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胎动不安
中医护理知识点:胎漏、胎动不安【优质推荐】

中医护理知识点:胎漏、胎动不安【优质推荐】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妊娠期间,多因冲任气血不调或不和,胎元不固,以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称为胎漏。
而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称为胎动不安。
在妊娠早、中期发生胎漏、胎动不安者,常为堕胎小产之先兆,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先兆流产;若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胎漏,也可能为前置胎盘的表现【辨证】本病病位在冲任、胞宫,临床应根据病情的进展,判断胎元的存亡与预后,决定治病与安胎幷举或下胎益母。
一、肾虚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清稀,或小腹下坠、隐痛、腰痛、膝软、头晕耳鸣,神疲纳差,夜尿频繁,或曾屡次坠胎,眼诓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或淡黯,苔白,脉沉细滑或尺脉弱。
二、气血虚弱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隐痛腰痛、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纳差,肢软乏力,大便不实,舌淡胖,苔白,脉细滑。
三、血热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稠,或小腹坠胀,灼痛、腰痛、面赤心烦,口干咽燥,或五心烦热,尿黄便秘,舌红或边尖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滑数。
四、血瘀证:妊娠期外伤,或宿有癥瘕,阴道少量出血,色黯红,质稠,或小腹坠胀、腰痛,舌质略暗,有瘀斑,脉沉弦。
胎漏、胎动不安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流产的可能原因,以及经积极稳妥治疗后,大多可继续正常妊娠、分娩健康婴儿。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紧张情绪,抑郁、忧思、恼怒、悲伤均可影响气机,使气血逆乱,胎失载养。
二、注意卧床休息,阴道流血时应绝对卧床、静心休养,但非24小时躺在床上不动,甚至连大便都不敢下床。
肾虚症宜多休息,有滑胎史者,其休息一般超过上次流产的日期;气血虚弱症应避免劳累,保证睡眠,血热者,绝对卧床休息,衣被不宜过暖。
三、避风寒,慎起居、防止外感等疾病发生。
四、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扑;保持会阴清洁,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每日1次。
胎漏胎动不安教案

胎漏、胎动不安教案目的要求⏹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及其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论治。
定义⏹胎漏: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腹疼痛、下坠感。
⏹胎动不安:妊娠期腰痛、腹痛,胎动下坠,或伴少量阴道出血。
(四症不必悉具)⏹转归:好转——继续妊娠加重——胎元殒堕沿革:⏹《金匮要略》:“有妊娠下血者… …胶艾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载“漏胞”、“胎动不安”候。
提出“母有疾以动胎”和“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
⏹《妇人良方》指出“房室不节”病因。
⏹《妇人规》提出“父气薄弱”等因素。
病因病机⏹主要病因病机:冲任不固,胎失所养,或胎元不健。
⏹虚证为主,亦有实证、虚实夹杂之证。
⏹母体因素1、肾虚2、气虚3、血热4、外伤⏹胎元因素先天不足孕后所伤诊断⏹病史:停经史;⏹症状:阴道少量出血,或腰痛、小腹痛,下坠感;⏹检查:妇检:子宫口闭,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实验室:血、尿 HCG 测定(定性、定量);辅助检查:B超——宫内见孕囊,可有胎心搏动鉴别诊断:⏹胎漏与激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鉴别;⏹胎动不安与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葡萄胎鉴别;⏹与胎殒难留、胎死不下鉴别;⏹胎漏与宫颈出血鉴别。
以图像与病例阐明鉴别要点。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辨阴道出血的色、质辨腹痛的性质、程度⏹治疗大法:安胎为主重在补肾固冲,以及健脾、养血、清热胎元不健或胎堕难留,则下胎以益母。
1、肾虚⏹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黯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下坠,头晕耳鸣。
⏹舌脉:舌淡,舌苔白,脉沉细而滑,尺弱。
⏹治法: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偏于阳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沉迟。
加杜仲、艾叶、补骨脂。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
⏹偏于阴虚,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合二至丸,加生地、山萸肉、地榆。
2、气血虚弱⏹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空坠,神疲。
⏹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滑⏹治法:补气养血,固冲安胎。
胎漏、胎动不安、滑胎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头晕耳 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证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故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有阴道少量流血, 色黯淡;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肾主骨,肾虚则两膝酸软;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冲任不固,无力系胎,故使屡有堕胎。舌淡,苔 白,脉沉细而滑,为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1.肾虚 素禀肾气不足 或孕后房事不节 或因惊恐伤肾 或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2.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 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气
或大病久病- 耗伤气血
无力固养胎元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3.血热证
内因
素体阳盛
血热、阴
虚内热
热
伏
冲
外因
任
孕后过食
《女科百问》提出“可预服杜仲丸” 《丹溪心法·妇人产前》提出“黄芩、白术安胎圣药”之说, 《妇人规》提出腹痛、下血、腰酸、下坠胎 动不安四大症状变化,预测胚
胎存活概况。 《医学衷中参西录》创制寿胎丸治疗和预防流产,现成为安胎首选方剂。
1、冲任二脉通盛: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相资,故能有子。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妊娠四五月自 止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无腰酸
无阴道出血
【鉴别诊断】
病名
阴道流血
胎漏
阴道少量出血时岀时止 淋漓不断
《胎漏、胎动不安》课件

常规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胎儿的发育情 况,病理性异常如胎儿畸形、羊水量等。
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是在孕中期进行的一种检查,即通 过取得胎盘或胎儿羊水进行病原检测和染色 体分析。
心电图
产前心电图检查是评述胎儿心脏功能分类不 可替代的方法。
治疗方法
1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也可能引起胎儿健康问题, 家族遗传史和染色体异常是一些常见的表 现。
临床症状
1. 胎漏症状
• 阴道流血或漏液 • 胎儿缩水、堕落 • 腰酸背痛、腹痛 • 羊水检查异常、早产
2. 胎动不安症状
• 胎动频率不足 • 胎动减弱或消失 • 胎动时间段不正常 • 胎位异常
常见检查
生化检查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及血常规等,用于检测母体和胎儿是否存在 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异常。
《胎漏、胎动不安》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有关胎儿健康的课程!在接下来的演示中,我们将呈现 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全部知识。
病理解剖
子宫结构
胎漏、胎动不安是由子宫内环 境紊乱引起的疾病,这些紊乱 可能影响到子宫器官。
胎盘情况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重要 交换器,其位置、形状和功能 将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
血栓
血栓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 另一个常见因素,主要是由于 血流的不畅通导致的。
发病原因
1 生活习惯
2 疾病史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等,容易导致胎儿健 康问题。
一些慢性病、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 等也有可能引起胎儿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
4 遗传因素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污染 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也会对胎儿产生不 良影响。
胎漏、胎动不安病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尙未排出,子宫 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者;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表现常为停经后有早孕反应,以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时下时止, 或淋漓不断,色红,持续数日或数周,无腹痛或有轻微下腹胀痛,腰痛及下腹坠胀感。
辩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一、辩证要点
三、证治分类
辨证主要根据症状与舌脉。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小腹痛、腰痛和腰腹下坠。根据 四大症状的轻重变化, 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判断病情的进退、胎元的存亡和预后。一般而言,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者,多属虚 证;色深红或紫暗,质稠者,多属实证;下血量少,腰腹痛和下坠感轻微,脉滑者,则胎元未损,宜安胎;若下 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如折,阵阵下坠者,则已发展为胎堕难留,安之无益;若反复阴道出血,色暗,小腹冷 痛,早孕反应消失,脉由滑转涩者,则为胎死不下之兆,应作进一步检查。
2.辅助检查:协助判断胚胎或胎儿未损或已损。早期妊娠者,首选妊娠试验,可作HCG定性或定量测定,有 助判断胚胎滋养细胞功能。B型超声显像则有助判断胚胎或胎儿是否在于宫内存活,以排除异位妊娠、胎死不下 (过期流产)等情况.此外,有条件者,还应检查可能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如致畸因素(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 毒、弓形体等)、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等)、免疫因素(1ilt型抗体、磷脂抗体、抗精 于抗体、封闭性抗体等) 。
3.子宫颈出血宫颈糜烂、息肉均可有接触性出血,常发生于性交后。妊娠早期因宫颈较充血,无房事也可能 有少量出血,通过妇科检查可作鉴别。
4.此外,还要与内、外科疾病所致的出血、腹痛相鉴别。
1.妇科检查:在消毒条件下进行检查,观察阴道出血是否来自宫腔,排除宫颈糜烂、 息肉之出血。属胎漏、 胎动不安者,子宫口应闭合,羊膜囊无膨出、未破裂,子宫增大、柔软,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无压痛。
产科知识PPT课件

• 8、孕期出现阴道出血时,应卧床静养,及 时就诊。 • 9、凡安胎失败者,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 次妊娠,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消除紧 张心态。 • 10、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
• 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性流产及早、 晚期流产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 (一)护理评估 • 1、停经史、早孕反应及伴随症状 2、妊娠 史、既往史 3、阴道出血、腹痛情况、有无 胚胎组织排出物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 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状况 6、辨证 肾 气亏虚证、外伤损络证、气血虚弱证、血 热内扰证。
• 6、并发症护理 • (1)精神紧张: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成功 病例,增强自信心。 •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部位、性质和 质、色、量的变化,及时给予处理。 • (3)营养缺乏: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 蛋白饮食。
• (三)辩证施护 • 1、肾气亏虚证 肾气不足滑胎者应绝对卧 床休息,防止过劳,严禁房事。 • 2、外伤损络证 妊娠期外伤后,观察有无 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不可随意服用治 伤药,以免破血动胎。 • 3、气血虚弱证 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 • 4、血热内扰证 中药宜热服,不宜凉服。 避免食用海鲜之品。
• 2.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如妊娠期的 急性高热、患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 感染后细菌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血循环可能引起流产。 • 3.胎盘因素 滋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不全是胚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4.其他因素 如免疫因素、母儿血型 不合可能引起流产。
病理
• 由于流产发生的时间不同,其病理过程亦不同。 • 早期流产时胚胎多数先死亡,在妊娠8周内发生的 流产,由于胎盘绒毛发育尚不成熟,与子宫蜕膜 联系尚不牢固,妊娠产物多数可以完全从子宫壁 剥离而排出,出血不多。在妊娠8~12周时,胎 盘未完全形成,但胎盘绒毛发育繁盛,与蜕膜层 联系牢固,此时若发生流产,妊娠产物不易完全 从子宫壁剥离而排出,出血较多。妊娠12周后, 胎盘已完全形成,流产过程与足月分娩相似。
胎漏、胎动不安实用单方

胎漏、胎动不安实用单方【中医理论】怀孕以后,阴道不时有少量下血,或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酸腹痛感,称之为“胎漏”亦名“胞漏”或“漏胎”。
如先感胎动下坠,继而合轻微腰酸腹胀,或阴道少许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始载“妊娠漏胞”“妊娠胎动”“妊娠卒下血”诸候,《金匮要略》中有“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的记载。
胎漏与胎动不安临床表现各有所别,《胎产心法》云:“胎漏,胎动皆能下血,胎动腹痛,胎漏腹不痛。
”正如《医学入门》所说:“有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
”【临床特点】有停经史,可有早孕反应。
妊娠3个月之内,阴道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有轻微下腹痛、腰痛及下坠感。
【辨证论治】胎漏、胎动不安的分型证治及代表方见图10-2。
本病主要是以腰腹疼痛及阴道出血为主证,故辨证应根据腹痛的性质及阴道出血的色质,并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综合分析,辨其寒热虚实。
若孕后阴道出血色淡暗或色淡质稀,当属肾虚和气血虚弱;若出血色红、质稠,多属血热;若出血色暗红、质黏或有小碎块者,多属血瘀;小腹隐痛下坠多属虚证,小腹疼痛拒按多属实证。
下血量少,腰腹痛和下坠感轻微,脉滑者,则胎元未殒,宜安胎;若下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如折,阵阵下坠者,则已发展为胎堕难留,安之无益;若反复阴道出血,色暗,小腹冷痛,早孕反应消失,脉由滑转涩者,则为胎死不下之兆,应做进一步检查。
图10-2 胎漏、胎动不安的分型证治及代表方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以固冲任安胎为总则。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固肾、调气养血、清热等法,经过治疗,出血迅速控制,腹痛消失,多能继续妊娠。
若继续出血量少,腰酸,腹痛加重则已发展至堕胎或小产,又当急以去胎益母,按堕胎、小产处理。
临床遣方用药时注意温补不宜辛热,调气不得过用香燥,清热亦勿过于苦寒,至于行血、破瘀、通利、有毒之品更当审慎,若确因病情需要,应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以免重伤其胎变生堕胎、小产。
胎漏、胎动不安

预防穿孔和大出血
小结
稽留流产 正常妊娠 先兆流产 难免流产 完全流产 不全流产
习惯性流产
感染性流产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有“漏 下”和“妊娠下血”论述,治以“胶艾汤 ”,属血虚有寒。 «诸病源候论»指出“劳疫气力”,“触冒 冷热”,“饮食不适”,“居处失宜”, “行动倒仆或从高坠落”等因素而病胎动 不安。特别提出“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 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 治胎则母瘥”的分治原则。
流产的分类(完全流产)
临床表现:妊娠物完全排出,阴道流血 逐渐停止,腹痛消失。 妇科检查:宫口闭合,子宫接近正常大 小。 处理:无需处理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临床表现: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 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妊娠后宫体不 增大,早孕反应消失或胎动消失。 处理:一旦确诊及时促使宫内物排出。 组织机化,刮宫困难 凝血功能障碍
外伤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 兼症:精神倦怠; 舌脉:脉滑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加味圣愈汤(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 芎 人参 黄芪 杜仲 续断 砂仁)
癥瘕伤胎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红或黯红; 兼症: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 舌脉:舌黯红,或有瘀斑,胎白,脉沉 弦沉涩。 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杜仲 续断
气虚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小腹空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 兼症: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 ; 舌脉:舌淡,苔薄,脉缓滑。 治法: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元煎加续断、寄生、阿胶
胎漏、胎动不安中医护理

胎漏、胎动不安一、概述胎漏指因妊娠期间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致孕妇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亦称“胞漏”“漏胎”。
若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常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于妊娠早期,少数在妊娠中晚期。
若胎元正常,多数患者经保胎治疗,阴道流血停止,腰酸腹痛消失,可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因胎元缺陷,胚胎不能成形者,将导致堕胎。
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表现虽不相同,但病因病机、辨证施护、预后转归基本相同,故一并讨论。
历代医家对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预防调摄均十分重视。
“胎漏”首见于《脉经》,“胎动不安”首载于《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侯》。
《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指出“轻者转动不安,重者必致伤堕”,已认识到胎漏、胎动不安可发展为堕胎。
明代《妇人规》强调辨证论治安胎,提出动态观察胎动不安四大症状“腹痛、下血、腰酸、下坠”,完善了“治病与安胎并举”和“下胎”两大治则。
清代《傅青主女科》论述了安胎七法。
《丹溪心法》将白术、黄芩作为安胎圣药。
张锡纯的寿胎丸成为后世安胎的基础方。
西医学的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等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中医学将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称为“胎元”。
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包括胎元因素和母体因素两大方面。
胎元因素多因父母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但胎元不固,胎多不能成实;母体因素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瘀、血热等影响母体气血或直伤胎元,引起胎漏、胎动不安。
此外,跌仆闪挫、手术和药物亦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失调,不能摄血养胎,胎元不固。
病因病机见图3-8。
图3-8 胎漏、胎动不安病因病机示意图因胎元因素致“胎不成实”者,临床保胎治疗往往无效,故本节不做重点讨论。
三、常见证型1.肾虚【临床症状】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或伴腰酸腹痛,有下坠感,或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频数,面部黯斑。
吴克明教授论治胎漏、胎动不安经验撷要

吴克明教授论治胎漏、胎动不安经验撷要吴克明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及四川省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妇科学会四川省妇产科专委会委员。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笔者跟师学习期间亲眼所见老师治愈胎漏、胎动不安无数,现将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
若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或妊娠28周以内,属胎动而未损,为流产之先兆,相当于西医的“先兆流产”[1]。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
如安胎及时,治疗恰当,腰腹疼痛消失,阴道出血停止,妊娠可能继续,胎尚可安;如小腹疼痛下坠,腰酸不减,反见加重,或阴道出血多,说明胎元已伤,胎堕难留,或已离胞堕下,则属堕胎、小产范围。
1 病因病机吴克明教授认为其发病多与父母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或脾弱中虚、血热伤胎,或房事失节等有关,但终须导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方能发病。
其中尤以肾不固胎.脾失摄养为发病关键。
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系于肾”,只有在肾气旺盛之时,肾中精气才能不断得脾化生精微之物一气血的充盈而使冲任所主的阴血旺盛,为胎孕提供妊养的物质基础,故有“肾以荫胎、脾以载胎”之说。
故脾肾不足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另外需注意,孕妇脾肾两虚,充任损伤不固,母病影响胎元者,责之脾肾两虚;胚胎原因所致者,多系先天不足,结胎不实。
故治法针对母体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主,佐以清热理气,止血安胎,配合卧床休息,节欲等,用药宜谨慎。
治疗中密切观察胎元情况:如疗后小腹痛止,腰酸减轻,阴道出血消失,说明保胎有效,应继续巩固治疗1~2周,并随时了解胚胎发育情况;若治疗后小腹疼痛反加重,腰酸加剧,阴道出血持续不止或出血量加多,或有血块或组织排出,提示堕胎难留,一经证实,应当机立断,下胎益母,不可姑息遗留后患。
胎漏胎动不安

肾藏精,主生殖。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肾气受损,则冲任不固,不能固摄胎元, 系胎无力,以致胎动不安、胎漏甚至滑胎。
治以寿胎丸为基本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大补肾而益精, 为平补肾之阴阳之要药。
桑寄生补肾养血,强筋骨,能使胎气强 壮。
狗脊、菟丝子、川断、桑寄生、肉苁蓉、 苎麻根、金樱子等。
杜仲可能有一定的妊娠毒性,慎用。
诊断
病史:孕后不节房事史,人流史,自然流产史, 宿有癥瘕
临床表现:妊娠期间少量阴道出血,脉滑--胎 漏 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少量阴道出血, 脉滑--胎动不安
检查:妇科检查:宫颈口、子宫大小 辅助检查:血、尿妊娠试验,B超
鉴别诊断
难免流产(胎堕难留) 完全流产(暗产、堕胎、小产) 不全流产(堕胎、小产) 过期流产(胎死不下) 异位妊娠 葡萄胎
定义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 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 小腹下坠者--胎漏 “胞漏”“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 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胎动不安
属西医学“先兆流产”
最早研究:《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 证并治》--当归散、白术散、胶艾汤
《诸病源候论》分列病源,首先提出母 病、胎病及其病因、论治原则。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脾为气血生化之 源,脾能生血、统血,补脾而生血,脾 旺则统摄有权,脾气主升,气能载胎, 中气升提有力,胎儿才能正常发育而不 致殒堕。
补肾同时要培土健脾益气,尤其是滑胎, 可加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药健 脾益气养血而安胎,不仅健脾,亦取其 直接补气而载胎。
益气载胎,黄芪、党参当为要药。健脾 益气,山药、陈皮、砂仁、糯米草根等 药均可酌情选用。
鉴别要点:
主症:出血 下腹痛 组织物排出
王光辉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

王光辉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标签:名医经验;王光辉;胎漏;胎动不安;安胎丸;中医疗法本院妇科王光辉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在长期临床和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笔者有幸侍诊王师左右,获益匪浅,今将王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若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和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于妊娠12周前或28周以内,属胎动而未损。
王师认为,肾气虚是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机理。
胎孕之形成,在于“两精相搏,合而成形”,精藏于肾,与生俱来谓之精,生殖之精主要在于肾气充盛。
成孕之前,固然赖父母肾精之壮旺而相结合;受孕后,仍藉母体肾气之充盛。
正如《女科经纶》所谓“女子肾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赖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
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
菟丝大能补肾,故肾旺而能荫胎也。
”肾气盛则冲任固,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虞。
导致肾气虚弱有内外因及寒热之不同。
内因以先天禀赋不足、房劳伤肾为多,外因以跌仆损伤为主。
寒则凝碍肾气,热则灼伤胞络,均足以耗损肾气而伤冲任。
肾不闭藏,冲任不固,因而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发展为堕胎、小产。
因此,安胎的基本原则重在补肾固冲任。
2 辨治经验冲任之本在肾,补肾之品多能固补冲任。
肾虚之中,又应辨别阴虚或阳虚,以及寒热之差异。
肾阴虚者易致阴虚内热,肾阳虚者可致阳虚内寒,但胎漏、胎动不安总以肾虚为主,故可立一基本方而随证加减,王师常以张锡纯的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化裁而来的安胎丸为主方。
安胎丸是王师从事妇科临床几十年治疗胎漏的经验方。
其中,寿胎丸由菟丝子、续断、桑寄生、阿胶组成。
菟丝子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味辛、甘,性平,无毒,入肝肾经。
《名医别录》谓其“养肌强阴、坚筋骨”,《药性论》谓其“能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第四十四节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证——寿胎丸方歌一衷中参西寿胎丸,续菟寄生阿胶全;肾虚胎漏加艾炭;胎动不安加术参。
胎萎不长宜养胎,加覆桑椹及党参。
方歌二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坠,固肾安胎此方资。
方歌三阿续寄兔子(阿胶、续断、桑寄生、菟丝子)2血热证——保阴煎方歌一保阴二地黄柏芩,白芍山药续甘并,地榆槐花亦止血,经多崩漏血海宁。
若加枸杞桑椹子,胎萎不长见功勋。
加煅牡蛎炒地榆,恶露不绝血热型。
方歌二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3气血虚弱证——胎元饮胎元八珍去苓芎,加入橘杜可固冲。
胎萎不长气血弱,枸杞续断加其中。
4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桂枝茯苓丸仲景桂枝茯苓丸,丹芍桃仁共五般,等分炼蜜和丸服,活血化瘀癥块蠲。
第四十五节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证——五味消毒饮和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汤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解毒活血汤解毒活血连翘桃,红花归壳葛赤芍,柴胡甘草同生地,产后发热加银黄。
桃红四物去川芎+四逆散+连翘、葛根2外感证——参苏饮方歌一益气解表参苏饮,枳桔葛前香二陈。
趣记:“二陈”姐跟参叔只撬钱箱对照:“二陈”桔根参苏枳壳前香方歌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参苏二陈汤+前胡、枳桔甘、甘葛木香3血瘀证——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益彰。
4血虚证——补中益气汤方歌一补中参草朮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方歌二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护理查房

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护理查房一、定义: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为“胎气不安”。
二、证型1、肾虚型:素禀肾气不足,或孕后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以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治疗原则: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2、气虚型:孕妇素体虚弱,或饮食过度,损伤脾气,或大病损伤正气,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载,以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小腹空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脉缓滑。
❖治疗法则:益气固冲安胎。
3、血虚:素体阴血不足,或久病耗血伤阴,或孕后脾胃虚弱,恶阻较重,化源不足而血虚,血虚则冲任血少,胎失所养,而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流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滑。
❖治疗法则:补血固冲安胎。
4、血热:孕妇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热,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外感邪热,遂致阳盛血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遂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血色深红或鲜红,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安胎。
5、外伤:孕后不慎,跌仆闪挫,或登高持重,或劳力过度,使气血紊乱,冲任失调,不能载胎养养胎,而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继发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流血,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6、瘕瘕伤胎孕妇宿有瘕痼之疾,瘀阻胞脉,孕后冲任气血失调,血不归经,胎失摄养,而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孕后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黯红,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甚则腰酸,胎动下坠,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舌黯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辨证论治(肾虚)
? 方解: 菟丝子: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 桑寄生、续断:固肾强腰系胎又止痛 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而助载胎
? 共奏脾肾双补之功,使冲任得固、胎有所 载则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病
先兆流产
? 临床表现:停经、阴道流血,量<月经量 ,轻微腹痛
? 处理:卧床休息 减少刺激 保胎(防盲目)
难免流产
? 临床表现: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 痛加重、羊水流出、胚胎组织堵于宫口 。
? 处理:一旦确诊,尽早排空宫内组织、 防出血和感染。
不全流产
? 临床表现:妊娠物部分残留宫内,阴道 持续流血。
? 处理:一旦确诊及时促使宫内物排出。 组织机化,刮宫困难 凝血功能障碍
预防穿孔和大出血
小结
正常妊娠
稽留流产
先兆流产
完全流产
难免流产
不全流产
习惯性流产
感染性流产
历史沿革
?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有“漏 下”和“妊娠下血”论述,治以“胶艾汤 ”,属血虚有寒。
? ?诸病源候论?指出“劳疫气力”,“触冒 冷热”,“饮食不适”,“居处失宜”, “行动倒仆或从高坠落”等因素而病胎动 不安。特别提出“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 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 治胎则母瘥”的分治原则。
妊娠腹痛 无
有无无
鉴别难留
腹痛 加剧
妇科检查 B超
宫口扩张, 孕囊变形、
胚胎组织堵 下移,宫腔
于宫口
暗区
异位 少量不规则 妊娠 出血
隐痛
子宫增大 宫内无孕囊
突发剧烈撕 漂浮感 裂样疼痛伴 宫颈摇举痛
晕厥、休克
葡萄 不规则出血, 有 胎 或有葡萄样
组织排出
子宫大于妊 落雪状、蜂
芎 人参 黄芪 杜仲 续断 砂仁)
癥瘕伤胎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红或黯红; 兼症: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 舌脉:舌黯红,或有瘀斑,胎白,脉沉
弦沉涩。 ? 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杜仲 续断
中药保胎机理
? 抑制子宫收缩 ? 增强黄体功能 ? 免疫促进作用 ? 镇静镇痛
气虚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小腹空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 兼症: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
; 舌脉:舌淡,苔薄,脉缓滑。
? 治法:益气固冲安胎 ? 方药:举元煎加续断、寄生、阿胶
血虚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 兼症: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 孕后首忌交合,注意休息,消除紧张情 绪,解除顾虑,祛除便秘、腹泄、咳嗽 、呕吐等增加腹压的因素
小结
? 本病是妊娠常见病,都可见阴道出血, 以其有无腰腹疼痛为鉴别要点
? 本病以肾虚、血热型多见,治疗以安胎 、固肾、清热为主,尤其是勿忘固肾, 临床上多以寿胎丸加减,取得满意效果
? 在安胎过程中,应结合舌脉象、乳房变 化,妊娠反应等,并运用B超、HCG检查 ,动态观察胚胎发育,避免盲目保胎
? 检查: 妇科检查:阴道少量出血来自宫腔,子宫
口未开,羊膜囊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 符。
辅助检查: 妊娠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孕酮、HCG B超:宫内孕囊,胎芽大小符合妊娠月份
,见原始心管搏动。
鉴别诊断(一)
病名 胎漏
出血 少量
症状 腹痛 腰酸 组织物排出 无无无
胎动不安 无或有少量 有 有 无 流血
辨证论治(肾虚)
? 滋肾育胎丸:(菟丝子、砂仁、熟地黄、 人参、桑寄生、阿胶(炒)、首乌、艾叶、 巴戟天、白术、党参、鹿角霜、枸杞子、 续断、杜仲)。
? 补肾安胎饮(人参 白术 杜仲 川断 益智仁 阿胶 艾叶 菟丝子 补骨脂 狗脊 )
? 补肾固胎散:(桑寄生、川续断、阿胶、 菟丝子、椿根白皮)
辨证论治(血热)
胎漏、胎动不安
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临床教研室 张慧珍
教学目标
? 掌握: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诊断及辨证
论治。
? 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
预后
? 了解:近代研究进展
定义
?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 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 称为“胎漏”,又称“胞漏”、“漏胎 ”。
?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 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 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
? 补气载胎: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太子参等
安胎常用药物简介
? 理气安胎:砂仁 木香 苏梗 ? 清热安胎:黄芩 ? 止血安胎:旱莲草、地榆炭、贯仲炭、侧柏
炭、椿根皮、仙鹤草、棕榈炭、苎麻根、艾 叶炭、荆芥炭。
无药不可以安胎
辨证论治(肾虚)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
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 兼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曾屡孕屡
? 处理:一旦确诊,尽早排空宫内组织、 防出血和感染。
流产的分类(完全流产)
? 临床表现:妊娠物完全排出,阴道流血 逐渐停止,腹痛消失。
? 妇科检查:宫口闭合,子宫接近正常大 小。
? 处理:无需处理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 临床表现: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 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妊娠后宫体不 增大,早孕反应消失或胎动消失。
? 现代医学:“先兆流产”、“先兆早产 ”
流产
?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 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 早期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堕胎); ? 晚期流产:孕12周至不足28周者(小产
)。
流产的分类
? 先兆流产 ? 难免流产 ? 完全流产 ? 不全流产 ?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 流产感染 ? 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
现代医学治疗
? 卧床休息 ? 镇静剂 ? 维生素E ? 黄体酮:
肌注:黄体酮针 口服: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 阴道用药: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 ? HCG
转归与预后
胚胎发育 正常
经过正确治疗和充足休息
能够足月 分娩
胚胎发育不良 或治疗不当
或病人不配合
导致堕胎 或小产
预防和调摄
? 提倡婚前、孕前检查。有自然流产史的 妇女,未孕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生活上做到不偏食、戒烟、戒酒、忌 辛辣
历史沿革
?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妇人产前?首创“芩 、术安胎”,“产前宜清热、令血循经而 不妄行,故能养胎”。
? 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提出“安胎之 方不可执…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 ”的辨证论治原则。
历史沿革
? ?傅青主女科·妊娠跌损?有“妊妇有失足 跌损,致伤胎元…人只知是外伤之为病也 ,谁知有内伤之故乎!”,“唯内之气血 素虚,故略有闪挫,胎变不安”,“若止 作闪挫外伤治,断难奏效”,“必须大补 气血,而少加以行瘀之品,则瘀散胎安” 。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 兼症:心烦不安,便结溲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安胎 ? 方药: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
辨证论治(血热)
? 保阴煎: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续断 山药 甘草
? 清热安胎饮:山药5钱,石莲3钱,黄芩3钱 ,川连1钱(或马尾连3钱),椿根白皮3钱, 侧柏炭3钱,阿胶块5钱(烊化)
病因病机
肾虚→冲任不固 血热→热扰冲任 气虚→气虚不固 血虚→胎失所养 血瘀→瘀阻胞脉
冲任气血失调 胎元不固
流产的病因
? 胚胎因素: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 ?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发热、贫血、感染 生殖器疾病:畸形、肌瘤 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功能不足、甲 低、糖尿病
流产的病因
? 母体因素: 强烈应激: 躯体(手术、外伤、性生活) 心理(紧张、焦虑、恐惧) 不良习惯:抽烟、酗酒、吸毒
; 舌脉:舌淡,苔少,脉细滑。
? 治法:补血固冲安胎 ? 方药:苎根汤(干地黄 苎麻根 当归 白芍
阿胶 甘草)加续断、寄生
外伤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 兼症:精神倦怠; 舌脉:脉滑无力。
? 治法: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 方药:加味圣愈汤(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
娠月份
窝状
黄素囊肿
辨证要点
? 腰腹疼痛:程度、性质 ? 阴道出血:量、色、质
治疗原则
? 安胎:补肾固冲为主,佐以清热、益气 、养血、化瘀
? 下胎益母:胎堕难留
安胎常用药物简介
? 滋肾育胎:菟丝子 续断 桑寄生 枸杞子 杜 仲 巴戟天 补骨脂 肉苁蓉 何首乌 核桃仁 等
? 养血养胎:熟地 阿胶 白芍 山萸肉 桑椹子 等
流产的病因
? 免疫因素: 封闭抗体不足 母儿血型不合
? 环境因素:放射线、砷、铅、苯等
诊断要点
? 病史:流产史、癥瘕病史,停经史,早孕反应 ,孕后不节房事。
? 临床表现: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 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妊娠期间出 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 。
诊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