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合集下载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当事人的进步:
(1)相信咨询的有效性
(2)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内部的体验,并能认可、接纳它们
(3)根据机体估价过程来判断是非对错 (4)积极的态度 (5)接受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的处世原则 (6)能够对主观和客观进行区分 (7)能够越来越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
3.2.2 咨询过程中的咨询师
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取得咨询效果的充分
194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7年,离开芝加哥大学,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 1962年-1963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加利 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 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里,主要致力于把人本主义思想运用到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1987年,因手术后的心脏衰竭而逝世。
和条件下,当事人通过探索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重新体
验、认识它们,从而逐渐消除经验与自我的失调的过程。
3.2.1 咨询过程中的当事人
(1)怀疑咨询的有效性
(2)不了解自己的内心
(3)根据价值条件来判断是非对错 (4)消极的态度 (5)难以接受为自己而活的想法 (6)难以对主观和客观进行区分 (7)不敢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世界
35
35
患者:当然,我意识到了,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开始。我并不是——可能是某个 时刻在生活道路中的某个地方失败了。我想我们必须得重 新回到那个时候,重新学习,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 这件事。 治疗师:你认识到我们必须回溯到很久以前,而且你必须 重新认识那个时刻,但是你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些。 患者:是的,顺着这条路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将来,50岁、 60岁、70岁——都还在考虑那个可怕的想法,这似乎是 没有什么价值的——我的意思是,这是很不合理的。其他 人都在按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我却好像站在旁边,在观 望。这是不对的。 治疗师:你按这种方法思考的时候,将来似乎是不太光明 的。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经验(认识),通过机体评估过程对感到好受的 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经验(认识),通过机体评估过程对感到好受的 ), 经验以积极的评价(寻找、保持), ),感到难受的经验以消极的经验 经验以积极的评价(寻找、保持),感到难受的经验以消极的经验 回避) (回避)
自我(价值条件和自我的异化) 自我(价值条件和自我的异化):
– 个体有渴望得到关怀和尊重的需要 – 需要的满足来自他人(父母) 需要的满足来自他人(父母) – 他人总是视个体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而给予尊重和关 他人总是视个体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
怀。 – 个体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 个体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 导。
– 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 因防御失败而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识,个体 因防御失败而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识,
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否认的经验; 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否认的经验; – 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完 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 全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 全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
二、基本理论
自我
– 自我是个体现象场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在个体现象场中 自我是个体现象场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具有核心意义。 具有核心意义。 – 自我不等于自我意识,是自我知觉(意识)与自我评价的 自我不等于自我意识,是自我知觉(意识) 统一体。 统一体。 – 构成包括: 构成包括:
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我是个坏男孩); 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我是个坏男孩);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人们都不喜欢我;潜隐-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人们都不喜欢我;潜隐- 我不好,这很令人伤心); 我不好,这很令人伤心); 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 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在学校能发 挥我的才干) 挥我的才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 依据这一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我认为学生 的学习动机是不用培养的―――天生就有 (行为主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探究 反射)
• 所谓的培养动机就是让其重新认识方向,放 弃过重的负担。这些工作实际上帮助孩子扫 清障碍。这样做不是站在家长的一边教育孩 子应该如何努力学习,而是站在孩子一边帮 助孩子―――以人为中心。
平均数 491.3 415.8 505.3 平均数 493.3 393.5 479.9
姓名
边琳 杜雪峰 范婕妤 季莉丽
张龙 李佳洪 赵聪慧 王雅菲
李健 张硕 王如冰 王雅君 吕智伟
2007年学习提升班成绩比较
干预组
对照组
期末 二模 三模 姓名 期末 二模
627
561
578
王鑫
571
540
573
559
析,)。 • 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 以人的实现为中心,不怕困难完成任务。
• 每个人都有实现的倾向,都有引导、调整、控 制自己的能力。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这种 实现的倾向受阻造成的。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 境,人就能指导自己,控制行为,进行适当的 选择。因此,治疗就是排除这种障碍确立良好 的动机。可见,这种理论不但可以治疗疾病, 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正常发展,优秀者更优秀。
1、人性观 • 人的本性是善的,有恶的一面是因为防御作用的
结果。 2、人具有主观性 • 人生活在主观世界中,即使是从事自然科学也是
主观选择的结果。 • 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对客观世界翻译的结果,
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 3、人有实现的倾向 • 实现的倾向是有机体不但维持自己,还要不断地
增长和繁衍自己。这是生命的驱动力。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治疗技术综述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治疗技术综述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实践一、咨询理论概述1、咨询理论的名称:存在—人本主义理论2、咨询理论的发展史:罗杰斯的整个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下述三个主要阶段(Allen E. Ivey et al, 2008):第一阶段:非指导性(1940—1950)。

这一阶段强调接纳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客观的氛围,相信来访者的智慧,以及给予来访者充分的表达空间。

主要运用来访者的原话来澄清事实。

罗杰斯的著作着重强调了咨询过程中的技术。

第二阶段:以来访者为中心(1950—1961)。

这一阶段着重反思来访者的情感,解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和谐,避开对来访者有威胁的情景,将反思作为主要技术。

对技术并不加以强调,而是着重强调咨询师个性化的投入。

第三阶段:以人为中心(1961—1987)。

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更多的个性化投入,更加强调关系问题。

在坚持原先观点的同时,罗杰斯逐渐对治疗场景中的即刻体验更加重视,要求咨询师、集体治疗与个体咨询更为主动及更多地自我暴露,同时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如文化差异与权利运用等。

对技术的关注降至最低,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咨询师的态度,强调咨询师将自己看成是与他人相联系的一员。

罗杰斯的观点反应了一种理解性的治疗风格。

3、咨询理论框架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

理论的基本假定是:所有物质的演化的倾向都是从较简单的形式向较复杂的形式发展。

对整个宇宙为说,是一种创造过程的运转,而不是崩溃过程的运行(形成倾向)。

每个人身上都有解决问题,改变他们的自我概念和日益提高自我指导的创造力,所有人类身上都具有趋向完善或完美的潜能。

心理成长和心理成熟的根源来自个体内部而不是外部力量(实现倾向)。

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由关于自我与自我实现、觉知、需要、价值条件等概念组成。

(1)自我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实现倾向的子系统。

实现倾向指的是个体的有机体经验,即指整体的人,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生理与认知。

而自我实现则是指实现意识知觉到的自我倾向。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的主要内容及程序【关键词】以病人为中心临床内容程序【摘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必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管理慢性活动性问题、提供机会性预防、关注病人的需求与患病感受、关注病人的需求与患病感受、关注病患与家庭间的相互影响、关注并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

为达成这些内容,全科医生必须在一套规范的程序下开展服务。

【正文】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中心的尺度。

以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是在此基础上,满足病人的整体健康需要,而不仅仅是关注对于疾病的治疗。

因此,以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必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开展全过程和全方位式的照顾。

因此,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对所有临床医生来说,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全科医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是区别于专科医师的。

他们不单纯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诊断,还要从社会和心理层面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

比如病人的就医背景是什么,病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病人对医生的期望是什么,病人的健康信念是什么,病人的患病体验是什么等诸多的问题。

弄清楚以上问题以后,全科医生的任务不仅仅是针对存在的生物学问题开一张处方,而是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角度,全方位地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怀和照顾。

首先要与病人达成共识,制定处理方案,并鼓励病人参与到对问题处理的决策中来,让病人充分了解处理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这些做好思想准备,这样将有利于调动病人抗击疾病的潜在力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遵医嘱性。

这样,全科医生在处理现患问题时,从病人和疾病两个角度着手,会真正高质量地解决“病人”的问题,体现全科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鲜明特色。

(二)、管理慢性活动性问题在大多数慢性病的管理中,医患关系应是相互参与的模式。

医生和病人处在一个类似于工作团队的关系中,具有大体相同的主动性和权力,他们相互依存、共同参与医疗保健的决策和实施。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特殊教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 求,促进其适应和发展。
组织与团队发展
员工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 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团队建设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团队 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领导力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员工,提高领 导效能。
存在主义哲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也受到存在主义 哲学的影响,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 责任。
现象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还受到现象学的 影响,关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和真 实性。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发展历程
起源
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 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其他 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3
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可以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预防工作,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 压力的能力。
教育领域
教师与学生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强调尊重和理解个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个人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培养其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主动参与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通过自我探索来促进个人成 长。
关系中心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疗的核心,这种关系应该是 安全、尊重和开放的。
长期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以帮助患者逐步解 决心理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 一、治疗过程
❖ 1.来访者前来求助 ❖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 6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情感加以接受和认识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适应程度低或高的个体的表现是不同的
觉准 确 的 感 知
歪 曲
否 认
适应程度低的个体
准确的感知觉
歪 曲
否 认
适应程度高的个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 预测一下:人是如何心理失调的? ❖ (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被忽视。 被个体准确地知觉到并强化。 被歪曲。 予以否认。
❖ 以人为中心疗法已经应用于个体、群体和家庭治 疗、专业人员训练和助人工作辅助人员的训练。 这种治疗方法重视与来访者相处,因此以人为中 心疗法比其他治疗模式让来访者感到更安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以人为本”心理治疗原则

“以人为本”心理治疗原则

“以人为本”心理治疗原则1.以人为中心:在整个治疗中,关注的重点是人而不是问题。

2.治疗转变过程:在整个治疗中,来访者经历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非指令性技巧:在整个治疗中,并不给予“权威性”的指导。

基本原理(一)基本假设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

人有不需要治疗者直接干预就能了解自己及解决自己困扰的极大潜能。

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气氛,建立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使当事人体验到那些被自己否定和扭曲的感觉,学习接纳自己,增进自我觉察,他们就能朝着自我导引的方向成长。

(二)治疗条件1.治疗者的态度、个人特质、治疗关系的性质是治疗过程中首要决定因素,而治疗者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则是第二位的。

2.治疗者的态度和治疗关系建立的核心条件主要有以下3条。

(1)真诚一致:是指真诚与真实,或治疗者自身的和谐一致。

治疗师在与当事人沟通时,要任随自身内部的感受和态度开诚布公地表达和流露。

使当事人感受到治疗师对自己的真诚态度,不怀疑治疗师有任何保留,就能使当事人发生内在的改变,并向建设性方向转化。

(2)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

由此创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转变自我概念的气氛,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治疗师都应予以理解,甚至是珍视。

(3)同感的了解:是一种能深入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同感的了解开始于全神贯注的倾听。

治疗师的倾听和日常生活中的听是不同的,有经验的治疗师能完全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不仅能理解当事人自己意识到的部分,甚至对当事人自己尚未察觉的潜意识层的意思也能觉察出来,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本人。

(三)治疗目标1.除去防卫:当事人必须先除去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卫面具,从虚假的背后显现出一个现实的人,并且对经验开放、信任自己、愿意不断成长。

2.建立关系: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安全与可信任的治疗关系,使当事人能减少防卫,真实地自我探索,进而察觉阻挠成长的各种障碍,从而变得更开放、更能信任自己、更愿意进步,以及更愿意按照内心的标准去生活。

关于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进展研究

关于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进展研究

一、以人为中心治疗起源人本主义心理学来源很多,但主要来自于两个领域:一是在欧洲响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特别是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研究。

存在主义存在有几百年,他们以弗里德里希.尼采,索伦.克尔恺郭尔和让-保罗.萨特的学说为基础,之后鲁德维格.宾斯万格,梅达尔.博斯,维克多.弗兰克尔,等发展他们的理论.卡尔.罗杰斯在早期心理治疗的失败中意识到,治疗师不能决定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一次阅兵时认识到,心理学对理解人类行为的作用是多么的渺不.于是建立和这个新流派去理解人类行为,成为了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毕生工作.在寻求新的理解人类行为的过程中,卡尔.罗杰斯从治疗的个案中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治疗方式。

二、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简史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又称为来访者中心理论或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近年来,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或治疗的名称所代替。

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以罗杰斯的心理治疗实践和训究工作,以及他先后出版的著作为依据.可以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形成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初步提出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出版为标志,罗杰斯提出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要取得较好的治疗,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此时的罗杰斯体系称为“非指导性治疗”。

1938年,罗杰斯协助建立了儿童指导中心,次年,出版《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并开始对传统的心理指导疗法提出疑问。

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疗法》,公开提倡在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采用非指导性治疗,后来改称以人为中心疗法。

2. 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出版为标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得到了发展,并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杰斯体系称为“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分。
❖②价值条件化
个体存在两种 评价过程
有机体的评 价过程
价值条件化 过程
❖ ②价值条件化
❖ 当个体采用价值条件化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 生错误的知觉。
❖ 价值条件化会起到降低人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 会产生“自我压抑”。
❖ 不同个体在价值条件作用内化的程度上各不相同 。
❖ ③心理失调的实质
❖自我概念与经 验之间的不协调 是心理失调产生 的原因。
③人是可以信任的。
以人为中心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 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尊重和 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 能,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
2、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的世界之 中”。这个主观的经验世界叫做“现象场”。
3、这一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治疗关系, 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 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 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 出现。所以,心理咨询(治疗)人员应该与来访 者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 来访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3、治疗技术
不追求特殊的策略和技术,把重点集中在创造一种 良好的关系氛围,使得来访者能够自由地探索内在 感受。
治疗师通过表现自己的真诚、关切、尊重、善解人 意来创造出所需要的治疗关系。象两个真诚相待的 朋友的交心换心。
治疗技巧主要是倾听的技巧,以及开放式询问、接 纳、释意、情感反映、鼓励、自我揭示等等。为创 造良好的治疗关系服务。
❖ ③心理失调的实质 ❖ 罗杰斯认为个体生活中的经验与自我概念之间的
不一致时可能会出现3种情况。
选择性知觉,只允许那些与价值条件相一致 的经验被意识到; 歪曲经验,用以解决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 矛盾。 否认,个体可能对其真实的经验或体验予以 否认或根本就不去接收这种信息。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上世纪50年代 创立的。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 “第三股势力”。
以人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 人性理论: 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建设性的、值得信 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的,而“恶”是由于防御或者其他 原因造成的结果,并不是本性的反应 · 自我概念: 罗杰斯提出的“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自 己与其他客体的区别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人的价值标 准的认识。
自我暴露
咨询师向来访者暴露自己的有 关信息

案例
案例1
刘先生是一名搬运工,42岁。因咳嗽伴有鼻塞、头痛、乏力等症状3天而 就诊。他说:“我昨天没上班,我需要开一个病假单给老板看,我的工作
很累,压力也很大,我真想借生病的机会好好休息一下,但我妻子下岗、
唯一的女儿患红斑狼疮,她的病情最近有恶化趋势,为了给她治病也为了 挣钱养家不得不尽快恢复工作。”他认为自己得了“感冒”,要求医生
关于无条件积极尊重的案例
• 一个女职员为培训课要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个动作练习而感到非常紧张,而且她的同伴也看出来了,对她说:“你怎么那么 紧张呀?” • 当事人:“别人都看出来了,看出我紧张得不行,我难受极了,想到平时别人对我的好印象都会因为这件事而改变,想到 同伴也会和别人说,想到同办公室的人都会知道,全公司也会知道,我真觉得太难堪了!以后还怎么做人哪……” • 治疗者:“这的确是一件让人觉得难堪的事情,但尽管如此,你还是完成了那些动作,并且通过了测试,而且你还做了努 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
无条件尊重
咨询师以平等 的身份真正、深 切地关心来访者 ,无条件地私人世界就
好像感受你自己的世界, 但这绝没失去“好像”这 一特点——这就是共情, 这对咨询来说似乎是基本 的条件。治疗师应设身处 地为来访者考虑,不仅能 感受到来访者的情绪,并 能将这种情绪转换成深层 的情感表现出来,让来访 者注意到。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的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的

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顺序如下: (1)以某种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时所反映出的 情感与态度; (2)确认或说明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 态度; (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4)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5)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6)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7)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尽管指导式的治疗者与非指导式的治疗者在其 常用的个别会谈技术上有所重叠,但仍可以看出 在非指导的会谈中,来访者的活动占优势,治疗 者的基本技术服务于帮助来访者认清、理解他自 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上。
(3)价值的条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对 来自他人的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当一个人 的行为得到他人的好评时,人们的这种对 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就得到了某种满足。 (4)在自我概念中价值条件作用的影响:不 同个体在价值条件作用内化的程度上各不 相同,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及他们对积极 的评价需要的程度有关。 价值条件的内化程度因人而异,会降低人 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自我压抑
共情是力图一致,而移情则是一种混淆。 共情的“移”情是治疗师努力把来访者对其面对 的情境所产生的感受移到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与 来访者所面对的相似或相同的情境时所曾产生的 感受里面来。他把来访者努力地想像或当成了他 自己,他所“移”的是治疗师自己的感受。这种 感受与来访者越接近,共情就越成功,对治疗关 系而言,共情则完全是正性的东西。 而移情的“共”情则是来访者对完全不同的对象 产生了相同的感情,他所“共”的是来访者的情 感;移情对治疗来说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 性的。 共情的主体是治疗师,而移情的主体则是来访者; 共情的对象是感受,而移情的对象则是治疗师。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 动 9.疗效的严生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治疗结束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疗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患者中心治疗,一般用于有心理冲突或心理疾病的来访者;二是通过交朋友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主要解决交往障碍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患者中心疗法指在人本主义治疗思想指导下的个别谈话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贯彻非指导性原则,讨论问题的思路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中的中心人物是来访者而不是咨询者。

非指导性的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自身内部有理解自己并改造自我概念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广阔能源;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气氛,这些能源就能开发出来。

这种适宜的气氛主要有三条:真诚、无条件关怀和移情的理解。

在咨询过程中要求咨询者努力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气氛,使来访者体会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在咨询者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朋友小组的成员由背景或问题相似的人组成,如不善于与人交往、有一定社交恐惧心理的人,或不习惯与异性相处和交往的人等。

参加人数在十人左右。

参加者虽然有一定心理障碍,但病情不太严重,他可以坐下来参加小组的谈话而不会因为有妄想或奇异行为而影响集体行动。

交朋友小组一般由咨询人员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的作用在于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建立融洽而无拘束的气氛,使参加小组活动的人逐渐消除防范心理,达到能相互吐露真情,建立较深的感情关系。

通过交朋友小组的活动,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咨询者的态度为中心。

这些观点都强烈冲击着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不适合处理危机中需给予某些指导性策略的来访者,不适合无法通过口语表达的来访者。

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及案例分析与比较

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及案例分析与比较
( 三) 人本主义疗法对当事人进行干预的过程和要素
1、信任接纳,建立关系
尽最大可能, 不带任何假设和猜想,用开放的、全新的视觉和听觉关注她。 目的是创造一种信任、 支持、 安全的氛围。 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小林会感到受关注以及对她的接纳和理解, 她就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并从体验中学习, 且能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东西,使她的生活显露积极和希望。
3、整体联动,人文关怀
来访者事发后, 我们实行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紧急预案, 第一时间, 对来访者实行 24 小时监命价值关怀护,并从三楼宿舍调到一楼。 各级领导都多次去看望她,人本主义疗法特别重视和强调一种真诚温暖信任的咨并给予来访者精神和物质等帮助; 同时我们还千方百计找访关系—到来访者早已不联系的唯一的亲戚——她的姨妈。姨妈家表哥表姐的到来和对她的关心,化解了多年来小林对他们的无解,同学朋友们的日夜陪伴,公司老板的理解等,无疑都是来访者走出自毁绝境的动力。来访者说“我整个是被‘暖’出来的”,一个‘暖’字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髓和功效。
2、正视感受,面对真我
小林在开始并不是分享她的感受, 而是讲一些外在的东西。她认为问题在于外部, 母亲的无理取闹, 公司老板的不合理安排,男友的绝情。 但是在充分的接纳理解、 同感和真诚的回应和反馈中, 小林逐渐感受到温暖、 安全和
充分的信任,进而去掉了防御,开始触及自己真实的情感。在咨询师面前开始能够表现自己的恐惧、 焦虑、 愤怒和那些她认为太消极的以至不能纳入自我结构当中的感受。 最终她能够更少地歪曲事实, 更多地表达那些以前没有表达过的感情,并且沿着对她的经验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进。 逐渐的,能够和她们所感受到的保持联系, 而极少需要歪曲或否认这种经验。真实的生活, 真正有效地有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治疗自杀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有很多,主义相关疗法完善个体心理支持系统,指标。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 称为“经验阶段”。以罗杰斯的《成为 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这一阶段强调咨询者 和来访者之间的“伙伴关系”,重视双方情感体验 的交流。 第四阶段 也就是现在称为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
以人为中心的基本假பைடு நூலகம்:
• 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具有不需咨询师的直接
共情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关键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 1.治疗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进行有效的 聆听,设身处地的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 2.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来访 者的认识; 3.共情并不是完全认同来访者的认知和感受,如同罗杰 斯在“共情”的定义中所讲的,不能失去“有如”的本 质; 4.共情还包括治疗者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对来访者的感 受有效的传达给对方。
几年前某一村庄遭遇了一场很大的洪水灾害,村里 人被冲到河里淹死了。而有一个年轻人他紧紧地抱住一 根大木头,无论水冲得多大,他都不松手。这样,当洪 水过去后,他幸运地活下来了。但是,他从此在河里抱 着这块木头不松手,也不上岸。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他 都不肯改变。你如果是他心理治疗师,不能是你带他到 岸边,让他放下木头。你要下到河里,走到他面前,跟 他一起去欣赏这块木头,对他说:“这块木头救了你的 命,你很有智慧,你抱住它,你才能活了下来。”然后 再慢慢从他可以接受的行为开始,带他慢慢走上岸来, 放下木头,帮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在这个故事当 中,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理解这块木头对他是多么重要, 理解他行为背后的,相对于他来说的那个让他生存下来 的合理的理由。当他感觉你对他的理解后,他内心就有 了安全感,有了认识,才有可能在你的带领下愿意改变。
就算这世界有太多的失望 希望你能试着接受 并且学着不为难自己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疗法一、概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产生背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近60年的临床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提炼总结经验一手发展起来。

由“人本主义学派”的鼻祖罗杰斯(提出“咨客中心”)及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等所创,又由弗兰克(提出“存在主义”)和皮尔斯(提出“格式塔”)等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学家力行实践总结出来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亦称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在反对当时西方心理学中最主要的两大势力即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应运而生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历史上享有特别的声誉。

这种疗法取向以个人为中心,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均衡发展,在当代心疗领域中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的发展卡尔·罗杰斯在1955年发表了一篇杰出的论文《是人还是科学?》,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这种疗法不但在人道主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治疗人性和内存和谐发展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效果。

并指出,这种方法在科学上也是可行的。

罗杰斯在文章里呼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效用,而抛弃其他的观念,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客观认识中会获得更多建设性行为,这些行为作用于有机体的生成进程!在文章中罗杰斯表述了两项关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本质的原理:(1)大部分人对自身的经历采取一种乐观的态度,这些人对于社会是具备可塑性的;(2)个体的内在动机对个体发生改变起作用,改变的方向使人们对经历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使人们的行为与自身和社会都有益,乃至与宇宙的振动一致。

其中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治疗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当事人学会且更理智成熟的方式将自己与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主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由治疗师主导一切的倾向。

这种非指导性治疗关系的建立给为类提供了一个相互关心理解、自由宽容和接受的典范,建立在这种程度的理解能够使其鼓起勇气,向新的目标迈进。

第五章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学).

第五章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学).
15
三、人本主义疗法的治疗目标
人本主义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 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 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 自我的过程。 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 ⑴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⑵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⑶ 来访者更加相信自己。 ⑷ 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 ⑸ 来访者原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18
第四节:人本主义治疗的主要技术
一、人本主义疗法的主要技术 1、真诚交流的技术 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3、促进共情的技术
二、技术运用 案例分析
19
第五节: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评析

对人本主义疗法的评价相当的一致的看法是一 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国内咨询界也是这个 看法,它所提到的咨询目标,自我实现,咨询关系 的某些特质,共情、尊重、真诚等等,已经成为国 内咨询界比较理想的境界,因此它经常被看作是充 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但它还不是一个好的行动 纲领,用这个疗法操作时,会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 ,无论来访者是什么样的问题,认为都是由于缺乏 这些的条件,只要具备这些的条件,就一定会有进 步, 在实际操作时会发现过于理想化。

8
第二节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人性理论 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 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 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 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 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 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 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 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 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 ③人是可以信任的。 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 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 9 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从咨询和治疗科学的发展角度看,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最大贡献
是它对咨访关系的研究;
强调对人的能力的积极信念:自我指导能力、自我负责的能力; 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受早期教育环境的影响,通过价值条件内化
的论述令人信服;
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强调咨询师的人格和态度的作用,而不是方
法技巧的作用。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没有严格的步骤和方法技
z
概述:来访者中心疗法
“非指导性治疗”
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出版《咨询和心理治疗》(1942) 第二阶段:出版《当事人为中心疗法》(1951)
第三阶段:经验阶段 强调咨访双方“伙伴关系” 第四阶段:以人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
特点: 1. 基本理念的人文主义色彩 4. 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 5. 咨询师做当事人的“朋友”和
主要技巧:倾听技巧
开放式询问(不常用)、释义、情感反映、鼓励、自我揭示等 很少用影响性技巧
z
治疗: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
有主动性、能交流、有治疗动机的病人,如:各种神经 症、情绪障碍、适应不良行为,家庭与婚姻问题等。
不适用:
重症精神病人、沉默和有抵抗力的来访者
z
评价: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贡献
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z
请各位批评指正
( * ̄▽ ̄)((≧︶≦*)
z
图示
机体评价过程 积极或消极的经验
心理失调
自我概念产生
冲突
自我实现
价值条件
内 自我结构的一部分 化
z
治疗:目标
基本目标:去伪存真,成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1)他对任何经验都较为开放; (2)他的自我结构变得能与其经验相协调,并能够不断变 化以便同化新的经验; (3)他变得更信任自己的机体,充分利用机体估价过程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作者:佚名咨询流派来源:《咨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点击数:1925 更新时间:2005-2-16
罗杰斯在其工作的早期,曾就治疗过程提出过12个步骤。

但他强调说这些步骤并非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1.来访者前来求助
这对治疗来说是一重要的前提,如果来访者不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不是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希望有某种改变,咨询或治疗是很难成功的。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治疗者要向对方说明,对于他所提的问题,这里并无解决的答案,咨询或治疗只是提供一个场所或一种气氛,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到某种答案或自己解决问题。

治疗者要使对方了解咨询或治疗的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并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来访者自发成长的气氛。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现
治疗者必须以友好的、诚恳的、接受对方的态度,促进对方对自己情感体验作自由表达。

来访者开始所表达的大多是消极的或含糊的情感,如敌意、焦虑、愧疚与疑虑等。

治疗者要有掌握会谈的经验,有效地促进对方表述。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这是很困难同时也是很微妙的一步。

治疗者接受了对方的这种信息必须对此有所反应。

但反应不应是对表面内容的反应,而应深入来访者的内心深处,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如矛盾、敌意或不适应的情感。

不论对方所讲的内容是如何荒诞无稽或滑稽可笑,治疗者都应能以接受对方的态度加以处理,努力创造出一种气氛,使对方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感也是自身的一部分。

有时,治疗者也需对这些情感加以澄清,但不是解释,目的是使来访者自己对此有更清楚的认识。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当来访者充分暴露出其消极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不断萌生出来,成长由此开始。

6.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的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
对于来访者所表达出的积极的情感,如同对其消极的情感一样,治疗者应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扬或赞许,也不加入道德的评价。

而只是使来访者在其生命之中,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去自己了解自己。

使之既无须为其有消极的情感而采取防御措施,也无须为其积极情感而自傲。

在这样的情况下,促使来访者自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境地。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由于社会评价的作用,一般人作出任何反应总有几分保留;由于价值的条件化,使得人们具有一个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因此常常会否认、歪曲若干情感和经验。

这与人的真实的自我是有很大距离的。

而在治疗中,来访者因处于良好的能被人理解与接受的气氛之中,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能够有机会重新考察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达到一种领悟,进而达到了接受真实自我的境地。

来访者这种对自我的理解和接受,为其进一步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心理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在领悟的过程之中,必然涉及新的决定及要采取的行动。

此时治疗者要协助来访者澄清其可能作出的选择。

另外,对于来访者此时常常会有的恐惧与缺乏勇气及不敢作出决定的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

此时,治疗者也不能勉强对方或给予某些劝告。

9.疗效的产生
领悟导致了某种积极的、尝试性的行动,此时疗效就产生了。

由于是来访者自己达到了领悟,自己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自己付诸于行动的,因此这种效果即使只是瞬间的事情,仍然很有意义。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当来访者已能有所领悟,并开始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后,治疗工作就转向帮助来访者发展其领悟以求达到较深的层次,
并注意扩展其领悟的范围。

如果来访者对自己能达到一种更完全、更正确的自我了解,则会具有更大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经验、体验并考察自己的行动。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来访者不再惧怕选择,处于积极行动与成长的过程之中,并有较大的信心进行自我指导。

此时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达到顶点,来访者常常主动提出问题与治疗者共同讨论。

12.治疗结束
来访者感到无须再寻求治疗者的协助,治疗关系即就此终止。

通常来访者会对占用了治疗者许多时间而表示歉意。

治疗者采用同以前的步骤中相似的方法澄清这种感情,接受和认识治疗关系即将结束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