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教材、教学三者关系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教材、教学三者关系初探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具有指导作用,课程性质、理念渗透于教材中;教材则是对课程的目标反映与体现。
作为教学规范用书,教材对教学的作用不言自明。
在课标和教材的制约下,教学并非毫无能动性,而是一场“戴着镣铐的舞蹈”;并且,教学实践经验也会对制定课程标准和修改教材产生反馈作用。
一、课标、教材、教学三者关系
在对三者关系进行探究之前,笔者将分别界说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三个概念,借此明确本文论述概念之范畴。
课程标准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按教学科目编制,反映某一门学科性质、特点、任务、内容及其实施的特殊方法论要求。
教材指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社会实践需要而编写的材料,主要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等。
本文涉及到教材概念,只指教材中的教科书,是狭义教材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品性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依据三者概念,笔者将三者关系以图表方式表示如下:
图1 课标-教材-教学三者关系图
由图可知,课程标准建立在对社会、学科知识、学生三者研究基础上。
对三者进行研究,能够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学科已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等。
经过多方研究而制定的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教学目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因此,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材对教学目标具体化,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具有经典
性和时代性。
它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学在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双重规范和制约下实现,但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
其中仍然保留有许多创造性发挥空间,教师在其中,如同进行一场“戴着镣铐的舞蹈”。
教学是贯彻课标内容、充分利用教材的实践活动,是对理论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因而自然对前两者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信息反馈作用。
及时地反馈教材编写问题,发现课标制定前的科学调研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对我们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更科学、合理地编写教材,以及施行有效教学有极大推动作用。
综上可知,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推动课程改革,能够实现教育的更大进步。
由此可见,对三者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
下文中,我们将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三者的相互作用,以形成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二、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进一步探讨三者关系
首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明确它在教材编写中的指导性意义。
此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出要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作用。
在对课程性质的说明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从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课程性质出发,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出学生应该从“积累-整合、感受-欣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在此基础上,分别明确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具体目标。
在这里需要提前做出说明,本文的研究定位在对必修课程的分析上,并未涉及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来实现。
在对课标进行简要分析之后,我们将通过两张图表对五本必修课本进行简要
梳理,然后通过具体分析,解读、探讨课标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下表是对模块单元主题设置的梳理和分析。
模块
单元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
一、向青春举杯
(活动体验)
1.吟诵青春
2.体悟人生
3.设计未来珍爱生命(文本研习)
精神支柱生命之歌祖国土
(文本研习)
江山多娇颂歌的变奏我有一个梦想
(文本研习)
经世济民英名与事业科学之光(文本研习)
探索与发现
奇异的自然
魅力的创造
二、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
求学之道经典的力量和平的祈祷
(研习-探讨-活动)
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
烈士的抉择
底层的光芒
殉道者之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文本研习)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
如泣如诉执子之手旧日时光
三、月是故乡明
(文本研习)
漂泊的旅人乡关何处历史的回声
(文本研习)
后人之鉴千古江山永志不忘文明的对话
(问题探讨)
审视传统认识与沟通
拿来与接纳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
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直面人生(问题探讨)
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
四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研习)
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沉思慢慢走;欣赏啊
(活动体验)
一花一世界
永远心的旧故事总借俊眼传出来寻觅文言津梁
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
在演讲厅问答之间
交锋时刻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问题探讨)
心连广宇伟大的情思
表1 苏教版五本必修课本单元内容梳理表
通过整理表格,笔者发现:每个必修模块的专题设置,可以归纳为“文本研习”、“活动体验”、“问题探讨”三种类型以及三种类型的不同搭配、组合,并且这三种类型,与课程标准中的三种能力要求:审美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相对应。
在这三种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又贯穿着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特点,即人文性和工具性。
两个基本特点在设置上的具体安排,除了这三种类型的能力训练外,在各个模块单元的主题设置上也有所体现。
本套教材的人文性体现明显:人生规划、真爱生命、热爱祖国、感悟自然、聆听历史、对话文明、祈祷和平、体悟人性等,几乎每个主题都渗透人文性的特点。
至于工具性也如此,如“走进语言现场”中对演讲技巧的训练、演讲稿的撰写;“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对文言声律的学习,借助工具书去领略古典文学之美。
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不仅有了丰富且有深度的思想,并且能够自主、充分地借助汉语去阅读、理解并且表达自己。
语文,至少在作为语言工具这一点上,给学生打开了很多窗户,为学生在不同发展倾向上提供可能。
另外,语文教育中涉及各个方面的主题,其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化作用显而易见:规划人生,将知识化为内在教养,思恋家乡,在自然中学会谛听与思考;珍爱个人生命,感悟战争,祈祷和平,认识历史;热爱祖国,在号角鸣起时的个人选择,反思中外文明对话,感受古典文学的精髓;伟大的人生梦想,复杂的人性世界,演讲中的语言魅力;感受科技的奇异之光,对爱情、亲情、友情的体验,人生困境中的抉择,渺小个体与广袤宇宙间的关系。
在这些主题的熏陶之下,民族精神的培养显而易见,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涉足人文、历史、社会、自然、科技等领域,虽然粗略,却也给学生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阅读与鉴赏”目标的集中体现。
当然,其中贯穿着“表
达与交流”的过程,如演讲专题便是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而在各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加强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但这些更倾向于口语“表达与交流”。
下面笔者将梳理五本必修课本中写作板块,探讨书面“表达与交流”及相关问题。
模块单元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
写作观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
单元一指导激活我们的诗情用墨如泼
生成诗歌的意象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
实践回忆(信)
“长大”
小诗“相信未来” 1.“口述”实录
2.“同情与悲悯”
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1.脚下的土地
2.祖国故事
3.艺术故事 1.平凡而伟大
2.名校校训
3.时事评论 1.学习中难忘的体验
2.电器工作原理、注意事项
3.我有一个金点子
单元二指导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恰当选取叙述的角度写出人物
鲜明的个性要有描写意识写出你的真情实意
实践我的读书故事
读书的苦乐之境
给自己起一个字编写某一年度大事件
读图感受
自己找画合理想象
在诗上添加人物评传
走近某人
议论文写人
人性的美丽
发言提纲我的心因**而高贵
幸福的几种感觉
友情
单元三指导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准确、及时与便捷为观点提供有力支撑文学短评的写作学会分析
实践静听回声
在远方
在路上咏史
读史随笔
写消息或通讯格言或熟语的古今变化
文化差异
家乡或家庭的变化诗词扩展成散文
读到感悟和创造性见解
两首诗歌比较读后感
材料作文
单元四指导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看好处说门道演讲稿,写给听众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实践乐曲、绘画中体味自然
自然画面的描写
大自然的智慧美的瞬间
老师们的一组片段
插画评点
微型小说演讲与评论提纲
演讲录像我的精神小屋
庄周梦蝶的思考
同情
表2 苏教版五本必修课本写作部分整理表
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表格进行分析:
在写作观模块安排上,笔者认为具有由内向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逻辑特点。
“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三个写作观以顺畅、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目标。
“你的生活很重要”强调关注自己的生活、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此基础上,需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自己生命体验中的乐趣,形成个人独立的想法;在形成独立想法之后,能够顺畅地表达,“写作,也是对话”。
而后两个写作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和“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进一步提出要求:前者对言辞进行要求,运用文采、修辞来提高语言魅力,丰富表达;后者则是对主题、思想内容的要求,
文章不仅仅是个人意见表达,更重要的是体现人文关怀与公民意识,明确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宇宙的关系,由此来提升文章的审美价值品味。
在写作实践的编排中,文体类别训练与写作主题训练两方面都较为精心。
在文体的选择上,有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文学文体中选择了微型小说、散文、诗歌等;实用文体则有记叙类的消息、通讯、人物评传等,说明类的有说明书和解说词等,在实用类中有书信、演说词等文体的练习,涉及文体相当广泛。
其中,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文体侧重于人文性训练;消息、通讯、说明书等实用文体侧重工具性训练。
写作主题丰富:个人、社会、国家;人性、自然、科技;艺术、历史、时事。
主题多样,不仅让学生接触不同知识领域,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也为今后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课标与苏教版教材的分析,笔者在欣喜于课标与教材科学的同时,也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在如此精心设计的课标指导与教材规范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当然,对课标与教材解读不当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但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这些问题引起笔者的反思。
教材编写围绕课标,体现一定科学性,但理论一旦纳入实践,暴露出不和谐因素也在所难免。
以写作部分编写中的不足为例:在每个单元的写作指导与本模块的写作观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以及每个模块之间的写作指导之间没有形成层层递进的训练阶梯性,显得缺乏秩序,缺乏系统性的写作指导会导致无法完成训练目标。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的练习只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觉得毫无成就感,学生也原地踏步,一味重复。
这一实践反馈出以下信息:写作指导编写时应体现系统性的教学原则。
只有进行系统性训练,学生才能更好提高写作水平,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的目标。
三、三者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笔者对课标、教材、教学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求:课标具有纲领性、指导性作用;教材规范教学活动;教学在实践领域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反馈信息。
笔者认为,三者动态平衡,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动态和谐,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者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教学对教材与课标的反馈作用。
课程标准具有隐性的法律地位,其地位通过考试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教材作为规范性用书,经
过专家编写,相关部门审核,重要性不言自明。
而教学实践分散在各个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涉及范围广,但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呼声。
通过本文分析,笔者认为教学的反馈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这种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方式需要通过一个科学、有力的运行机制来实现。
至于如何更为合理、有效地反映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教学中需要借鉴总结的成功经验,对制定课程标准和修改教材形成反馈作用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