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
西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什么措施
1、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和“外朝”执行机构;
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更的任用和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像的控制。
实行察举制。
③颁布推恩令和限制蕃王的“附益之法”,使诸侯王问题得以解决。
2、车事方面:
①建立侍从皇帝和警卫首都的侍从军和禁卫军。
②派卫青、霍去病二次出兵大败匈双,派张骞出便西域。
③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地区设立键为等郡;在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3、经济方面:
①改革币制。
②盐铁官营。
③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
4、思想方面:
①“罢出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
②尊儒的同时,素尚法制。
尊儒尚法是他统治的根本思想。
5、文化方面:
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
《秋风辞》汉武帝刘彻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秋风辞》汉武帝刘彻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秋风辞》是西汉武帝刘彻的作品。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秋风辞》。
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且适合传唱,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佳作,历来受到赞誉。
作品原文:秋风辞①刘彻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②。
兰有秀兮菊有芳③,怀佳人兮不能忘④。
泛楼船兮济汾河⑤,横中流兮扬素波⑥。
箫鼓鸣兮发棹歌⑦,欢乐极兮哀情多⑧。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⑨!作品注释:①辞:韵文的一种。
②黄落:变黄而枯落。
③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
这里比佳人颜色。
芳:香气,比佳人香气。
兰、菊:这里比拟佳人。
“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
④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
⑤泛:浮。
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
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
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⑥中流:中央。
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⑦鸣:发声,响。
发:引发,即“唱”。
棹(zhào):船桨。
这里代指船。
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
⑧极:尽。
⑨奈老阿:对老怎么办呢?作品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
草木枯黄雁南归。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
思念美人难忘怀。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创作背景: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共有五次。
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前113)十月。
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
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
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3.兴修水利 思想上: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通西域,扩大疆域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酎金夺爵
文帝时定“酎金律”,规 定列侯各按其国的户口为 标准,每千口献金四两, 由少府收受。武帝便专在 这件事上挑剔,凡列侯所 献酎金,成色与数目稍有 不合,便取消其爵位。总 计武帝一代,以推恩所封 的王子侯多达175人,而因 罪而被废的则达113人,其 中以坐酎金失侯的占大多 数。
——傅乐成《中国通史》
汉武帝时发行的上林 三官五铢钱
官营盐铁,就是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分别 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 润为国家所有。……官营盐铁的实施,是国家独 占了于国计民生意义最为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的 利润,可以供给皇室消费以及巨额军事支出。当 时,人民的赋税负担并没有增加,国家的用度却 得以充裕。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
刺 史
刺 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刺 史
刺 史
部编版历史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2
刺史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3 个州,每州派刺 史一名,负责监 督州内堤防管理、 豪强及其子弟。
诸子百百家家人横教的流版学七,者年朕级依都上附册诸侯王第1,2课宣汉讲武和帝汉巩固武大帝一不统王一朝样的治国思想,
期。
作用:沉重打击了匈奴
课堂检测
1.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
D 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
2.C文.物扩是大研地究历方史权的力重要实D证.。强右化图大所一示文统物,反映的基本史实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历史上对汉武帝的评价
司马迁: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 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 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 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 欲齐衡。 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 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 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孙中山:秦皇汉武、元世祖、拿破仑,或数百年,数十年 而斩,亦可谓有志之士矣。拿破仑兴法典,汉武帝纪赞, 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毛泽东: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 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
——【明】黄宗羲《原君》
•
材料七:
•
机户不得逾百张……零星机户,凡机 户人口 多者, 便有织 机三、 四具, 人口少 者,只 有一二 机。
汉武帝
•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 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 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军事: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 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 域,联络被俘虏的大月氏人,开括了西北 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等地 的通道。
三年不窥园
•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 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 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三年没有 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 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 布四方
• 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 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 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 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 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 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 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 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 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 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 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 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 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 大的皇帝之一。
• 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创立年号同时 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 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 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 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 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 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 普通版的汉代五铢,存世量极大,市场价2 元左右。除非有传形,就是左右读的,而 不是右左读的,价格要上百元了。如果不 是汉代五铢,比如是魏五铢、隋五铢,那 价格就比汉五铢高多了。建议你不要用醋 泡,泡的不好很容易变成红色大花脸,那 这枚币基本就报销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史记》读书报告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
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一统思想非常赏识。
武帝又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
汉武帝此举受到好黄老的祖母窦太后的强烈反对,她于次年借故把鼓吹儒学的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系狱。
儒家势力受到打击,但武帝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又置《五经》博士,使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了。
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
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实早在汉代开国六十年实行的“无为而治”黄老之学。
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且推行非常成功。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当时背景迫使当时西汉政府不得不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初70年,一直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这在汉初十分必要。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史载“汉兴,接秦之蔽,诸侯四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1]( P159)。
面对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西汉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
《史记·曹相国世家》载: “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 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 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 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 崩,历五十四年。汉武帝 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 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 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 精图治,把西汉王朝推向 极盛。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行奠定了经 济基础
汉武帝从 政治、思 想、经济 军事等方 面巩固了 大一统的 局面,使 西汉王朝 开始进入 鼎盛时期。
军事 北击匈奴 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
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最为强盛
匈 奴
西春战商秋周夏国
秦西 朝 汉
12.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武
建立刺史制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王
朝
作用: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大大加 强
近来朕心中颇为烦闷,诸王门下 的那些宾客又在批评朕的政策, 指责中央,唧唧歪歪,吵得朕心 神不宁,不知爱卿可有对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阅读教材,概括西汉初年,在
学习与 探究
思想上面临哪些问题?
的措施是( B)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3.汉武帝最主要的功绩是( C)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材料分析: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 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简介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简介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武帝刘彻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刘彻的生平简介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而据《史记》、《汉书》的后妃传记载,汉武帝生于汉文帝后七年(公元前157年)】。
母王氏,汉景帝中子。
[4-5] 其母王氏在怀孕时,汉景帝尚为太子。
王氏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告诉汉景帝后,汉景帝说:“此贵征也。
”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
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儿子。
刘彻初名彘,天生聪颖过人,慧悟洞彻,进退自如。
三岁时,景帝抱于膝上,试问刘彻:“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
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
”刘彘信口而应的回答,使刘启不得不对这个儿子另眼看待。
刘彘有惊人的记忆力,求知欲特别强,尤爱读书中古代圣贤帝王伟人事迹,过目不忘。
景帝深感诧异。
刘彘“讼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
至七岁,圣彻过人”,景帝遂改刘彘名“彻”。
“彻”字表示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刘彻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
同年,景帝的长子、他的异母长兄刘荣获封为太子。
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
第二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为皇后,丁巳,刘彻被立为太子。
他成为太子与其母孝景王皇后和其姑母馆陶公主刘嫖有很大关系。
刘嫖许诺将她的女儿陈氏嫁给当时四岁(古代按虚岁计算)的胶东王刘彻。
刘彻后娶陈氏为妃,两人成婚的时间无考。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
甲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
【知识解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历史图集
五铢钱
五铢钱
汉武帝下令统一铸造的五铢钱,以重量为单位,是我国
汉武帝像
汉武帝像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一前87年),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 帝。刘彻是汉景帝中子,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被册立为太子,16 岁登基,在位54年。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茂陵,谥“孝武”, 庙号世宗。
汉武帝是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他开 创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他即位不久,于公元 前140年定年号“建元”,自此中国开始有了年号。他听取董仲舒的建 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正统。汉武 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在郡国立学官;举孝廉,不拘一格用人才;用主 父偃之计,行推恩令;定左官律、设附益法,禁止诸侯干政。
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 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汉五铢钱的先河。一 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外(例如王莽统 治时期),西汉、东汉五铢钱一统天下。
五铢钱也奠定了中国钱币圆形方孔的传统。钱上用篆字 铸出“五铢”二字。“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 十四分之一为一铢。五铢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 因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五铢钱的铸行,标 志着中国古代钱币本系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 的一个里程碑。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通了700多年,从汉 武帝起,到唐初武德四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其 间各朝均有铸造,是我国铸行时间最长、发行最成功的钱币, 在我国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汉朝历史之汉武帝刘彻的晚年故事
汉朝历史之汉武帝刘彻的晚年故事人们常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指代几个著名的帝王,其中汉武就是西汉武帝刘彻,他的雄才大略使得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不过,据史记记载,他的晚年并非是一名明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的晚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到了统治后期,眼看匈奴被打的鬼哭狼嚎、屁滚尿流,神经息息的直唱“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叹从此宇内从此竟再无敌手,于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余热投入到神秘的魔法诅咒事业当中,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征和元年的一天,在建章宫打坐养神的汉武帝忽然发现一白衣男子带剑闯入龙华门,他大吃一惊,连忙叫卫士赶来护驾。
卫士们闻讯赶到,大家顺着武帝的指点,乱七八糟、鸡飞狗跳的在宫里宫外搜了几个时辰,也没见半个人影。
(估计是刘彻老眼昏花产生了幻觉。
)大家把结果上报给武帝后,他老人家龙颜大怒,声色俱厉的责骂不止,并当即“斩门候(谁叫他没看好大门,叫幻影溜了进来!),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十一日乃解”。
长安戒严了十一天,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抓到。
正当武帝为这事闷闷不乐的时候,恰巧接到了阳陵大侠朱安世(就是阳陵黑帮老大)在监狱中的悔过揭发材料,上面说丞相公孙贺的儿子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使巫当驰道埋偶人,祝诅上,有恶言”。
武帝看了后,刹那间灵台一片空明,心想原来这是有人在使用巫术行刺我啊。
既然知道了真相,自然不会手软,武帝于是一股脑的杀死了丞相公孙贺父子,他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内侄卫伉。
等把这些亲属剪除了以后,武帝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安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能睡个安稳觉了。
征和二年,勤加修炼的汉武帝在一天夜晚突然作了一个噩梦,梦见许多木头人拿棍子打自己,惊醒后便得了重病。
病中的汉武帝认为自己道术功力深厚,区区木头人怎么会轻而易举的闯进梦中行凶呢,便坚定的认为这又是有人行使巫术造成的,于是派信任的大臣江充去调查。
江充本着“谁敢影响皇帝一阵子,我便影响他一辈子”的方针,在宫中大肆搜捕恐怖组织,采取顺藤摸瓜战术,终于不负众望的查出了原来隐藏在幕后的黑手竟然是皇后和太子!不甘屈辱的太子终于忍无可忍,准备发兵捕斩江充,武帝当时正在甘泉宫养病,闻讯大怒,立马派兵讨伐太子,结果太子兵败被杀,皇后上吊自缢,自己的皇孙也赔进去了三个,使得整个长安笼罩在一片肃杀景象之下。
茂陵简介
交通:城西客运站乘坐去兴平方向不上高速路的长途公交到茂陵博物馆路口(不是茂陵,地名接近,相差几公 里),票价6.00。到茂陵博物馆路口,距离茂陵还需要5公里的上官道,可乘坐农民的“蹦蹦”三轮,价格3-4元可到茂陵博物馆大门,门票28.00。 食宿: 茂陵离咸阳很近,可选择回咸阳的宾馆住宿,比较近的有彩虹宾馆、彩虹招待所、秦宝宾馆,也可选择在茂陵附近的农家乐住宿,便宜实惠,还可以吃到地道的陕西小吃哦。而且可以让你充分领略陕西八大怪的真谛:面条赛裤带、锅盔比锅盖、房子半边盖.....农家乐是季节性的,在茂陵向东到茂陵博物馆的路上就有的。
茂陵大事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开始修建茂陵。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葬茂陵东侧1公里处,墓像祁连山。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葬茂陵东,墓像庐山,与霍去病墓并列。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武帝巡游,病逝于周至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逝后18日,葬于茂陵。霍光追封已故的李夫人为孝武李皇后,李夫人墓迁至茂陵。 汉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汉宣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茂陵复建置茂陵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居住此地。 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茂陵被盗掘。后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地方官吏在霍去病墓前竖石碑一座,保存至今。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为茂陵和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竖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损,其余完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关中东府渭南、华县、大荔回民起义,进逼兴平,本县回民群起策应。28日,战事延至茂陵一带,团练头领边献壁率众团丁为占据有利地形,抢登茂陵,因陵上无工事作掩护,回民以枪炮轰击,攻势凶猛,经半日激战,团练死伤400余人。 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在霍去病墓北设立茂陵小学,于校内设立“茂陵办事处”,胡际平为主任,负责管理文物,并在墓南面两侧,修建两座瓦房,将9件石刻移至室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26日,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在东京出版的《东方学报》第三册特刊发表《关于西汉的墓饰石刻——霍去病墓的石刻》的研究论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21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由张学良、杨虎城等陪同,游览茂陵。 1956年,茂陵文管所成立。所址位于茂陵东侧1公里处霍去病墓前。仅有3间瓦房,16件大型石刻。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茂陵、霍去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1月11日,兴平县豆马村村民赵振秀在村北土壕起土时,发现西汉珍贵文物铜犀尊,积极交献国家。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5月,茂陵文管所陈列室(即两间旧瓦房)整修完毕,16件西汉大型石刻开放展出。 1967年,6月上旬,一伙“文化大革命”中的武斗人员抢占霍去病墓作为据点,并扬言“破四旧”,企图砸烂文物,茂陵文管所工作人员坚持说理斗争,保护了文物。 为保护文物安全,文管所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挖深9米,三处面积均为15平方米的地窖,并在石刻周围用土丕砌墙,墙内充填黄土,以保护大型石刻免遭毁坏。 1976年,7月,国家文物局在茂陵文管所召开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现场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作重要讲话,茂陵文管所所长介绍“茂陵文管所依靠群众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 1977年,由国家投资,对茂陵文管所进行了整修、扩建。盖起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一座,长30米,宽10.5米,面积315平方米。 1979年12月,茂陵文管所升格为茂陵博物馆。 1980年,茂陵博物馆自筹资金45000元,修建第二座仿汉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 3月,法国考古学家密特朗参观茂陵博物馆,并将其父1914年拍摄的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2幅转交茂陵博物馆收藏。 5月1日下午,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群众在茂陵三号无名冢南6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汉从葬坑一座,茂陵博物馆对该从葬坑进行发掘清理,共发掘出文物236件,其中有国宝级文物两件(鎏金马、竹节熏炉),一级文物37件。 同年,在茂陵博物馆附近16个村及厂矿、机关、学校,先后建立文物保护小组55个,发展文物通讯员269人,形成了一个以茂陵陵区为重点的文物保护网络。 1989年2月19日,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负责茂陵田野文物安全和周围自然村的治安工作。 2月,霍去病墓东西两侧石刻长廊建成。3月1日起,搬迁16件大型石刻艺术品,15日全部就位。 2月8日,茂陵博物馆珍贵文物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4月5日,新修茂陵博物馆至汉武帝陵旅游复线路竣工。 1992年10月,茂陵博物馆仿制品青铜错金犀牛尊,荣获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及中国旅游购物节组委会联合颁发中国旅游购物旅游商品“天马金奖”。 如今博物馆园林景色宜人,仿汉建筑群林立,亭台楼阁,碧波荡漾,苍松翠柏,芬芳馥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已形成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胜地。游览内容丰富,“戏观茂陵一绝、琳池鱼追游人”,千年编钟展演,聆听悦耳古曲,夜景流光溢彩,浮桥喷泉迷人;欣赏《汉武帝事迹造像展览》,领略西汉盛世风采,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来茂陵视察时,欣喜的说:“茂陵不光有个很好的博物馆,还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我走到那里,就把茂陵宣传到那里,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应建成这样的博物馆。”加拿大国立文化代表团团长、香港美术大学教授时学颜先生参观后在留言簿上写道:“从加拿大至中国陕西茂陵博物馆,乘飞机、火车、汽车已走了万里路,看到茂陵工作的成就,就觉得再跑万里也不虚此行,此地不仅文物宝贵、陈列内容丰富、四周环境也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悠久历史以及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
涉史随笔文言文及翻译
汉武,名彻,字太初,西汉武帝也。
武帝之世,雄图大略,开疆拓土,武功赫赫,文治武功,皆为后世所传颂。
余尝读史,感慨良多,遂以文言随笔,抒怀汉武之雄图。
自古帝王,非无雄心,然汉武之雄图,尤为卓绝。
当其即位,外有匈奴侵扰,内有诸侯割据,天下之势,岌岌可危。
武帝遂起而改之,以壮志凌云之姿,振臂高呼,欲一统江山。
先是,武帝北伐匈奴,以武略威震四夷。
匈奴自汉初以来,屡犯汉境,百姓疲于奔命。
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等良将,率精兵北伐,历经漠北之战、河西之战等,大破匈奴,使其远遁漠北,不敢再犯。
自此,汉室威名远播,边疆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武帝又西征大宛,欲得汗血宝马。
大宛地处西域,其马名贵,乃西域之珍。
武帝闻之大喜,遂命李广利西征。
李广利率军深入西域,历经千辛万苦,终得汗血宝马,带回长安。
武帝得马之后,欣喜若狂,遂作《天马歌》以记其事。
武帝之雄图,不仅在于武功,更在于文治。
武帝即位之初,即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此,儒学大兴,文化繁荣。
武帝又广开科举,选拔贤能,使得天下英才尽入吾朝。
武帝之世,文臣武将,各展其才,国家强盛,百姓富足。
然而,武帝之雄图亦有其弊端。
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使得百姓疲于奔命,国库空虚。
武帝又好奢侈,宫室宏丽,器物华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加之巫蛊之祸,使得朝政动荡,百姓苦不堪言。
余观汉武之雄图,虽有其功,亦有其过。
然武帝之雄图,终为后世所铭记。
余想,武帝之所以能成就如此伟业,盖因其胸怀壮志,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此乃帝王之气象,亦为吾辈所当效仿。
译文:自古以来,帝王无不有雄心壮志,然而汉武帝的雄伟蓝图,尤为卓越。
当他登基时,外有匈奴侵扰,内有诸侯割据,天下形势,岌岌可危。
汉武帝于是奋起而改变这一切,以雄心壮志,振臂高呼,欲一统江山。
首先,汉武帝北伐匈奴,以武力威震四方。
自汉初以来,匈奴屡次侵犯汉朝边境,百姓疲于奔命。
汉武帝命令卫青、霍去病等良将,率领精兵北伐,历经漠北之战、河西之战等,大败匈奴,使其远遁漠北,不敢再犯。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大一统”;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内容:提出,规定诸侯王除以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影响: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接受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3.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抑物价;3.作用:使国家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四、北击匈奴1.汉初与匈奴关系(1)背景:匈奴首领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南下袭扰;汉初国力疲弱。
(2)关系:对匈奴实行“ ”。
2.汉武帝时北击匈奴(1)原因:西汉强盛起来,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
汉武帝《瓠子歌》鉴赏
作品简介《瓠子歌》是由西汉武帝刘彻亲临黄河瓠子堤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
公元前 132年(元光三年),黄河于东郡白马(今滑县)瓠子堤决口,淮、泗一带连年遭灾。
至公元前 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之竹堵塞决口,成功控制了洪水。
《瓠子歌》气势磅礴,对水患猖獗的描写入木三分。
作品原文其一瓠子(1)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2)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3)溢,鱼弗忧兮柏(4)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5)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6)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7)。
齿桑(8)浮兮淮泗(9)满,久不返兮水维缓。
其二河汤汤(10)兮激潺湲(11),北渡回兮汛流难。
搴(12)长筊(13)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14)。
薪不属兮卫人罪(15),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楗石菑(16),宣防塞兮万福来。
作品注释(1)瓠子:堤名,在东郡白马县(今河南滑县。
)(2)虑殚:心思用尽。
(3)钜野:古湖泽名,即钜野泽,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
(4)柏:通"迫",逼近。
(5)旧川:原河道。
(6)河伯: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河伯姓冯,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
因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为水神。
(7)吾人:吾民,我的臣民。
(8)齿桑:《康熙字典》:“《史记·河渠书》啮桑浮兮淮泗满。
【注】啮桑,地名。
” (9)淮泗:sì,泗水,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同淮河一块连称淮泗。
(10)汤汤:shāngshāng,大水急流貌。
(11)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2)搴:qiān,取。
(13)长筊:茭 jiǒo,用芦苇和竹片编成的长索。
(14)薪不属:堵河决的柴草不济、不足。
薪,木柴。
属 ,zhǔ,接连、供给。
(15)卫人罪:卫地的人民认为砍伐淇园竹的行为是罪过。
罪,意动词,认为……是罪过。
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具体是什么
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具体是什么>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
推恩令这项制度具体是这样实施的,因为诸侯王有很多的土地,自身的权利也很大,皇帝便要首先削减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怎么削减呢?就是将诸侯王各自分为好几个国家,使得他们的子弟也享治理王国的权利,依次分封,这样便使得土地的权利掌握在多个人手中,而不是诸侯王一人手中,这样诸侯王的权利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这样给子孙分封,直到土地都分没了就停止了,到时候就不会担心诸侯王的势力过大而影响皇帝的统治了,以上便是汉朝推恩令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削减诸侯王的权利,来使得皇帝的权利更加稳定。
汉朝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发展的问题,诸侯王所拥有的田地也逐渐变少了,自然他们的势力也会有所减弱。
汉朝汉武帝颁布的这个推恩令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就避免了那些诸侯王对皇帝所做措施的不满,从表面上使得诸侯王觉得是皇帝在对他们施加恩惠,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央权利的集中。
任何一项法规的出台,都会有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也一定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功效。
那么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是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行的,用以解决诸侯国的一些问题的治国政策。
推恩令的意思就是,规定诸侯的子弟,虽然依旧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是诸侯其他的儿子们可以分别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国就不再隶属于原本的诸侯了,而是由地区所在的郡来进行管理。
这样,中央只是出名义,没有受到损失,但诸侯则被割得七零八落,势力也越来越弱,从此丧失了向中央集权挑战的实力。
附益之法,也就是附议法,是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国的一些问题而推行的法律。
西汉武帝时期周边国家及对外战争
西汉(前汉)武帝时期的周边国家及对外战争Ⅰ.东北地区:主要有东胡(乌桓,鲜卑),扶余,挹娄,沃沮,朝鲜,辰,倭,阿伊努族部落等东胡位置在匈奴东边,其活动范围在内蒙古东部与辽宁省一带。
乌桓与鲜卑乌桓与鲜卑均属东胡族。
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因此被匈奴雄主冒顿单于击败,馀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
汉初,二族皆臣属匈奴。
1.乌桓(乌丸):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一支逃至乌桓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号”。
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为汉朝监视匈奴的行动,并设护乌桓校尉管理,昭帝到西汉结束为止,乌桓虽然发动一些叛乱,不过没有造成西汉太大威胁。
2.鲜卑:绝世枭雄冒顿单于用骄兵之计歼灭了毫无防备的东胡于是匈奴尽占东胡的土地、人口和畜产,雄霸朔方傲视大漠,而东胡余部逃散。
当然,东胡各族并未就此消亡,如后来退居乌桓山的乌桓族和退居鲜卑山的鲜卑族,就是东胡主要的部落集团。
鲜卑居地与乌桓相接,言语风俗也与乌桓相同,但它在西汉时代,与中国没有交通。
【匈奴的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用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
冒顿单于趁东胡王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
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奴隶。
】3.扶余:扶馀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
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
为分辨这两个扶馀,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馀」,东迁后的为「东扶馀」。
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
汉武帝年,扶馀开始向汉朝进贡。
濊貊:秦汉之际,松嫩平原出现第一个国家——“濊王国”,在汉代人们发现了“濊王之印”,其“国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
西汉武帝和东汉灵帝的改革思想与政治历史
西汉武帝和东汉灵帝的改革思想与政治历史西汉武帝和东汉灵帝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有着深远影响的皇帝,他们各自提出并实施了不同的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西汉武帝的改革思想西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有着伟大政治魄力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彻底打破了当时封建制度下的世家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首先,武帝采取的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实行均田制。
这项措施使得土地重新分配,并且还允许平民无论性别和官阶都有机会成为地主,使得社会上的土地资产得以重新分配。
其次,武帝还大力贯彻“轻徭薄赋”政策来减轻人民的负担。
这项措施削减了赋税,确保了皇家收入的合理性,使得国家财政状况更为稳定。
另外,武帝崇尚文化,注重教育。
他实施了制度化的考试制度,为选拔贤能之士提供了机会。
同时他也注重对民间文艺的支持和发展,这些都使得汉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二、东汉灵帝的改革思想东汉灵帝刘宏在位仅两年,但是其采取的改革措施也留下了不少重要的政治思想和政绩。
他推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来促进后汉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首先,灵帝提出了“新政”思想,意味着对过去统治汉朝的官僚制度和封建思想进行改革和革新,以避免一些历史上发生过的政治危机。
其次,灵帝颁布了“幸田令”,允许平民能够获得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并差遣专门机构加以管理。
这项措施被证明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另外,灵帝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也是十分有力的。
他增强了中央纲领的权威,废除了一些风俗习惯和旧的法律,推动了一些新刑法和新制度的出现,显著提高了党和国家的统治水平。
综合来看,西汉武帝和东汉灵帝的改革思想的出现和实施,使得历经沧桑的中华文化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后世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年表记事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年表记事前157年(文帝后七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汉景帝中子。
前153年(景帝前元四年)四月,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
前150年(景帝前元七年)四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前141年(景帝后元三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前139年(武帝建元元年)用赵绾、王臧开始新政,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前138年(武帝建元二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前137年(武帝建元三年)扩修上林苑。
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前133年(武帝元光二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前130年(武帝元光五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的转折点。
前128年(武帝元朔元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卫青被封为长平侯。
前126年(武帝元朔三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前124年(武帝元朔五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并俘虏右贤稗王十多人,牲畜数千百万,天子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军都听命于大将军的号令。
前123年(武帝元朔六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前119年(武帝元狩四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击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
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
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
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阉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
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材伟略基本给以肯定。
但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则指出其仍有偏颇:“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
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论汉武帝,则纯从理学道德史观的角度出发,谓:“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
武帝
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创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
治制度。
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的理想以及价值
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制订设计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
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封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武帝生平,虽不无过举,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
始尚文学以收士心,继尚武功以开边城,而犹以为未足牢笼一世。
于是用鸡卜于越祠,收金人于休屠,得神马于渥洼,取天马于大宛,以及白麟赤雀,芝房宝鼎之瑞,皆假神道以设教也。
汉武帝是一个变法改制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帝王,是一个雄才大略规模宏远的君主。
他是一个宏扬学术崇尚知识的贤君,也是一个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
翦伯赞描述汉武帝云“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
他除了喜欢穷兵黜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
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
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
”
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
在他前古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
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
他的想象力使政治成为艺术。
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
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
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
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
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
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
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
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
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
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
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
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
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
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
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名为“彘”(野猪)——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
日“通”;而他也的确是一位智圆行方、通彻无比的传奇男子。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位真正的太阳之皇、圣武大帝。
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
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
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
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