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_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N Ae
R N Ak
• 原子的大小
3A 4 3 A r NA r 3 4 N A
1/ 3
二、 汤姆逊原子模型-布丁模型 1903年Thomson提出 “葡萄干蛋糕”式原子 模型或称为“西瓜”模型-原子中正电荷和质量 均匀分布在原子大小的弹性实心球内,电子就象 西瓜里的瓜子那样嵌在这个球内。
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所学知识
第一章
• 电子的发现
卢瑟福模型
1.1 背景介绍
1650年奥托· 冯· 格里克发明真空泵后物理学家开始在稀薄空 气中做电的试验 1676年法国 良卡德 发现水银荧光现象 1705年豪克斯对此进行实验研究,在部分真空中运动产生摩 擦才有荧光 1833年法拉第 改进 抽真空的玻璃管置入电极 辉光放电
机械原子学说
原子
17世纪 Newton
有质量的球形微粒
通过吸引力机械地结合成宏观物体 原子的运动是机械位移,遵守力学定律 困难:不能解释光、电、热等物理现象和燃烧等化学过程
化学原子学说
1808年 Dalton 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解,性质不变;
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每种原子有确定原子量。
1811年 Avogadro 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同温同压的同体积气体含相同数目的分子。 1869年 Mendeleev 发现元素周期律,预言新元素
该模型对原子发光现象的解释-电子在其平 衡位置作简谐振动的结果,原子所发出的光的
频率就相当于这些振动的频率。
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 卢瑟福一生至少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 •尼尔斯.玻尔,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 •保罗.狄拉克,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詹姆斯.查德威克, 1935年诺贝尔物理奖 •布莱克特,194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沃尔顿和考克劳夫特,1951诺贝尔物理奖 •索迪,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维西,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 •哈恩,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鲍威尔,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 •贝特,1967年诺贝尔物理奖。 •卡皮查,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绪论
古代原子学说 B. C. 4世纪 Democritus 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永恒不变
原子(Atom)
端,体之无序最前者也。 ------------ 《墨经》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其小无内,谓之小一。 ------------ 惠子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庄子· 知北游》
1871年,瓦莱发现阴极射线能为磁铁偏转,是带负电的。
1874年,Stoney提出电荷的最小单位
W M Q F
Q W N n F M NA
Q F e N NA
F N Ae
1881年,Stoney命名电量子为电子
1887年克鲁克斯得到了百万分之一 个克鲁克斯管”,他在实验中不仅 验证了阴极射线是带电的,还发现 阴极射线具有热效应并具有动量。
1891年赫兹发现了阴极射线能够穿透金属薄片 勒纳德为阴极射线管开了一个0.000265厘米厚铝箔的窗口,把 阴极射线引到管外空间,使几厘米远处的荧光屏发出荧光。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测定阴极射线的质荷比,
1897年德国物理学家布劳恩(Kari Ferdinand Braun)发 明阴极射线管,被用于一台示波器中首次与世人见面
现代原子学说 19世纪末 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原子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之间。
1911年 1913年 Rutherford Bohr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量子理论 解释氢光谱 成功解释原子现象
1923-1927
量子力学诞生
1960’s 激光器的发明
激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激光制冷 超冷原子BEC
me 9.1093897(54) 1031 kg
质子与电子质量比 mp / me 1836.152701(37)
原子质量单位 1 u 1.660 540 2(10) 10-27 kg
1eV 1.60217733(49) 1019 J=11601.57K
Avogadro常数 N A 6.0221367(36) 1023
Sir Joseph John Thomson
汤姆逊被誉为:“一位最 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 理学大门的伟人.”
J.J. Thomson 1897 放电管
1906诺贝尔物理学奖
加电场E后,射线偏转,
阴极射线带负电。
再加磁场B后,射线不偏转, qB qE E / B 。 去掉电场E后,射线成一圆形轨迹, q / m E / rB 2求出荷质比。
Ernest Rutherford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 盖革 马斯顿 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
1833年
法拉第电解定律
W
M Q Fwenku.baidu.com
1857年德国玻璃工海因里希· 盖斯勒发明了更好的泵来抽 真空,由此发明了盖斯勒管 1858德国普吕克利用“盖斯勒管”研究气体放电,辉光现 象随磁场变化改变形状 1869其学生西多夫10万分之一大气压下,物体置入阴极 与荧光屏之间会有影子,射线起源于阴极,射线直线传播 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称这种射线为“阴极射线”
原子物理
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李崇
参考书
褚圣麟
Paul Tipler, C.J. Foot 陈宏芳
原子物理学
Modern Physics Atomic Physics 原子物理学
安 排
a.
b.
作业、平时表现 20%
期末考试 80%
c.
常规答疑两周一次
地点:物理系219室
时间:周四下午
Email: lichong@dlut.edu.cn
qB m 2 / r
• 电子电荷及质量及阿佛伽德罗常数
核质比 e E C 2 2 1011 m rB kg
19
e 1.03 10
1909年
C
e 1.602177 33 49 1019 C
Millikan油滴实验 em 1.59 1019 C
me 5.15 1031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