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学科研究综述
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ppt
二、世界文学发展脉络中的东方文学
1.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先导地位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均为东方国家,古代东方地区也是世界文学 最早的发祥地。 古代埃及《亡灵书》是世界上最早编辑的诗 文集,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创作 的第一部史诗。
2.中古文学处于优先地位
西方文学正在神学的桎梏下裹足不前时,东 方却呈现了民族文学的繁荣。
3、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
文以载道,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讨论:宗教对文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和谐同一性和缘情表现性的审美特质
“天人合一”、“梵我同一”是主要东方民族 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有景 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3. 从各国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历史悠久国家的宗 教流传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后者宗教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后者文学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后进 国家的文学产生飞跃。
消极影响
1. 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经常限制作家的思想 甚至扭曲创作的内容,使文学作品产生消 极、悲观、宿命、遁世等不良倾向。
2. 宗教势力和宗教思想往往制约作家的艺术 创作才能,束缚作家的艺术创作力量,使 文学创作长期囿于狭小的、固定的框框之 内,缺乏创新,因循守旧,因而缩小了文 学前进的步伐,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
古埃及湮灭古巴比伦印度南亚东南亚文化圈中国东亚文化圈古希伯来基督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欧美文化圈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西方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接近种族和政治的联系与纠葛交流频繁文学的发展基本上呈现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态势
东方文学参考资料
东方、东方精神、东方主义、东方学东方:方位的概念,地理概念(立足点);政治概念;文化概念东方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政治,语言,经济以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东方精神: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敬畏与驯服);思维方式的内顺化和直觉化;人际关系的伦理化,等级化(角色意识);生活方式的克俭无争。
东方:所谓“东方”,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作多种诠释的复杂概念,它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方”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它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中心论,也突破了“东方学”中“东方”概念的凝固性和西方霸权主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是在单纯的、相对的地理概念基础上,融入了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尤其还有统一性的文化的因素,并与“西方”相对而言所作的一种划分和概括。
“东方精神”: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东方人根深蒂固的王权崇拜、家长崇拜意识,还有权威主义、“官本位”思想。
“东方精神”的核心部分是强烈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方学”是19世纪初由欧洲人建立起来,继而在欧美获得了大的发展。
它实际上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考古、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
按照国内通行的概念,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其中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中国、日本、波斯、阿拉伯以及朝鲜等国的文学是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的特质:①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
②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
③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
④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亡灵书》:《亡灵书》是宗教诗篇的庞大总集,其中汇编了大量的歌谣、祈祷文、颂神诗、咒语诗神话诗等,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
它即是一部具有文学遗产价值的诗歌总集,又是一部保存了重要生活习俗的历史文献,它是宗教观念、冥事崇拜和来世思想的产物,《亡灵书》是埃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诗歌总集之一。
是论新世纪中国前沿文学
是论新世纪中国前沿文学新世纪中国文学发生了整体性变化,本文从外界影响入手阐述文学变化原因,并对当代中国前沿文学进行细化。
标签:文学前沿;科幻小说;底层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指的是当下学界讨论最多、引起最大重视的热点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诸如“非虚构文学”、“科幻文学”等一系列新的文学体裁。
一、文学的变化首先是文学观念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战时期等等这些特殊的时代,文学总是有着趋同的主题,作家将文学视为精神上和艺术上的事业来追求。
如今,国家日渐强大,和平与安稳成为了时代主题,文学也从引领时代、为时代发声的艺术变成了一种消遣娱乐。
纵观当下,除了文学爱好者很少有人能读一本“真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为重要新生力量的青少年一般都将“青春文学”与“网络小说”作为课外读物。
其次是论争的减少。
新文化运动初始,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之,模仿旧文人的口吻将反对白话文的观点写信给刘半农,再由刘回信一一辩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使白话文运动获得成功。
无论是白话文运动还是京海派论战,论争一直充斥在文学界,每一个文学思潮都在论争中明确了自己的价值,也是因为有了争论,才引起了更多大众的关注与重视。
但新世纪以来,这种激烈的论争越来越少,很少看到不同流派之间的你来我往。
最后是文学载体的革新。
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大众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更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阅读代替了纸质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运行。
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电子设備上不止可以看书,还有更多的娱乐消遣方式,所以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会失去相当一部分受众。
二、前沿文学种类1.底层文学2004年,“底层文学”作为描写底层社会人与事的文学样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众多文学刊物的关注与讨论,代表性的“底层文学”包括我们熟知的打工诗歌、草根诗歌等等。
《现当代东方文学》课件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著名东南亚作家及代表作
介绍一些知名的东南亚作家及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对文学界的贡献。
六、总结
总结东方文学的价值与贡献,探讨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 方向。
四、韩国文学
1 韩国古代文学概述
探索韩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代表性作品。
2 韩国现代文学概述
介绍韩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了解其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3 著名现代韩国作家及代表作
介绍一些备受赞誉的现代韩国作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五、东南亚文学
1
东南亚文学的特点
探索东南亚文学的多元特点和文化交融的现象。
《现当代东方文学》PPT 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现当代东方文学的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东方文学的魅力和 影响。
一、介绍
现当代东方文学定义及与西方文学的比较,探讨东方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二、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了解其独特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和演变,深入了解现代中国作家的贡献。
著名现代中国作家及代表作
探索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三、日本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概述
日本现代文学概述
著名现代日本作家及代表作
探讨日本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了解古代作品的传承与影响。
介绍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深入了解现代日本作家的创作风 格。
介绍一些备受关注的现代日本作 家及他们的代表作,探讨他们对 文学的影响。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中国新世纪文学的风格与思潮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中国新世纪文学的风格与思潮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丰富多彩的,其涵盖了多种流派和文学风格。
新世纪前后,中国的文学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文学思想和风格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以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表达方式为主的新文学思潮。
在这些新思潮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如新古典主义、新写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青年派、网络文学等。
本文将就这些文学流派进行解读,以描绘中国新世纪文学的风格和思潮。
一、新古典主义在新世纪之初,中国文坛出现了一种文学流派——新古典主义。
它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新诠释,以及对文学传统的发扬光大。
新古典主义重视对文化的承继和发展,强调“文化的复兴”。
在这种思潮中,古典文学成为了一种可以使现代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最佳代表。
而在新古典主义的文学创作中,作者竭力寻求一种极致的美感表现和境界体现,其典雅、简约、闲适、清静、安详的气息,给人一种出尘脱俗的感受。
同时,这种流派的作品也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新诠释和发掘,对当代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反思。
二、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是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写实主义潮”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流派。
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中,新写实主义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
新写实主义认为,真实社会生活的呈现才是文学的真正使命,它通过真实地反映生活、呈现真实的现实情境来探讨社会、人性的问题。
在新写实主义的主张下,作家的写作风格也变得更加写实,更加精益求精。
新写实主义有着强烈的批判性,在作品中不仅表达了对社会各种不公、不道德的斥责和批评,也对民众的疾苦、生存状态等进行了真实反映和关注。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而在文学领域中,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
在文学创作中,后现代主义致力于对文学传统的破除和颠覆,强调对现代社会中诸多问题的反思、探究和表达。
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性和多元性,它们往往缺乏传统的叙述结构和情节安排,采用一些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破碎的语言风格。
东方近现代文学概述
东方近现代文学概述第三章近现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东方近代文学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文学,即亚非地区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文学。
这个时期,西方各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古老国家的大门,东西方文化交流空前扩大。
东方近代文学是过渡时期的文学,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不够成熟。
它虽然不像欧洲近代文学那样成就卓著,但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日本和印度这两个受西方影响较早的国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以后分节介绍)。
总起来分析,东方近代文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大多数进步作品的中心内容广泛反映了东方各国人民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描写了人民的苦难和不幸,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和丑恶,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斗争。
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很大,一些国家文学社团林立、流派众多,变幻不定。
这种现象在日本尤为突出,最有代表性。
一些带有东方特色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等文艺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短促的时间内迅速流行又很快消失。
文学创作表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
再次,作家数量剧增,作品数量增多,影响扩大,成果显著。
这些变化在日本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职业作家开始出现,并表现出十分特殊的意义,一方面说明作家与文学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家已具有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了独立的人格及精神世界,成为主动传递时代精神的先驱,对东方各民族的思想启蒙及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
第四,东方近代文学在亚洲各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承前启后的意义。
东方近代文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它打破了中古文学的某些陈规和传统的束缚,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学样式。
如日本的政治小说、私小说,朝鲜的新小说,印度的政治抒情诗等,内容上也开始从脱离实际的古老而陈旧的题材转向描写平民的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的斗争,令人耳目一新。
《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对比研究》
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对比研究引言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内容、风格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和文化背景。
背景东方文学指代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印度等)的文学作品,而西方文学则指代欧洲(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的文学作品。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和哲学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在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1. 内容主题对比1.1. 人物形象东方文学注重塑造人物内心世界,倾向于描绘一个完整而内敛的人物形象。
例如,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并通过情感交锋来展示复杂的人性。
相比之下,西方文学更加关注于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行动。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人物性格多样,通过冲突和行动来展现复杂的社会关系。
1.2. 故事情节东方文学通常采用线索较为复杂且曲折的叙事方式,强调心理与哲理上的思考。
而西方文学则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紧凑性和逻辑性。
例如,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虽然故事情节跳跃不连贯,但在每个片段中都融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比之下,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则采用简洁明了的故事线索,突出了主人公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2. 文化背景对比2.1. 宗教与哲学观念东方文学受到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哲学体系以及其它宗教信仰(如印度教)影响较深。
因此,在东方文学中经常能够看到反思生死、善恶、命运等问题。
相比之下,西方文学则在基督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更多地关注人类的自由意志、道德选择等问题。
2.2. 社会制度与价值观东方文学中相对较多地探讨了家庭、尊老爱幼、社会等议题。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即以贵族家庭为主线,反映了古代宫廷的兴衰变迁,同时也呈现了丰富的家族关系和品行教育内容。
而西方文学则更加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境遇,并倡导个人权利与自由。
东方文学论文选题
东方文学论文选题
字数:2000~~3000字
18/19周交
1、论古埃及神话与宗教信仰
2、论奥西里斯神话的文化意蕴
3、论《亡灵书》与古代埃及的宗教文化
4、论古巴比伦洪水神话对西方神话的影响
5、古巴比伦神话《吉尔伽美什》与壮族英雄神
话故事《莫一大王》比较研究
6、吉尔伽美什形象的文化解读
7、我国《吉尔伽美什》研究综述
8、论“吠陀文学”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地位
9、论“吠陀文学”神话的特点
10、我国《摩诃婆罗多》研究综述
11、我国《罗摩衍那》研究综述
12、论《摩诃婆罗多》对古代印尼、马来文学的
影响
13、从《罗摩衍那》看古代印度的传统文化
14、从《摩诃婆罗多》看古代印度的正法观
15、论《佛本生故事》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16、《沙恭达罗》的古印度文化阐释
17、我国《沙恭达罗》研究综述
18、希伯来与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比较研究
19、《旧约》与希伯来的民族意识
20、《旧约》的民族文化解读
21、论《旧约》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22、《旧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
23、我国《旧约》文学研究综述
24、论中国传奇小说《剪灯新话》对越南传奇小
说的影响
25、论中国传奇小说《剪灯新话》对朝鲜传奇小
说的影响
26、论《古兰经》对古代马来文学的影响
27、论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在世界文学史上
的地位
28、论《源氏物语》与佛教文化
29、从《源氏物语》看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
30、我国《源氏物语》研究综述。
《东方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东方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东方文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一、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把握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作品。
2.提高学生分析鉴赏东方文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的学术视野。
二、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以全球化的视域、多元化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评价和分析东方文学的文学现象、思潮流派和作家作品,理清和把握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采取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特别侧重对20世纪东方文学的分析解读。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1.各章节中的重点作家作品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重点作品阅读。
2.讲课的过程中,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围绕一个主题对于文学作品展开深入分析,应避免面面俱到的简单分析。
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亚非文学导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东方文学的整体特点;(2)亚非文学史的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
2.重、难点提示(1)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的特质;(2)亚非文学的阶段特点及独特性。
第二章古代亚非文学概述(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2)古代亚非的发展历程。
2.重、难点提示(1)古代埃及文学的特点;(2)古代巴比伦文学的特点。
第三章圣经文学(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1.教学内容(1)旧约文学和新约文学的主要内容;(2)圣经文学的基本特征。
2.重、难点提示(1)旧约文学的类型及艺术特色;(2)圣经文学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古印度两大史诗(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1.教学内容(1)《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成书过程及内容;(2)《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艺术特色。
2.重、难点提示(1)《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对印度文学的影响;(2)神猴哈努曼的形象及其意义;(3)《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艺术成就。
“新世纪文学”研究述评
“新世纪文学”研究述评“新世纪文学”研究述评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文学,这是文学发生的时代背景。
而每个时代都在成为历史的宿命中不断前行。
时间的挽留唯有靠同时代人的记忆和书写。
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如何为自己时代的文学立此存照?如何保持文学研究与文学现状的同步进行?如何使我们的文字为后人留下一些爬梳的可能?在以文学收藏时代的名义之下,“新世纪文学”研究已经开始了它的理论旅行。
早在1993年就有将“新世纪”与“文学”一并谈论的文章,如荒煤的《新世纪的文学要真正站起来》①、冯牧的《新世纪对文学的呼唤——〈世纪印象〉引发的一些感想》②、吴野的《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③。
但这些文章都把新世纪作为文学的一个时间性定语看待,并未将“新世纪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提出。
真正将“新世纪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并加以研究始于《文艺争鸣》,自20XX年第2期开辟“关于新世纪文学”专栏,持续到今,可谓领时代之先。
至此,在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展开了以“新世纪文学”为中心内容的学术会议和小范围的学术讨论。
而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较高水准的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在20XX年第1期连续转载了三篇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文④。
人民文学出版社亦于20XX年1月出版了由张未民等主编的《新世纪文学研究》论文集,该书被列入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对象。
可以说,学术界、官方机构与主流传媒的认同更加凸显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学术价值,也从更大范围反映了当下文学研究的热点现象。
随着对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深入,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和研究方法也逐渐显露,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亦从内部证明了“新世纪文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被提出的有效性、广延性。
因此,有必要就近年来关于这个命题的研究加以整合,进而引起更为深入的探讨。
在笔者看来,“新世纪文学”研究中有四个方面需要学界进一步关注。
一、“大文学”与“大历史”的关系:弥合还是悖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难以说清、互相驳诘的问题。
东方学研究
东方学研究
作者:王向远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02期
〔主持人语〕“东方学”是一门综合性区域研究的国际性学科,在英法德俄等西方各国、日本和中国都有悠久的学术历史。
东方学具有“东方-西方”文化认同与文化辨异的功能,形成了区域研究的一系列观念与方法。
中国的东方学作为国学的自然延伸,是站在中国立场上对周边亚洲各国的认同与辨异的研究。
本专栏三篇文章从东方学的学科立场出发,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新的课题。
《“味”论与东方共同诗学》从东方学所特有的“东方认同”的功能出发,以“味”这个诗学范畴为纽带,指出在南亚、东亚、西亚三个区域诗学之上还有“东方共同诗学”,从新的层面上论证了东方诗学的内在关联性,确认了“东方共同诗学”的存在。
《从东亚学视域看日本的倭寇史研究及倭寇文学》立足于东亚的整体视域,围绕“倭寇”这一东亚共同的历史事件,通过中日比较,分析了日本倭寇史研究与倭寇题材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东亚区域意识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
《美国东方学与唐纳德·金日本文学研究的立场方法》在美国东方學语境下,对美国现代最重要的日本学专家唐纳德·金的研究学术特色进行研究,指出其走进日本文化内部的体验性研究与站在美国立场的“外位”性研究的辩证统一,形成了“非东方主义的东方学”的特性。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文学史本课教学目的:一是系统理解东方各国的主要宗教的基本教义,如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神道教、萨满教以及儒学;二是重点掌握中国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哥伦比亚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品;三是通过学习与对比,看到中国与东方各国的思想和文学的差异,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反思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实践开设《东方文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中国学习,到东方工作”。
第一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4学时)第一节《三国演义》与明清历史小说第二节《水浒传》与明清英雄传奇第三节《西游记》与明清神魔小说第四节《红楼梦》与明清世情小说影视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二章印度宗教与文学(4学时)第一节印度教经典:梨俱、娑摩、夜柔、阿达婆四大吠陀。
梵、森林、奥义三大天书。
第二节古印度文学: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
摩奴法典。
第三节佛教基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
第四节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云使》影视片:《阿育王》、《章西女皇》。
第三章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学(4学时)第一节先知穆罕默德创教第二节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礼仪:安拉使者经典天使后世等五信,念礼斋课朝等五功。
第三节伊斯兰教的教派与世界化进程:哈里发时期、阿拉伯帝国(伍麦叶、阿巴斯)第四节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逊尼什叶苏菲)(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第五节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影视片:《阿里巴巴40大盗》、《天方夜谭》。
第四章日本宗教与文学(4学时)第一节奈良时期文学《万叶集》第二节平安时期文学《源氏物语》第三节镰仓时期文学《平家物语》第四节江户时期文学《俳谐七部集》第五节 19世纪文学家夏目漱石第六节 20世纪文学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第七节日本神话与神道教影视片:《平家物语》、《伊豆舞娘》。
第五章韩国宗教与文学(2学时)第一节韩国古代神话《檀君》第二节三国时期的文学:《薯童》第三节高丽时期的文学:时调第四节朝鲜时期的文学:歌辞、秦香传影视片:《玄湖剑》第六章蒙古宗教与元朝文学(2学时)第一节成吉思汗与《蒙古秘史》第二节蒙古萨满教与钦察、金帐、察哈台、窝阔台等四大汗国第三节元世祖忽必烈与大元帝国,《马可波罗游记》第四节元朝游记文学:、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第五节元朝文学: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末作业答案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2、务必将装订线内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否则成绩无效。
3、答卷时必须字迹工整,标明题号,否则无效。
第二单元中古东方文学第四章中古波斯文学一、名词解释1、答:《王书》是菲尔多西的代表作,它是中古波斯的长篇英雄史诗。
约12万行,分为50章,别名为《列王记》,叙述了波斯4000多年历史中四个朝代50位帝王的生平业绩,收集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他是古代波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古代波斯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总汇。
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1)神话传说。
(2)历史故事。
(3)勇士故事。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勇士故事,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
最著名的当属《鲁斯坦姆的故事》。
总之,它在波斯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体裁,为他们的想象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是波斯后世叙事诗的典范。
二、简答题1、答:《蔷薇园》是一部训悔性故事集。
全书共分八卷,有一百八十个散文故事和一百零二首格言诗组成。
该书记载了诗人三十年漂泊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诗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它的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本书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怒斥暴君苛政,揭露和鞭挞一切社会恶势力。
诗人爱憎分明,揭露大胆而彻底。
(2)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尊严价值,提出了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首先,诗人否定了宗教出世观,大声疾呼“应当珍惜今生今世”。
其次,诗人主张乐观进取。
只要尽上自己的努力,就能有所作为:“你不肯吃苦就得不到财富;你不肯冒险就打不倒敌人;你不去撒种就没有收获。
”第三,重视学识,认为“有了智慧、才识、能力才可治理国家”,“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战胜恶魔的武器”。
第四,赞美劳动。
认为它是人生追求的首要目标。
“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远比骄奢淫逸的统治者“豪迈崇高”。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1. 介绍东方文学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领域,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圈的文学作品。
东方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全球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东方文学进行总结,包括中国文学、日本文学和韩国文学。
2.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代经典。
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西游记》,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2.1 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主要包括诗、词、赋等形式。
其中,诗歌被认为是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一,代表作品包括《诗经》、《离骚》等。
而词是一种短小精致、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宋代的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2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主要创作形式包括小说、散文和戏剧。
在这个时期,李鸿章、鲁迅、韩愈等作家的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作家,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莫言、余华等。
3. 日本文学日本文学源自古代的和歌和物语,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以其独特之处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
3.1 和歌和歌是一种古代日本的诗歌形式,被誉为日本文学的开端。
和歌主要以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其特点是音韵和节奏的和谐。
著名的和歌诗人有“万叶集”中的大友皇子、阿倍仲麻呂等。
3.2 物语物语指的是古代日本的文学故事,包括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平安时代的《竹取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物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誉。
3.3 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日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文学家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享誉国际。
现代日本小说的特点是深入探讨人性、关注社会问题和传统文化。
4. 韩国文学韩国文学起源于古代的记载和传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刍议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刍议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摘要: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存在差异性,东方文学历史深厚悠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本文主要从历史、民族特色、宗教三个方面入手对东方文学的特征进行浅析。
关键词: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特征东方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自己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那么,与西方文学相比,东方文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加以论证。
一、历史悠久,道路漫长由于东方文学的产生比西方文学要早一两千年,所以东方文学的历史也比西方文学要长一两千年。
就总体而言,从古至今,整个东方文学的发展过程犹如一条长江大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中间有过曲折,有过险滩,但是始终没有出现断流,没有濒临绝境;而是不断扩展,不断壮大,逐渐由小变大,由窄变宽。
例如,从古代进人中古时期以后,虽然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和希伯来文学先后中断(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来说是中断了,但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融人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去了。
如埃及文学和巴比伦文学融人到阿拉伯文学之中,希伯来文学融人到阿拉伯文学和西方文学之中),可是印度文学、中国文学和伊朗文学却在古代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取得了更加光辉的成就;与此同时,又有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缅甸、马来、阿拉伯、乌兹别克和格鲁吉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作品,构成了多民族文学共同兴旺的美好景象[1]。
二、民族特色鲜明东方文学之所以具有浓厚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与东方地区的人种、民族、语言和宗教比较复杂有关。
从人种来说,欧洲的人种比较单一,主要是欧罗巴人种,而亚洲和非洲的人种则比较复杂。
亚洲人大多数属于蒙古人种,居第二位的是欧罗巴人种,另外还有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
非洲占第一位的是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占第二位的是欧罗巴人种和黑白混合人种,另外还有蒙古人种。
从民族来说,欧洲共有160多个民族,但其民族成分比较单一;而亚洲和非洲的民族情况却要复杂得多。
第四章_现当代东方文学
3、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
有的评论家说我的作品是虚无的,不过这不等于西方 所说的虚无主义。我觉得两者的根本精神是不同的。 ——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 东方式的虚无主义 一种投身于人生而又对人生抱有漠然的达观,寻求 生存之乐趣而又视生存为徒劳虚幻,立于生存之上而又 憧憬死亡之境界的东方式的虚无主义 。
村上春树
第二节川端康成
(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
一、生平
“参加葬礼的名人” “孤儿情结”(“孤儿根性”)、“千代情结”、同性恋 “新感觉派”的理论柱石和代表作家 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 (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 、第21届文化勋章 (1961)、“歌德金牌”(联邦德国)、艺术文化勋章 (1960,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日本笔会会长、国际笔会副会长、艺术院会员 “无言的死”、“无限的话”
三、《雪国》1、情节简介
岛村是个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袴子弟。 他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艺妓驹 子,驹子对岛村表现了比较真挚的感情;岛村则 认为二人无非是露水姻缘,人生的一切均属徒劳。 岛村第二次前来雪国时,在火车上看到叶子, 并为叶子的美貌所动。行男是三弦师傅之子,驹 子为给行男治病当了艺妓,但驹子对行男毫无感 情。岛村虽然欣赏叶子年轻貌美,并未对她有爱 的表示:直到在他离开雪国之前,剧场失火,发 现叶子从二楼上掉下来死去,也只是略表同情而 已。
三岛由纪夫(1925-1970)
他被评论家称为“非战后派的战后派”、 “虚假的战后派”。他的创作比一般的战后派作 家更为深刻复杂,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具有重大影 响,9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三岛由纪夫热”, 他已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家。其主 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1949)、《爱的饥渴》 (1950)、《禁色》(1951)、《潮骚》 (1954)、《金阁寺》(1957,代表作)等。这 位作家善于描写变态心理,其小说的基本心理倾 向是:倒错、施虐、嗜血、趋亡。
新世纪文学概述
新世纪文学概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世纪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世纪文学进行概述,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一、多元化的主题和样式新世纪文学的主题和样式变得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叙事和描写被打破,文学作品开始关注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比如,对全球化、科技发展、环境问题、人类关系等社会议题的探讨成为新世纪文学的热门主题。
同时,一些作家也开始尝试新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如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这使得新世纪文学更加丰富多样,更贴近现实生活。
二、反思与探索新世纪文学对于人类存在和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探索成为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作家们开始思考人类的本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思考,探索人类的价值观和意义。
这种反思和探索使得新世纪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人类命运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和呼唤。
三、关注个体与情感新世纪文学更加关注个体与情感的表达。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渴望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情感的宣泄。
因此,很多新世纪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描写。
这种关注个体和情感的特点使得新世纪文学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
四、全球化与跨文化新世纪文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跨文化的特点。
作家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用文学作品探讨多元文化的价值和冲突。
这种全球化和跨文化的特点使得新世纪文学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了全球读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五、面向未来的力量新世纪文学具有面向未来的力量。
作为新世纪的文学,它承载着对未来的向往和愿景。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呼唤。
他们用想象和创造力描绘出未来社会的可能性和希望。
这种面向未来的力量使得新世纪文学成为了引领时代潮流和思想进步的重要力量。
新世纪文学以其多元化的主题和样式、反思与探索、关注个体与情感、全球化与跨文化以及面向未来的力量成为了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文学概述
新世纪文学概述1. 什么是新世纪文学新世纪文学指的是21世纪以来产生的文学作品,它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多元文学现象。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还涵盖了新兴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微型小说、游戏文学等。
新世纪文学通过对当代社会生活、人类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展现了新世纪特有的文化面貌和文学创新精神。
2. 新世纪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新世纪文学有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它具有多元性。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文化接触面变得更加广泛,文学作品的样式和内容种类也变得丰富多样。
其次,新世纪文学强调个体经验和情感表达,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特性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此外,新世纪文学通常涉及更多的社会议题,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如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
最后,新世纪文学倾向于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如音乐、绘画、电影等,以创造更加综合和多媒体的艺术体验。
3. 新世纪文学的主题有哪些新世纪文学的主题广泛而多样。
它们可以是对现实社会的探讨,如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社会分化和人际关系的困境等。
同时,新世纪文学也关注心灵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如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文化认同与多元共存等。
此外,新世纪文学也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对自然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
总体而言,新世纪文学的主题更加关注当下社会和个体的现实问题,力图通过文学的表达和思考来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新世纪文学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新世纪文学在当代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新世纪文学通过对当代社会和人类生活的真实反映,扩展了文学的表达领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新世纪文学关注时代议题,通过文学的形式和力量,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
此外,新世纪文学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颠覆和创新,打破了文学形式的束缚,拓展了文学的边界,使其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最后,新世纪文学通过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关注,提供了情感和灵魂的滋养,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增强了人类的精神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学科研究综述魏丽明我国对东方各国文学的研究、翻译、评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国内,东方文学这门学科在学科定义上有着特殊的位置。
1998年教育部对二级学科进行大规模整合,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两个学科合并,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原有的“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两个二级学科整合,称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而这门学科的核心课程“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在传统上约定俗成地分为东方文学和欧美文学两大部分。
东方文学已经成为中国目前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东方文学研究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群体、学术研究上都有相当的建树,但和中国西方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成绩相比,还处于不应当有的薄弱状态,尤其是在立足于东方思想文化传统,充分利用中国本土资源,积极进行具有现代意义的本学科理论创建上较为欠缺。
但从国内从事东方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发表本学科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的正常出版、国内东方文学相关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经常举行及国内各高校与东方文学学科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定期招生等多方面条件来衡量,东方文学学科无疑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东方文学学科建设研究纵览20世纪,可以梳理出东方文学这门年轻学科的成长历程呈现曲折起伏的发展轨迹:五四到新时期的东方文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依附于东方文化研究的散漫的自发形态到学科独立并向系统的学科形态发展的历程。
和国内所有的人文学科发展一样,东方文学学科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低谷时期。
但进入新时期后,有关东方文学学科的译介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为本学科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相当的基础,并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回顾2000-2004年,可以发现国内东方文学学科的研究呈健康、繁荣和稳定的发展态势。
和20世纪相比,新世纪伊始,东方文学学科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日益引人注目的成绩。
与东方文学相关的各国文学研究会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各类学术研讨会经常举行,如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1982年成立,已举办10届学术年会)、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1982年成立,已举办9次学术会议)、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1987年成立,已举办5届学术年会,12次学术研讨会)、中国波斯文学研究会(2000年成立,已举办4届学术研讨会),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1983年成立,已举办10届学术研讨会)等学术团体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年会定期召开,这些研究会的历次学术活动都有一批学术论文发表,有的还将论文结集出版。
如印度文学研究会至今已出版了6集《印度文学研究集刊》,发表论文近150篇,给研究会的发展留下十分有意义的历史轨迹。
国内以“东方文学史”、“外国文学•亚非部分”、“世界文学史(含东方文学)”冠名的教材不断涌现,且各具特色;东方文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有关东方美学、诗学、文化研究的论文专著不断问世,有关东方文学的新的学术机构、社团和研究刊物健康发展。
2004年12月3日,查阅互联网,查“东方文学”关键词,点击中国国家图书馆共检索出216条相关书目,点击北大图书馆,检索出142条相关书目,点击北大天网搜索可以检索到1886条相关消息;查“东方文化”关键词,中国国家图书馆共检索出665条相关书目,北大图书馆共检索出464条相关书目,点击北大天网搜索共检索到19553条相关消息;这一切表明东方文学学科及与本学科研究密切相关的东方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从总体上看,在新的世纪,国内从事东方文学学科的学者们的学科意识增强,从理论上对东方文学学科本身以及东方文学研究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加以认真梳理并概括总结,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并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东方文学学科的总体认识在不断提升。
从世界科学与学术史角度看,这标志着我国的东方文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东方文学学科从以东方国别文学的翻译、评论与研究为基础的“东方国别文学研究”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东方文学总体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何乃英的《探索与开拓:东方文学论文选》,何乃英主编的《东方文学概论》、郁龙余、孟绍毅主编的《东方文学史》、孟绍毅的《东方文学交流史》,王向远的《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和研究史述论》、黎跃进的《东方文学史论》等。
在这些论著中,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确立了东方文学学科研究的目的和宗旨,认为东方文学是若干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学的集合概念,将东方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必须使整体的概念建立在具体的东方国别文学的基础上,但具体的东方国别文学的研究不能取代总体的东方文学研究,作为超越了国别文学的区域性文学的总体研究,东方文学研究实质上也包括比较文学的研究。
在具体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它还必须进一步超越,上升到区域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层次。
东方文学整体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东方各国文学的内在联系,是有关东方各国文学关系史、交流史的研究;通过东方总体文学的研究,辨析东方各国文学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的共同特征,即东方各国文学的独特性特征;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求科学、客观地确定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的成就、贡献、地位和影响,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外,还有多篇论文涉及与东方文学总体研究相关的问题,有代表性的论文文章有:杨建编辑的《“东方文学专家谈”》,王钦峰的《论“东方”概念的流动性——关于东方文学学科基础相关问题的思考》,叶舒宪的《“东方”概念的话语建构之根——〈东方化革命〉读后》,麦永雄的《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刘介民的《读曹顺庆主编的〈东方文论选〉》等。
由北京大学通过学科整合组成的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0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这一举措对中国东方文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2001年,为了进一步推动东方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促进中外东方文学学界学者的交流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互补,该中心成功地主办了一次盛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化——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下设10个子议题,包括:东方学的回顾和展望,东方文学、艺术与宗教,古代东方文学,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汉文学和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印度文学和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伊斯兰文学和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交流和影响,东方文化与现代化,东方文学理论批评。
与会的中外学者180余人,其中来自国外的有22位,提交论文140余篇,学者们的学术研究领域涵盖印度学、日本学、朝鲜学、伊朗学、蒙古学、东南亚研究、阿拉伯学、希伯来学、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等。
大会名誉主席季羡林即兴发言,他认为目前世界的主宰依然是西方,西方对东方的了解很少,很多人还是持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心态。
因此,东方学者不仅要实施“拿来主义”,还要实行“送去主义”,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东方。
季先生的发言给与会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国际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对中国东方文学学科的稳健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定期问世的季刊《东方文学研究通讯》(截止目前,已出14期)已成为国内东方文学研究界的一个喉舌,是东方文学研究界学者们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中心编辑出版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2003年)的问世也成为国内集中发表东方文学学科研究新成果的第一本论文集。
二、东方文学比较研究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再加上1998年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学科整合,引起了东方文学学科研究重心的明显转移。
2002年11月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召开了“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50多人,提交论文40余篇;2004年8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主办,山西大学文学院承办了“2004年全国东方文学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60余人,提交论文40余篇。
国内发表东方文学学科研究成果较集中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东方文学研究的论文出现了明显的转向,越来越多从事东方文学研究的学者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把各民族的文学与文化联系起来,把文学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从比较的文化的角度研究东方各国文学的关系和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
有关东方比较文学的专著增加,相关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和20世纪相比,都有明显的提升。
东方比较文学研究的专著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中国文学和印度文学、中国文学和东亚、东南亚文学比较几大部分。
有代表性的专著有:王邦维、林丰民主编的《东方文学——从浪漫主义到神秘主义》,梁立基、李谋主编的《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与东南亚文学》、孟绍毅的《东方文学交流史》、郁龙余的《中国印度文学比较》、郁龙余等著的《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薛克翘的《中印文学比较》,孙宜学编著的《泰戈尔与中国》,王晓平的《亚洲汉文学》,张哲俊的《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和《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三个母体与嬗变的研究》、肖霞的《日本之桥与“五四”文学》、靳明全的《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林祁的《风骨与物哀——二十世纪中日女性叙述比较》,马歌东的《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黄爱华的《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佟君、陈多友主编的《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方长安的《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张石的《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王晓平的《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胡令远的《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兼论中日之异同》,蔡春华的《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李文的《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郑翔贵的《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郑彭年的《日本中国文化摄取史》,张玉安、陈岗龙主编的《东方民间文学比较研究》,陈岗龙的《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孟绍毅的《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张朝柯的《〈圣经〉与希伯来民间文学》,李岩的《中韩文学关系研究》以及《半岛唐风——朝韩文学与中国文化》和《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等。
已出版的各类外国文学研究专著中,有些专著涉及东方文学部分,如罗选民主编的《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中收入日本文学、以色列文学和印度古典文学在中国的论文。
国内出版的各类世界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及有关专著中都收有东方文学的内容,由于论文篇幅有限,没有在本文统计的范围,须另文专题介绍。
三、东方文学国别研究东方文学的总体研究是以东方各国文学的翻译、评论与研究为基础的。
从事对象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学者们近年来出版了所研究的对象国文学史和与文学相关的专题专著,为东方总体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