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茂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茂金属催化

茂金属催化茂金属催化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方式,它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茂金属催化是指以茂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参与有机物的转化反应,从而实现有机合成的目的。
茂金属是一类含有茂基(Cp)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铁茂(Fe(Cp)2)、钴茂(Co(Cp)2)和镍茂(Ni(Cp)2)。
这些茂金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能够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并促使反应的进行。
茂金属催化反应的机理复杂多样,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氢化、氢化偶联、烯烃的环加成和烯烃的氢化等。
茂金属催化反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应用广泛:茂金属催化反应适用于各种有机物的转化,包括醇、酮、酯、酰胺等。
无论是合成药物、天然产物还是功能材料,茂金属催化反应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反应条件温和:茂金属催化反应通常在常温下进行,无需高温或高压条件。
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能够保护反应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3. 产物选择性高:茂金属催化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可以控制反应的副反应和副产物的生成。
这对于有机合成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经济性。
茂金属催化反应的应用实例非常丰富。
以茂铁催化为例,茂铁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各个领域。
茂铁催化反应可以实现醛、酮的加氢还原,生成相应的醇化合物。
此外,茂铁催化反应还可实现烯烃的加氢、烯烃的环加成等多种反应。
这些反应在合成药物、精细化工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茂金属催化反应的发展离不开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通过对茂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设计出更高效、更稳定的催化剂。
同时,通过对茂金属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探索,可以揭示反应的本质和规律,为有机合成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茂金属催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茂金属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多种有机物的转化,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和高选择性。
茂金属催化反应的发展离不开对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机理的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茂金属催化反应有望为有机合成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金属茂催化剂的研究背景

金属茂催化剂的研究背景随着有机合成化学的不断发展,合成新化合物的研究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合成新化合物常常需要运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金属茂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金属茂催化剂是指以茂基(Cp)基团为配位体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常用于催化有机合成反应。
茂基是一个具有五个碳原子的芳香烃,其中一个碳原子带有一个环状π电子体系。
这个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茂基非常适合用作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配位基团。
最初,研究人员大多使用铁、钴和镍等过渡金属制备茂基化合物。
这些金属茂基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小,因为它们不太稳定,不耐热,且有毒。
面对这些困难,人们开始使用其他金属制备茂基化合物,如钛、锆、铪、铼、钽、铜和银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金属茂催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它们可以被用来催化羰基化合物的加氢,催化酮和醛的脱羧和重排,催化烯烃的环化,催化亲电取代反应和偶联反应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金属茂催化剂对于不对称合成和手性识别的重要性极高。
金属茂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还可以降低反应的污染和危险性。
它们还具有操作简便、催化剂回收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学术研究领域。
金属茂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未来,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技术的发展,金属茂催化剂将有更广泛的应用,为有机合成化学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除了上文所述的应用,金属茂催化剂还被广泛应用于烯烃类化合物的合成中。
在这类反应中,金属茂催化剂可以作为引发剂或转移剂,促进烯烃的聚合或芳香化。
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甲基铜茂还原剂(MMC)被广泛应用。
常见的MMC反应体系通常由乙烯单体、茂铜或项链铜催化剂、乙烯基硼酸等组成。
催化剂在反应中作为引发剂的也可以作为转移剂,控制反应的立体构象,从而实现定向分子聚合。
金属茂催化剂还可以用于促进芳香性化合物的合成。
在催化芳香化反应中,苯基铬和苯基钛茂被广泛应用。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黄敬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金属茂催化剂及其在聚烯烃工业中的应用摘要:论述了金属茂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聚烯烃工业中的应用状况,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结构,金属茂催化剂分为三类:均相催化剂、单组分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每一种类型催化剂各有其应用领域。
详细概述了Exxon、Dow、UCC、Hoechst等国外公司合成金属茂聚烯烃产品的牌号、性能和应用范围及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开发的现状和进程。
关键词:金属茂催化剂聚烯烃工业应用引言1980年汉堡大学教授KaminskySinn合成了金属茂(Metallocene)Cp2ZrCl2,并用于催化烯烃聚合,实验结果令人振奋,其催化活性远远超过ZieglerNatta催化剂(ZN催化剂),故这类催化剂被称为KS催化剂或单活性中心催化剂[1]。
由于金属茂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性能:(1)高催化活性,可达107g/g·h以上,较ZN催化剂高出1~2个数量级;(2)单一活性中心,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Mw/Mn=2~4,共聚单体分布更加均匀,具有独特的分子裁剪性(TailingCapability);(3)均相催化,活性中心均匀,催化效率达100%;(4)高立构规整选择性,可制备性能特殊的新型聚合物,如制备具有优良透明度、耐辐射的间规聚丙烯mPP和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长链支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CBmLLDPE),故世界一些著名石油化学公司竞相投资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
据1995年休斯顿第三届国际金属茂催化剂年会[MetCon(1995)]报道1996年底全球金属茂聚烯烃树脂供给能力约为86.8万t/a,见表1[2]。
1996年杜塞尔多夫第四届国际金属茂催化剂年会[MetCon(1996)]报道,到2000年世界生产的金属茂聚烯烃树脂总量将达到1000万t/a,占聚烯烃年消耗量的12%~13%。
1金属茂催化剂分类、结构、特征金属茂催化剂主要分三类:1.1均相催化剂[3~6]均相催化剂由茂基及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如甲基铝氧烷(MAO)组成,将其溶于某些溶剂可制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均一溶液,使用苯和甲苯做溶剂效果最佳,助催化剂用MAO时活性最高,立体规整选择性最好,金属茂主催化剂的结构见图1。
茂金属聚丙烯产品研究进展及应用

茂金属聚丙烯产品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综述了茂金属聚丙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生产工艺以及商业化产品牌号及用途。
详细介绍了茂金属聚丙烯相关产品种类、性能及用途。
国内茂金属聚丙烯产品开发处于落后状态,茂金属聚丙烯技术开发应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并指出了国内茂金属聚丙烯商业化的瓶颈在于高活性、低成本载体化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
[关键词]茂金属聚丙烯;生产工艺;商品牌号;产品应用茂金属是指由过渡金属(如锆、钛、铪等)与环戊二烯形成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称为茂金属聚丙烯(mPP)。
茂金属催化剂与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主要区别在于茂金属催化剂为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可以精确地定制聚丙烯树脂的分子结构,包括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晶体结构、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分子链上的分布等[1]。
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m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微晶较小、冲击强度和韧性极佳、透明性好、光泽度高、抗辐射性能好、绝缘性能优异,并且能够与其他多种树脂良好相容。
另外,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可聚合许多Ziegler-Natta催化剂难以聚合的新型丙烯共聚物[2-3],如丙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4]、丙烯-长链烯烃共聚物[5]、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丙烯-二烯烃共聚物等。
近年来mPP的发展步伐有所加快[6],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由于价格问题,mPP占聚丙烯总产量还不足10%[7],2015年mPP市场需求量为600 kt。
本文介绍了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的种类,综述了mPP的研究进展,生产工艺及商业化产品的应用。
对未来拓宽mPP的应用市场及加快mPP的商业化生产提出了展望。
1 茂金属催化剂埃克森美孚公司在1995年最早把茂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8]。
目前,埃克森美孚公司、巴塞尔公司、陶氏化学公司和菲纳石油公司[9](现属于道达尔公司)是茂金属催化剂开发的领先者,已开发出的茂金属催化剂包含了普通金属茂结构、桥链金属茂结构、以及限制几何构型(CGC)的茂金属结构[10];过渡金属包括铁、钴、锆、钛和铪等[5,11];配体有环戊二烯、茆基、茚基和芴基等[12]。
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茂金属聚乙烯(mPE)市场供需状况,重点分析了mPE 生产工艺、催化剂研究进展,以及我国 mPE 工业化生产现状。
关键字:茂金属、mPE、a-烯烃茂金属聚乙烯(mPE)是在茂金属催化体系下,由乙烯和α-烯烃共聚合的产物,它不仅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茂金属聚烯烃,而且是目前产量最高、应用进展最快、研发最活跃的茂金属聚合物。
由于采用单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mPE 具有刚性与透明性好、热封强度高、耐应力开裂性优、减重明显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根据我国石化行业高端化发展趋势,mPE 市场需求旺盛,其制备工艺已成为研究热点[1]。
一、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及原理1、主催化剂结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
其中:主催化剂为钛、锆、铪等过渡金属与戊二烯及其衍生物(茚、芴、蒽等)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根据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单茂、双茂、双核、正离子等。
图1茂金属化合物结构2、主催化剂的特性助催化剂以烷基铝氧烷为主,应用最广的是甲基铝氧烷(MAO),乙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和叔丁基铝氧烷也有应用,但是,后三者活性均低于前者,此外硼化物也可作为助催化剂使用。
因复合助催化剂较单一,助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产品性能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
采用烷基铝和MAO制备的复合助催化剂应用于茂金属催化体系中,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共聚活性。
3、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原理虽然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产品均一等优点,但在聚合过程中,仍存在催化剂不易分离,聚合物形态难以控制,催化剂与聚合物黏釜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茂金属催化剂进行负载化处理。
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茂金属催化剂负载于无机、有机、有机无机杂化高聚物等载体上。
因载体的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得到改善。
对茂锆化合物负载于MgCl2载体机理研究表明:MgCl2 先与茂金属催化剂作用,形成金属—O—Si;然后再与MAO作用,使金属—O—Si 断裂,最终形成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2]。
金属茂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T H F or
FeCl2 + 2N aC5 H 5 DM E (
5 - C5 H 5 ) 2F e+ 2N aCl( ~ 80% )
或
FeCl2 + 2C5 H 6 + 2Et 2 N H
TH F
(
5-
C5 H 5 ) 2 F e+ 2[ Et2 N H 2 ] Cl( ~
80% )
Cp2 M Cl2 + 2CO
MgH g or AIH g
Cp2 M ( CO ) 2
M= T i, Zr
此法是制备各种羰基茂钛( 锆、铪) 配合物常用的方法。
Cot to n 等 合成 了 半夹 心 结构 双 核 V IB 族 羰基化合物[ CpM ( CO ) 3 ] 2和[ CpM ( CO) 2] 2, ( M = Cr, Mo , W) , 发现这些化合物的金属键之间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 6] 。
1 金属茂配合物的合成 环戊二烯是一种环状双烯烃, 很容易发生二聚反应, 生成双环戊二烯, 通过改变环戊二烯基上的取代
基团, 设计合成在茂环上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多取代环戊二烯金属茂, 这类化合物一般在极性溶剂中有较 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便于人们对其结构进行研究。此外, 其结构多样性也为人们合成新颖化合物提 供了可能性[ 2- 4] 。
几乎所有的过渡金属都可以形成类似于二茂铁的配合物, 表 1 列出几种典型的二元茂金属配合物。
表 1 二元茂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 C10 H 10 T i ( C5 H5 ) 2F e ( C5 H 5) 2 Ru ( C5 H 5 ) 2 Os ( C5 H 5) 2 V ( C5 H 5 ) 2 Co
茂金属是过渡金属与

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的一般组成、主要特性及在烯烃聚合催化技术、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并论述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详细叙述采用茂金属催化工艺技术合成的一些烯烃聚合物,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茂金属环烯烃、茂金属乙丙橡胶等。
这些茂金属聚合物与传统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相比,具有更优良的特性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茂金属、催化剂、聚烯烃、应用、研究、发展趋势;前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聚合催化剂,称为茂金属催化剂,应用此催化剂可以生产出具有新物理性能的塑料。
茂金属聚烯烃就是以茂金属配位化合物为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反应所制的的聚合物。
茂金属聚合物加工性能好、强度高、刚性和透明性好,耐温,耐化学药品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许多用传统催化剂难以合成的材料,在采用茂金属催化技术后变得容易进行。
在烯烃聚合物合成中茂金属催化剂正在替代传统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在全球增长非常迅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一、茂金属催化剂简介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锆(Zr)(也可是钛等)与两个环戊二烯基或环戊二烯取代基及两个氯原子(也可是甲基等)形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Methylalummoxane)组成的。
其中具有环戊二烯基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亦称茂金属化合物(Metallocene),中文称环戊二烯。
金属催化剂一般由有机金属络合物、助催化剂、载体三个组分组成。
在溶液聚合中不需要载体,有机金属络合物是由过渡金属与各种有机物取代基相结合构成的,其占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2%。
助催化剂通常为铝氧化物和氟化有机硼酸盐混合物,具有强化过渡金属系统的作用,与有机金属络合物相比,常常被过量应用。
茂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是齐格勒一纳塔型催化剂的2-5倍。
现在很多茂金属催化剂被深人研究和充分利用。
具有一个以金属为中心的催化剂不同于具有多个中心的传统催化剂(如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铬催化剂、钒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的金属催化活性中心处于闭合的空间中,到达其单体的同结构的聚合物。
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者:努尔艾再孜·买买提尼吉夫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摘要:主要介绍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研究进展茂金属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是 20世纪 90年代烯烃聚合催化剂,它具有立体结构,性能独特,与助催化剂铝氧烷或烷基铝组成的催化体系可生产出新一代高附加值的各种聚烯烃产品。
自从茂金属催化剂被发现以来 ,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使该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1.茂金属催化剂1.1茂金属催化剂的组成及特征茂金属催化剂通常是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
主催化剂由过渡金属的环戊二烯(或其它配体)络合物组成 ,过渡金属主要有铁、钴、钛和铪等。
配体主要有环戊二烯、茚基、四氢茚基和芴基等。
助催化剂由 MAO或离子活化剂组成。
MAO 是由等量的水与三甲基铝反应生成的低聚物 ,由于 MAO 制备工艺复杂、价格贵、用量大 ,近年来又开发了部分或全部取代 MAO 或降低其用量的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只有相同的单一活性中心 ,且活性中心均匀分布 ,催化剂的利用率高达 100 %,因而能精密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分布、共聚单体的含量及其在主链上的分布等 ,可生产出分子结构满足应用要求的聚合物或性能特殊的新型聚合物。
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的环戊二烯基络合物和甲基铝氧烷或离子活化剂组成。
这些组分形成的络合物是以在几何形状上受到限制的过渡金属作为单一的活性中心,因为只有一个活性中心,因而形成一种类型的分子,即形成的聚合物具有狭窄的分子量分布,狭窄均匀的共聚单体分布和立体择形结构。
2.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2.1茂金属催化剂在乙丙橡胶中的应用2.1.1茂金属催化剂的优越性传统乙丙橡胶生产最初采用钒系催化剂体系,存在着活性低、寿命短、毒性高和聚合物颜色深等缺点,已被淘汰。
目前乙丙橡胶装置应用较多的是钛系催化剂体系,其活性高但容易生成乙烯长链段,产生结晶,影响橡胶性能。
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

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摘要:本文对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发展现状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对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的结构物性、商业应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和研究,为推进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建议。
关键字:金属茂;催化剂;聚烯烃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甲基铝氧烷就已被Kaminsky教授发现,可以当作助催化剂,从而使金属茂催化烯烃聚合活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茂催化剂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金属茂催化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金属茂催化体系具有高催化活性、单点式和窄分布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制备特种聚烯烃树脂,例如商业领域常用的间规聚丙烯等等,而且金属茂催化体系还能够有效实现树脂性能的分子设计。
由此可见,金属茂催化剂及期聚烯烃在现代工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新一代烯烃聚合催剂,在未来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逐渐代替传统催化剂,成为各个领域生产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柱。
1、金属茂催化剂结构特性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很多种对称的金属茂,并被应用于烯烃聚合,在不同的聚合条件下,各种金属茂的催化性质也略有差异,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各种金属茂催化性质之间也难以做出有效的比较。
近年来,随着对金属茂催化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德国Hamburg大学的W Kaminsky教授对金属茂催化性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根据W Kaminsky教授的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催化乙烯的活性比催化丙烯的活性更高。
除此之外,近年来由于金属茂催化剂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金属茂催化剂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当前,人们对金属茂催化剂结构特性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1]。
表1 金属茂聚烯烃树脂生产预测(t/a)2、当前商业应用间规聚丙烯的开发现状早在1989年,美国的Fina石油化学公司就对间规选择性金属茂催化剂专利技术申请了专利,此后这一领域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茂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Fe
1952
E. O. Fischer 提出 “双圆锥结构“(Double-cone structure) X-ray structural data Diamagnetism Chemical behavior Geoffrey Wilkinson & Robert Woodward: “三明治夹心结构” IR spectroscopy Diamagnetism Dipole moment = 0 Woodward 注意到Cp环能接受亲电取代反应,与苯的芳香性类似 因而取名:二茂铁 ferrocene Fischer & Wilkinson 因他们”发现“二茂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二茂铁的发现揭开了金属有机化学的新篇章。
Me
Me
H
Me Ti Ti
Me Me
Me
Me
Me
CH2 Me
Me
Ti
Ti
Me
H
Ti-Ti = 2.99 Å
H
Me
Me
Me
Me
Me
“Mo(C5H5)2” 和 “W(C5H5)2” ,16 e- ,但非常活泼,通过C-H 键活 化发生自身反应而产生不同的二聚体形式:
Mo-Mo = 3.19Å
Mo H
11314中性环戊二烯配体与金属其他类型衍生物反应161132利用环戊二烯基阴离子的反应11321碱碱土金属茂合物与过渡金属含卤化合物反应2cpnaticl4cp2ticl22nacl172cpnanicl2cp2ni2nacl2cpnarhco2cl22cprhco22naclco11322其他金属茂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卤化物的反应20fecl2cp2fe2tlcl2c5h5tl21?碱金属茂配合物更适合用于制备离子性强的过渡金属茂配合物如稀土金属锕系金属的茂配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H n(+ g +P +~ C c () M I2HC H M c) C y l 。
此 处产物 甲基 环戊 二 烯 ( ) 基 三羰 基锰是 有效 的汽油抗 爆剂 。
Cp M ( z CO) 。
此法是 制备各种 羰基 茂钛 ( 、 ) 锆 铪 配合 物常用 的方 法 。
C to otn等 合 成 了 半 夹 心 结 构 双 核 V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族 羰基 化合物 [ p ( O )] 和[ p ( ()] , M —C , C M C 。 C M c ) ( r
2 e c0 F ( c。 HI
[ p ( O)] +6 O+H2 8 ) C Mo C 。 。 C (0
2n y+ g2 。H 6 } Mc P M+ H C l) ( C + O
() 金属 配合 物羰基 化l 2茂 s
Cp M 2 2 : C1 + CO
M — Ti Z .
1 2 复 合 型 环 戊 二 烯 金 属 配 合 物 .
1 2 1 羰 基茂 金 属配 合物 ..
* 收 稿 日期 : 0 9 9 2 2 0 —0 —0
作 者 简 介 : 翠 花 ( 9 4 ) 女 , 东 昌 邑人 , 坊 学 院化 学 化 工 学 院 副 教 授 。 林 16 一 , 山 潍
二 茂 铁 的 合 成 方 法 有 多 种 , 中 最 常 用 的 是 由 环 戊 二 烯 钠 和 F C 反 应 , 到 红 棕 色 固 态 产 物 , 一 其 e1 得 进
步纯 化 可得 片状 晶体 。
F C z 2 C s e 1+ Na s H 或 ( 5 c 2 e - Na I~ 8 % ) 一c Hs F q 2 C ( 0 1 L s )
第 l O卷 第 2期
21 O O年 4 月
潍 坊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W ef n i e st o r a ia g Un v r i o y
V6L l O NO.2 A p . O1 r2 0
金 属 茂 配 合 物 的研 究 与 应 用
林 翠 花 ,吴 斌 杰
Mo , ) 发 现 这 些 化 合 物 的 金 属 键 之 间 具 有 很 强 的 反 应 活 性 。 W , ] 1 2 2 卤 化 茂 金 属 配 合 物 ..
卤素 是过 渡金属 的重要 配位基 , 常以环戊 二烯 为原料 合成 出环戊 二烯基 钠 , 用 环戊 二烯基 钠 与过 通 利 渡金 属氯化 物反应 得 到一批相 应 的卤化茂 金属 配合物 , : 如
1 金 属 茂 配 合 物 的 合 成
环 戊二 烯是 一种 环状 双 烯烃 , 容易 发生 二 聚 反应 , 成双 环 戊 二 烯 , 过改 变 环 戊 二烯 基 上 的取 代 很 生 通 基 团 , 计 合成在 茂 环上 具有 不 同取代 基 团 的多取 代环 戊 二烯 金属 茂 , 类 化合 物一 般 在极 性溶 剂 中有较 设 这 好 的溶 解性 和热 稳定 性 , 于人 们对 其结 构 进行 研究 。此外 ,其 结构 多 样 性 也 为人 们 合 成新 颖 化 合 物提 便
金 属有 机化 学是 现代 化 学研 究 中十分 活跃 的一 个 领 域 , 戊 二烯 类 有 机 过 渡金 属 化 合 物作 为 模 型化 环
合 物 对 研 究 催 化 脱 硫 反 应 和 催 化 加 氢 脱 硫 反 应 , 及 生 物 酶 催 化 反 应 的 机 理 口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具 有 作 为 以 还
潍 坊 学 院 学报
21 0 0年 4月
羰基茂 金属 配合物 的合成 方法有 以下 几种 : ( ) 基化合 物引人茂 基或 同时 引人茂基 和羰 基 1羰
Co ( )+ 2 2 c0 8 C H
2 Co( Cp CO) + 4 2 Co+ H2 95 ) (
2 O C0) +c n 。 M ( 6 H】
Ti 4+ 2 C5 C1 Na H 一 Nb 5 2 Cs Br + Na Hs— (1 C5 ) C1 2 C1 T 一 H5 2 Ti 2+ Na C NbBr + 2 Br 3 Na
F C 2 C 十2 tNH e 1+2 5 H6 E 2
表 1 二 元 茂 金 属 配 合 物
( s 2 et [ tNH2 c ( O ) 丫 一c 5 F - 2 E 2 】 H ) - ] l~8
几 乎所有 的 过渡 金属 都 可 以形 成类 似 于二 茂铁 的配 合 物 , 1 出几 种典 型 的二元 茂 金属 配合 物 。 表 列
( 坊 学 院 ,山 东 潍
潍坊
21 6 ) 6 0 1
摘 要 : 综述 了环 戊二 烯 类过渡 金属 配合 物 的合 成 、 结构 及其 在 生物 医药 、 电功 能材 料 、 业催 化 等 光 工
方 面的应 用和 最新研 究进展 。
关 键 词 : 戊 二 烯 ; 属 茂 配 合 物 ; 能 材 料 环 金 功 中图 分类 号 : TQ4 6 8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4 8 (0 0 0 — 0 9 — 0 17 — 2 82 1 )2 05 5
供 了可 能 性 [ 。 2
1 1 单 纯 型二元 环戊 二 烯金 属配 合 物 . 单纯 型二 元 环戊 二烯 金属 配 合物 的通式 为 ( )M , 中茂基 以 叼 和 金属 配位 , 中最稳 定 的 当属 C H 。 式 其 二茂 铁 (: )F , 是最 早发 现 的夹心 配合 物 。 ( H;。 e 它
新 型材 料 的开发 、 用前 景 。 因此 , 结前 人 的工 作 , 应 总 系统 的研 究 合成 方 法 , 讨 该 类 化合 物 的形 成规 律 , 探
是十分 必要 的。本文 从合 成 、 结构 以及 在 生物 医 药 、 电功 能材 料 、 业 催 化 等领 域 的应用 来 讨 论 金属 茂 光 工 配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