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七)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一)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 塞尔博士
主要观点: 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 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 种促进作用。 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
(一)成熟势力说
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他们的身高、 体重、健康状况都大体相同。
(三)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刺激替代
经典条件反射——前苏联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1901年提出。在研究狗的 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
巴甫洛夫的狗
(三)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刺激替代
给我一打婴儿,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 环境中,无论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 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 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者是乞 丐、小偷。
微观系统: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 接环境。 中间系统: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 系或相互关系。 外层系统:地方政府、社区、学 校、宗教场所、地方媒体等社会 机构。 宏观系统:文化、亚文化、社会 环境。 时序系统: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 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
(七)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1.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是指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阶段,
案例分析: 4 岁的琪琪在多次看到9岁的哥哥因吃东西前不洗手而被妈妈批评,尤
其是在一次因不洗手而被妈妈剥夺了吃他们最爱吃的零食之后,她逐渐知 道了“饭前一定要洗手”的道理。
而在哥哥和自己因自觉洗手而被妈妈表扬之后,她更是每次吃东西之 前都会自觉地去洗手。而她原来跟她的哥哥一样,向来都是放下玩具就拿 东西吃。
(一)成熟势力说
启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 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 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 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 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 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 孩子的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价值
“先天 - 后天”、“天赋 - 经验”、“遗传 - 环境 ”
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 • 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环境决定论
• “性相近,习相远” • 洛克的白板说 • 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什么是个体发展
“主动-被动”之争
• • • • 与“先天-后天”之争具有内部联系 先天论者大多倾向主动发展 后天论者大多倾向被动发展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具有特殊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适应环境,同时也 改造环境
2.重视学前教育内在价值的孕育阶段(16C-18C下)
从认识到人的价值到认识到儿童的价值的过程。
3.儿童中心价值的确立阶段(19C下)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生物进化论创立的背景下,人们对教育有了新 的要求和认识。
4.儿童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认识到片面的强带哦儿童本位价值的不足,儿童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 值并重。
2.环境(教育)促进新生儿的发展
3.环境和教育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
返回
一、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 学前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学前教育要重视儿童之间的特殊差异
• 学前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一、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近三、四十年,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为幼儿教育
二、学前教育价值的阶段变迁
1.追求工具性价值阶段(15C以前)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古印度 古希伯来 古斯巴达 雅典
古罗马
黑暗的中世纪 “原罪说”
二、学前教育价值的阶段变迁
2.重视学前教育内在价值的孕育阶段(16C-18C下)
学前教育与儿童ppt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 1生物遗传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常见原 因有:父母或家庭近亲中有遗传性或有遗传倾向的精神障碍、父母近亲 结婚、父母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或酗酒、吸毒造成染色体突变、母亲为 高龄产妇等。 2就外因来看,从胎儿期到以后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化学、生 物学等有害因素会影响到儿童的大脑,造成精神心理的发育异常,如母 亲妊娠期间接触有毒害的物质、服用某些药物、某些病毒感染、精神受 刺激,胎内或产后窒息、高热抽搐、中毒(如铅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营养不良、脑外伤、脑炎、癫痫、神经发育不完善等许多疾病。 •
家长应学点心理知识
举例来讲,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一种,是指注意力保持困难、冲动 和多动为核心的心理障碍,特点是自控力差,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在交往、 独立生活等方面也有困难。有些家长认为多动症的孩子是懒孩子,是主观上的 “不要”学习,而不是客观上的“不能”学习,同时也容易把一切学习不好的孩
环境和教育
•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 家庭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大人对孩子的抚养态度、幼儿 园和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教育态度、社会文化背景、居住地区的环境等都能影响 孩子的心理。
生物因素决定儿童智能发育的最大限度,而环境因素则决定智能发 挥的程度,儿童先天情况良好但后天环境不良、教育落后,也可使孩子发育后; 反之,虽先天不足,但后天及时干预、教育得当也可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良 好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民主、和睦、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中长 大的孩子,大多自信、活泼、独立;而在专断、关系紧张、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 的孩子,容易成胆小、自卑、孤僻或叛逆的性格。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
在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个组成部分各有其本身的独特任务,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 透,互相促进的有机结合的整体,其中体育是基础德语,智育是关键,德育是根本,美育是灵魂,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对任何一方面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既不能过 分偏重哪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哪一方面,否则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同时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二)“保健结合”是保证幼儿园任务完成的首要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的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有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应用) (一)保教合一的原则 保育和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两大方面的工作。 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游戏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教育的活动性 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教育的直观性 概述: 学前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事物形成表象病发展为初级的概念。 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体现直观形象性。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儿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蒙台梭利认为“精神胚胎”具有生长的本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即儿童具有“有吸引力的心智”。
3/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儿童 成长具有敏感期,强调感官训练。 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儿童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你们觉得是小明是坏 孩子吗?他是故意说谎 的吗? 这个时期的幼儿只能 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
不平衡性、互补性、整体性、差异性
白痴学者 Idiot Savant
P19-20
指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极差,甚至生活 不能自理,但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胡一舟 先天性愚型 儿。智力只相 当于几岁的小 孩子。却是音 乐指挥家。
√
2. 儿童开始形成逻辑、归纳与运算的思维,这个属于皮亚杰儿童 智力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
同化
图式 平衡
顺应:个体借助新的知 识促成已有图式发生改 间的稳定状 态。
图式,原有的知识,薯条好吃
同化,马铃薯是农作物,是薯 条的原材料,可以吃
顺应,发芽的马铃薯,有毒, 不能吃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教育心得
当你决定给你的教育对象 教授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你 要考虑到:在他原有的认知 结构里是否有与新知识相关 的知识准备。 例如:给幼儿介绍“春节” 你要怎么进行教学安排呢?
舟舟的指挥片段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 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做不好算数就是笨吗? 写不好作文就是蠢吗? 说不好英语就是呆吗?
证明敏感期的一些案例 P20
印度狼孩 8岁大狼孩的教育效果非常微小。 巴拉圭野孩 2岁瓜亚基尔野孩成为人种学家。 日本野人 日本士兵在原始森林中生活28年之 久,当月恢复语言能力,当年著书立 说、演讲并结婚。
6岁孩子先挑,他犹豫起来,拿不定主意,
最后他拿了一大杯,并喃喃地说:“还是这杯多一点”。
8岁的哥哥却在一旁叫道:“笨蛋,
两边是一样多的“”如果你把可乐倒回瓶中 ,你就会知道两边是一样多的“, 他甚至还亲自示范了将饮料倒 回瓶中以显示其正确性。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一、古代的儿童公育、家庭学前教育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公有、公养、公育,包括低幼儿童在内,由氏族公社的年长而体弱者在住地统一看护、教育。
古代文明社会,在普通家庭,0-6岁或7岁的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父母和长辈的照料,学习初步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养成行为习惯。
皇室、贵族以及地位较高的家庭,则有了初步的学前教育专门化形式和生产生活知识以外的内容,如古埃及宫廷学校、西周“孺子室”。
二、近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一)慈善性质的托儿所、保育所、幼儿学校等机构的建立欧洲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
(二)幼儿园的建立和发展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使用自己设计的“恩物”开展游戏教学,1840年,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三)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1904年颁布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儿童权利保障来看,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享有生存、发展、学习和娱乐的权利。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对儿童各种权利的保护变成各国政府的法律承诺。
(二)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11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体发展学前教育。
(三)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第二节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狭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某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得到传播和应用而形成的派别。
广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泛指某一历史时期内持相同或相近的学前教育理论主张的人而形成的学前教育派别,这一派的理论源头往往是多样的。
学前教育学绪论(2020-04-28 14_05_57)
。
28
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 活教育理论 • 课程目标:做人、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 • 课程内容:大自然、大社会是
活教材 • 课程结构:五指活动课程 • 课程实施:整个教学法
29
作业
• 整理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然后谈谈其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30
27
2.五四以后的仿美转变期
(1)陈鹤琴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
(2)陶行知。1927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 园—燕子矶幼稚园。
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批判当时幼儿园 存在外国病、富贵病、花钱病。
(3)张雪门倡导行为课程,与陈鹤琴一起被称为“南陈北张”
• 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 、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
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 。
• 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
,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
常发展。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提高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激发对学前教 育事业的热爱
(二)丰富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观念 (三)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培养专业素质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一)深刻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注重把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 (三)结合相邻学科和有关知识学习学前教育学
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 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西汉贾谊 《新书》 胎教 “外像内感”。 南北朝 时期颜之推 《颜氏家训》—中国封建社会第一 部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家教的典范。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一)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 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制约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 地决定、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相适应
展; 2、减轻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负担,为家长安
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具有社会公共福利的任务。 •根 据 国 情 和 具 体 条 件 积 极 发 展 学 前 教 育 事 业
1989年《幼儿园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理条 例》
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方向,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 展。
•制 定 统 一 的 幼 儿 园 教 育 任 务 ,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 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主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园问题
1816年,他将所设的的各个文化教育机构 (其中包括幼儿学校)集中起来,建成“性 格形成新学院”。
“幼儿学校”的幼儿,一天的大部分时 间都在室外度过,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 教师常常带幼儿去观察周围环境,与他们进 行不拘形式的、亲切的谈话,教他们跳舞、 体操。游戏、跳舞和体操是“幼儿学校”重 要的教育手段。
幼儿园,他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愉快, 父母简直很难把他们领回去。”但是,
由于他创办幼儿学校的目的主要是保育无人 照顾的幼儿,使之免于流落街头受饥、寒、 病死的煎熬,因此,学校中教育的成分很少。
这个早期的幼儿教育机构,具有福利性质。
(二)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福禄倍尔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幼儿 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Kindergarten直译为儿童花园)。从此, 这一名称被全世界普遍采用。 福禄倍尔——“幼儿园之父” 其学习玩具叫做“恩物”
学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印度狼孩
➢ 1920年,在印度丛林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 长的约8岁,年幼的1岁半。大概是在生后半年被 狼衔去的。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 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 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会用手,也不会直 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 怕人,对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一动也 不动,夜间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
1、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 2、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制约学前教育要求递进的坡
度 3、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学前教育的阶段性 4、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使学前教育具有多样性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 1、保证胎儿健康出生
(1)孕妇注意保持愉快的情绪 (2)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 (3)注意药物、疾病的困扰
性别差异(心理方面)
• 言语能力:女孩开口说话早,平均比男孩早 2—4个月,女孩的词汇较男孩多,言语缺陷 少。研究表明,3—4岁女孩通常要花25%的 时间与人以口头形式进行交往。
瑞典
• 婴儿基本上不抱在怀里,在家放床上,出门放小 车上,会走的自己走;
• 许多公共汽车都有供婴幼儿坐的小坐椅。公 共汽车的中间部位有专供停放婴儿车的空间 和供父母看护小孩子时坐的坐位;
2、“人格主体”的儿童观
• 认为儿童具有独特的人格力量,所以教育应注 重人格的塑造。
• 幼儿教师必须注重儿童情感发展与个性培养。
3、“富有学习潜力”的儿童观
• 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 • 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力。 •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反射能力。
(三)儿童作用观
消极被动论
积极主动论
1、消极被动论
三、现代儿童观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的概述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素
4.、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7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
不同儿童之间( )
A、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 B、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
C 、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D、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
5、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发
展 的
连续性与阶段性
年龄阶段的典型特征
特
点 个体差异性 在整体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表现出形式、内容和水平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2、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儿童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第二章)
学习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影响的因素(重点与难点) ; 2、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二因素理论: 3、分析学前教育在儿童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案例1:印度狼孩卡拉玛由于从小就离开了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 活了8年,深深的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 练,但到了17岁,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仅仅知道简单的数 字和概念,学会了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A、遗传
B、教育)
A、规律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7、下面哪一项不是个体发展规律性的表现( )
A、从简单到复杂 B、由一般到特殊 C、由头向躯干再到四肢 D、由边缘向中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的反映。
关键期:儿童某些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 期容易出现,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把容易形成某种心理 特征的时期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即 在此期对环境与教育的作用极为敏感。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在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前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学前教育为儿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基础的读写和数学概念。
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教具、图书和故事,这些资源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快速习得知识。
二、学前教育对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通过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帮助儿童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和倾听。
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儿童可以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学会与别人交流和相互合作,这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学前教育对儿童情感能力的塑造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能力,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帮助儿童养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和自信心。
在学前教育的教室里,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和表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儿童情感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
四、有效的学前教育方法与策略为了确保学前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需求,按照儿童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家长应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与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关注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可以在早期接触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为了确保学前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关注儿童的个体需求,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并积极与家长合作。
只有这样,学前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第五、六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特点,儿童观的演变过程;2、理解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3、运用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一、儿童发展概述:1、儿童的发展是多方面的, 包括健康、认知、社会性和人格等。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程度地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其中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1)儿童发展的含义: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A、生理的发展包括身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B、心理的发展包括心理过程各种机能, 如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的发展及个性心理特征, 如能力、性格、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儿童发展的特征A、顺序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都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次序、序列。
B、不平衡性:儿童身心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匀速、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C、阶段性:又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是指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中, 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D、个别差异性:儿童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 个体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存在独特之处。
2、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儿童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片面强调或夸大某一方面而否认、贬低其他方面都不能科学地解释儿童的身心发展。
(1)遗传。
是一种生物现象, 指经由基因的传递, 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
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 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A、遗传因素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是儿童发展的生物基础和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发展程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以遗传素质的特点及成熟程度为基础。
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及规律
三、 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 顺序性 学前儿童发展的顺序性是指儿童的身心发展朝着一定的方 向,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二) 阶段性 学前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指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会表现 出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或共同特征,即年龄特征。 (三) 不平衡性 学前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针对同一个体而言。 (四) 个别差异性 学前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的儿童由于先天素质、 内在机能、总体环境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发展中存 在着差别的现象。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及规律
(五) 稳定性和可变性 学前儿童的稳定性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二节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 遗传因素
(一) 遗传素质提供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二) 遗传素质决定了儿童的个别差异 (三) 遗传素质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四) 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最终发展
第二节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四、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念、 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体特征等。个体因素的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教育学中的个体因素 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
(一) 主观能动性与学前儿童的发展 (二) 实践活动与学前儿童的发展 (三) 个体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及规律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及规律
一、 人的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 的变化运动过程。而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 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的 变化过程。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的教育,也是儿童学习和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它们的身体也正在发生各种变化。
因此,教育者应该将学前教育作为及早干预和促进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者应该给予学前儿童最多的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这不仅包括传统科目,也包括社交和情感技能的培养,这些对儿童今后发展乃至成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领域:1. 认知领域:学前儿童能够通过游戏和探索,了解周围世界的基本特征。
这包括学习形状、颜色、数字和字母等基本概念。
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分类和比较,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情感领域:情感和心理健康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需要与其他儿童和成人建立积极的关系,以及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还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控制愤怒或沮丧情绪。
3. 社交领域:学前阶段是培养社交技能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最佳时期。
通过参与集体游戏、做角色扮演和模仿行为等活动,学前儿童可以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分享、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
4. 身体领域: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体发育迅速,包括手眼协调、平衡感和运动技能。
学前教育应该包括促进儿童身体发展的活动,如运动、游戏、音乐和艺术课程。
总之,学前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化、充满乐趣、创造性和积极的经验,旨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教育者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能力,进而促进其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课件
卫生习惯
规律作息
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
通过引导和启发,激发儿童对周围事 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主动学习
兴趣爱好
在学前教育中,注重发现和培养儿童 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日后的特长发展 打下基础。
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 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02
学前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品质,增强他 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子的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自然教育
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和学习,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好奇心和探 索精神。
教育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家长参与 儿童发展差异 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成果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全面评价孩子的知识、技能、情感和 社会性发展。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家长、教师和孩子提供反馈,促进 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教育目标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目标和方法,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05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教育科技的应用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在线教育
个性化教育的重 视
关注儿童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课程衔接
1
心理准备
2
能力培养
3
THANK YOU
营养与健康饮食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增强营养知识 促进生长发育
睡眠习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01
改善睡眠环境
02
培养独立入睡能力
03
04
学前教育实践案例分享Fra bibliotek成功的教育方法
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中国学前教育思 想的发展与变革
瑞吉欧方案、多彩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学法、活教育方案、海伊斯科普方案、凯米课程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颜之推、朱熹等倡导及早施教,重视风化陶染
蒙台梭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类发展生态学派
(五)福禄培尔 (F.W.A.Froebel,1782—1852) 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Kindergarten),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 ◇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了完整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教学原则、教具开发等思想 )
技能目标
1.通过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发展及变革脉络,分析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如何有选择性地应用有价值的经验。 2.通过对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的学习,结合中国学前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学前教育方案,或者某一知识领域、技能领域的活动方案。
【知识导图】
现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陶行知、陈鹤琴提出学前教育目标论、课程论、方法论
(二)洛克(J.Locke,1632~1704)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 ” ,因而重视学前教育)
◇主要观点: 1.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 2.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 3.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三)行为主义学派 ◇典型代表:美国的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 ◇主要观点: 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开放变化的,每个幼儿的行为强化都不相同。 关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重视环境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有治疗的价值,认为通过适当的刺激及合理运用强化手段可以控制和改善人的心理问题。 不足之处是把儿童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否认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典型的“外烁论”思想。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对紧密相连的主题,它们互相促进,相互影响。
学前教育是指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接受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而儿童发展则指的是儿童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会和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和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体魄素质,开展各种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有利于儿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升身体发育水平。
其次,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教育通过启发性、体验性、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再次,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亲身实践、游戏、音乐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儿童的语言兴趣,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另外,学前教育还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
学前教育在集体和个体活动中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亲子关系的培养,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认知。
总之,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语言发展、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学前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更是一种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孩子构建自己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展速度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学习兴趣高,因此,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力,塑造他们的品格。
此外,学前教育还能够预防和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能够接受并适应规则、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
同时,学前教育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减少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因此,学前教育不仅是提升儿童全面发展水平的手段,更是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育。
它在培养孩子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绪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概述学前教育学的各章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特点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系统教育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1. 幼儿性格活跃、好奇心强,学前教育应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2.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点,同时也包括对其感觉、情感和智力等方面的培养。
3. 学前教育需要有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第二章: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对于实施学前教育至关重要:1. 幼儿认知发展阶段:例如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感性思维阶段等。
2.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学习语言的过程和阶段,了解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
3. 幼儿情感发展:关注幼儿情感的培养与管理,包括教师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4. 幼儿社会性发展:了解幼儿的社会性需求以及社交技巧的培养。
第三章:学前教育学科与课程学前教育的学科与课程是保障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主要内容包括:1. 学前数学教育:早期数学意识的培养,包括数量概念、形状识别等。
2. 学前语言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开展一些简单的识字和拼音教学。
3. 学前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观察能力和实验意识。
4. 学前艺术教育: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第四章:保教知识与学前教育的管理保教知识与学前教育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教育效果。
以下是重要知识点:1. 儿童保健知识: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包括饮食、睡眠、疾病预防等。
2. 幼儿游戏与活动:了解幼儿游戏与活动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如户外活动、角色扮演等。
3. 幼儿心理与行为管理: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如何引导幼儿良好的行为和情绪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能保证胎儿的正 常发育。 2、“关键期”——指在儿童在某一时期 ,对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敏感,也比较 容易学习,心理上某个方面发展比较迅 速。而错过敏感期,学习起来较困难, 发展也比较缓慢。
劳伦兹——“关键期”
1935年,洛伦兹首先发现,小鹅在刚孵
化出来后的几个到十几个小时之内,会 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 的活动物体,把它当成“母亲”而跟着 走。如果小鹅第一眼见到的是鹅妈妈, 它就跟着鹅妈妈走;如果第一眼见到的 是洛伦兹,就把她当成母亲,跟着她走 ;而当它第一眼见到的是跳动的气球时 ,它也会跟着气球走,把它也当成“母 亲”。
三个月的 儿童可以 俯卧,用前 臂自行支 撑着抬起头
4个月的宝宝
四个月可以 扶坐片刻不 倒
5个月的宝宝
5个月会翻 身和 俯卧支撑 上身
6、7个月的宝宝
六七个月会爬行,由成人扶掖下可直而稳地站立
8、9个月的宝宝
八九个月 可扶栏站立
10个月的宝宝
10个月 可扶栏走路
11个月的宝宝
11个月会独自站 立 或由成人握住一只 手走路
三、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发展 的制约
(一)学前教育要以学前儿
童为主体 (二)学前教育要符合学前 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
(一)学前教育要以学前儿童为 主体
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施
加影响,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主体,为中心。 1、幼儿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 2、把学前儿童看成教育的主体,并不是放任 幼儿自由地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
教学目标
了解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重点) 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
达到最优化(难点)
导语
孩子是一条流动的小溪。保持其纯净色调,才会更有
利于引导他融入社会生活的大江百川。 怎么让孩子拥有和保持美丽的童心、成为向善的人。 家长、教师的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到底起着什么样 的作用呢? 学前教育在孩子的一生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这章,让我们来探讨: 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 环境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 平台等”玩具”。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 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 境刺激。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剖的结果 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 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 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该研究充 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 统的发育 。
4-5岁 0-4岁 5岁左右 10岁以前 5岁以前 10岁以前
口语学习关键期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音乐学习的童 的心理发展
1、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期,
科学适时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2、适当的科学教育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 养科学探究兴趣。 3、早期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音乐感知能力, 促进幼儿音乐素质的发展。 4、早期美术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5、两三岁是儿童道德的萌芽阶段。
结论
学前教育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和阶段性的同时,要注意儿童身心发展 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S0:教育既要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 征为依据,又要考虑个别差异性,因材 施教。
(二)学前教育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和发展规律
年龄
特征和发展规律
应对措施
出生第一 身长和体重增长最快 年
1岁以内
精心呵护,合理喂养
按照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 和规律创设环境来自培养活动积极性和良好习惯
动作发展变化很大
1-2岁
3岁
活动能力增强,范围扩大 鼓励儿童游戏和户外活动,
4岁
5-6岁
身心较快发展,个性开始 方式多样促进认知;鼓励 发展 与他人交往;利用一日生 活培养自理能力和习惯 心理发展出现了质变:认 保护兴趣,注重品质,激 知方面(具体形象)、个 发创造欲望,增强信心 性方面(活泼好动) 抽象逻辑思维,求知欲, 培养生活自理、合作交往、 47 好学心理 语言、思维、判断等能力
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证实他们发展水 平相当。T从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分钟爬 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进行 爬梯训练,只从第53周起开始训练。根 据他的实验结果C只接受两周的爬梯训练 ,就能赶上T的水平。在第55周时,T和 C的能力没有差别。
由此,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
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 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 展起一种促进作用,发展的过程不 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最大,儿童入学 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
斯基尔斯
1、对孤儿院智力较差的儿童
进行研究 2、结论:改变抚养方式、提 供丰富刺激能够提高儿童智 商
生物学研究表明:早期经验能 改变脑的结构
脑的发育需要刺激
如: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罗森威格: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
4、皮亚杰的理论
图式
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的活动
这三者之间,唯有儿童的活动才 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一、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二、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三、洛克的白板说 四、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五、安娜斯塔西的遗传——环境交互决定论 六、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七、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
指个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 、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 力。 2、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 刺激,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如:皮亚杰、蒙台梭利
(三)影响儿童发展诸因素 的不同理论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 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 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关系概述
一、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和特征 1、儿童发展的含义 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包括身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生长、发 育和成熟。 心理的发展:包括心理过程各种机能及个性心理 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2、环境决定论
否定生物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
作用,认为 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 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 的心理和行为。 代表人物:1、洛克——“白板说” 2、华生——“教育万能论”
3、相互作用论
安娜斯塔西:遗传—环境相互作
用论 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
然而,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 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那么过了 一、两天后,无论是货真价实的鹅 妈妈还是洛伦兹自己,无论再怎样 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 ,更不会“认母”。这说明,小鹅 的认母行为能力丧失了。看来,这 种能力是与小鹅特定的生理时期密 切相关的。
儿童部分心理发育的关键期
1-3岁
3、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
认为个人的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
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 些内在的遗传因素自我展开的过程 创始人:高尔顿 代表人物: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高尔顿
高尔顿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和家谱
考察中得出名人家族出名人的比 率大大超过一般人,于是将此认 为是能力受遗传决定的证据。专用 52、儿童发展的特征
(1)儿童发展的顺序性 是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表 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次序、序列。 从简单到复杂 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例:动作发展
(2)、不平衡性
身心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匀速、不均衡 的发展状态。 1、速度不是匀速运动 2、身体和心理发展不完全协调和统一 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包括胎
儿先天的母体环境和个体出生后的家庭、社会环境 环境的作用 (1)、母体环境影响着胎儿发展 (儿发展
一、保证胎儿健康出生 (一)孕妇注意保持愉快的情绪 (二)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 (三)注意药物、疾病的困扰
二、保证婴儿及时成长 (一)母乳喂养 (二)重视体育锻炼 (三)注意语言刺激 (四)注意激发阅读兴趣 (五)注意音乐刺激 三、保证幼儿迅速发展
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各项研究表明:教育对 智力的
启蒙和发展有重大作用。
布卢姆(美国心理学家)
1、对早期经验与智力发展提出科学假设
2、结论: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
12个月的宝宝
12个月开始 独立迈步走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因素
1、遗传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发 展程度; (3)、遗传素质的差异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差异 的重要原因。 但是,遗传因素不起决定作用。
儿童的发展决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
,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地、系统地相互作用的结
38
果。
二、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 展 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遗传和 环境。 1、遗传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基础 和前提 2、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 能性
(一)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 身体发展
1、母体环境对胎儿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
(3)、阶段性
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
同的典型特点。 新生儿期(0~1个月) 乳儿期(1个月~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