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16.陈涉世家

一、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歌颂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二、复习要点

1.既然是写陈涉,为何开头并举吴广的籍贯、表字?

答:体现吴广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暗示吴广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

2.本文写起义,为何从陈胜的小时候写起?

答:本段叙述陈胜青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表明其不甘贫穷,勇于反抗,想要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为下文领导起义作了铺垫或埋下伏笔。

3.(1)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②_(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2)提出的起义口号是:__(自称扶苏、项燕)

(3)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

4、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1)先提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2)再提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复仇火焰。

5、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做王的舆论,主要作用是‘威众’”。

6.第3段开头交代了几个场面?分别是何用意?

开头交代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这三个场面。

7.第三段后半部分哪些词语体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之大。

8.陈涉是怎样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17桃花源记

一、中心思想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二、复习要点

1.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一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景”,为下文桃花源的美好生活作了铺垫。

2.第二段中,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美在什么地方?

自然环境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社会环境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精神面貌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民风美: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作者对桃花源优美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作者把桃花源写得如此幽静、美好,是为了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5.为何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叹惋?

答: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的历史。桃花源人为社会的黑暗、动荡叹惋,为桃花源外百姓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6.文中哪里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未果,寻病终”。

7.怎样理解“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句话?

答:这句话表面写桃花源的神秘,实际上作者是在暗示桃花源本来就是虚构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精神寄托。

8.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画蛇添足?为什么?

不是。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

9.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不存在,为什么还要写呢?

答: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心愿;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否定。

10.作者在文中寄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寄托了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18与朱元思书

一、中心思想

本文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秀美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要点

1请说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自由自在,游兴正浓,暗写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热爱与赞美大自然②淡泊名利,厌倦官场政治③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

3请简要回答文中写山中的声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以动衬静,突出山幽静的特点(动静互现,形声兼备)

4.本文与《三峡》都写到了猿声,请举例说明他们的作用相同吗?

本文:猿则百叫无绝《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不同,本文写猿声是为了反衬山间的幽静美好,《三峡》写猿声则是为了渲染萧条凄凉的秋天三峡特点。

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答:作者从水的清澈和湍急两个特点来描写水。描写水的清澈,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从正面描写水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通过从侧面描写游鱼细石来反衬水的清澈。描写水的湍急,运用比较和比喻的方法来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把急流和箭作比较,把急流比作奔马,从而突出水的快急。

19.捕蛇者说

一、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复习要点

1、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异蛇之毒”?

答:用蛇之毒,但永州人和蒋氏冒着生命争着去捕,来衬托赋税之重,比毒蛇还要厉害。2、文中蒋氏自述“未若复我赋不幸之甚也”,从哪些方面与乡邻们进行对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