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
东东方文学的定义
东东方文学的定义
东方文学(又称亚非文学)是指亚洲和非洲的文学。
在世界文学中,东方文学是与西方文学(又称欧美文学,包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文学)相对而言的,二者均为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世界文学。
我们之所以建立东方文学学科,还因为目前在世界各国研究世界文学的学术领域里,作为世界文学之一部分的西方文学早已构成完整的体系,并且大有以这个体系取代世界文学体系的态势;而作为世界文学之另一部分的东方文学却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少尚未为许多人所承认。
不言而喻,随着世界各国文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文学的形成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在内的,并且给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以适当地位的世界文学体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西方文学取代世界文学或以西方文学为主体而以东方文学为陪衬的世界文学体系。
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东方文学体系,很有必要建立东方文学学科,很有必要研究和学习东方文学。
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ppt
二、世界文学发展脉络中的东方文学
1.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先导地位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均为东方国家,古代东方地区也是世界文学 最早的发祥地。 古代埃及《亡灵书》是世界上最早编辑的诗 文集,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创作 的第一部史诗。
2.中古文学处于优先地位
西方文学正在神学的桎梏下裹足不前时,东 方却呈现了民族文学的繁荣。
3、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
文以载道,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讨论:宗教对文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和谐同一性和缘情表现性的审美特质
“天人合一”、“梵我同一”是主要东方民族 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有景 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3. 从各国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历史悠久国家的宗 教流传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后者宗教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后者文学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后进 国家的文学产生飞跃。
消极影响
1. 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经常限制作家的思想 甚至扭曲创作的内容,使文学作品产生消 极、悲观、宿命、遁世等不良倾向。
2. 宗教势力和宗教思想往往制约作家的艺术 创作才能,束缚作家的艺术创作力量,使 文学创作长期囿于狭小的、固定的框框之 内,缺乏创新,因循守旧,因而缩小了文 学前进的步伐,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
古埃及湮灭古巴比伦印度南亚东南亚文化圈中国东亚文化圈古希伯来基督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欧美文化圈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西方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接近种族和政治的联系与纠葛交流频繁文学的发展基本上呈现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态势
东方文学概述
②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 东方三大文化体系各自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又都比较成熟、发达,在形成与发展中几乎 并驾齐驱。
③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
东方文学往往展示出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 义精神和深邃宏大的哲理意识,讲究“情”、 “味”、“韵”,讲究和谐完美与清纯,讲 究幽玄古雅与隽永恬静,等等。
2、东方文学的特质
①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 东方文学的“世界之最”:有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有世界上已有写本 的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丰富的文学总集——古希伯来的 《旧约》;有世界上最庞大、最神奇的民间故事 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有世界上第一部 写实性长篇小说——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 语》;有世界上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戏剧——印 度的剧作家迦梨陀娑的诗剧《沙恭达罗》。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因东方几百年的落后就
对以往几千年的发达繁荣视而不见,妄自菲 薄。在近代以前的几千年间,东方文化(包 括文学)是“出口”大于“进口”,一向是 维持“顺差”的,如果非要说“中心”,那 时的“中心”在东方。
二、东方文学
1、东方文学的概念:
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其 中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中国、日 本、波斯、阿拉伯以及朝鲜等国的文学是有 代表性的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概述
一、”东方” 与东方文化
“东方”(Orient)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 。 “西方”基本上有一个整体统一的文化历史 内涵:①整体性;②统一性(一致性)。 与此相反,“东方”世界看上去却是一个纷 纭芜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地理上相对分散 和阻隔,种族上形形色色,宗教信仰各不相 同。
第一讲 东方文学导论
作业
• 请同学们预习第一章上古东方文学概况、《吉尔伽美什》 和《亡灵书》的内容,并写预习笔记。
• 根据阅读过的一部东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评论,在第六 周(10月8日)上课时上交一份不少于800字的论文。
谢 谢!
• 对西方的“东方学” 进行了批判和解构 。
东方文学
• 研究亚洲、非洲的文学现象及其规律 • 中国的东方文学研究历程: 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周作人、谢六逸的日本文学研究 郑振铎的《文学大纲》 20世纪50年代,成为独立学科 列入高校教学大纲,开设东方文学课程 开始东方文学体系建构
90年代 较大发展
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 高慧勤、栾文华《东方现代文学史》 季羡林、刘安武《东方文学史》
四大亚非文明发源地
东方文化统一性
• 政治上:东方君权制度 • 经济上:亚细亚生产方式
1、土地公有制 2、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3、以自然为基础的宗法血缘关系
大量地保留了原始公社的血缘关系制度、习 俗和风尚
亚洲和非洲(主要是北非)
东方学
研究范围:亚洲和非洲(主要是北非) 研究内容:历史、经济、语言、文学、艺
术及其他物质、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学科。 兴起:萌芽于16世纪,确立于19世纪
东方学成果
16-18世纪
开设近东语言讲座 开创阿拉伯研究 出版一批根据东方资料编写的系统性著作 东方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开始进行东方语言比较研究 创办东方语言学校
19-20 世 纪
东方古代铭文解读成功 东方语言学发展成熟,东方语言工具书出 版 自称系统的语法著作出版 编写出东方通史 建立了东方学研究组织 召开东方学学术讨论会 大学里开设东方学研究机构 出版东方学研究期刊
东方学的局限性
东方文学
一.东方&东方文化(一)东方的概念&东方的共性&东西方文化交集东方的概念:“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地理东方分为三个部分:①东半球指的是西经20°至东经160°之间的区域(欧洲位于该区域),②西方之东: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之东(非洲不属于该区域),③非西方:亚非拉(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拉美属于该区域)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除地理学概念的东方外,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它是伴随16、17世纪欧洲人发现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批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活动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
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成功地进行了破译,此后英国学者H·C·罗林森等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解读告捷,使东方学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东方学学科的基础。
东方三大历史文化圈: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和由波斯文化、犹太文化、阿拉伯文化构成的中东文化圈。
东方文化共性:东方专制主义:皇权至上,缺乏「公民反骨」传统亚细亚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缺乏「资本主义精神」东方意识形态:由前两者催生的思维模式:皇权崇拜、官本位、权威崇拜、家长/祖先崇拜——人是「伦理」动物而非「政治」动物*东西方文化交集:埃及与希腊(影响&反哺)印度与印欧语系人群(系出同源与灵感渊薮)阿拉伯的世界与文艺复兴(保存文明火种)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两希文明源头之一)纪伯伦《先知》讲述清晨,带着一颗雀跃的心醒来,感谢又一个充满爱的日子;午休,沉思爱的心旷神怡;黄昏,带着感激之情回家;睡前,为你心中的挚爱祈祷,唇间吟诵着赞美诗。
东方文学资料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东方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它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被世人传颂至今。
东方文学包含了中国、印度、日本等众多东方国家的文学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作为东方文学的璀璨明珠,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成就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
从《诗经》、《楚辞》到白居易、李白、杜甫的唐诗,再到近现代的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中国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人文情感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其中,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印度文学印度文学同样拥有灿烂的历史,印度古典文学的精髓体现在《摩奴经》、《罗摩衍那》等古代文学作品中。
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宗教、哲学以及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现了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现代的印度文学作品也广受国际读者喜爱,如泰戈尔的《飞鸟集》、阿南德的《跟纺轮一起舞蹈》等,都展现了印度文学的独特魅力。
日本文学日本文学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在东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的日本文学作品如《古事记》、《日本书记》等,记录了日本古代的历史和传说。
而近现代的作家如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则以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总的来说,东方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东方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每一部东方文学作品都是东方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愿东方文学永远绽放光芒,为世界文学增添独特的色彩。
感谢阅读!。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精神”
❖ 第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 第二,思维方式的内倾化与直觉化。 ❖ 第三,人际关系的伦理化与等级化。 ❖ 第四,生活方式上的克俭无争。
东方宗教
❖ 东方的宗教特别发达。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都源于东方,其他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 大小宗教遍布在东方辽阔的大地上。希伯来民族的 犹太教,印度人的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 教,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波斯人的祆教(琐罗 亚斯德教、拜火教)和苏菲教派,中国和日本人的 儒教、道教。
东方哲学
❖ 东方哲学与宗教、伦理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 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的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都起源于宗教,以后又多表现为宗教哲学体 系。
❖ 东方人的哲学思维方式是神话思维。
❖ 个人的哲学追求与最高的抽象实体——天、 道、梵、佛、自然等合一 。
❖ 就哲学的价值论来看,个人意志、个性自由 和个人主义在东方从来就受到压抑。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西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 东方文化的多元性
西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①整体性:西方各民族自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 艺复兴,再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 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
②统一性: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美洲居民主 要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为印欧混 血人、印第安人、黑人,北美还有少数格陵兰人、 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侨,大洋洲百分 之七十以上的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他们有源于 同一系统的宗教信仰,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着 共同的语系语族和大体一致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大 致相同的民族个性,崇尚个性自由、民主、法制与 科学。
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 1、多源发展,相互交流 ❖ 2、偏重表现,追求主体内在的主观真实 ❖ 3、载道教化、惩恶劝善的文学观念 ❖ 4、民间文学具有突出地位 ❖ 5、和谐、温雅、恬静的整体艺术风格
东方文学综述
第四章 古代希伯来文学
一、希伯来文学史纲
(1)氏族社会的文学。 一是神话; 二是传说; 三是故事。 (2)王国时期的文学。 一是史传。 二是先知文学。 (3)沦亡时期的文学。诗歌代表作是抒情诗集《雅歌》,诗 剧《约伯记》揭示了人性恶是造成人生苦难和悲剧的根源, 流露出悲观主义和宿命主义的思想。
第三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一、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中古阿拉伯文学分为四个时期: ①蒙昧时期:主要成就是诗歌,有“格西特”“悬诗”,又 称“金诗”,被视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中古时期,阿拉伯 人每年都要在麦加举行诗会,评出的优秀诗作用金水写在布 上,悬挂于“克尔白”天房墙上,供人鉴赏,故称悬诗。代 表人物是盖斯。 ②伊斯兰时期:主要成就是散文,代表作是《古兰经》; ③阿巴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繁荣时期,最高成就是 故事,代表作为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④外族统治时期:文学全面衰落,代表作有埃及诗人蒲绥里 的长诗《斗篷颂》。
二、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征 (1)宗教性(2)民族性(3)悲剧性(4) 民间性(5)浪漫性 三、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 “二希”传统 。 (2)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 (3)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 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 (4)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术。
第五章 古代印度文学
第二章 中古日本文学
(1)奈良时期(710—793)。《古事记》《日本书
纪》文学。 (2)平安时期(794—1192)。贵族文学繁荣。 物语、日记、随笔是本阶段最有成就的领域。 (3)镰仓室町时期(1193—1602)。武士文学兴 起;町人文学后来居上——古典戏剧的两种形式: 能(脚本称谣曲)和狂言。因战乱而形成的隐逸文 学。 (4)江户时期(1603—1867)。市民文学取代武 士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俳句、浮世草子(通俗艳情 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 作繁荣。
东方文学概论(不含中国)
当代时期
印地语小说家雷努“区域文学” 长篇小说《肮脏的区域》 新小说派50年代进入印度,印度当代文学开始走向 世界
线索三
中古时期
阿拉伯文学(埃及)
悬诗——伊斯兰教创立以前的150余年称为蒙昧时期,文学主 要是口头创作。悬诗歌代表蒙昧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每 年都要在欧卡兹集市上举行赛诗会,中选的诗歌会写在亚麻布 上,高悬于天房。代表诗人盖斯。
西方文学史的三条线索:流派、国别、文学体裁
东方(除中国)文学史
古代(上古) 早于西方 原始社会末 奴隶社会 中古 封建社会 近代 殖民与抗争
什么是东方?亚非欧拉美 东西方文学的不同发源? 东西方不同的文学分期? 现代 一战到二战 1914—1945 当代 二战之后 1946至今
特征P300
巴比伦文学 古埃及文学 古印度文学 希伯来文学
当代时期
• 站后派:一战后的第一批新作家,提倡文学独立 于政治之外,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的束缚。 • 第二次战后派:二战后的新一批作家。 •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 《万延年的足球队》 • 川端康成:成名作《伊豆的舞女》; 获诺奖作品《雪国》《古都》《千纸鹤》 最集中体现其美学特征
以一样的方法总结 线索二:印度文学 线索三:阿拉伯文学 线索四:波斯文学 线索五:朝鲜文学 线索六:越南文学 线索七:黑非洲文学
波斯文学
中古时期——萨迪 《蔷薇园》《果园》 柔巴依——波斯(源于 伊朗)四行诗,类似于 中国绝句,形式短小, 便于抒情。
黑非洲文学
• 索因卡【尼日利亚】 • 尼日利亚四部曲 《瓦解》《动荡》《神 箭》《人民公仆》
• 戈迪默【南非】 白人女作家 • 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陌生人的世界》 • 拉丁美洲文学……
50东方文学第一章第一节 古代东方文学概述
• • •
– – – –
主要教学内容 上古东方文学的产生及基本特征 上古东方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明 显不同于西方:
在社会的发展形态上,古代东方的奴隶社会具有早 熟性和发展的停滞性共同特征。 专制统治的严酷性。 国家政体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原始宗教与其说是一 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礼仪,一种模仿并试图把握 客观外界的努力。 特殊的文化心理。
一、古代亚非文学界定:
• 古代亚非文学是指原 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 会的文学,时间约从 公元前4000、3000年 到公元2至8世纪。
二、影响古代文学的诸要素:
• (一)原始的奴隶制(二)宗教 • ( Nhomakorabea)专制政体
〈狩獵〉埃及
三、古代亚非文学的特点:
• (一)历史古老。 (二)体裁丰富,多种源头。 (三)民间文学色彩。 • (四)宗教色彩浓厚。
印度三大神之一--吡湿奴
东方文学史(一)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一节
多神与主神信仰的神话
太阳神崇拜的神话在古埃及神话中占重 要地位 太阳神被称作拉神或阿蒙神(又译阿通 、阿顿) 太阳神崇拜 拉神的神话: 反映了古埃 及氏族社会的人们对开天辟地和创造人 类的理解,传说在清浊部分洪荒时代, 诞生了混沌神努,她是远古的水。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一节
多神与主神信仰的神话
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植物荣枯有序 的人格化象征。以此推衍开去,古埃及人认为 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没有真正 结束,既可复活,也可进入他界。 这个神话还表明了埃及人已建立起人间、天堂 和地狱的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善恶 有报的道德观。 此神话中古埃及人对冥王奥西里斯的崇拜,是 死者崇拜的一种突出反映。而此神话的广泛流 传又逐渐强化了死者崇拜。死者崇拜既是埃及 宗教的基础,又是埃及神话的基本母题之一。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一节
多神与主神信仰的神话
奥西里斯 神礼赞:丰收的保护神,他向大地一样平卧着, 禾苗植根于他的身体上,祭司用甘露滋润他身体。 荣耀归于奥西里斯, 永无穷尽的王子, 你经过千百万年直入永恒; 以南北为冠冕, 众神和众人的主人, 携带了慈悲和权威的王杖。 啊,王中的王,王子中的王子, 世界重又回春,由于你的热情; 昔是与将是都成为你的扈从, 你将满意地安息于隐秘的山顶。
东方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绪论一、东方的概念1.地理学的概念2.历史、政治概念3.文化概念——“文化体系”(1)中国文化体系(2)印度文化体系(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4)欧美文化体系前三个属于东方专制主义倾向,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二、东方文学概念东方文学是亚非地区社会文学的艺术再现,是东方式的伦理道德、宗教意识、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的艺术载体,是多民族的,地区性的文学结合体,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古代文学(前3世纪——3、4世纪)特点:(1)多源性;(2)宗教性;(3)口头性与集体性;(4)交流性与影响性第一节古代埃及文学(前3100——前332年)一、概况(1)箴言(教谕文学)《普塔霍地普箴言》(2)神话A.太阳神拉神的创世纪神话盖勃(男神)大地努特(女神)天空B.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奥西里斯(农耕民族)——尼罗河神、植物之神、丰收之神伊西斯(妹妹/妻子)赛特——南风之神荷鲁斯——战神C.神话意义:这则神话形象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死亡或生命观念、宗教观念、王权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
a.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两岸植物荣枯有序的人格化象征。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人既可以复活,也可以进入他界;b.这个神话表明已经建立起人间、天堂、地狱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善恶有报的宗教道德观;c.神话客观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比如人世间的权力之争,血缘家庭关系的确立,长子继承制,妇女忠于丈夫,为父复仇的道德意识形成。
(3)故事《遭难水手的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主题:故事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反抗王权统治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心,在瓦塔不断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中,揭示了劳动人民和被压迫阶级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明正直和善良是任何时候也消灭不了的。
(4)诗歌A.劳动歌谣(3首)《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B.爱情诗宗教诗、赞美诗、怨妇诗二、《亡灵书》与埃及人的死亡观《亡灵书》并非宗教经典,而是古埃及文学汇编,是世界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之一。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文学史本课教学目的:一是系统理解东方各国的主要宗教的基本教义,如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神道教、萨满教以及儒学;二是重点掌握中国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哥伦比亚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品;三是通过学习与对比,看到中国与东方各国的思想和文学的差异,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反思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实践开设《东方文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中国学习,到东方工作”。
第一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4学时)第一节《三国演义》与明清历史小说第二节《水浒传》与明清英雄传奇第三节《西游记》与明清神魔小说第四节《红楼梦》与明清世情小说影视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二章印度宗教与文学(4学时)第一节印度教经典:梨俱、娑摩、夜柔、阿达婆四大吠陀。
梵、森林、奥义三大天书。
第二节古印度文学: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
摩奴法典。
第三节佛教基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
第四节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云使》影视片:《阿育王》、《章西女皇》。
第三章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学(4学时)第一节先知穆罕默德创教第二节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礼仪:安拉使者经典天使后世等五信,念礼斋课朝等五功。
第三节伊斯兰教的教派与世界化进程:哈里发时期、阿拉伯帝国(伍麦叶、阿巴斯)第四节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逊尼什叶苏菲)(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第五节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影视片:《阿里巴巴40大盗》、《天方夜谭》。
第四章日本宗教与文学(4学时)第一节奈良时期文学《万叶集》第二节平安时期文学《源氏物语》第三节镰仓时期文学《平家物语》第四节江户时期文学《俳谐七部集》第五节 19世纪文学家夏目漱石第六节 20世纪文学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第七节日本神话与神道教影视片:《平家物语》、《伊豆舞娘》。
第五章韩国宗教与文学(2学时)第一节韩国古代神话《檀君》第二节三国时期的文学:《薯童》第三节高丽时期的文学:时调第四节朝鲜时期的文学:歌辞、秦香传影视片:《玄湖剑》第六章蒙古宗教与元朝文学(2学时)第一节成吉思汗与《蒙古秘史》第二节蒙古萨满教与钦察、金帐、察哈台、窝阔台等四大汗国第三节元世祖忽必烈与大元帝国,《马可波罗游记》第四节元朝游记文学:、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第五节元朝文学: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1. 介绍东方文学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领域,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圈的文学作品。
东方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全球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东方文学进行总结,包括中国文学、日本文学和韩国文学。
2.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代经典。
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西游记》,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2.1 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主要包括诗、词、赋等形式。
其中,诗歌被认为是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一,代表作品包括《诗经》、《离骚》等。
而词是一种短小精致、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宋代的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2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主要创作形式包括小说、散文和戏剧。
在这个时期,李鸿章、鲁迅、韩愈等作家的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作家,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莫言、余华等。
3. 日本文学日本文学源自古代的和歌和物语,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以其独特之处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
3.1 和歌和歌是一种古代日本的诗歌形式,被誉为日本文学的开端。
和歌主要以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其特点是音韵和节奏的和谐。
著名的和歌诗人有“万叶集”中的大友皇子、阿倍仲麻呂等。
3.2 物语物语指的是古代日本的文学故事,包括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平安时代的《竹取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物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誉。
3.3 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日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文学家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享誉国际。
现代日本小说的特点是深入探讨人性、关注社会问题和传统文化。
4. 韩国文学韩国文学起源于古代的记载和传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东方上古文学的概述
东方上古文学的概述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一节概述东方上古文学主要包括亚洲和非洲的文学。
亚非两洲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世界文明的摇篮。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
早在5000多年前,东方各民族的祖先已先后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跨进了历史的文明阶段。
较之古希腊罗马的海洋文化,东方各国是典型的内陆大河文化。
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尼罗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等,这些大河冲积的平原土地肥沃,便于精耕细作,因而产生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安土重迁、封闭传统的文化心理,但东方各民族勤劳智慧,也创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古典文学名著。
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诗歌总集,人类最早和最长的史诗、最早的长篇小说都相继出现在东方。
这些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学珍品,是东方各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不朽遗产。
东方上古文学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时期文学。
上古时期,东方地区的奴隶制较原始,甚至尚未超出较为原始的家庭奴隶制的剥削形式,所以无法从根本上彻底瓦解氏族制度的残余和古老的公社——家庭氏族和后来的农村公社。
这种情况严重地阻障了东方奴隶占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使上古时期的东方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得既缓慢又欠充分。
另一方面,上古时期东方地区的专制政体也有明显的特征,即最高的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专制君主——国王手中,在体制上是鲜明的东方专制主义。
埃及、亚述、印度和波斯,无不如此。
在巩固国王统治权力和威信的过程中,宗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祭司们竭力宣扬王权神授的谬说,把国王的命令说成神意的再现。
许多国王由氏族贵族领袖转化而来,氏族贵族的统治势力异常强大和牢固,使古代东方不可能出现民主政体。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上古东方文学的发展就出现了较西方古代文学独特的轨迹,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特色。
首先,上古东方文学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
民间口头文学是东方各民族文学产生的重要源泉,由于年代久远,又缺少文字记载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这种文学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
东方文学:导论、第一章
东方文学:导论、第一章东方文学教师:姜文清教学内容说明:总体内容与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下册的“亚非文学”相一致;改动的是:去掉其第三章近现代亚非文学的第五节纪伯伦、第六节马哈福兹、第七节索因卡;增加“第四章东南亚文学”(第一节泰国文学、第二节缅甸文学、第三节越南文学)。
导论一、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的特质东方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其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四大文化体系:欧洲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汉文化体系,东方有其三。
东方是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
东方文学是世界文学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学习外国文学课程中应有的一个内容。
“东方”与“东方文学”古代腓尼基人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为Asu(即后来称的Asia),意为“东方日出处”;地中海以西称为Enb(后来的Europe),意为“西方日落处”。
“东方”,它指处于亚、非地区,处于伊斯兰文化圈和古代中国、印度文化圈的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
“东方文学”,则是指这些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古代到近、现代的文学。
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东方文学的特质“东方精神”:1)认知文化和谐农耕文化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感悟直观感性内倾思维梵我合一直觉瞬间印象冥想神智人神相通2)价值文化泛道德色彩等级秩序劝善惩恶仁爱宽厚浓厚的宗教意味宗教经典题材母题形象文体3)审美文化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物我感应——中日朝诗歌人神契合涅般顺从境界圆满——《沙恭达罗》内心表现以物写情以形写神—两大史诗、抒情诗二、东方文学史的分期东方文学如何分期?(一)古代东方文学时间: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地域:五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巴比伦、希伯来、中国特点:多中心;幅射与交融(二)中古东方文学时间:封建社会时期地域:三大文化圈:佛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汉文化圈特点:中古的“黄金时代”(三)近代东方文学时间:19世纪地域:亚非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特点:西方文化的强行进入抵制吸取向现代过渡(四)现代东方文学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地域:同前特点:选择性批判、吸取;名家颇多,成果涌现(五)当代东方文学时间:二战后、特别是70年代后地域:同前特点:开放融合、多元文化;与现代化趋势相一致;世界性影响的名家出现;东方文化的价值日益体现第一章古代东方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思考题1)1、多元聚合体漫长的时间跨度广大的地域2、神话体现出自然史观和原始思维,富于宗教意味:创世、诵神、祈求3、故事、史诗表现多地域多民族文化的冲突、融合;从原始部落到城邦到统一大国的进程;对社会关系进行象征性阐释。
近现代东方文学ppt
• 森鸥外(1869—-1922) 是浪漫主义的开拓者, 他的短篇小说《舞姬》 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 义文学的开创之作。
森鸥外
森鸥外故居
• 岛崎藤村 的长篇小 说《破戒》是第一部 成熟的、具有日本特 点的自然主义作品。
岛崎藤村(1872--1943)原 名春树,别号古藤庵、枇杷 坊。 藤村于1900年出版了 《千曲川素描》、《云》等 散文集,1902年发表了小说 《旧主人》,1904年自费出 版了《破戒》,获得了巨大 成功,从此,藤村创作热情 高涨,相继发表了《春》、 《家》、《新生》等作品, 这些作品使藤村成了日本一 流的小说家。
• 战后派 : • 野间宏(1915—1991)是战后 派文学最卓越的作家,他的 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 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战争对 人的精神扭曲和肉体摧残。 •
• •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战 后派文学中创作倾向十分复杂 而又在当代世界文学中有重要 影响的作家。他是一个极端民 族主义者,信奉天皇制,主张 恢复贵族社会的旧秩序,发扬 武士道精神。然而日本的战败 使他失去了精神支柱,战后的 现实又令他绝望,因而,他以 在作品中描写变态的人物、变 态的心理来对抗日本战后的现 实。他的长篇小说《金阁寺》 突出地体现了他的思想观念、 美学风格。“
近现代东方历史的基本政治格局有三个方面:
• 一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东方人民的侵略、 奴役, • 二是东方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 • 三是东方人民反抗封建统治,为建立民主、自由、 富强的新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近现代东方文学的特征
1.以反帝、反殖、反封建作为文学创作的主 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 .在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中,始终以现实 主义作为文学创 作的主流。 3.在与西方文学的冲突、碰撞中,寻找民族 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之路。
东方文学参考资料
东方、东方精神、东方主义、东方学东方:方位的概念,地理概念(立足点);政治概念;文化概念东方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政治,语言,经济以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东方精神: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敬畏与驯服);思维方式的内顺化和直觉化;人际关系的伦理化,等级化(角色意识);生活方式的克俭无争。
东方:所谓“东方”,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作多种诠释的复杂概念,它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方”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它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中心论,也突破了“东方学”中“东方”概念的凝固性和西方霸权主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是在单纯的、相对的地理概念基础上,融入了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尤其还有统一性的文化的因素,并与“西方”相对而言所作的一种划分和概括。
“东方精神”: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东方人根深蒂固的王权崇拜、家长崇拜意识,还有权威主义、“官本位”思想。
“东方精神”的核心部分是强烈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方学”是19世纪初由欧洲人建立起来,继而在欧美获得了大的发展。
它实际上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考古、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
按照国内通行的概念,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其中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中国、日本、波斯、阿拉伯以及朝鲜等国的文学是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的特质:①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
②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
③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
④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亡灵书》:《亡灵书》是宗教诗篇的庞大总集,其中汇编了大量的歌谣、祈祷文、颂神诗、咒语诗神话诗等,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
它即是一部具有文学遗产价值的诗歌总集,又是一部保存了重要生活习俗的历史文献,它是宗教观念、冥事崇拜和来世思想的产物,《亡灵书》是埃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诗歌总集之一。
东方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包括西方(欧美)文学和东方(亚非)文学。
*我们应该先学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呢?以为应该先学东方文学!东方文学,首先它的产生较为早;其次,西方文学好些都是受了东方文学的影响的。
*定义: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所以也可换成为亚非文学。
Asi ——Asia,是地理上的概念;Orient是历史上的概念。
东方学用英语表示应该是:Orientalism。
20世纪初俄国的图拉耶夫,首次提出“东方文学(Oriental Literature)”的概念。
其标志为图拉耶夫《东方文学论文集》的出版。
第一卷古代东方文学第一章总论一、历史背景原始氏族社会至努力社会的文学。
时间范围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世纪左右。
思想基础原始宗教神学。
——“东方的历史表现为各种宗教的历史”。
(马克思)二、基本特征1、古老性:古代亚非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古代埃及文学(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形成于3000年左右,比西方最古老的希腊文学早了2000多年。
最早的诗歌总集《亡灵书》(古埃及,最早的书面文学,最早的图文并茂的诗歌总集);最早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
2、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在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和中国分别独立形成和发展,有五大源头,这和西方文学发源于古希腊明显不同。
*中国的历史,喜欢把神话和历史挂钩。
3、民间性:民间口头创作占较大比重,许多佳作源于民间口头创作,文人作品也从民间创作汲取营养。
4、宗教性:某些作品产生之初就与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出现了大量的宗教与文学同体孪生式的著作。
神话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长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而东方原始时代的神话传说往往又与宗教密不可分,神话传说与其他文学形式成为相应的宗教教义的形象阐释者。
宗教同样为这些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母题和原型。
所以,古代东方文学就具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和文化简况古代埃及人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丰饶的尼罗河孕育的以引水灌溉为主的农业文化,“金字塔”结构式的法老专制的政治形态,灵魂不朽死而复生的原始宗教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东方文学
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称。 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称。
六大文化源头与四大文化圈
• 东 方 文 化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印度 中国 南亚-东南亚文化圈 东亚文化圈
湮灭
古希伯来-基督教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 欧美文化圈(西方文化 西方 古希腊-罗马 圈) 文化
东西方文学的特点
• 西方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宗 西方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 教信仰,地理位置接近, 教信仰,地理位置接近,种族和政治的联 系与纠葛,交流频繁, 系与纠葛,交流频繁,文学的发展基本上 呈现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态势。 呈现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态势。 • 东方各国文化渊源各异,宗教信仰不一, 东方各国文化渊源各异,宗教信仰不一, 相互联系不十分紧密, 相互联系不十分紧密,在文化上没有整体 性和统一性, 性和统一性,形成了东方文学的多源性和 独特性。但近代以来的共同的历史命运, 独特性。但近代以来的共同的历史命运, 宗教﹑文化的交流, 宗教﹑文化的交流,又使它们具有某些共 性。
3、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
文以载道,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 文以载道,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 周敦颐《 文辞》 文所以载道也。 宋·周敦颐《通书 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周敦颐 通书·文辞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讨论: 讨论:宗教对文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现当代文学处于复兴时期,是世界文 现当代文学处于复兴时期, 现当代文学处于复兴时期 学最有前途的文学之一。 学最有前途的文学之一。
在战后,由于各国相继独立,社会条件较为优越, 在战后,由于各国相继独立,社会条件较为优越,因 而文学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呈现一派蓬勃发展、 而文学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呈现一派蓬勃发展、 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比起近代文学来, 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比起近代文学来,现代文学 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在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 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在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在 地域上也大大地扩展了。 地域上也大大地扩展了。 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 中国的鲁迅、 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 中国的鲁迅、郭沫 茅盾、巴金,缅甸的德钦哥都迈, 若、茅盾、巴金,缅甸的德钦哥都迈, 印度的普列 姆昌德、安纳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伊克巴尔, 姆昌德、安纳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伊克巴尔, 黎 巴嫩的纪伯伦,以色列的阿格农,埃及的迈哈福兹, 巴嫩的纪伯伦,以色列的阿格农,埃及的迈哈福兹, 塞内加尔的桑戈尔,尼日利亚的索因卡, 塞内加尔的桑戈尔,尼日利亚的索因卡,南非的戈迪 默等人的创作,都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默等人的创作,都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东方学 东方学
研究亚洲和非洲(主要是北非)地区的历史、 研究亚洲和非洲(主要是北非)地区的历史、 经济、语言、文学、艺术及其他物质、 经济、语言、文学、艺术及其他物质、精神 文化的综合性学科。 文化的综合性学科。 •美国印度裔萨义德的代 美国印度裔萨义德的代 表作《东方学》 表作《东方学》对西方 东方学” 的“东方学”进行了批 判和解构 。
3.近代文学虽有落后但具特色 3.近代文学虽有落后但具特色
对于东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近代文学是殖民地、 对于东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 近代文学是殖民地、半 近代文学是殖民地 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文学;只有日本例外 只有日本例外。 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文学 只有日本例外。近代文 学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文学, 学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文学 是 一个复兴时期、过渡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个复兴时期、过渡时期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它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 它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并与西方文学形成对比,大放异彩 大放异彩。 并与西方文学形成对比 大放异彩。 日本的二叶亭四迷、森鸥外、夏目漱石、岛崎藤村、 日本的二叶亭四迷、森鸥外、夏目漱石、岛崎藤村、 谷崎润一郎、志贺直哉和芥川龙之介, 谷崎润一郎、志贺直哉和芥川龙之介,印度的迦利 般吉姆、泰戈尔, 布、般吉姆、泰戈尔,菲律宾的黎萨尔等都可以列 入近代世界优秀作家之林。 入近代世界优秀作家之林。
消极影响
1. 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经常限制作家的思想 甚至扭曲创作的内容, 甚至扭曲创作的内容,使文学作品产生消 悲观、宿命、遁世等不良倾向。 极、悲观、宿命、遁世等不良倾向。 2. 宗教势力和宗教思想往往制约作家的艺术 创作才能,束缚作家的艺术创作力量, 创作才能,束缚作家的艺术创作力量,使 文学创作长期囿于狭小的、 文学创作长期囿于狭小的、固定的框框之 缺乏创新,因循守旧, 内,缺乏创新,因循守旧,因而缩小了文 学前进的步伐,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 学前进的步伐,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
2.中古文学处于优先地位 2.中古文学处于优先地位
西方文学正在神学的桎梏下裹足不前时, 西方文学正在神学的桎梏下裹足不前时,东 方却呈现了民族文学的繁荣。 方却呈现了民族文学的繁荣。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古兰经》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古兰经》、日本 万叶集》 紫氏部《源氏物语》 《万叶集》、紫氏部《源氏物语》、菲尔多 列王记》 萨迪《蔷薇园》 朝鲜《 西《列王记》、萨迪《蔷薇园》、朝鲜《春 香传》争奇斗艳。 香传》争奇斗艳。 东方中古时代的文学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即 东方中古时代的文学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即 发展的缓慢性。 发展的缓慢性。
3、东方主义
原意是指西方对近及远东社会文化、 原意是指西方对近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 研究,亦可意为西方作家、 研究,亦可意为西方作家、设计师及艺术家对东方 的模仿及描绘,也可以指对东方文化的同情欣赏。 的模仿及描绘,也可以指对东方文化的同情欣赏。 20世纪以来,用东方主义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是 世纪以来, 东方主义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是 世纪以来 有负面意思的,大意是指该研究者抱著十八、 有负面意思的,大意是指该研究者抱著十八、十九 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 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又或是 指外来人对东方文化及人文的旧式及带有偏见的理 东方主义的核心是东西方的不平等关系。 解。东方主义的核心是东西方的不平等关系。西方 以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言说、想象、研究东方。 以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言说、想象、研究东方。
东方文学
主讲 : 秦庆梅
第1讲:东方文学概述 第2讲:古埃及亡灵书 第3讲:印度两大史诗 圣经》 第4讲:《圣经》 源氏物语》 第5讲:《源氏物语》 第6讲:《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雪国》 第7讲:《雪国》 吉檀迦利》 第8讲:《吉檀迦利》
2
第一讲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东方学、东方主义、 一、 东方、东方学、东方主义、东方文学 1、东方 、 地理概念:指亚洲,包括近东、中东、远东。 地理概念:指亚洲,包括近东、中东、远东。 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或政治名词。 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或政治名词。有时 特指亚洲东部。 特指亚洲东部。 国际政治、军事概念: 苏联为首的“ 国际政治、军事概念: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 阵营” 。 文化(文学)概角度来看, 1.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有 时会起到丰富文学作品思想内容, 时会起到丰富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增加文学作品 浪漫色彩的作用。 浪漫色彩的作用。 从文学作品保存和传播的角度来看, 2. 从文学作品保存和传播的角度来看,由于宗教往 往利用文学作为宣传工具, 往利用文学作为宣传工具,因而文学也就常常依 靠宗教的力量保存下来,并且进行广泛传播。 靠宗教的力量保存下来,并且进行广泛传播。 从各国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 3. 从各国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历史悠久国家的宗 教流传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后者宗教的发展, 教流传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后者宗教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后者文学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后者文学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后进 国家的文学产生飞跃。 国家的文学产生飞跃。
4、和谐同一性和缘情表现性的审美特质 “天人合一”、“梵我同一”是主要东方民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梵我同一” 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昔人论诗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有景 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 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 境非独谓景物也。 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比较: 比较:
桃花春色暖先开, 桃花春色暖先开, 明媚谁人不看来。 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骤雨打落后, 可惜骤雨打落后, 残红片片点莓苔。 残红片片点莓苔。 三月春归风雨天, 三月春归风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瓣, 残红尚有三千瓣, 不及初开一支鲜! 不及初开一支鲜!
三、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1、历史悠久,道路漫长。 、历史悠久,道路漫长。 东方文学的产生比西方 文学要早一两千年。 文学要早一两千年。 东方文学所经历的发展 过程比西方文学漫长和 曲折。 曲折。
2、多元性
东亚、南亚、西亚 北非 北非、 东亚、南亚、西亚-北非、黑非洲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与东方地区的人种、民族、 ⑴它与东方地区的人种、民族、语言和宗教 比较复杂有关。 比较复杂有关。 与东方各国文学彼此之间联系较少、 ⑵与东方各国文学彼此之间联系较少、交流 较少有关。 较少有关。 与东方文学产生的“多源性”有关。 ⑶与东方文学产生的“多源性”有关。
西方想象的东方
香格里拉: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 香格里拉: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 道观和儒教祠堂;靠马帮与外界联系; 道观和儒教祠堂;靠马帮与外界联系;奉行 适度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充满神秘和奇幻 西方人的梦幻世界:神秘的、 西方人的梦幻世界:神秘的、 精神性的、充满启示的、 精神性的、充满启示的、非技 术的、热爱和平的、道德的、 术的、热爱和平的、道德的、 能够通灵的世界。 能够通灵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