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语文试题:修辞方法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官话。
黄梅戏妆容不同于其他剧种那样力求色彩艳丽旖旎,其更像一株氤氲山岚,缱绻万千,追求清秀淡雅。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下列各项中,和“整个宁波城都在柔弱地颤抖”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报道、速写单纯的结构方式,多做线性叙述,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
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勾连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
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做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
比如包身工早晨喝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
那对粥的描写,使你仿佛立即看到了猪食;女工们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边外面的粥汁,蹲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用锅焦、残粥搅拌清水来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把包身工猪狗不如的生活揭示得入木三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
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
高二语文修辞格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语文修辞格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B.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比喻)C.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
(对偶)D.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借代)【答案】B【解析】B项,“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是拟人的手法。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2.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7字,语言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分)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春节:上联下联端午:上联下联【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解析】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的特点,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将下列的短语组成两幅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1)新春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教师办公室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1)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2)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
该考点是组合对联下联,试题给出了组合材料,我们要做的是把描写新春和教师的内容区别开来,按照对联结构进行组合搭配,同时做到上下关联,符合对联规则。
“芝兰绕阶”和“桃李满园”是写教师的;“黄牛耕地”也可写老师,但按照此题给出的材料,它只能与“万山金”搭配,用于描写新春。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能把事物表达得准确、鲜明且生动有力,修辞手法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理解:该句用了三个难忘......的排比句式,抒发了作者对兰亭的留恋之情。
B.林子里很多地方还是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理解:该句用了“开”赋予了高山杜鹃花人的特质,生动地表现出杜鹃花的蓬勃生机。
C.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理解:该句用新芽比作珍珠,写出了珍珠的闪亮。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理解:该句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读书人应当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老师?你尽管去吧!理解:该句自问自答,表现出作者对报告老师这一行为的满不在乎。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理解:该句用“沧桑感”一词将百年老街人格化,写出了老街的厚重。
C.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理解:该句用“歌唱”一词赋予了波浪人的的特质,形象地表现出波浪的汹涌澎湃。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奏出乐音的巨大的竖琴。
理解:该句将流动的飞瀑比作巨大的竖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瀑的形状。
3.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理解:该句用三个“起来”的句式,增强语气,更加强烈地抒发出对春天期盼之情。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理解:该句用“千万条腿”、“千万只眼”夸张地描写出了人们的辛劳繁忙。
C.窗户是房间的眼睛。
理解:该句用“眼睛”一词将窗户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户在房间的重要。
D.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理解:该句用“怎么能”的句式反问,使语句的感情色彩变得更强烈,强调了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无法与同学相处融洽。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方式表达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比喻0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0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0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04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例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等;形式:甲是乙。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修辞手法修辞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广义地说,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它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等联接。
常见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
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拟1、分类(1造句:(2造句:2???3?(1)重点在“(21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造句:(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培根)3、排比的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得人或事物。
1、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造句:(2造句:(3造句:(4造句:(5造句:(6造句:(7造句:2(1(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五)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024年语文修辞方法应用知识点基础练习题高三上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修辞方法应用知识点基础练习题高三上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修辞方法中,不属于比喻的是()A. 明喻B. 暗喻C. 借喻D. 拟人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整个夜空。
B. 小草在春风中笑弯了腰。
C. 他的心情像这天气一样阴沉。
D. 那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他勤奋、善良、聪明。
B. 他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画画。
C. 这个花园里有玫瑰、月季、牡丹。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这座山高耸入云。
C. 这个西瓜有十斤重。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的是()A.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B.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C.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D.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这道题怎么做?B.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C.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D. 这里的风景美不美?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这件事还需要我解释吗?C. 难道你不想去游乐园玩吗?D. 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的是()A. 红旗飘飘,迎风招展。
B. 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C. 碧水青山,美不胜收。
D. �雄鹰展翅,翱翔蓝天。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语修辞的是()A. 你真聪明,连这个都不会。
B. 他这个人可真大方,一毛不拔。
C. 这件衣服真漂亮,丑死了。
D. 你真是个好人,专门做坏事。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顶针修辞的是()A. 人之初,性本善。
B.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C.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有志者,事竟成。
二、判断题:5道1. 比喻修辞中,暗喻和明喻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像”、“如”等比喻词。
2020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修辞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4.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主人忘归客不发D.烟笼寒水月笼沙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1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原卷版)

专题一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原卷版)(2021·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已经决定,明天去天一阁。
没有想到,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宁波城都在柔弱地颤抖。
第二天上午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
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我知道天一阁的分量,因此愿意接受上苍的这种安排,剥除斯文,剥除悠闲,脱下鞋子,卑躬屈膝,哆哆嗦嗦,恭敬朝拜。
作为一个藏书楼,天一阁的分量已经远超过它的实际功能。
它是一个象征,象征意义之大,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清楚的。
(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我们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飘散,杳无踪影。
大而言之地说,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理由,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缆索。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字,是人类成熟文明传承的主要依靠。
在书籍的形成中,文字的选择和汇集至关重要。
B .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
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
C .文字,是人类成熟文明传承的主要依靠。
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
D .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
在书籍的形成中,文字的选择和汇集至关重要。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B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试题:修辞方法一.选择题(共40小题)1.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
这就犹如。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2.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3.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D.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4.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柳永《望海潮》)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5.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设问)B.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比喻)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偶、夸张)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借代)6.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7.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8.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9.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②周公犹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借代比喻对偶夸张B.设问用典比喻借代C.借代用典对比夸张D.设问借代对比比喻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B.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11.下列诗句与“鱼吹细浪摇歌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带离声梦江南 B.燕蹴飞花落舞筵C.石鲸鳞甲动秋风 D.萤焰高低照暮空1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通感修辞的一句是()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B.这一天,我像是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C.“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啊,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无误的一组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在工作中,有的人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B.(1)对偶、讽刺(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C.(1)夸张、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D.(1)对偶、夸张(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14.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15.下列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李祈《琴歌》)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D.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16.只用了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玫瑰用刺保卫芬芳/蜜蜂用刺保卫甜蜜.B.烈日当空,树叶儿被火热的太阳晒成了小喇叭筒,仿佛划根火柴,草木都会燃烧起来.C.数不尽的“总督“和“帮办“把秦砖汉瓦黄金白银一齐搬进船舱.D.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17.下列诗句与“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B.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C.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D.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18.下列各项不是比喻的一句是()A.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B.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C.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D.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19.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用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20.下列诗词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C.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D.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21.选出修辞手法标注不正确的一项()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拟物)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代)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2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C.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D.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23.下列四个诗句,修辞手法完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24.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D.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2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A.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D.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26.下列俗语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B.强扭的瓜果不甜C.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D.真金不怕火炼27.下面选项中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左边的一个是马褂,右边的一个是西装.C.蜷缩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D.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28.下列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李祈《琴歌》)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D.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29.对下面加点词句所用的修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比拟B.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夸张C.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借代D.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喻30.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B.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C.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D.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王国维)31.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思念是半轮蛾眉月/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渝水(沈绍裘《思念》)B.一粒大的白色的陨星/如一滴冷泪流向辽远的夜(何其芳《爱情》)C.中国地图在清朝也患过重病/…所以只一夜/它就瘦了一百万平方公里(张锋《本草纲目》)D.依稀记得你目光闪烁/眼睛里薄冰隐现,似灵魂漂出(王自亮《舟欲行时》)32.下列诗句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33.下列对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比喻)B.我们将在陆地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同他作战.(排比)C.醋和盐酸里何曾有这伊犁河谷的葱郁与辽阔?(反问)D.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通感)34.对句子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排比)B.如果说进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比喻)C.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比拟)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借代)35.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