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5 必修2

合集下载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学历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学历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知识回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形态和性质千差万别。

比如,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而水在常温下是液态,氧气是气态。

这些不同的性质都与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密切相关。

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那么,当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或物质时,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

三、新知识讲解(一)化学键1、离子键当活泼的金属原子(如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如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例如,氯化钠(NaCl)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

2、共价键在非金属原子之间,由于它们都有获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所以它们会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在非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均匀分布。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一般较低,有些在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

例如,氢气(H₂)中的氢原子之间就是通过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的,而氯化氢(HCl)中的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则是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的。

3、金属键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形成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它们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结合。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这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二)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也称为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教案: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2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

教案: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2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

一、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离子键1课时;共价键1课时;分子间作用力0.5课时;练习讲评1.5课时。

二、离子键(1课时)(一)教学重难点1.离子键概念及其形成过程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二)教学过程引言]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原子的结构。

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小结]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进行组合,有的不能,这说明在能组合的原子和原子之间,一定有某种作用的存在,才能使原子和原子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和新的物质。

而原子和原子组合时,相邻的原子之间所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我们又称其为化学键,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板书]一、化学键1.化学键的概念[讲述]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

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2.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二、离子键[引入]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还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

[提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举例说明。

[演示实验5—4]钠在氯气中燃烧。

(ppt:2)(请一位同学描述实验现象)现象:钠在加热的情况融成一个小球,当把盛有黄绿色气体的集气瓶扣于预热过的钠上方时,钠剧烈燃烧,瓶中出现大量白烟,原来的黄绿色逐渐消失[学生活动]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Na+Cl2[思考]要想知道究竟,我们必须从氯原子和钠原子的结构上入手分析。

在《化学2》中我们学习过关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问题,有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有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那么,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哪种原子得到电子,哪种原子失去电子呢?请大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投影](ppt:3)氯化钠的形成:要求学生填写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达到稳定结构的途径。

注:表中画“▲”在开始讲解前为白内容。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一课时离子键[课标要求]1.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

2.知道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3.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了解“3个”概念:(1)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离子键: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3)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2.知道“3个一定”:(1)稀有气体一定无化学键;(2)只要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会书写“3个电子式”: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1.化学键(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特别提醒] 并不是任何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就不存在化学键。

2.离子键(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Na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通过如图所示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NaCl。

(2)离子键①概念: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离子和阳离子。

②实质:静电作用。

这种静电作用不只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③成键条件:④成键原因: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离子化合物(1)概念: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2)常见类型:①强碱:如NaOH、KOH等。

②大多数盐:如NaCl、K2SO4等。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等。

1.是否所有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离子键?提示:不一定;如AlCl3中不存在离子键。

2.是否只有非金属元素都不能形成离子键?提示:不一定;如NH4Cl晶体中,NH+4与Cl-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离子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键、离子键,掌握离子化合物,能用电子式表示各种微粒,并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难点:判断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写法、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之前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种元素,这么多元素组成了不同的物质。

那么元素的原子之间是通过什么作用去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经过科学家的长期努力从而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各种原子或离子通过化学键彼此结合形成物质。

那么什么是化学键?1、化学键定义: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参照教材上的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钠原子失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电子形成氯离子。

钠离子与氯离子不断地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

从该过程可归纳离子键定义。

2、离子键定义:使带有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成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成键元素: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元素(ⅠA族ⅡA族)与活泼非金属元素(ⅥA族ⅦA族)易形成离子键。

注意:不是所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都可以形成离子键,例如AlCl3 中无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NH4Cl中阴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定义: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离子化合物: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绝大多数盐(包括铵盐,除AlCl3)注意:只要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电子式用“.”或“×”来表示最外层电子原子:Na Mg Al Si P S Cl Ar (写其原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Na﹢Mg2﹢Al3﹢简单阴离子:S2﹣Cl﹣(写其电子式),强调最外层电子、中括号、电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说课稿-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说课稿-新版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专题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手,介绍了元素周期律,引入到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要求学生从微观结构层次上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本单元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前一单元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学生的知识水平仍旧局限在单个微粒或单种元素的层面上,这一单元正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原子是怎么样构成物质的,了解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以便为下一单元学习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多样性而打好基础。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是基本的、重要的化学理论知识,它将贯穿于整个化学的课程之中,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后续学习,也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化学自学能力。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理解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⑵理解共价键的概念,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⑶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⑷能利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和物质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对通过学习化学键形成过程,培养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⑵通过学习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培养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⑵培养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学习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概念。

学习难点:判别化学键的类型,以及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

【教学展开分析】一、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并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已经接触了较多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因此,本单元内容实际上是对已学的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总结、归纳,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5.2.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5.2.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 对于优秀层学生,采用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深度。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电荷、分子等角色,通过模拟实验和互动表演,亲身体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实验:安排一系列关于电荷间、分子间以及磁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 5.2.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2节“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该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随堂练习中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2. 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相互作用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静电现象、磁铁吸附等。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
3.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PPT)(苏教版必修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PPT)(苏教版必修2)

人类已发现的元素仅100多种,而 这些种类有限的元素却构成数千万种 不同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
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同 一种物质吗?
碳元素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
金刚石 原子结构 颜色状态
石墨
无色透明,光彩夺目, 黑色,有金属光泽,不 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正八面体晶体
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课时安排建议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硬度 熔点 导电性
用途
天然、最硬物质
最软矿物之一
很高 不导电
装饰品 切割玻璃、大理石 钻探机钻头
很高 导电
铅笔芯 H.B 电极 坩埚
金刚石、石墨的用途:
思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不一样?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碳原子排列结构的不同引起的
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 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对比
化学式 通常状态 气味 固 沸 熔 态 点 点 O3 淡蓝色气体 刺激性臭味 紫黑色 -112.4℃ -251℃
O2
无色气体 无味 雪花状淡蓝色 -183℃ -218℃
化学性质
臭氧比氧气活泼
放电
3O2 == 2O3
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
同素异形体 定义 研究对象 常见实例
(3)晶体类型仅从构成晶体的微粒、微粒间 作用力的类型和晶体的某些特性作比较,使 学生认识微观结构与 物质多样性的关系。 (4)注意直观教学,运用结构模型和多媒 体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共价键 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 想象能力。 (5)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引导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5.2.1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5.2.1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从而理解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形成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证据推理: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和已知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得出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类型及作用特点。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如物质的溶解、沸点等,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将加强对学生实验步骤和操作细节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实验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对化学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为后续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设计,以符合新教程的要求。
(4)案例分析:提供几个与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相关的实际案例,如药物设计、材料制备等,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基本概念、类型及作用特点,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组织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加深对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必修2专题一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子键教案

必修2专题一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子键教案

必修2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子键教案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二章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化学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节。

?查阅资料了解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二、教学课题知识目标:1、认识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2、通过交流讨论,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及离子化合物。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比较类比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观看多媒体视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本课内容在学生对微粒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主要《探究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尤其是对化学键的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深刻理解“静电作用的”内涵。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把微观的物质给形象化。

教学重难点:1、化学键的含义 2、离子键的形成3、离子化合物的概念4、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实验过程,加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知识回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哪学生回忆回答有112激发学生学位同学能告诉我,目前我们一共发现了种元素,有很多很多习的积极性多少种元素,又有哪位同学告诉我,我的物质。

们人类一共发现了多少种物质,物质的种类与元素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原子、分子和离子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 物质的种类多于元素并分别举例的种类,是因为不同微粒之间是否有作用力呢, 的原子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新课导入学生观察并分析: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2ml的水,另一支一段时间后,水变成比较微粒间装有试管中加入2g食盐,分别放在酒精灯上了水蒸气跑掉了,而作用力的不加热,有什么现象, 食盐依然是固体存在同。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设计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设计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能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

(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并能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型。

(3)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3)电子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氯化钠、氯化氢、氧气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以及这些微粒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物质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新课讲授(1)化学键的概念结合导入部分的问题,讲解化学键的定义: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强调“相邻原子”和“强烈相互作用”这两个关键词,并举例说明,如氢气分子中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化学键,而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键。

(2)离子键①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形成。

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形成氯化钠晶体。

②给出离子键的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调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③介绍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让学生列举一些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高一化学教案521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课时离子键)

高一化学教案521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课时离子键)

第1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2.电子式的书写。

难点:电子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各种类型的相关物质【问】这些物质构成有离子原子和分子,他们为什么能构成物质?【生】微粒之间存在作用力。

【讲解】1.化学键(1)定义: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常见类型:①离子键;①共价键。

【问】思考: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氯化钠的?【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动画【讲解】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静电引力: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静电斥力:阴离子的核外电子与阳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阴离子的原子核与阳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使阴、阳离子相互排斥。

【讲解】离子键(1)概念:阴、阳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成键三要素①成键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①成键本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①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问】常见的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形成的过程是什么?【生】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形成离子键,一般为位于周期表中①A、①A族的金属元素与①A、①A族的非金属元素。

【讲解】离子化合物(1)概念: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类型①强碱:如NaOH、KOH、Ba(OH)2等。

①绝大多数盐:如NaCl、K2SO4等。

①活泼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MgO等。

(3)性质①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一般比较牢固,破坏它需要很高的能量,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般较高,常温下为固体。

①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

【展示】电子式【讲解】1.电子式的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作电子式。

苏教版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课时最新精品教案设计

苏教版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课时最新精品教案设计

微粒之间的互相作使劲【课标要求】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一样的作用,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

2.知道离子键,共价键及其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知道离子,分子,原子能够分别构成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b5E2RGbCAP3.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色和成键方式。

4.学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以及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会用构造式表示共价健以及共价分子。

认识能够用球棍模型,比率模型表示分子构造。

p1EanqFDPw【教材剖析】本单元帮助学生研究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作使劲,要点解说离子键和共价键,学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不一样的分子间作使劲各不同样,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影响。

DXDiTa9E3d 本单元从学生熟习的物质——氯化钠下手,引入离子键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开朗金属和开朗非金属的原子间能形成典型的离子键。

运用原子构造表示图和电子式来形象的表示离子化合物,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在第二个内容中,从学生熟习的物质——氯化氢下手,引入共价键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非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

能运用原子构造表示图和电子式来形象的表示共价化合物,说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RTCrpUDGiT分子间作使劲存在于分子之间,它也是微粒之间的一种作使劲,它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影响。

教材中将分子间作使劲和物质的溶沸点高低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分子间作使劲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有详细的认识。

并且,教材中还介绍了氢键,使学生对一些特别物质的失常的熔沸点有所认识,进而能够解说一些自然现象,如冰为何浮在水面上。

5PCzVD7HxA学习这一单元,还将学习两种化学用语——电子式和构造式,还将运用几种构造模型——分子的比率模型、球棍模型、和晶体的三维空间构造模型,这些化学用语和模型的使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jLBHrnAILg【教课目的】(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一样的作使劲,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使劲的含义。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化学
建立“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这一观点
过渡: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外层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会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电子式。

讲述:在元素符号周围用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几个常见原子、离子
小结:我们一起来小结下电子式的书写要点
请大家尝试用电子式表示以下
物质NaCl、CaO、Na
2S、Na
2
O、 MgCl
2。

化学必修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教案.doc

化学必修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教案.doc

授课内容分析、推导(突出教学内容要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徐州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复习巩固新课导入知识点回顾一、化学键(重点)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1.离子键:点,采用的A.相关概念:阴阳离了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离了键。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B.离子化合物:像NaCl这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I A、IIA族)与活泼非金属(VIA、VIIA族)形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O &S等(2)强碱:如NaOH、KOH、Ba (OH、、Ca(OH):等(3)大多数盐:女UNafOs、BaSCU(4)鞍盐、典型金属氧化物注意:酸不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2.共价键:A.相关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的存在:'非金属单质:比、X2、N?等(稀有气体除外)'共价化合物:比0、C0]、SiO”比S等-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鞍盐、含氧酸盐B.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了对形成分了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钱盐)3. 电子式: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 子式。

%1 .原子的电子式: %1 .阴阳离子的电子式:(1 )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N 『、Mg 2+等L 复杂阳离子:如NHJ 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1.物质的电子式:(1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结合即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AB 型:NaCl ___________________ , MgO _________________ 。

A 2B 型:女[1 Na 20 ______________ AB?型:如 MgCl 2 : __________________(2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l 2 _______ 02 _________ 等(3 )共价化合物:女口 HC1 ______ 、C02 _______ 、NH 3 __________ 、CH 4 _________%1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4)不能把“一”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 方向(也可不标)。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

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导思,激发兴趣。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5-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5-苏教版

专题1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价键【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共价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学习重点】:共价键的形成以及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共价键的形成。

【学习过程】:[复习]:什么是化学键?引入:展示氯化钠的形成,与氯化氢的形成进行对比。

活动一: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获取新知识。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活动探究】共价键的形成与概念[分析]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写出H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两种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它们分别需要发生什么变化?结果又是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共价键的形成与概念1、概念:_______间通过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键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键条件:通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特例说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共价键,如:AlCl3)。

活动二:学会用分析、思考的方法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分享)【交流讨论】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共价分子[复习]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C H O N Cl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例HCl H2O[总结]书写规律:①不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般每个原子均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苏教版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水平和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确定了如下的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了解电子式的书写特点,会书写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2. 了解共价键和共价分子、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会书写常见的共价分子的电子式。

3.通过对比学习,了解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会判断。

了解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在电子式书写上的差异。

培养归纳比较能力。

4. 培养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二、学生认知水平分析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早已知道的东西,确定了这一点,就可以据此进行教学。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酸、碱、盐的有关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本学期也学习了研究物质的方法,并在实验室做了相应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在此之前刚学过氯及其化合物及典型金属元素钠的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总体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起点和新知的生长点。

三、设计思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把把现成的、包装好了的知识仔细地吸收和内化,而是一个广义的组织概念、情境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过程。

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

化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启迪思维,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教学目标课标内容: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会考考纲: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B)2.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3.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B)4.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A)5.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6.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认识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知道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氧化镁”的形成过程学习离子键的形成(三)情感与价值观尝试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初步学习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及其形成,学会运用化学用语(电子式)进行化学的学习。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化合物的构成→化学键→离子键→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二)教学媒体和教具学案、练习题、图表……(三)课堂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不同的物质含有不同的微粒,这些微粒之间彼此结合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例如:氯化钠、氧化镁、氯化氢、氯气等是中学化学学习中常遇到的物质。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依次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

②依次写出它们分别是由何种微粒构成的:氯化钠:、氧化镁:、氯化氢:、氯气:。

过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间是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界中的上千万种物质的呢?2.进行新课讲解:不同的物质含有不同的微粒,这些微粒间通过一定的作用形成了物质。

通常我们这种作用称之为“化学键”。

一.化学键定义:把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交流与讨论:你认为形成化学键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常见的化学键有哪几种?你的结论是:1.形成化学键的必要条件是: 2.常见的化学键有: 二.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氧化镁就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K 2O HF CaO NaBr NaS 2 H 2O MgF 2你的结论是: 都是离子化合物。

交流与讨论:离子键有什么特点呢?你的答案是:1.离子键的特点是:交流与讨论:哪类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呢?(提示:从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分析)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你的回答是:①②过渡: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以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排布,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例如:用 “ ”分别表示N 、S 2-、F -、Cl 、C 的电子式。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Na 、Mg 、Cl -、O 2-问题讨论:用电子式表示原子与阴离子有何区别?如何表示阳离子的电子式呢?如何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呢?重点提示:①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用“n-”标出所带电荷数;②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所带电荷数,例如可用:Mg 2+表示镁离子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NaF MgO KClN C Cl S 2– F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氧化镁”的形成过程?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例题有A、B、C、D四种元素。

已知:A的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A、D 次外层电子都是8个,A和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C2-离子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试写出:⑴上述各元素的符号:A B C D⑵DA的电子式为⑶用电子式表示D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3.小结4.巩固练习1.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A.H2O B.CaCl2 C.NaOH D.NaNO32.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离子键结合的是()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3. 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最易形成金属阳离子的一组是()A.Li、Be、B B.K、Rb、Cs C.Cl、Br、I D.S、Cl、Ar 4.下列离子化合物中,由与Ne和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组成的是()A.LiBr B.NaCl C.KCl D.KBr5.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Cl2 B.CO2 C.NaCl D.CH4 6.己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 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个电子的分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五种元素的符号:A ,B ,C ,D ,E 。

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7.第三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己知:①A、C、F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该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可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

③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了3个。

试回答:⑴A离子的电子式为,E原子的电子式为,B、F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⑵用电子式分别表示B与氧形成氧化物的过程为:;D与氢形成氢化物的过程为:。

⑶A、C、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8. 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⑴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和。

⑵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

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 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参考答案:1~5:A、C、B、B、C 6、Na、O、S、N、H;7、Na+;⑵略⑶H++OH-=H2O、3H++Al(OH)3=Al3++3H2O、OH-+Al(OH)3=AlO2-+2H2O8、N2、CO;O3、SO25.板书设计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一.化学键定义:1.形成化学键的必要条件是:离子键的形成条件2.常见的化学键有:3.电子式4.表示离子化合物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6.布置作业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课标内容: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会考考纲: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B)2.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3.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B)4.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A)5.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6.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

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3.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3.尝试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初步学习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共价键的概念及其形成,学会运用化学用语(电子式)进行化学的学习。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二)教学媒体和教具学案、练习题、图表……(三)课堂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过程中,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而氯原子容易得到钠失去的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氯化钠。

那么,氯气和氢气是如何形成HCl分子的呢?H2和Cl2又是怎样形成的呢?2.进行新课讲解: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间并没有完全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而是共用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三、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1.定义:原子间通过所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例如: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2、Cl2、HCl”化学式: H2 Cl2 HCl电子式: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Cl2 O 2 N2 H2O 交流与讨论:①为什么H2、Cl2、O2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从电子式的角度考虑)②原子间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共价键?2.形成条件: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之间相结合时形成共价键;②部分金属元素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如AlCl3,AgCl等3. 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相结合的化合物。

练习:根据下列物质回答问题。

Cl2、CaF2、I2、KOH、CO2、NaBr、HCl①属于化合物的有:②含有共价键的有:交流与讨论:共用电子对是原子间双方共有的一对电子,那么,共用电子对是否可由原子单方提供?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H 4+”?练习:用电子式表示“CO 2 、HClO 、 H 2O 2、Na 2O 2”过渡:共价键存在于哪些物质当中?4.共价键的存在:① ;② ;③5.共价键的极性:①非极性键: 在成键原子中间;( 原子间形成的是非极性键 )②极性键: 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

( 原子间形成的是非极性键 )6共价分子的表示⑴电子式:如:HF ,N 2: ,SO 3: 。

⑵结构式:原子间的一条短线表示一共用电子对,如HF : ,N 2: ,CO 2: ,乙烷: ,乙烯 。

7.碳的化合物种类和数目繁多的原因⑴碳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一个碳原子可以和其他原子形成 个共价键。

⑵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一对、两对或三对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分别构成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或碳碳三键( );⑶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价键彼此结合形成 ,也可以连接形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