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推荐)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
![(推荐)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https://img.taocdn.com/s3/m/42330082a58da0116c174971.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基础巩固1.用计算器求-37的按键顺序是( ).2.要用计算器计算5 890÷23×2.25,最先按的键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负数无法输入计算器B.分数无法输入计算器C .计算器上键的功能是清除当前显示的数D.在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输入4.通过按以下各键(顺序不定),所能得到的最大数是( ).A.231B.321C.213D.3125.用计算器求2.73的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6.填写下列表格按键显示7.(1)4.352;(2)(0.7-2.3-4.8)÷(-0.4).8.(探究题)(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6×7=__________.66×67=__________.666×667=__________.6 666×6 667=__________.(2)根据(1)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不用计算,直接写出66 666×66 667的结果.9.(创新应用)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32 cm,它的高为7.06 cm,用计算器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0.01 cm)参考答案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4答案:B 点拨: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比较大小.5答案:6答案:(1)25 25+ 25+4 25+4× 25+4×15 85(2)-0.5 -0.5× -0.5×5 -0.5×5□-0.5×53 -62.57解:(1)按键顺序:,结果是18.922 5.(2)按键顺序:,结果是16.8解:(1)42 4 422 444 222 44 442 222 (2)规律:()616446666667444222n n n n -⋯⨯⋯=⋯⋯个个个个(3) 4 444 422 2229解:3.14×2.322×7.06≈119.32(cm 3). 点拨: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bc7a0d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0.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情况?”(如购物找零、计算成绩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器运算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让我感到欣慰。然而,通过观察和互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讲授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时,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大多数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迷茫。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和耐心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二章第12节:“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按键:介绍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及其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于键、清除键等。
2.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器解决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最新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
![最新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https://img.taocdn.com/s3/m/c7eea64d1a37f111f0855b72.png)
2.12 用计算器进展运算教学内容:2.12用计算器进展数的简单运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长2.32cm,高为7.06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一个较复杂的运算:π,这种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
计算器是一.22⨯⨯3206.7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利用计算器可以进展许多种复杂的运算。
二、讲授新课:1.例题:例1:①用计算器求345+21.3。
用计算器进展四那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算式,再按等号键,显示器上就显示出计算结果。
解:用计算器求345+21.3的过程为:键入,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1.3在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366.3,∴345+21.3=366.3。
②做一做按例1的方法,用计算器求105.3-243.例2:①÷(-0.4)。
÷(-0.4)78,∴÷(-0.4)=78。
÷(-0.4)不能按成3 1. 2 ÷- 0.4 =,那样计算器会按31.2-0.4进展计算的。
(2)输入0.4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成 .4 。
②×(-4.3) ÷2.5。
例3:①用计算器求62.2-4×(-7.8)。
这是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此题的按键顺序是:。
∴ 62.2-4×(-7.8)=93.4。
2.1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导学案
![2.1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42b5d880eb6294dd886c59.png)
3. 小强在电脑中设置了一个有理数运算程序:输入数 a,加“※”键,再输入数 b, 1 2 2 3 得到运算 a※b=a -b -[2(a -1)- ]÷(a -b) . b 1 (1)求(-2)※( )的值; 2 (2)小华运用这个程序时,屏幕显示: “该操作无法进行” ,你猜小华输入数据 时,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一、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自学课本 P68-69,并完成以下题目) 预习检测: 1、计算器的使用 (1) 用计算器求 345+22.3. 解:用计算器求 345+22.3 的过程为: 键入 ,再按 显示运算结果为 ,所以 345+22.3= (2) 用计算器求 22.3-345 的值。
,
二、合作探究: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 24 课时
主备人:曹晓磊
审核人:施晓海
审批人: 教师个性化设 计、学法指导或 学生笔记
课题: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学习目标: 1、会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和它们的混合运算;2、让学 生体会计算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程序思想,接受现代 科技思想的基本训练。 学习重点、难点:计算器的使用。
1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 24 课时 2 2 (1)24.1 ×2+3.45 ×4.2;
主备人:曹晓磊
审核人:施晓海
审批人:
3 2 2 3 (2)2.4 -1 ×3.1+4.1 ; 10
1 1 2 3 (3) (1-0.23) ×700+ ×(1+2 ). 2 3
4 3 2. 球半径 R=11.2 cm, 请你根据公 式 V= π R (π 取 3.14)计算出这个球的体积. (四 3 舍五入到个位)
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PPT课件 (7)
![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PPT课件 (7)](https://img.taocdn.com/s3/m/92af54c3700abb68a982fbe8.png)
答:广东省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汽车拥有量2000年比1999年增长139.76%.
• 例:用计算器计算:
(3.2 4.5) 32 2 5
解:按键顺序为
(3
2-4
5)
× 3 x2 - 2 ab/c 5 =
显示结果为-12.1。
试一试
步骤: 1.任选1,2,3,4,5,6,7,8,9 中的一个数
%键
广东省2000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汽 车拥有量从1999年的0.83辆增加到1.99辆,增长 的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
1.99 0.83
解:2000年比1999年增长的百分比为
0.83
用计算器计算,按键顺序为:
(1
9 9-0
8 3)
÷0
8 3 2nDf % =
显示为:139.7590361
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20
2 1 64
230
263
泗洲中学 倪东
计算器的构造: 显示器
键盘
第二功能键 正、负号键
开启键 关闭键 清除键 删除键
完成运算或 执行指令
计算器一些常用键功能
ON/C
开启键,清除键
2nDf
第二功能键
01
23
4 数字键
56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计算器使用方法的过程,了解计算器按键 功能,会使用计算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掌握按键顺序。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培养合情推 理能力,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 作的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79be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2.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熟练使用计算器,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功能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功能,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运算实践。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意识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包括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功能。
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案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案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b2508d1702768e9951e738c4.png)
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2.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3.掌握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运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经验以及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2.通过计算器的实际操作、使用感受到计算器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前进.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记清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的用法,多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熟悉计算器的用法.难点:准确地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32 cm,它的高为7.06 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一个较复杂的运算:π×(2.32)2×7.06.如果用草稿纸进行演算,速度很慢,我们为何不借助先进的计算工具呢?这种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引出课题——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二、讲授新课计算器的功能:计算器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虽然它的体积很小,但它却具有许多功能.它既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学计算,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还可帮助我们理解数学概念.有的计算器还可以编制各种程序或绘制各种图形,有的甚至还可以进行算式的运算,真是功能强大.三、例题讲解【例1】用计算器求345+21.3.解:用A型计算器求345+21.3的过程为:345+21.3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3.1,再按=,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为366.3,所以345+21.3=366.3.用B型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A型相同.用C型计算器也可如上法键入,算得结果,但不显示运算式子.【例2】用计算器求31.2÷(-0.4).解:用A型计算器求31.2÷(-0.4)的按键顺序是:31.2÷(-)0.4=显示结果为-78,所以31.2÷(-0.4)=-78.B型计算器也是如此.如果用C型计算器,那么它的按键顺序是:31.2÷0.4+/-=注意:(1)输入0.4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成.4(2)不同型号的计算器可能会有不同的按键顺序.如输入负数-5,A、B型计算器是(-)5,C型计算器为5+/-.【例3】用计算器求62.2+4×7.8.这是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本题的按键顺序是:62.2+4×7.8=显示结果为93.4,所以62.2+4×7.8=93.4.【例4】用计算器求2.73.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不同的计算器会有不同的按键方式.解:用A型计算器求2.73,可以使用求立方的专用键,按键顺序是:2.7x3=显示结果为19.683,所以2.73=19.683.也可以使用乘方的专用键x y,按键顺序是:2.7x y3=注意:若求一个数的平方,不少计算器都有专用键.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用x y求一个数的n次方运算,计算时要注意按键的正确操作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e1d2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0.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算术运算》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地区差异,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机会经常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使用并不熟练。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对电子产品的操作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等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使用。
2.准备一些运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你需要计算1000乘以200,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
然后引入计算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清除等。
同时,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运算题目,如加减乘除、开平方、求倒数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4b1e64da580216fc710afd85.png)
二、教学重点: 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
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2
3
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20
2 1 64
230
263 4
泗洲中学 倪东
5
计算器的构造: 显示器
键盘
6
第二功能键 正、负号键
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
2^43 × 0.006约为527 765.5812km
17
请你解决国王和大臣间的问题 (一粒米质量约0.03克),国王 能给出这么多米吗?
参考数据:我国2005年粮食总 产量约为4.8亿吨
18
尝试探索
写出一个四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 字各不相等(如6731),用这个四位数各 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 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 新的四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又得到一 个新的四位数。一直重复下去,你发现了 什么?请借助计算器帮助你进行探索。
13
yx 键
问题:地球的半径是6378千 米,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地球 的体积吗?(球的体积公式 是 V 4 r,3 结果保留3个有 效数字3)
14
%键
广东省2000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汽车 拥有量从1999年的0.83辆增加到1.99辆,增长的百 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
1.99 0.83
二.做一做
(一).步骤: 1.任选1,2,3,4,5,6,7,8,9中
的一 个数
2.将这个数字乘以9 3.将上面的结果乘以12 345 679
多选几个数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与同伴交流你的理由 。
2.1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1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62a6c0e227916888586d70f.png)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难点: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
预习案 一、 温故知新
已知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 2.32cm,它的高为 7.06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 × 。 (公式) 列式 这么复杂的计算,做起来方便吗?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比较熟悉的工具——电子计算器来完成。
3 (5) 1.8 ;
(6) - 9.3 ;
2
四、 走进中考
1、按计算器求值发现 1.1 =1.21, 11 =121,不按计算器求 110 结果为( A.1 210 B.12 100 C.12.1 D.121 000
2 2 2
)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课本 P71 习题 2.17 第 1 题及 P72 复习题第 2 题 反思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27+308; (2)0.75+32.04; (3)3.65-72.7; (4)-97.9+34.8; (5)-43-(-28); (6)0.147×63; (7)36×125; (8)84÷(-24); (9)76÷(-0.19); (10)(-0.125) ×(-18); (11)-125×0.42÷(-7); (12)83+139-328+512; (13)-3.14+5.76-7.19; (14)2.5×76÷(-0.19); (15)-125×0.42÷(-7); (16)-389÷15.2×3(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23×15+4; (2)50÷2-20×3; (3)25×3×2+(-127); (4) 0.84÷4+0.79×2;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最新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最新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61a1a1ab312b3169a551a469.png)
2.12 用计算器进展运算学习内容:2.12用计算器进展数的简单运算。
学习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学习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学习,讲授、练习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长2.32cm,高为7.06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一个较复杂的运算:π,这种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
计算器是一.22⨯⨯3206.7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利用计算器可以进展许多种复杂的运算。
二、讲授新课:1.例题:例1:①用计算器求345+21.3。
用计算器进展四那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算式,再按等号键,显示器上就显示出计算结果。
解:用计算器求345+21.3的过程为:键入,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1.3在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366.3,∴345+21.3=366.3。
②做一做按例1的方法,用计算器求105.3-243.例2:①÷(-0.4)。
÷(-0.4)78,∴÷(-0.4)=78。
÷(-0.4)不能按成3 1. 2 ÷- 0.4 =,那样计算器会按31.2-0.4进展计算的。
(2)输入0.4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成 .4 。
②×(-4.3) ÷2.5。
例3:①用计算器求62.2-4×(-7.8)。
这是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此题的按键顺序是:。
∴ 62.2-4×(-7.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