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合集下载

报酬递减规律

报酬递减规律

则从21.96%上升至26.1%,但同时,北美的农
业用地则从26.1%降至25.5%,西欧有46.3% 降至43.7%。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 是由于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严重 的问题。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虽然其他一 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但由于食物从生产率高的 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和生产率低 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分人群。
– 例:11名足球队员,平均体重70公斤,新加入 一个队员,体重为80公斤,则平均体重上升。
三、报酬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 在生产技术给定不变的条件下,除一种要素以 外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即可变要素增加微量单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描述生产过程中,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每一特定投入品以及最 终产出之间的关系。
1、生产:厂商用一定的投入获得产出的过程。 2、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经济资
源。(劳动L、土地N、资本K、企业家才能E) 3、生产函数 :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的数 量关系)Q=f(L,K)

四、厂商的理性行为——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 分析可变要素的生产效率,判断要素投入是否 合理,把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投入0<L<L1
– 特点:总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 先递增后递减。 – 总产量递增,所以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下降 (AFC),平均产量递增,所以单位产品的可变成 本(AVC)下降,说明这一阶段只要增加可变投 入就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所以停留在这一 阶段是不合理的。

施肥原理与技术

施肥原理与技术
方法:基肥(底肥)是作物播种(或 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担负着培肥土 壤和供给作物整个生育期中所需养分的双重任务。 基肥用量大,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料为主,并适当 配合化肥。根据“以肥肥土、以土肥苗、土肥相融” 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基肥的作用。施用的主要方法 有: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环状施、放射状 施(果树施肥)等几种。应注意:(1)结合深耕施 用。(2)集中施用。(3)多种肥料混合施用:迟 效与速效。
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
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三、限制因子律
四、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列希学说
(一)报酬递减律:18世纪经济学家提出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 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 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 增加却逐渐减少。
评价: ❖ 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不缺的可不归还。 ❖ 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
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二、最小养分律
要点:①作物
产量的高低受 土壤中相对含 量最低的养分 所制约。也就 是说,决定作 物产量的是土 壤中相对含量 最少的养分。
②而最小养分会 随条件变化而变 化,如果增施不 含最小养分的肥 料,不但难以增 产,还会降低施 肥的效益。
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 那段时间。
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 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 将非常显著。
出现时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氮素——水 稻在分蘖期;油菜在花期;玉米在喇叭口至抽雄初 期;棉花在花铃期。对于甘薯来说,块根膨大期是 磷、钾肥料的最大效率期。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第三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土地集约经营的
限制作用
一、名词解释
1.集约度:单位面积所投资本和劳动数量。
2.土地受容力: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 它变量资源的配合比例达到最佳状态条件下,土地资 源所容纳的其它变量资源的数量。
3.土地转化力: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对人类给 予的各种投入的承受能力和产出能力。
他的观点符合“木桶效应”。
。 。

四 马克思关于土地肥力和土地报酬变化规律的观点
1主要观点: (1)土地利用得当,其肥力会不断提高;
(2)对土地连续追加投资,这些投资所取得 的收获有提高和降低两种可能。
2“土地肥力” 和“土地报酬”的区别
(1)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 土地的客观属性。
• 因此,学习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我们需明确:在一定 范围和一定限度内,报酬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明的。但这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只 是极其有限地有条件地适用于技术不变的情况,不 能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复习思考
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由谁提出,
最早使用这一名词的是谁; 3.通过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三阶段分析,说明 该规律是如何限制土地的集约经营的。 4.集约度 土地利用集约边际
4.集约边际:集约度的最高限度,指一定面积土地上投 入的最高限度。
5.粗放边际:集约度的最低限度,指一定投入所覆盖的 面积。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土地集约经营的限制作用
实行集约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世界性趋势。 这 主要是由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人口 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类需求的无限增长所决 定的。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大纲要求:(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1.土地报酬递减的含义2.土地报酬递减的基本原理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报酬递减的含义;熟悉:土地报酬递减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5.1、涵义:土地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和其它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下降。

通过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土地利用的最佳集约度和最佳规模。

通常生产需要投入所有的生产要素,而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在达到一定限度后,其增加的收益就会递减。

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我们假定在一种投入量(追加的要素)变动,而其他投入量固定的情况下来进行,也就是说,假定仅有一种投入量是可变的,其他的投入量保持不变,则随着该种可变投入量的增加,在开始时,收益的增加有可能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投入量继续增加达到某一点以后,收益的增加会越来越小,即会出现递减现象。

4.2、土地报酬递减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土地报酬可以理解为土地的产品产量,为了考查劳动、土地等要素组合对土地报酬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考虑平均报酬和边际报酬的规律。

1)、总报酬、平均报酬和边际报酬的概念(1)总报酬:即总产量,可记为TP。

(2)平均报酬:总报酬除以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即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报酬,可记为AP。

(3)边际报酬:对同一块连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最后一单位追加要素所带来的总报酬的增量,可记为MP: MP=Δy/ΔxΔx表示变动生产要素的增加量,Δy表示在相应情况下总报酬的增加量。

06考题.平均报酬是指( AB )。

A.总报酬/劳动投入量 B.总报酬/资本投入量C.总报酬/边际报酬 D.总报酬/边际成本E.总报酬/资本追加投入量2)、土地报酬曲线之间的关系土地报酬曲线可分为总报酬曲线、平均报酬曲线和边际报酬曲线。

第二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第二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总产 量
0 50 130 230 320 390 420 430 420 380
产品 增加
量 0 50 80 100 90 70 30 10 -10 -40
平均 产量
0 10 13 15.3 16 15.6 14 12.3 10.5 8.4
边际 产量
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
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 平均产量虽然也平缓增 加,但未达到最高点。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2)当投入的生产要素从A点继续增加至B
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 延伸;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曲线下凹
但仍向上延伸。当投入量增加到 B点时,平
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 交。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4)超过C点以后,再追加投资,边际产量可
能为零,也可能为负数;总产量的绝对数可 能不变,也可能减少,但二者都不可能再增 加。所以,无论是从实物量角度,还是从价 值量(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投入量都不应
超过C点 。
每亩化肥施用量变化下的产量及成本与收益关系
化肥 投入 量kg
第二章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一般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 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个方面,不变资本 包括土地、厂房、机器等,可变资本是劳动 力、化肥、种子等。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定量分析
土地报酬可区分为:
总报酬(TPP)——指的是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源 (如肥料、劳动、资金等)投入土地后,所得的总 产品量或总收益。

△Y——总产品量的增加

△X——生产资源投入量
总报酬、平均报酬、边际报酬的变化用以下图形表 示,见下图。

边际报酬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

40
T
N M D TPP
30 20
10 0
I 1 2
第一阶段
Q 3
MPP
4
R APP 5 6 7
第阶段
第二阶段
图1 报酬递减理论曲线
•土地报酬运动的三阶段分析
第I阶段,前半部报酬都处于增加阶段,表明投入很低,没 有达到受容力,虽投入报酬较高,但潜力远远没有发挥;第I, 后半部报酬以递减的幅度增加,潜力有所发挥,但还未达到充分 发挥;第II阶段,虽然报酬都在减小,但总报酬还在增加,相对 来说,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本阶段为最佳区域;第III 阶段,投入过多,超过了土地受容力。
规律分析——三个阶段:投入不足;投入适度 (即经济效益与之结合);投入过度。

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找出适合度; 2. 从宏观上,调节投入布局(经济发展战略) 3. 合理投入结构(如水肥投入,劳力投入,一项项 地分析)
•报酬的三种形态
固定报酬:当某一变量资源施用量不断增加时,每增用一单位变 量资源引起产品总产量的增加额固定不变。
递增报酬:当某一变量资源施用量不断增加时,每增用一单位变量 资源引起产品总产量的增加额以递增的比例不断提高。 递减报酬:当某一变量资源施用量不断增加时,每增用一单位变 量资源引起产品总产量的增加额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资本要素固定不变,劳动、 原材料等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 关系。由于资本的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在短期内产量 是劳动要素投入的函数,并随后者的变动而变动。因 此,短期生产函数通常记做: Q=f (L)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长期是指时间足够使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 以任意改变,不仅资本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而且厂 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 由于时间长到可以增减资本的数量,因此,长期 生产函数可以记做: Q=f (L, K)
西南科技大学
一、经济学上的短期和长期
西方经济学根据时间因素对供给和生产的影响, 通常将其划分为短期(Short Run)和长期(Long Run)。 短期是指由于时间很短,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 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 变的时间周期。 相应地,在短期内,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和可 变要素。固定生产要素通常是指资本,因为资本形成 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可变生产要素是指厂商可以在短 期内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例如,劳动、 原材料、燃料,等等。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二、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总产量(Total Physical Product,记做TP),是在资 本投入量既定条件下由可变要素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 量总和。公式为:TP=f (L) 平均产量(Average Physical Product,记做AP),是 指平均每一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公式为: AP=TP/L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 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 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 减现象。 边际报酬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 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 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 素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名词解释一、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在产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边际产品将逐渐减少。

简而言之,当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时,其边际产品将递减。

二、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论基础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萨斯首次提出的。

马尔萨斯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劳动力和资本则是可变的生产要素。

在特定条件下,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能够使农业产出得到有限的增长,但随着土地规模的固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限制,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增加会导致边际产出递减,最终导致农业产出的增长速度减缓。

三、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具体表现1. 边际产品递减:当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时,边际产品将递减。

这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额外产量将会逐渐减少。

2. 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在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下,随着某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可能会增加。

这时,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将会显现出来,即通过增加另一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弥补边际产品递减的效应。

3. 生产要素组合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提示生产者应当在生产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获得最大化的生产产出。

通过对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合理组合和配置,生产者可以克服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四、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合理配置,生产者可以避免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率。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优化工人和设备的搭配配置,生产者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五、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启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告诉我们,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避免盲目地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而导致边际产品递减。

第二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解析

第二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解析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只考虑实物形态的报
酬,那么C点就是最佳投资点,因为这时的 总产量最高。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如果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出物的价格
(即要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最佳投资点,则 可按下述方法求得: 当该生产函数是点函数时,用Δy/Δx=Px / Py 可找到最佳投入量。式中 Px 代表生产要 素的单价,Py代表产出物的单价。

边际报酬(MPP)——指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资源投 入量所产生的产量变化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边际报酬(MPP)=△Y\△X △Y——总产品量的增加 △X——生产资源投入量

总报酬、平均报酬、边际报酬的变化用以下图形表 示,见下图。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 际产量的变化用图形表 示,见图3—1。 (1)当生产要素X在 从0增加到A点这段区 域内,边际产量递增, 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 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 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 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 平均产量虽然也平缓增 加,但未达到最高点。
由这个例子分析可以得出报酬递减规律的涵义: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因素(资源)配合 生产某种产品时,若其中某些生产要素的数量固 定不变(如土地面积一定),而其它因素不断增 加单位投入,起初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增 加的报酬(即边际报酬)是大于它前一单位所增 得的报酬的;至某一点后,再增加单位因素投入 所增得的报酬总是小于它前一单位因素所得的报 酬。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 2 )当投入的生产要素从 A 点继续增加至 B 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 延伸;总产量以递减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 交。

举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举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举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一种资源的不断投入,它所产生的效益最终都是边际递减的。

也就是说刚开始你投入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带给你的总收益是上升的,也就是你投入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但是总有那么一个点,你再投入更多的资源,获得的总收益反而会减少。

例一、口渴时喝水,前几口非常舒服,但是一定量以后,比如200ml以后,再多喝就没有原来那么爽了,甚至会出现负收益。

比如连续喝2L水,就相当于是处罚了。

例二、在一些网络游戏中,当你获得更多的经验值时,你会感到更加兴奋和有动力去升级。

但是随着等级的增加,升级所需的经验值也会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升级变得更加困难。

例三、在企业经营中,创业初期一人分担多职,随着人员的流入,无论是效率还是专业度都会有所增加。

但是当一定规模以后,人员开始冗余、管理层级变多、组织变得臃肿,人员效率开始降低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的递减
边际生产力递减是指随着生产要 素的增加,其边际产出逐渐递减
的现象。
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其边际生 产力递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源 稀缺、技术瓶颈、市场饱和等因
素所致。
边际生产力递减会导致总产量增 加的速度逐渐减慢,最终导致边
际报酬递减。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下, 一种生产要素可以被另一种生产要素替代的最 小数量。
VS
详细描述
在个人投资中,随着投资额的增加,每单 位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量逐渐减少。这 是因为投资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当投 资额超过一定限度时,风险会增加,收益 的增加量会减少。
05
如何应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创新和研发
创新和研发是应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 发,企业可以开发出更高质量、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
创新和研发还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 争力和市场地位。
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涉足多个行业或领域,以降低单 一产品或市场带来的风险,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
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 盈利能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进入新的市场 和领域,扩大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农业生产的例子
总结词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单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量逐渐减少。
详细描述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每单位投入所带来 的产出增加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供给有限,当这些资源 达到饱和状态时,再增加投入也无法带来更多的产出。

合理施肥原理

合理施肥原理
60 80 125 250 1000
30000 40000
60000
精选版课件ppt
mg/kg
0.1 0.6 20 50 100 20 100 -
-
-
-
%
0.1
0.2 0.2 0.5 1.0 1.5
45 45
6
8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必需营养元素的 主要功能
第一类:C、H、O、N、S 1. 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 2. 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
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二-直)接植性物必需营养精选元版课素件pp的t 种类:16 种
5
必需营养元素
非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的营养成分
有益元素 其它元素
精选版课件ppt
其他元素 6
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 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 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 鉬、氯。
精选版课件ppt
20
磷吸收率(µmol/g根鲜重×h)
10
1 0.1
0.01 0.001
0.01 0.1 1
10
100 1000
磷浓度(µmol/L)
外界磷浓度对生长4周的8种植物以及生长24
小时的大麦吸磷速率的影响
生长24精小选版时课件ppt
生长8周
21
一般6~38ºC的范围内,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随温 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过高(超过40ºC )时,高温 使体内酶钝化,从而减少了可结合养分离子载体的 数量,同时高温使细胞膜透性增大,增加了矿质养 分的被动溢泌。低温往往是植物的代谢活性降低, 从而减少养分的吸收量。
过植物的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名词解释及案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名词解释及案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名词解释及案例一、名词解释。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呢,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刚开始的时候,每增加一单位这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报酬(产量增加之类的)是增加的,就像你刚开始给一块地施肥,施一点肥,产量噌噌往上涨。

但是啊,当这种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呢,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投入,所得到的报酬增加量就会越来越少了。

比如说,你不停地给那块地施肥,到后来,再施同样多的肥,产量增加得就很有限了,甚至可能还会出现产量下降的情况。

二、案例。

1. 农业种植。

就拿种玉米来说吧。

有个农民伯伯有一块玉米地,一开始呢,他给玉米地浇水。

刚开始浇一点水的时候,玉米因为得到了水分滋养,长得可快了,产量明显上升。

他每次多浇一桶水,玉米产量增加的幅度都挺大的。

但是呢,当他浇了很多桶水之后,比如把地都快淹了,这时候再增加一桶水,玉米产量几乎就不怎么增加了,甚至有些玉米还可能因为水太多而被淹死,导致产量下降。

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体现,水这种生产要素投入到一定程度后,再多投入就没什么好效果了。

2. 学习时间。

假设你要准备一场考试。

刚开始,你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你会发现知识积累得很快,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你每天增加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可能成绩提升的幅度也比较大。

但是当你每天学习的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比如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后,再增加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你会发现成绩提升得非常缓慢了。

因为你已经很疲惫了,这时候多花一个小时学习,学到的东西很少,就像生产要素投入过多后边际报酬递减一样,学习时间这个“生产要素”投入过多,成绩提升(报酬)的幅度就越来越小了。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小结
• 1.主要论点
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 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 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 2.要点
施肥不是施得越多经济效益越高,当达到一定施用量时, 随施肥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但一项新技术产生时 ,施肥量也要相应地提高。如覆膜玉米技术,产量提高,施 肥量也随之提高。
意义: ①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第一次用函数[Y=A(1-e-cx)]关系反映了肥料递减规律 ③使肥料使用由经验型、定型化走向了定量化。
报酬递减律告诫我们:施肥要有 限度,不是施肥越多越增产,超过合 理施肥量上限就是盲目施肥。
注意!
报酬递减律是有前提的。它是假 定其他生产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 个生产条件发生的情况。事实上,人 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不断进步的,随 着各种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物产量是 会不断提高的。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产 量
施肥量
例如在施肥上,某种养分的效果,以其在土壤中越不足时效果 越大,但若逐渐增加该种养分的施用量,那么,每单位养分的增产 量就逐渐减少。所以,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不一定是最佳施肥量, 因经济效益下降使得增产不增收。所以不要盲目加大施肥量。
有人根据试验推算,最佳施肥量大约比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 减少5%左右。
• 3.生产应用
施肥时,不要盲目地增加施肥量,要考试经济效益,找出 最佳施肥量。 这最是我们下次课要讲的内容,配方施肥。
实践活动
观察:施肥越多,是否作物产量越高?
课后练习
简述报酬递减律的内容,并绘示意图表示之。
答:在一定土地上,开始向该土地投入单位肥料费用的报 酬最高,以后递增单位肥料费用投入所得到的报酬逐渐减 少。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ppt课件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ppt课件
论农业技术发展怎样,在一定阶段追加的投 资最终仍然要递减,而且“这种递减必然成 为不可抗拒的”
ppt课PP件TP课P件T课件
10
/2013-03/07/content_6930630.htm
ppt课PP件TP课P件T课件
11
马克思主义对“土地报酬(收益)递减规律”的批判
4.TPP值增大,该情况出现在土地投入产出 的第几阶段?
ppt课PP件TP课P件T课件
30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 际产量的变化用图形表 示,见图3—1。
(1)当生产要素X在 从0增加到A点这段区
域内,边际产量递增,
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
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
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
⑵ 揭露了庸俗经济学家和修正主义者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奉为 永恒的普遍规律,并以此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辩护的谬论;
⑶ 否定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指出它抛开了 技术水平和社会制度这些最重要的因素,完全不适用技术正在进 步和生产方式正在变革的情况,因而说不上是普遍规律,甚至不 是一种“规律”;
龙里莲花村土地集约经营 效益增长
贵州龙里县龙山镇莲花村以土地集约经营形式进行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一亩土地的产出效益由1000元增至8000元,农户纯收入近2000 元,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莲花村长期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4 年初,村委会在进行市场调查后结合实际制定了发展蔬菜的计划,在 春耕时节,村委会召开会议动员村民种植蔬菜。但一开始习惯了种粮 食的村民并不接受,他们问道:蔬菜卖不出去吃饭咋办?光吃菜呀?在 议论纷纷中拿不定主意。
ppt课PP件TP课P件T课件
27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资本)的使用量增加,而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保持不变,则随着该要素的增加,产出的增加率会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追加现有生产要素的一个单位所带来的额外产出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基于以下假设:
1. 其他要素不变:只有一个要素的数量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保持不变。

2. 有限可变要素:生产要素的增加有限,不能无限增加。

3. 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如果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那么边际报酬递减可能不会发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至关重要。

它说明了生产效率的增长趋势,同时也提供了决策参考,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以实现最佳的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在施肥上,某种养分的效果,以其在土壤中越不足时效果 越大,但若逐渐增加该种养分的施用量,那么,每单位养分的增产 量就逐渐减少。所以,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不一定是最佳施肥量, 因经济效益下降使得增产不增收。所以不要盲目加大施肥量。
有人根据试验推算,最佳施肥量大约比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 减少5%左右。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产 量
施肥量
• 3.生产应用
施肥时,不要盲目地增加施肥量,要考试经济效益,找出 最佳施肥量。 这最是我们下次课要讲的内容,配方施肥。
实践活动
观察:施肥越多,是否作物产量越高?
课后练习
简述报酬递减律的内容,并绘示意图表示之。
答:在一定土地上,开始向该土地投入单位肥料费用的报 酬最高,以后递增单位肥料费用投入所得到的报酬逐渐减 少。
意义: ①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第一次用函数[Y=A(1-e-cx)]关系反映了肥料递减规律 ③使肥料使用由经验型、定型化走向了定量化。
报酬递减律告诫我们:施肥要有 限度,不是施肥越多越增产,超过合 理施肥量上限就是盲目施肥。
注意!
报酬递减律是有前提的。它是假 定其他生产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 个生产条件发生的情况。事实上,人 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不断进步的,随 着各种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物产量是 会不断提高的。
小结
• 1.主要论点
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 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 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 2.要点
施肥不是施得越多经济效益越高,当达到一定施用量时, 随施肥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但一项新技术产生时 ,施肥量也要相应地提高。如覆膜玉米技术,产量提高,施 肥量也随之提高。
氮肥与作物产量关系曲线
投入单位肥料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燕麦磷肥砂培试验
施磷量(p2o5,g) 0
0.05 0.10 0.20 0.30 0.50 2.00
干物质(g) 9.8±0.50 19.8±0.52 27.2±2.00 41.0± 0.85 43.9±1.12 54.9±3.66 61.0±1 26.64 38.63 47.12 57.39 67.64
每0.05gp2o5的增产量(g) — 9.11 7.73 5.99 4.25 2.57 0.37
*引自《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第40页
通过上述试验发现:(1)在其它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 肥量的渐次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却随施肥量的增 加而呈递减趋势;(2)如果一切条件都符合理想的话,作物将会产生某 种最高产量,相反,只要有任何主要因素缺乏时,产量便会相应地减少。
作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报酬递减律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报酬递减律内涵。
学习内容
报酬递减律首先是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 提出来的,它反映了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报酬递减律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 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 和资本量的增加,到一个“拐点”时,投入量再增加, 则肥料的报酬却在逐渐减少。亦即最初的劳力和投资所 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 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