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先生作品的特点

合集下载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张婷 辽宁大学文学院摘 要:施蛰存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开创了艰难曲折的现代主义创作的探索模式。

他的作品挖掘都市文明下人物内心的潜意识,并且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进行批判继承,在“里比多”的公式下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图解,或借助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展现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情绪,并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

关键词:施蛰存;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心理分析作者简介:张婷,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27-04一、施蛰存与弗洛伊德主义的借鉴1、三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主义源于西方现代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对立,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世界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文思想发生裂变,取而代之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叛与消解的审美观念。

文学作品纷纷呈现出荒诞、虚无、压抑、扭曲的创作风格。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入,作家的创作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逐渐借鉴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探索革新。

施蛰存创办《现代》杂志,深入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1]。

这既迎合了西方现代派思潮的世界性要求,又为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提供了现代主义的创作阵地,在历史条件的积累下全面推进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诗歌及散文的革新。

这一时期,一种新都市文化观在中国文坛涌现,以繁华的东方大都会上海为中心,进行都市化的文学思考与创作,产生了逐渐摆脱现实主义束缚,注重感官体验与心理分析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文学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呈现了中国现代都市病态与畸形的生存现状,并注重人物主观内心体验,以现代人的眼光打量城市中的人与人的交流碰撞。

2、施蛰存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直接引进施蛰存曾认为“我的小说不过是应用了一些Freudism 的心理小说而已”[2]。

施蛰存《梅雨之夕》与徐志摩《偶然》比较分析

施蛰存《梅雨之夕》与徐志摩《偶然》比较分析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施蛰存《梅雨之夕》与徐志摩《偶然》比较分析李冰洋 延边大学摘 要:施蛰存小说《梅雨之夕》与徐志摩诗歌《偶然》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上有理性与感性等方面的交叉,施蛰存因为《梅雨之夕》的问世在文学界广为人知,其心理分析小说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

徐志摩《偶然》作为一部含情脉脉的诗歌体裁作品,在文学上更是家喻户晓,两者在写作视角,与故事取材上有相近相异之处,通过对这两篇不同题材的作品,来探讨施蛰存与徐志摩在作品中呈现的异曲同工的风格。

关键词:《梅雨之夕》;《偶然》;理性与感性;情爱空间;写作视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2-03一、理性与感性的探讨:两个世界、一个偶然(一)浮躁焦虑中寻觅慰藉施蛰存笔下的《梅雨之夕》描绘了梅雨时节,一个已婚男子,在单调乏味的工作压力下,邂逅了一个未婚少女怦然心动,他忘记自己的身份,看到没有带伞的女子,自己主动过去搭讪,送少女回家的故事。

在送少女之前男子的内心世界是纠结的,“我可以如中古时期骁勇的武士似地把伞当作盾牌,挡着扑面袭来的雨的箭,但这个少女却身上间歇地被淋地很湿了。

薄薄的绸衣,黑色也没有效用了,凌志手臂已被画出了它们的圆润。

”[1]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子对已婚男子的吸引。

在送女子回家的过程中,男子时刻感觉周围的人认识自己,所以把伞拉低,为了躲避别人的目标,这种害怕来源自己本身的理智,也是对自己欲望的制止,他又看到妻子看到了他,更加感觉羞愧的心理过程,在搭讪的过程中有刚开始的倾慕变得理性化“我再试一试对于她的凝视,奇怪啊。

鼻子,颚骨,即使说是有年岁的改换,也绝对地找不出一些踪迹来。

而我尤其闲厌着她的嘴唇,侧看过去,似乎太厚了些。

”[2]这是男子的一个重大转变,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整个人的思绪不再混乱,开始正常起来,开始回到自己最真实的世界。

(二)倾心眷顾里的爱欲不能徐志摩的《偶然》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故事里面的爱情,并非自己虚构,而是来自于自己的感情经历,24岁的徐志摩作为一名已婚男子爱上了16岁的林徽因,在自己与发妻离婚的时候,林徽因却嫁给了梁思成,在《偶然》里暗含了二人的相识、相知、彼此的默契与投合和相离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其中包含着自己淡淡的苦涩。

施施蛰存作品特点

施施蛰存作品特点

内容摘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堪称独步。

他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显尼志勒的心理分析小说以及西方意识流小说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小说。

本文从注重性心理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创作手法的借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三个方面,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对读者欣赏阅读施蛰存小说和创作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特点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堪称独步。

沈从文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施蛰存的成就“在中国现代短篇作家中似乎还无人可企及”[1]。

他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注重性心理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创作手法的借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本文将结合施氏的作品来谈其小说的创作特点。

一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点,首先表现为注重人物潜意识性心理的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

早在1933年,施蛰存就声言“我的小说不过是应用了一些弗洛伊德的心理小说而已”[3]。

由此可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具有浓厚的弗洛伊德色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创建于19世纪末。

早期他将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层:底层为潜意识,中层为前意识,上层为意识。

潜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底层的隐蔽的非理性世界,是人们自己往往也难以觉察的黑暗王国。

意识是人们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它是清晰的,与潜意识处于对抗状态。

而在这两者之间的边缘地带,担任警戒任务的则是前意识。

后来弗洛伊德在这三分法的基础上又提出另外一种三分法。

其基本观念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主要由性本能,即“里比多”组成,是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的源泉;自我是受环境的影响而加以调整后的本能,把不见容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动改造为适应外部世界的心理动机;超我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层面,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着本能冲动。

这两种三分法都是以“泛性论”为基础,把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施蛰存与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比较

施蛰存与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比较

施蛰存与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比较摘要:爱伦坡是恐怖小说的鼻祖,而我国现代派的领军人物施蛰存也写过几篇恐怖小说,本文试图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具体从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创作方法及文学手段的使用来剖析两位作家恐怖小说的异同。

关键词:施蛰存;爱伦坡;恐怖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作为现化派的领军人物,施蛰存主要是以创作心理分析小说而名世。

最能体现心理分析特色的莫过于《将军的头》(上海新中国书店1932年出版),《梅雨之夕》(同上1933年出版)及《善女人行品》(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出版)这三个集子。

其中《善女人品行》是现实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将军底头》是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梅雨之夕》情况有些复杂,大多是都市题材的小说,还有几篇比较特别的描写幻象幻觉的心理分析小说:《魔道》《夜叉》《凶宅》《旅舍》《宵行》,这五篇小说的主人公精神上都不正常(《宵行》的主人公是个醉鬼),小说通篇给人一种阴郁恐怖的感觉,我认为可以把这几部小说归为恐怖心理小说。

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以创作恐怖小说著称于世,并且被公认为第一个探索人类意识与心灵深处的作家,“坡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是第一个开掘人类意识深处幽暗领域的人”。

[1]其恐怖小说是一种心灵式的恐怖,“如果在我的许多作品中恐怖一直是主题,那我坚持认为那种恐怖不是日耳曼式的,而是心灵式的,———我一直仅仅是从这种恐怖的合理的源头将其演绎,并仅仅是将其驱向合理的结果。

” [2]我们可以看出,施蛰存和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描写人物的心理。

不过具体到描写的内容,他们便有很大不同了。

施蛰存的恐怖小说中主要描写神经错乱者的心理,写这些人物的可怕的联想,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的惊恐及无意识的幻想幻象幻觉,主人公仿佛进入了魑魅魍魉的鬼怪世界。

施蛰存把笔触深入到人的潜意识,透过人物意识流动的表象和灵魂战栗的展示,表现人物被压抑在“本我”中的恐惧、孤寂、迷惘和烦躁。

施蛰存小说的创作特点

施蛰存小说的创作特点

施蛰存,原名施青萍,是浙江杭州人,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施蛰存以写心理分析小说著称,着意描写人物主观意识的流动和心理感情的变化,追求新奇的感觉,将主观感觉融入对客体的描写中去,并用快速的节奏表现病态的都市生活,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曾有人评价说,“施蛰存的小说,宛如身着华丽的中式旗袍,在传统民乐的伴奏下跳着异国的华尔兹”。

作为一名大作家,他的小说充满了他独特的个人气息。

我认为施蛰存小说的风格特征主要是注重人物潜意识性心理的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大龄运用意识流创作手法,充满讽刺色彩。

施蛰存的小说充满了讽刺色彩。

关于施蛰存小说的讽刺色彩,我认为是到处存在的。

《鸠摩罗什》中的高僧鸠摩罗什本是史籍中的真实人物,是后秦的一位大佛学家,一生翻译经书三百多卷,为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军底头》中的花惊定将军是妇孺皆知、骁勇善战的边关将领;《石秀》中的主人公石秀更是不用说,《水浒传》中英雄,替天行道,仗义拔刀······对于这些普遍的英雄人物,施蛰存却写出了不同的味道。

在过去的记载中,这些人无一例外的被描绘成了英雄,所以他们的一些缺陷泽被忽视了。

施蛰存充分考虑到了人物的性格的复杂性,将这些英雄刻画得更加深刻,甚至说有些反转的意味。

鸠摩罗什在教徒眼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庄重严肃的人,内心却饱受欲念的折磨,而他那条舌头,那条吻过妻子,被针扎的舌头却成为了人们供奉的舍利;不徇私情、受将士爱戴的花定惊将军内心只想着自己心爱的姑娘,但是当无头将军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出现在姑娘面前时,却受到了姑娘的讥笑;石秀呢,明明对潘巧云充满了炽热的爱意,却极力压抑,由爱生魔,表面为义兄着想劝其杀妻,实际上却是为了发泄自己变态的欲望。

这些在两难中挣扎,无法自拔的人物,无论是从哪方面看,都充满了嘲讽。

施蛰存小说的另一个风格特征为注重揭示主人公的二重乃至多重人格。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浅析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浅析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浅析摘要:施蛰存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在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风靡全国时,他并不趋时,而是借鉴弗洛伊德主义的无意识理论及人格结构学说,进行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注重对人物深层心理剖析。

从施蛰存小说创作的具体内容来看,无论是在选取文学表现对象的原则上,还是在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上,施蛰存都没有走向现代主义的非理性的极端,而是本着鲜明的理性精神来选取对象和把握现实的。

他描写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并不是因为他否认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可把握性,而恰恰是因为他希望通过对人内在心理世界的分析描写来获取探索人类心灵奥秘把握人的真实的本质的一种方式,以便更好地揭示生活的真相。

关键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作品分析;西方意识流小说;传统文学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文学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三十年代创作的大量心理分析小说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世界。

一些文学批评者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进行了充分的揭示和分析,并探讨了他的作品与国外心理分析学说之间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新的理论或创作手法在作家情感与想象世界中的植根,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兴趣或外部环境的诱发,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是否具备了吸纳、同化该理论和技巧的审美认知结构与内在的情感准备。

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集《将军的头》是施蛰存有意识地以弗洛伊德学说来进行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开始,作者认为:“《鸠摩罗什》写道和爱的冲突,《将军的头》却写种族和爱的冲突,至于《石秀》一篇,我是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

”在这些小说中,人物总是处在灵与肉的对立中,充满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本能欲望与理性道义的斗争,现实主义小说中那种外在的情节冲突在这里成了内部心理力量的生死较量。

集子中的《鸠摩罗什》表现这种人格冲突最委婉曲折而惊心动魄。

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欲求功德而又无法排除对其妻龟兹公主的爱恋,在秦国讲经时既无法克制对亡妻的思念,又无法抵抗美貌而放浪的孟娇娘的诱惑,在惩戒两名宿妓僧人时,他只得以吞针的幻术来证明自己的功德。

施蛰存与《春阳》

施蛰存与《春阳》

施蛰存与《春阳》新感觉派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期在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它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以《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为阵地,擅长捕捉、描写都市意象,喜欢用各种现代技法来写都市感官体验,注重人物的潜意识和隐秘心理分析的小说流派。

要了解这个流派的创作概况,课后可读:严家炎的《新感觉派小说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一、生平与创作施蛰存(1905-2003),原名许德普,1905年12月3日生于杭州水亭。

1909年他父亲施亦政被邀至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做文牍、管藏书,全家迁到苏州,在那生活了六年。

1911年父亲为他举行开蒙仪式。

因辛亥革命后父亲失业,他8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迁到松江,父亲在陆公勉办的织袜厂任经理,经济条件转好,稳定下来。

五四运动让施蛰存知道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自由主义、新文学等新名词、新文化,经胡适《中国哲学史》接触到先秦诸子。

看新文学杂志,开始练习写作。

中学三、四年级时开始写小说,与同学戴望舒、杜衡、张天翼等人一起组织“兰社”,出版四开旬刊《兰友》。

1922年在《礼拜六》上以青萍、施青萍的笔名发表小说《恢复名誉之梦》《老画师》,在《星期》上发小说《寂寞的街》。

施蛰存认为这时的小说“纯然是一些写实主义的作品”。

1922年中学毕业,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教会大学),后因参加非宗教大同盟被迫退学。

埋头写作,将自己的二十多篇小说编为《江干集》出版,因风格介于鸳鸯蝴蝶派和新文学之间,很少提起。

1923年,与戴望舒一起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

与丁玲、孔另境同学。

深感丁玲的傲气。

由孔认识茅盾。

与老师田汉关系较好,交谈中受益颇多。

1924年入大同大学学习,1926年入震旦大学特别班学法文,他、戴望舒、杜衡三人准备一起去法国留学。

三人办一个小刊物《璎珞》(共印了四期),施蛰存的《上元灯》、《周夫人》在此发表。

三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春戴望舒、杜衡因右派同学告密被捕,后托人救出,施蛰存1926年底回家过年躲过一劫。

施蛰存

施蛰存

施蛰存•性文化•《随笔》作者:刘军李世红来源:《山东青年》2013年第10期[作者简介]刘军,文学博士,江苏省昆山市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李世红,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著名作家、翻译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施蛰存在为文和治学等方面体现出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风格,不拘一格,潇洒自由,独具魅力,这可以从他对待“性文化”的态度可以看出。

早年施蛰存创作现代派小说,关注人物的性心理,尤其是变态性心理,成为现代文坛较为独特的引领潮流的艺术创造。

他兴趣广泛,追求自由心性,对性话题并不避讳,这不仅体现在他早年的小说创作上,也体现在他的散文随笔中。

1990年6月,施蛰存发表散文《论老年》,这一篇是可读性很强、极富趣味的佳作。

他以老年人的心态率真地写下老人的记远不记近、饶舌、怀旧、嘴馋等方面,文字洋洋洒洒,语言俏皮活泼,举例生动有趣。

尤其有意思的是,施蛰存谈到老人的好色,他说:“老人的好色,非但无所得,反而常常会有所失。

这个失,与青年的失恋不同。

老人所失的,不是一个进门球,而是一种审美趣味的幻灭”。

\+①真是发人之所未发,将施蛰存率真自然的一面呈现出来,也只有胸怀坦荡的人才能如此吧。

施蛰存对待性文学作品,向来是开放和开明的。

1991年1月16日他致信孙康宜,提到萨德的《索多玛120天》,他说:“Sade,Marquis De 120 Days in Sodoms 我想看此书,听说70年代有新印本,这是一本秽书,我本来不便托你找,但现在知道你是一位开放型的女学人,大胆奉托,你不便去找,请改托一个知道此书的绅士代找”。

\+②萨德侯爵是法国18世纪劣迹昭著的、被称为“邪恶之父”的作家,在他笔下,虐狂、色狂是一贯的主题,其创作在各国文学传播中长期受到禁止。

1975年,萨德的《索多玛120天》被帕索里尼改编成惊世骇俗的同名电影,列为全球十大禁片之首。

施蛰存在1932年已知此人此书,大约也是从Frend或Eills的著作中知道的。

和而不同的君子,淡如水的交情——施蛰存《纪念傅雷》赏析

和而不同的君子,淡如水的交情——施蛰存《纪念傅雷》赏析

文和而不同的君子,淡如水的交情○李 松摘 要: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作者以点带面,不露痕迹,借人抒怀,直陈事实,融对比于明晰简洁的叙事中,把深厚的情谊托付于内敛冷静的表达中,化传统儒家文化精神为文章筋骨,暗点时弊,体现出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不灭的爱国热情、坚忍不拔的勇气和宽容睿智。

关键词:刚性 和而不同 君子一、弥足珍贵的刚性《纪念傅雷》是施蛰存在1986年9月3日写的一篇纪念友人的散文,在20年前的这一天,正是文革时期,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自杀了。

历经世事沧桑八十多岁的老人施蛰存,经过20年的情感沉淀,让这篇纪念的文章显出一种平淡、冷静、内敛的“气质”。

文章以倒叙的时间顺序组织全篇,简笔勾勒出与傅雷相识后的几个片段,特别抓住了傅雷易“怒”的突出个性,塑造了一个刚性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傅雷的成就作者并没有高颂赞歌,只是把事实列在那里让人去判断。

写法上颇为巧妙,开头部分说自己就是对着书架上十五卷的《傅雷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悼念傅雷的。

这样客观介绍了傅雷翻译作品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又表达了对傅雷悼念之情,尊敬之情,一举两得,写法简洁而巧妙。

作者第一次见识到的傅雷的怒,并不知道原因,因为他和一个人吵翻了,以至于连一座城都厌恶,一怒之下回了上海,这怒气之大也实在出乎人意料,这可以算作他们定交时的小插曲。

作者说:“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可见傅雷脾气火爆得让周围的人都有如履薄之意。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君子讲究平和而有节度,一个时常发怒的人,性格可谓不好。

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最受其苦。

他的妻子朱梅馥说:“婚后因为他脾气急躁,大大小小的折磨终是难免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

也因此知道这是一个复杂鲜活的人,这个性格下才能有那种做法。

接下来作者简单介绍两人翻译方法的不很相同:一个讲究“达意”,一个讲究“传神”,且彼此对对方的方法都不以为然,又带出了傅雷的翻译理念。

施蛰存与《春阳》

施蛰存与《春阳》

施蛰存与《春阳》新感觉派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期在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它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以《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为阵地,擅长捕捉、描写都市意象,喜欢用各种现代技法来写都市感官体验,注重人物的潜意识和隐秘心理分析的小说流派。

要了解这个流派的创作概况,课后可读:严家炎的《新感觉派小说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一、生平与创作施蛰存(1905-2003),原名许德普,1905年12月3日生于杭州水亭。

1909年他父亲施亦政被邀至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做文牍、管藏书,全家迁到苏州,在那生活了六年。

1911年父亲为他举行开蒙仪式。

因辛亥革命后父亲失业,他8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迁到松江,父亲在陆公勉办的织袜厂任经理,经济条件转好,稳定下来。

五四运动让施蛰存知道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自由主义、新文学等新名词、新文化,经胡适《中国哲学史》接触到先秦诸子。

看新文学杂志,开始练习写作。

中学三、四年级时开始写小说,与同学戴望舒、杜衡、张天翼等人一起组织“兰社”,出版四开旬刊《兰友》。

1922年在《礼拜六》上以青萍、施青萍的笔名发表小说《恢复名誉之梦》《老画师》,在《星期》上发小说《寂寞的街》。

施蛰存认为这时的小说“纯然是一些写实主义的作品”。

1922年中学毕业,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教会大学),后因参加非宗教大同盟被迫退学。

埋头写作,将自己的二十多篇小说编为《江干集》出版,因风格介于鸳鸯蝴蝶派和新文学之间,很少提起。

1923年,与戴望舒一起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

与丁玲、孔另境同学。

深感丁玲的傲气。

由孔认识茅盾。

与老师田汉关系较好,交谈中受益颇多。

1924年入大同大学学习,1926年入震旦大学特别班学法文,他、戴望舒、杜衡三人准备一起去法国留学。

三人办一个小刊物《璎珞》(共印了四期),施蛰存的《上元灯》、《周夫人》在此发表。

三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春戴望舒、杜衡因右派同学告密被捕,后托人救出,施蛰存1926年底回家过年躲过一劫。

施蛰存小说分析

施蛰存小说分析

施蛰存小说分析作者:杜高峰欧家民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07期(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510440)摘要:1905年出生的施蛰存实已经离开人世12年,但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施蛰存早年进行小说创作,建国后任华师大的教授,直到03年与世长辞,似乎离现世人相距并不遥远;而与他同一时期的作家如戴望舒、刘呐鸥等人在上个世纪中期已永远长眠,就像是泛黄的旧相片显得时代久远。

读他的文字,常读常新,并不觉时代的跨越,反觉亲近可亲。

其中独特细腻的心理描写更引起了我的关注,故下文将简要地对施蛰存的几类小说进行分类概述,尤其对其是新感觉派小说与否的争辩花费一些笔墨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蛰存;江南怀旧;新感觉派一、凄美的江南怀旧——早期小说的清雅风流意味出版于1929年的《上元灯》辑录了包括《上元灯》、《周夫人》等在内的精致作品,施蛰存自认为这部作品是其真正意义作品的开端,笔者也在此借用施蛰存对于自己的定位与划分,以其早期两篇代表作展开对其早期小说作品的分析。

施蛰存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水亭址,江南的水土养育了他,江南的风情更融合进了他的血液与文笔当中。

《上元灯》的故事发生在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各式红绿的花燈点缀着节日的街道,女子的含情脉脉皆凝聚在精巧的上元灯中;《周夫人》中多情寂寞的寡妇周夫人于喜庆团圆的春节陡生寂寥,渐暖的江南之风吹醒了她干涸的内心情感。

江南的风土人情在小说的环境描写中与人物的语言、神态中不经意间流露,使得施蛰存小说带有浓厚的江南地域特征。

若说江南的地域特色流于小说的外在,那么一份淡淡的哀伤与凄美便是小说的灵魂。

二、都市意识流与“新感觉派”之争施蛰存善于刻画都市人的情感与微妙心理,被划分为都市“新感觉派”似乎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施蛰存早在1933年就在《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中声明:自己只不过是运用了一些Freudism的心理小说而已,也不明白西洋或日本的新感觉主义。

“新感觉派”的划分是他人为其确定的,他本人也从未主张以“新感觉派”的名义来进行小说创作。

现代派作家施蛰存的左翼倾向——兼谈与鲁迅、冯雪峰的交往

现代派作家施蛰存的左翼倾向——兼谈与鲁迅、冯雪峰的交往

现代派作家施蛰存的左翼倾向——兼谈与鲁迅、冯雪峰的交往杨迎平施蛰存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代表作家。

并没有参加左联,但施蛰存从一开始就有着左翼倾向,并与鲁迅、冯雪峰多次合作与交往,特别是当“普罗文学运动的巨潮震撼了中国文坛”①的时候,施蛰存在受了左翼作家的批评之后转变了。

当然,这个转变是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外因是左翼潮流的影响,使他不得不转变,内因是他对革命的同情。

他所标举的立场是,在“政治上左翼,文艺上自由主义”。

②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施蛰存在编辑杂志和翻译作品时就有着明显的左翼倾向,而且这种左翼倾向逐渐成为他的自觉行为。

一施蛰存初步文坛的左翼倾向“五卅”运动后,全国人民革命运动迅速推向高潮。

1925年7月,在共产党支持下,国民党左派在广州正式成立国民政府。

1926年10月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

当时的革命形势鼓舞着青年人,由戴望舒联系,与施蛰存、杜衡这“文坛三剑客”一起加入了共青团。

此时,他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非常兴奋。

他们常到白莱尼蒙马浪路一幢里弄民房中去开会,并接受散发传单的任务。

在辣斐德路(复兴中路)、马斯南路(思南路)、吕班路(重庆南路)一带,他们三人在晚上八九点钟一起去散步,一个人走在前,留神前面有没有巡捕走来,一个人走在后面,提防后面有人跟踪,走在中间的便从口袋里抽出预先折小的传单,塞入每家大门口上的信箱里,或门缝里。

有时到小店里去买一盒火柴,一包纸烟,也随手塞一张传单在柜台底下。

施蛰存他们因此而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

施蛰存于1926年除夕回松江,打算在家过了新年,再回上海。

谁知时局急转直下,沪杭铁路交通中断。

待到铁路交通恢复,施蛰存来到上海,才知道戴望舒和杜衡曾被逮捕,在嵩山路巡捕房关了两天,几乎引渡到龙华,被军阀枪毙。

如果当时施蛰存没回松江,也不能幸免。

他们三人于是离开上海,施蛰存回到松江,在松江中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

在松江,施蛰存认识了同事洪野,洪野本来是一个象征派画家,后来变成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

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特点

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特点

注重心理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突出特点是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心理分析。

其作品主要描写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的空虚和异化,以及都市的消费性和商业性所导致的拜金主义的盛行, 并突出描写了夜总会、酒吧、舞会、跑马厅等畸形环境中人的病态行为和畸形心理; 善于描写人物情绪的流动、人物内心的主观感受, 并善于把客观生活加以情绪化、意象化。

这些创作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和特征。

在我国把这种流派称作“心理分析小说派”,或现代派。

我国当时的新感觉派作家主要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戴望舒等。

刘呐鸥、穆时英更多地受到了日本的早期新感觉派的影响。

新感觉派的创作题材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并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剥削阶级男女的堕落与荒淫、寂寞与空虚,为开拓中国现代的“都市文学”建立了极大的功劳。

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不仅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新感觉派小说集,也是最早出现的反映都市生活的小说集。

新感觉派十分注重心理分析。

他们提倡作家要“纯客观”地挖掘与表现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活动,以及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由某种客观事物引起的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

相比之下,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则高于刘呐鸥和穆时英。

施蛰存的病态小说,题材更为广阔,内容也更为丰富。

他不仅以上海为主要场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态生活,而且还对上海市郊小城镇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扫描。

最初的新感觉派小说把追求新奇的感觉当作创作的关键。

到30年代初期,他们又接受新心理主义的影响,创作了一批以表现心理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如穆时英的《南北极》、《白金的女体塑像》等小说都是将心理分析作为构成作品艺术形象体系的重要环节,丰富了刻画心理小说的表现手段。

但真正把心理分析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的还是施蛰存。

他的《梅雨之夕》、《春阳》、《药羹》等小说代表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最高水平。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中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大家。

施蛰存《将军底头》的「内在性」问题

施蛰存《将军底头》的「内在性」问题

施蛰存《将军底头》的「内在性」问题(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一、绪论柄谷行人在他富有启发性的著作《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曾提到「内在性」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观察日本文学现代性形构的一个坐标。

根据柄谷行人的说法,所谓「内在性」(interiority),是指内在自我(inner self)、内在意识(inner consciousness)的存在,它随着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并意识到其存在而展开。

[1] 借着考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现代文学的整个发展趋势,柄谷行人提出日本现代文学内在性的形构跟当时的言文一致运动、语音中心语言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 他并认为,「内在性」并非早已存在,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例如言文一致运动、私小说的告白形式)的调解(mediation)而构成。

[3] 换言之,「内在性」是一种论述效应(discursive effect),由一套特定论述方式所产生。

就笔者看来,柄谷行人关于「内在性」的重要观点,对我们重塑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形成与发展极有参考价值。

若果承认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已逐步走向现代之路,那么,有关「现代性」的问题即不能回避。

汪晖在〈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一文中,在唐弢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思考「现代性」的进路。

汪晖指出,直线向前进行的时间观、语言上的变革、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个人与外界之间的冲突,以至叙事形式的变迁等各个方面,都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特征。

[4] 汪晖的文章,提纲挈领地为我们指点了追寻现代步履的线索。

近年学者更继续深化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探讨它的多元面向,例如王德威就认为,「现代性的生成不能化约为单一进化论,也无从预示其终极结果」,而由于走向现代性之路有着极多变量,「即使重新排列组合某一种现代性的生成因素,也不能想象完满的再现」。

[5] 循此,王氏进一步提出「被压抑的现代性」这个概念,试图挖掘在不断进步的进化论观念以外所存在着的另一种现代性。

浅析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

浅析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

浅析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作者:马卢娇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6期摘要: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上,施蛰存不仅主编了杂志《现代》,且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其中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最具其个人风格。

施蛰存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作品中多运用其性心理分析方法。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包括:对人物的人文关怀、“中国化格调”的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二重人格的塑造、悲剧性的构思模式等。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表现出迥异的风格,在这种独特的风格中透漏着作者独具一格的文学理想。

关键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意识流文学理想回顾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施蛰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施蛰存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小说家,曾一度被认为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然而施蛰存与其它“新感觉派”作家不同,他的作品着力于对人物潜意识的描写、剖析,并运用意识流等表现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

虽然他也因这类小说而遭受长期的非议,但施蛰存的创作特色反而在这里得到了确认,让他真正确立了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将军底头》《善女人行品》《梅雨之夕》三个集子中真正得以形成,本文将通过部分作品的解读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文学理想进行简要分析。

一、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施蛰存,1905年11月5日生于浙江,于2003年11月19日逝世,他漫长的生命历程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他创造了一支中国的现代派文学,使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

他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小说创作的新路径,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心理分析小说,从而被誉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第一人”。

[1]这奠定了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堪称独步的地位。

施蛰存受到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学说和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创作的影响,有机地将意识流、潜意识流、象征主义等因素与现实主义手法结合起来,诞生出的作品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渗透的经典。

浅谈海派作家施蛰存

浅谈海派作家施蛰存

浅谈海派作家施蛰存作者生平简介: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原名施青萍,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将军的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30年代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

抗日战争爆发後,他曾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和光华大学。

1952年以後他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施蛰存因早年与鲁迅有过论战,因而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迫害,他也因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转而从事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新涌入中国,他的文学创作才又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施蛰存一生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37年以前,除进行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进行散文创作;1950年—1958年期间,翻译了200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後,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施先生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施蛰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

他1930年代与鲁迅论战,20世纪50年代拒绝在教学中援引马列文论,晚年对社会也很关注,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鉴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施蛰存曾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3年)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慰奖”。

主要著述 短篇小说集 《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 散文集 《灯下集》—《待旦录》 编译作品 《荣誉》—《轭下》—《征服者贝莱》—《劫後英雄》—《妇心三部曲》—《匈牙利短篇小说集》—《波兰短篇小说集》—《外国文人日记抄》 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论稿》—《宋元词话》—《历代词籍序跋萃编》—《北山集古录》—《水经注碑录》他的第一个短篇集《上元灯》,其中大部分小说都是用怀旧情绪来表达男女初恋的诗意和小市民生活,出版后获得好评。

论施蛰存《春阳》的精神分析特色

论施蛰存《春阳》的精神分析特色

论施蛰存《春阳》的精神分析特色作者:杨筱朱丽林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第10期内容摘要:《春阳》是施蛰存有意识地运用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的短篇小说之一。

它以主人公婵阿姨的意识流动为线索,描写了一个久被压抑的乡镇富婆的本能欲望的短暂显现。

本篇论文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春阳》这部作品进行解析,以主人公婵阿姨为例,对其行为及其心理进行阐释,进而对这一形象形成的精神根源进行深度探讨。

关键词:《春阳》婵阿姨弗洛伊德19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门新兴学说,在中国,施蛰存可以说是是首先运用弗洛伊德理论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

尽管他对自己新感觉派作家的称号有所怀疑,但是他却认为“我的小说不过是应用了一些Freudism的心理小说而已”,[1]其作品中的精神分析特色可以说是十分明显了。

《春阳》是一场春光洋溢的缥缈的梦,是婵阿姨离开昆山来到上海,面对都市的繁华,街道上的娇艳女子和年轻的态度极好的银行行员,不禁萌生的久违的放纵自由的想法,以及压抑许久的性意识的重新显现。

施蛰存以意识流的方式记录了婵阿姨在一天时间里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她的身世和潜意识的描写来揭示其精神根源。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婵阿姨的心理变化,以“被压抑的‘本我’短暂觉醒”、“潜意识中萌生的性渴望”两部分为主体,对《春阳》的精神分析特色进行阐释。

一.被压抑的“本我”短暂觉醒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一个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理性的结构。

它是由无意识的冲动形成的,是本能、欲望的体现者。

它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快樂”,一味追求无条件的满足。

“自我”从“本我”发展而来,“自我”限制和驾驶着“本我”,以便寻求适当的时机,在现实基础上实现“本我”的一部分要求。

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协调作用。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以一种道德感和“良心”的形式沉淀于人心,制约并净化“本我”的盲目冲动。

在二月半旬的这样一个好天气里,婵阿姨的“本我”逐渐苏醒。

《施蛰存先生的器量》乐朋

《施蛰存先生的器量》乐朋

《施蛰存先生的器量》乐朋第一篇范文《施蛰存先生的器量》乐朋读后感《施蛰存先生的器量》是乐朋所著的一部关于我国著名文学家施蛰存的传记。

书中详细描绘了施蛰存的一生,透过对其人生经历的剖析,让我看到了一位具有博大器量的文学巨匠。

施蛰存,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文学家,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深受读者喜爱。

在这部传记中,乐朋以其独特的视角,全面展示了施蛰存的人生历程。

从少年时期的文学启蒙,到中年时期的创作巅峰,再到晚年的人生感悟,乐朋将施蛰存的人生轨迹刻画得淋漓尽致。

书中引用了许多施蛰存的原文,例如:“文学是人生的镜子,反映着人类的苦难和欢欣。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施蛰存对文学的深刻理解。

他关注人性,关注现实,作品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同时,施蛰存具有博大的器量,他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宽容与理解,令人敬佩。

书中还提到了施蛰存在逆境中的坚韧。

在文革时期,他遭受迫害,但仍坚守文学信仰,继续创作。

正如书中所说:“施蛰存没有被困境打败,反而以此为契机,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完成了许多传世之作。

”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动。

乐朋在书中对施蛰存的人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施蛰存。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具有博大器量的人。

在人际关系中,他宽容待人,善于理解他人;在文学创作中,他关注人性,展现深刻的思考。

读完这部传记,我对施蛰存先生的器量深感敬佩。

他的一生,既有坎坷曲折,也有辉煌成就。

而在这部传记中,乐朋以其独特的视角,犀利地剖析了施蛰存的人生,让我对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二篇范文《施蛰存先生的器量》乐朋读后感在乐朋的笔下,《施蛰存先生的器量》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更像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文学与时代关系的哲学著作。

从全新的视角来看,这部书不仅讲述了施蛰存个人的故事,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集体面貌,以及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施蛰存,作为一个生活在动荡时期的文人,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心理视角下对《梅雨之夕》的解读

心理视角下对《梅雨之夕》的解读

心理视角下对《梅雨之夕》的解读作者:李婷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9期摘要:作为20世纪30年代闻名国内的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施蛰存的文学作品深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而《梅雨之夕》更是这些作品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浅薄见解,主要就《梅雨之夕》创作的基础、创作主题所在及创作艺术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

关键词:《梅雨之夕》艺术创造心理解读引言《梅雨之夕》是由当代著名小说家施蛰存先生于1933年在上海创作完成的,这篇小说以梅雨季节里一位已婚男士下班后邂逅一位年轻美丽女性,并将其送回家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作者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巧妙地对小说主人公的心理进行层层剖析,并以娴熟、优美的文字将之呈现在纸上,仿佛将每位读者带进了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在此,我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梅雨之夕》的精神展开分析与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施蛰存先生如何娴熟地运用心理分析学理论来构思与书写心理类小说,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我们今后的文学创作开辟新的路径和融入新的理念。

一、《梅雨之夕》创作的基础尽管人们常常将施蛰存先生与刘呐鸥、穆时英等几位著名作家并称为新感觉现实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当然无可否认,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受到新感觉派或多或少的影响。

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施蛰存先生的文学作品与其他新感觉现实派作家的著作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别的。

施蛰存先生在接受访问时也曾坦言,他曾经也常常去阅读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的书籍,并由此对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并将这种影响转移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上。

《梅雨之夕》显然就是受到佛洛伊德心理学说深刻影响的文学创作之一,从创作艺术的角度分析,施蛰存先生正是运用了娴熟的书写技巧和精湛的心理分析方法,并运用由远及近的描述手法,将文中主人公“我”的心理的每一个微妙细节和曲折迂回进行一层一层地剖析,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人的复杂而又神奇的精神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蛰存先生作品的特点
施蛰存是一位对文坛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

这不仅因为他在三十年代就独树一帜创作了一批具有现代派色彩的作品,而且因为他主编了三十年代大型综合性文艺刊物《现代》,并使《现代》“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集合”鲁迅称施蛰存是“遗少群”的“一肢一节”,是“洋场恶少”。

施蛰存当时并没有参入“第三种人”论争,他只是以编辑的身份将双方的文章登出,而始终缄默无言。

所以之后的几十年将施蛰存当“第三种人”批判是不公正的。

再说施蜇存在政治思想上始终是左翼的,他说:“我们标举的是,政治上左翼,文艺上自由主义。

”他不仅很早就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了散发传单等具体革命活动,而且始终如一地在他主编的杂志上刊登左翼作家的作品。

文艺上自由主义与政治上左翼并没有冲突,他只是“另辟径溪”地选择了一条适合他自己的创作道路,这条创作道路并不影响他政治上左翼。

走近施蛰存,才知道我们过去在政治上对施蛰存有很深的误会和偏见。

施蛰存虽然在作品中也写了一些都会青年的风流韵事,但施蛰存在生活中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①生活中,幽默风趣,慈祥可爱。

②学识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见解独到。

③在动荡中,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