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_税收负担与归宿

合集下载

税负转嫁与归宿超额负担

税负转嫁与归宿超额负担
➢税收的超额负担产生于替代效应。
28
三、税收的超额负担
(一)税收超额负担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P
S1
C
E1
税收超
S0
P1
额负担
P0
P2
E0 E
D
D0
0
Q1
Q0
Q
29
三、税收的超额负担
(二)税收超额负担的计算
补偿需求曲线 哈伯格三角形 P
A
税收超
E
额负担
PT
C
P0
D
MC’ MC
0
QT
Q0
B
Q
30
三、税收的超额负担
16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三)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5.供求弹性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税负趋向生产者负担;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税负趋向消费者负担。
➢6.反应期限
✓即期:供求双方均衡承担; ✓短期:趋向生产者; ✓长期:趋向于供求双方均衡承担。
17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四)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完全竞争市场的税负归宿分析
✓(1)从量税税负归宿
P
S1
P
E’ P1
S0
P1
A
P0
BE
P0
B
S0 E
P2
A
P2 D0
E’ D0
D1
0
Q1 Q0
对供给方征收从量税
Q
0
Q1 Q0
Q
对需求方征收从量税
18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四)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无关性定理
✓税收对价格、产出及转嫁的效应与对供方征税还是对需 方征税无关。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消费行为改变
税收负担归宿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价格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可 能会减少对征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转而选择其他未征税或税负较轻的商品或 服务。
税收负担归宿对生产者的影响
成本增加
税收负担归宿对生产者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生产成本的增加上。由于税收的 存在,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支付 额外的费用,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激励效应
税收负担归宿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还体现在激励效应上。通过 税收政策的设计,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或税收激励 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增 长和发展。
04
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
调查问卷法
通过对具体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案例进 行深入剖析,探究其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
实证研究结论
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税种、经济环境、市 场结构等。
在不同税种和经济环境 下,税收负担转嫁与归 宿的情况存在差异。
税收负担的实际承担者 和归宿点可能并不与税 收法律规定的纳税人相 一致。
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 经济效应包括对资源配 置的影响、对物价的影 响以及对居民收入分配 的影响等。
市场供需关系
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市场中,税收负担可能由供需 双方共同承担,具体承担比例取决于市场结构和竞 争状况。
成本加成定价
企业通过在产品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来制定 销售价格,从而将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税收负担转嫁的机制
80%
价格机制
税收负担通过价格机制转嫁给消 费者,企业通过调整销售价格来 将税负转移给最终消费者。
概念
税收负担的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方式将所纳税款转移给他人 负担的过程;税收负担的归宿则是指税负的最终归属点,即实际 承担税负的主体。

中级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复习题集(第4862篇)

中级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复习题集(第4862篇)

2019年国家中级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时滞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比货币政策的短B、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与货币政策的一样长C、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比货币政策的短D、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优于货币政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3章>第3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从确定到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因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费时较少,决策时滞比较短。

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由有关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

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

但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

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2.车船税的税率形式是( )。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D、超额累进税率>>>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车船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车船税的税率。

车船税采用定额税率,即对征税的车船规定单位固定税额。

3.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基本上属于( )。

A、现收现付式B、完全基金式C、部分积累式D、储蓄分红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5节>社会保障支出【答案】:A【解析】:纵观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可分为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式两大类。

现收现付式是指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作资金储备。

基金式又分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两种。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2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2

2014-10-23
18
税负资本化与一般后转的关系: 共同点:在于都是买主支付的税款通过压低购入价格转由卖主 负担; 不同点: 首先在于转嫁的对象不同,一般后转的对象是消费品,而 税负资本化的对象是耐用资本品,主要指土地; 其次也在于转嫁方式不同,一般后转是商品交易时发生的 一次性税款一次性转嫁,而税负资本化是商品交易后发生的 预期历次累计税款一次性转嫁。
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衡量,主要使用国内生 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2014-10-23
6
中国宏观税负指标分为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来衡量: 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2012年,中 国税收收入100600.9亿,按照2012年GDP最终核实数519322 亿元计算,小口径宏观税负为19.37%。 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指一般预算收入,即通常所说的财政收 入占GDP的比重。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为117210亿元, 占GDP的比重为22.57%。 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指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除一般 预算收入外,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土地出让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缴费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 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 根据统计数据计算,2011年,后四项收入为46313.13亿元 ,加上财政收入,全部政府收入合计约为150053.13亿元, 大口径宏观税负约为31.82%。

(3)个人所得税税负率 指一定时期内,个人所缴纳的所得税与个人所得总额的比率

公式为: 个税税负率=个人实缴的所得税额/个人所得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了个人在所得上承受税收负担的状况,体现国家 运用税收手段参与个人所得分配的程度。

2014-10-23
11
2009年福布斯杂志评中国税负世界第二

第7章税收概论

第7章税收概论

(二)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二)、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分为 直接税和间接税 。 凡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直接税 。 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 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三)按课税标准分类


按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 量税和从价税。 中国目前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 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等属 于从量税。



(3)税源: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 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有的税种征税对象和税源是一致的,如 所得税 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 所得收入;有的税种则不一致,如房产 税,课税对象是房屋,税源则是房产的 收益。
(三)、税率

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 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三类 1、比例税率
(四)、税基(课税基础)


税基:按课税标准计量的课税对象的数量。 经济税基是按课税标准计算的课税对象的全部 数量; 法定税基是经济税基减去税法规定的税前减免 或扣除项目后的剩余数量

税基与课税对象不同 税基与税源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五)、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就是对处于运动之中的 征税对象,选定应该交纳税款的环 节。 “一次课征制” “二次课征制” “多次课征制”
(四)税收与按价格的关系分类



按税收与按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将税 收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凡税金是计税价格组成部分的,称 为价内税; 凡税金独立于计税价格之外的,称 为价外税
(五)、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


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可划分为中央 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税收管理权限主要包括:⑴立法权; ⑵征收管理权;⑶收入使用权。

无阮宜胜税收学习题集(1-9)习题

无阮宜胜税收学习题集(1-9)习题

动力供应的收入效应会〔〕劳动力供应;税收对劳动力供应的替代效应会〔〕劳动力供应。

A.增加B.减少C.不改变D.不确定3.就长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

A.人力资源B.自然资源C.资本D.技术4.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由〔〕组成。

A.消费B.投资C.政府采购D.净出口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税收是“非中性〞的?2.画图分析税收对生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画图分析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两种情况〕。

4.税收影响投资的因素分析。

5.简述供应学派减税理论的根本观点。

第七章税收负担与转嫁一、名词解释1.税收负担2.国3.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4.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5.税收资本化二、判断题1.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轻重与多少,不仅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开展和生活状况,也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政策的核心。

〔〕2.实证分析也说明,人均GDP或国民收入高与税收负担水平呈反相关的关系。

〔〕3.中东石油输出国大多宏观税负较低,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收益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大。

〔〕4.高税国家的人均国〕5.商品需求弹性大小与税负向前转嫁的程度成正比,与税负向后转嫁的程度成反比。

〔〕6.当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应弹性时,那么税负由需求方负担的比例小于由供应方负担的比例,如果供应方是纳税人,税负只能实现较少局部的转嫁。

〔〕7.从比例税率和固定税率影响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上而言,固定税率比比例税率容易转嫁。

〔〕8.通过对税负转嫁存在条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客观不存在着税负转嫁的现象。

〔〕三、选择题1.宏观税负衡量指标包括〔〕。

A.国B.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C.国民收入负担率D.企业流转税税负率2.微观税收负担衡量指标包括〔〕。

A.企业流转税税负率B.企业所得税税负率C.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D.个人税收负担率3.税收负担影响因素主要有〔〕。

A.经济开展水平B.经济结构C.国家职能定位D.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4.t税负转嫁的形式主要有〔〕。

税收学课件3.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收学课件3.税负转嫁与归宿
掌握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判断标准
熟悉税负转嫁的各种方式,如前转、后转、消转 等,并理解税负归宿的判断标准。
理解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影响因素
了解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各种因素,包括市场 结构、供需弹性、税收制度等。
分析实际案例
通过分析具体的税收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
消转和税收资本化
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 ,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税收资本化是指纳税人将税负转嫁 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影响资本 的形成和积累。
03
税负转嫁的机制与方式
税负转嫁的机制
80%
价格机制
税负转嫁通常通过价格调整实现 ,即纳税人通过提高或降低商品 或服务的销售价格,将税负转移 给购买者或供应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税负转嫁与归宿,可以深入了解税收对经 济活动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助 于优化税收制度设计。
课程结构
本课件将介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理论、影响因 素、转嫁方式以及税负归宿的判断标准等。
课程目标
掌握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税负转嫁与归 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政策效果。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设置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引导 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税收征管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遵从 度,减少税负转嫁与归宿对税收政 策效果的影响。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税负转嫁与归宿是税收学中的 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税收负担 在市场经济中的实际分配问题 。

杨斌《税收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详解-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圣才出品】

杨斌《税收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详解-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圣才出品】

第6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单一自由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供求弹性如何决定流转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答:所谓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通过种种方式将法律规定由其承担的纳税义务变为他人负担的过程。

所谓税负归宿,指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或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

(1)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与税负转嫁的关系需求弹性即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也就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通过需求弹性系数E dp衡量:Q为需求量,△Q为需求变动量,P为价格,△P为价格变动量;△Q/Q为需求量变动系数,△P/P为价格变动系数。

假定供给的价格弹性和其他条件不变,那么需求量对价格变动越敏感,即E dp值越大,纳税人通过提高卖价把税负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越困难;反之,需求量对价格变动越不敏感或越无弹性,即E dp值越小,税负越容易向前转嫁。

(2)供给弹性的概念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供给弹性即供给的价格弹性,反映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通过供给弹性系数Esp衡量。

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高,意味着该商品的生产者在与原材料厂商及消费者关系上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易于把税负转嫁出去。

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低,意味着该商品的生产者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生产条件较不能适应课税变化,不易把税负转嫁出去。

某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意味着税负完全由厂商负担而不能转嫁出去。

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意味着,征税后,税负通过涨价形式全部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3)总之,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价格的变动,转嫁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

①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转嫁给消费者或买者的部分较小,不转嫁或向后转嫁部分大;②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转嫁给消费者或购买者的部分大,不转嫁或后转部分小;③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往往由供给和需求两方共同负担税款,即厂商可转嫁一半于买者;④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影响在时间上有差别:需求弹性可以马上影响税负转嫁,因为消费者可以马上作出购买、不购买、少购买、选择替代品决定。

第七章税收原理cwam

第七章税收原理cwam
3、共享税。是指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 有,以一定方式分享的税种的总称。
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移
一、税收负担 二、税负转移
一、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政府征
税而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的损失, 简称税负。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1.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 2.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
社会前提。 3.独立经济主体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
的经济前提。 4.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
的上层条件。 税收是满足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第二节 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税率 四、减税免税 五、纳税环节 六、纳税期限 七、违章(法)处理
一、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中规 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移的税种称之 为间接税。
三、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划分
1、价内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 为价内税。
2、价外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 为价外税。
第三节 税收分类
四、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划分
1、从价税。凡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或金 额为标准,按一定税率计算征收的税为从 价税。
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 办法把税负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归宿是指处于税负转移中的税负的最终 落脚点。 与税负转移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逃税。所谓逃 税是指纳税人以不合法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 包括偷税、欠税、抗税等。 避税 节税
二、税负转移
(二)税负转移的方式 1.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将
学习目标
1.掌握税收基本术语与分类的理论知识。 2.把握税收原则与负担及转嫁问题。 3.明确税收对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影响。 4.把握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经济学完整第7章-税收与公平:税收归宿(2)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第7章-税收与公平:税收归宿(2)ppt课件
Q S S P S Q D D P S
完整最新ppt
25
对消费者征税,香槟酒市场的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也不
变:
Q S S P S, Q D D P D
对消费者单位产品征税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和消费支付 的价格不再相等,PD PS ,由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均衡时生产者得到的价格 P S 同样由下式决定:
消 费 者24 8 20 52 5250% 企 业208 16525250%
完整最新ppt
21
从量税:
生产者课税还是消费者课税
从量税的归宿与他是对消费者课征还是对生 产者课征无关。
完整最新ppt
22
生产者课税或消费者课税: 代数证明
香槟酒市场的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分别为:
QS S PS QD D PD
P R R 0 u 0 R 1 1 r u 1 R 1 2 r u 2 2 ... R 1 T r u T T
完整最新ppt
43
局部均衡模型:资本化
土地价格的下降恰好等于该土地未来税收的贴现值:
P RP R u01u 1r1 u2 r2...1 uT rT
征税之时,土地价格就下降了,下跌的数额是所有未来 应纳税额的现值。这种税收流合并到某项资产价格的过程 叫做资本化。
第7章 税收与公平: 税负归宿问题
尽管你费尽心机,去征你想征的税, 但商人们最终还是把他们自己承担的税 收转嫁出去。
约翰 • 洛克
完整最新ppt
1
■税负归宿:概述 ■税负归宿:局部均衡模型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税负归宿
完整最新ppt
2
概念及形式
纳税人与负税人 基本形式: 前转:也称为顺转,它是指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按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用提 高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这是税负转嫁的基本 形式。 后转:也称为逆转,它是指纳税人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把税款向后转嫁给货物或 劳务的供应者。例如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的生产 者。后转和前转一样,也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皆依赖于它们而衍生。 混转:也称为散转,它是指对一个纳税人而言,前转和后转可以兼有,也就是将 税款一部分向前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另一部分向后转嫁给商品供应者。 辗转:是指发生多次的转嫁行为。

杨斌《税收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圣才出品】

杨斌《税收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圣才出品】

第6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一、单选题1.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在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易时,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附加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之中,通过提价的办法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这种税负转嫁形式称为()。

[中央财经大学2011、2014研]A.前转B.后转C.税收资本化D.税收价格化【答案】A【解析】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称为前转。

2.边际税率是指()。

[厦门大学2012研]A.税法直接规定的税率B.实际缴纳税额占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C.全部税额占全部收入的比例D.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答案】D【解析】边际税率指的是征税对象单位数额的增加所引起的应纳税额增量占征税对象单位增加额的比率。

简而言之,就是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

3.纳税人对其所纳的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的方法自行消化税收负担,这种行为称为税负消转。

[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A.税收筹划B.提高产品售价C.改善经营管理D.压低采购价格【答案】C【解析】税负消转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它是指一定的税额在名义上分配给纳税人后,既不能前转也不能后转,而是要求企业对所纳税款完全通过自身经营理财业绩的提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等手段,自行补偿其纳税损失的一种税负转嫁方式。

4.政府提高税率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反而减少,这种情况反映经济中的税基弹性为()。

[南开大学2012研]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等于-1【答案】C【解析】税基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基变动对税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该反应程度可以通过计算税率变动百分比与税基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予以确定,用公式表示为:B t B B t tE∆=∆由此可知,当税基弹性大于-1时,税率与税收收入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当税基弹性小于-1时,税率与税收收入的变动呈反相关关系;当税基弹性等于-1时,无论税率提高还是下降,税收收入均不变。

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

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
7
3、税收的固定性 ❖ (1)包括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数额的限
度性; ❖ (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
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调整。 ❖ 所以,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征税有一定的标
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8
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1、纳税人 ❖ (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上
30
2、税负归宿的含义 ❖ 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
嫁过程的终点。 ❖ 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 ❖ 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
者→纳税人 ❖ 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
31
3、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
后转
方式 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
❖ (1)前转——提高售价; ❖ (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 ❖ (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
以课税标 以税收与价格 准为标准 的关系为标准
流 所 财行 中 地 共 直 间 转 得 产为 央 方 享 接 接 额 额 课课 税 税 税 税 税 课 课 税税 税税
从从 价量 税税
价价 内外 税税
22
三、税收原则
❖ (一)税收原则思想的发展概述
❖ 税收原则,即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 的指导思想,是税务行政、税务管理所遵循的理
❖ (1)概念: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 务的环节,也就是纳税人在征税对象流转过 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 (2)类型:一个税种按其在商品流转的众多 环节中选择纳税环节的多少,形成三种课征 制度:
❖ ①一次课征制
❖ ②两次课征制
❖ ③多次课征制
17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资料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资料

市场供求条 件不允许纳 税人以提高 商品销售价 格的办法, 向前转移税 收负担。(需 求弹性大)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三)混转 混转也称“散转”,即一种商品的 税负通过提高价格向前转嫁一部分, 又通过向生产要素的供应者压低进 价向后转嫁一部分。
如: 对纺纱厂征税时,纺纱厂一方面压 低棉花的收购价,另一方面又提高 纱锭的卖价,前后同时转嫁。
为了进一步理解税负归宿的含义,有必要了解 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资料:
《福布斯》最新一期公布2008年税负痛苦指数 排行榜,受调查的6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痛 苦指数高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此外,香港 则排名倒数第五,台湾名列五十三,都属于税 负痛苦指数较低的地区。
资料
③税负转嫁的实质是税收负担的再分配。 ④税负转嫁和税负的归宿有必然联系。 税收归宿一般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 ⑤一次转嫁和辗转转嫁 如果同一税款从纳税人到最后负税人,
其转嫁运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可 以称作辗转转嫁。 ⑥全部转嫁和部分转嫁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⑥税负转嫁与逃税有本质区别 逃税指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二)后转
后转也称为逆转或向后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
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
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的
一种形式。
后转的前提:
如:向服装厂征税后,厂商不敢 提高产出服装的价格,于是就要 求工人工作时间从8小时/天延长到 10小时/天。向药材收税后,药厂 就压低药草收购价。
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漏税和抗税 等。
二者共同点:设法不承担税负

《税收归宿分析》课件

《税收归宿分析》课件
《税收归宿分析》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税收归宿理论 • 税收归宿分析方法 • 税收归宿实证分析 • 税收政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税收归宿分析
税收归宿分析的应用领域
探讨税收负担如何在不同经济体之间 分配的理论框架。
涉及财政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等多 个学科领域。

率和促进经济增长。
简化税制
02
减少税种和税收级次,降低税收的复杂性和不透明度,提高税
收的公平性和效率。
扩大税基
03
将更多经济活动和所得纳入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同时减少税
收不公和避税行为。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01
针对创新和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
通过降低税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
技创新投入。
其他分析方法
总结词
其他非主流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分析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非主流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税收归宿分 析。这些方法可能包括博弈论、仿真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 适用范围和限制,因此在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数据可得性和其他
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响结果的准确性。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税收归 宿与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等因素 的关系。同时,加强跨国比较研 究,以更全面地了解税收归宿的
国际差异。
实际应用前景
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政府在制 定税收政策时应更加关注公平性 和效率的平衡。此外,进一步优 化税收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
社会公平。
THANKS
税收归宿分为直接税收归宿和间接税收归宿,直接税收归宿是指税收直接由纳税人 缴纳,而间接税收归宿是指税收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

公共经济学阶段性作业3

公共经济学阶段性作业3

公共经济学阶段性作业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公共经济学课程作业3(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7章——第8章一、名词解释公共收入税收公债规费使用费罚没收入通货膨胀税税收的正常影响税收的额外收益税收的额外负担税收中性税收校正性税收成本税收征收费用税收奉行费用所得税所得税的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分类所得税制总和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法人所得税居民公司非居民公司社会保险税财产税财产转让税遗产税继承税赠与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商品税增值税增值税转型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行为税资源税税收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转嫁税收归宿税收资本化税收前转税收后转税收消转单一税制复合税制税本税源拉弗曲线公共支出消耗性支出转移性支出预防性支出创造性支出强制性支出随意性支出二、简答题1、简述公共收入的分类。

2、简述税收的特点。

3、简述税收的要素。

4、简述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

5、简述马斯格雷夫的税收三分法。

6、简述OECD和IMF的税收分类。

7、简述个人应税所得的计算(以美国为例)。

8、简述个人所得税的计征类型。

9、简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

10、简述中国的“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11、简述社会保险税的特点。

12、简述流转税的特点。

13、简述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额的计算。

14、简述营业税所包括应税劳务。

15、简述消费税征收范围。

16、简述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效应。

17、简述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效应。

18、简述关于税收转嫁的两种理论观点。

19、简述税收转嫁的主要形式。

20、简述税本、税源、税收三者的关系。

21、按有无直接补偿,简述公共支出的分类。

22、按照公共支出的预算编制习惯,简述公共支出的分类。

23、简述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24、简述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25、简述消耗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26、简述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27、简述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第七章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厦门大学杨志勇)

第七章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厦门大学杨志勇)

7.1 税收概述
税收:权利的代价
斯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 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权利,要想真正成为法律赋予的权利,必须是司法上 可执行的。权利不是需要政府撒手,而是需要政府积 极的保护。政府若想积极提供这种保护,必须依赖充 足可供支配的资金,也就是说贫困、软弱无能的政府 无法切实地实施权利。
7.1.2税制要素
税率 所谓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
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 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 深度,反映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和 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 人的税收负担。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比例税 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和累进(退)税率。
7.1.4税制结构
所谓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 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 根据税制结构中的税种是单一的还是多种的为 标准进行分类,税制可以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 税制。所谓单一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内基本上只实行一种税的税收制度。所谓复 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由多 种税种组成的税收制度。
熟人社会中的税收
7.1.1 税收概念
税收、赋税[田赋历史上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 源,台湾地区至今还常用“赋税”]
税收价格 税收:什么样的政府收入? 形式特征 强制性 固定性 无偿性 ?当费具备了税收的这些形式特征的时侯,老
百姓怎么能够区分税和费!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政府)的征 税活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 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履行 纳税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税收的这种强制性,是人们感觉到的税 收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税收同公债收 入、规费收入、公有财产收入(公产收 入)等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最显著的区 别点。 Back

3税收负担的分配、调整、转嫁与归宿精品PPT课件

3税收负担的分配、调整、转嫁与归宿精品PPT课件

1、税负前转(顺转)
• 税负前转或顺转是税负随着经济运
行或经济活动的顺序转嫁。
提价
税负前移
提价
制造商
2021/2/7
2
3.1 税收负担及分配
2021/2/7
3
3.1:因政府的课税行为而相应地减少了纳 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数量或份额,从而对其造成 的经济利益损失或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
• 税收负担分类 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直接税收负担和间接税收负担 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
2021/2/7
5
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
• 名义税收负担: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应承担的 税收负担,具体表现为按法定税率和计税依据计 算的纳税人应承担的税款总额。
• 实际税收负担:纳税人实际交纳税款所形成的税 收负担。
• 实际税收负担反映纳税人实际承担的税负水平, 它的变化对纳税人经济行为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2021/2/7
小口径
宏观税 负
中口径
宏观税 负
大口径
宏观税 负
10.64 10.83 20.99
9.93 10.27 20.42
9.71 10.41 22.11
10.43 10.95 20.85
10.97 11.70 21.67
11.91 12.76 23.33
12.68 13.50 24.20
13.95 14.94 25.97
避税筹划:纳税人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 特例和缺陷,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调整自 身的经济活动,以达到规避或减轻其纳税义务的 目的。
2021/2/7
18
税收筹划
• 税收筹划的特征
非违法性:税收筹划最基本的原则,这是区别 税收筹划与偷、逃税等行为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
第七章税收转嫁与归宿
许评
第七章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第二节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z1 概念
z2 衡量指标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2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1 概念
z一般用相对值表示,反映一定时期
纳税人承担的税收与其纳税能力之
间的关系。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3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4
宏观税负
•宏观税收负担率
微观税负
•企业税收总负担率
•企业商品劳务税负担率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个人税收负担率
2 衡量指标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press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宏观税收负担率
=年度税收收入总额/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100%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5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企业税收总负担率
=企业实纳的各项税额/ 同一时期企业
实现销售收入×100%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6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企业商品劳务税负担率
=企业实纳的商品劳务税额/ 同一时期
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100%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7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企业实纳的所得税额/ 同期利润额
×100%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8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内涵
个人税收负担率
=个人实际缴纳的各种税款额/ 个人收
入总额×100%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9
第二节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z1 概念
z2 方式
z3 影响转嫁的因素
press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0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11 概念
税负转嫁: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

一次转嫁多次转嫁
全部转嫁部分转嫁
1税负归宿:税负运动的最终落脚点。

法定归宿经济归宿
2第二节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ress
第二节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2 方式
z前转(顺转)
z后转(逆转)
z混转(散转)
z消转(税收转化)
z税收资本化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2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3
z 土地的租金R T ,利率r ,土地价格P R z 对土地征税u T ,土地价格为P ’R z 土地价格下跌
税收资本化
第二节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ress T T R r R r R r R R P )1()1(12210+++++++=L T T
T R r u R r u R r u R u R P )1()1(1)(2221100'
+−+++−++−+−=L T
T
r u r u r u u P )1()1(12210+++++++=ΔL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4
z 课税对象性质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较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较难转嫁。

z 课税范围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

z 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越小的税越难以转嫁。

3 影响因素
第二节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ress
本章小结
z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
z税负转嫁的形式?
z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是怎样的?
z重要概念:税收资本化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5
谢谢!!
Exit 2010/12/12第七章税收负担与归宿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