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色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色谱分析课程大纲

《色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41006课程英文名称:Chromatograph Analysis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0 实验:12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6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色谱法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门技术。
作为一种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强有力的工具,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色谱分析从理论到技术也得到较快发展,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微流控芯片等新型高效分离模式相继问世,极大地拓宽了其研究与应用领域。
目前,色谱法已经成为分析化学学科一个重要分支,在化学、化工、轻工、石油、环保和医药等几乎所有科学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为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的色谱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理论研究与分析实践等方面皆取得了系列成果。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人才的培养。
从半个世纪以前的色谱讲习班,到现在的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色谱分析”课程,一大批高水平色谱分析人才脱颖而出,为色谱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色谱分析方法,了解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色谱分析技术。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具体的色谱分析方法与技术。
(三)实施说明讲授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满足应用型色谱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推动色谱法的本科教学。
选配教材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也对最新的仪器、技术、方法与应用作了浅显的介绍。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分析化学。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学生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并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色谱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中药色谱分析教学大纲

新疆医科大学《中药色谱分析》教学大纲(适用于中药、中维药资源研发专业本科)I 前言中药色谱分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固定相对流动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的一门学科。
包括平面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分支,它与中药专业的各门基础课程有着密切联系,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色谱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理论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利用现代色谱分析仪器进行成分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加深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本大纲适用于中药学、药学研发类专业汉、民族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学生和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3.5:1,即讲课28学时,实验8学时。
II 正文第一章中药色谱分析概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概念和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熟悉色谱过程,四类基本色谱类型的分离机制、固定相和流动相、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因素,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色谱法的发展。
二、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色谱分析的有关概念(术语)和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保留值,区域宽度,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塔板理论;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速率理论。
2、熟悉色谱过程;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空间排阻色谱四类基本类型色谱的分离机制、固定相和流动相、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因素。
3、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色谱法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峰、基线、保留值、色谱峰高和峰面积、色谱区域宽度、分离度、分配系数、容量因子、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空间排阻色谱、涡流扩散、纵向扩散、传质阻抗。
药物色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色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药物色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理论课程)◆课程编号:171018 ◆课程英文名称: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Pharmaceu cals ◆课程类型:◆课程类型: • 通识通修通识通修 • 通识通选通识通选 • 学科必修学科必修 • 学科选修学科选修 • 跨学科选修选修• 专业核心专业核心 • 专业选修(学术研究)专业选修(学术研究) • 专业选修(就业创业)专业选修(就业创业)◆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药学专业三年级:药学专业三年级◆先修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先修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总学分:2 ◆总学时:34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色谱分析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分离分析技术。
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广泛,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色谱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色谱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色谱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色谱仪器的基本原色谱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各类色谱方法的分离机理和技术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色谱分析直接关系到药物研制、药物质量评价、药物生产过程监控、药物临床监控、药物临床实验、药物作用机理探讨等各阶段的工作;它在制订药物的质量标准、探求科学用药规律与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基本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仪仪器的构造;器的构造;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在药学中的应用,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在药学中的应用,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在药学中的应用,并初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考研必备】中国药科大学《药物色谱的分析》教案

中国药科大学教案(第 1 章首页)教学目的1.掌握色谱法的定义与特点2.掌握色谱法的分类3.掌握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区别4.了解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5.了解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地位6.了解与色谱分析有关的常用书籍及专业杂志本章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1.色谱法的定义与分类(0.5学时)2.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区别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地位(0.5学时)3.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0.5学时)4.与色谱分析有关的常用书籍及专业杂志(0.5学时)本课程学科的新进展1.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及其应用(如LC-MS、LC-MS/MS及HPLC-NMR在体内药物代谢结构研究中的应用)2.高效毛细管电泳3.多极色谱教学参考书1.傅若农. 色谱分析概论,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田颂九, 胡昌勤, 马双成. 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3.云自厚, 欧阳津, 张晓彤.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吴烈钧.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5.刘国诠, 余兆楼. 色谱柱技术,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6.袁黎明. 制备色谱技术及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7.杨海鹰. 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8.盛龙胜, 苏焕华, 郭丹摈.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9.蒋宏键, 俞克佳[译]. 电喷雾质谱应用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0.陈义.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应用,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1.何华, 倪坤仪. 现代色谱分析.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2.于世林.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本章内容的重点1.色谱法的定义与特点2.色谱法的分类3.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区别本章内容的难点色谱新进展的介绍。
色谱分析 教学大纲.doc

3、了解计算机技术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4、了解二纬色谱在样品分离中的应用
授课方法:教师指导下自学
实验部分:
1、气相色谱的基本操作及进样练习
2、掌握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建立
3、掌握气相色谱灵敏度及测限的测定
4、校正归一法定量测定苯系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建议学时4
5、气相色谱柱的制备建议学时4(选做)
授课方法:讲授
第五章:气相色谱的检测器建议学时:2
1、掌握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基本要求、分类和主要的性能指标及测定和计算方法
2、掌握气相色谱的主要检测器,如:TCD、FID、ECD、FPD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操作条件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授课方法:讲授
第六章:气相色谱填充柱建议学时:4
1、掌握色谱柱系统的基木概念
授课方法:讲授
1、掌握影响液相色谱柱效的主要因素及分离控制授课方法:讲授
第^一章:高效液相色谱的实验技术建议学时:4
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性质、选择及对分离过程的影响
2、了解梯度洗脱的应用
3、了解制备色谱及应用
4、了解衍生化技术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5、了解制备色谱及其应用授课方法:讲授结合自学
2、了解固体吸附剂的主要种类及应用
3、掌握固定液的基本要求、分类、特征常数及选择方法
4、掌握色谱载体的基本要求、分类及应用
5、掌握色谱柱的制备方法
6、掌握气相色谱最佳色谱条件的建立过程
授课方法:讲授
第七章:开管柱Biblioteka 相色谱的特点及种类建议学时:21、了解开管柱色谱的速率理论及影像柱效的因素
2、了解开管柱色谱的制备及色谱柱的评价
课程编号:020207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是一门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药物分析技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在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一定的教学大纲,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内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物分析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分析方法、标准物质、质量标准等。
2.药物合成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如合成路线、试剂选择、产物纯度等。
3.药物制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制剂工艺、药物含量、有关物质等。
4.药物分析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5.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二、教学方法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PPT演示,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药品质量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4.自主学习: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和提供相关参考书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三、教学评估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考察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考察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4.综合评估: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药物分析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旨在通过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分析药物的能力和技巧。
下面是一份《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供参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4.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药物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1)药物分析的定义、分类与意义。
(2)常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3)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2.药物质量控制实验(1)物质的纯度测定。
(2)物质的含量测定。
(3)物质的杂质测定。
3.药物药效评价实验(1)动物模型建立。
(2)药物药效评价指标的测定。
(3)药物药效评价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4.药物稳定性研究实验(1)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药物稳定性试验设计与操作。
(3)药物稳定性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重点讲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课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以任务驱动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室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性。
4.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考核方式1.实验操作规范性考核:实验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无严重错误。
2.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考核:根据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的撰写。
3.实验成果展示考核: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展示实验成果和分析结果。
五、教学资源1.实验室仪器设备:包括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实验材料:各类药物样品、化学试剂等。
3.实验技术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2.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学生对药物分析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色谱 教学大纲

色谱教学大纲色谱是一门重要的分析化学技术,在化学、生物学、药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色谱教学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色谱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色谱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点。
一、引言色谱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色谱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色谱教学大纲的设计1. 基本原理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包括色谱的基本原理。
这包括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的选择和操作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色谱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
2. 色谱仪器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介绍色谱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这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常用的色谱仪器。
学生需要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 色谱分离技术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介绍不同的色谱分离技术。
这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薄层色谱等常见的色谱技术。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色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谱技术进行分析。
4.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教学大纲的第四部分应该介绍不同的色谱分析方法。
这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等。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色谱分析的方法选择、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5. 色谱应用领域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五部分应该介绍色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这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生物分析等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色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如何将色谱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色谱教学大纲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实施色谱教学大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色谱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其次,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应该配备齐全,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色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编号:171018◆课程英文名称: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s◆课程类型:•通识通修•通识通选•学科必修•学科选修•跨学科选修•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学术研究)•专业选修(就业创业)◆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药学专业三年级◆先修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总学分:2◆总学时:34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色谱分析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分离分析技术。
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色谱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色谱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各类色谱方法的分离机理和技术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色谱分析直接关系到药物研制、药物质量评价、药物生产过程监控、药物临床监控、药物临床实验、药物作用机理探讨等各阶段的工作;它在制订药物的质量标准、探求科学用药规律与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仪器的构造;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在药学中的应用,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鉴于色谱分析内容非常广泛并考虑到本身的实验条件,本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开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气相色谱分析(GC)、毛细管电泳分析(CE)内容。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讲授(powerpoint)、提问、学生讲解等综合性教学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色谱基本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药物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验证;色谱技术在中药质控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化学药物质控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抗生素质控分析中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色谱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技术在中药质控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化学药物质控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抗生素质控分析中的应用。
四、学时分配计划章内容概要学时1药品质量的分析现状与进展22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方法43色谱法的基本术语及理论44药物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验证45色谱技术在中药质控分析中的应用66色谱技术在化学药物质控分析中的应用87色谱技术在抗生素质控分析中的应用48色谱技术在生化药物质控分析中的应用2合计34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田颂九、胡昌勤、马双成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二)教学参考书1.《色谱分析概论》,傅若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药物色谱分析》,丁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现代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孙毓庆,科学出版社,2005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开卷(Open-Book)•闭卷(Close-Book)•项目报告/论文•其它:(填写具体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参考作业、测验情况等。
七、课程内容概述第一章药品质量的分析现状与进展(一)教学要求掌握我国的药典标准。
熟悉国外主要药典,药典质量标准的关键点。
了解药品质量分析技术现状。
(二)知识点提示我国的药典标准;国外主要药典;药典质量标准的关键点。
(三)教学内容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的关键点;药品质量分析技术现状。
(四)思考题1.化学类药品的药典质量标准中关键点有哪些?2.国外主要药典有哪些?3.论述药品质量分析技术现状。
第二章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方法(一)教学要求掌握药品质控分析中各种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原则。
熟悉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方法。
了解体内药物色谱分离分析方法的一般原则。
(二)知识点提示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方法;药品质控分析中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原则。
(三)教学内容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方法简介;药品质控分析中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原则;体内药物色谱分离分析方法的一般原则。
(四)思考题1.建立质控 HPLC 分析方法的一般原则?2.药品质控分析中色谱方法的应用原则?3.药品质量标准中常用的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第三章色谱分析的基本参数及理论(一)教学要求掌握色谱图及色谱基本参数;各种保留值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色谱保留与分配系数及容量因子的关系;保留指数的测定方法;塔板理论,评价柱效的方法;速率理论,提高柱效的方法;分离度的计算方法;系统适用性试验中各指标的定义与规定。
熟悉死时间的测定方法;引起峰展宽的柱内因素;影响分离度的各种因素。
了解引起峰展宽的柱外因素;色谱等温线与 GC 峰形的关系。
(二)知识点提示色谱图及色谱基本参数;色谱保留值与色谱分配平衡的概念;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色谱分离度和分离条件选择。
(三)教学内容色谱保留与保留值;保留值与分配系数及容量因子的关系;塔板理论与速率理论;分离度及其影响因素;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等温线。
(四)思考题1.保留值与分配系数及容量因子的关系?2.结合速率理论说明影响柱效的因素?3.说明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四章药物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验证(一)教学要求掌握药物色谱定性分析方法;药物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有关的基本概念;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色谱信号的测量及有关概念。
了解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定性方法;色谱指纹图谱用于中药的定性质量控制。
(二)知识点提示药物色谱定性分析方法;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方法;药物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方法验证。
(三)教学内容药物色谱定性分析方法;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指纹图谱用于中药的定性质量控制;药物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方法验证。
(四)思考题1.药物色谱定性分析方法有哪些?2.药物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3.如何进行药物色谱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第五章色谱技术在中药质控分析中的应用(一)教学要求掌握 T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熟悉 HP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G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了解 HPCE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二)知识点提示T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HP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G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T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HP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G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HPCE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四)思考题1.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中药材和中成药的 TLC 质量控制标准是如何建立的?2. HPL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方面有哪些?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3. GC 分析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体现在那些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第六章色谱技术在化学药物质控分析中的应用(一)教学要求掌握有关物质检查用 HPLC 法的建立;有关物质检查用 HPLC 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HPLC 法有关物质或杂质含量的确定;气相色谱法在化学药品有机溶剂残留测定中的应用。
熟悉化学药品的范围;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检验项目;HPLC 法有关物质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气相色谱法在化学药品有关物质检查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化学药品鉴别中的应用。
了解色谱分析方法在各国药典化学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手性色谱柱及手性药物分析;色谱法在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及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二)知识点提示化学药品的范围;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检验项目;HPLC 法有关物质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关物质检查用 HPLC 法的建立;有关物质检查用 HPLC 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HPLC 法有关物质或杂质含量的确定;气相色谱法在化学药品有机溶剂残留测定中的应用;气相色谱法在化学药品有关物质检查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化学药品鉴别中的应用;色谱法在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及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手性色谱柱及手性药物分析。
(三)教学内容色谱技术在化学药品鉴别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化学药品有关物质检查及色谱纯度分析中的应用。
(四)思考题1. HPLC 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学验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 HPLC 法有关物质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3.有关物质检查用 HPLC 法建立的步骤?第七章色谱技术在抗生素质控分析中的应用(一)教学要求掌握抗生素 HPLC 质控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
熟悉 HPLC 法、HPCE 法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
了解 TLC 法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
(二)知识点提示HPLC 分析在抗生素分析中应用;HPCE 分析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TLC 分析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HPLC 分析在抗生素分析中应用;HPCE 分析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
(四)思考题1.抗生素 HPLC 质控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2.抗生素分析中如何选择和优化 ELSD 分析实验条件?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HPCE 在手性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及实验条件的选择和优化?第八章色谱技术在生化药物质控分析中的应用(一)教学要求熟悉我国目前生化药物分析的现状;氨基酸分析常用的仪器方法;氨基酸衍生化分析方法。
了解多肽分析方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分析;酶及其他生化药物分析。
(二)知识点提示氨基酸分析;多肽分析。
(三)教学内容氨基酸分析;多肽分析;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分析;酶及其他生化药物分析。
(四)思考题1.氨基酸分析常用的仪器方法有哪些?2.我国目前生化药物分析的现状?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建立氨基酸衍生化 HPLC 分析方法?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