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先生的作品

合集下载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原名施青萍,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
散文集《灯下集》—《待旦录》
编译作品《荣誉》—《轭下》—《征服者贝莱》—《劫后英雄》—《妇心三部曲》—《匈牙利短篇小说集》—《波兰短篇小说集》—《外国文人日记抄》
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论稿》—《宋元词话》—《历代词籍序跋萃编》—《北山集古录》—《水经注碑录》。

春阳不能荣枯朽——读施蛰存先生《春阳》有感

春阳不能荣枯朽——读施蛰存先生《春阳》有感

2020.9作文通讯上海师大附中闵行分校高二胡恩霖春阳不能荣枯朽《长歌行》中写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日的阳光带来生命与活力。

无怪乎施蛰存笔下的婵阿姨会在春阳之下产生巨大的心理转变。

记得内藤丈草的俳句:“春阳照孤坟,垅中逝者陌上人,幽明本难分。

”春天的确生机勃勃,但在万物复苏之时,那些枯朽的、逝去的人、事、物反而会让人感到悲伤。

就像在春日阳光下,内藤丈草看着先师松尾芭蕉的坟墓,想着自己的多病之身由衷地感到悲痛一样,婵阿姨只能看着别人的幸福,自己却沉寂于永远的孤独中。

《春阳》是根据女主人公婵阿姨的意识流展开的,细致地描绘了婵阿姨的双重心理。

在金钱与幸福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婵阿姨从一开始便选择了金钱。

但人总是在得到一个后,便又惦记着另一个,平时看似不在意的,并不是真的不想要。

当隐藏起来的想法不断累积,最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春阳只是一个推动的外因,实际上内心的渴求才是使她做出一系列近乎病态的举动的内因。

对于婵阿姨的悲剧,她自身是要负极大责任的。

她想要得到财产、守着财产的想法是十分明确的。

哪怕陷入幻想时,她仍担心着保险柜是不是没锁好,还盘算着怎么吃饭比较划算。

就像她曾经做出的决定,在她心里,金钱一直都是高于幸福的。

也就是说,无论她在那天的春阳下是否如愿与人相爱,最终她都会因为舍不下那巨额的财产而回归原本的生活。

也可以说,婵阿姨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固然是有的,但在金钱面前,她追求幸福的渴望已经慢慢枯朽了。

无论春日的阳光多么温暖和煦,环境多么拨动人心,她都会回到那金钱铸造的冷清寂寞的笼中,继续循规蹈矩地生活。

这大抵便是《抱朴子》中所言的———读施蛰存先生《春阳》有感文化广场18. All Rights Reserved.2020.9作文通讯自从杜康发明了酒,酒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国人的几案。

几千年来,酒已经彻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这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次又一次触动富有才情的诗人的内心,从他们心中流淌出许多或椎心泣血或恣意奔放或温婉清丽的诗词篇章。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读后感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读后感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读后感施蛰存的《梅雨之夕》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施蛰存的《梅雨之夕》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雨之夕》是一支清新疏淡的白日梦。

讲述的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饱含浪漫古典情怀的中年绅士和一个温婉少女在雨中的偶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作品中周密而自然地流淌、浸淫,意识自由无阻的随心而动。

《梅雨之夕》可以说是一篇心理小说,一篇意识流小说。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这三者在文中大量跳跃出现。

主人公是一个传统文明的绅士,在他的意识层面呈现出的是温文尔雅、谦和得体、节制爱家,但他潜意识和无意识里却汹涌着强烈的欲望,时不时冒头出现在意识层面当中来。

一开始讲他对于梅雨异于常人的情怀。

对于人人厌恶,“纷纷乱窜躲避”的梅雨,他却欣赏得很有兴致。

“我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沿着人行路用一些暂时安逸的心境去看看都市的雨景,虽然拖泥带水,也不失为一种自己的娱乐”······而且即使常常被摩托车轮溅得一身泥泞,他也偏执地坚持,连稍稍改(比如买雨衣)都只留着“希望”,久久不付诸行动。

这些,其实是对潜藏欲望,对痛苦无聊生活一种近乎自虐的情感转移;是对压抑不住的病态的纾解。

至于之后,偶遇一个没有带伞的少女,“容颜娇好”“风仪温雅”、“肢体停匀”、“谈吐不惹人厌”。

我不确定自己的感觉,但觉得这个女孩也许不如这些辞藻描绘的那么完美清雅,应该只是一个在雨幕中曚昽的轮廓,是作者在潜意识里不自觉的按照审美理想美化出来的梦影,以为自己单调的工作和枯燥无波的生活增加一抹迥乎不同的鲜丽颜色,慰藉自己的灵魂。

也在是这样一个细雨氤氲的黄昏,以此的契机展开平素被压抑的心理。

“但我何以不即穿过去”“为了对于这少女有什么依恋吗?”主人公处在混沌冥思的幻境中,在模糊的`潜意识状态。

施蛰存《梅雨之夕》

施蛰存《梅雨之夕》

施蛰存《梅雨之夕》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

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所嫌厌的是在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它会得溅起混水猛力地洒上我底在裤,甚至会连嘴里也拜受了美味。

我常常在办公室里,当公事空闲的时侯,凝望着窗外淡白的空中的雨丝,对同事们谈起我对于这些自私的车轮的怨苦。

下雨天是不必省钱的,你可以坐车,舒服些。

他们会这样善意地劝告我。

但我并不曾屈就了他们的好心,我不是为了省钱,我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

我底寓所离公司是很近的,所以我散工出来,便是电车也不必坐,此外还有一个我所以不喜欢在雨天坐车的理由,那是因为我还不曾有一件雨衣,而普通在雨天的电车里,几乎全是裹着雨衣的先生们,夫人们或小姐们,在这样一间狭窄的车厢里,滚来滚去的人身上全是水,我一定会虽然带着一柄上等的伞,也不免满身淋漓地回到家里。

况且尤其是在傍晚时分,街灯初上,沿着人行路用一些暂时安逸的心境去看看都市的雨景,虽然拖泥带水,也不失为一种自己底娱乐。

在朦雾中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物,全都消失了清晰的轮廓,广阔的路上倒映着许多黄色的灯光,间或有几条警灯底红色和绿色在闪烁着行人底眼睛。

两大的时候,很近的人语声,即使声音很高,也好象在半空中了。

人家时常举出这一端来说我太刻苦了,但他们不知道我会得从这里找出很大的乐趣来,即使偶尔有摩托车底轮溅满泥泞在我身上,我也并不会因此而改了我底习惯。

说是习惯,有什么不妥呢,这样的已经有三四年了。

有时也偶尔想着总得买一件雨衣来,于是可以在雨天坐车,或者即使步行,也可以免得被泥水溅着了上衣,但到如今这仍然留在心里做一种生活上的希望。

在近来的连日的大雨里,我依然早上撑着伞上公司去,下午撑着伞回家,每天都如此。

昨日下午,公事堆积得很多。

到了四点钟,看看外面雨还是很大,便独自留下在公事房里,想索性再办了几桩,一来省得明天要更多地积起来,二来也借此避雨,等它小一些再走。

这样地竟逗遛到六点钟,而早已止了。

走出外面,虽然已是满街灯火,但天色却转清朗了。

施蛰存佛教小说《黄心大师》创作始末

施蛰存佛教小说《黄心大师》创作始末
送黄心大师 如今无用绣香囊, 已入空王选佛场。
生铁脊梁三世衲, 冷灰心绪一炉香。
庭前竹长真如翠, 槛外花开般若香。
万事到头都是梦, 天倾三峡洗高唐。 满江红・赠豫章尼黄心大师尝为官妓 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底事到头鸾凤 侣,不如掸脱鸳鸯社。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 纱窗外,梅花下。酒醒也,教人怕。把翠云剪却,缁衣披挂。柳翠已参弥勒 了,赵州要勘台山话。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 只要认真对照施蛰存在《黄心大师》中抄录的白玉蟾诗词,即可发现他有两处误 录:“三世衲”应为“三事衲”,“惊凤侣”实为“鸾凤侣”。 且说第一误,三世衲。白玉蟾原诗“生铁脊梁三世衲,冷灰心绪一炉香”,从诗意 看,此处的三世衲应以三事衣,即僧服解。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三事衲,(衣 服)又日三事衣。言五条七条九条之三衣也。禅林之螽。”④另据《禅林象器笺》:“三
关键词:施蛰存佛教
《黄心大师》
白玉蟾释震华
作者简介:黄艺红,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一、《黄心大师》中两处误录白玉蟾诗词?
以现有资料来看,黄心,这个神秘而传奇的佛教人物,最早被文学作品记录下来, 出自南宗道教祖师白玉蟾的诗词:《赠豫章尼黄心大师》和《送黄心大师》。一诗一词 仅寥寥数语,简括黄心法师的前尘往事及其出家后的禅心戒行,还为她生平笼罩上一层 神秘的色彩。施蛰存正是在无意间看到白玉蟾的诗词,发现黄一1、5,其人其事。白玉蟾简短 的题注:“尝为官妓”,更令他灵感发生,他不禁遐想:“黄心何以要出家?她的焚修情 形如何,尤其是她舍身铸钟的故事,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施蛰存进一步想,既然无 载籍可求,何不就借此题材,“揣测”和“演写”为小说呢?①于是,他通过艺术想 象,成功创作了《黄心大师》②这部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南宋时一个名为马瑙儿的女子,自幼性情特别,虽未脱尘俗,却也算 早有慧根,后嫁与季氏茶商,因夫家被抄,被办案知府霸占为妾。谁道三年后,知府锒 铛入狱,瑙儿与官府妻妾一同被发为官伎,堕入勾栏十年。十年间,瑙儿过着“舞迎 南北客,歌送去来人”的生涯。在酒客戏言中,她才惊悟:“我还在这里贪恋些甚么!” 终在妙住庵披剃为尼,法名黄心。黄心法师持戒谨严,后继承衣钵,升任妙住庵住持。 因管理有方,庵中香火不绝、声名日隆。她又发下大愿,募铸幽冥钟,然而前八次铸

施蛰存

施蛰存
1936年出版的《小珍集》,表现了作者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回归。
它的回归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一种发展,它扬弃了现代主义中自认不适宜的部分,而保留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某些长处。作品比较广阔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倾向。
抗战以后,赴云南、厦门等地在大学任教。1947年回沪,在暨南大学、光华大学执教。这期间除写些散文外,主要从事翻译,译作甚丰。解放后一直在华东师大任教,致力于古典文学、文物考古和外国文学的译介。他集作家、学者、教授于一身,“米寿”之年仍笔耕不辍。1993年荣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杰出贡献奖”。
作者有意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创作的心理小说,主要收在《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三本集子里。其中《春阳》不仅思想上具有反封建意义,而且艺术上也相当成功。作品细致地描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中产阶级妇女隐秘的内心活动。十几年前,她为了要得到夫家一大笔产业,竟抱着未婚夫的灵牌而举行了婚礼。她虽然得到一大笔财产,却只能孤身过活。作品写了她在温暖春光中的微妙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她渴望爱情,追求幸福的热切心情。小说采用某些近似意识流的手法来写。写得明白晓畅,绝不晦涩。而更能体现心理小说特点的是《梅雨之夕》。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只是写一位带雨具的青年男子在街头碰上个避雨的姑娘主动将她送回家时一路上的心情。一次完全没有结果的萍水相逢。作者把男主人公心理的活动写得极为细腻而富有层次,作品自始至终能紧紧抓住读者,不断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作者简介
施蛰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05年12月3日生。原名施德普,笔名有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幼时随父母去苏州,后迁居上海松江。
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并向《觉悟》、《礼拜六》等刊物投稿。曾与戴望舒、杜衡、张天翼等组织过文学团体——兰社。1922年入杭州之江大学。1923年入上海大学。1926年秋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杂志。在此发表了成名作《春灯》(后改名《上元灯》)

为人生谱一曲真善美之歌——试析施蛰存小说《梅雨之夕》.

为人生谱一曲真善美之歌——试析施蛰存小说《梅雨之夕》.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梅雨之夕》研究 51
MASTERPIECES




那么求真就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 文学来说,这些不仅仅是新奇,更甚算是异类,所以在

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②。
主流之中不被看好。“我的作品,在中国新文学中,并不
梅雨之夕,在上海这个从来都是快节奏的现实的 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能被看作是,在六十年前,一个倾
小说中男主人公在遇到美丽女子之后,并没有刻意回避内心的声音,而是遵循本心。一方面可能是一种排解枯 燥生活的方式,本文则更多认为这是一种人性之真,释放最潜在欲望的一种纯真。理学大家朱熹曾说“存天理,灭人 欲”。人欲无在,天理何求?人性于潜意识里不自觉的流露,才是最真实的。如果说“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
新感觉派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梅雨之夕》中,施蛰存借助男主人公的一系列纠
结心理、矛盾行为,为这个被世俗压抑的小职员谱写了 一曲真善美之歌;在现实社会中,施蛰存老先生也在通 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越走越好,为自己所坚持的那份纯真、善美奏 一曲高歌。
母游灵岩、寒山寺,父亲教以壁间石刻张继诗。”③后来,
充满利益关系的大都市中,大公司里的小职员让我们 向于西方现代文学的中国青年的文学实验,它们没有
看到了立体的人格。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万千小职 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就终止了。”⑥虽说新感觉派描
员中的他与众不同,立刻显现无疑。
写的是都市生活、性爱风尚,表面上的世俗化、商业化,
真善美及其统一正是施蛰存先生为我们设置的文 揭露的却是深层的病态。在一步步揭露之中,施蛰存追
小男人忘记了在家中等候他回去一同吃饭的妻,“当时是连已有妻的思想都不会有”,他已彻底将道德与伦理 抛之脑后。但文学作为实践活动来说,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施蛰存深谙规则。因为小说男主 人公也是一个善感、多情、有理的男人。他估计念过不少书,对日本画和中国诗也颇有见解,身上自然而然表现出 的,是一种绅士一样的温雅、儒士一样的平和态度。自然而然的,这个小男人随后又不时跌撞于道德和伦理的篱笆 之间。“我偶然向道旁一望,有一个女子倚在一家店里的柜上,用着忧郁的眼光,看着我,或者也许是在看着她。我忽 然好像发现这是我的妻”,“我将伞沉下了些,让它遮蔽到我们的眉额。人家除非低下身子来,不能看见我们的脸 面。”这些都是潜意识里的不安。而男主人公好像在店柜上看到妻子,这则明显是自己产生的幻觉,一种由冷酷的现 实环境所逼生出来的幻觉。上海的环境再冷酷,它也属于中国,注定还是要受到中华传统道德的浸染,所以显然带 有传统心理与文化的基因。小说结尾这样写道:“妻问我何故归家这样的迟,我说遇到了朋友,在沙利文吃了些小 点,因为等雨停止,所以坐得久了。为了要证实我这谎话,夜饭吃得很少。”虽然男主人公前面有一系列的出轨心理 和看似出轨的行为,但正是善的驱使,出于对妻子、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他说了谎。姑且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吧。

施蛰存、花敬定和《将军的头》

施蛰存、花敬定和《将军的头》

文史杂谈1152018年·第3期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曾经开着东南西北四扇文学艺术窗户的施蛰存先生,被李欧梵先生称作是“新感觉派”的领导人。

后者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中竭力推荐了施先生的小说《魔道》。

笔者识陋,无才置喙,但听我父亲周楞伽曾经提起,施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历史小说《将军的头》,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都被许多人认为是现代派的开山之作。

施蛰存先生自己也将这些小说结集,在1932年出版于新中国书局,亦以《将军的头》冠名。

《将军的头》的主人翁,是唐朝的将军花敬定,他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下,因为平定叛乱有功,便骄横跋扈,不但放纵士兵大掠东蜀,而且目无朝廷,僭用天子礼乐。

杜甫委婉地写了一首题为《赠花卿》的诗讽刺他,产生的效果却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花敬定因此名声大震而流传后世。

杜甫一生为这个花卿写了两首诗,现在分别抄录于此:《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惟多身始轻。

绵州副史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东都。

花卿既然如此勇猛,又建立殊功,不知道为何两《唐书》均没有替他立传;仅《旧唐书·崔光远列传》里简单提到,花惊(敬)定“将士肆其剽掠,妇女有金银臂钏,兵士皆断其腕以取之,乱杀数千人。

”正因为这样,同书《高适列传》里提及:“西川牙将花惊定者,恃勇,既诛子璋,大掠东蜀。

天子怒光远不能戢军,乃罢之。

”由此可见,因为花惊(敬)定的居功自傲,放纵士兵,导致了他的上司崔光远的丢职罢官。

另外,自从严武、高适先后以诗人开府蜀中,担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以来,当时的一般武将都学着附庸风雅,以结交名士骚人为荣。

杜甫是著名的诗人,又是严武、高适的朋友,一些武将对他趋附奉承,自然是司空见惯之举。

《鸠摩罗什》《黄心大师》佛学内涵分析

《鸠摩罗什》《黄心大师》佛学内涵分析

《鸠摩罗什》与《黄心大师》的佛学内涵分析肖太云摘要施蛰存的某些作品与佛理有着很深的渊源。

他的两部以佛教为题材的小说《鸠摩罗什》《黄心大师》烛显出佛教的我执观、轮回观。

关键词施蛰存《鸠摩罗什》《黄心大师》佛教我执观轮回观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型作家。

他的一些作品, 既氤氲着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气息, 又散发着中国释、儒、道传统之花的芳香。

施蛰存并非出家人, 笔下却热衷于描摹出家事。

《鸠摩罗什》《黄心大师》都揉得出佛教圣水, 嗅得着佛国芬芳。

作品中的佛学灵光, 璀璨闪烁, 佛理脉络, 绦缕毕露, 清晰可见。

一、《鸠摩罗什》烛照下的佛教我执观佛教认为, 尘世中人都有着对我( 主宰和实体的意思) 的执著, 即我执, 也叫我见。

佛义中的我有两种: 人我和法我。

因此, 我执也两种: 人我执( 人执) 和法我执( 法执) 。

人执是对人肉体的执著, 法执是对观念的执著。

在佛教看来, 宇宙万物都是假的、空的、无的, 事物本身并没有独立自存的实体, 都是处于永恒的生灭变化之中, 绝无常住。

正如龙树所说: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道中义。

”人生也是如此, 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寿夭穷达、吉凶祸福都在流转不息。

众生受无明之惑, 不了解事物的本相, 勘不破人类个体是不真实的存在, 总是把人执著为实在的我体, 追求常住的满足, 于是生种种执著, 产生和增长贪欲、真目恚、愚痴等种种妄念和欲望。

施蛰存的《鸠摩罗什》在一定程度上征显了佛教所否定的这种我执观。

小说独出机杼, 重写一代名僧鸠摩罗什的故事。

鸠摩罗什是后秦时代的一位得道高僧, 历史上确有其人。

但文本重构了鸠摩罗什形象, 在虚构域里再次演绎了一番罗什的情欲冲突。

活跃在作品中的鸠摩罗什不再是一位佛光匝体的高僧, 而是一位六根未净、食人间烟火的世俗番僧。

罗什“七岁时候跟了母亲出家”, “走遍西域各国”, 经过了长时期的静坐苦修, 自信自己“为一个有定性的僧人”, 理应通晓一切佛旨要义, 勘破世间俗物皆是因缘和合而成, 迁流转变, 无自体, 无自性的。

施蛰存先生作品的特点

施蛰存先生作品的特点

施蛰存先生作品的特点
施蛰存是一位对文坛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

这不仅因为他在三十年代就独树一帜创作了一批具有现代派色彩的作品,而且因为他主编了三十年代大型综合性文艺刊物《现代》,并使《现代》“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集合”鲁迅称施蛰存是“遗少群”的“一肢一节”,是“洋场恶少”。

施蛰存当时并没有参入“第三种人”论争,他只是以编辑的身份将双方的文章登出,而始终缄默无言。

所以之后的几十年将施蛰存当“第三种人”批判是不公正的。

再说施蜇存在政治思想上始终是左翼的,他说:“我们标举的是,政治上左翼,文艺上自由主义。

”他不仅很早就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了散发传单等具体革命活动,而且始终如一地在他主编的杂志上刊登左翼作家的作品。

文艺上自由主义与政治上左翼并没有冲突,他只是“另辟径溪”地选择了一条适合他自己的创作道路,这条创作道路并不影响他政治上左翼。

走近施蛰存,才知道我们过去在政治上对施蛰存有很深的误会和偏见。

施蛰存虽然在作品中也写了一些都会青年的风流韵事,但施蛰存在生活中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①生活中,幽默风趣,慈祥可爱。

②学识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见解独到。

③在动荡中,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

施蛰存全集目录及最有价值的篇目

施蛰存全集目录及最有价值的篇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施蛰存全集》简目第一卷《十年创作集》——《黄心大师》、《将军的头》、《鸠摩罗什》、《石秀》与鲁迅《呐喊》、《彷徨》中的中短篇小说同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创作之一。

第二、三、四、五卷《北山散文集》第六卷《唐诗百话》——目前最好的唐诗入门读物,娓娓道来,不故作高深,极有阅读价值。

第七卷《北山楼词话》——其中的《词学名词释义》言简意赅、极富见解。

第八、九卷《北山金石录》第十卷《北山诗文丛编》施蛰存先生作品分类目录短篇小说集《江干集》(1923年)、《上元灯》(1929年)、《李师师》(1931年)、《将军底头》(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善女人行品》(1933年)、《小珍集》(1936年)、《四喜子的生意》(1947年)散文集《灯下集》(1937年)、《待旦录》(1947年)、《枕戈录》(1992年)、《卖糖书话》(1997年)、《沙上的脚迹》(1994年)、《散文丙选》(1998年)、《云间语小录》(2000年)、《北山散文集》(2001年)编译作品《匈牙利短篇小说集》(1936年)、《波兰短篇小说集》(1936年)、《劫后英雄》(1939年)、《丈夫与情人》(1945年)、《妇心三部曲》(1947年)、《荣誉》(1952年)、《轭下》(1952年)、《征服者贝莱》(1957年、1958年)、《恋爱三味》、《外国文人日记抄》(1995年)学术著作《唐诗百话》(1987年)、《水经注碑录》(1987年)、《词学论稿》、《历代词籍序跋萃编》、《词学名词释义》(1988年)、《北山集古录》(1989年)、《金石丛话》(1991年)、《文艺百话》(1994年)、《宋元词话》(1999年)、《北山谈艺录》(1999年)、《北山谈艺录续编》(2001年)、《唐碑百选》(2001年)诗集《北山楼诗》(2000年)。

《梅雨之夕》读后感

《梅雨之夕》读后感

《梅雨之夕》读后感《梅雨之夕》写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后的一段心理历程,通过对少女的美的感受,下意识接近少女,目光相遇时的局促,然后用雨伞荫蔽着送她在雨中行走,途中怕两人的熟人看见,怕自己的妻子看见,以及误以为是初恋时的女友,最后为雨停止送而惋惜,回到家中向妻子隐瞒了"奇遇"的实情。

下面由给大家《梅雨之夕》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今天读了施蛰存先生的《梅雨之夕》。

施先生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以心理描写见长。

这部小说便是以大幅的心理描写展开。

寥寥的几句对话成了小说中的另类。

这部小说写“我”在一个梅雨的傍晚,送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回家的故事。

在雨中我浮想联翩。

先是想到了这个姑娘是自己的初恋。

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可是最后发现不是。

接着发现坐在路边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回家后发现不是。

没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个人的想象罢了。

小说看起来有些随意但是却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浮想联翩?谁不曾想过这样的邂逅。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

梅雨之夕,这样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场景。

雨中的等待与彷徨。

让人不自觉地想到戴望舒的《雨巷》。

可是小说中的女子偏偏没有带伞。

因此才有了“我”送她回家的机会。

雨中赶路,或许姑娘没有任何想法,但是“我”却浮想联翩。

这样的浪漫或许只存在于我的心中。

人家姑娘只想早点回家。

也许姑娘也是浮想联翩。

作者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一切都像一场梦一般。

或许这就是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整篇小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现实?是梦幻?真的有种“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感觉。

到底只是一次美丽的邂逅。

没有发生令人缠绵的故事。

过去了,姑娘也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过客。

然而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如此罢了。

由爱到恨,再到形同陌路。

期间的高兴,欢乐,痛苦在若干年后再回忆也不过而而。

看似荒诞,却又真实。

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施蛰存先生简介及其作品

施蛰存先生简介及其作品

施蛰存先生简介及其作品
施蛰存(1905—2003),原名施青萍,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8岁时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1922年考进杭州之江大学,次年入上海大学,开始文学活动和创作。

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

1927年回松江任中学教员,1928年后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参加《无轨列车》、《新文艺》杂志的编辑工作;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将军的头》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30年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1932年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成为专业文艺工作者;1935年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

1937年起在云南、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其间一度旅居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2年)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施蛰存因早年与鲁迅有过论战,因而在“反右”直至“文革”期间受到迫害,他也因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转而从事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新涌入中国,他的文学创作才又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已刊行的短篇小说集有《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散文集有《灯下集》、《待旦录》,还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和大量译作。

施施蛰存作品特点(最终版)

施施蛰存作品特点(最终版)

施施蛰存作品特点(最终版)第一篇:施施蛰存作品特点(最终版)内容摘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堪称独步。

他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显尼志勒的心理分析小说以及西方意识流小说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小说。

本文从注重性心理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创作手法的借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三个方面,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对读者欣赏阅读施蛰存小说和创作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特点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堪称独步。

沈从文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施蛰存的成就“在中国现代短篇作家中似乎还无人可企及”[1]。

他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注重性心理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创作手法的借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本文将结合施氏的作品来谈其小说的创作特点。

一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点,首先表现为注重人物潜意识性心理的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

早在1933年,施蛰存就声言“我的小说不过是应用了一些弗洛伊德的心理小说而已”[3]。

由此可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具有浓厚的弗洛伊德色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创建于19世纪末。

早期他将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层:底层为潜意识,中层为前意识,上层为意识。

潜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底层的隐蔽的非理性世界,是人们自己往往也难以觉察的黑暗王国。

意识是人们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它是清晰的,与潜意识处于对抗状态。

而在这两者之间的边缘地带,担任警戒任务的则是前意识。

后来弗洛伊德在这三分法的基础上又提出另外一种三分法。

其基本观念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主要由性本能,即“里比多”组成,是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的源泉;自我是受环境的影响而加以调整后的本能,把不见容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动改造为适应外部世界的心理动机;超我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层面,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着本能冲动。

《梅雨之夕》读后感

《梅雨之夕》读后感

《梅雨之夕》读后感《梅雨之夕》读后感1今天读了施蛰存先生的《梅雨之夕》。

施先生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以心理描写见长。

这部小说便是以大幅的心理描写展开。

寥寥的几句对话成了小说中的另类。

这部小说写“我”在一个梅雨的傍晚,送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回家的故事。

在雨中我浮想联翩。

先是想到了这个姑娘是自己的初恋。

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可是最后发现不是。

接着发现坐在路边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回家后发现不是。

没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个人的想象罢了。

小说看起来有些随意但是却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浮想联翩?谁不曾想过这样的邂逅。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

梅雨之夕,这样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场景。

雨中的等待与彷徨。

让人不自觉地想到戴望舒的《雨巷》。

可是小说中的女子偏偏没有带伞。

因此才有了“我”送她回家的机会。

雨中赶路,或许姑娘没有任何想法,但是“我”却浮想联翩。

这样的浪漫或许只存在于我的心中。

人家姑娘只想早点回家。

也许姑娘也是浮想联翩。

作者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一切都像一场梦一般。

或许这就是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整篇小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现实?是梦幻?真的有种“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感觉。

到底只是一次美丽的邂逅。

没有发生令人缠绵的故事。

过去了,姑娘也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过客。

然而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如此罢了。

由爱到恨,再到形同陌路。

期间的高兴,欢乐,痛苦在若干年后再回忆也不过而而。

看似荒诞,却又真实。

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或许它勾起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些回忆。

或许它在不经意间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过往。

这便是文字的力量。

静心阅读,能带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别样的人生经历。

在这样的.午后,夕阳西下,家里一片宁静,许久未曾认真阅读的我。

不经意地翻开一本旧书。

读了这篇小说,它带我走进了上海的梅雨之夕,带我经历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喜欢阅读,便是喜欢这种感觉。

浅析施蛰存的《梅雨之夕》

浅析施蛰存的《梅雨之夕》

浅析施蛰存的《梅雨之夕》现代人的白日梦梦——浅析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引进中国的文学创作后,作为其推崇者新感觉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施蛰存在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上也是有着一定的成就。

而其孤寂内倾和耽于妄想的性格也使他特别适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 发掘人的隐在寂寞和内心荒凉,深入人的潜意识, 描写性欲压抑, 探索人性奥秘, 使他不得不成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的第一人。

《梅雨之夕》正是作者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学说分析创作的一篇心理小说, 并且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精神分析用语,如意识、无意识、梦、白日梦等词语。

小说讲述了在一个梅雨季节的某一个黄昏时分,一位已婚的青年男子送一位素昧平生的美丽妙龄少女一程的故事。

主人公“我”是一个对雨并不嫌弃甚至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的已婚男子。

在一个下着雨的黄昏时分, 主人公并不着急回家, 而是逗留很晚才回家。

在回家途中漫无目的走在路上, 在一个车站,碰到一个美丽少女, 接着他鬼使神差地跟在少女的后面, 一起躲到屋檐下避雨, 然而雨并不马上停止,他鼓起勇气提出送女子一程, 少女并未矜持地推辞。

在为少女撑伞的途中, 他思绪纷飞浮想联翩, 想到了初恋的女友和家中的妻子, 最后与少女分手作别, 回家仍怅然若失。

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在简单的情节下,却蕴含着巨大的心理暗流。

作者娴熟的运用弗洛伊德的学说,将文章主人公抛进一个不露痕迹的白日梦中,虽然事件的存在是真实的,但作者却描写了主人公暴露出来的被压抑的欲望,同时让主人公的欲望在通过梦的稽查下支配着他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伪装的满足”,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

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把本我愿望压抑了,它们并非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为象征的形式出现。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及“隐梦”组成的。

前者是梦的表面形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来表现隐梦。

施蛰存与《随笔》

施蛰存与《随笔》
此时,已重新登上大学讲台的施蛰存,在华东师大已招收了五名书稿、撰写序文等,很是忙碌。至1981年6月和1982年底,施蛰存才得以抽出时间,先后为《随笔》作《乙夜偶谈》续稿两篇共三则:一篇为“真实和美”、“官僚词汇”二则,一篇为“神仙故事”,共约五千字。皆为施蛰存小品文风格:文字生动,内涵丰富,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未言。比如他在《官僚词汇》那则短文里指出,那些“已普遍地为人们所常用”的,所谓“比较好的”、“有一定的贡献”、“基本上是正确的”、“可能有些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原则上是可以同意的”等官僚词汇的主要特点就是,“与党八股相结合”,“不作肯定,不负责任”。他举例写道:“今天,新华社报道了四川道孚县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说‘县城房屋已基本倒塌’。我相信,每个读报者都不了解‘基本倒塌’算是什么程度的倒塌。全部倒塌了吗?还是大部分倒塌?还是每一座房屋都有些倒塌?再要研究,唐山大地震时,那里的房屋是‘基本倒塌’呢?还是‘倒塌’?”
《随笔》每期收到,妙文极多。愈见精彩。自愧笔钝,久无文章报谢。近日草得二三千字,即以寄奉,以备采录。
他信中说的“自愧笔钝”,显然是谦词。
他随信赐来的“早三千字”,即《雨窗随笔》五则,加上他随后又惠赐的《雨窗随笔》续篇六则,共十一则。不敢说它们全都字字珠玑,但我要说,它们每一则,都是这位富有卓识与创作个性的老作家勇于独立思考的思想结晶;每一则,都不乏连珠妙语,绝妙好词。各则长的千余字,短的不足百字。它们在《随笔》1989年第五期及1990年第二期陆续发表后,即不胫而走,在读者中传诵一时。编辑部收到好几封称颂《雨窗随笔》的读者来信。一位也是多年为《随笔))撰稿的老作家还给我打来电话,盛赞《雨窗随笔》,誉它为难得的优秀之作。现在我捡出重新展读,那字里行间予人以启迪的内容与思想锋芒,依然令我击节敬佩不已。后来我还知道,施蛰存似乎也很重视自己这些杂感,把《雨窗随笔》全部收入他199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施蛰存七十年文选》。只是印数不多,初版不过四千册,至今尚未见再版。为让有兴趣的读者哪怕见到它的部分内文也好,今于此谨录出其中两则: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摘要:从《上元灯》开始,施蛰存的小说就显示出了独到的风格,剖析人的心理世界,表现人在无意识中的内心冲突,描绘人的多重人格,是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

施蛰存的几个小说集虽然人物各异、故事有别,但都集中而又深入地表现了这些人物极为隐秘的内心,这个世界是沉潜的、复杂的、隐秘的,但是却又是绝对真实的。

关键字: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海派文化一、施蛰存小说创作的理论来源心理分析小说的产生源于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罗依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罗依德说“一种历程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在那一时问内,我们又一无所觉,我们便称这种历程为潜意识的”。

他强调人类对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所以,研究无意识,充分肯定它的普遍存在和巨大作用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内容。

弗罗依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分为三个层次: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而无意识则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已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他特有的精神机制。

”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而且还要深入到那深不可测的无意识中去,探索心灵的奥秘,以揭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理上的真实,而非浮于表面的真实。

在弗罗依德看来,无意识与人被压抑的性欲密切相关。

他认为无意识领域中隐藏着人的各种生命本能,而这种本能最重要的表现是性的本能,即性欲。

而性欲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本推动力,人间的一切精神活动都与性欲有关。

弗罗依德发现“性欲”是由一种叫“力比多(libido)”的力量驱动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力比多”不能正常释放,而是被压抑和控制,它就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由无意识领域从异常途径发泄出来,展现出性本能的巨大力量。

弗罗依德的这一观点虽然有它的片面性,但是却大大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认识,施蛰存也是基于弗罗依德这一理论学说进行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

施蛰存散文三篇

施蛰存散文三篇

施蛰存散文三篇施蛰存先生,是浙江杭州人,原名德普,以字行,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施蛰存散文三篇,供大家欣赏。

施蛰存散文一:名老年人,或老实人,似乎都服膺着“名者实之宾”这句格言。

但在我,不是老年人,也不想自夸是老实人,对于“名”有时候是比“实”更重视的。

在许多日常生活的经验里,我觉得,“名”真是不可轻忽的。

在适宜的时候,它能增加它所代表的“实”之价值,反之,在不适宜的时候,却也真能贬损了它所代表着的“实”之价值,无论那“实”之本身是怎样地完美,崇高,或尊贵。

对于“名”这样地看重,在我自己,也真没有明白为了什么。

也许是由于不幸而识了字,对于字的意义声形能就自己之爱惜而定取舍。

但这个疑问,我们不必在这里研究,因为即使是为了这缘故,反正我也未曾有过一次“人生识字忧患始”的感慨。

曾有过一次,从灼热的盛夏的阳光中,走入林荫树下的一家咖啡店去。

在小小的桌子边猎得一个座位之后,瞪眼看路上的熙熙攘攘的行人,心中踌躇着“饮些什么呢?”急躁的侍者将红色的冷饮食谱展呈在我眼前,于是这样艳佚的名字就首先溜进了我的眸子:“夫人之舄(xi)”。

啜着这新奇的冷饮,我实在并不曾细细地如一个骨董鉴赏家似的辨别她的好歹,与其说我是在啜冷饮而祛暑,不如说我是在玩味这“夫人之舄”以忘热。

这样地付给了小账出来,我是踌躇满志了。

人如果问:“滋味如何?”我会说:“没有留心到这方面,先生。

”倘若是个欠聪明的人,他会得再问,“那么你怎么饮着的?”“我单是饮着一个名字。

”我一定愿意这样回答他。

而且,当他一笑而去的时候,我心里会这样想著:如果目的单是为了辟暑解热,自来水不是随处可以不费代价而喝到的么?施蛰存散文二:手帕我觉得,抹拭涕并不是手帕的唯一功用,甚且也不是它的主要功用。

手帕对于它的主人的唯一帮助,还是在于它能使主人随时得到一个适合的姿势。

我们姑且把那些穿洋服的青年绅士们妥贴地插在左襟袋中而露出了一角美丽的手帕除外,单说那些被藏在裤袋中或袖筒里的手帕。

施蛰存先生著译年表

施蛰存先生著译年表

施蛰存先生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之一。

从网上找到一份他的著译年表,存在这里,以便以后查阅。

施蛰存先生著译年表作者:夏雨(本名刘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

)OCR :陈村来源:香港《文学世纪》杂志2003年10月号“施蛰存先生百岁寿庆专辑”主编:古剑一九O五年一岁十二月三日(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年十一月初五)生於浙江杭州水亭址。

入学後学名德普,字蛰存,曾用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一九二一年十七岁入杭州之江大学,与戴望舒、杜衡、张天翼、叶秋原等组织兰社,出版《兰友》四开旬刊,发表诗词、小说。

一九二三年十八岁本年八月一日,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以「维娜丝文学会」列为《维娜丝丛书第一种》,委托上海文明书局发行。

本年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刊於七月三十日《时事新报·学灯》第一百期。

一九二六年二十二岁与杜衡、戴望舒于三月十七日创办《璎珞》(共出版四期),于此刊发表《上元灯》、《周夫人》等小说。

一九二八年二十四岁短篇小说集《娟子姑娘》于上海亚细亚书店出版。

选译意大利濮加屈(今译卜迦丘)《十日谈》的《十日谈选》,收入光华书局《萤火丛书》出版。

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等文学刊物,并在《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委巷寓言》、《追》等小说、新诗。

一九二九年二十五岁一月,短篇小说集《追》于上海水沫书店出版。

七月,点校明末董说长篇小说《西游补》于上海水沫书店出版。

八月,短篇小说集《上元灯》收录于《水沬丛书》于水沫书店出版。

译英国司各脱著长篇小说《劫後英雄》收入张梦麟主编《世界少年文学丛书》于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十一月,译奥地利心理分析小说家显尼志勒《多情的寡妇》于上海尚志书屋出版。

一九三O年二十六岁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共八期),至本年四月废刊,在此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的头》和译英国劳伦斯小说《意赛尔》刊于《小说月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蛰存主要作品:
上元灯

上元灯
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
旧梦
桃园
渔人何长庆
栗·芋
闵行秋日纪事
诗人
宏智法师的出家
将军的头
鸠摩罗什
将军的头
石秀
作品评价
从《北山诗文丛编》看,施蛰存创作的新诗数量不多,但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新诗研究专家、香港《东方时报》社叶辉社长多次称誉“施先生的新诗是个无穷的宝藏”。复旦大学吴欢章教授等认为施蛰存所代表的现代派新诗,是现代都市文化与心理分析手法的完美映现。(见《〈现代〉诗综》前言)
《施蛰存全集》在编纂整理过程中,编者千方百计含辛茹苦地从海内外数百种有关施蛰存的出版物和报刊上检索收集其佚文。虽历尽甘苦,但也终能较完满地映现其博具众长的文学创作和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研究全貌。
全集中的《十年创作集》,增收了施蛰存十八岁时以“维纳丝文学会·维纳丝丛书第一种”名义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江干集》二十四篇小说,此书“集外(二)”和《北山诗文丛编》还收录了他青少年及中年时期创作的小说十五篇,因此其小说创作的全貌已映现于全集。《北山散文集》四辑则也大量收录了抒情、写景、杂文随笔、书评书话和日记书信等佚文。
参考资料
1.《施蛰存全集》
美国耶鲁大学多年来以《唐诗百话》作为东亚系研究生的中国文化教材,并正在将此书译成英文,拟在该校出版社出版。施先生获得上海文化艺术奖的“杰出贡献奖”,主要即由于被称誉为“唐诗百科全书”的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深入的影响。
施蛰存在《唐诗百话》写作和等待出版过程中,常因各报刊编者盛情约请,将此书中文章抄寄有关报刊发表。他在抄寄时常有所增补和进一步发挥。因此此次将《唐诗百话》收进全集时予以互相对照,收录了增补部分,使此书更为完整。此外还附录了施先生有关唐诗研究的十篇文章,以更便于广大读者的阅读和研究。
《北山楼词话》由全集编者约请施先生视作他词学研究传人的台湾“中央研究院”林玫仪教授整理编纂,此书中一半为此前未发表的遗稿。
《北山金石录》中的《水经注碑录》、《北山集古录》、《金石丛话》等全部核对了引文,改正颇多讹误。《唐碑百选》除校正“碑题”外,还更换了全部图版。《太平寰宇记碑录》,则据遗稿整理点校后收录。《北山诗文丛编》中约有一半为首次收录于书。
在林林总总车载斗量的唐诗选本和论著中,其风格最为独特也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施蛰存的《唐诗百话》。《唐诗百话》在选诗、解题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匠心独运极具巧思,从不因袭前人或时贤,因而如清水出芙蓉般傲然挺立于众多同类平庸著作之上。全书一百篇,每篇均运用严谨的考证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将历代至今诸多众说纷纭百口莫辩的唐诗难题,在广搜博引细按互证详尽的中外文献资料后,条分缕析清澈通达地将众多千古之谜举重若轻地揭示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充满了阅读的愉悦和惊喜。
收入全集的施蛰存散文分为四辑。第一辑分为“抒情写景”和“怀人纪事”两部分,第二辑为杂文、随笔,第三辑为书评、书话和序跋三部分,第四辑为日记和书信。施先生曾说过,你倘若和人家说三句话,人家就立刻可以瞧得透你这个人的性格。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写散文,所以散文就最不容易写好。他曾将散文分为“批评散文”和“絮语散文”(即“纯粹散文”,见《灯下集》)。《北山散文集》收录了施先生在八十年代写作生涯中创作的各体散文,充分显示了“作家散文”和“学者散文”的特色,也充分映现了施先生百年生涯中绚烂多姿的文学创作和独具新意的严谨治学历程。
施蛰存在本书中提出“中唐诗盛于盛唐”的独特而又新颖的论点,认为“盛唐只是唐代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而不是诗的或文学的全盛时期”。中唐五十多年诗人辈出,无论在继承和发展两方面,诗及其他文学形式同样都呈现群芳争艳的繁荣气象,因此他选盛唐诗人十六家已觉无可多选,但他选中唐诗人二十五家,觉得还割爱了许多人。“同样是五十三年,即使从诗人的数量而论,也可见中唐诗盛于盛唐。”施先生阐释唐诗发展史的论点一去陈意,发人深省。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词学的开拓者,他融贯现代中西文艺理论,促使词学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从《北山楼词话》中,映现他对千年词学珍本秘籍的收藏和整理,也映现了他对词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施先生的词学理论体系气象万千,且与时俱进。词学众多概念和名词,千余年来历代词学研究者有不少异见,众说纷纭,讹误流传,莫衷一是。收录于《北山楼词话》中的《词学名词释义》,体系严密,言高义明而又通俗易懂,被海内外词学界称誉为现代词学的奠基和经典之作。日本宋词研究会于2005年3月创办其会刊《风絮》时,即将此书译成日文并附以详尽的注解,逐期予以刊载,并于2009年3月在东京汲古书院出版此书的日文注释版。
施蛰存自二十世纪初叶开始写作,向报刊投寄文章,至2003年初仍未停笔,其百年生涯始终勤于笔耕。因此李欧梵称他为“二十世纪代言人”,他的忘年交、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深有感慨地说:“一部《施蛰存全集》,即为‘二十世纪文学史’。”台湾著名学者龚鹏程教授曾推许施先生与钱锺书先生为“北钱南施”,“皆以文艺蜚声于早岁,以考古论艺崛起于晚年”。多年来,海内外研究施先生的学术论著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每年均指不胜屈,可见施先生仍有广有知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