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工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无损检测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
电磁无损检测
§ 4.5 磁粉检测工艺和应用
第四章 磁粉检测
2
电磁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工艺 检测工艺包括内容很多:
检 测 工 艺
磁化方法 设备 磁化电流 磁粉 其它
3
第四章 磁粉检测
电磁无损检测
1 检测方法的选择
1)连续法与剩磁法
需要进行连续法和剩磁法选择的仅限于满足 剩磁法检验条件的材料,即剩磁不小于0.8T (8000G),矫顽力不低于800A/m(100Oe)的材 料,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工件一律采用连续法。选 择时,应根据工件检测要求和两种方法的特点进 行选择。
第四章 磁粉检测
4
电磁无损检测
2)干法与湿法
干法检验要求磁粉和被检工件都应充分干燥, 否则易开成假磁痕、其通电磁化时间也较长、但 灵敏度较低,易污染,应用不广泛。但在湿法受 限制时可使用,如表面粗糙、高温工件、或大缺 面工件等。 湿法应用广泛,可采用喷检浸泡工件等多种 方法。
第四章 磁粉检测
5
电磁无损检测
清除方法:喷沙、溶剂清洗、砂纸打磨、抹布擦洗 等。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0
电磁无损检测
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通电磁化的工件,在电极接触部位应特别注意 清洗,如有非导电层(如油漆)必须清除干 净,保持良好导电。 2、使用油磁悬液时,工件表面不应有水分;另外 干法检验时要干燥被检面; 3、在采用水磁悬液时,要注意工件表面的油迹会 使水悬液无法润湿工件表面,产生“水断”现 象,要可靠地进行检验,必须排除这种现象。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5
电磁无损检测
湿法操作要点: ⑴ 连续法宜用浇法和喷法,液流要微弱,以 免冲刷掉缺陷的磁痕显示。 ⑵ 剩磁法用浇、浸法均可,但不能采用刷涂 法。浸法灵敏度高于浇法。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6
电磁无损检测
4)检查
磁痕观察 磁痕的观察和评定一般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 行。磁粉检测的结果,完全依赖检测人员目视观察 和评定磁痕显示,所以目视检查时的照明极为重要。 光线要求: 白光≥1000lx 黑光≥1000μw/cm2 可使用 2~10倍放大镜。 眼镜的使用要求: 不能使用墨镜或光敏镜片。
第四章 磁粉检测
8
电磁无损检测
3
工艺程序
磁粉工艺程序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步骤:
预处理
磁化
施加磁悬液 观察 退磁
后处理
第四章 磁粉检测
9
电磁无损检测
1)预处理
预处理:
对即将进行磁粉检测的工件预备性处理。 需要清除的有:
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锈蚀、氧化皮、厚 的或松动的油漆等保护涂层,以及一些外来的会 影响灵敏度的物质等。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3
电磁无损检测
剩磁法操作要点: 通电时间0.5-1s,反复磁化2-3次,然后浇磁 悬液2-3遍或将工件浸入磁悬液中 ,10-20s后 取 出检验。 磁化后的工件在检验完毕前,不要与任何铁 磁性材料接触,以免产生磁写。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4
电磁无损检测
3)施加磁粉,磁悬液
干法操作要点: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7
电磁无损检测
缺陷磁痕显示记录: 工件上的缺陷磁痕显示记录有时需要连同检 测结果保存下来,作为永久性记录。 缺陷磁痕显示记录的内容是:磁痕显示的位 置、形状、尺寸和数量等。 记录的方法: 照相、贴印、橡胶铸型法、录像、可剥性涂 层、临摹等。 缺陷评级:
第四章 磁粉检测
根据 JB/T4730.4-2005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1
电磁无损检测
打磨: 对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打磨非导电覆盖层。 分解: 装配件一般应分解后再进行检测。 封堵: 若工件有盲孔和内腔,应封堵。 涂敷: 磁粉与工件表面对比度小时,使用反差增强剂。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2
电磁无损检测
2)磁化
连续法操作要点: 湿连续法 先用磁悬液润湿工件表面,磁化同时 磁悬液(通电时间为通电1-3s,间隔1-2s,反复 几次),最后断电应为施加磁悬液动作完成之后, 然后在通电1/4s-1s,1-2次,巩固磁痕。 干连续法 在工件通电磁化喷洒磁粉(通电时 间较长),在通电同时吹去多余的磁粉,待磁痕 形成和检验完成后再停止通电。
2 磁化方法、磁化电流的选择
1)磁化方法
需要注意不同磁化方法的匹配。对于管棒 (包括环类)构件,一般采用一次周向磁化检查 (发现轴向和接近轴向缺陷)加一次线圈纵向磁化 检查(发现横向和接近横向的缺陷)即可. 对于难以整体磁化的大的钢构件,可以采用局 部磁化方法。磁轭法和支杆法都可供选择。
第四章 磁粉检测
3 小工件不应以捆扎或堆叠的方式放在筐里退磁;
4 不能采用铁磁性的筐或盘摆放工件退磁;
5 环形工件或复杂工件应旋转着通过线圈退磁;
6 工件应缓慢通过并远离线圈1m后断电。 7 退磁机应东西方向放置,退磁的工件也应东西方 向放置,可有效退磁。 8 已退磁的工件不要放在退磁机或磁化装置附近。
第四章 磁粉检测
第四章 磁粉检测
Biblioteka Baidu
21
电磁无损检测
复验
(1)检测结束后,用标准试片验证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 (3)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
第四章 磁粉检测
22
20
电磁无损检测
6)后处理 合格工件: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残留的磁粉,磁悬液, 使用水磁悬液的,应进行脱水防锈处理。如果使用 过封堵,应取除;如涂覆了反差增强剂,应清洗掉;
不合格工件:标记缺陷的位置和尺度范围,以便进一 步验证和进行返修。 报废品:在探伤报告中注明其数量,对主要缺陷(报 废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如有可能, 还可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缺陷的意 见和建议。
(1) 工件表面要干净和干燥,磁粉也要干燥。 (2) 工件磁化时施加磁粉,并在观察和分析磁痕后再 撤去磁场。 (3) 将磁粉吹成云雾状,轻轻地飘落在被磁化工件表 面上,形成薄而均匀的一层。 (4) 在磁化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去多余的磁粉,风 压、风量和风口距离都要掌握适当,并应有顺序 地从一个方向吹向另一个方向,注意不要吹掉已 经形成的磁痕显示。
有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荧光磁粉的检测灵敏度 高(在满足光照条件下)否则灵敏度反而降低。检 测要求高、精密工件及色泽对比不宜利用非荧光法 的工件应利用荧光法。 非荧光法适用面宽,应用非常广泛,大粒度磁粉与 弱磁化场相匹配,检测微小缺陷,非荧光法根据工 件色泽可选取相应磁粉,如光亮工件用黑磁粉,黑 色工件用白磁粉。
6
电磁无损检测
2)磁化电流
磁化电流选择参照4.3内容。 磁化电流选择是否合理应以试片、试块校验, A 型标准试片是常用的一种,校验时应将试片贴于 磁化效果最差的有效检测部位进行。 为保证检测效果,检验在确定磁化电流值时必 须进行,并且在检验过程中也应定期检验。
第四章 磁粉检测
7
电磁无损检测
3)磁粉的选择
18
电磁无损检测
5)退磁
要求: ① 退磁磁场强度,大于等于磁化时最大磁场强度。 ② 周向磁化后工件,可将其纵向磁化后退磁,以便能检 测剩磁。
③ 直流电磁化直流电退磁,交流电磁化交流电退磁。
④ 二次磁化间,若后者能克服前者不退磁,否则退磁。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9
电磁无损检测
线圈法退磁注意事项:
1 工件与线圈轴应平行,并靠内壁放置; 2 工件L/D≤2时,应接长后退磁;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
电磁无损检测
§ 4.5 磁粉检测工艺和应用
第四章 磁粉检测
2
电磁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工艺 检测工艺包括内容很多:
检 测 工 艺
磁化方法 设备 磁化电流 磁粉 其它
3
第四章 磁粉检测
电磁无损检测
1 检测方法的选择
1)连续法与剩磁法
需要进行连续法和剩磁法选择的仅限于满足 剩磁法检验条件的材料,即剩磁不小于0.8T (8000G),矫顽力不低于800A/m(100Oe)的材 料,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工件一律采用连续法。选 择时,应根据工件检测要求和两种方法的特点进 行选择。
第四章 磁粉检测
4
电磁无损检测
2)干法与湿法
干法检验要求磁粉和被检工件都应充分干燥, 否则易开成假磁痕、其通电磁化时间也较长、但 灵敏度较低,易污染,应用不广泛。但在湿法受 限制时可使用,如表面粗糙、高温工件、或大缺 面工件等。 湿法应用广泛,可采用喷检浸泡工件等多种 方法。
第四章 磁粉检测
5
电磁无损检测
清除方法:喷沙、溶剂清洗、砂纸打磨、抹布擦洗 等。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0
电磁无损检测
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通电磁化的工件,在电极接触部位应特别注意 清洗,如有非导电层(如油漆)必须清除干 净,保持良好导电。 2、使用油磁悬液时,工件表面不应有水分;另外 干法检验时要干燥被检面; 3、在采用水磁悬液时,要注意工件表面的油迹会 使水悬液无法润湿工件表面,产生“水断”现 象,要可靠地进行检验,必须排除这种现象。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5
电磁无损检测
湿法操作要点: ⑴ 连续法宜用浇法和喷法,液流要微弱,以 免冲刷掉缺陷的磁痕显示。 ⑵ 剩磁法用浇、浸法均可,但不能采用刷涂 法。浸法灵敏度高于浇法。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6
电磁无损检测
4)检查
磁痕观察 磁痕的观察和评定一般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 行。磁粉检测的结果,完全依赖检测人员目视观察 和评定磁痕显示,所以目视检查时的照明极为重要。 光线要求: 白光≥1000lx 黑光≥1000μw/cm2 可使用 2~10倍放大镜。 眼镜的使用要求: 不能使用墨镜或光敏镜片。
第四章 磁粉检测
8
电磁无损检测
3
工艺程序
磁粉工艺程序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步骤:
预处理
磁化
施加磁悬液 观察 退磁
后处理
第四章 磁粉检测
9
电磁无损检测
1)预处理
预处理:
对即将进行磁粉检测的工件预备性处理。 需要清除的有:
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锈蚀、氧化皮、厚 的或松动的油漆等保护涂层,以及一些外来的会 影响灵敏度的物质等。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3
电磁无损检测
剩磁法操作要点: 通电时间0.5-1s,反复磁化2-3次,然后浇磁 悬液2-3遍或将工件浸入磁悬液中 ,10-20s后 取 出检验。 磁化后的工件在检验完毕前,不要与任何铁 磁性材料接触,以免产生磁写。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4
电磁无损检测
3)施加磁粉,磁悬液
干法操作要点: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7
电磁无损检测
缺陷磁痕显示记录: 工件上的缺陷磁痕显示记录有时需要连同检 测结果保存下来,作为永久性记录。 缺陷磁痕显示记录的内容是:磁痕显示的位 置、形状、尺寸和数量等。 记录的方法: 照相、贴印、橡胶铸型法、录像、可剥性涂 层、临摹等。 缺陷评级:
第四章 磁粉检测
根据 JB/T4730.4-2005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1
电磁无损检测
打磨: 对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打磨非导电覆盖层。 分解: 装配件一般应分解后再进行检测。 封堵: 若工件有盲孔和内腔,应封堵。 涂敷: 磁粉与工件表面对比度小时,使用反差增强剂。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2
电磁无损检测
2)磁化
连续法操作要点: 湿连续法 先用磁悬液润湿工件表面,磁化同时 磁悬液(通电时间为通电1-3s,间隔1-2s,反复 几次),最后断电应为施加磁悬液动作完成之后, 然后在通电1/4s-1s,1-2次,巩固磁痕。 干连续法 在工件通电磁化喷洒磁粉(通电时 间较长),在通电同时吹去多余的磁粉,待磁痕 形成和检验完成后再停止通电。
2 磁化方法、磁化电流的选择
1)磁化方法
需要注意不同磁化方法的匹配。对于管棒 (包括环类)构件,一般采用一次周向磁化检查 (发现轴向和接近轴向缺陷)加一次线圈纵向磁化 检查(发现横向和接近横向的缺陷)即可. 对于难以整体磁化的大的钢构件,可以采用局 部磁化方法。磁轭法和支杆法都可供选择。
第四章 磁粉检测
3 小工件不应以捆扎或堆叠的方式放在筐里退磁;
4 不能采用铁磁性的筐或盘摆放工件退磁;
5 环形工件或复杂工件应旋转着通过线圈退磁;
6 工件应缓慢通过并远离线圈1m后断电。 7 退磁机应东西方向放置,退磁的工件也应东西方 向放置,可有效退磁。 8 已退磁的工件不要放在退磁机或磁化装置附近。
第四章 磁粉检测
第四章 磁粉检测
Biblioteka Baidu
21
电磁无损检测
复验
(1)检测结束后,用标准试片验证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 (3)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
第四章 磁粉检测
22
20
电磁无损检测
6)后处理 合格工件: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残留的磁粉,磁悬液, 使用水磁悬液的,应进行脱水防锈处理。如果使用 过封堵,应取除;如涂覆了反差增强剂,应清洗掉;
不合格工件:标记缺陷的位置和尺度范围,以便进一 步验证和进行返修。 报废品:在探伤报告中注明其数量,对主要缺陷(报 废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如有可能, 还可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缺陷的意 见和建议。
(1) 工件表面要干净和干燥,磁粉也要干燥。 (2) 工件磁化时施加磁粉,并在观察和分析磁痕后再 撤去磁场。 (3) 将磁粉吹成云雾状,轻轻地飘落在被磁化工件表 面上,形成薄而均匀的一层。 (4) 在磁化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去多余的磁粉,风 压、风量和风口距离都要掌握适当,并应有顺序 地从一个方向吹向另一个方向,注意不要吹掉已 经形成的磁痕显示。
有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荧光磁粉的检测灵敏度 高(在满足光照条件下)否则灵敏度反而降低。检 测要求高、精密工件及色泽对比不宜利用非荧光法 的工件应利用荧光法。 非荧光法适用面宽,应用非常广泛,大粒度磁粉与 弱磁化场相匹配,检测微小缺陷,非荧光法根据工 件色泽可选取相应磁粉,如光亮工件用黑磁粉,黑 色工件用白磁粉。
6
电磁无损检测
2)磁化电流
磁化电流选择参照4.3内容。 磁化电流选择是否合理应以试片、试块校验, A 型标准试片是常用的一种,校验时应将试片贴于 磁化效果最差的有效检测部位进行。 为保证检测效果,检验在确定磁化电流值时必 须进行,并且在检验过程中也应定期检验。
第四章 磁粉检测
7
电磁无损检测
3)磁粉的选择
18
电磁无损检测
5)退磁
要求: ① 退磁磁场强度,大于等于磁化时最大磁场强度。 ② 周向磁化后工件,可将其纵向磁化后退磁,以便能检 测剩磁。
③ 直流电磁化直流电退磁,交流电磁化交流电退磁。
④ 二次磁化间,若后者能克服前者不退磁,否则退磁。
第四章 磁粉检测
19
电磁无损检测
线圈法退磁注意事项:
1 工件与线圈轴应平行,并靠内壁放置; 2 工件L/D≤2时,应接长后退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