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发展与青春期心理的表现特征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和特点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关注。
以下是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一些突出特点:一、身体发育青少年期是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骨骼和骨骼肌肉系统迅速发育,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大幅度增长。
青少年期也是性征发育的时期,男性青少年会出现声音变低、身体变得更为健壮、出现男性特有的发育特征,女性青少年则会出现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
二、性格与情绪变化青少年期是性格塑造和情绪调整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经历了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他们面临着自我认同、独立性、社会角色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他们的情绪也较为波动,容易体验到喜怒哀乐等强烈的情绪。
这种情绪变化是环境、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积极引导对于帮助他们调整情绪非常重要。
三、认知与智力发展青少年期是认知发展进一步提升的时期。
他们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逻辑思辨、推理判断等能力。
与儿童时期相比,他们对未来目标的规划和思考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此期间,他们开始对自我进行反思,对社会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认知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社交关系的建立青少年期是社交关系的重要时期。
他们开始脱离家庭,与同龄人和社会其他成员建立起独立的交往关系。
他们开始追求自我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
同时,社交关系也可以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风险行为的增加青少年期伴随着风险行为的增加。
一些青少年会试验吸烟、饮酒、烟草和药物滥用等不良习惯,也会面临青春期早恋等风险。
这些行为往往源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自我探索的需求以及为了获得同伴关系的认同感。
家庭和学校等社会机构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对预防和干预这些风险行为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包括身体发育、性格和情绪变化、认知与智力发展、社交关系的建立以及风险行为的增加。
青春期三大心理特征是什么

青春期三大心理特征是什么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命周期中发生较大变化的阶段,不仅在生理上有着明显的变化,心理方面也是如此。
在青春期,人们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变化,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在心理方面,青春期会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这决定了青春期对个体的重要影响。
第一、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个人逐渐摆脱童年时代对待自己的看法的过程。
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开始对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包括对自己的外貌、性格、长处和短处等方面的认识。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想法,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二、情绪波动较大青春期是一个人情绪最为波动的阶段之一,这主要与荷尔蒙等生理因素的改变有关。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情绪问题,同时也可能表现出兴奋、冲动等积极情绪。
这种情绪波动的特征,使他们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青春期时代正值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青少年开始对未来生涯和选择做出重要决策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他们通常会对未来的选择感到焦虑和迷茫,不确定自己要走哪条道路、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这种迷茫和焦虑的心理特征,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业、职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并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和决策能力。
综上所述,青春期的三大心理特征分别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增强、情绪波动较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
这些心理特征在青春期的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x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发育时期,也是个体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生理发育
1、生长发育: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相对比较快,尤其是性别差异较大,男孩子在接近成年时期,高度和体重总量都会大大超过女孩子,成年后,男性声音会低沉很多。
2、生殖发育:青少年这段时期发育的生殖系统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即将青春期的他们,青春期的生殖系统发育的比较快,会出现生理特征上的很多变化。
二、心理发育
1、智力发展:青少年时期的智力思维发育会比较迅速,更加清晰更加逻辑化,同时还会出现讲究实践的思维模式,以实践的方式体现现实的问题。
2、情绪发展:青少年的情绪发育会比较复杂,容易有负面的情绪,比如烦躁、焦虑、尴尬等等;也可以有正面的情绪,如兴奋、激动、狂喜等。
三、社会发展
1、交往能力:青少年的交往能力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从孩子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怯懦,在学习中也有一定的努力,到了
青少年这一时期,交往规范会比较清晰,学会更多的社交技巧,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
2、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青少年这一时期的个体会慢慢逐渐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在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选择。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重要的生物发育时期,也是个体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生理发育、心理发育以及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的特征。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构建自我,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希望别人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
孩子开始规划自己的一生,关注眼下是否开心,同时要关注长远的未来。
家长要多鼓励,给予一定的包容,多让孩子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2、情绪波动过大。
进入青春期后,大脑负责行为的功能已经开始发育成熟,脑部不平衡发育会让孩子爱冲动和情绪波动过大。
另外,在青春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此阶段家长要多关注于孩子情绪,转变之前对孩子的态度,不管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情绪,都要学会着理解和接纳。
3、自我评价低。
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自我评价低,经常感觉到困惑,自尊心下降且容易自卑。
随着年龄增长,还是对自我看法趋于现实,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能力不是很优秀而自卑。
孩子自我评价低时,觉得处处不如人,害怕被他人瞧不起,他们内心非常脆弱和焦虑,易受到伤害,对他人的指责和蔑视特别重要,可能会产生过分防御反应。
4、对性发育困惑。
进入青春期后,生殖系统发育基本成熟,他们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很困惑。
在此阶段可以及时向家长诉说自己的疑惑,不能接触外界的不良环境,合理安排业余生活,多参加文体活动。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如何应对?1、家长要转变认识,从心理深处接受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这种发展变化。
家长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是孩子逐渐长大,逐渐走向成熟的正常现象。
2、家长要转变教育风格,注意说话的口气。
跟孩子交流时的语言和口气很重要。
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说教,千万不要对一个问题没完没了地讲。
特别是妈妈要适度收缩自己的话,别那么啰嗦,别那么多话劳子。
3、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
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不要在外人面前提孩子的“丑事”。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需要自己足够的空间。
家长不要过多的好奇,像间谍一样,翻抽屉、偷看日记、跟踪调查等。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你这样的做法,会被孩子发现,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4、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
青春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通常发生在10至19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着身体、情感和认知各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同的探索:青春期是一个个体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独立性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2. 情感的波动:青春期是情感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青少年常常经历情绪的起伏,情绪可能从兴奋和狂喜到沮丧和愤怒不定。
这种情感波动是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社会压力和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
3. 自我意识的增强:在青春期,个体对自己的外貌、形象和社交关系变得更加敏感。
青少年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他人的评价变得更加重要。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体型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这可能导致自尊心的下降。
4. 社交关系的重塑:在青春期,个体开始重新评估和重新定义他们与家人、朋友和同龄人的关系。
他们渴望与同龄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试图获得更多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社交压力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5. 思维能力的发展:青春期是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个体的思维变得更加抽象、复杂和逻辑化。
他们开始能够思考未来,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和可能性。
他们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复杂。
6. 自主性的追求:青春期是个体追求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时期。
个体希望能够独立做出决策,并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权。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寻求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目标。
7. 健康和风险行为:青春期是个体开始探索和尝试各种行为的时期。
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尝试吸烟、饮酒、滥用药物或从事性行为等风险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是为了寻求新的经验、逃避现实或满足社交压力。
总结起来,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认同的探索、情感的波动、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交关系的重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主性的追求以及健康和风险行为的出现。
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人类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个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阶段。
这些阶段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1. 婴儿期婴儿期是心理发展的起始阶段,通常从出生到两岁。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的发展来认知世界。
他们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获取新的经验。
此外,婴儿的情感发展也很重要,他们需要与主要照顾者建立安全依恋关系,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2. 幼儿期幼儿期从两岁到六岁左右,这是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开始发展语言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的逻辑思维,开始出现自我意识。
他们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探索社会角色,并与同伴进行互动。
幼儿期也是道德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
3. 少儿期少儿期从六岁到青春期前期,大约是11岁到14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发展更高级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思考和概念形成。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社会关系也变得更加重要,他们开始面临同伴关系和群体身份的认同问题。
4. 青春期青春期是心理发展中最显著的阶段,一般在14岁到18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具备更复杂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经历着身份和自我意识的探索,开始独立思考和制定个人目标。
社交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他们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关系。
5. 成年期成年期是指从青春期结束到晚年的阶段,通常从18岁开始。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社会角色的转换,例如成为职业人、配偶和父母等。
成年期是个体独立自主的时期,他们需要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和挑战。
此时,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继续进行学习和成长。
在总体上,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性、渐进性和多样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性,而且各个阶段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
男女生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差异

男女生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差异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生从儿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
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男女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出现反抗在心理,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
在青春期后阶段,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关心。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的不独立,他们在重要的问题的抉择上,仍然需要家庭、他人的帮助、指导。
2.情绪不很稳定。
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原因,是青春期的生理迅速发展,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这种矛盾会给学生带来烦恼。
因此,注意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
3.对异性的关注。
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
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吸引,是健康的心理表现。
4.个体心理的发展。
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通过不同的阶段和特征,每个个体都会经历独特的心理成长和变化。
以下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1. 婴儿期(出生至2岁):- 特征:在此期间,婴儿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生理需求,如食物、安全和温暖。
他们逐渐建立信任感和依赖性。
- 发展任务: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依赖于照顾者满足各种需求。
2. 幼儿期(2岁至6岁):- 特征:在此期间,幼儿开始探索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
他们表现出好奇心,开始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
- 发展任务:幼儿需要学会通过语言和社交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积极探索环境,发展自我身份和自主性。
3. 儿童期(6岁至12岁):- 特征:在此期间,儿童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
他们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的形成。
- 发展任务:儿童需要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相处,发展合理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
4. 青春期(12岁至18岁):- 特征:在此期间,青少年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探索身份、和同伴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 发展任务:青少年需要发展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认知能力,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并处理心理上的冲突和挑战。
5. 成年期(18岁至中年):- 特征:在此期间,个体开始独立生活,追求事业、爱情和家庭生活。
他们试图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 发展任务:成年人需要发展职业能力,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承担责任并适应社会中的变化和挑战。
6. 老年期(中年至晚年):- 特征:在此期间,个体经历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逐渐衰退。
他们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面对身体上的限制和生活的终极意义。
- 发展任务:老年人需要接受身体和认知功能的衰退,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终极问题,同时关注家庭、健康和自我满足。
总结起来,人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特征,从婴儿期的依赖到成年期的独立,再到老年期的接受与回顾。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这个阶段的个体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就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
心理发展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即青春期个体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
因此,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种种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反抗性与依赖性青春期个体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他们不愿意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青少年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
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是在生活上;青春期时,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二)闭锁性和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个体渐渐地把自己内心封闭起来。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
一旦找到朋友,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三)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青春期的个体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此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青春期的个体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如在公共场合不够坦然和从容(四)高傲和自卑青春期的个体尚不能确切地认识自己,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价。
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五)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青春期的个体成人意识越发明显,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与儿童的表现区分开来,力图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童年加以否定,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同时又留有几分对童年的眷恋,特别是当他们在新的生活或学习任务面前感到惶惑的时候,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得到父母的关照。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个体心理的发展。
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2、自主意识逐渐强烈。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
在青春期后阶段,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关心。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的不独立,他们在重要的问题的抉择上,仍然需要家庭、他人的帮助、指导。
3、自尊心。
青春期的孩子的自尊心都会比较高,很难接纳他人的批评,在他们的心理,自己已经逐渐步入了成年,可以自己做很多决策,不希望被主控,希望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青春期孩子意识中的年龄都会比实际年龄大,自尊心也会比较强,特别不喜欢被批评。
4、对异性的关注。
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眉目传情,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
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
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压力。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
2、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深入分析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挑战和需求。
1. 自我认同的探索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在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身份。
他们可能会试验不同的角色和行为,以寻找他们真正的自我。
这种探索的过程可能伴随着焦虑、困惑和不安定感。
2. 情绪的波动青春期的情绪波动是常见的。
青少年可能会经历情绪的高峰和低谷,情绪波动迅速而强烈。
这种特点可以归因于荷尔蒙的变化、身体发育的不适、以及与同龄人、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关系。
情绪波动还可能导致青少年情绪的不稳定和行为的不可预测。
3. 追求独立和自主性青少年在心理上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追求独立和自主性。
他们渴望自己的决策权和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掌握自己的生活。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理解并支持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发展自主性,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对外貌和社交关系的关注外貌和社交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外貌变得更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社会地位和受欢迎程度产生较强的关注。
同龄人的认同和交往变得至关重要,这也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追求非现实的身材、社交焦虑或者人际关系的困扰。
5.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青少年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他们将要做出关于求学、职业选择和身份建立等重要决策。
未来的不确定感可能引起焦虑和疑虑,青少年需要支持和指导,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结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包括自我认同的探索、情绪的波动、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对外貌和社交关系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青少年的成长。
通过提供适当的指导、情感支持和角色模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令人兴奋但也充满挑战的阶段,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感。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或称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阶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对个体的成长和形成人格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早期青春期(10-13岁)早期青春期标志着从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生理的迅速变化。
他们开始进入青春期早期的青春增长期,伴随着身高、体重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此外,他们的性激素水平也开始上升。
思维方面,他们逐渐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开始形成独立的观点和想法。
他们对于权威的挑战也逐渐加强。
感情方面,早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和易受伤害的特点。
他们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并寻求独立性。
第二阶段:中期青春期(14-17岁)中期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时期。
身体的成熟达到高峰,性征开始显著表现。
与此同时,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也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发展。
在思维方面,青少年开始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
他们的思维逐渐成为逻辑和理性的。
情感方面,中期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关注他们的同辈关系,他们希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此外,他们可能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探索恋爱关系。
第三阶段:晚期青春期(18-21岁)晚期青春期是青少年过渡至成年期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从依赖于父母和社交网络转向独立和自主的生活。
思维方面,晚期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加思考未来规划和决策。
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体系,并对各种问题和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方面,晚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构建更成熟的感情关系,并面临着离家和进入大学或开始工作的挑战。
他们必须应对转变和不确定性,并逐渐适应成人的责任和自我管理。
总结: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可以概括为早期青春期的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中期青春期的进一步发展批判性思维和探索同辈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晚期青春期的自主性和成人责任的逐渐承担。
心理学发展阶段

心理学发展阶段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人类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中,存在着一种普遍认可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特征。
本文将介绍这些心理发展阶段,并探讨其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1. 婴儿期婴儿期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婴儿完全依赖他人的照料,并通过感官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他们的主要需求是食物、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心理发展主要体现在感知能力和情感连结方面。
2. 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从2岁到6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建立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
他们学会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他们的主要需求是安全感和探索自我的自由。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3.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儿童从6岁到12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并发展出了更加复杂的思维能力。
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的主要需求是学习和探索自我以及建立友谊关系。
学龄前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快速进步。
4. 青春期青春期是从12岁到18岁之间的阶段,是人生中最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角色。
他们的主要需求是获得自我认同和个体价值的肯定。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和社会认同的形成。
5. 成人期成人期是一个人进入成年阶段后的心理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并面临生活中各种挑战。
他们努力实现事业的成功、建立自己的家庭,并维持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平衡。
成人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增强。
综上所述,心理学发展阶段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对个体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阶段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平衡。
青春期心理特点

青春期心理特点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
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
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老师和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2.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特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
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
而且,青春期时,一部分孩子还会对同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情愫,这种心理并不是同性恋,只不过是性心理萌芽的一部分。
只要不过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没有影响。
3.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个体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建立等方面。
一、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青春期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身体开始经历快速的生长和发育,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性征等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往往引起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和情感困扰。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熟悉,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型非常敏感,可能会表现出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自我评价。
二、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青春期是认知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更深入地思量问题和理解抽象概念。
他们开始对自己和周围世界产生更多的疑问,并寻求答案。
他们对于道德、伦理等价值观的认识也逐渐形成。
此外,青少年还表现出对权威的质疑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他们有着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三、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建立青春期是自我认同形成和社会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开始思量自己是谁,试图寻觅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他们会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进行深入思量,并试图与自己的家庭、朋友和社会环境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经历自我怀疑、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的阶段。
同时,青少年对同伴的认同和社交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更加关注和依赖同龄人的意见和支持。
四、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的发展青春期是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由于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青少年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和情绪爆发等问题。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会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寻觅适应压力的方式和策略。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培养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五、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青春期是个体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试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试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为11、12岁一17、18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
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益成熟。
一、青少年生理发育高峰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一)身体外型的变化1、身高: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在青春发育期期间,平均每年长高约6一8厘米,甚至达到10一12厘米之多。
同时,身高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女性少年12岁为成长最快人期,男性少年14岁为成长最快期。
2、体重是身体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同样也存在着性别差异。
女性少年体重增加高峰期在12一13岁,平均每年增加4.5公斤;男性少年体重增加的高峰期在14岁,平均增加5.5公斤。
3、头面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其头面部特点也微妙的变化。
首先,相对于童年期头部骨骼的增长速度显著减慢,童年期那种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向成人的体貌特征发展。
其次,以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
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
总之,经历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加速,少年儿童的体形和面部特征了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一变化他们的体貌开始接近成人,在成长加速中各生理机能迅速增强,使他们的机能发育也开始走向成熟。
(二)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器官的发育与第二性征的出现一进入青春发育期,生殖器官的发育速度直线上升,女性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和臂部变大等,男性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和噪音低沉,体毛明显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少年男女在体征上的差异突显出来。
2、性机能的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变化。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介绍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
认知发展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许多关键的阶段可以被观察到。
在0-2岁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感知和运动技能,并开始建立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观察和互动来理解周围的环境。
在3-7岁的幼儿期,儿童开始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符号性思维。
他们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开始理解数量、颜色和形状等基本概念。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身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非常高。
8-12岁的儿童进入了学龄前期,他们开始发展更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推理和分类,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可以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
青少年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青春期的开始,青少年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他们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成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职业规划等问题。
情感发展情感发展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早期,婴儿与主要照看者(通常是父母)建立了一种紧密的情感连结。
这种连结被称为依恋,在儿童的情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期,儿童开始体验到更广泛的情感,他们能够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发展出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与同伴的互动,并建立友谊关系。
青少年期是情感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青少年经历身份认同的探索和自我价值的建立,情感经历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他们在情感上更加关注自我意识、亲密关系和平衡个人需要与社交压力之间的挑战。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
儿童开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学习和适应各种规则和社会期待。
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六大特点

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六大特点1、叛逆。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知识和视野相比以前较开阔,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叛逆心理及表现。
2、独立性增强。
跟着少男女郎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服从父母的教诲和铺排,而是渴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尺度衡量长短曲直。
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靠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3、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孩子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4、心理上“锁”。
进入青春期,少男女郎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
此时因为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进步,学会掩饰、躲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泛起心理“闭锁”的特点。
5、社交需求的增强。
青少年对自己的同伴关系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够融入到自己所在的社交圈中,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冲突和问题。
6、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
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
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如何应对?1、理解孩子的反常行为。
有些孩子喜欢什么小丑服、披风、风衣什么的,父母肯定会认为丑啊,不让孩子穿,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就想与众不同,父母要学会理解,并给孩子自由,如果没有打扰到别人,或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这些小事,是完全可以让孩子去做的,没必要管制。
2、能力范围内满足孩子。
虽然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太娇惯孩子,但在孩子的合理要求,而又在父母能力范围内的,可以适当满足一下孩子,例如,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耐克的鞋,如果条件允许,那给孩子买一双又何妨,谁的青春又不希望自己面子十足呢?3、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安全感。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不仅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心理上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认同、自我意识、情绪波动、社交关系和自我探索等方面。
一、身份认同青春期是个体开始寻觅自我身份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思量自己是谁,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是什么。
他们会开始独立思量,并试图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个过程可能会伴有着困惑和不安,但也是个体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
二、自我意识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和形态。
他们会对自己的身体、面部特征和身高体重等方面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意识。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意,并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三、情绪波动青春期是情绪波动较为剧烈的时期。
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
他们可能会经历愤怒、焦虑、悲哀等负面情绪,同时也可能会经历兴奋、欢跃和乐观等积极情绪。
这些情绪的波动往往是正常的表现,但也需要适当的情绪管理和支持。
四、社交关系青春期是社交关系重构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朋友圈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
他们会试图在社交中寻觅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通过与他人互动来塑造自己的身份。
同时,他们也会面临着友谊的变化和挑战,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
五、自我探索青春期是自我探索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和人生意义进行深入思量。
他们会试图尝试新的事物,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这个过程可能会伴有着试错和迷茫,但也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过程。
总结起来,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认同、自我意识、情绪波动、社交关系和自我探索。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困惑,但也有许多机会和潜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赋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匡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重要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 记忆
社会化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
12~20岁 身体的迅速改变、生殖成熟
认知发展:抽象思维
社会化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头尾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跑 →跳→ 攀登
不平衡性
•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 度、起始时间、达 到的成熟水平不同; 同一机能系统在发 展的不同时期(年 龄阶段)有不同的 发展速率。守恒 Βιβλιοθήκη 验行为训 练:获 得与消 除
社会 文化 历史 观
维果茨基 心理发展是内化的结果 ;
(1896- 发展是“最近的发展区”的逐 1934) 步积累
内化说
最近发 展区
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 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女 婴,都没见过楼梯
• 48周:对T进行每天10 分钟的爬楼梯训练,连 续6周。
• 53周:对C开始训练, 连续2周
第八章 个体心理发展和青春期心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规律 2、了解心理发展的理论 3、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青春期生理特点 青春期心理特征 青少年心理矛盾与教育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
3-6 岁 6-11 岁 青春期
成年早期
主动对内疚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 乱 亲密对疏离
成年中期 再生力对停滞
成年晚期 自我实现与失望
充分解决
不充分解决
基本信任感
不安全感、焦虑
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 感到无法完全控制事情
体、做某些事情
相信自己是发起者、创造者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 缺乏自信心,有失败感
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
• (一)毕生发展观 •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一)毕生发展观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年龄 1-1.5 岁 1.5-3 岁
危机 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对自我怀疑
关键期
• 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者 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 这个时机,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 终生。
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 1--3岁 4—5岁 3-6岁 5岁左右 10岁以前 5岁以前
心理发展的内容 口语学习的关键期 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人格发展的敏感期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儿童的行为由 实验
决定 (1878-1958)环境塑造 ; 法 论 B.Skinner 发展只是量的
(1904-1990)增加;
A.Bandura 行为获得途径:
(1925- )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Albert害 怕实验
操作条件 反射实验
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
主要 成就
行为 发育 常模
行为 训练: 获得 与消 除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 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 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 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 1、连续性与阶段性 •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 3、不平衡性 • 4、关键期 • 5、个别差异性
• 55周:T与C能在10秒内 爬完这5层楼梯
Albert害怕实验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 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 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 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 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 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 乞丐、小偷。"
• 在二战期间逃居深山的日本人横井庄一,他在深 山老林里独自一人度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回到 人类社会之后,仅用了82天就恢复了各种能力, 并结了婚。
• 为什么卡玛拉只与狼群生活了8年时间,救出后接 受了9年的教育,心理状态才仅仅达到4岁儿童的 发展水平,而横井庄一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之后 回到人类社会仅仅82天就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水
个别差异
• 发展优势 • 发展速度 • 发展高度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 成熟势力说 • 精神分析论 • 行为主义观 • 相互作用论 • 社会文化历史观
派别 代表人物 理论要点
研究 经典研究 途径
成熟 格塞尔
发展由机体内 观察、 双生子爬
论 (1880-1961)部成熟所制约 记录、 梯
实验
环境 华生
各个时期名称 产前期 婴幼儿期 儿童早期 儿童后期
青年期
从出生到成熟的主要阶段
时间段 主要发展任务与发展特点
受精~出 生理发展 生
出生~3 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
岁
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
3~6岁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
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化发展:自我意识
6~12岁 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
派别
精神 分析 论
相互 作用 论
代表人物 理论要点
研究 经 典 主 要 成 途径 研究 就
弗洛伊德
(18561939)
性本能、潜意识、情感决定 个 案
人的心理发展;
分析
童年期经验、亲子关系至关
重要
性欲阶 段理论;
人格结 构理论
皮亚杰
(18961980)
发展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 实验
展开的;
法
发展有间断性、连续性 ;
• 1920年,美国牧师辛格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 小的两岁,不久就死去了;大的约八岁,取名卡 玛拉。这两个“狼孩”从狼窝里救出来的时候,她 们的行为习惯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 爬着走路,用手抓食。他们怕水,怕火,从不洗 澡。在辛格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卡玛拉花了两 年才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6年学会直立行 走,7年学会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碗吃饭和用杯 子喝水,到卡玛拉17岁去世时,她的智力仅仅相 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自我认同感形成,明白自己是谁,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
接受并欣赏自己
化不定的,不清楚自己是谁
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 感到孤独、隔绝;否认需要
承诺的关系
亲密感
更关注家庭、社会和后代
过分自我关注,缺乏未来的
定向
完善感,对自己一生感到满足 感到无用、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