.0
金雪涛
经济与管理学 院
99H0013
SPSS数据分析 1 技术
80
16.0
1.0
朱依娜
政治与法律学 院
99H0015
中国政治文化 1 史专题
2.0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
99L0004
日语
1
50
32.0
2.0
张智琦
外国语学院
99L0004
日语
2
50
32.0
2.0
王文勋
研究生院
99L0005
实用法语入门 1
120
16.0
1.0
童之侠
外国语学院
99L0006
中西文化比较 1
60 32.0
2.0
侯福莉
外国语学院
99L0009
英语语音语调 技能训练与提 1 高
光纤通信
1
130
16.0
1.0
林金才
信息工程学院
99S0053
广播电视技术 1 概论
60
32.0
2.0
涂中文
播音主持艺术 学院
99S0065
剧场工程概论 1
100
24.0
1.5
蒋玉暕
信息工程学院
99S0071
网络多媒体技 1 术
70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艺术,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影语言、电影音像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的声音世界,并在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场景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赏析电影对于我们陶冶情趣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艺术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篇1浅析电影《红色小提琴》的声乐艺术赏析[摘要]意大利电影《红色小提琴》是由导演费朗索・吉拉德执导拍摄的一部独特影视作品,电影围绕着一把有着三个世纪历史的小提琴展开叙事,在不同的环境中上演了一幕幕和小提琴有关的故事。
由作曲家约翰・克里格亚诺进行创作的电影配乐对于电影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深化了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以电影《红色小提琴》为载体,对电影配乐中的声乐艺术对电影主题的深化和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的重要作用进行解读。
[关键词]《红色小提琴》;电影配乐;声乐艺术一、有关电影《红色小提琴》的总体概述电影《红色小提琴》是由导演朗索・吉拉德执导拍摄的一部独特的意大利电影,在《红色小提琴》这部电影中,故事的主要人物既不是某一个人物,同时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件,而是围绕着一把有着三个世纪历史的红色小提琴展开的。
这把红色小提琴是17世纪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尼古拉・巴索蒂为自己即将诞生的孩子而精心准备的一件堪称完美的见面礼物。
然而不幸的是,在尼古拉・巴索蒂尚未开始进行制作的时候就传来了自己妻子安娜因为难产而母女双亡的噩耗,这对尼古拉・巴索蒂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为了表达对还没有出生的女儿的诚挚纪念,悲伤欲绝的尼古拉・巴索蒂最终完成了小提琴的制作。
在这以后漫长的三个世纪中,小提琴更是数易其主,在世界各地流转,见证了时光的飞转和人世间的爱恨情长。
这是一部关于乐器小提琴的电影故事,那么电影中自然而然就少不了配乐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
电影导演朗索・吉拉德更是花了三年的时间在寻找和整理有关小提琴的音乐故事,并且对各个时期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来指导电影的创作。
宿命轮回的黑色光影——析论杜琪峰的黑帮电影
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摘要杜琪峰拍摄警匪片和黑帮片已达20余年,作为一个从“工匠”逐步成长为“作者”,并朝“大师”迈进的电影人,他的黑色电影风格独特,创造出与前辈吴宇森、徐克不同的另一种静态的“暴力美学”。
杜琪峰的黑色电影注重多变高质的故事剧本,塑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讲究精细缜密的布局,善于营造紧张的悬疑气氛,各种精心设计的电影细节也相当考究。
如今杜琪峰作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导演、监制,他的成功不但为香港本地电影人作出了榜样,也成为当代香港电影的重要标志人物之一,为华语电影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论文应以杜琪峰几部经典的黑色电影,从电影主题、电影结构、人物形象、影调等多个方面分析杜琪峰黑色电影的特点。
关键词杜琪峰黑色电影主题结构人物AbstractJohnnie To making film noir has been more than 20 years. He began to grow from a film craftsman for the film master. His films have a unique style. He created a new aesthetic of violence is different from John Woo and Tsui Hark. Johnnie To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the story script, rich characters, exquisite scene and a variety of details. Today he became the director of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ma 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language film to explore. From the movie theme, the film structure, characters, tone, mise, motion, design ,soundtrack .I will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ohnnie To film noir.Key words: Johnnie To film noir movie theme film structure characters目录摘要:---------------------------------------------------------ⅠAbstract-------------------------------------------------------II绪论:----------------------------------------------------------1 一、杜琪峰黑色电影中的主题---------------------------------2 (一)无常的宿命论---------------------------------------------2 (二)黑色幽默-------------------------------------------------2 (三)兄弟情结-------------------------------------------------3 (四)家庭温情-------------------------------------------------4 二、杜琪峰黑色电影中的结构------------------------------------6(一)多元化、开放式的剧作结构---------------------------------6(二)精致的细节处理-------------------------------------------7(三)多次循环的重复手法---------------------------------------8 三、杜琪峰黑色电影中的人物-----------------------------------9(一)小人物的英雄梦---------------------------------------9(二)人物性格决定命运-----------------------------------------9(三)女性角色------------------------------------------------10四、杜琪峰黑色电影中的空间分析-------------------------------11(一)无路可逃的密室---------------------------------------11(二)虚实相映的镜子------------------------------------------11(三)漂浮不定的细絮------------------------------------------12 五、杜琪峰黑色电影的艺术呈现--------------------------------13(一)杜琪峰黑色电影的影调------------------------------------13(二)杜琪峰黑色电影中的场景调度和动作设计--------------------13(三)杜琪峰黑色电影中的配乐----------------------------------15六、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绪论黑色电影起源于1910年代与19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但真正让它蓬勃起来的却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好莱坞拍摄的美国黑帮片,在1946年的戛纳影展上四部好莱坞电影《马耳他之鹰》(1941年)、《再见吾爱》(1944年)、《双重保险》(1944年)、《绿窗艳影》(1944年)被敏锐的法国影评界认为是一种新的类型片诞生,并命名为“黑色电影”。
研究论文:英国电影独特的文化及意识形态
64009 电视电影论文英国电影独特的文化及意识形态一、引言有百年历史之久的英国电影与好莱坞一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受好莱坞的影响,英国电影的存在感似乎显得极其薄弱,这就成为英国电影对于身份印证极其在乎的原因。
加之英国电影从导演、演员、制片、资金方面多来自于美国,那么就会让很多影迷对于英国电影的印象非常淡薄,本文通过对英国电影文化的细致描述,让读者更深一层地了解英国电影文化的魅力。
二、英国电影文化的百年沉淀关于英国电影的发展以下通过5个重要时间段的流派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描述了英国电影发展的整体情况。
(一)布莱顿学派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诞生了第一个具有流派特色的电影学派――布莱顿学派。
近期,在世界电影学界对于英国第一个电影流派的评价非常之高,既被誉为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元老,同时还将蒙太奇手法归为布莱顿学派。
之后才是格里菲斯和鲍特的电影实践,而其也深受布莱顿学派的诸多影响。
起源于英国海滨城市的布莱顿学派的主要人物有:威尔逊、史密斯等。
詹姆士?威尔逊与史密斯对于电影技术的研究给电影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在1903年所创作的作品《汽车中的婚礼》中,充分地传承了卢米埃尔的纪实美学,同时吸收梅里埃对艺术的深层挖掘能力。
他们的作品基本来自于生活,但又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活,更多的是包含了一些对于社会性质深层的探析。
简单地说,这些所涉及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大程度上为英国电影埋下了伏笔。
1903年史密斯在喜剧作品《玛丽?珍妮的灾难》中运用了非常繁杂的剪辑方法,比如:移动摄影、二次曝光、停拍、特写镜头、蒙太奇手法及全景镜头等,使作品所展现的人文气息非常浓重。
对于美国电影而言,布莱顿学派对其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在格里菲斯与鲍特创作初期就能看到很多的模仿点。
《世界电影史》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如下:电影人普遍认为在1908年之前的电影创造构思最大的功臣是鲍特,包括故事片的元祖拍摄于1903年的电影作品《救火员的一生》,其实,鲍特所采用的很多技术都是从史密斯、威廉逊及梅里叶的手法上进行借用的。
浅析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色彩语言的魅力
浅析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色彩语言的魅力摘要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中,色彩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盛宴与心灵的冲击。
人们从电影中不断地追求色彩语言和谐而丰富的美感享受。
色彩对电影画面具有修饰和丰富作用,这也使色彩成为影视创作展现艺术美的重要因素。
电影中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产生的不同美感和寓意表达。
说到在电影色彩方面有伟大贡献的导演或者作品时必然会提到享有世界级声誉的电影大师克日什洛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本论文就是通过这位著名导演经典的影视代表作品《蓝》、《白》、《红》三色系列电影和《薇若尼卡的双重生命》又名《双生花》作为研究案例简单论述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色彩语言的视觉表意来突出色彩语言的强大魅力。
关键词:色彩;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视觉审美;表意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不再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追求,而是向精神生活进行了不断探索,尤其是近几年人们更加注重影视作品的欣赏,观众的审美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而且日益挑剔。
色彩就成为提升观众的审美层次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电影创作中色彩已经变成了满足人们强烈的审美享受与追求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成为了影像时代和历史进程中的催化剂。
1、色彩的内涵色彩不仅是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感受而且是一种特有的情感语言和精神符号。
自从色彩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表现性和象征性,色彩就成了电影中重要的艺术语言,它已不再单纯的起着渲染气氛,通过电影人的不断实践与创新赋予了色彩更多样的表现力,从而表现了它不一样的内涵。
色彩在世界电影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进而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增强了电影所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
电影中色彩的作用充分展现出电影角色所传达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使影片更加生动进而更加贴近生活。
电影色彩的变化充分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角色具有内在的灵魂,饱满的情感,电影作为视听艺术,在电影表现出来的视觉色彩并不是真实的色彩,而是充当特定符号。
1.1色彩的定义色彩是在光的辐射下,通过对人的视网膜进行刺激再由大脑支配的神经反应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视觉感受。
电影史研究解析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2》是《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的续篇,从电影的发端开始,选取一些重要的电影现象、电影人、电影作品,从电影史学史和史学范式的角度,进行了较为专门的观照和阐发,力图在此基础上重构中国电影史。
李少白本书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最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
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
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电影史,某种意义上,是一部残缺不全的电影史,是四分之三电影史。
大批曾经构成这个国族记忆的珍贵影像和关键人物被湮灭和遗忘,成为主流历史书写中的“失踪者”。
关于电影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方法论、研究对象、目的和手段的理论思考。
电影史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关注传统杰作和电影大师的美学电影史;2?关注发明家和技术革新的技术电影史;3?关注制片、发行、放映的视电影为产业的经济电影史;4?关注观众的价值观、欲望和关切的社会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专家也进行了各种新的尝试,为中国电影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视点。
新视点的尝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强调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因此确立正确的电影史观是尤为重要的。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郦苏元先生指出中国电影史的综合研究与微观研究相辅相成,二者的交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电影史的重写和整合的研究思路。
因为电影史既是电影研究,又是历史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
为避免电影落入泛文化研究中,电影史必须坚持电影本体特性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的虞吉教授从电影史教学第一线的立场呼吁采取一种“开放的电影史观”、确立一种电影“总体史”的写作体例,然后展开具体研究和写作;电影崔斌箴认为应该建立更全面的、更系统的整体(综合)电影史观。
这种以整体综合电影美学为背景理论的电影史观认为“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电影大师研究课件第一章 希区柯克:徘徊在三元交界的悬念大师
第一章 希区柯克:徘徊在三元交界的悬念大师 第二章 英格玛· 伯格曼:一个深度电影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第三章 米开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奇遇”影像 第四章 费德里科· 费里尼:我是说谎者
第五章 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悲观走向爱的影像诗人
第一章
希区柯克:徘徊在三元交界的悬念大师
特征。最终希区柯克又向传统回归,取消了他
精心营造的一切深度指向,回到一个爱情救赎 的故事。本片具有了后现代意味。
唯一关键词就是“断裂”,游移成为不可控制 的神秘文本和无限多的意指的形态。
(图:《迷魂记》剧照)
1927《房客》 (The lodger) 心理惊悚风格 1929《讹诈》 (Blackmail) 英国第一部有声片 1935《三十九级台阶》 (The 39 Steps) 成为经典:悬疑、表现主义风格 1940《蝴蝶梦》 (Rebecca)
代,时而接近经典,这与他那个时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的兴盛,和他年轻
时候深深地被德国表现主义影响都是密切相关的。
后现代作品往往是靠阐释成立。这种阐释 把大众文本极大地“陌生化”,从一个看 似普通的文本中分析出游离和漂移,概念 和幻象,碎片和症候。这里说的主要意思, 就是从寻常事物的陌生化阐释中发掘新的 意指。
希区柯克的影片是特别具备阐释潜力的文 本。无尽的书籍、论文和大众的谈资,已 经形成绝佳的后现代现象,有赖于他电影 的非凡的移情能量。关键问题在于,对希 区柯克电影的漂移和断裂,如何去理解。
(图:《群鸟》海报)
《迷魂记》与“断裂”
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剧中人的精神幻化分 裂为完全不同的几个主体,符合征兆合成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大师研究》课
期末考试论文
学生崔国栋
班级 06级戏美本科一班
指导老师庞晓阳
论文成绩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
论文题目:
从影片《纽约黑帮》看马丁·斯科塞斯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
提纲(目录):
1、独特的造型元素呈现出了“斯科塞斯”式的视听语言风格。
2、主观的镜头视点,非常多元化的拍摄手法。
3、透过自己的镜头真实的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缩影。
正文:
从影片《纽约黑帮》看马丁·斯科塞斯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
叙事主线:
这是一部关于爱尔兰及意大利黑帮如何在纽约落地生根并且争食地盘的故事,时间设定在1846到1863年间。
阿姆斯特朗是爱尔兰移民的黑帮组织“死兔党”首领瓦龙之子,在其父亲被谋杀后,他展开对土生帮主“屠夫比尔”的复仇行动。
为了完成复仇大业,他选择了暂时的忍耐和伪装。
他加入了“屠夫比尔”的帮派,再次过起了黑帮生活,但这一次他拥戴的却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接着,阿姆斯特朗得到了女贼珍妮-埃弗迪恩的帮助,逐渐找到了接近“屠夫比尔”的机会,但越是接近他的内心,越是矛盾迷茫。
他看清楚了“屠夫比尔”
的所有罪行,他同情那些受害的人,但他却发现就算是将这个人杀死,外来移民和所有受迫害的人也不可能过上安稳日子,因为“屠夫比尔”所代表的不仅他个人和一个帮派,这个流氓政官身后有强大的政治援助。
于是一个单纯的为父报仇的目的,导致了一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集体反抗。
最后年轻人用屈辱的活着换来了解决仇恨的快意一刀,年轻人复仇了,他的复仇与当年牧师父亲让本地帮帮主活下来的方式相同--屈辱的活着。
1、独特的造型元素呈现出了“斯科塞斯”式的视听语言风格。
这部片子几乎包含了传统西部片的所有元素,唯一的不同是将传统中开阔的空间移植到纽约,城市里的人的空间很窄,几乎是人贴人,即使人物间的关系并不融洽,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比我们现在的距离更近。
比如,我们拍摄影片的两条街上居住着大约4万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移民。
在影片中我发现其中有很多他的标志性的视觉元素,比如移动镜头与音乐的配合。
我们知道马丁·斯科塞斯早期的电影作品受大师费里尼、安东尼奥作品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又受资金等种种拍片条件的限制,以手提摄影给人留下写实风格的印象。
在《纽约黑帮》里,繁华喧闹的大街走着不同的人群,就像一条跳动的旋律。
随着斯科塞斯的资历渐长、技法成熟,他原先画面的粗糙感和令人兴奋的新鲜感不在的时候,或许我们在他的电影中更能看清楚他的电影的实质,叙事的传统如此接近经典好莱坞电影,他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说是为自己制造不同
于别人的电影,从他独特的电影造型元素上可以看出他的影片风格讲究写实,从敢于大场面真实的表现那个年代的真实事迹从建筑、人物造型、美术设计、动作设计、语言等。
首先,从建筑上看敢于挑战莫过于重现纽约城久远年代的风貌,还原的非常逼真。
在道具上影片用了将近几十万件真实道具,从餐具、内衣到儿童玩具应有尽有。
马丁·斯科塞斯的认真工作态度也决定了他的成就是与众不同的,从电影画面到构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了不少功夫,这部电影的很多构图想法都来源于伦勃朗和荷兰的绘画,从影片中看出来自遥远的意大利移民来到纽约港的时候那画面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历史再现油画,画面的颜色基调到非常到位,给人一种视觉享受,这些都是他从绘画上发现的灵感并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并运用的活灵活现。
从这些看出他独特的造型元素是从生活中发现艺术价值并实现他的价值,这就是马丁·斯科塞斯的视听语言。
2、主观的镜头视点,非常多元化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手法。
马丁·斯科塞斯是美国现实主义的导演,享有“电影社会学家”的美誉,他的创作理念深深受到了“新浪潮”的影响。
“新浪潮”强调电影的记实性。
在《纽约黑帮》中老纽约的建筑和街道全部在意大利罗马搭建和拍摄,为进一步挖掘老纽约的细节,斯科塞斯聘请著名小说的作者吕克·桑特担任影片技术顾问。
在影片中他的创作风格有着自己的主观视点并多元化发展。
在画面光线上的运用他借鉴绘画大师伦勃朗的光线哲学,让影片的光源统
一简明,在影片中通常都是蜡烛、火把或者火堆,这些点火照明营造出来的烟雾效果,恰好制造出来的气氛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紧张而又真实的画面,在片中的打斗风格和动作都是与众不同。
斯科塞斯和考克斯还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即展现出美国南北战争中的纽约。
影片中所描写的贫穷、紧张的种族关系和各种冲突已然将纽约城变成了火药桶。
斯科塞斯认为1863年在纽约发生的一系列征兵暴动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暴动,整个暴动长达四天四夜,直接导致内战战火蔓延到纽约。
林肯总统颁布的征兵法令要求所有壮年男性必须应征入伍,除非支付300美元才能免除兵役。
这种严重不公平的征兵制度点燃了贫困阶层的怒火,数万人在街头烧杀抢掠。
暴动第二天,征兵法令暂停,第一支北方军部队进城镇压暴动,这一切将成为影片高潮段落的背景。
3、透过自己的镜头真实的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缩影。
马丁·斯科塞斯的成就有是目共睹的,他的独特视角和艺术风格在影片《纽约黑帮》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它是在用一种客观的视角审视这个社会,观察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们。
如影片中比尔是寂寞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寂寞的黑帮中。
他没有亲人,他甚至没有朋友,他只能对着敌人的儿子说话,然后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强者、伪装成一个英雄。
他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城市中寻找着亲情、友情,然而却终究没有结果。
他是一个极度空虚的可怜人,他更没有爱情。
然而在片尾,更是孤独的死去。
斯科塞斯通过镜头在展现着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不
仅仅刻画了一个任务一种命运,也投射出一个时代的纷乱与荒谬。
斯科塞斯就是在通过自己的镜头冷静的审视这个世界,并把它展示出来。
马丁·斯科塞斯绝大多数的电影属于黑色与暴力。
在影片《纽约黑帮》中,描绘的都是所谓的美国黑帮的生活。
《纽约黑帮》可谓是一部黑帮史诗,小说中的情节唤起了斯科塞斯对“小意大利”区的回忆。
斯科塞斯是在用镜头描述着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也是他一贯的导演风格。
男性始终在斯科塞斯的作品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他的影片不断的重复着他那些关于个人英雄和美国社会边缘现象的观察和思索,在《纽约黑帮》中向往自由却有受到繁复的规矩的约束,女主角被自己所做的事情困扰。
她作为那个时代女性的化身,这就是斯科塞斯要我们讲述的一个生活中的故事。
电影很巧妙地向观众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导演在刻画阿姆斯特朗这一人物形象上用了相当的篇幅,并且融入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我们可以从电影中感受到斯科塞斯的男性主义的影子。
电影在以一个男子的角度来讲故事,透过纽约这个跨越十几年的人生故事的线索,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纽约社会,看到了那个社会中所生活着的人。
综上所述,斯科塞斯都是在透过自己的镜头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缩影,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他只是在冷静的审视这个社会,并且客观的记录下来。
真实---这才是马丁·斯科塞斯真正不变的风格,已经让人清晰地看到一个由斯科塞斯一手创立的世界和电影制作风格,具有一种强烈真实感
的暴烈之美。
参考资料:
1、《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作者:乌兰
2、《电影美学》作者: 巴拉兹
3、《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作者: (英)汤普森/(英)克
里斯蒂
4.《奥逊·威尔斯论评》作者: 安德烈·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