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文·入景·入

合集下载

带入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

带入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

带入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带入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带入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带入字的词语加入收入入迷出入介入输入入伍陷入侵入入世投入入口深入入侵入殓入赘入定入戏入股入学带入字的成语先入为主单刀直入想入非非入乡随俗长驱直入引人入胜鱼贯而入酣然入梦鞭辟入里病入膏肓入不敷出出神入化格格不入入木三分带入字的成语解释先入为主[xiān rù wéi zhǔ]先看到一种情况或先听了一种意见,形成成见,后来就不再考虑情况变化或听取另外的意见。

《汉书·息夫躬传》:“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单刀直入[dān dāo zhí rù]《景德传灯录》卷一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

” 原来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

后多用来比喻直截了当。

想入非非[xiǎng rù fēi fēi]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入乡随俗[rù xiāng suí sú]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

也说入乡随乡、随乡入乡。

长驱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

形容进军的顺利。

驱:快跑。

鱼贯而入[yú guàn ér rù]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引人入胜[yǐn rén rù shèng]《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着)胜地。

” 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

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

胜:胜地,胜境。

酣然入梦[hān rán rù mèng]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如梦令-(2)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如梦令-(2)

入文·入画·入情——《如梦令》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经历,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而且通过学习,要能够体会词的内容和意境,并把词中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此外,要能感悟词人的沉醉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初读全词,感知内容;胖读全词,感悟画面;瘦读全词,升华诗情;欣赏歌曲,吟诵全词”这一思路进行教学。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起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有节奏地通读全词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词的大致内容,“入文”;其次,通过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入画”,再把想象到的具体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指导朗读出画面感;接着,紧扣住词眼“醉”字,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补充资料从文字背后深入体悟到词人的思想情感,引领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达到“入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工具书和插图了解词的内容;能依托文本、视频和图片走进词的画面,感悟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词的内容、想象词中的情景,体悟作者沉醉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词,背诵全词。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把词中的画面描绘出来,感悟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作者1、师:在八百多年前的山东济南,有位著名的才女,她叫李清照,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预习,了解她多少呢,来介绍介绍。

写景诗(精选60篇)

写景诗(精选60篇)

写景诗(精选60篇) 写景诗(精选60篇) 写景诗精选(一):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丽春》唐·杜甫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12、《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春水》唐·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15、《洛桥晚望》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16、《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让我们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解题入文,走近作者1.“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2.赤壁怀古:题目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3.走近作者1.旷世奇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创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lěi)、晁(cháo)补之。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

以笑映悲,很不错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众里寻他千百度全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往阴暗处寻找我们心中的她,却总不见其影踪,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犹可追忆,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

一个“已”字,可怕至极。

若非当初年少无知,何至如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

很多时候,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谴责“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

与其两个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

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永远是这样,人的心啊,看过辽阔的大海,就看不上寻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过巫山的.云,就不觉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

所以其实不要太早遇见好男人/好女人,因为万一捉不住他/她,你会一辈子都活在这句诗句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哪怕是苏轼那样的豪迈男儿,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剩感伤。

弄清材料·素材·题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弄清材料·素材·题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材料·素材·题材】要弄清材料·素材·题材三者之间的
关系与区别
〖材料〗 :凡是可以用来作为文章内容的人、事、物、景,就
是写作材料。
〖素材〗 :是指未经过作者加工、尚未提炼的原始材料(生活
中的人、事、物、景),它们是感性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叫素材。
〖题材〗:是指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对表现主题有用的、写
一,什么叫联想法?
联想法,就是由眼前的一景一物,想到与它有关的的其他事物; 由事物的现在,想到它的过去;由事物的特点,想到它的精神;由一种 事物,悟出一个道理。在此基础上,对想到的材料加以提炼加工。这就
教我学织布。至今,我依旧坚持缝缝补补的好家风。
1953年秋,我走出穷山沟,到锦州师范学校去报到。行前,妈妈给我一个
针线包,里面包有大小钢针,还有黑、白、蓝等各种自已纺的棉线,经过土法
染成了各种颜色;用嫂子亲手织的一块一尺见方的麻花布做包皮,在布的一角
上缝着细长的一个小布条做带,带的顶端又缝上一个四方孔的旧铜钱。妈妈耐心 地教我这些针线都怎么用?妈妈还亲自给我做一次包包的演示:先把针线放在包 皮的中心,再掀起包带的对角将所带之物盖好,再把布的左右两角相继提起包裹 好,最后将带上的铜币掖入包带里。直到我把针线包,放进我携带衣物的大包里,
以特殊意义,并使之成为有个性、有灵魂、有感情、有行动的完美的典型。它既 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又颇似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三、例文:笔者《放水的故事》 【选材方法·运用】笔者用截取法选材,写出《团长·处长·唐
僧》
南山管理区24居民委,有一位71岁老人叫韩清。他身材高大,面带笑 容,走起路来比小伙子还要快上几分。老韩生来好“乐”,是“乐”支撑他 “走南闯北”渡过了43年的军旅生涯;又是“乐”伴随他欢度晚年的幸福生 活。(人物描写开头,倒叙手法)

【精选】短到极致、美到心碎的50首五言绝句诗

【精选】短到极致、美到心碎的50首五言绝句诗

【精选】短到极致、美到心碎的50首五言绝句诗0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0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03《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04《秋日湖上》唐·薛莹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

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所有忧愁,皆从心来。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往事不可追,与其感伤,不如珍惜。

眼下的时光,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年华。

唯有心境洒脱,真正让心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执着迷恋,才能领悟别人无法感受的风景。

故乡,是灵魂的根,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

06《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清照词:《添字丑奴儿·芭蕉》精选

李清照词:《添字丑奴儿·芭蕉》精选

添字丑奴儿·芭蕉宋·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丑奴儿·芭蕉?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

这首咏物词不仅准确地勾勒出芭蕉的本质特性,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词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描绘芭蕉的形象,上阕从视觉入手,芭蕉的树阴遮满中庭,叶片舒展,蕉心卷缩,特别是「舒卷有余情」一句,采用移情的手法,把词人的「余情」注入到芭蕉的形象之中。

下阕从听觉入手,夜雨打在芭蕉上,声声入耳,使本来就辗转不眠的词人更加愁伤。

「不惯起来听」,这种「不惯」不止是水土气候的不惯,更是词人亡国亡夫之感的写照。

宋词名句“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就是出自?添字丑奴儿·芭蕉?这首词。

①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词两用,舒,以状蕉叶;卷,以状蕉心。

且卷,有通“婘〞之训,谓好貌。

②馀清:此据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和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此首断句亦从吴著。

“馀清〞,今本多作“馀情〞,“情〞字在此其意似欠当,因此词上片旨在咏物并非简单的拟人之法。

馀清,意谓蕉叶舒卷;蕉心贻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视“清〞字为“情〞字的谐音,其意似胜于径用“馀情〞二字。

③霖霪:本为久雨,此处指接连不断的雨声。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更多宋词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李清照的词全集栏目。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古诗教学,既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七年级学生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过程。

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一)观沧海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g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aī),歌以咏志。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十首。

(五)【龟虽寿·步出夏门行】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音:黍(shǔ),斜(xiá)。

(七)【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泊秦淮】(唐)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体会意境感悟古诗词的魅力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深深积淀的体现。

三升四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知识点

三升四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知识点

三升四年级暑假预习『四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知识点』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唐]韩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容光焕发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三升四年级暑假预习『四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知识点』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唐]韩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带景字的诗句(精选80句)

带景字的诗句(精选80句)

带景字的诗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带景字的诗句(精选8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宋·文天祥《金陵驿二首》2、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宋·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3、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宋·孙洙《河满子·秋怨》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唐·白居易《早冬》5、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南北朝·谢灵运《登江中孤屿》6、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宋·孔平仲《寄内》7、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清·郑板桥《沁园春·恨》8、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9、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宋·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10、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唐·麻温其《登岳阳楼》11、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唐·薛能《黄河》12、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唐·崔涂《春夕》13、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魏晋·曹植《名都篇》14、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宋·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1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王维《鹿柴》16、秋林对斜日,光景自相薄——唐·陆龟蒙《美人》17、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明·朱栴《青杏儿·秋》1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19、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20、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21、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唐·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窦时判度支案)》22、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宋·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23、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唐·李白《九日》24、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唐·雍陶《送蜀客》25、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唐·陈陶《游子吟》26、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唐·李商隐《景阳井》27、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唐·吕岩《七言》2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唐·杜甫《阁夜》29、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明·于谦《北风吹》30、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宋·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31、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宋·柳永《戚氏·晚秋天》32、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33、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宋·陈人杰《沁园春·石城之胜》34、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35、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36、须知此景,古今无价——宋·柳永《二郎神·炎光谢》37、百年光景百年心——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著处》38、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宋·王沂孙《眉妩·新月》39、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宋·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40、望楚与堂,景山与京——先秦·佚名《定之方中》4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2、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43、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4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45、前欢入望盈千恨,胜景牵心非一途——唐·韩偓《村居》46、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唐·韩愈《新竹》47、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唐·韦应物《月夜》48、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唐·崔颢《入若耶溪》49、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50、可是洞中无好景,为怜天下有众生——唐·吕岩《七言》51、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唐·司空图《秋景》52、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唐·薛能《桃花》53、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54、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宋·柳永《临江仙引·渡口》55、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56、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宋·杜安世《卜算子·深院花铺地》57、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唐·魏承班《木兰花·小芙蓉》58、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宋·柳永《戚氏·晚秋天》59、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冬景》60、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先秦·佚名《楚茨》61、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唐·杜甫《寄韩谏议/寄韩谏议注》62、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唐·李商隐《碧城三首》6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64、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65、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66、咫尺洞房仙景在,莫随波浪没光阴——唐·吕岩《七言》67、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唐·李珣《渔歌子·楚山青》68、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唐·罗隐《咏月》69、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宋·黄庭坚《秋怀二首》70、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唐·李咸用《咏柳》71、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72、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近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73、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南北朝·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74、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唐·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75、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76、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唐·吕洞宾《忆江南·淮南法》77、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78、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先秦·佚名《旱麓》79、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宋·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80、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带景字的诗句

带景字的诗句

带景字的诗句导读:本文是关于带景字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宋·文天祥《金陵驿二首》2、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宋·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3、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宋·孙洙《河满子·秋怨》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唐·白居易《早冬》5、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南北朝·谢灵运《登江中孤屿》6、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宋·孔平仲《寄内》7、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清·郑板桥《沁园春·恨》8、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9、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宋·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10、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唐·麻温其《登岳阳楼》11、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唐·薛能《黄河》12、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唐·崔涂《春夕》13、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魏晋·曹植《名都篇》14、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宋·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1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王维《鹿柴》16、秋林对斜日,光景自相薄——唐·陆龟蒙《美人》17、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明·朱栴《青杏儿·秋》1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19、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20、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21、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唐·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窦时判度支案)》22、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宋·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23、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唐·李白《九日》24、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唐·雍陶《送蜀客》25、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唐·陈陶《游子吟》26、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唐·李商隐《景阳井》27、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唐·吕岩《七言》2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唐·杜甫《阁夜》29、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明·于谦《北风吹》30、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宋·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31、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宋·柳永《戚氏·晚秋天》32、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33、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宋·陈人杰《沁园春·石城之胜》34、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35、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36、须知此景,古今无价——宋·柳永《二郎神·炎光谢》37、百年光景百年心——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著处》38、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宋·王沂孙《眉妩·新月》39、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宋·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40、望楚与堂,景山与京——先秦·佚名《定之方中》4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2、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43、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4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45、前欢入望盈千恨,胜景牵心非一途——唐·韩偓《村居》46、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唐·韩愈《新竹》47、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唐·韦应物《月夜》48、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唐·崔颢《入若耶溪》49、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50、可是洞中无好景,为怜天下有众生——唐·吕岩《七言》51、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唐·司空图《秋景》52、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唐·薛能《桃花》53、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54、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宋·柳永《临江仙引·渡口》55、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56、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宋·杜安世《卜算子·深院花铺地》57、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金·元好问《台山杂咏》58、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宋·柳永《戚氏·晚秋天》59、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冬景》60、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先秦·佚名《楚茨》61、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唐·杜甫《寄韩谏议/寄韩谏议注》62、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唐·李商隐《碧城三首》6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64、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65、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66、咫尺洞房仙景在,莫随波浪没光阴——唐·吕岩《七言》67、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唐·李珣《渔歌子·楚山青》68、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唐·罗隐《咏月》69、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宋·黄庭坚《秋怀二首》70、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唐·李咸用《咏柳》71、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72、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近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73、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南北朝·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74、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唐·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75、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76、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唐·吕洞宾《忆江南·淮南法》77、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78、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先秦·佚名《旱麓》79、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宋·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80、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81、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唐·魏承班《木兰花·小芙蓉》82、真宰偏饶丽景家,当春盘出带根霞——唐·章孝标《刘侍中宅盘花紫蔷薇》83、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唐·张九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他的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山景。

山中空寂无人,只听到偶尔传来的人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境开阔,语言简练,给人一种深远的意境。

第三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穿过深林,照在青苔上的景象。

这一景象,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即追求自然、宁静、和谐的生活。

在艺术手法上,王维的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同时,他的语言简洁,意象鲜明,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作文写景五法

作文写景五法

作文写景五法作者:石铁权来源:《学生之友·最作文》2015年第12期“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婉几句好音。

”我们生活的时代,多么美好。

美在青山,美在河流。

红艳艳的花,绿茵茵的草,春天播种的歌,秋天收获的画,这些美,愉悦人的眼目,滋润人的心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学的芳草地,去观察、感受、体味、表达、抒发。

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未提笔先发愁,总会感到茫然一片,苦于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无话可说。

鉴于此,本文从写景角度谈谈作文中的写景五法。

一、善于概括,大处着眼眼界宽天之无垠,地之无边,山之博大,水之缠绵。

人处于瑰丽的自然山水之中,怎会没有景色可以入文呢?语文老师,就像一名善良而睿智的老船长,在合适的时间,领着学生去踏一段青,登几处山,趟几条河,灵感自然泻于笔端。

试想,春风拂面的感觉,在教室里能想象出来吗?浪花抚摸小腿的感觉,谁又能用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呢?带领着学生,去生活的深处,去慢慢咀嚼,去细细感受,学生的眼界自然会大大拓宽。

请看学生观后的习作:“蓝天的花园里,上帝多姿多彩的鲜花尽情地呈现着仙姿和雅态。

云花的手帕下,大山柔和的线条与上帝的花朵显得那样亲昵……”二、精于分层,条理清晰文清雅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可以包罗万象,尽收眼底,但落于笔尖的智慧,却需要细心梳理,耐心甄别,使笔下的景色疏朗有致而不是杂乱无章。

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出层次,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艳到浅等。

三、巧妙对比,笔下色彩自分明写作中,对比形成反差,对比产生效果,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的作文,应该明确引导学生注意写景中巧妙使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强弱对比,清浊对比等。

四、形象合理,笔下精致自玲珑天之舒展,自有云之优雅;山之磅礴,自有花之娇媚。

其实本物之颜,自有作者之想象,才更多彩;本物之色,经作者思维提炼,才更感人。

如大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火烧云的描绘和刻画,已经成了众人成诵的名篇。

返景入深林全诗朗诵

返景入深林全诗朗诵

返景入深林全诗朗诵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字词解释1. 鹿柴(zhài)- “柴”通“寨”,栅栏。

这里是指王维在辋川别业(王维的别墅)的胜景之一。

2. 空山- 幽静的山。

诗中描绘的山中空旷寂静。

3. 但闻- 只听到。

“但”表示只、仅。

4. 返景(yǐng)- 夕阳返照的光。

“景”通“影”。

二、诗句赏析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这两句诗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来描写空山的寂静。

山中空旷,看不见人的踪迹,却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这种“不见人”与“闻人语响”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因为如果是在喧闹的环境中,人的身影是很容易被看到的,而在这里,只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人,就好像声音是从空旷的山林深处幽幽传来,给人一种神秘而寂静的感觉。

2.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夕阳的余晖映入幽深的树林,又映照在青苔之上。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幽冷的画面。

夕阳的光线是微弱的,它穿过茂密的树林,最后洒落在青苔上。

青苔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本身就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而夕阳的余晖照在青苔上,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冷的氛围。

同时,这也反映出深林的幽深,阳光只能在即将消逝的时候才勉强照进来。

三、朗诵指导1. 节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语调- 前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要读得空旷、悠远,“不见人”语调稍低,“但闻人语响”中的“但闻”要轻读,“人语响”可以稍微拖长音,表现出声音在空山中的回荡。

- 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读得轻柔,因为是夕阳的余晖,“入深林”要连读,体现出光线进入树林的动态感,“复照”要稍作停顿,“青苔上”读得低沉而缓慢,表现出那种静谧、幽冷的氛围。

入境·感知·品悟·化用——初中生“化诗入文”的写作技巧与实施策略

入境·感知·品悟·化用——初中生“化诗入文”的写作技巧与实施策略

摘要: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重点,让初中生掌握“化诗入文”的写作能力,可以为学生后期的写作发展与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初中语文写作教师应从入境、感知、品悟三大方面着手,创新写作教学方式,开展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有效培养,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入境;感知;品悟;化用诗歌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对我国劳动人民生活与历史一种特殊呈现方式。

而为使初中生能够真正学好诗歌,运用于写作,初中语文教师应通过诗歌教学,创新对学生的写作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诗歌学习中,将所学的知识与感知的情感,化入到自己的语文写作之中,促使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通过入境·感知·品悟·化用开展初中写作教学的意义写作无疑是占据着初中生语文考试成绩的重要一项,而要让初中生真正学好语文写作,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与文学知识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优美而具有深意的作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加快学生语文发展的步伐。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与现实教育意义。

但是如若教师直接单向灌输初中生学习诗歌写作技巧,学生较为容易产生对写作的抵触学习心理。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入境·感知·品悟·化用开展初中写作,帮助初中生“化诗入文”,使学生既能深化对诗歌的理解,还能将诗歌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写作能力,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长远发展。

因此,通过入境·感知·品悟·化用,开展初中写作教学,对于初中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入境·感知·品悟·化用———初中生“化诗入文”的写作技巧与实施策略(一)入境———创设情境,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

在运用诗歌开展对初中生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诗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谜语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诗歌写作情境,让初中生能够被教师的谜语所吸引,快速地进入诗歌阅读学习状态,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与掌握。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

十首描写风景的古诗词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2、《四时》春水满四泽,
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
冬岭秀寒松。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3、《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5、《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6、《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7、《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8、《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9、《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10、《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文·入景·入
————————————————————————————————作者:————————————————————————————————日期:
入文·入景·入情-中学语文论文
入文·入景·入情
陈静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深厚,极具韵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古诗启蒙学生心智的做法由来已久,小学教材每一册中一般都会编排二至四首古诗。

高质量地教学这些古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天地,领略古人语言的无穷奥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础,古诗更是如此。

无法想象,寥寥数十字都不能念通的学生如何深入诗境!教学一首新诗时,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入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上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把诗读通读畅,自读,指名读、范读、分组读、齐读,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反复训练。

遇到难读、难写字及停顿容易失误处、语调把握不准处要给以重点指导。

如《峨嵋山月歌》,诗题的停顿容易出现分歧,教师先别忙下结论,听听各种读法,再带领学生读读全诗,看看画面,就不难让学生知道,诗中描绘的主要是峨嵋山的月亮,比较之下,“峨嵋山—月‖歌”的读法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指导朗读诗题这一环节中,学生便不知不觉入了文。

再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生字,学生易误读成“凝”,可通过“疑”和“凝”的字义辨析,明白作者李白为气势宏大的庐山瀑布心折,竟怀疑瀑布不是人间奇观,而是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学生在学习生字“疑”的同时,也初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古诗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学生在入文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古诗的音律美、节奏美。

古人写作诗歌时很注意推敲,语言十分凝练、优美、传神,学生在诵读中也可以学习锤炼文字、优化语言、积淀语感。

二.入景———于细节处见真章
纵观小学阶段,古诗多不忘写景,或浓墨重彩,或清淡自然,或细细描摹,或粗略写意,不尽相同。

对诗中所写的景进行深入探知,勾勒、还原、想象诗人眼中、心中的景,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入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句内容,体察诗人的心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教学杜甫所写的《绝句》时,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去绘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两只体态娇小、叫声委婉的黄鹂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翠绿如碧玉般的柳枝间欢快地跳跃,一行有着芭蕾舞演员那样修长身形的白鹭向着蔚蓝的天空飞去,“欲与天公试比高”。

诗人向窗外望去,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白雪在阳光下闪着点点金光,耀人眼目,这样的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

微风轻拂,柳条挠起了小河的痒痒,小河情不自禁,虽然身躯承载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来的大船有点沉重,但脸庞上还是漾开了一个个笑涡。

这幅画面中,黄、绿、白、青等色相映成趣,积雪、船只的静谧更衬托出黄鹂、白鹭的活泼,整幅画面层次井然,色调明快。

教学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诗中的景象,学生在这些有趣的环节中逐渐入景,体会到了杜甫当时喜悦、愉快的心情。

再如《江雪》这首诗,学生入景后,不难从飞鸟绝迹、孤舟独钓的画面想象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凄凉。

“景”入心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更深入、准确,也为下一步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心灵相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入情———心灵的对话与碰撞
古人写诗并非无病呻吟,而是要借景抒情或言志。

西汉学者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诗人“情动而辞发”,以致灵动的诗句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浓烈,或绵长。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与诗人的情感共振,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教学《春日偶成》这首古诗时,我带领学生畅想了美丽的春景后,学生也和程颢一样,被美丽的春色陶醉,不知不觉走进了古诗所描述的境界。

此时,我对作者程颢的情况作了一番简单的介绍: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是理学的奠基者,与其弟程颐被世人并称为“二程”,作为一个理学家,他不像大多数的文人学者那样,多愁善感,无病也呻吟,他的诗作不少都是申述理学宗旨,透着一股严肃。

见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趁机抛出了一个疑问:一向严肃的程颢怎么写出了如此闲适的文字呢?学生经过一番思维的碰撞后一致认定:春景太美了,游兴正浓的程颢太快乐了,他的情感就如沸腾的火山岩浆必须找到喷发口一样,由不得自己,此时宣泄于文字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在这番质疑后,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懂得了程颢,懂得了他“偷闲学少年”的痴狂,从而“识得其乐”。

总之,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精心引领,因景解情,披文入境,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美好境界。

陈静,教师,现居江苏靖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