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骼健康管理策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骨骼健康管理策略分析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降低,使机体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骨骼疾病,而骨强度反映的则是骨密度与骨质量的总和[1]。多数研究都认为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女性[2,3],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也有报道称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是男性的6~10倍;半数50岁以上的女性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也是与女性关系最密切的老年疾病之一。因此,关注女性骨骼健康,提高女性骨骼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而且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骨矿积累关键期

人体从胎儿期、婴儿期到成年期前的骨量一直在增加,此过程与人体的线性生长基本平行[4]。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幼儿户外活动开始增多,活动量不断增大以及活动范围渐渐扩大,同时由于辅食的添加、食物的品种与进食量增加,骨强度也会随之增加。此阶段,骨骼的发育、骨矿积累对成年后骨骼健康的影响意义深远。国内外多项研究和我们的研究均显示,婴幼儿期不但是体格指标如体质量与身高发育的快速期,同时也是骨强度的快速增长期[5],人体骨骼在1.5~3岁有比较明显的发育速度峰值,主要由于婴幼儿1

岁之后开始学站立行走,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骨密度迅速增长,骨骼需承担迅速增长的负重要求,从而形成第一次发育高峰。这一时期开展骨强度检测,可以及早发现问题,给予骨健康干预,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青少年期骨量迅速增长,是骨矿累积的关键期[6]。我们的调查显示[7],超声波骨密度检查城市和农村学龄期青少年女性跟骨超声波衰减率和超声波传播速度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城市学龄期青少年女性尿液检查,尿钙/肌酐比值低于农村学龄期青少年女性,提示农村学龄期青少年女性骨质量和城市学龄期青少年女性相近,而体内钙磷储备低,骨吸收率高于城市学龄期青少年女性。城市和农村学龄期青少年女性大多有饮食平衡、运动、晒太阳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认为儿童期高钙摄入与骨量峰值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青少年期骨量迅速增长,是骨矿累积的关键期。其中青春期前与青春期中后期之间是人体骨密度迅速发育的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骨生长与骨建造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影响骨量积累及骨峰值的大小[8]。骨重建是正常人体成熟骨的主要代谢方式。胎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它决定成年人的骨骼状况。约在青春期末,人体骨骼框架基本形成,骨骼矿物质积累达90%,即骨量占成人骨量峰值的90%左右。约在30岁左右达到骨量峰值,之后,骨量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开始缓慢骨丢

失。也就是说,3~17岁是补充钙质,提高骨峰值的最佳时期。在人体骨发育成熟之前应尽可能获得较多的骨量,以达到较高的骨峰值。

骨质丢失期

我国女性妊娠平均年龄约为25岁,正是骨峰值时期。由于妊娠这一特殊时期,使女性要进行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的自身调节,其中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会导致负钙平衡,引起骨峰值下降,增加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我们对孕期女性骨密度调查显示,孕期女性低骨量的发生率为29.9%,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8.8%;孕早期和孕晚期女性骨密度定量超声指数与相同年龄组骨密度平均值相比均有所降低;孕期女性的骨密度与孕周、体质量、均衡膳食有关,其中体质量是影响骨密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女性在孕中期增加体质量约4~5kg、孕晚期约增加5kg,总体质量增加约12kg。孕期骨密度减少约5%。妊娠中期以后,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钙需求量增加,尤其在妊娠晚期,胎儿每天要从母体摄入100~150mg/kg的钙。挑食偏食或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孕妇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将不能得到满足,还可能引起骨营养不足,使母体骨钙减少。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也可发生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因此,关注孕期女性骨密度的变化,增强骨强度,将有益于女性后期骨骼健康。几乎所有女性随着年龄的增

长,都会经历渐进性的骨质丢失,尤其是在围绝经期开始至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骨代谢转换亢进,成骨细胞活性减弱,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质丢失加速,骨量减少,骨小梁破坏、变细和断裂。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的减退,进食少、钙摄取少、室外活动少、日照少、缺乏锻炼、器质性疾患增多等使中老年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一般围绝经期后女性的骨密度下降速率快于男性,在我国45岁以上的人口中大约每4名男性就有1名患有骨质疏松症,女性发病率更高,在30%以上。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更为突出。有报道称,绝经20年以上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可达53.62%~57.89%,平均为56.76%[9]。我们的调查显示,许多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减少;55岁以上女性中,超过半数达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与文献[10]报道一致。此外,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城市育龄期女性比农村育龄期女性更具有较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城市育龄期女性超声波减衰系数、血清碱性磷酸酶均高于农村育龄期女性,尿钙/肌酐比值低于农村育龄期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农村育龄期女性体内骨质量偏低,骨吸收率较高,与同龄城市的女性相比,农村女性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安全、有效的方法重建已经疏松的骨质。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虽然能够

阻止骨质的进一步丢失,使变细的骨小梁增粗,穿孔得以修复,但尚不能使已经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即已经破坏的骨组织微结构不能完全修复。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骨质疏松症称得上是一位“隐形杀手”,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旦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再治疗,为时已晚。目前,WHO已经将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共同列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11]。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绝经后期女性骨痛、骨折甚至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费用耗资大,已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关注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峰值的骨量,防范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影响,减少骨量丢失,维护和促进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骨骼的发育受遗传、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因素的影响[12]。但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尚未完全明晰。已有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受性别、年龄、遗传、生存环境、饮食结构、运动等因素的影响[13]。这些因素可能共存于同一个体,彼此间相互影响,很难揭示它们与骨质疏松症的内在联系。因此,采取综合干预,才能有效维护骨骼健康。

遗传与骨密度

骨峰值的建立遗传因素约占75%[14],其中人种、身高、体质量、年龄、性别、母系家族史、基因多态性等为主要相关因素,白种人和黄种人比黑种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