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歌创作研究

合集下载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韩愈以他独特而深刻的文学观念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
讨韩愈的文学观念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风格。

文学观念
1.古文复兴:韩愈主张恢复古代经典,强调语言简练、意义明确、规范严谨。

2.史称立言:韩愈认为历史是对德行和事实评价最公正客观的标准,主张以
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指导。

3.才性说:韩愈提出文才来源于天赋和勤奋,强调真才实学比社会地位更重
要。

诗歌风格
1.内容丰富多样:韩愈的诗作内容广泛涉及政治、时事、道德伦理等方面,
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品质的关注。

2.语言淳朴自然:韩愈的诗风追求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内涵丰富的思想,
避免华丽辞藻和夸张修饰。

3.音节谐美:他善于运用音韵变化和韵律配合,创造出优美的音乐效果,使
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4.象征意义:韩愈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段抒发情感,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影响与评价
1.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韩愈的文学观念奠定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对后
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地位备受争议:尽管有一部分人认为韩愈过于保守,缺乏灵活性,但
他在思想和艺术上仍被广泛赞誉为杰出的文学家。

通过对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的独特贡献,以及他对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简述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简述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简述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韩愈是唐朝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有:
一、追求自然。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自然为主题,他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把自然的美景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自然的美丽和人的温暖。

二、崇尚儒家伦理。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儒家伦理为主题,他把儒家伦理的思想
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他对儒家伦理的尊重和赞赏。

三、追求实用性。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实用性为主题,他把实用性的思想融入到
诗歌中,表达出他对实用性的重视和认可。

四、追求精神境界。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精神境界为主题,他把精神境界的思想
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理解。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自然、儒家伦理、实用性和精神境界为主题,他的诗歌创作
不仅把自然的美景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伦理、实用性和精神境界的思想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他对自然、儒家伦理、实用性和精神境界的尊重和赞赏。

韩愈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而且也为后世的文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参考。

试论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

试论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

试论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
韩愈古文创作的成就如下:
韩愈是儒学与儒家思想的奉行者,对佛老思想持排斥态度,他因为极力劝谏迎佛骨的事情,而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他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于艺术上的创新,韩愈诗歌创作具有“奇崛险怪,以文为诗”的倾向。

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状物,韩愈的诗歌在刻画物态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
诣,不仅使诗歌形象突出、绚丽多彩,而且也构成了韩愈独特的诗歌艺术特色。

韩愈除了文学家的身份外,他还有一个更为世人所知的身份——老师。

韩愈曾两次担任国子监博士一职。

国子监其实就是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而韩愈担任的国子监博士,就相当于最高学府的教授。

能胜任这一职位,在文学创作和学术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这一点也能看出韩愈的文学修养。

对于教育或者老师的职能,韩愈在名作《师说》一文中精辟地给出了答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认为,老师不仅仅只是给学生讲授知识,其实更饱含着他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语重心长的教诲、以及寄予的厚望。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韩愈诗歌研究述要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韩愈诗歌研究述要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韩愈诗歌研究述要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韩愈诗歌的研究日益深入。

从古至今,日本学者一直在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继而推进其文化历史和当下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韩愈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综观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韩愈诗歌的
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从诗歌创作和鉴赏的角度出发,从诗歌转型的视角思考,以及从诗歌解读中汲取当代文化意义。

首先,与其他文人流派一样,日本学者也深刻探讨了韩愈的诗歌创作和鉴赏理念,特别是其“不苟话语,言有上下”的独特表达风格。

探讨他的散文性质、抒情性调以及描写生命困境的哲理思考,日本学者尝试从细节中体现韩愈独特的诗歌形态。

其次,很多日本学者尝试用诗歌转型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韩愈诗歌的实质精神,看看韩愈的诗歌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转换和表达。

也就是说,他们发现韩愈诗歌本身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思想,因而加深了日本读者对韩愈及其诗歌的理解。

最后,日本学者也注重韩愈诗歌中潜藏的文化意义,例如韩愈倡导的“道德”观,他所指出的“节俭”等。

他们也特别关注韩愈
诗歌中潜藏的政治思想,如韩愈的反对正统的立场和他追求的文化自觉性,同时也悬然以及研究他所强调的政治运动背景下的社会变革。

因此,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韩愈诗歌研究成果重要而深远。

他们不仅深入剖析韩愈的诗歌个人特色,还从多种视角重
新审视韩愈诗歌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与人类智慧,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试论韩愈诗歌奇崛的艺术风格

试论韩愈诗歌奇崛的艺术风格

试论韩愈诗歌奇崛的艺术风格指导教师作者摘要:韩愈诗歌以其奇崛不群的诗风,独树中唐诗歌一派大纛。

他的诗作中虽偶有佶屈聱牙之瑕,但瑕不掩瑜,韩诗正越来越以它奇崛的特质,放射出其奇诡绚丽的光彩。

毋庸置疑,韩愈以不因循前人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奇崛雄豪的意境创设和超异寻常的奇异想象,为自己的诗歌创造铺就了一条通天大道。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我们有必要作一番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奇崛风格诙谐戏谑浪漫韩愈,字退之,中唐诗人,南阳(今河南孟县),韩氏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比韩愈晚半个世纪的晚唐诗人司空图形容韩愈诗歌艺术风格说:“韩吏部诗歌累百篇,而驱驾气势,如掀雷扶电,撑扶于天地之间。

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一言蔽之,奇崛,就是韩诗艺术上突出的表现,或突出的风格。

韩愈以他的奇崛,独树唐诗一派大纛,和元白诗派及其它诗派一起,大大活跃了中唐诗坛,造就了唐诗至盛唐以后又一个鼎盛局面。

一、韩愈奇崛风格的形成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到韩愈诗歌时说:“韩昌黎生平的心慕力追者,唯李杜二公。

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

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唯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之注意所在也。

”按此说法韩诗奇崛风格的形成原因是:一是韩平生心慕力追者唯李杜二人,他的奇崛诗风的形成,和学习李杜关系很大。

二是韩才大学博不甘居人后,但李杜在前,诗歌发展已备极壮观,难乎为继,欲辟新径,唯李杜奇崛处“尚有可推扩”。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韩诗中提到李杜的诗句很多,而且他总是李杜并举,持平的态度也很突出。

在《调张籍》一诗中,他曾对自己的心慕力追李杜的心情和感受亦有极形象的描写。

另外,韩愈不但在政治上极有抱负,在文学上也是很自负的。

“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

他学习李杜,是自李杜始,希图有所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模拟李杜。

他在李杜之中寻求的是个人发展的途径,扩而充之,从而超出李杜,另树一帜。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论文题目作者论韩愈的“以文为诗”中唐时期,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关键性的领军人物。

他的创作在引领了当时的文学风潮外,还沾溉一代宋诗,使宋人在唐人之后摆脱唐诗束缚扩展出一片诗坛新天地。

而这位领军人物就是被后人称为韩昌黎的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曰“文”,又称韩文公。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他的一生,无论是在政治、哲学,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

苏轼曾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1(《潮州韩文公庙碑》),从文、道、忠、勇等方面概括韩愈一生的事业。

而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一是领导了唐代中期的古文运动,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二是尝试并倡导“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手法。

其中,尤以“以文为诗”最为引人注目。

连史学家陈寅恪也不禁赞道:“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

”2当然这种创作倾向正是韩愈作为一位古文大家而具有的独特成就。

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学背景、艺术特征两个角度来研究韩愈的“以文为诗”。

一、“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古文”(专指秦汉散文)是出现于中唐时代散文的特有名称,是相对骈文而言。

首先提出这一名称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而这一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文学规律的,它是中唐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

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统治者信佛侫道,更加重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士人心态的主流已不是初盛唐时期的昂扬与奋发,文学的面貌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

面对复杂的政治社会形势,他们希望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儒学,挽救时弊。

韩愈的诗歌创作与儒道精神

韩愈的诗歌创作与儒道精神
韩 愈 的 诗 歌 创 作 与 儒 道 精图分类号 : 0 1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河南
新乡
430 ) 5 0 7 文章 编号 :0 8 9 5 (0 10 — 1 7 0 1 0 — 2 X 2 1 )4 0 6 - 2
摘要; 来 被作为儒 家的杰出代表人物, 韩莲 是唐代反佛老的勇士。或因如此, 他的诗歌创作也历来被人们重点从儒家的角度 进行研究, 然而生活于儒 、 道都得到张扬的时代氛 围中, 释、 他的世界观、 丈学创作不-能只受一家之言影响。 - r
关键 惫 诗歌 儒 幕 道教 《 赤藤杖歌》 描写一根普通的赤藤杖 韩愈生活的唐朝是我 国漫长 的封建 社会里唐代 是我 国漫 长 的封建社 会中一个少有的思想 较为 自由和活跃 的时代 。在唐朝 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血淋漓 。 近 3 0年统治历 程 的绝 大部分 时间里 , 、 、 思想 同时得 到 0 儒 释 道 又云羲和操 火鞭, 螟到西极睡所遗 。 提倡 和发展 , 它们相互 斗争又相互妥协 , 到了 中唐 , 已经形成 儒 、 释、 道三足鼎立的稳定格 局。生存于儒 释道都得 到张扬 的时代 背 “赤龙拔须 ” 和“羲和操火鞭 ” 都触 目惊心, 令读者虽未亲见, 却 也 能 深受 感 染 。 景 中. 韩愈 的诗歌创作也 明显受到 了儒道精神 的影 响。 他在创作中运用道教意象的范围非常广泛, 不但在记事 、 写人 、 写景状物的诗作中运用道教意象 而且 即使是言志诗也是如此 。 从世界 观 , 行为上看 , 愈身上 明显 体现 出儒 家思想积极入 韩 世. 服务于社会 和政治 的倾 向。 《 杂诗》 为讥 讽那种 只为 功名而为 文 的人所 作, 中多作 是 诗 如“独携无言子, 升昆仑颠 。长风飘襟据, 共 遂起飞高 生 活于风雨飘 摇 、 国势 日颓 的中唐 , 韩愈力 图从 重振儒家思 神仙 之语, 想人手 . 整顿民心 , 以有利于王 朝的统治 和国家的安定 。元 和十 圆。 下视 禹九州, 一尘集毫端 。 遨嬉未云几, 下已亿万年 ”、 “翩然 四年 (1)唐宪宗 自法 门寺 迎奉佛 骨 回宫 供奉 , 时扰动 朝野 , 下 大荒 , 8 9, 一 被发骑骥骄 ”。昆仑 乃道教神仙 居住之所, 大荒是远离 韩愈作 《 佛骨表 》 上书宪 宗 , 乞 以此 骨付之有 司 , 论 , “ 投诸 水火 , 世 间污秽之地,抱朴子 ・ 《 博喻篇》有 “逸麟逍 遥大荒之表”的话 永绝 根本” ,这种大 义凛然 的无私 行为却 被皇帝 认 为是大 逆不 语 。作者 以此表脱俗之志 。另如《 射训狐 》 《 、忽忽》 等诗 也是 同类 ‘ 道 , 差点被处死 , 使他 最后在裴 度等人 的救 助下才被贬 为潮州刺 作 品。 史 。韩愈在《 迁至蓝关示侄 孙湘》 左 的诗 中表 述 了自己被贬离开 ( 诗 歌 中 的 隐逸 情 绪 二) 京 师 后 凄 凉无 奈 的 心情 : 韩 愈在 青壮年时代 即偶 有归隐之 心。《 归彭城》 一诗写于贞 朝 封 奏 九 重 天 , 贬 潮 阳路 八 千 。 夕 元十六年 , 韩愈时年 3 3岁 。诗歌先是忧时伤乱 , 叹抱 负不 能施 感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展, 然后 写道 :乘闲辄 骑马 , “ 茫茫诣空陂 。遇酒 即酩醉 , 君知我为 谁? 诗句语含悲愤 , ” 已开始流露欲去 山水 、 酒间寻解脱之心。 再看 云横秦岭家何 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 意 . 好收吾骨瘴江边 。 《 怀之 五》 秋 : 即使在贬到偏远 的南 方之后 ,韩 愈也仍然兢 兢业业地 为百 离 离 挂 空 悲 , 戚 抱 虚警 。 戚 姓造 福 。他 在 阳 山呆 了一 年 ,有 惠 于 下 。及 公 去 , 姓 多 以 公 之 “ 百 露 泫 秋 树 高 , 吊寒 夜 永 。 虫 敛退就新懦 , 营悼前猛。 趋 姓命 其子”。 在潮州 , 他设学校 、 除鳄鱼 ; 任袁州刺史 时 , 他设法解 放男 女奴 隶七百余人 。 归愚识夷途 , 汲古 得修绠。 在危 急的形势下 ,韩 愈还每每 以一 介书生表 现出舍生 取义 名浮犹可耻 , 味薄 真 自幸 。 的刚烈的一面 , 充分体 现了儒家志士的凛然气节和忠贞风骨 。长 庶几遗悔尤 , 即此 是 幽屏 。 庆二f 2, 8 )镇州 王廷 凑反叛 , 2 朝廷派韩愈 去宣抚 。唐穆宗认 为此 这首诗就表 现了道家 内敛 的倾 向 , 表达 了诗 人要抛弃俗务 、 行 凶多吉少 , 于是特别 嘱咐韩愈不必深入虎穴。韩愈却认 为绝对 恬养性情的愿望 。在被贬南方之后 . 韩愈诗 中的隐逸情绪就更明 不能 “ 受君命而滞 留 自顾” 于是 奋起策马疾驰孤身入敌营 。王廷 显 了 , 歌《 斋有 怀》 《 , 诗 县 、 赴江 陵途 中寄赠王 二十补 阙李 十一拾 凑列 甲士于庭 , 阵以待。韩愈慷慨激 昂, 严 晓以厉害 , 竟然不 战而 遗李二 十六员外翰 林三 学士》 《 阳楼别 窦 司直》 中都有所 反 、岳 屈人之兵 . 令叛军 归服 了中央。这一传奇般 的经历 中韩 愈所 表现 映 。 了晚年 , 到 韩愈诗风渐趋平淡 , 退隐意识更 强了。 如赠和裴度 出的英勇 与智 慧 , 以让无 数武将 汗颜 和神往 。可以说 , 足 韩愈 的 的诗《 和仆射相公朝 回见寄 》 : 社会行为 比较充分地体现 了儒家 的人世理想 。 尽瘁年将久 , 公今始暂 闲。 事随忧共减 , 诗与酒共还 。 就韩愈思想来看, “他 的政 治思想 、 学术观点 比较复杂, 主要 放意机衡外 , 收身矢石 间。 渊源于儒家, 但也有一些 ‘ 离经叛道 ’ 的言论” 。 秋 台风 日迥 , 正好看前 山。 诗 中流露 了较浓 的隐逸思想 。其他如 《 归赠孟东野房 蜀 将 韩愈现存诗 四百余 首 ,这些 诗作 中反 映重大历史 事件 的不 多 . 映社 会 现 实 的 面 也 不 宽 , 诗 歌 里 , 多 的 是 表 露 私 人 情 客》 《 反 在 更 、 赠崔立 之评事 》 《 内朝 贺归呈 同官》 《 爽》 , 、南 、示 等 都显 现 出 对 隐 居 生 活 的 艳 羡 。和 中 国古 代 无 数 文人 一 样 , 隐 的情 绪 一 归 绪 , 达 对外 在 世 界美 的感 受 , 露 出较 浓 的 道 家 、 教 色 彩 。 表 流 道 直 伴随着韩愈 . 这既是他积 极人世之 心的一股 巨大分 裂力量 , 也 f 1 中 丰 富 的道 教 意 象 一 诗 道教 天尊鬼神 的信仰 , 飞升羽化 的理想 , 斋醮符 咒 、 丹服 是他 心理获得平 衡的重要 因素。 炼 ( 追求奇 、 、 的创作倾 向 三) 险 怪 食的手段 . 使之给人 以热烈迷 狂的情绪 。它带给文学 艺术 的 , 因 中唐 时争斗 、 杀戮 、 亡成 了生活 的主要 内容, 治颓 势无 死 政 而是一种追求绚丽神奇 的审美情趣 , 一种 色彩缤纷 、 瑰伟怪 诞 的 法 挽回。时代的凄风冷雨 中, 和谐之美被不 断破坏着, 、 、 险 怪 丑 意象 群。 在《 孟东野失子》 这首诗 中, 韩愈 。内容不过是 吊慰死了儿子 的因素作 为社会 内容 的重 要组成部分 E益进入 文艺 的表达领 域 l 的朋友 , 这样 的诗本 不必和道教 意象挂钩 , 但是韩 愈也运用 了道 和 诗 人 的心 灵 。道 教 奇 特 的意 象 世 界 、 神秘 的 思 维 方 式 为 奇 、 、 险 教意象 . 编造 了一番上天人地 、 灵龟 问讯 、 天帝以宽言 相解 、 灵龟 怪使这种审美心理提供 了滋 生的土壤 。 又托梦于孟郊 的荒诞 经历 , 写得奇 崛幽默 。 韩愈的 《 陆浑 山火~ 首和黄甫浞用其韵》 ( 是 下转第 9 2页 )

感春 韩愈 诗歌鉴赏

感春 韩愈 诗歌鉴赏

感春韩愈诗歌鉴赏
《感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

诗歌开头,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他提到了春日的阳光明媚,景色宜人,花朵盛开,春风吹拂着大地。

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倍感生命的活力。

他用“欣欣向荣”来形容春天的充满活力和繁荣景象。

然而,接着诗人却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和感慨。

他把春天与人生相比,指出春天虽然美好,但人们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

他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通过描绘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有限,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诗的结尾,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思考。

他说:“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

”这里的千金散尽,烹羊宰牛是指生活的享受和追求,而诗人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不如放下世俗的欲望,享受当下的快乐。

他提到了岑夫子和丹丘生,这是两位著名的古代学者,诗人借用他们的名字,表达了对理性思考和追求生命真谛的呼唤。

通过《感春》这首诗歌,韩愈表达了对春天美丽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通过对春天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歌在韩愈的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唐代诗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一)

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一)

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论⽂关键词:韩愈诗歌风格奇险论⽂摘要:提起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般都认为韩诗奇险怪僻,其实不尽然。

⽂章解读了韩愈诗歌创作的历程,探析了韩诗奇险风格形成的原因。

提起韩愈,⼈们⾸先想到他是⼀位杰出的散⽂家,他被苏轼誉为“⽂起⼋代之衰”,对后世⼀千多年的散⽂创作产⽣过巨⼤影响。

其实他的诗歌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诗歌创作上,韩愈也⾼举“古⽂运动”的⼤旗,创⽴了新的流派,但后⼈对韩愈的诗风历来有许多争议,笔者集中拜读了诗⼈各个时期的诗作,觉得韩愈为诗的风格也如他的散⽂⼀样,浑浩流转,独⽴特⾏。

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散⽂创作不仅某些思想内容⼀以贯之,在表现⼿法上,亦有明显的散⽂化倾向,这与他提倡儒学复古、反对骄⽂是⼀脉相承的。

“不平则鸣”的⽂字观点在韩愈的诗中继续体现出来。

韩愈诗歌在表现⼿法上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追求奇、特、险、怪。

他不⽢平庸,敢于向社会挑战,敢于与潮流背道,敢和命运抗争,⼀⽣坎坷,在潮起潮落中展⽰真我,显⽰出豁达、好强、⽆所顾忌、锋芒毕露的个性。

在艺术上创新求异,⼤胆采⽤前⼈不常⽤的内容、句式、意象,使诗歌呈现出“奇崛险怪”的特点,但⼜并不都以奇险见长。

他的诗可以清幽如⽔,也可以奔涌如瀑,更可以奇险如坚冰怪⽯。

韩愈出⽣时,李⽩已去逝,三年后杜甫也谢世,到韩愈的时代,唐代诗歌成就的最⾼峰已过去。

韩愈作为诗⼈,其得益的是有许多前辈作楷模,可供他学习和借鉴;困难的是要超过李、杜等⼤诗⼈,是相当不易的。

⽽韩愈的性格及他个⼈的才华,使他决不肯做个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所以他必定要开拓新领域,创造⾃⼰的流派,形成独特的风格。

赵翼《威北诗话》认为,⾄韩愈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变化,终不能再辟⼀径”,故只能求之奇险。

纵观韩愈的诗歌道路,奇险诗风的形成与特定的⽣活时代、与诗⼈的性格和⼈格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唐特定的历史时代使韩愈在亦官亦仕的⽣活中,忽沉忽浮,忽枯忽荣,⽽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歌发展。

浅析韩愈诗歌险怪奇崛的艺术境界

浅析韩愈诗歌险怪奇崛的艺术境界
黎好 生造字 句 , 正难 其 自我作 古 , 吐词 为经 , 他人 学
之便觉不妥耳 ” 。韩愈在《 阳楼别窦司直》 《 岳 、 荐 士》 《 、送无本师归范阳》 等名篇, 遣词造句都诙诡奇 崛 , 成独特 的效果 。韩愈 本人 写诗力 求 险怪新 奇 , 造
雄 浑重气 势 , 曾 说 自己写 诗 是 “ 语 破 鬼 胆盘硬 语 , 帖 力 排 算 ” 意思 妥 ,
象。综观韩愈诗歌 , 险怪奇崛” 其“ 的艺术风格具体 表现在语 言运用 、 艺术 构 思 、 象 营造 、 意 主观 思 想感 情 等方 面。


好 用奇宇 新语追 求奇 险 的艺术效 果
为 了追求 奇 险 的艺 术效 果 , 愈 在语 言 创新 上 韩 下 了一 番功夫 。他 在诗 歌 语 言运 用 上践 行 “ 陈言 务 去 ”力求 新奇 , 用 奇 字 新 语 , 如 袁 枚 所 说 : 昌 、 好 正 “
诗派的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为奇险怪异 的创新趋向,
体 现 了中唐诗歌 风 格多 样 化 背 景 下 的审美 追求 , 成
为 中唐对期 一个独具 特 色的 诗歌 流派 。
《 全唐诗》 编存韩愈诗 歌 1 O卷共 30多首, 0 尽 管其诗 歌风格各 异 , 是 不 少学 者 在 研究 韩 愈 诗 歌 但 时, 都认 为其 诗歌 的 审美 理 想 是 “ 奇怪 异 ” … 韩 雄 。
NO. 01 3 2 0
Ge e a . 9 n rl No 6
浅析韩愈诗歌险怪奇崛的艺术境界
孥 彦 华
( 口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宁 营 口 150 ) 营 辽 10 0
摘 要: 韩愈作为中唐 韩孟诗派的核心人 物, 在诗歌风格的探 索方面也独树 一帜 , 与孟郊 等人一起构成 中唐 时期一个独具 他

韩愈诗歌创作

韩愈诗歌创作

韩愈诗歌创作韩愈是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人影响颇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也有重要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印记。

今天,我们就去领略韩愈独特的魅力。

韩愈诗歌创作不仅数量众多,且质量也很高,古往今来,其文影响最为深远,非他莫属。

《南山诗》、《石鼓歌》、《原道》等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因此,这些都是韩愈诗歌的精华所在,深刻地反映了韩愈思想的本质,体现了“昌黎文章,气壮山河”的美学风格。

韩愈诗歌有其独特的风格:雄奇奔放,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悲愤激昂,纵横驰骋,却又笔锋犀利;格调或慷慨激越,或哀婉缠绵,跌宕起伏,变化无穷;情趣或雄浑壮阔,或旖旎幽妍,既富有理性思考,又洋溢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首诗中窥得一斑:《感二鸟赋》是一首典型的感物言志的抒情小诗,这首诗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给下层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作者把自己比做那不幸的受难者,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作品感情真挚,令人动容,但是,我们应该理智地去看待作者的行为,也要顾及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而不是一味地去嘲讽,毁谤他人。

《新修滕王阁记》是一篇议论性的骈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该文运用驳论的方式,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呢?回答很明确:“修不因循,处事不眩惑”。

该文的语言有气势,议论深入,说理透彻,也符合骈文的特点,读来酣畅淋漓。

它向世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加选择、不分主次地对各种事务都加以论述是危险的。

文章紧扣“修”和“处”两个字,围绕“因循”和“眩惑”两个问题展开了辩证的论述,阐明了正确的治国之道。

该文虽然不是说理,但充满了理性的光辉,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自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耐人寻味。

《论佛骨表》是韩愈针对当时朝廷党争之祸所写的一篇名作,作者借题发挥,上书皇帝,申述人君治国的至理名言,“可怜生前身后名,皆因荐福致祸生”,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作者被贬的经历,即千里马死了之后,再好的伯乐也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沦为乱蹄粪土,永远不见天日。

略论韩愈诗歌的创新

略论韩愈诗歌的创新

略论韩愈诗歌的创新xx海中国诗史上有“四大诗人”之说——李、杜、苏、黄,李、杜为唐人,苏、黄为宋人。

这两组人物分别代表了中国诗史上的两种诗风——唐风与宋调。

而宋调之成其来也远矣,叶燮《原诗·内篇》云: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租。

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在韩愈以前的文坛上,有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诗歌的革新,他们为昌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杜甫所称道的元结,实开元和诗坛元白新乐府之先声。

他们都反映民生疾苦,将诗歌向明白易晓方面发展,主张语言的质朴浅易,其末流未免流于浅俗。

顾况虽同其声气,但其诗颇有纵横奇诡之作,实有昭示后人向上一路之意。

大历十才子有较深的艺术修养,有琢词炼句之偏好,却缺乏诗歌意境的创造,亦存在忽略现实人生之倾向,形成其平淡省净的艺术风格。

韦应物、刘长卿、李益为第三层次的诗人。

韦、刘造意清新,内蕴深厚。

李益边塞诗内容丰富,思绪深沉,豪迈慷慨,既承盛唐余绪,又启中唐诗风。

至德、大历年间的诗坛上存在的这三批诗人,都显示了由盛唐向中唐诗风的转变。

以元结、顾况为代表的一派,他们主要是在诗歌内容上发挥过渡作用的。

他们不再象盛唐诗人那样,强调对理想的追求,而开始着眼于现实人生。

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一派,他们刚是在诗歌的艺术上发挥过渡作用的,以平淡省净的风格代替了盛唐诗歌的雄伟壮丽。

而刘长卿、韦应物等介于这二派之间,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过渡作用。

而所有这些,都为元和诗人提供了一个借鉴,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才性、嗜好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与责任感来选择自己的方向,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力图以显自己的才思。

而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形成了两大派别: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一派痛切于大历诗人关心民瘼不够,则远绍汉魏乐府民歌,以矫大历诗歌内容之浮,成就巨大,成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派的成就是巨大的,只是元白一派终为唐调,并没有给后人开启出多少新路子。

以韩愈、孟郊为首的一派则主要从风格上来矫大历之浮,以奇崛之辞,发幽忧之思,并非没有反映社会政治的外部世界,而是主要从士人们郁结愤激的内心世界来认识社会人生。

论述古代文论家韩愈的文学观和他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论述古代文论家韩愈的文学观和他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韩愈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论家,他对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贡献。

在他的文学观中,他强调文学创作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求作品对人民生活有所关怀,并提出“文以载道”的理念。

他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成就,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韩愈的文学观出发,探讨他对诗歌创作的深远贡献。

一、韩愈的文学观韩愈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和文论家,他的文学观为后人所重视与传承。

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作品要对社会生活有所关怀,要有价值取向。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他认为作为文人,应该立足实际,以文学作品影响社会,使社会风气更加良好。

这种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唐宋时期尤为突出,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起到了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二、韩愈对诗歌创作的贡献在诗歌创作方面,韩愈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愈提出了诗歌应该有“雅俗共赏”的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不应该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要受到广大人民裙众的喜爱。

他倡导诗歌应该表现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情感,力图使诗歌从精英文学的象牙塔中走向民间,使诗歌成为广大人民裙众所共赏的文学形式。

这一观点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形式,使诗歌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人民生活。

韩愈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也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他的《滕王阁序》中,他对古代诗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探讨。

他认为诗歌应该注重表现现实生活,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裙众。

他还提出了“以经传之,以史述之”的创作观点,认为诗作应该借鉴历史典籍和经典故事,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这些观点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诗歌的题材,使诗歌更加融入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底蕴。

韩愈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和文论家,他在文学观和文学创作方面的贡献为后世所铭记。

他倡导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韩愈的诗歌在艺术特色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题材选择上,韩愈的诗歌不拘于传统的题材和主题,偏向选择一些非传统的、冷僻的、甚至有些奇异的内容。

例如,他的《调张籍》一诗,表达了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崇敬和赞叹,这在诗歌中是非常罕见的。

此外,他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则以月蚀为题,写出了独特的天文感受。

2. 风格上,韩愈的诗歌呈现出雄奇、豪放、险怪的特点。

他的诗歌语言不避险恶,敢于探索和尝试,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例如,《陆浑山火》一诗,以火灾为题材,用惊险的笔触描绘了火灾的恐怖场景,表现出强烈的写实风格。

3. 技巧上,韩愈的诗歌常常采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以及富有哲理的反思和质疑。

例如,《记梦》一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他的诗歌还常常使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韩愈(767年-824年),唐代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四公”之一,其诗歌被誉为“韩文公诗”。

韩愈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韩愈的诗歌创作注重情感真挚。

他在《送杨凝式》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情,笔下的深情真挚感动人心。

在诸多咏史叙志之作中,韩愈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英雄气概的描写,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中情感流露自然真挚,触动人心,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刻体验。

其次,韩愈的诗歌语言平实朴素,追求文字的清新自然。

他反对唐代盛行的艳丽辞藻,提倡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诗意。

在《长歌行》中,韩愈运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不加修饰的文字却表现出深邃的情感。

他倡导“文如行吟”的写作风格,主张文字要清新淳朴,不加雕琢,以意境感染读者,这种以情动人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后世文人。

此外,韩愈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创作技巧。

他善于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为优美流畅。

在《洛阳女儿行》中,他用对仗的手法展现了洛阳女子的风采,令人赏心悦目。

同时,他善于运用抒情、叙事和议论等不同写作手法,使作品更加多样化。

韩愈还重视诗歌的音韵美,讲究音节的韵律感,使诗歌的节奏感更加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具有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等艺术特色。

他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人所传颂。

韩愈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价值,赢得了历代文人的景仰和推崇,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韩愈研究述评

韩愈研究述评

韩愈研究述评
韩愈(768824年),字好古,号崇炎太祖,又号洗马、西陵居士,晋朝著名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其中《魏书》、《汉书》、《伤寒论》、《晋书》等历史著作,更是汉学史上千古绝唱。

论文主体以古代诗词、历史著作和文学理论三部分为主要内容来论述韩愈,首先阐述韩愈的诗词,他的诗思觉敏锐、歌谣婉转,抒发情怀明快,诗歌流传甚广,被誉为“宋诗三大家”之一;其次,阐述韩愈的历史著作,他撰写的《魏书》、《汉书》、《伤寒论》和《晋书》被誉为史学家的绝唱;最后,论述韩愈的文学理论,他的诗词理论是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经典,他的文学观点深刻、发人深省,开创了“文采明净”的新时期。

在韩愈的诗歌创作中,他鼓舞人们“遵祖宗仁义”,强调“以义礼为根本”,一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愈在历史著作上,虽然直接受到前汉史学家司马迁以及唐代史学大家班固的影响,但他却大胆革新,把注重现实与探究历史事件起因融合在一起,在史学史上留下了极大的成就。

此外,他的文学理论也是不可多得的,他的文学观点和言论为后世文人对名家诗词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规
范和纲要。

从以上所述可知,韩愈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者,他的文学理论和作品,无论是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在深刻和广泛的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总之,韩愈的文学成就证明,只有勇于求新,勇于探索,才能够创造出古典文学的伟大贡献。

他一生终究追求的,是如何脱胎换骨而又融会贯通的改革,而他的文学成就,正是其中的写照。

试论韩愈诗歌创作情况

试论韩愈诗歌创作情况

试论韩愈诗歌创作情况韩愈,字退之,为唐代杰出诗人,他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这一方面使他在步入官场后的一次次政治漩涡中屡受打击,另一方面也致其诗歌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以下将从韩愈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方面试论韩愈诗歌的创作情况。

(1)韩愈诗歌的艺术特征韩愈多做长诗,其诗风向怪奇一路发展,他的诗歌是一种超乎常情的创造,惟其超常,所以生新,惟其生新,所以怪奇。

怪怪奇奇,戛戛独造,乃是韩愈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①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

《南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全诗l02韵,长达一千多字,连用七联叠字句和51个带“或”字的诗句,铺写终南山的高峻,四时景象的变幻,令人读来虽觉十分详尽,却又颇为烦琐。

而韩愈另一首著名诗作《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浞用其韵》,极写一场山火的强猛酷烈,风卷着火,火借着风,轰轰烈烈,漫山遍野地燃烧开来,直烧得天昏地暗、乾坤颠倒、神焦鬼烂、日月无光、水陆动物无处藏身。

这里诗人赋予山火一种狂野暴烈的力量,以泼墨法大笔渲染,巨细靡遗,极尽形容描绘之能事,与此同时又创造出“山狂谷很”、“天跳地踔”等怪奇意象,使得诗意益发光怪陆离、狰狞震荡。

②韩愈诗歌大胆创新,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融叙述、议论为一体。

《山石》全诗单行顺接,不用偶句,不事雕琢,按照时间顺序,直书所历所见,诗人的游踪在有条不紊的叙述中一一展现出来。

陈寅恪称其诗“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

③韩愈不仅以散文的章法结构诗篇,而且还在诗中大量使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法,尽力消融诗与文的界限。

《嗟哉董生行》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完全打破了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在形式上表现为新颖、生僻、怪奇,散文倾向也更为明显。

④韩愈还无视古典诗歌重形象、重比兴、重趣味的传统,屡屡在诗中大发议论,直接表述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形成了以议论入诗的特点。

试析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上的创新

试析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上的创新

试析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上的创新。

(1)韩愈多创作长篇古体诗,以气势雄放和意象诡奇见长,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他以古文之浑灏溢而为诗,波澜壮阔,手法变怪百出,可惊可叹。

如《南山诗》写南山的高峻和景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句加以铺排描写,穷形尽相,罗列比喻,这是一种散文化的赋体手法。

又如《山石》,按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写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细致;全诗以“单行”散句贯串,写景刻露,造语生僻,句断而意脉相连,就是有意把诗写得不像诗,追求“非诗之诗”,如《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豼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从语气到句式,已完全散文化了。

(2)“象外逐幽好”与“横空盘硬语”为韩愈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

他才气纵横,生性好奇,勇于创新,为避免诗歌因平易流于油滑一途,在艺术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

如《陆浑山火》中对山火的描写:“……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用“天跳地踔”、“神焦鬼烂”等怪奇意象,形容山火的狂野暴烈,写得光怪陆离,狰狞震荡。

其着色的浓烈、选辞的怪僻和构辞的异样,在诗歌创作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异乎常情的创造。

他在《调张籍》诗中道:“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作诗追求险怪,终会走到“以丑为美”的地步,即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

追求非诗之诗和以丑为美,可以造成艺术表现形式的怪奇和生新,但也容易将诗写得不是诗,毫无美感。

不过,韩愈在贬谪期间写的作品,虽是以文为诗,且著意收罗奇语,多险怪意象,但因有真情实感贯注,仍不失诗的感染力。

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白居易诗歌之坦易和韩愈诗歌之奇警(2014-08-16 22:32:17)转载▼分类:白居易研究标签:白居易与韩愈诗不同成因摘要:白居易诗歌之坦易和韩愈诗歌之奇警表现在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诸多方面,这种不同是由二人不同的人生定位、文学见解、审美趣味以及对读者的重视程度不同等原因所造成的。

韩愈的诗歌创作

韩愈的诗歌创作

韩愈的诗歌创作韩愈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被称为“古诗三宗之首”。

他的诗歌创作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创新,对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均有重要影响。

韩愈的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了诗歌的题材和形式。

韩愈的诗歌不仅写了古代传统的题材,如山水、花鸟、哀怨、咏史、怀古等,还写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题材,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同时,他还创新了诗歌的体裁,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2.加强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韩愈的诗歌不仅着重描绘景物,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他在诗歌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文化观点、社会观点等,如批判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偏袒,呼吁政治改革、社会进步;批判当时的文化流行,主张文化复兴;提倡人道主义,呼吁人们关心贫困群众等。

3.强化了诗歌的艺术性。

韩愈的诗歌不仅有思想内涵,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运用了生动的描写、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精妙的结构等手段,使诗歌充满了韵味和感染力。

4.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韩愈的诗歌不仅对中国古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的诗歌不仅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们所借鉴和吸收,也为世界文学史上的诗人们所借鉴和吸收。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创新,对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均有重要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有思想内涵,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韩愈的诗歌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些著名的作品如下:1.《与友人书》。

这是韩愈的一首著名诗歌,写了他与朋友的友谊。

诗中描述了两个朋友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形成了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被视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2.《行路难》。

这是韩愈的另一首著名诗歌,写了他的人生经历。

诗中描述了韩愈面对困难、艰辛的人生旅程,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这首诗被视为韩愈的人生哲学体现。

3.《阮郎归》。

这是韩愈的另一首著名诗歌,写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描述了韩愈在外地工作时对故乡的思念,希望能尽快回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诗歌创作研究本世纪的韩诗研究成果远远不及韩文研究成果多,成绩也稍逊一筹,不过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则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取得了较明显的的进步。

所以下文将以七十年代末为界,将本世纪的韩愈诗歌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进行介绍。

八十年代以前从本世纪初开始,学界就已经对韩愈诗歌作了较具现代学术意义的研究。

本世纪较早面世的韩诗研究论文是李详的《韩诗证选》,该文将韩愈引用、化用《文选》中的诗句一一排比出来,认为“韩公熟精选理与杜陵相亚”。

此后的四十多年中专论韩诗的文章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如王任叔的《韩愈的诗》是对韩愈内容和艺术进行综论的文章。

徐霞的《韩诗诠订》旨在对韩诗作文字考订、训诂以及诗意的串讲、笺释,是作者欲作韩诗“集解”的先导工作。

层冰的《韩诗札记》则在李详文之外,又列出一些韩诗中化用“文选”的若干诗句。

程会昌的《韩退之听颖师弹琴诗发微》、《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及其与沈祖棻合著的《与徐哲东先生论昌黎南山诗记》都是在对韩诗具体分析、解说中见出新意的文章。

其中第二篇文章对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进行笺疏、分析,“觉其模写物象,度越古先;体物既精,状物尤美。

盖真得宛转、徘徊之妙,远轶棠华、秋兰之咏”,其中最可注意者就是作者在分析诗意时引入现代科学中的光学原理,使得前人难索的“退之自辟之境”凸现出来了。

与沈合著之文为了确解诗意,特为介绍了近代登山运动者的经验,也是引用近代科学知识解释诗歌的有益尝试。

而朱自清的《论“以文为诗”》则涉及到韩愈“以文为诗”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后来宋代诗风的积极影响。

五六十年代,专论韩诗的论文依然不太多,注重理论探讨的文章主要有钱东甫的《关于韩愈的诗》、邓潭州的《论韩愈的诗》,对韩诗进行笺释、系年、考订的文章则主要有钱仲联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徐复的《韩昌黎诗拾诂》、江辛眉的《读韩蠡解》等。

五六十年代韩诗研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对韩愈诗歌特点的不同看法和韩诗整体评价的争议。

陈寅恪认为韩诗是“以文为诗”,他在《论韩愈》中说:“退之以文为诗,诚是确实。

......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对韩诗这一艺术特点极为称赏。

而钱东甫在其《关于韩愈的诗》一文中则提出相反之意见。

他说韩愈不是“以文为诗”,而是“以赋为诗”,韩愈“采取了较多的’赋‘的手法,以此来’直书其事,寓言写物‘,抒发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并且通过他的诗人的丰富想象来概括他所感受的形象。

可见说来说去,这仍是’以赋为诗‘,不是什么’以文为诗‘”。

当时人们对韩诗喜用僻字晦辞和窄韵,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如钱东甫就认为“韩诗中有一部分比较艰险,难于体会及学习,这是事实。

然而也不能因此就贬低韩诗的全部价值,或者拿它和其他诗派比较高下。

......韩诗爱用窄韵显功夫,历来也很被人诟病,因为这样不能不选用一些少见的字来押韵,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反而显得生硬。

”而黄云眉在《读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中则认为:“大部分的韩愈的古体诗,都是以这些僻字晦辞,拗腔硬语,作为它们的组织的骨干的。

这是韩诗的基本特征。

......韩诗的要求,是化易为难,是在群众难于表现的形式上,也就是在’水曲蚁封‘上来表现它的技巧。

”这是“不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所谓诗人的一般要求的”,也是“韩诗的感染力的薄弱”的体现。

对于韩诗的整体评价,人们也有分歧。

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五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说韩愈的诗“形式主义地学杜甫晚期锻词炼句,并有了恶性发展”,对韩愈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与此不同,高海夫在《关于韩愈的评价》中认为韩愈的诗是“精华与糟粕杂揉的。

韩愈的确写过不少落后甚至反动的东西。

......但是,韩愈也写过一些很有价值的作品。

首先,他在不少的诗文中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并表达了相当强烈的为民请命的精神。

”邓潭州的《韩愈的诗》也对韩愈的诗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韩愈除写了很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抒发个人怨愤心情的诗篇外,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描绘自然界五光十色、斑斓璀璨,可喜可愕的景物的好诗”。

游国恩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对韩愈诗歌艺术成就的评价则比较辩证:“韩愈诗歌,不仅纠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而且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从而扩大了诗的领域,但是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八十年代以后八十年代以后,韩愈诗歌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近二十年来,不仅有关韩诗的论文和论著数量大增,而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论述深入、见解独到的综论性的论文,如葛晓音的《从诗人之诗到学者之诗――论韩愈诗之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地位》、舒芜的《论韩愈诗》、陈允吉的《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王宏图的《韩愈诗歌情感结构探析》、余恕诚的《变奏与心源――韩诗大变唐诗的若干剖析》、王自周的《试论韩愈诗文的文学语境》等。

其中葛晓音文指出,正如韩愈儒道反映了广大中小地主的世界观和政治利益,韩诗奇崛险怪的风格也根源于寒士们困于科场的不平之鸣。

明道观念的一致是以韩愈为首的奇险诗派形成的主要思想基础,而囚于经书古道的狭隘生活则是产生学者之诗的基本源泉。

因此韩诗的浪漫色彩与盛唐诗之间有极大的差异:盛唐诗人视野开阔,抱负远大,诗歌多富天真浪漫的热情和幻想。

韩愈半世惶惶于举选以求世俗的功名富贵,其诗多取材于经史百家,以随物赋形、实境铺叙争胜;盛唐诗人如岑参的好奇,多以朴素平易的形式表现生活本身的瑰奇,而韩诗之奇,则是以过火的夸张和排奡的语言把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写得千奇百怪;盛唐诗人多以感情驾御诗歌的气势,韩诗则以愤世忌俗的不平之气加上矜才炫博造成声势;盛唐诗人开朗豁达,进退裕如,热爱生活,因而具有健康的美学趣味。

韩愈“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这就使他在生活中多看丑恶而少见美好。

韩愈以丑为美一方面是为了以此出奇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半世穷经的生活容易造成审美的变态心理。

韩诗晚年趋向和平淡薄更说明他那些力大思雄、古奥险怪的长篇多是穷年困守科场的产物。

舒芜文把韩愈的诗歌特点概括为两个:“一是在诗的内容上,通过’狠重奇险‘的境界,追求’不美之美‘;一是在诗的形式上,通过散文化的风格追求’非诗之诗‘。

”这是“在李杜之后,在极盛难继的局面之下,推动我国诗歌艺术继续发展的道路”,“是诗人韩愈对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

而所谓“狠重奇险”的境界,是指韩愈把那些“可怕的、可憎的、野蛮的、混乱的、平凡的东西,乃至’什么也没有‘,都被艺术的强力纳入诗的世界,使之成为’反美‘的美,’不美‘的美”。

所谓“语言风格的散文化”,是指韩愈在诗中“有时表现在造句的平直浅白”,“有时又表现在造句的简括凝练”,“有时又表现在语气纡徐委曲”,“有时还直接运用散文里才常用的语助词”或“在本来完全不需要介词的地方,故意用上散文式的介词,诗语气显得硬健”,“还表现在’古文‘式的’章法‘,讲究虚实正反,转折顿挫”等,使诗歌形式上,形成“反对称均衡反和谐反圆润之美”。

陈允吉文在受到近人沈曾植和当代学者饶宗颐关于韩愈诗歌与佛教有关的观点的启发下,进一步申述了这一论题。

他认为唐代寺庙壁画中的“奇踪异状”和“地狱变相”对韩诗艺术形象的构思和塑造也有很大的影响。

韩愈正是借鉴和运用它的创作经验,在开拓诗歌的艺术形象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他的这一努力,同其它诸方面的条件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气派,以其鲜明而不可替代的特点,在中国诗歌史上立下了一块路碑。

”王宏图文从个性、情感、文化心理结构等角度,考察了韩愈诗中所展示的“独特鲜明的情感世界”。

他认为,“这种种情感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构成了他别具一格的情感模式”:“执著于现实和人世,总是将自己与整个社会、族类的发展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急切地渴望建功立业”,这是韩愈“全部诗歌回旋着的一个主旋律”;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伤感、悲感和怨愤”,“不时流露出对隐逸山林、逃避尘世的向往”,则是他诗歌的情感模式中的另一面。

“韩愈感情模式中的两大构成因素,在其情感世界的发展流变中,相互对立,交替出现或同时并存,不断地发生冲撞和抗击,形成了极为强大的心理驱动力”,“形成了诗人情感结构的动态平衡,诗人的创作也因此被赋予一种惊心动魄的情感魅力。

”我国古代许多作家,存在着与韩愈类似的情感模式,它是“中国抒情作品在传统文化制约下形成的母题之一”,“这种情感模式形成了带有很大惰性的心理定势,封闭、凝滞的特性十分显著”,而这又是与“以儒道为核心的主体文长期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分不开的。

余恕诚文首先批驳了把韩诗之变仅仅归结为形式技巧问题的流行观点,随后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是韩愈的历史使命、心境与韩诗的深层特征。

韩愈赋予自己弘扬儒学,以儒学从政并领导思想斗争的历史使命,形成强烈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个性,这种使命感和心态使得韩诗充满矛盾冲突之美,踊跃躁动之美。

其二,韩诗的深层特征影响了其意象、语言、结构,促成意象瑰奇突兀,语言结构散文化。

其三,世运变化对文运的影响,主要辨析了韩、白先后主盟诗坛、韩诗与宋诗的关系问题。

王自周文从文学语境这一角度,探讨了韩愈诗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论文指出,韩愈的诗文创作有着独特而怪异的文学语境,其主要表现是语义片断场景的独异和修辞手法的个性化选择。

韩愈诗文文学语境的文学实践远远脱离了传统中国文学情志观念的单纯表述,而有力地转向了对意志力量的生命感受的抒写,这是韩愈独特的个性人格和中唐这一特殊时代交相碰撞的结果。

其次,还产生了不少视角各异、见解独特的文章,如阎琦的《韩愈的议论和以议论为诗》、《论韩诗奇崛的艺术风格》、霍松林的《从〈山石〉看韩诗的本色》、李光富的《略论韩愈的平淡风格》、梁德林、陈列的《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吴晟的《幽默:韩愈诗文的另一种美学风格》、王玮的《韩愈的幽默》、马重奇的《韩愈古诗用韵考兼与白居易古诗用韵比较》、姜光斗的《论李白对韩愈奇险诗风的影响》、陈永正的《韩愈诗对岭南诗派的影响》、张清华的《诗到元和体变新:论韩愈诗对杜诗艺术的继承》、李一飞的《韩诗“以丑为美”说》、杨国安的《从意境到气势的转移――韩愈诗派研究之一》、〖日〗下定雅弘的《试论韩诗的诗体变化》等。

其中阎琦前文认为韩诗中的议论有得有失,尚不如杜诗的议论来得齐备和完善。

对于其诗中的议论,应该具体地去分析,总结其得失,而不是简单地否定。

文章还将韩诗中的议论分为四种情态:第一,议论以形象化的语言出之,第二,议论以凝练的语句出之,第三,议论为全篇的结穴处,第四,议论为感情郁结之后自然的喷发。

霍松林文则指出,对于韩愈的诗风,不能以“奇险”或“险怪”作笼统的概括。

如《山石》,“尽管别开生面,自成境界,却不以奇险见长,而是文从字顺,不假雕琢,雄厚博大,俊伟清新”,这是韩诗的“本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