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简答题
物态变化中的简答题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1、把正在熔化的0 ℃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2、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3、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是为什么?4、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这是为什么?5、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6、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7、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会被高温烧坏? 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8.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
请解释这个现象。
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11、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12、为什么说“霜前冷,雪后寒”?13、小陆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陆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14、如图,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小烧杯内的冰是否会熔化?为什么?15、“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1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它是怎样形成的?17.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word版本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A. 蒸发B. 凝固C. 升华D. 液化2.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会经历升华过程?A. 冰块在室温下融化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C.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D. 水沸腾后变成蒸汽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液化C. 凝华D. 蒸发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霜的形成B. 雾的形成C. 雪的融化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当水蒸气遇冷时,会_________成小水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6. 冰变成水的过程是_________,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下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并给出每种过程的名称。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封闭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容器内的温度从20°C升高到100°C时,水的体积变化了多少百分比?(水的比热容为4.18J/g·°C,水的密度为1 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B. 凝固2. 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3. C. 凝华4. 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凝结,液化6. 熔化,凝固三、简答题7.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包括:- 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 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 蒸发:液态物质变为气态- 冷凝:气态物质变为液态- 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 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四、计算题8. 首先计算水吸收的热量:Q = mcΔT,其中m是水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由于水的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热量来估算体积变化。
假设水的质量为m,体积变化为ΔV,那么ΔV = (Q/m) / ρ,其中ρ是水的密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体积变化的百分比。
请注意,上述计算题的答案需要具体的数值来完成计算,这里仅提供了计算方法。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物态变化 1、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上壁液化成的小水滴。
所以模糊不清。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因为壶嘴附近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液化,所以不会出现白气。
3、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针状叶子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使水蒸发减慢,起到保水的作用4、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因为水沸腾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沸腾后,用小火就可以使其保持沸腾状态,并且小火还可节省燃料。
5、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烧完之后,镜子温度升高,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镜子不会液化,使得镜子不会模糊不清方便观察。
6、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即为“白雾”。
7、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霜是水蒸气遇到极冷的温度放热凝华才能形成的,所以霜前冷。
雪熔化和升华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8、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为什么?答:这是利用水凝固时要放热,使温度下降的缓慢些,不至于把秧苗冻死。
9、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因为身上有水,风吹过加速了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很冷。
10、病人发高烧时,有时医生会用湿毛巾盖在病人的头上,这样就会使得病人的体温降低一些,这是为什么?答:因为水蒸发要从人体吸热,所以会使人体体温降低。
11.“炖“菜是东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答:不会,因为当水沸腾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汤水温度升高也达到水的沸点,当二者温度相同后,不能发生热传递了,汤水无法吸收到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打印版)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班级姓名1、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时候这样做?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3、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4、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5、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
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的感觉呢?6、霜前冷,雪后寒?”7、(1)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2)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为什么?8火箭点火发射时,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发射架就不被高温烧坏?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9.人们常将新鲜蔬菜装在塑料袋内并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为什么?在夏天,当把装有蔬菜的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看到塑料袋内、外都有水珠。
请解释这个现象。
10.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时是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请解释这两种现象?11、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
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12.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得阴沉,九年一班的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了许多雾水,但是隔壁无人上课的物理实验室玻璃上的雾水却不明显,这是为什么?13、电冰箱制冷系统简化示意图,请说明电冰箱制冷的工作过程。
14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
物态变化知识总结及简答题
物态变化知识总结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一、物质的三态1.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通常指的水);气态(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
其他物质一般也有三态。
物质的三态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2.酒精灯的使用:(1)用外焰加热;(2)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3)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4)出现意外时不要惊慌,用湿抹布铺盖。
3.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
二、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然后把0°C和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C。
三、常用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注意根据不同的测温需要选择液体;2.种类:常见的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
它们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不同,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也不同;3.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4.使用: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四、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C~42°C;分度值为0.1°C;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1.汽化定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升华2.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凝华C. 液化D. 升华二、填空题4.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5.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
四、计算题7. 如果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从100℃开始冷却,直到完全凝固成冰,需要释放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水的熔化热为334 J/g)五、实验题8. 描述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二、填空题4. 凝固5. 升华三、简答题6.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气态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四、计算题7. 假设我们有100克水,从100℃冷却到0℃,首先计算冷却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Q_{cool} = 100g \times 4.18 \frac{J}{g\cdot ^\circ C} \times (100^\circ C - 0^\circ C) = 4180 J \]然后计算水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Q_{freezing} = 100g \times 334 \frac{J}{g} = 33400 J \]总热量为两者之和:\[ Q_{total} = Q_{cool} + Q_{freezing} = 4180 J + 33400 J = 37580 J \]五、实验题8.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并记录初始温度。
b. 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开始加热。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为什么态的过程?A. 液态B. 气态C. 等离子态D. 等温态答案:B. 气态2. 在以下物质中,哪种物质不会发生升华现象?A.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B. 硝酸铵C. 碘D. 水答案:D. 水3. 熔化是物质由什么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A. 气态B. 等离子态D. 等温态答案:C. 固态4. 下列哪种物质的融点最低?A. 铁B. 铝C. 锌D. 水银答案:D. 水银5. 沸腾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什么态的过程?A. 气态B. 等离子态C. 固态D. 等温态答案:A. 气态二、判断题1.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B. 错误答案:A. 正确2.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近,分子运动较快。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3. 溶解是一种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4. 子午观测仪是利用物质的升华现象进行测量的仪器。
A. 正确B. 错误答案:A. 正确5. 水的密度在升华时会发生变化。
A. 正确答案:B. 错误三、简答题1. 请解释固态物质的定形和定积特性。
答案:固态物质的定形特性指的是固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中排列有序,具有固定的形状。
固态物质的定积特性指的是固态物质的体积基本不受外界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2. 请解释液态物质的流动性和可压缩性。
答案:液态物质的流动性指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可以相互滑动,具有流动性。
液态物质的可压缩性指的是液态物质在受到外界压力作用下,体积会产生变化。
3. 请解释气态物质的容易扩散和压缩性。
答案:气态物质的容易扩散指的是气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可以在空间中自由运动和传播。
气态物质的压缩性指的是气态物质的体积可以通过增加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化。
四、综合题某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A发生了以下变化:-10°C:物质A呈固态,形状不变;0°C:物质A开始融化,逐渐转变为液态;100°C:物质A迅速沸腾,转变为气态。
初中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玻璃B. 松香C. 冰D. 石蜡答案:C2. 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增加而()。
A. 降低B. 不变C. 升高D. 先降低后升高答案:C3.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
A. 升华B. 凝固C. 液化D. 凝华答案:A4. 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D. 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冰花答案:A5.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
A. 升华B. 凝固C. 液化D. 凝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热。
答案:吸收2.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凝固3.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熔化4.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汽化5.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液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物态变化,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例如,冰融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蒸发成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 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出现冰花?答案: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时,会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形成冰花。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实验过程:将水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沸腾,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水开始沸腾时,会产生气泡,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2. 如何通过实验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答案:实验过程:将晶体和非晶体分别加热至熔化,记录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的温度会随着加热而逐渐升高。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质经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于物态变化的测试题及答案,帮助你巩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 燃烧B. 溶解C. 融化D. 酸碱反应答案:C. 融化2. 在以下温度范围内,哪个是水的冰态?A. -15°CB. 20°CC. 100°CD. 200°C答案:A. -15°C3.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由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A. 汽化B. 蒸发C. 沸腾D. 凝固答案:D. 凝固4. 当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发生了什么物质变化?A. 融化B. 凝固C. 沸腾D. 降温答案:C. 沸腾5. 鉛笔芯较软,而冰较硬,这是因为:A. 冰的分子间力较强B. 鉛笔芯的分子间力较弱C. 冰分子的排列较紧密D. 鉛笔芯分子的排列较疏松答案:C. 冰分子的排列较紧密二、填空题1. 将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液化2. 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既能蒸发又能凝结时,称为物质的________。
答案:沸点3. 将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固4. 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既能融化又能冻结时,称为物质的________。
答案:熔点5. 气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华三、简答题1. 解释一下物态变化的原理以及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
答案: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物质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力。
温度改变会影响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引起物态变化,如融化、沸腾、凝固等。
压力改变会影响物质分子或原子的间距,当压力足够大时,固态物质可以通过物态变化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2. 请举例说明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我们使用冰箱来冷冻食物,这是利用物质的凝固原理将水变为冰来保鲜食物。
物态变化的简答题
1、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2、为了研究影响蔬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明同学在室内把新鲜蔬菜分成两份,一份用保鲜袋装好,一份放在转动的电风扇下,小明同学是想研究蔬菜水份散发与什么因素的关系?这两份蔬菜哪一份水份散失的更快?答:小明同学研究的是蔬菜水份散失与空气流速的关系。
放在电风扇下的蔬菜水份散发的快。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4、.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5、.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答: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6、.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但是却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讲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C).答: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C.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纸并不会燃烧.7、.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8、.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这说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所以会有”霜前冷”;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9、将一个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我们会看到蛋壳先变湿后变干,为什么?答:此现象反映物理学上的液化和蒸发,先湿是因为刚出冰箱的蛋壳表面温度较低,外界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蛋壳而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后干是因为一段时间后蛋壳表面温度上升到环境温度,蛋壳表面的的水分又蒸发了。
物态变化简答题
1.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2.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3.霜前冷,雪后寒?
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所以“雪后寒”
4.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
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答: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被手吸收了,手会感到暖和。
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5.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是为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液化,使平面镜成像模糊.
6.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将水蒸气冷却并凝结成水滴的过程是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溶解B. 融化C. 凝固D. 汽化2. 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是从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A. 融化B. 凝固C. 汽化D. 升华3. 冰块融化成水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A. 固体的升华B. 液体的凝固C. 液体的汽化D. 固体的融化4. 下列哪种物质的物态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A. 木材燃烧生成灰烬B. 铁生锈C.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D. 煮沸水产生水蒸气5. 装满水的锅加热至100℃时,水开始沸腾并产生水蒸气。
这个过程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A. 凝固B. 融化C. 汽化D. 升华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物态变化中的融化和凝固的过程。
融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当固体受到足够的热量作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固体的结构变得松散,最终使得固体的粒子逐渐脱离原来的位置,形成液体。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当液体受到足够的冷却作用,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液体的结构逐渐变得有序,最终使得液体的粒子重新排列并形成固体结构。
2. 请举例说明物质的物态变化是可逆的。
当将冰块放入室温环境中,冰块会逐渐融化成水。
而当将水放入低温环境中,水会逐渐冷却并凝固成冰。
这说明冰的融化和水的凝固是可逆的物态变化。
三、应用题1. 小明将水倒入一个玻璃杯中,然后将玻璃杯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冷冻。
请画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图。
解答:-1℃以下:水凝固为冰0℃:水在固液平衡点,既可以存在为冰,也可以存在为水1℃-99℃:水保持液体状态100℃:水在液气平衡点,既可以存在为水,也可以存在为水蒸气101℃以上:水汽化为水蒸气2. 请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至少3个物态变化的例子,并简要描述各个过程。
例1:冰块融化为水 - 当把冰块放置在室温环境中,冰块会逐渐受到室温空气的热量作用,冰的分子热运动加快,从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最终形成液体状态的水。
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1.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什么?
答案:升华
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什么?
答案:凝华
3.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液化
4. 冰变成水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熔化
5.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汽化
6.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凝固
7.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熔化
8.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液化
9.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汽化
10. 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吗?
答案:是的,物态变化过程中会伴随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11. 描述一下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包括:液态水(水)在温度降低时可以凝固成固态冰;固态冰在温度升高时可以熔化成液态水;液态水在温度继续升高时可以汽化成水蒸气。
12. 为什么冬天的窗户上会有冰花?
答案: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窗户表面时,发生凝华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上。
13. 为什么夏天的冰棍会冒烟?
答案:夏天冰棍冒烟是因为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到冰棍的低温表面时,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滴,看起来像是冒烟。
14. 为什么冬天的湖面会结冰?
答案:冬天湖面结冰是因为湖水在低温下发生凝固现象,液态水变成固态冰。
15. 为什么夏天的路面会湿漉漉的?
答案:夏天路面湿漉漉的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较冷的路面时,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滴附着在路面上。
物态变化简答题培训讲学
物态变化简答题一、液化简答题(标准流程:①物体温度相对较低→②水蒸汽温度相对较高→③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④回应题目)1、医生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使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口腔内有大量的水蒸汽,防止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白气”是液化现象。
烧开水时壶内有大量高温的水蒸汽,而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汽无法遇冷液化,所以靠近壶嘴的地方不出现“白气”。
3、开水冒“白气”冰棒也冒“白气”,试解释两种“白气”的形成?答:“白气”都是液化现象。
开水冒“白气”这是因为高温开水水面上方存在大量水蒸汽且温度相对较高,外围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水蒸汽遇到空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出现“白气”;冰棒温度相对较低,外围空气中的水蒸汽温度相对较高,水蒸汽遇到冰棒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出现“白气”。
4、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答:“白气”是液化现象。
冰棒温度相对较低,外围空气中的水蒸汽温度相对较高,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出现“白气”。
这些“白气”是向下飘,“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密度比空气大。
5、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答:这是液化现象。
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温度相对较低,暖和的室内水蒸气温度相对较高,当戴眼镜的人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室内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6、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
2022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熔化和凝固熔化1.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 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⑴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⑴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肯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⑴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肯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⑴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4.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⑴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肯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⑴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⑴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肯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5. 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6. 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7. 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⑴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B.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C. 铁块受热后体积膨胀是熔化过程D. 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2.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液化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凝华B. 液化C. 熔化D. 升华4.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5.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二、填空题6. 当温度高于0℃时,冰会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7. 冬天窗户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后______形成的。
8.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9.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及其吸热或放热情况。
四、计算题10. 一块冰的质量为2kg,它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为0.9g/cm³,水的密度为1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C5. A二、填空题6. 升华7. 凝华8. 升华三、简答题9.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吸热)、液化(气态变为液态,放热)、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四、计算题10. 由于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仍然是2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现在给你一杯很烫的开水和一只空杯子,你能尽快将水冷却下来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3、小明暑假在家休息时觉得十分炎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想出二种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4、请你解释一下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
5、请你仔细观察,从生活中找出4个生成“白气”的例子,分析它们的成因。
6、你知道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怎样形成的吗?
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这是什么原因? 8、去年冬天以来,广东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大旱,一些地区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撒播到云中使其降雨.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人工降雨过程.小资料: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容易升华.
9、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股“白烟”,对此有两种说法:
(1)“白烟”是瓶内CO
2
液化形成的;
(2)“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你赞成哪种说法?
10、电冰箱是利用氟利昂作为工作物质把冰箱的“热”“搬运”
到外部。
电动压缩机把冰箱内的氟利昂压缩到冰箱外部(有些藏
在外壳内)的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器由金属管制成,如图所示。
请问高温氟利昂应该从冷凝器的A、B哪个口流入,哪个口流出,
才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分析为什么?
11、平时我们经常听人们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12、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
如图所示,热管是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它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很快会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
13、煮熟后滚烫的鸡蛋为了容易剥皮,需要把它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
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
2、正确答案:只要将水在两个杯子中来回倒就可以了。
水来回倒可以加
快水的蒸发,使蒸发带走更多的热量,使水尽快凉下来。
解析: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经常来完成:只需反复在两个杯子中倒水就可以迅速将水冷却。
将水来回倒时,扩大了水的表面积,并且使水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对变快,这些都可以加快水蒸发速度,使蒸发带走更多热量,使水尽快凉下来。
3、(1)打开电风扇,这样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使人身上汗液加快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效果。
(2)可在室内放置冰块。
因为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使房间内温度降低。
4、正确答案:下雪时,水蒸气不断向空气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因此下雪
不冷,化雪时,雪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熔化成雪水,因此化雪冷。
解析: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雪的形成是凝华过程,此过程放热,而化雪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热。
5、(1)烧开水,从壶嘴冒出很多“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发生了液化现象。
(2)夏天,冰棒上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而发生的液化现象。
(3)冬天,人讲话时,从口中冒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而发生的液化现象。
(4)夏天,打开冰箱的门,门的周围会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的。
6、云: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
雨:小水滴在空中大量聚集不能悬浮在空中下落就形成雨。
雾: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
露: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了露。
霜: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砂石上面就形成了霜。
雪:云中的小冰晶下落就形成了雪。
7、从嘴里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与温度较低的手相遇时就向手传热,其中的水蒸气在手的表面液化,放出大量热而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但如果用劲向手上吹气,使得手掌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手上的水分会迅速蒸发,蒸发带走的热量比手从嘴里吹出的热气吸收的热量还多,因此手感到冷。
8、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吸热使云层温度显著下降(水蒸气受冷等),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积(或合并)成大水滴便产生降雨。
9、正确答案:赞成第二种说法。
解析:为了在喝啤酒时让其中的麦液能起泡沫,需用加压的方法把CO
2
气体液化而
溶入其中。
CO
2
在常温下是以气体形态存在的,开启啤酒瓶盖时,CO
2
液体变成气体
而喷出,因此CO
2
液体需吸收热。
而瓶口有的那股“白烟”是液体形成的雾状,并
不是气体。
CO
2
液体吸收的这些热只可能是由空气提供,其中水蒸气会放出热后而液化成了小水珠,出现了“白烟”。
10、从B口流入。
若热的氟利昂从A口流入,冷凝器下部管子温度高,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上升影响上部管子的散热,降低了散热效率。
11、当壶中的水加热到一定的程度后你会听到很响的声音,其原因是壶中底部温度较高水汽化形成气泡,气泡上升到温度较低的水层时冷缩液化变成水,这样会引起水的震动而发出声音。
当水烧开后,上、下两层的温度都相同,下面产生的气泡可以一直上升到水面,这样不会形成很响的声音。
12、正确答案:“热管”的一端受热时,热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受热汽化变成气体,蒸气沿内管运动到另一端(冷端)。
而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气就会因放热而液化,被冷凝的液体又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
如此循环,热管的热量就不断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解析:热管传热的关键在于吸收芯中充有易汽化的液体。
需要注意的是易汽化的液体变成气体后,这种气体必然易液化。
(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
而吸收芯可以迅速将液化的液体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将液体再输送到热端。
13、刚煮熟的鸡蛋很热,把它放入凉水中浸一会儿,由于蛋壳和蛋白的收缩程度不同,因此容易将皮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