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高专)

合集下载

国家精品教材评审标准

国家精品教材评审标准
(4.0)
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4.0)
在培养学生重点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与学生顺利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衔接
文图水平
(10.0)
(6.0)
文字规范、简练,符合语法规则,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叙述生动
(4.0)
科学水平
(20.0)
(10.0)
能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概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阐述理论,对实践具指导作用
(10.0)
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最新知识,把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
教学适用水平
(30.0)
(7.0)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要求,所选理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
小计
小计得分X0.2=
总分=Σ(每项一级指标得分×权重),满分为100分
综合评价
(3.0)
绪、正文、习题、思考题、实验题、索引、参考文献齐全且著录准确
(5.0)
体系结构及内容有别于同类教材,富有特色与创新
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20.0)
(4.0)
教材的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岗位的人才需求、规格分析基础之上
(4.0)
有一定数量的企业界人士参与教材编写
(4.0)
能综合反映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相关能力(协调、合作、心理素质等)的培养
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精品教材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最佳状态描述
优秀
(1.0)
良好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高专)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高专)

3
5-4
学生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
实践 学生 活动 实践效果
用价值。有对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证书获 取率高、质量好。
5
评价
专家依据《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1中 特色 所报特色和创新点打分
80
及政
策支
持 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
20
承担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有 教 学 成 果 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或获得过相应教学奖 与实践 励。教学改革有创意,通过对外技术服务与
合作,促进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效明显。
3

实 践
4-1 实践 教学 条件
实践 环境 进性 放性
教 的 与
学 先 开
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具有装 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 训基地为依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够有效 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 的实训项目。
5.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 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 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 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 20%。
6.总分计算:M=∑KiMi,,其中 Ki 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 E 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20
培养,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实习Fra bibliotek关键环节。
教学 建设


选用优秀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 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 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
5

2-1 教学 设计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对比分析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对比分析

师进行精 品课程建设 的指导性意义不言而喻 ,同时 程建设 的针对性 ,有利于体现不 同类型教育的教育 也为评审和管理精 品课程提供了依据。 《 国家精 品课 程评 审指标 》概 述

规律和指导思想 ,促进各类型教育人才培养 的实现 。
二 、2 0 m2 0 0 3 0 6年 《 家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指 标 》 国

流教 学 方 法 、一 流 教 材 、一 流教 学 管 理 等 特 点 的 20 年 的 1 03 号文件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 《
示范性课程 。精 品课程建设是 高等学校教学 质量 与 质量与教 学改 革工 程精 品课 程建 设 工作 的通 知 》 )
教学 改 革工 程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其水 平 和质 量 是衡 ( 教高 Eo3 2 o ]1号) 下 发 ,这 充 分 说 明 了课 程 在 教 量 高等 学校 办学 水平 和教 学 质量 的重 要 标 志 。所 以 , 学质量提高中的突出地位 。白 20 年教育部启动精 03
2 0 年第 2 08 卷
V 12 2 0 o. .0 8
第3 期
北京劳 动保 障职业 学院学报
N . O3
( 6 期) J U N LO E I GV C TO A O L G FL B U N O I LS C r Y G nr N : 总 2 O R A FB U N O A I N LC L E EO A O RA D S C A E UR r eea O6
当强 调 特 色 化 、实 用 化 。事 实 上 ,大 部 分 一 线 教 师 段为 2 0 —20 年 , 《 07 0 8 指标 》对本科类 和高职高专
对精品课程 的理解还停 留在初浅层 面,对如何进行 类课程进行 区分 ,分别规定相应 的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指标 ,评审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
1.评审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0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2006)
目录
一、精品课程评估方案说明
二、评估指标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六年四月
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1] 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进行评价。

[2] 实践教学含社会调查、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高职高专课程适用)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评审时应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着重考虑:(1)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 能很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系统完整,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思想把握准确,教学大纲即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

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3)课程主要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应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并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同时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教学队伍中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并具备一定比例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4)教学条件上,应重点考察实训大纲、教材、学生指导书等教辅材料建设及实训硬件设施条件、实训项目开设等内容,除在数量上要保证实践教学要求,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5)教学方法上,要处理好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要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注重“双语教学”应用;同时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教学效果上,应考察理论和实践环节考核方法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应在考核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考核方式、方法应科学、适用、灵活、多样;考核的重点,除了“三基”内容外要着重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真实反映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平。

平凉医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平凉医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平凉医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一、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精神,以及2007 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课程评审指标制定。

2.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特别是含有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制定。

其他课程可参照执行。

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院校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4.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①内容选取。

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医院或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②教学过程。

专业课程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③教学方法与手段。

鼓励院校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5.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6.总分计算:M乏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 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评审指标内涵。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高职高专、中专)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高职高专、中专)

附件5:2011年自治区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总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标准分值(Mi)评分等级(Ki)A B C D E1 0.8 0.6 0.4 0.2教学队伍16 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教师风范、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轮。

5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励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

5分1-3教学改革与研究教研活动与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校级以上的教学成果或教改项目、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公开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6分教学内容20 分2-1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10分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

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10分教学条件16 分3-1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自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8分3-2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

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上传)

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上传)

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要求 《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 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实 验 实 训 条 件
课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二、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结构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 测点 评审标准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 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 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 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 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 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 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 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003-2006年:5+1 2007年:5+1 2008年:6+1
1.教学队伍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学条件 5.教学效果 特色及政策支持
2003-2006年,本科 与高职高专采用同 一指标,框架没有 变化——“五个一 流”。内涵略有变 化,但总体相同。
1.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与手段 3.教学队伍 4.实践教学 5.教学效果 特色及政策支持
5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 测点 评审标准 分 值
四、 教学 队伍 20分
4-1主 师德、 讲教师 能力与 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 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 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 10 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 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 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二)精品课程网站的总体规划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1.评审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本科、高职)#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本科、高职)#

国家精品课程一、申报条件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

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案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案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案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案。

2.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详见《201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4);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详见《2018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2)。

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 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5.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6. 我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对于2003至2018年的国家精品课程,我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二、申报限额今年计划评审产生69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课程630门,网络教育课程60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案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推荐限额见《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1)与《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5),超额推荐不予受理。

高职高专教育精品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试行).

高职高专教育精品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试行).
9、知识能力素质水平
1、必备知识
0.2
1、近二年学生学业考试效度、信度较高,成绩呈正态分布,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1、学校提供近3年各门课程成绩单、成绩统计分析资料和试卷。
2、学校提供近3年学生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与毕业设计成果。
3、学校提供近3年素质教育工作总结,重点说明学生基本素质的实际情况。
3、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0.3
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正确、构成适当、时间安排合理、计划和大纲吻合、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4、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
1、职业能力训练
0.5
1、训练内容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实训时间累计一般不少于半年,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全部由双师素质教师或兼职教师在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内进行。
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0.2
1、较好地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能满足预期就业岗位的要求。
2、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0.5
2、改革力度大,打破学科体系束缚,进行课程开发有措施、成效显著;建立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和培养目标相吻合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接轨;重点(主干)课程与课程标准明确具体,内容的深广度要求适当:选修课≥130学时,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精品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成效。
2、质量
0.2
2、大多数教师师德高尚,教书育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强,工作效果好,学生满意率高;有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或30%以上专业课教师有教研论文。
3、专业带头人培养
0.3
3、专业带头人具有双师素质、副教授以上职称及硕士以上学位,思想观念先进,学识水平、实践能力、引导能力、执教能力强,有一定的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有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或地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是公开出版教材的主编或主审;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已被列为校级以上学术带头人。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附件:infocenter-jpkc.doc 2005年高等学校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近日已公布。

具体内容包括精品课程评估方案说明和评估指标内涵。

该评估指标体系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而制定。

其所指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估的的要求,应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评审体系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

厅高教处2005-07-13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5)目录一、精品课程评估方案说明〃〃〃〃〃〃〃〃〃〃〃〃〃〃〃〃〃〃〃〃2二、评估指标内涵〃〃〃〃〃〃〃〃〃〃〃〃〃〃〃〃〃〃〃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OO五年七月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2013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

2013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

附件6:2013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一、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

2.评审对象为已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且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完成转型升级的高职课程;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评审,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参照执行。

3.评审依据为《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高职)、网络课程及其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运行监控统计数据。

4.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包括否决性指标、评分指标和专家评审意见三部分。

5.否决性指标包括6项否决情况,评审对象出现任一情况,即判定为不合格,记为“0”分,不再进行评分;评分指标总分计算:M =∑K i M j,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j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专家评审意见为对评审对象的总体评价。

二、评审指标1.否决性指标(1)不是国家精品课程,或虽是国家精品课程但未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近三年课程负责人未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3)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及其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4)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导向性或严重的科学性等问题;(5)存在严重知识产权争议;(6)申报材料造假。

注:如评审专家判定评审对象存在以上情形,须写明具体情况及出处。

2.评分指标及内涵注:(1)课程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拓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汇总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解析(20100124).ppt

汇总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解析(20100124).ppt
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
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 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
10分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
1-2课 理念与 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 6
程设计 思路 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
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演示课件
学以 四、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致用
一级 二级 主要观
评审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点
工学结合
演示课件
学以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致用
2.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一门课程的建设,要从专业的整体改革角度考虑,也 就是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要从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角度整体思考。




队 伍
课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演示课件
学以 三、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结构
致用
序号
一级指标
一 课程设置(为什么?Why?) 二 教学内容(教什么?What?)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怎么教?Ways?) 四 教学队伍(由谁教?Who?) 五 实践条件(在哪教?Where?) 六 教学效果(效果如何?How?)
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工作任务和 工作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组织相应的教学 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课程建设的水平。
演示课件
学以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致用
3.围绕课程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条件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指标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指标
11分
设计课程要注重在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高职:基础理论教学应体现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验课程
内容设计
设计理念先进,课程目标明确,实践教学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职业性(高职)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
3-2
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中应用新技术;教师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因材施教,改革效果明显。
8
教学应用新技术,实行讨论式、案例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应有举证材料。
2-2
教学
内容
组织
与安

教学内容
安排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8分
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安排合理;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及采取的解决办法适应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
高职:要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知道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8
高职: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训)。




15

4-1
教材
及相
关资

教材选用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

关于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评审的相关要求

关于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评审的相关要求

关于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评审的相关要求关于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评审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申报条件: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此外,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2. 申报限额:对于具体的申报限额,需参考当年的评审文件或者通知。

3. 申报办法:一般来说,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指定日期前完成相关申报工作。

4. 评审指标: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

5. 复核要求:国家精品课程一旦获得批准,将受到定期复核的监管。

根据复核情况,可能会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要求和标准可能因年份和具体政策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当年教育部发布的官方文件或通知获取准确信息。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解析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解析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解析作者:李晓华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推进高职教育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内涵建设工程之一。

对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科学解读,既有利于把握精品课程的建设指向,也是确保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62—03一、背景分析自2003年,我国高校开展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所谓精品课程是要求具备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征的示范性课程。

2006年教育部又启动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可归纳为八个方面:①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②通过把“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能力培养;③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④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⑤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⑥侧重教学者的“双师”结构,提高专兼结合的相关专业团队建设;⑦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⑧推进产研结合,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对上述八个方面建设目标的落实,成为高职教师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解读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共分六个大项,是我们建设精品课程、评审精品课程所必须遵循的依据.精品课程建设申请表的填写、网站页面的设计,都离不开这个指标体系所框定的内容.(一)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之统领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来开设一门课程,下含两个二级建设指标,即课程的定位和课程设计。

课程定位的关键是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评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对课程的性质归定为“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培养,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
节。
教学 建设


选用优秀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 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 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
5

2-1 教学 设计
教 与 计
学 教
理 学
念 设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 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探索 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 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2007 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同 时兼顾职业化特色鲜明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课 程,特别是含有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制定。其他课程可参照执行。
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高职高专 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 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 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 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 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5.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 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 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 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 20%。
6.总分计算:M=∑KiMi,,其中 Ki 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 E 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3
5-4
学生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
实践 学生 活动 实践效果
用价值。有对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证书获 取率高、质量好。
5
评价
专家依据《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1中 特色 所报特色和创新点打分
80
及政
策支
持 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
20
4.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 向:①内容选取。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 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 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 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②教学过程。专业课程要特别重 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 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 作的一致性。③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 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 理设计。
承担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有 教 学 成 果 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或获得过相应教学奖 与实践 励。教学改革有创意,通过对外技术服务与
合作,促进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效明显。
3

实 践
4-1 实践 教学 条件
实践 环境 进性 放性
教 的 与
学 先 开
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具有装 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 训基地为依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够有效 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 的实训项目。
10
教 学 方 法
2-2 教学 方法
多 方 用
种 法
教 的
学 使
能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 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 思考与实践;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职业 能力发展。
9
与 手 段
2-3 教学 手段
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 信 息 技 术 动开展,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 的应用 拟工艺、虚拟实验等现代技术手段,取得实
5
力。
3-2
15 分
教学 队伍 结构 及整 体素
“双师型” 结构、专兼 职比例及 整体素质
教学团队具有合理的知识、年龄结构。专任 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专业教师中 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均较合理。 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教学团队的教 师专业素质较高。
7

3-3 教学 改革 与实 践
效。
3
25 分
2-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资源 建设、网络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 教 学 硬 件 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积 环 境 和 软 极作用。 件资源
3

主讲教师师德好、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及
教 学 队 伍
3-1 主讲 教师
教师风范、 教学和专 业技能水 平
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 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 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能力强,教学特色突出,专业技能水平 高。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企业经历和行业影响
及校 内督
及 导
校 组
内 评
督 价
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
3
导组 和声誉
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五 5-2教录像 资料
课堂实录
学 评价
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善于 设计情景,启迪学生思考、联想。实践教学 设计合理,效果好。
4
效 果 15 分
5-3 学生 评教
学生评价 意见
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
国 家 精 品 课 程 评审指标
( 高职高专,2007 )
一、评审指标说明 二、评审指标内涵
二○○七年四月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 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 精神制定。
二、评审指标内涵
一 级 二级 指 指标 标
一 1-1
教 学
课程 内容


1-2
25 教材
分 及相
关资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评价等级(Ki)
分值 (Mi)
A
BCDE
1.00.80.60.40.2
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
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
内 与 排
容 组
设 织
计 安
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能够体现职 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专业课 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 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
8
教 学 20 分
4-2 实践 教学 内容
实 与 践 养
践 学 能
活 生 力
动 实 培
系统考虑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 用,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设计和更 新教学实训项目,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 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12
5-1
同行 校 外 专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