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引进外资的政策与实践

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引进外资的政策与实践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居民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企业、购买国外企业的股权或投资其他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权。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贸易、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移。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并介绍引进外资的相关政策与实践。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外资的引入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填补国内投资的不足,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国际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常为国际跨国公司,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存在较强的国际链接,可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出口,提升贸易活动水平。
再次,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就业机会。
外资企业在设立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最后,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融合。
外资企业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在与国内企业的合作中可以传播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引进外资的政策环境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引进外资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和制度保障:国家应当建立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外商直接投资的地位和权益保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等。
同时,建立健全的政府监管体制和各类行业规范,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活动。
2. 开放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国家应当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条件,鼓励外资进入各个领域。
同时,加强投资环境的透明度,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
3. 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为吸引外资,国家可以采取税收减免、降低税率等优惠政策,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本。
第三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C.采购。 GE家电集团采购的1/3在中国完成,GE在 全球每年销售近600万台微波炉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 中国采购的。松下、日立、夏普、三菱等日本公司也在 中国大批量采购彩电、冰箱、IT产品和部分电子、电机 等其所需的重要零部件。
☆ 79-80年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 济特区;
☆ 79-80年中央批准福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 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 83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利用外资工作会议;
☆ 84-85年国务院决定先后开放上海、天津、大连、 青岛、广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利用外资起步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形 式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一.
二.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三. 外商独资企业 四. 中外合作开发
五.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六. 投资性公司
七. BOT投资方式
八. 其他外商直接投资方式
一、中外合资企业 1、中外合资企业的特点 A、合营者资格。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 人(外国合营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 织(中国合营者)共同举办; B、合资企业的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外商投资股 份公司另有规定 C、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和亏 损; D、权力机构。合资企业设立董事会。
2、中外合资企业的出资 A、合营各方可以以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进行投资; 出资构成企业注册资本; B、注册资本可以以人民币表示,也可用外币表示;汇 率折算按缴款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 C、合营各方不得以合营企业名义取得的贷款作为自己 的出资;不得以合营企业的财产和权益为其出资担保; D、合营者用建筑物、厂房、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 术、场地使用权作为出资的,其作价按照公平合理的原 则协商确定; E、作为外国合营者出资的机器设备,必须是:合营企 业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作价不得高于当时国际市场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发布)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银行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境外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下统称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来华投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直接投资法律规定.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本办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实施管理。
第二章业务办理第五条境外投资者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银发〔2010〕249号文印发)等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申请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其中,与投资项目有关的人民币前期费用资金和通过利润分配、清算、减资、股权转让、先行回收投资等获得的用于境内再投资人民币资金应当按照专户专用原则,分别开立人民币前期费用专用存款账户和人民币再投资专用存款账户存放,账户不得办理现金收付业务.第六条银行应当在审核境外投资者提交的支付命令函、资金用途说明、资金使用承诺书等材料后,为其办理前期费用向境内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支付。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后,剩余前期费用应当转入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开立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或原路退回.第七条外商投资企业(含新设和并购)在领取营业执照后10个工作日内,应当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以下材料,申请办理企业信息登记。
(一)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二)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无需提交前述第(一)项材料.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信息登记手续.已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发生名称、经营期限、出资方式、合作伙伴及合资合作方式等基本信息变更,或发生增资、减资、股权转让或置换、合并或分立等重大变更的,应当在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登记或备案后15个工作日内将上述变更情况报送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三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第三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 程和作用 •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 •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些政 策法律规定
2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和作用
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初期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二)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 况
9
外(独)资企业
• 概念:外资企业即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 概念:外资企业即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指外国的公司、企业、 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 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 投资的企业。 投资的企业。
10
外(独)资企业的特点
8Leabharlann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法律特征: 法律特征: 1. 组织方式和合作条件 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 2. 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 投资回收与合作( 期限。 3. 投资回收与合作(营)期限。 • 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 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 1. 投资方式不同 法律依据和法人地位不同。 2. 法律依据和法人地位不同。 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 3. 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 收益分配方式不同。 4. 收益分配方式不同。 合营期满资产处理方式不同。 5. 合营期满资产处理方式不同。
7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概念: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 概念: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 契约式合营企业 它是指外国公司、 它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同 中国的公司、 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根 据中外方提供的合作条件共同举办的企业。 据中外方提供的合作条件共同举办的企业。 • 特点:合作方式较为灵活。中外各方的投资一般 特点:合作方式较为灵活。 不折算成出资比例,利润也不按出资比例分配。 不折算成出资比例,利润也不按出资比例分配。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投资或提供合作的条件、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投资或提供合作的条件、 利润或产品的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 利润或产品的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经营管 理的方式和合同终止时财产的归属等项, 理的方式和合同终止时财产的归属等项,都在合 作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 合同中确定。 作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
教案3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4课时)【教学目的】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特征,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与决定因素【教学重点】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教学难点】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首先复习前课,然后是新课学习。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一、新建二、并购三、其它第四节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与决定因素一、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二、直接投资形式的决定因素思考题:1、比较新建企业和企业并购的异同点2、比较国际合资经营企业和国际合作经营企业的异同点[本章小结]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是本章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为此,增加了案例分析帮助理解。
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有新建、并购、其它。
直接投资形态有独资、合资(股权式)与合作(契约式)。
投资融资化现象及业务控制形式值得注意。
在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与决定因素更为深入。
[本章关键术语] 新建并购独资合资(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投资融资化业务控制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讲义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根据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海外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权,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与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课本上译为“海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区分与比较1.“有效控制”或“持久利益”原则(1)在理论上区分两种投资方式的标志主要在于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权。
国际经济合作课后习题答案_赵永宁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1、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怎么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p1-2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际界限的自然人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包括国家间的经济协调政策。
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
包括主权国家(或地区)、国际经济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间的企业、国际企业法人及主权国家非法人机构、学术团体等。
(2)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组合(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
生产和流通领域(4)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5)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社会为稳定区域经济及世界经济而进行的经济政策协调活动。
2、试述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详见P3(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贸易研究商品国际流通的特点与规律,即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间接流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进出口,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直接流动和重新组合与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的重点是生产领域的直接协作。
(2)业务程序与进行方式不同。
(3)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3、国际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与方式?请举例说明。
类型:按范围大小:广义和狭义国际经济合作按观察的层次和主体:宏观(北北,南南,南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微观国际经济合作(工贸,投资,信贷,科技服务)按业务和产业的关系:垂直和水平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BOT投资,建造——运营——移交)2)国际间接投资合作(国际信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3)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承包工程,劳务进出口,国际旅游,国际咨询业务)4)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有偿转让和国际科技无偿转让)5)国际土地合作(对外土地出售,土地出租,土地有偿定期转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开发等)6)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对外签订管理合同,聘请国外管理集团,管理专家,开展国际管理咨询,联合管理合营企业,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和举办国际管理讲习班等)7)国际发展援助(资金援助,物资援助,人力(智力)援助,技术援助)8)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9)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联合国系统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进行的协调,以及国际性行业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4、试述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动因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第四阶段是2001年—至今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 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由有限范围 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 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 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 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特别是中国共 产党十七大提出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期进 一步扩大开放、利用外资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入WTO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 高,技术引进水平大幅度提高;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扩 大开放;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资便利化进展加 快;区域对外开放有了新的拓展;外商投资参与我国 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 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特点: 1、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踊跃,大项目迅速增加 2、外商独资经营超过合资经营,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主要形 式 3、主要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对华直接投资规 模与港澳台地区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差距大大缩小。 1992~1995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 和加拿大等7国实际对华直接投资仅相当于港澳台地区对华 直接投资的26%,而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51%。 4、外商投资行业变化。1992~1995年,外商对我国 第二 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为58.8%,1996~2001年上 升至69.7%,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则相应地由 1992~1995年的39.4%下降至1996~2001年的28 %。
第三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 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及其作用; 3.了解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法律 规定。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或企业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直接投入到另一个国家的企业或项目中,成为该企业的股东或管理者。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外国企业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我国企业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可以帮助我国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进外国企业的先进产业和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
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工厂或项目,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提供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好的工作条件,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贸易平衡和国际合作。
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工厂或项目后,会增加对我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对外国原材料的依赖。
同时,通过与外商的合作,我国企业可以接触到国际市场,拓展出口渠道,增加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质量,促进贸易平衡。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国际经验和资源的共享,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
最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尤为明显。
外国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我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或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投资,这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外国企业的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如物流、金融等。
同时,外国企业的投资也会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入,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总而言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带动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促进贸易平衡和国际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1979年-现在,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9-1986年)。
☆ 1979年7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外资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 79-80年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 济特区;
☆ 79-80年中央批准福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 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2)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
☆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决 定》,从税收等方面提出了优惠政策;
☆ 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全国合同利用外资331.9亿美元,实际利用167.5亿 元,年均33.5亿美元;
(3)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3年)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 放6个沿江港口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 省会城市。
1992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87万个(是前13年的 总和(4.2万个)),合同利用外资581.24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1993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 8.3万个(比92年几乎翻了一番),合同利用外资 1114.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5.15亿美元。
这一阶段,生产性项目和产品出口企业大幅度增加, 台湾厂商开始在大陆投资。
☆ 83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利用外资工作会议;
☆ 84-85年国务院决定先后开放上海、天津、大连、 青岛、广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利用外资起步阶段的特点
☆ 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 投资环境、基础设施较差,缺乏经验;
☆ 1979-1986年全国共合同利用外资191.8亿美 元,实际利用外资65.9亿美元,年均8.2亿美元; 项目数8295个,年均1000个。
•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前5个月外商直接
投资(FDI)总额达427.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5%,值得关注的
是,其中有70%的新进外资进入实体经济时选择独资方式。
《经济参考报》报道,外资近年来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的趋势
正在加剧,独资已代替合资成为外商投资中国的主流。从实际使
用的FDI来看,合资企业资金占比逐年下降,目前不足20%,而独 资企业资金占比逐年上升,接近80%。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 国新设外商独资企业约2.95万家,外商独资方式实际使用外资 572.64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78%。
(3)投资生产服务业 , 使我国成为地区管理营运中心。
跨国公司为什么在中国投资?
Wanda无线鼠标是罗技最畅销的产品之 一,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40美元。在这 一价格中,罗技拿8美元,分销商和零售 商拿15美元。另外14美元进入Wanda零 部件供应商的腰包:中国从每只鼠标中 仅能拿到3美元,工人工资、电力、交通 和其他经常开支全都包括在这3美元里。
二、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特点和趋势
1. 外商投资企业开始整合
A.独资。近两年,跨国家电公司在华开始独资化,“合 资”正在被“独资”所代替。
B.出售。 2002年日立从生产普通彩电的福日合资项目 中撤出,近期伊莱克斯放弃了南京伯乐冰箱项目。
C.采购。 GE家电集团采购的1/3在中国完成,GE在 全球每年销售近600万台微波炉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 中国采购的。松下、日立、夏普、三菱等日本公司也在 中国大批量采购彩电、冰箱、IT产品和部分电子、电机 等其所需的重要零部件。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外资进入中国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然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外 商的独资倾向就开始表现出来,到后期主流就是独资企业。”截
至2006年底,外商独资个数已占全部外资进入中国企业数量的 44.6%,金额的46.7%。
二、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特点和趋势
1. 外商投资企业开始整合
2. 跨国公司投资增加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对跨国公司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之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长迅速,世界五百强企业中 已经有约四百家企业在华投资了二千多个项目。
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
(1)继续投资制造业 , 使我国成为生产制造基地和零 部件采购中心 ;
(2)加速投资研究与开发 , 使我国成为地区研发中心 或全球研发基地 。
A.独资。近两年,跨国家电公司在华开始独资化,“合 资”正在被“独资”所代替。
B.出售。 2002年日立从生产普通彩电的福日合资项目 中撤出,近期伊莱克斯放弃了南京伯乐冰箱项目。
C.采购。 GE家电集团采购的1/3在中国完成,GE在 全球每年销售近600万台微波炉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 中国采购的。松下、日立、夏普、三菱等日本公司也在 中国大批量采购彩电、冰箱、IT产品和部分电子、电机 等其所需的重要零部件。
(4)调整发展阶段(1994年- )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利用外资数额处于徘徊局 面,1096-2000年利用外资维持在400亿美元左右。
特点: A、越来越多的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 B、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加,基础设施项目增加, 第三产业开始利用外资试点; C、中西部利用外资开始加速; D、对利用外资的税收等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第三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一些政策法律规定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一、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 二、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特点和趋势 三、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作用
一、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前。(建国初期-1978年) 建国初期:(1)资本主义国家封锁;(2)我们经
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利用外资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20世纪50年代初,仅与苏联、波兰合资创办:中苏
新疆石油股份公司,中苏大连造船厂,中波轮船公司;
近30年以来,我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进 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6年) 2.第二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年) 3.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3年) 4.第四阶段——调整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